大学生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职业生涯规划是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道路进行规划的一个过程,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更要进行规划。那么大学生该怎样做职业规划呢?具体请参考以下内容。

现在校园里时兴做职业规划,一个时常困扰大学生的问题是:我要进入怎样的用人单位?但却鲜有人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用人单位为什么要聘用我?我怎样才能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从营销学的角度看,大学生要找到工作,必须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用人单位需求何在?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它不是教育机构,旨在让你进去继续进修然后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它也不是慈善机构,因为悲怜你找不到工作而履行神圣的社会职责。它是什么呢?是劳动机构,是雇佣你进去干活的,因为你付出了它所需要的劳动从而以工资作为交换的形式。

遗憾的是,不少大学生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一厢情愿地把用人单位当作是配合自己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目标的工具,喜欢就进去呆着,不喜欢就一走了之。

我曾作为评委出席某省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听到有位大学生选手高谈阔论,一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样子,便问了他一个问题:当你的雄伟蓝图不能在单位里顺利实现时你怎么办?他的回答很干脆:改造他们!我又追问了一句:如果他们不采纳呢?答:离开他们,继续寻找适合我的单位!

其实,与这位大学生持有相似看法的人还真不少。根据国家劳动部的第一次就业调查报告显示,三分之一以上的大学生把第一份工作当成职业的跳板,而16%的人没有太多考虑就选择了第一份工作,结果是大学生就业后一年内流失率高达50%,两年内的流失率接近四分之三!

应该说,大学生开始重视个人职业规划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因为毕竟懂得要对自己的生命和前途负责了。但同时我们也留意到一种新的苗头的滋长,那就是太过于关注个人发展而忽视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以用人单位是否迎合或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来作为选择用人单位和继续服务用人单位的标准。这种以个人为中心、追求自我价值最大化的职业规划,不是社会发展所倡导的真正的职业规划!真正的职业规划,应是将个人职业目标和用人单位需求相结合的规划,是在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个人职业目标的规划!

那么,大学生在做职业规划时应如何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呢?

首先,大学生要清楚用人单位的员工招聘需求。

在作出应聘选择前,大学生要认真分析一下:用人单位为什么要招聘员工,希望通过招聘这些员工达到什么目的,有哪些具体的招聘条件,用人单位的这些信息与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战略是否吻合。千万不要抱着随便做一做、大不了再换的心态,那样受伤的是用人单位,浪费宝贵光阴的是你自己。

其次,大学生要了解用人单位的阶段发展需求。

用人单位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不同的重点需求,大学生要做的是思考并找出满足这些重点需求的方法,并努力身体力行。如果你能为满足这些重点需求而作出相应成果的话,你就有机会得到用人单位的赏识和重用。同时,在不同发展阶段,用人单位对员工的期望也是不同的,在创始期更多的是需要员工多干少说,在迅速发展期需要员工边干边思考,在成熟期需要员工思考了再干。

最后,大学生要研究用人单位的战略发展需求。

如果你希望在本单位有更好的发展,那就需要对用人单位的战略发展需求进行研究,对用人单位的未来业务重点和岗位要求作出预测,并据此制定自己的中长期规划。

总之,大学生要认识到用人单位绝非成就自我的工具,而是提供有价值劳动的重要平台,要踏踏实实地在满足用人单位发展需求的前提下考虑如何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Zc530.COm

扩展阅读

大学生该怎样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对于在校大学生该怎样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呢?对于在校大学生,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知晓自己的优点、缺点等等。另外在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完备的认识的时候要明确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目标,通过目标的明确要找准自己日后的社会地位定位,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必须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能力,并对当代社会对自己的职业的要求和职业本身的发展前景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下面根据我个人经历讲讲在校大学生究竟该怎样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呢?

一、自我分析一直以来,我都处于一个比较宽松的家庭环境中,从小开始也就一直很喜欢这样一种自由的感觉,这也就造就了我向往自由的性格,不习惯紧张拘束的环境。因而,在学习方面的要求也不高,很多的时间都用来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同时,从小我的父母都很重视培养我的自理能力,长久地,也就养成了我比较自立的性格,生活上能够很好地自理,同时遇到了困难也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解决,很少让父母为我的事情担心。因此,在性格上我有很大的两面性:在平时,很少去主动地接触那些陌生人,也不爱说太多的话,喜欢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但是在一些需要表现自己的场合上,比如面试、一些集体活动等,我也能够很自然地去表现自己,能够放得开。我的兴趣广泛,篮球、足球、音乐、游戏都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有人认为,尤其是在高三的时候,搞这些东西只是浪费时间,会影响学习。但我自己一直都认为这些活动对培养一个人的性格品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参加体育运动能让我懂得坚持与团结,聆听音乐让我领略静谧的魅力,适当游戏让我明白自我控制的重要。如果缺少这些东西,我的生活将是乏味的、将是不完整的。读到大学,尽管在成绩上不算突出,但在英语及公文写作方面仍有一定的能力,同时,在以前的许多活动中也培养了我较好的领导能力及团队意识,做事情有较好的预见性。但我同时又是一个比较急功近利的人,有点缺乏耐心,如果是在一个很长的活动中,就不能将最开始的那种状态一直延续,如果时间耗得太长,我也会觉得很疲倦。同时,细心的程度也会下降,不能保证有一个持续的好状态。另外一个方面,我的沟通能力还不是很强,在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的时候,会有拘束感,不能很快地去融入那样一个集体。二、职业选项我最想从事的行业是运动服饰业,我的职业目标是建立一个自己的公司,来打造一个属于中国自己的,有很强中国特色的,最适合中国消费群体的运动品牌,其中,重点我会放在街头运动服饰这一类。其次,如果我选择就业,我希望能做企划方面的工作,为企业的理性决策提供按效益化原则设计的方案。再次,我也有意向去选择做一名政府公务员。三、决策理由(1)自己的运动服饰公司优势(S):这是我本身的兴趣与志向所在,有很高的创业激情,能充分地激发我的潜能。其次,现在有一定自己设计以及创造品牌的经验,因为已经有将自己设计的东西投入市场进行销售。还有就是以前就经常看这方面的书籍,对目前那些已经成功的公司的产品特点及其优缺点有一定的了解。在产品形象设计方面,我已经有了一个合作了较长时间的团队,团队的时尚意识及创新观念比较强,能充分挖掘出市场需要的产品特性,能够很好的保持与消费群的沟通联系。劣势(W):作为自主创业,我首先要面临的就是资金上的不足,尤其的品牌服饰这样一个对资金要求比较高的行业来说,资金来源是我的第一大命门。其次这个行业里已经有很多成功的企业,国外的耐克、阿迪达斯、kappa、and1、k1x等,国内有李宁、安踏、361、匹克、鸿星尔克等,行业竞争巨大。另外,作为一个运动品牌,不仅要有外表的时尚,内在的科技内涵也是十分重要的,而我现在还没有一个能够适应市场需要、能够自主研发的这样一个科技团队。还有就是现在缺乏对这类企业的管理及其运营模式的了解,在市场及营销决策方面还经验不足。

