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职业规划。

职场百态频道整理了各种职场技巧,各种职场故事。感谢阅读《中了200万,我可以不工作了吗?》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Q:哪些情况下可以选择不工作?假设我今年21岁,我中彩票中了200w,家里房子、车子都有,那么我能一辈子不用工作了吗?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不用工作?

A:先从你的假设来看:今年21岁,中了200w彩票,家里有房有车。首先200w彩票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也就是实际到手的金额为160w。如果没有其他积累,也不“啃老”,也没有多余可投资的房产等固定资产,只靠这160w的情况下,对生活品质要求不高、不打算结婚生娃、没有赡养老人的压力、有病也不打算医治到底,那也许可以不上班而活下去。

再来看什么条件下可以不工作这个问题,其实一般这个就意味着达到了财务自由的标准,而财务自由指的是:人无需为生活开销而努力为钱工作的状态。简单地说,一个人的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至少要等于或超过他的日常开支。被动收入是Passive Income,意思是不用主动付出劳动靠投资或者别人的时间和别人的钱获得的收入,通常的来源有:出租物业的租金;股息或基金分红;银行定期存款的利息、借钱给别人的利息和每月收入计划;图书或音乐创作的版税、专利费等收入;来自博客或网站的广告收入;前任配偶赔偿的每月生活费,子女抚养费或儿童信托基金;出租专业资格或学历;退休养老金等。

精选阅读

裸辞6个月,我更不想找工作了


有人说现在的“后浪们”还没遭受过社会的毒打,仍然意气风发,而“前浪们”早就开始修行“丧文化”了。那么“前浪们”到底在职场上经历了什么,才变成了“每日一丧”的忠实拥护者呢?以下这些网友们的吐槽字字泣血啊!

“裸辞6个月后,我反而不想找工作了!”

网友“你哈哈我嘻嘻”:我是去年11月裸辞的,当时想得很好,年终奖也不要了,借机回家好好陪陪父母,也给自己放个大假。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一场疫情打破了我所有的计划,4月份出来找工作,情况比想象的还糟糕,看上我的公司基本是薪资大幅打折,而我看上的公司基本是石沉大海。就这样蹉跎了近二个月,前前后后有了6个月的空白期,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尽头。有时候想,不如回老家找机会,但我怕这一回去就再也没有勇气出来,就这么一辈子过下去了;不回家的话,7月的房租还不知道在哪里,真是难过想哭,我到底做错了什么?降薪倒贴的工作要不要去做呢?这么一想又觉得挺不值的,搞得我继续找工作的动力都没了,反正没有最差只有更差。

“工作10年薪资不如新人,经验全喂了狗”

网友“请叫我老A”:上周520的时候,很多没尝到甜蜜滋味的成年人都说青春喂狗了。要我说吧,青春喂狗还不是最苦涩的,最哑巴吃黄连的是,我10年工作经验都喂狗了!公司年后又进来个新人小D,领导叫我带带他。那时候我觉着公司在年后还有招人的气魄很感动,这说明我们公司有钱有资本,底气厚!我还为自己能呆到这样的公司自豪傻乐呢。转头小D在给女朋友买礼物的时候顺口吐槽了一句:我就拿XXXX的工资,买礼物就花掉一半了!说者无心,听者我当时就傻愣了,都不用掰着指头算,小D的工资就比我差了1000多块钱,敢情我这老员工10年的工作经验都喂狗了!好想立马拍桌子走人,但我们这行业很窄,这时候跳槽风险也挺大的,但想想又窝火!

“勤勤恳恳工作,防不住抢功劳的小人同事”

网友“小神仙melo”:我曾经与小A(上家单位的同事)一起接手过一个大项目,这个项目关乎我与小A的年度考核最后谁能晋升。项目很成功,我们都等待着公司对我俩的考核结果。最后,小A升上去了,那时虽然我自认为不如小A优秀,但领导甚至连绩效奖金都没给我!而小A赚得盆满钵满,我就纳闷了。我去质问领导,最后在领导那里得到的回复是:此次项目,小A从出方案到施工到验收,她一人承包,功不可没,你要向她学习。我当时就炸了,与领导争执了一番,事后,我才清楚在“邀功”环节,我被小A摆了一道,我全心全力策划的方案被她偷走了。

这么看来,职场上的糟心事儿还真不少,从找满意的工作到入职上班,再到和同事、领导、客户相处哪儿哪儿都是坑,负能量肯定也堆积了不少,工作至今,职场上你有遇到过什么憋屈得不行的事儿吗?

欢迎评论区一起吐槽,吐出浊气,赶走霉运!

工作1年,厌了倦了,25岁可以不上班吗?


锦囊君最近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工作1年,厌了倦了,25岁可以不上班吗? 25岁,刚上了职场这艘船,有人准备长期远航、闯出天地,也有人“累了、厌了、怂了”想匆匆下船。换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先来看看网友的一些想法。

只能做做白日梦了

网友“Ninokk”:我是没得选,养家糊口的社畜也只能在这个话题下做做白日梦了。25岁可以不上班嘛?当然可以,前提是背后有足够的金钱支撑,有愿意养你的父母/伴侣,或者在25岁之前实现了后半生的财务自由;再或者意外中了笔巨额彩票。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吗?既然已经有了钱,那还需要上什么班?最后想说一句,做梦真好。

没了办公室八卦,生活索然无味

网友“凌晨6点”:这年头,每个人都在告诉你尊重个人选择是政治正确,所以你问我25岁可不可以不上班,我的答案是可以但不支持。今年身边也有不少小伙伴裸辞后经历了长时间的“不上班”生活。大多数人的反馈不是爽,而是空虚。不上班的生活听着挺吸引人,但真的让你经历这种生活:睡觉、吃饭、看剧、打游戏,日复一日、无限循环,又有几个人能真的享受?反正我觉得挺无聊的,没了办公室八卦,生活索然无味。

上班的常态,就是真实的生活

网友“江江”:年轻人还是上班吧,做个打工人真的挺好的!25岁刚走出象牙塔,正是需要社会“暴击”你、打磨你的时候。不上班意味着你的知识体系、思维能力、甚至是价值观都会停留在校园阶段。暴躁易怒的老板、善良有爱的同事、吹毛求疵的甲方、写字楼下的保安、到点就开的公交、来来往往的拥挤地铁……这些上班的常态,是真实的生活。而所谓的人生成长,更多的是工作的过程中获得的。

上班的乐趣?真心体会不到!

网友“听海哭泣”:别问,问就是不想上!工作3年的社畜告诉你,上班的乐趣?真心体会不到。只体会到了皮肤差了、头发秃了、身心疲了,钱包却也没增厚啊!工作的价值感?不好意思,更没体会到。职场上,大家是一台没有感情的工作机器,同质的工作本质上与流水线没有区别,这个项目无论谁做都能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能说工作给了你成就感吗?没乐趣、没价值感、更没钱,上班上了个寂寞,那索性就别上了吧!

“工作1年,厌了倦了,25岁可以不上班吗?”你的观点是?你会在25岁的时候停下工作的脚步吗?

欢迎扫码留言分享,截止2020年12月17日12:00留言点赞排名前三的可各得2021年台历及周边礼品一份!

北上广年薪12万和家乡年薪5万,我选前者


相信很多从中小城市出来的职场人都面临过一个问题:“留在家乡还是去大城市?”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固定的答案,有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渴望安定,有人经历了岁月的磨练寻求突破。近两年,“逃离北上广”的呼声愈演愈烈,你有没有逃离大城市的念头呢?

根据的“2020年第一季度求职者跳槽意愿度调查”结果显示,有57.8%的人在异地工作,在家乡工作的比例与去年同期相比提升了4.1个百分点。结果表明,异地求职仍是主流,返回家乡的人群也在增多。这次疫情对很多人的职业产生了影响,你的就业规划被打乱了吗?会不会借此机会返乡工作?还是坚持要在大城市扎根?我们采访了四个人,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感想吧。

人到中年养家养娃的X

家在此,总要归乡

以往的春节,我都是过年前几天赶回家,年后早早就踏上了返程列车。今年已经在家待一个多月了,随着复工时间的一推再推,心里反而暗自窃喜。要不要回来就业?以前多次和妻子商量后无果。总觉得时间还多,多攒点钱再说。孩子每天早起都会问我什么时候走?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如从前,妻子又要工作又要顾家,着实辛苦。我还能在外坚持几年呢?最近几天办公结束后,我已经开始搜索本地的招聘信息了。也许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做出改变,总要迈出“留”的这步,才能走好接下来的路,不是吗?

马上毕业步入职场的Y

“北上广深”具有一种吸引力

6月份,我的学生时代就要正式落幕了。最近在家忙着写毕业论文,开学后就能全心准备找工作了。从高中起就很想去 “北上广深”闯一闯,一步一步走进这个目标,很快就能得偿所愿了。从大学到研究生,从家乡到一线城市,还没有奋斗过怎么能甘心回来?“北上广深”就是有这种魔力,不仅仅意味着高薪,更有无限可能。年轻就要勇于体验未知!

毕业3年独自在外的Q

父母在,可归程

今年是我在外工作的第四年,但我已经买好了后天回家的车票。年前,其实我已经裸辞一个多月了,打算在老家过完年回来找工作。春节过后,我本不该早早返程,但是考虑到存款余额、房租费、找工作的时长等问题,我还是回到了工作地。

“今年工作不好找”真的不只是说说而已。部分中小型企业倒闭/降薪、众多企业缩招、面对“僧多粥少”的局面,你永远不知道面试有几轮……不知道自己还要在公寓内做多少顿饭才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思来想去后,我把实情告诉了父母,他们早就想让我回家了。曾经好多次想回家却没实现,这次也算是阴差阳错吧。幸好还有父母可依,偶尔失去自由也没关系。

在外漂泊9年的F

故乡即他乡,他乡亦然

这几年,总有人陆陆续续问我:“打算什么时候找个地方稳定下来啊?总在外漂着也不是办法。”在外时间越久,工作经验越多,才真正体会到不是我想不想回家,而是真的回不去了。我在职业上的发展理念和小城市的就业现状相斥。小城市没有行业领军企业,也缺乏很多职位。我在大城市积攒的资源和人脉都用不上,回去找什么工作呢?