大学毕业生该怎样做职业规划


现在校园里时兴做职业规划,一个时常困扰大学生的问题是:我要进入怎样的用人单位?但却鲜有人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用人单位为什么要聘用我?我怎样才能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从营销学的角度看,大学生要找到工作,必须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用人单位需求何在?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它不是教育机构,旨在让你进去继续进修然后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它也不是慈善机构,因为悲怜你找不到工作而履行神圣的社会职责。它是什么呢?是劳动机构,是雇佣你进去干活的,因为你付出了它所需要的劳动从而以工资作为交换的形式。

遗憾的是,不少大学生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一厢情愿地把用人单位当作是配合自己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目标的工具,喜欢就进去呆着,不喜欢就一走了之。

我曾作为评委出席某省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听到有位大学生选手高谈阔论,一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样子,便问了他一个问题:当你的雄伟蓝图不能在单位里顺利实现时你怎么办?他的回答很干脆:改造他们!我又追问了一句:如果他们不采纳呢?答:离开他们,继续寻找适合我的单位!

其实,与这位大学生持有相似看法的人还真不少。根据国家劳动部的第一次就业调查报告显示,三分之一以上的大学生把第一份工作当成职业的跳板,而16%的人没有太多考虑就选择了第一份工作,结果是大学生就业后一年内流失率高达50%,两年内的流失率接近四分之三!

应该说,大学生开始重视个人职业规划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因为毕竟懂得要对自己的生命和前途负责了。但同时我们也留意到一种新的苗头的滋长,那就是太过于关注个人发展而忽视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以用人单位是否迎合或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来作为选择用人单位和继续服务用人单位的标准。这种以个人为中心、追求自我价值最大化的职业规划,不是社会发展所倡导的真正的职业规划!真正的职业规划,应是将个人职业目标和用人单位需求相结合的规划,是在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个人职业目标的规划!

大学生怎样做好职业规划


在大学的校园里有不少同学在即将毕业、走上社会的这个特定时刻,才猛然发现自己在大学里收获甚微。2009年初,我公司开发了一个大学生就业实习促进的新项目。在整个项目的行进过程中,我对大学生就业的困难以及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大学生的职业规划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对于专业、兴趣和职业的困惑;第二是普遍存在社会参与和适应问题。大学生甚至成人在就业与择业的时候,都会存在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行业和社会的现象。

大学生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之前,每个大学生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干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干什么等问题。

二、确立目标,规划未来。在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前提下,大学生应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明确达到职业目标需要具备的素质和实现目标的优劣势。

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大学生不仅要具有相当数量的知识,还必须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四、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面是用人单位选择的依据。用人单位不仅考核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考核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等。

五、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和职业训练,增强适应工作的能力。职业训练包括职业技能的培训,对自我职业适应性考核,职业意向的科学测定等。

六、加强自我修养与锻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未来职业生涯的成功,首先应该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职业定位和职业目标,并且把目标进行分解,然后设计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图,并且付诸行动,经过不断努力和调整,直到最后实现我们的职业发展目标。同时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赖于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多方面的紧密配合与全面推进。

毕业生该怎样做职业规划


现在校园里时兴做职业规划,一个时常困扰大学生的问题是:我要进入怎样的用人单位?但却鲜有人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用人单位为什么要聘用我?我怎样才能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从营销学的角度看,大学生要找到工作,必须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用人单位需求何在?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它不是教育机构,旨在让你进去继续进修然后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它也不是慈善机构,因为悲怜你找不到工作而履行神圣的社会职责。它是什么呢?是劳动机构,是雇佣你进去干活的,因为你付出了它所需要的劳动从而以工资作为交换的形式。

遗憾的是,不少大学生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一厢情愿地把用人单位当作是配合自己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目标的工具,喜欢就进去呆着,不喜欢就一走了之。

我曾作为评委出席某省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听到有位大学生选手高谈阔论,一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样子,便问了他一个问题:当你的雄伟蓝图不能在单位里顺利实现时你怎么办?他的回答很干脆:改造他们!我又追问了一句:如果他们不采纳呢?答:离开他们,继续寻找适合我的单位!

其实,与这位大学生持有相似看法的人还真不少。根据国家劳动部的第一次就业调查报告显示,三分之一以上的大学生把第一份工作当成职业的跳板,而16%的人没有太多考虑就选择了第一份工作,结果是大学生就业后一年内流失率高达50%,两年内的流失率接近四分之三!

应该说,大学生开始重视个人职业规划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因为毕竟懂得要对自己的生命和前途负责了。但同时我们也留意到一种新的苗头的滋长,那就是太过于关注个人发展而忽视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以用人单位是否迎合或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来作为选择用人单位和继续服务用人单位的标准。这种以个人为中心、追求自我价值最大化的职业规划,不是社会发展所倡导的真正的职业规划!真正的职业规划,应是将个人职业目标和用人单位需求相结合的规划,是在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个人职业目标的规划!

那么,大学生在做职业规划时应如何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呢?

首先,大学生要清楚用人单位的员工招聘需求。

在作出应聘选择前,大学生要认真分析一下:用人单位为什么要招聘员工,希望通过招聘这些员工达到什么目的,有哪些具体的招聘条件,用人单位的这些信息与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战略是否吻合。千万不要抱着随便做一做、大不了再换的心态,那样受伤的是用人单位,浪费宝贵光阴的是你自己。

其次,大学生要了解用人单位的阶段发展需求。

用人单位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不同的重点需求,大学生要做的是思考并找出满足这些重点需求的方法,并努力身体力行。如果你能为满足这些重点需求而作出相应成果的话,你就有机会得到用人单位的赏识和重用。同时,在不同发展阶段,用人单位对员工的期望也是不同的,在创始期更多的是需要员工多干少说,在迅速发展期需要员工边干边思考,在成熟期需要员工思考了再干。

最后,大学生要研究用人单位的战略发展需求。

如果你希望在本单位有更好的发展,那就需要对用人单位的战略发展需求进行研究,对用人单位的未来业务重点和岗位要求作出预测,并据此制定自己的中长期规划。

总之,大学生要认识到用人单位绝非成就自我的工具,而是提供有价值劳动的重要平台,要踏踏实实地在满足用人单位发展需求的前提下考虑如何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

大学生职业规划怎么做


一.xxx大学毕业后的十年规划

(2010年-2015年,20岁至30岁)

美好愿望: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方 向: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总体目标:完成硕士、博士的学习,进入xx著名外资企业,成为高层管理者。

已进行情况:读完硕士,进入一家外资企业,想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二.社会环境规划和职业分析(十年规划)

1、社会一般环境:

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中的重要角色。经济发展有强劲的势头,加入WTO后,会有大批的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企业也将走出国门。

2、管理职业特殊社会环境:

由于中国的管理科学发展较晚,管理知识大部分源于国外,中国的企业管理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中国急需管理人才,尤其是经过系统培训的高级管理人才。因此企业管理职业市场广阔。

要在中国发展企业,必须要适合中国的国情,这就要求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和环境动态适应相结合。因此,受中国市场吸引进入的大批外资企业都面临 着本土化改造的任务。这就为准备去外企做管理工作的人员提供了很多机会。

三.行业环境分析和企业分析

1、行业分析:

本人所在xx公司为跨国性会计事务所。属管理咨询类企业。由于中国加入WTO,商务运作逐渐全球化,国内企业经营也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因此这类企业在近年来引进中国后得到迅猛的发展。

2、企业分析:

xx公司是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属股份制企业,企业领导层风格稳健,公司以诚信、稳健、服务、创新为核心价值观,十年来稳步在全球推广业务,目前在全球10余个国家、地区设有分支机构。

公司2000年进入中国,同年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经营中稳健拓展业务的同时重点推行公司运作理念,力求与发展中的共同进步。本人十分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但公司事务性工作太过繁忙,无暇进行个人自我培训,而且提升空间有限。但总体而言,作为第一份工作可以接触到行业顶尖企业的经营模式是十分幸运的,本人可能在本企业实现部分职业生涯目标。

四.个人分析与角色建议

1.个人分析:

(1)自身现状:

英语水平出众,能流利沟通;法律专业扎实,精通经贸知识;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思维敏捷,表达流畅;在大学期间长期担任学生干部,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很强的学习愿望和能力。

(2)测评结果(略)

2.角色建议:

父亲:要不断学习,能力要强;工作要努力,有发展,要在大城市,方便我们退休后搬来一起居住生活。

母亲:工作要上进 ,婚姻不要误。

老师:聪明、有上进心、单纯、乖巧,缺乏社会经验

同学:有较强的工作能力,适合做白领。

五.职业目标分解与组合

职业目标:著名外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1.2005-2008年:

成果目标;通过实践学习,总结出适合当代中国国情的企业管理理论

学历目标:硕士研究生毕业,取得硕士学位;取得律师从业资格、通过GRE和英语高级口译考试

职务目标:外企企业商务助理

能力目标:具备在经济领域从事具体法律工作的理论基础,通过实习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接触了解涉外商务活动;英语应用能力具备权威资格认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发表5篇以上论文。

经济目标:在校期间兼职,年收入1万元;商务助理年薪5万

2.2005年-2010年:

学历目标: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

职务目标:外资企业部门经理

能力目标:熟练处理本职务工作,工作业绩在同级同事中居于突出地位;熟悉外资企业运作机制及企业文化,能与公司上层进行无阻碍地沟通。

经济目标:年薪10万

3.2005年-2010年:

学历目标:攻读并取得博士学位

职务目标:著名外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大学的外聘讲师

能力目标:科研能力突出,在国外权威刊物发表论文; 形成自己的管理理念,有很高的演讲水平,具备组织、领导一个团队的能力;与公司决策层有直接流畅的沟通;具备应付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有广泛的社交范围,在业界有一定的知名度。