我目前的目标就是尽早选个城市买房。这次疫情,我在网上看到某些小区只让业主进,不让租客进;还有一些人受够了室友,想早点搬进新的出租房却因为没有居住证迟迟没法搬迁;还有些房东趁机哄抬租金。还是有个属于自己的房子好,最起码有个安稳的住处。不用因为室友不打扫卫生吵架、不必天天催房东缴网费、无需担心下个月涨房租、不会因为搬家而发愁……买房!必须买房!

看完这些人的情况,你有什么想法吗?家乡和大城市该怎么选,从来都没有固定的答案。你随时都有更改的权利,不断试错才能找到最合适自己的生活。想要改变,你做好准备了吗?

如果你即将成为异地求职者,锦囊君提供以下建议:

1.选择哪个城市?选择一个城市,需要考量很多因素,比如城市政策、就业机会、行业前景、薪资水平、生活成本、离家远近、人脉圈等。先收集目标城市的基本情况,再依据个人现状做选择。

2.先租房还是先找工作?建议你先短租在交通便利的位置,方便参加面试。近期以网上面试为主,很多小区没有租赁合同/居住证暂时不让外来人员进入,建议咨询当地朋友,等小区可以正常入住再动身。同时,和公司商量好入职日期,为找房留出空余时间。等工作确定后再找近的长租房。

当然,如果有亲戚/朋友能暂时借住,也是不错的选择。(当下情况特殊,还需从长计议)

3.租房是独住还是合租?一个人住虽然自由但费用较高,合租节省但要共用厨房、卫生间等,能否和室友和平相处都是问题。

另外,建议你通过正规的房产中介租房,仔细阅读租赁合同的内容,记录屋内电器的使用状态,后期遇到问题还可以维权。如果当地可以办理居住证,可以等工作稳定后尽快申请一个。

4.去异地前,最好能集中约好一批面试机会,提高异地求职的效率。

5.异地求职也要做好“空白期”的准备,至少备好三个月的房租费和生活费。

如果作为异地求职者的你即将返乡,锦囊君建议:

1.做好离职交接手续,异地离职要办理社保转移手续。

2.提前在网上找工作,是否要转行?能否接受薪资差距?能否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回到家乡,可能意味着一切清零。你需要制定明确的职业规划,并且在实施中不断更改。

3.提前和房东沟通好退租日期,有条不紊地打包物品寄回家。

按点打卡下班,我错了吗?


最近,我的朋友小Z说他被领导批评了,因为他最近都准点打卡下班,领导说自己还没下班,小Z就先走了,太”不懂事”了。

小Z觉得很委屈,说好的8小时工作时间,自己又没早退,怎么就错了。而且自己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到办公室也没得到嘉奖啊。凭什么早到没奖励,按点下班就要被批评,有罚没奖,这个制度不公平。

只说8小时工作制这个制度,按点下班当然没有错,我们也坚决反对那些以各种名目让员工无理由加班的做法。但是任何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问题,我们要全面分析。

1下班晚走是弥补老板的不平衡心理

人不可能8个小时一直处在工作状态,偶然休息放松一下也合理,所以只算工作时间的话,按点下班其实是不够8小时的。从老板的心理出发,当然希望员工的工作时间越久越好,特别是工作时间还不够8小时的时候,人性自私利己的那一面就暴露出来了:“我出钱雇佣你来工作,你时间都没待够,太不像话了”。老板自然心理不平衡。

这时候通过早上早到一点,下班晚走一点来弥补工作期间的休息,也是弥补老板心理的不平衡。

说到这里,有人就说了虽然我工作期间不可能一直集中精力保持8小时都完全投入工作,但是我付出的时间和通勤成本、在家吃饭和在公司吃饭的差价成本、面对不喜欢的环境领导同事的情绪成本等都是付出啊,这些老板也没给我补偿啊。完全可以抵消工作间隙的休息。

但是账不是这样算的,你有你的成本,老板也有自己的账目。我们更应该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看待这个问题。

28小时工作制度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司的业务线越来越广泛,分工越来越细,需要配合的部门就多了起来,为了保证沟通效率,大家固定在一个统一的时间一起上下班,才不会出现找需要配合的同事找不到的局面,工作效率也才会提高。

之前工人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精力和体力到达极限,工作期间当然是能休息就休息,能偷懒就偷懒,大家的休息时间不一样,集中精力工作的时间也不一样,配合度不高,生产效率低下,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不合格,资本家发现通过调整工人的工作时间和待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成效率。

最早引进8小时工作制度的是福特汽车公司。1914年,福特公司不仅将标准的工作时长改为8小时,并且将工人们的薪资翻了一番。让许多公司吃惊的是,随着工作小时数减少,同样的工人,他们的生产力却大幅度地提高了。而福特公司的利润率也在两年间得到巨幅的增长。这就促使其他公司也采用这种更短的八小时工作制作为员工的工作标准。