经济目标:年薪25万

六.成功标准

我的成功标准是个人事务、职业生涯、家庭生活的协调发展。

只要自己尽心尽力,能力也得到了发挥,每个阶段都有了切实的自我提高,即使目标没有实现(特别是收入目标)我也不会觉得失败,给自己太多的压力本身就是一件失败的事情。

为了家庭牺牲职业目标的实现,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在28岁之前一定要有自己的家庭。

七.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方案

差距:1、跨国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丰富的管理经验;2、作为高级职业经理人所必备的技能、创新能力;3、快速适应能力欠缺;4、身体适应能力有差距。5、社交圈太窄。

八、缩小差距的方法:

1.教育培训方法

(1)充分利用硕士研究生毕业前在校学习的时间,为自己补充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参与社会团体活动、广泛阅读相关书籍、选修、旁听相关课程、报考技能资格证书等。时间:2008年7月以前。

(2)充分利用公司给员工提供的培训机会,争取更多的培训机会。时间:长期

(3)攻读管理学博士学位。时间:五年以内

2.讨论交流方法

(1)在校期间多和老师、同学讨论交流,毕业后选择和其中某些人经常进行交流。

(2)在工作中积极与直接上司沟通、加深了解;利用校友众多的优势,参加校友联谊活动,经常和他们接触、交流。

3.实践锻炼方法

(1)锻炼自己的注意力,在嘈杂的环境里也能思考问题,正常工作。在大而嘈杂的办公室里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训练。

(2)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生活习惯。每天保证睡眠6-8小时,每周锻炼三次以上。

(3)充分利用自身的工作条件扩大社交圈、重视同学交际圈、重视和每个人的交往,不论身份贵贱和亲疏程度。

xx本人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看法:

1、职业规划肯定要有,但是我觉得职业规划不可能现在就定下来,周围的环境随时在变,而且自己随着不断的成熟和接触不同的东西,也会变。我以前想当官,后来想当外企白领,现在想创业,所以我觉得这个很难就定下来,更何况是在校大学生,没有任何社会阅历,谈这个就似乎有点纸上谈兵。

2、但是,虽然可能没有成型的职业规划,但是我觉得每个阶段的前进方向和短期目标要有,比如这段时间我要练好英语听力到什么水平,我要朝着什么方向努力,没有努力的方向和短期的目标,那容易虚度光阴。

3、如果我是学生,我可能想听一些别人成功的案例,和为什么别人能取得成功,虽然每个人走的路不同,但是我想有些成功的共同点是相同的,那我作为一个学生,就可以从中学到一辈子受益的美德和优点。

大学生应该早做职业规划


从莘莘学子到天之骄子,再从天之骄子到芸芸众生,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这是不少大学毕业生的写照。前不久,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携手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针对上海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开展了“大学生职前状态调查”的调研,结果发现,前途迷茫没信心、自我认知偏差大、优势不明空自卑、毕业该往何处去等,是大学生面对求职普遍感到的问题。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指出,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缺少职业规划相关,会令求职行为趋于盲目,因此,提升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和就业能力,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那么,怎样才能在大学校园中早做规划,顺利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与职场无缝对接?

求学时:走好规划四步曲

洪向阳指出,现在很多大学生对于就业的认识多是纸上谈兵,缺乏核心能力,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无法满足岗位所需。而且还有不少人抱着“大一大二先轻松,大三大四再加油”的心态,对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乃至未来的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这往往成为他们面对未来就业压力时,感到手足无措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认为,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分为四步走―――

大一:探索进入大学后很多人会发现,当前所学的并非自己感兴趣的:明明想当会计,却偏偏学的是市场营销;希望成为IT高手,学的却是中国汉语言……

向阳生涯首席组织生涯管理专家马士斌指出,大一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可以通过对自我和职业环境的综合分析,找到初步的职业定位。如通过专业的生涯辅导,或借助一些分析问卷和科学测评工具,对自己的能力、兴趣、性格、价值观以及需要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客观认识到自己的优、劣势。同时了解目标行业、企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目标职位的胜任条件与资历要求等。

大二大三:准备有了初步的职业定位后,在学习阶段就要围绕定位来确定专业、选修课及自学课程。同时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将已有的知识重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这两年里除了尽可能多地吸收专业知识外,还可以参加一些商业课程及相关从业资格证书的准备。

大四:冲刺大四是求职的关键时期,要调动所有的资源,尽可能挖掘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在不断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千万别忽略了收集和获取目标公司、职位的信息。不但要了解目标企业的相关信息,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情况,更要清楚地知道招聘单位对应聘者的知识、技能的要求情况等,以便随时完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求职签约:对接如今能在离校前拿到企业的offer,真算得上是一件大乐事。在签约至离校前的时间段里,可以有针对性地弥补一些知识及技能。洪向阳强调,要顺利实现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角色转变,需要不断提升良好的适应能力,比如建立与强化自己的职业角色意识,调整生活规律,尽快完善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结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掌握职场生存的法则,破解快乐工作的秘密等。在正式就职前,这些都是重要的“功课”。

毕业后:频繁跳槽可能越试越错

一般来说,进入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后,往往容易产生现实震荡,即发现工作性质或工作量超出自己能力或预估,还可能会与上司或同事不和,或觉得环境不如意等就产生懊恼情绪。因为对环境的不适应,很多毕业生一旦出现不如意后就会想到再次跳槽。

很多毕业生还认为,乘着自己年轻,可以通过“试错法”来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试错法”是指从多次尝试解决问题却多次遭遇失败中寻求问题解决之道。在毕业生身上就表现为当认为工作不合适自己就跳槽。他们认为尝试不同工作,积累各行业的工作经验,以后找工作会更容易。