3下班晚走不是选择题

8小时工作制本来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如果演变成一个要不要晚走的选择题,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如果工作确实做完了,我相信按点下班老板也不会说什么。

相反,相同的工作量还要加班的员工,工作效率也高不到哪里去。时间久了老板自然知道谁在摸鱼,谁在认真工作。大可不必为了一时的偏见,也成为一个“磨洋工“的人。

那些强制员工工作做完了也不要留下来刷手机凑时间的老板,估计也经营不了什么好公司,建议你好好考虑下去留问题。

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按点下班而下班,而受到领导批评的话,我觉得问题还是要从自身找,可能真的你工作都没做完;或者偶尔一次领导找你有事;全部门都在赶一个项目,就你不配合等。

把8小时工作制当成一种武器,陷入被害妄想的境地,就真的不懂事了。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我们既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要保证作为员工对公司和老板履行了义务,不能只要求权力,而罔顾义务。

当然了作为老板,要想企业长久发展下去,也肯定要在员工的权力和义务之间多方位考量,保证员工在可接受的范围为公司卖力工作。我们遇到问题一定要全面分析,不要只看片面之词做判断,这样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

存够20万才敢结婚!算算你的工资够了吗?


——《20xx年白领婚恋成本调查》报告

乔治·克鲁尼结婚了,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结婚了,福山雅治结婚了,堀北真希结婚了。恐婚的最后还是踏入了婚姻殿堂、永远的偶像派也闪婚了,真是应验了“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现实生活是追不到男神女神找不到Darcy先生大多数人也是要嫁的,于是最现实的问题就来了,谈个恋爱结个婚究竟要花掉几块钱?真爱若无敌的话,到底又有多少人愿意“裸婚”?

结婚高峰期:工作3—5年

时间不等人,任何东西都有保质期,结婚高峰期出现在什么时候?根据“20xx年白领婚恋成本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本次调查的已婚男女中,逾5成的受访者都是在工作3—5年(含3年)内完成婚姻大事的;而在工作3年内结婚的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在工作3年内结婚的男性占26%,女性则为士占41%;先立业后成家的男性比例则要高出女性——工作8年以上结婚的总受访人数比例为14%,但其中男性人数是女性的三倍。

相亲基本花费:100—300元

如今的业余生活越来越丰富,可工作后的社交圈子未必就越来越大,相反的,受到专业领域、行业部门、工作强度和压力等的约束,可能还会越来越窄、越来越“宅”,于是相亲成了一条通向婚姻的标准化出路。

除去3成表示没有相过亲的受访者外,一次标准化相亲的平均花费为100—300元之间,而所谓的标准化相亲花费流程为:“喝杯咖啡或茶,两个人就需要50—60元;看场电影100元;吃顿饭人均花费50—100元。”而在一线城市的单身男女们由于生活开支的提高,相亲花费也在不断提高,逾2成受访者表示他们的相亲花费为300—500元,有网友强调,这些花费还不包括“为了相亲所花的穿衣打扮的钱,那些都算‘隐形花费’。”而根据调查,一次相亲愿意花500元以上的,男性受访者是女性的10倍。(见图1)

图1:去相亲你最多愿意花多少钱

数据来源:

然而如今的相亲花钱观念也在悄悄改变。按照相亲的“惯例”来说,一般都是男方买单,但论坛曾做过一个关于相亲是否愿意“AA”制的小调查,有不少女性网友均表示愿意,“好聚好散,AA谁也不欠着谁。”而更有意思的是,男性网友表示如果相亲时女孩子抢着买单则表示自己没希望了:“明摆着看不上男生,不想欠你的。”

谈到相亲时最讨厌被问到的问题,网友们众口一词的表示是——“收入”、“父母是做什么的”。相亲毕竟不是面试,这感情还没谈开就先掂量彼此身价,“买卖”的意味太浓让人极不舒服。

存够20万以上才敢结婚?

真爱无敌?不存钱“裸婚”真的也可以吗?很遗憾,根据我们的调查,只有1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裸婚”,1成受访者表示存够了5万元就可以结婚了,但26%的受访者存够20万才敢结婚(见图2)。细分到不同年龄群体来看,愿意“裸婚”的“80后”比例超过“90后”,而29%的“90后”受访者表示结婚一定要要存够20万元以上才考虑,总体而言,“90后”对结婚“储备金”的要求最高。

图2:存够多少钱才敢结婚?

数据来源:

根据“日本通”发表的《日本人结婚得花多少钱》一文,来自20xx年日本一调查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日本人婚礼平均花费为443万8000千日元,换算成人民币约为23万元多。而有74.6%的新人从父母或者亲人那里得到援助,平均为183万日元(约为人民币9万5千元多)。看吧,结婚大事没有钱怎么行,结婚需要父母的精神及经济资助也并不是件丢脸的事。

婚房:逾5成人赞成由男方承担 近7成父母出资支持

听到“婚房”两字,许多人都肩头一重膝头一软,的确,这是结婚所要直面的最幸福也是最沉重的现实,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不但会引起男女双方的隔阂,甚至还会引发亲家间的龃龉。问到婚房谁来承担这个问题,只有9%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租房而不是买房结婚,54%的受访者表示结婚由男方来承担婚房天经地义,36%的受访者愿意共同承担婚房的费用(见图3)。值得欣慰的是,61%的男性受访者愿意一肩挑起买婚房这件大事儿,而47%的女性通情达理地表示这担子太重应当一起承担。有商有量,把感情和钱都谈谈清楚,这才是成年人的解决之道。

图3:由谁承担购买婚房的费用?

数据来源: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好好学习的薪水和天天向上的房价和不成正比,58%的受访者表示父母会部分出资支持买婚房,25%的受访者不靠父母全靠自己,仅有不到1成的受访者表示婚房由父母全额支持。别妖魔化年轻人,他们并非天生“啃老族”,当美好的生活单靠勤劳的双手稚嫩的年纪无法扛起时,父母沉默而包容地站在他们的身后。

婚宴:2000元以下 “份子钱”上海最高

婚宴伴随着生活成本的上升水涨船高,谈及婚宴,普遍的观念都是要风光大办,然而根据“20xx年白领婚恋成本调查”的调查结果,66.5%的受访者支持婚宴平均一桌在2000元以下即可,25%的受访者选择了“2000元—5000元”的选项,仅有8.5%的人要求婚宴一桌在5000元以上。然而如果想在一线城市的酒店摆婚宴,2000元一桌的价位已是稀少,除非是回老家办流水席才能省点开支。而且如今不少年轻人对婚宴吃消极反抗态度,有网友直言不讳:“婚宴是用来满足父母长辈们的心情的,对于小夫妻来说不仅花了一大笔钱还累得半死,还不如把这钱花在蜜月旅行上,那才是自己能得到的享受。”

就算你不结婚或者已婚,也逃不出结婚这事儿。身边的同事年纪越来越小,总难免遇到随份子的“红色炸弹”,现在结婚礼金一般都给多少呢?根据“20xx年白领婚恋成本调查”结果显示,包个200—500元的红包是主流趋势,然而如果在上海参加婚宴,出手可不能太小气,上海是“份子钱”全国最高城市,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参加婚宴红包内至少都要塞500元以上,近四分之一的受访者给到的“份子钱”在800元以上!一线城市中广州和深圳的红包较“小”,一般在500元以下。

婚戒、蜜月:舍得花大钱,对自己好一点

来看看现在的年轻人愿意在蜜月和婚戒上花多少钱。28%的受访者愿意花5000—10000元买婚戒,而愿意花超过1万元在婚戒上的受访者占到了23%,愿意在婚戒上花费3000—5000元的受访者比例为27%,而明确表示不打算买婚戒的只占6%。虽没有“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高标准,但婚戒毕竟是爱情信物,有特别的纪念意义。根据相关报道,在二战前西方国家只有10%的人会买带钻石的订婚戒指,而广告效应将这个比重在世纪末提高到惊人的80%!关于婚戒,曾经听说过一个默认惯例,那就是以男方2—3个月的工资收入作为订婚戒指的预算标准。如果拿不准买T记还是C记的戒指,如果犹豫着买多大钻才算表真心,不妨拿出这条标准——按实力办事情才是正经过日子的样子。

和婚戒相比,蜜月“不可或缺”的程度稍低但花费的标准却更高。虽然有22%的受访者表示在蜜月上不打算花钱或者根本不打算度蜜月,但31%的受访者表示在蜜月上愿花5000—10000元,2成的受访者愿意花1—2万元在蜜月上,愿意花费2万元以上在蜜月上的受访者为10%。而根据Andrew M.Francis and Hugo Mialon所作的“关于结婚花费和婚姻持续时间关系('A diamond is Forever' and Other Fairy Tal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dding Expenses and Marriage Duration)”的调查显示,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订婚戒指和婚礼的花费越高婚姻持续度就越久,反之亦同样不成立。因此,结婚这事儿还得丰俭由人、量入为出。

找对象最受青睐职业:公务员、技术/研发、医生/护士

偶像总裁侦探、空姐模特“网红”……找对象就该找那样的?喂,醒醒,脚踏实地大口呼吸一下地面上的空气,看一眼身边的人,为人低调等着你去爱的好男好女一把把!

最受女性欢迎的对象职业:技术男

最受女性欢迎的对象职业三甲位置分别是:技术/研发、公务员、律师。黑框眼镜、格子衬衫、不善言辞,谈个恋爱表个白都像写说明文一样摆明逻辑一二三四五的技术男请抬起头来,你们可是位列女性找对象最受青睐职业排行榜的榜首哦!排名第二位的是在大家心目中工作、收入稳定的公务员,父母长辈们也特别青睐这个职业的单身男女。而律师摘得探花位置,也许是受了《何以笙箫默》的影响吧。

最受男性欢迎的对象职业:教师

最受男性欢迎的对象职业排名前三位的是:教师、医生/护士、公务员。教师有寒暑假,将来孩子的教育有保障,自然受男性同时也受父母长辈们的青睐,但教师天还没亮就要出门上班、晚上要备课批改作业、假期要家访、工作碎片时间多,也请多体贴他们。紧随教师之后的就是医生、护士,不过医生、护士工作强度大、来自社会等方面的精神压力也大,也请多关爱他们。