著名学者舒伯曾指出,人的职业发展过程有五个阶段,即成长、探索、确立、维持、下降。14岁以前是成长阶段,15-24岁的时间段是处于探索阶段。而大学生毕业后1―3年,恰恰是职业生涯探索初期,通过过往的学习、生活体会以及对职业的理解,进行自我推敲与职业方面的探索,寻找最佳契合点。而当顺利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时,便把已经开始的这份工作视为今后职业生涯的开端。因此,大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初期,可以允许自己在“试错”中探索自己适合的职业,但切记要把握好“度”,缺少职业规划的“试错”,结果可能是“越试越错”,那些一年换7家公司的“试错”肯定是不值得提倡的。

而根据向阳生涯多年来对招聘市场的研究发现,大多数用人单位也并不认同这种“试错法”。“工作经验”并非以跳槽数量判定,这种“浅尝辄止式”的工作经历太多,不仅不能为求职带来任何的加分,反而会令企业觉得没有安全感:“与其招聘这样的‘经验丰富者’,还不如招‘白纸一张’的新人更好培养”。

在职场中快速获得成功的,往往是在大学期间就提前做好规划的人。他们不仅注重自己在个性化知识结构方面的培养,同时也懂得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一个有着清晰职业规划的人,定能主宰自己的发展轨迹,顺利完成从大学生到职场人的角色转变。

怎样做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可满足求职需求

无论你是应届毕业生还是有了几年工作经验的职场人,你都会在面试中碰到与职业选择有关的问题。有个最常见的版本是,“你的五年工作规划是什么?”尽管这不是什么创新型的问题,可这对你个人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不要立个太严苛的目标,比如说,‘我想在一年里就升职,而且在六个月之后能够带领一支团队’等等,如果这个职位的发展机会很小,这样的回答会使你直接被淘汰,另外如果你申请的是初级职位,这个回答未免太过自以为是,面试官们可能会选择其他目标比较现实的候选人。对这个问题做出一个好的回答会体现你对职业生涯的思考,表达你想继续学习并在这个公司里成长的愿望,也会展示你的强项和成就。

其实,面试官真正想知道的是,你是否认真考虑过你的职业规划?你是雄心壮志还是缺乏积极性?你的目标与公司相符吗?你是想稳定下来长期地做下去还是一有了更大的机会就马上跳槽……所以,职业规划不仅适用于白领、金领,对于普通的蓝领,甚至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同样适用。一个毫无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如果对自己定位明确,也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因为职业规划,就是“定位+目标+通道”,主要帮助人们解决3个问题:明确职业定位、确立清晰的职业目标、寻求最佳的发展通道。能够帮助人们愿意工作,乐意工作,然后主动去创造价值。

有规划可减少求职时间

“通常,一个人从了解职业规划到意识到职业需要规划,再到真正开始做职业生涯规划需要一个过程,短几个月,长则几年。”从事七年人力资源工作的何经理刚刚看过十多份简历,对于“环境主管”这个岗位,她很烦恼,没有招到满意人选。

她说,企业是物管企业,这个岗位其中有一项要求是“对前期绿化养护提出合理化建议”,很多求职者一问三不知,而是冲着每月4500元以上工资而来,虽然抱着学习的态度,但对个人未来发展没有计划,很迷茫,这样很难求职成功。

“其实,当求职者有明确的求职目标时,他就会有更多的理由去说服我们的用人单位,告诉用人单位,你就是他的最合适人选,对企业来说,每一家企业都希望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找到最合适的人选。”何经理说,当求职者有了明确的求职目标并把自身最有利于这份工作的优势充分的表达出来的时候,就离应聘成功就非常近了。因为一旦有非常明确的职业目标,就可以减少盲目投递简历的时间。

何经理说,有很多毕业生刚工作不久就辞职了,这种快速离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工作本身的不认同,这种不认同很可能是无意识的,如果是有意识不认同,那很显然会加快离职速度,寻求表面上看起来是更好的“发展”。这些情况都是没有职业规划的结果。

可是,当有了明确的职业规划以及明确的职业目标时,就会知道为什么现在在这里工作,是为了积累经验还是为了提升技能,还是为了历练些什么,这时候哪怕有再多的诱惑、再多的挑战,对于工作的选择也会更加的慎重。

在校生应提前做职业规划

“我读大二,没想过,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一直很迷茫,也一直在关注招聘信息,看看已经毕业的师哥师姐,有些工作了,都不太满意,要么是工资低,要么是自己不符合要求。”在招聘会上闲逛的学生刘艳光说,自己也不急找工作,就是跟着师哥来看看,自己以后找工作心里有数,但转了几圈,对自己未来到底想做什么工作还是大脑一片空白。

不少大学毕业生就业前迷茫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而受过职业规划教育的毕业生竞争优势明显加强。那么,大学毕业前,怎么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大学生应从现在开始,针对自己的倾向和个性,详细分析自己想要从事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自身的上升空间及本身存在的问题。”贵州虹丰源机械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宋女士认为,其实,现在很多大学生对自身定位不清,目标不明,对自己的知识背景和天赋特长没有全面准确的判断,同时对于就业的认识多是纸上谈兵,缺乏核心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跟不上产业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岗位所需。

要改变这样的状态,大学生应从现在开始,综合各方面因素制定长期职业发展目标,再分解成一个个短期规划,每一步应该如何去走,该朝哪个方向走,做到心中有数。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根据计划积极参与一些用人企业实习或培训,对将来的求职有好处。

大学生如何做职业规划


大学生如何做职业规划

你的职业旅途
你正在自己的职业旅途上孤独跋涉吗?只为了通往你梦中的理想工作。就像一切充满新奇体验的冒险之旅,你心中的职业旅途当然要有一个明确要到达的目的地。 只有你非常明确了自己的兴趣与优势所在,才能找到与自己天赋和个性最为相符的行业,公司乃至职位。