男女有别,找对象最青睐的职业top10还是颇有些差异的,具体可见下表。空姐跻身最受男性欢迎的对象职业第十位,而女性对空少的青睐程度就远远不如男性对空姐的钟爱程度,选择者甚少,榜上无名。男性对如法医、船员等比较特殊职业的女性敬而远之,但女性眼里,法医、船员比艺人、健身教练更受欢迎。(见下表)

表:最受男女欢迎的对象职业top10

数据来源:

调查样本说明:

于11月初发起本次调查,历时两周,收到有效在线样本数1507份,男性比例为60%,女性比例为40%;在调查的人群中,“70后”占4%,“80后”占61%,“90后”占35%;已婚和未婚比例各占5成;43%的受访者来自“北上广深”一线城市。

公务员面试不紧张: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我叫“不紧张”


越是临近公务员面试,很多考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紧张心理,有的考生甚至在想:我必须考上,考不上,我的下半辈子就完了。其实呢,面试紧张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儿,毕竟我们都是普通人嘛~但是我们要做的是一定要在考前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与心理,为自己加油打气,大喊三声:我叫不紧张!Come on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把“紧张情绪”这个”坏人“扼杀在摇篮里吧~

面试紧张情绪?

一、面试前怎样自我调节紧张情绪

诸多考生在面试之前都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对于考试而言过于紧张会影响我们的发挥。专家将就如何调节自己的紧张情绪给诸位考生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二、如何舒缓面试紧张情绪

面对紧张情绪,专家建议大家可以通过一些舒缓压力的方式来调节,例如可以找空气流通较好的地方,比如门边或窗前,闭上眼睛多深呼吸几次,给大脑增加供氧量。。。。。

三、克服面试紧张 “我”有妙招

到底如何克服紧张情绪呢,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紧张,它是如何产生的。专家特意为考生“献计”克服紧张情绪妙招,供大家参考哦!

四、“三招”教你公务员面试不紧张

专家通过对考生进行询问发现,很多考生在面试前,或胡乱猜疑,或冥思苦想对策,或焦急不安到处打听,严重者还有失眠的情况。这样对参加公务员面试是非常不利的,考生一定要缓解紧张情绪。

如果不考虑面子和收入,我选择不上班!


什么样的工作,是你最想从事的?高薪?社会地位高?离家近?有面子?而往往就是因为这些,让我们忽视了倾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如果不考虑收入跟面子,你最想做什么工作?

@斑马斑马:又要说说我的种地梦想了,大力发展第一产业!现在计划有了,方案有了,产品概念有了,股东也有了,就差一块地了!无奈,这项计划啥都可以没有,唯独这块地必须要有啊!

@我的爱豆是空谷幽兰:如果不考虑收入和面子,作为一个追星女孩,最想做的工作当然是经纪人啦!你想想,每天上班就能见到颜值逆天,性格还非常有趣的爱豆,而不是嘴里总是念叨着KPI、天天逼你加班的领导,谁会不想去上班呢?我巴不得住在公司为爱豆24小时服务好嘛,不仅可以在生活方面把他照顾地无微不至,作为一个资深粉丝,熟知粉丝的需求和市场情况,对他的事业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到时候我就是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啦!

@明天不想上班班: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小超市,里面摆满了日用百货。我喜欢吃的零食就多进点,家里需要用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从超市拿,都是现货,省了多少次在网上购物的麻烦。我就是妥妥的老板娘,我早上想晚起一会也没关系,万一哪天心情不好我就关门出去散心,还不用向老板请假,想想就开心,也许就是传说中的“自由”?晴天的时候抱着我家猫晒会太阳,阴天的时候躺在懒人椅上睡会。再也不用为加班而苦恼,我也会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白天看店不忙的时候可以追追剧、培养一些爱好,说不定还能发展个副业。

如果不考虑面子和收入,你的选择是什么???欢迎留言分享

上海七成应届生找到工作了


签约率超过50% 同比略低1% 部分名校就业率超过90%

◆签约人数超过50% 

包括报到人数、升学人数、出国人数、定向委培人数、国家地方项目人数五种

◆就业人数70%

除了签约人数外,还包括签订合同就业人数和灵活就业人数

截至6月20日,上海市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水平已实现了今年年初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提出的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就业率达到70%的工作目标,由于全市群策群力,尽管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上海大学生就业形势仍好于预期。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奇昨天在出席中欧校友论坛时透露了上述信息。

部分名校就业率超去年

市教委副主任王奇表示,2009年上海共有毕业生15.8万人,比2008年增加了9000人,增幅为6%,年初根据市教委的调查,部分上海的财经、金融类、外语外贸类高校和专业的毕业生需求下减幅度超过30%。后来上海举全市之力,出台了多项措施,截至6月20日,本市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水平已经实现了今年年初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提出的,像上海这样的城市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就业率达到70%的工作目标。