你目前的当务之急应该是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最好的选择和决策。但是你也要考虑到一点,你的梦想和兴趣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有所改变。随着整个职场风起云涌而迅速变化的个人环境以及个人偏好,将需要你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以及其它相关人生规划作出一系列选择。

自我评估要求对自己进行严肃深刻的观察,并且要对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做出客观诚实的衡量。这是很多人在面临职业选择时最为棘手,但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了解你的可选项

对不同职业领域的熟悉,以及对不同工作的职责和所需技术的了解,将有助于你做出职业选择,使你找到那些和你的兴趣,个人品质最为相容的工作。

了解整个职场

你对整个行业以及趋势了解得越多,你就会对雇主需要什么样的人了解得更多,从而便于你权衡自己的决策,使你可以对自己进行有效的营销,顺利进入职场并且获得整个职业生涯的成功。

象牙塔生活的四年规划

第一年 : 新手上路,发现自己

我是谁?
我的长项是什么 ?
我最适合做什么?
我选择的专业适合我吗?

当你刚刚开始你的大学生活时,你对自己以后要做什么不清楚是很正常的。 抓紧你的时间去学习关于你的专业能力,人格形成,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的一切事物吧。 这些信息将帮助你重新衡量你所选择的专业并且为你打开一个充满了无限机遇和可能的职业旅途!

通过各种学生组织、体育比赛等等课外活动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兴趣与爱好。

涉足了解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等相似机构所能提供的关于职业的信息,对不同的职业有一定认识。

和你的家人、朋友、导师等讨论你的职业兴趣,当然也可以是其它能够给你建议的其它人,尤其是那些已经在工作的人。

接受专业的个人定位测试,从而加深对自己的了解,明确你自己想要加强的竞争力。同时,努力学习,努力得到尽可能高的分数。

第二年:拓展你的职业地平线

我已经了解了我的专业,可是学习这个专业我能做什么呢?
学习这个专业我将有怎样的职业发展呢?
拥有了这个学位对我将意味着什么?

继续发现和收集你欢愉职业发展领域的信息。最好的资源就是那些已经工作的并且对你的 职业规划 有兴趣的人。 暑期 兼职 、实习以及一些志愿者活动都会使你得到最直观的信息。

继续拓展你在职业选择方面的知识,将所有你感兴趣的职位和行业做一个列表。

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更多的关于职场的信息。

研究其它相关信息。

有机会的话和那些对你的职业发展有兴趣并且在相关行业工作的人进行交流,或者在这个职位上与一个专业人员共事。

积极寻找实习、 兼职 、暑期工以及志愿者活动来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

参加其它与职业相关的活动从而尽可能多地了解行业以及整个职场。

第三年:细分你可能的选择

大学生职业规划该找什么工作


由于大学生还未走上社会,进入工作岗位的缘故,他们对职场、对工作缺乏了解,因此,普遍把职业生涯规划,当成一件非常务虚的事情,以为是纸上谈兵,甚至有些非常想为自己做好职业规划的学生,也常常把职业规划当成一个特别抽象的东西,而无法落地实现。

比如,有个女生来咨询,她说自己的目标是:个人价值最大化,该找什么工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做的事情是在上学期间,看了两百多本书,政治,社会,科学,历史,文学等涉猎较广。

这样的职业规划让我哭笑不得,其实想法没错,多看书也不是坏事,但这些想法与做法,跟职业发展应该说关系不大。

职业规划其实应该更具体一些,个人价值最大化,这只是个概念,个人价值一定要被具体化。通常可具体化为:多挣钱、有声望、被尊重等,这些都可以实现个人价值,主要看自己认为什么最有价值。对于社会和他人来说,这些都是积极的观念,没有为害社会与他人,都挺好。

具体的职业目标确定后,再明确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基本上就是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了。

如果职业目标是:多挣钱,那么有相应的达成目标的方法,比如找工作的时候,应该优先考虑平均收入较高的行业与岗位,例如金融、地产行业通常收入最高,销售这一职业也是年轻人最容易成功的职业。

大学生明晰职业规划 拒做“职场土豪”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近期,与土豪为友、为土豪写诗之风盛行网络,那么,何谓土豪?从网络而言,土豪指代的是一些在网络游戏上舍得花大钱的玩家,气质够土,花钱够豪,简称无脑消费者,从虚拟衍生至现实,成为新时代盲目消费和无主见的代名词。其中值得思考的是,这种 盲目行为在大学毕业生人群中也屡见不鲜,而事实上,每年都会有很多无主见的应届毕业生们跻身于职场。

小z是上海某财经类大学会计系毕业的应届生,毕业后打收到了行政管理专业的offer,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的职位邀请。但小z学会计,喜欢商务,对行政组织兴趣不大,若为能一时出国而放弃原有兴趣并不明智。然而,国外大学对申请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都有工作经验要求。综合了以上分析,最终,她果断的选择了就业。由于她理想的国外大学需要有工作经历,于是她打算先就业,再考虑重新申请国外的大学,这样又有了经历,又满足了所申请学校的要求,两不误。

小z的经历告诉我们,适合自己个性化的规划可以取得双赢的效果。土豪的流行,其实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关于职业心态的思考,让那些刚刚步入职场的大学生们借此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的职业道路。做好一个的职业规划,往往可以让自己的脚步走得更加轻盈,还可以让自己的思路和视野更加集中、明晰。在职业规划的道路上,我们要做的,就是认清自己,摆脱无主见的枷锁,树立起自己鲜明的个性,拒绝盲目跟风。

大学生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现在一个热门的名词,在中国是最近两年兴起的,但是在国外职业规划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词,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会在专家的帮助下进行职业规划。这正是中国大学教育缺失的地方。