下阶段将继续做好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因为还有30%的学生目前没有工作岗位。

据市教委学生处田磊介绍,上海目前就业率约为70%,与去年基本持平,签约率超过50%,比去年同期略低约一个百分点,根据教育部的口径,签约人数包括报到人数、升学人数、出国人数、定向委培人数、国家地方项目人数五种;就业人数除了签约人数外,还包括签订合同就业人数和灵活就业人数。

此外,上海一些知名的综合类高校的就业率比较高,市教委表示,包括交大、复旦、同济等综合类的名校,就业率都比较好,有的甚至超过去年。

另据上海交大就业中心发布的最新毕业生就业相关数据,上海交大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比2008届有明显提高,截至6月26日,2009届研究生就业率达95.32%,2009届本科生就业率达92.78%。

上海高校中就业受影响较大的是一些专业类的本科高校,如外语外贸类、财经金融类等。

85%以上大学生9月就业

另据介绍,虽然今年的总体就业率与去年基本持平,但高端的就业岗位下降,低端的就业岗位上升,导致今年的毕业生的薪酬水平也略有降低,不过市教委并没有公布具体的薪酬数额,并表示,就业情况是一个动态的统计过程,目前各类签约、升学的统计仍处于实时变动中,一般到9月份,85%以上的大学生均会落实就业岗位。

另据介绍,去年年底本市有近2000名大学生到劳动部门登记了失业,市教委预计今年这一数字有可能还会上升,此外,上海也在积极跟踪未就业大学生的情况,会尽多方努力,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

为了帮助大学生就业,中欧校友已提供上千职位解大学生就业燃眉之急,在昨天同时举行的“中欧校友情系当代大学毕业生”企业职位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1202个面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在今年下半年,中欧校友会还将再提供700个岗位,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帮助。

明年就业形势可能更难

今年上海设立了3万名大学生的见习计划,一年的见习期结束后,会不会对2010年毕业市场造成新一轮的冲击,市教委副主任王奇表示,上海市教育部门对明年的就业预期并不乐观,甚至做好了明年的就业形势比今年更为严峻的准备。

王奇还表示,政府部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一定会不遗余力,很多做法并非权宜之计,会结合现状进行探索,希望转危为机。

暧昧,这东西我玩不起的职场故事


现在的城市里因为冷漠要是算起来最多接触的要算是在一个办公室里一起工作的男男女女了。为了调和气氛玩起了暧昧。

我是一个很有原则性的女性,也是一个十分理智的女人,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要的是什么,也很清楚那楚河汉界。当然人和人是有区别的,我欣赏那些做事有能力做人厚道并且身怀一技之人,当然对于平凡的人们我相信他们也是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因此我不轻易对一个异性暧昧。当然目前还没有,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暧昧,不知道也不明白是什么东东,所以我也不玩。

办公室里来了一位领导,来时对任何人都很和气,对谁都赞扬一番。办公室里那么多的比我年青的比我漂亮的女性,他一个个的试探,最后选择了想与我玩一场暧昧,虽然他是我的领导,我却是一点也不惧怕,因为我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得到了比他更上一级的领导的认同了的,周围的同事也是知道我的。因此当我知道他的目的时,我在不适宜的场合给他一点认同的同时也泼一点冷水,时间常了,他后退了,我赢了。

现在我的顶上上司,是一位中年男性,作为他的助理就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就看出他的能力。也知道他为了气氛和同事暧昧,可就是我,对他在工作还是生活上都是一本正经,所以昨天他在没人时问我:“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我一本正经的说:“说心里话,没有”。他又问:“那你为何对谁可以有说有笑,一个扫地的阿姨你都热心的打招呼,为何单独对我没有。”我仍旧一本正经的想说一句话:“因为没有任何方面你可以打动我。”但最终这一句话我没有说出口。我保持沉默,一本正经的沉默。

回家细想,原来玩暧昧也是讲缘份的。

这城市太冷漠太脆弱,其实人们心里都希望有人关注自己都希望有人更多的关心自己并且珍惜自己,只是他们没有在心里问一问自己,自己有什么值得别人关注的。

再富有的仅仅只有钱,那么穷却有那么一技之长和良好人的人际关系,那么怎么吃都是一碗饭饱了就好,怎么睡都是一张床睡足了就好,衣穿的暖就好,足以了。玩什么暧昧不暧昧的,这东西我玩不起!

年薪30万工作VS.年薪30万老公,怎么选?


在多数人观念中,家庭的分工制度应该是遵从“男主内女主外”,“老公赚钱养家,老婆生孩带娃”似乎就是天经地义。但当脑力劳动成为价值建设主体时,女性的“主外”能力开始逐渐显现。当事业与家庭冲突,当女人不再从属于男人时,选择题也摆到了面前,而又有多少男人能接受眼前的这种“公平”呢?

年薪30万工作VS 年薪30万老公,怎么抉择?