近两年国家大力支持职业规划事业,各个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也突然有了生气,职业规划园遍地开花,总体来说是好的事情,但是参加过职业规划,以及了解过职业规划得奖的朋友,我是首届职业规划大赛,华南农业大学职业规划之星。

回顾职业规划这个事物,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很多时候职业规划浮于表面,很多学生支持不了,和我一起参加比赛的人,基本没有几个现在可以按照自己之前的职业规划路线图来走。而且由于缺乏监督和有效环境,很多原定的计划,都坚持不下来。

最后一点就是职业规划大赛,在商业目的方面是推广博得的职业测评系统,要求学生的职业规划按照职业测评系统来进行。这里我不讨论职业测评系统是不是完全的可以信赖,只是认为这样会约束和限制很多学生的发挥。最后一点就是,学生还没有认识到自己有多少条路,眼界不够宽阔的情况下。进行职业规划,其实是一张废纸,但是至少可以肯定,所有做过职业规划的人,都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以前职业规划都是由老师专家,或者企业HR来讲,但是这次会比较特别,是一个参加过职业规划大赛,做过职业规划测评和写过职业规划书的人,结合规划后两年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给大家分享一下,由一个贴近你们的过来人来和各位分享职业规划。

职业生涯定义:生涯是指与个人终身所从事工作或职业等有关活动的过程。职业生涯则是对生涯的狭义理解,专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也指个人一生中所扮演的系列角色与职位。职业生涯一般是指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位的整个历程。

职业生涯规划是系统工程,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特别是社会,企业,职业的现实要求;二是大学生或当事人自身的实际情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当事人自己。
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对一项职业或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最终退休。个体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它和个体所处的家庭,以及社会存在密切的关系。每个人要想使自己的一生过得有意义,都应该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而言,正处在对个体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对职业的选择对大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在人们将职业生涯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一是职业准备阶段。
二是进入组织(学校)阶段。
三是职业生涯初期阶段。
四是职业生涯中期阶段。
五是职业生涯后期阶段。
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的历史类型
(1)子承父业型(古代至近代,自然经济为主体)
(2)服从分配型(近代,计划经济为主体)
(3)临阵磨枪型(市场经济初期)
(4)未雨绸缪型(市场经济为主体)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类型
父母包办型
现在很多大学生的职业规划都还是由父母来决定的。
自主婚姻型
很多大学生没有做职业规划,打算顺其自然,和那个企业有缘分就去那个企业。
晚婚晚恋型
很多人到了大四才开始考虑职业规划,才去思考去那个企业,有点迟了。
冲动从众型
看到别人都考公务员就去考公务员,看到别人考研都去考研,看到别人进外企就努力挤,完全不是自己的想法。
期望过高型

在校大学生如何做职业规划


在校大学生是如何做职业规划的呢?为此,复旦大学学生职业发展中心日前在面向上海7所高校2000多名大学生的调研报告显示:十分了解自己将来从事的具体工作内容的占总数的11.7%,十分清楚自己未来3到5年的职业发展计划的占总数的10.3%。

一系列数据表明,在面对职业生涯规划时如果不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甚至连自己的基本性格特长都不能了解,职业选择将非常盲目,甚至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成功就业以及就业后的工作效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职业规划指导师周春燕认为,这是因为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因此她建议:面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贯穿大学4年。

当然,对于部分大学生来说,正是得益于他们在低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有意无意地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以致在波涛汹涌的求职洪流中,他们理所当然地成为大潮中“弄潮儿”。在这里,笔者遴选了3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故事。

职业道路早规划 目标坚定不放弃

聂敏是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大三的学生。她就要到全球著名的日化企业———宝洁公司去实习了。在今年寒假宝洁公司在武汉地区选拔实习生的活动中,她一路过关斩将,成为在3000人中胜出的6个“幸运儿”之一。

与许多人刚进大学时感到迷茫不同,聂敏在大一的时候就决定不读研究生,她的目标很明确:“我就是要在毕业时进入外企工作。”她说她的英语基础比较好。因此,她的大学生活忙碌而充实。

大一时,聂敏加入了校广播台英语组。在那里,她不仅使自己的英语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还认识了很多朋友。这一年,她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还拿了一个A等。这年寒假,雀巢公司到学校招实习生,她去应聘了;而且大年初一、初二、初三都是在超市度过的。回想起那段实习经历,虽然很辛苦,但是聂敏觉得,“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胆识,还学会了很多社会工作的经验。”

大二的时候她参加了学校“21世纪联想杯”英语演讲比赛,凭借扎实的功底最终获得了第一名。聂敏一直对这次演讲比赛记忆深刻,她说:“这次演讲比赛是我大学生活的一个转折点,它改变了我的很多想法,一个人的生活当中真的有很多机会,关键是我们自己要打开思路。”

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同学中间有很多人报“七校联合”的双学位班,聂敏没有盲从。她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报一个英语口译班。在她看来,考个口译证的效果和拿一个双学位证的效果是差不多的,也正好借这个机会把自己的英语水平再上一个台阶。今年3月,她已经拿到了教育部的英语口译证。

聂敏坦言:“今天回过头来看,这些都是我计划之中的事情。当然也有很多计划之外的事情,如2007年寒假我去印度参加海外实习。那个时候我特别忙,一边要准备期末考试和英语口译考试,一边要忙着办理签证,但我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今天这些计划能全部实现,我感到很‘幸运’!所以我觉得每个人应该看清楚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

点评:“迷茫”是目前大学生中使用最为频繁的词语之一,之所以迷茫是因为看不清未来,看不清未来就会把握不住现在,把握不住现在也就更加看不清未来,许多同学就这样堕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实际上大学生看不清未来的根本原因并不一定是因为没有目标、没有规划,也可能是由于目标过多以致无所适从,规划太多而无法实现,因此也就更容易放弃目标,追热门、随大流。对目标的坚持和对规划的实施是聂敏成功地敲开宝洁实习大门的关键,实施的过程是职业规划的落脚点,在这个过程中既要灵活调整、把握机遇,也要坚持目标、不轻信盲从,坚信无论是职业规划还是求职择业,“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兴趣广泛应保持机遇来临有保障

去年1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龚志定一时间成为“校园新闻人物”。因为他已签约到日本西比爱斯公司总部工作,年薪16万元人民币。能拿到这个offer,龚志定一边感觉自己太幸运,一边感慨广泛的兴趣在决定性时刻所带给他的意外帮助。

上大学后,龚志定对日语着了迷,每逢周末便骑自行车到华中科技大学日语班上课,还经常到学校的其他院系旁听电子方面的课程。4年里,他的双休和节假日几乎全用在攻读日语双学位和自学电子、软件专业知识上。

2006年11月,龚志定从日语班一位同学处获知,日本西比爱斯公司来汉招聘机械类专业毕业生,便赶到华中科大应聘。该公司当场进行笔试,龚志定拿到试卷后先是诧异,随后一阵惊喜,原来考题内容不是机械方面的,而是以电子专业知识为主。龚志定如鱼得水,笔试顺利通过。事后公司解释,机械设计方面的人才,他们在上海几所高校已招满,只缺电子方面的。

11月中旬,龚志定前往长沙面试。由于工科毕业生少有学日语的,公司在面试现场配有日语翻译,龚志定是28名考生中唯一拥有日语学位的考生,面试中他自始至终用日语回答考官提问,最终在面试中胜出。

大学4年,龚志定不仅通过了英语六级、大学日语四级、国际日语能力二级,还拥有学校科研项目多项奖励。

点评:由于对专业缺乏了解,许多同学进入大学时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对专业不感兴趣或不满意,由此而产生厌学、倦怠的情绪,大学四年也因此浑浑噩噩地度过。龚志定的经历为我们提供了平衡专业与兴趣之间的矛盾的一种途径:立足专业、坚持兴趣、优势互补。实际上在大学里有很多方式可以让你兼顾兴趣与专业,如二学位、各类培训认证等,但是在挑选业余学习的专业时,应该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要么从个人兴趣爱好出发,如龚志定学习日语,这既满足了他在外语方面的求知欲,又从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乐趣。要么是与本专业结合,增强就业竞争力,如学习电子、软件专业知识,这些知识与他所学机械专业互为补充,使他成为名副其实的复合型人才,成功进入西比爱斯也就是意料之中了。

社会活动练经验 面试应考不心慌

觉得是3年的校园社会工作经验让他轻松挑战成功,“首先我的简历上丰富的社会工作经历就给面试官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其次,面对面试官有意的‘刁难’,我不怕也不心慌,我表现得很沉稳。如果当初没有做过那么多的社会工作,可能早就因为经验不足被淘汰了吧!”

大一的军训刚结束,杨蕾就报名参加了学院的分团委宣传部。与此同时,他还通过竞选担任了班级学习委员。刚开始的时候,他做的都是些繁杂小事。他说:“作为学习委员,我要负责在课堂上记考勤、课后收发作业等等;而宣传部的工作更是累人,经常一大中午被人从床上叫下来去写通知、贴海报。”他曾一度想过放弃,但后来在学长、同学的鼓励下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通过不断的锻炼,他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并开始负责起组织大型活动的任务。随后他的工作角色不断改变,由宣传部干事、宣传部长到最后的分团委秘书长。此外,他还做过世界大学生羽毛球竞标赛的志愿者、中国联通的校园代理、校级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以及创办西方文化俱乐部等社会工作。

杨蕾坦言:“做社会工作很辛苦,但它很好地锻炼了我在问题和困难面前能够保持沉着和轻松自如的心态。当然,在工作中我也经历了一些失败,但就是这些失败让我不断的成长,我在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他还建议学弟学妹要在学习和工作之间找到平衡,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作阅历去迎接职场的挑战。在校期间,他曾获得“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点评: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找工作最大的瓶颈在于社会经验的缺乏,如何锻炼自我、获取经验是很多同学面临的难题。目前,在校生要获得企业实习的机会并不容易,从杨蕾的经历来看,至少有两方面的资源是大部分同学可以利用的:一是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参加社团活动来锻炼自己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等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社团活动可以说是对真实工作场景的一种模拟,大学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二是通过争取各种校内服务的机会及校外的实习、兼职机会,哪怕是写通知、贴海报这类最简单的工作,也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了解尽职、责任等职场的基本准则。

新闻链接

“很多大学生到了快毕业时,才开始想到找老师商量就业大事。如果从大一时就定下未来目标,提前做一些职业规划,就不至于到大四时如此茫然了。”高校就业中心的老师经常发出上述感叹。

复旦大学学生职业发展中心日前在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等7所大学发放了调查问卷,在被访的2321位大学生中,对自己的兴趣、性格和特长都非常了解的占总数的35%,对自己最不喜欢和最喜欢的职业都非常了解的占总数的20.4%,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面临的优势都非常了解的占16.3%,十分了解自己将来从事的具体工作内容的占总数的11.7%,十分清楚自己未来3到5年的职业发展计划的占总数的10.3%。

专家指出,造成这样的局面,是因为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没有考虑自己适合从事什么工作,于是毕业的时候就被动地被推入就业大潮。

以上《大学生该怎样做职业规划》一文,由编辑精心撰写而成,希望对您的职业规划有所帮助,更多精彩请访问“大学生职业规划”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