如今的年代,越来越倡导女性独立,有一份事业傍身也是很多女性的理想生活。女强人不断涌现,女性高管也不再是凤毛麟角。与“旧时代”不同,女性除了家庭外,也有了更多可以寄情和依仗的事物,而与此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想要找到理想的伴侣似乎难度更高了,“大龄剩女”也成了社会的一个热点词汇。赚得越多,对象的可选择范围似乎就越小了:比自己赚的少,总觉得不甘心;比自己赚的多,要么早已成家,要么根本看不对眼。很大一部分的“剩女”并不是不想结婚,而是不愿屈就,也许是另一种“高处不胜寒”的苦闷。不知若是从头来选,她们是否还会选择爬到如此“高位”,却可能是孤家寡人的情况。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一个设想,假如有一个年薪30万的工作和一个年薪30万的老公,让当代女性做选择,她们到底是倾向于哪一个呢?近期,论坛就发起了关于这个话题的调查讨论。

来自论坛网友的投票调查显示:有80.95%的网友会选择年薪30万的工作,认为只有这个才是稳妥的,完全属于自己的。但仍有19.05%的网友会选择年薪30万的老公,她们觉得有了“后盾”的支持,自己的职业生涯会更加轻松、快乐,至少不用为了生计拼命往上爬,家庭美满,工作顺心,无非是最好的结果。

工作派:老公赚的并不一定属于我,我有了好工作,还怕找不到更好的老公吗?

@网友“碧落黄泉”:我选工作。当我有年薪30万的工作时,就不一定选年薪30万的老公了。

@网友“CityCat”: 我选三十万的工作。工作赚了钱是自己的,老公有可能后来会成为别人的。不是我悲观,是太多事例不够乐观。

老公派:有了家庭,有了经济后盾,工作找起来压力小,选择范围更大

@网友“柠檬酱”:我选30万的老公,他赚再多也是养家的,我赚再少也是养自己的,自己的钱够自己花就好了。

@网友“潔兒”:我选年薪30万的老公,至少保证婚后家庭生活所需,然后再找份自己喜欢的工作,那就美满啦!如果我自己先年薪30万了,很难保证还能找到满意的老公呢!

摇摆派:选哪个,关键看和老公感情深不深

@网友“巴卢西亚”:最好的是两个都可以选,这个老公还是我爱的;要是非得二选一,要看这个老公是不是我所爱的,如果是我所爱的人,那我就放弃30万年薪的工作,如果不是那我还是选择工作。

@网友“shirshoosh”:完全不合自己心意的,年薪三十万的老公能选吗? 这完全不是选择题嘛。

酷评:这个选择似乎过于绝对,但是从调查的结果中,我们不难看出当今女性对于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的渴求是十分强烈的,即使是选择老公的网友,仍然坚持要有属于自己的一份工作,只有自己赚的钱才能拿得安心,过得稳妥。而对于对象的选择,除了经济的条件外,也会注重感情的深厚程度,这个因素也决定了家庭的稳固程度。同时,确实有人发出了“要是自己年薪30万了,很难再找到条件相当或是更好的老公”的感叹,但也有更多的人自信地表示“自己变得更好了,才能找到更好的那个他”。可见,女性在获得事业的同时,对于伴侣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只是,切不可把经济条件当作衡量适不适合的标杆,一听收入不如自己就拒绝往来的行为,也许就会阻碍了自己的好姻缘。工作、老公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才是最懂生活的女人。

男方收入要比女方高,是正常模式还是奇谈怪论?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曾经进行了一项关于夫妻收入与夫妻生活质量关系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年龄分布在25—45之间的夫妻双方,收入差异与婚姻质量的各个因素之间都呈负相关,也就是说,收入差异越大,婚姻质量越低。丈夫收入大体上比妻子多一倍的夫妻在交流上要比夫妻收入相等的夫妻频繁,业余生活更加丰富,生活质量前者优于后者。在角色平等方面,2∶1收入差异的夫妻明显好于1∶2的夫妻。夫与妻的收入差异最佳比是2比1!于是有了以下需要讨论的话题:男人的收入一定要比女人高,家庭才能幸福吗?

来自论坛网友的投票调查显示:有84%的网友认为,选结婚选对象,男方一定要比女方赚得多。如果男方收入少,那么这种情况只可以是暂时的,男方必需是潜力股,将来有赚钱的能力。只有11%的人投票表示无所谓。

赞成派:男女分工不同,男性需要在收入上给女性安全感

@网友“harukal”: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男女收入比率1.5:1,比较利于家庭稳定,男人收入比你还少,你确定长期交往后,对方不会越来越自卑,而引发各种后遗症?

@网友“流星末末”:一般来说,男友的收入状况是决定双方是否能够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简单标准。那份比女友要高的收入也就成为以后和太太幸福生活的基础,先生过得理所当然,太太过得心满意足。一旦在某一天太太的收入呈直线增长,最终超过了先生,甚至远远地超过了先生,成了倍数,那么这种夫与妻2:1的系数改为1:2的话,颠倒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地位,也许整个家庭的和谐秩序也被无情地打破,关系必须重新整理,爱情的天平终将发生倾斜!

@网友“闲云飞叶”:我赞同男方一定要收入比我高。比我收入低的一没安全感,二没法交流。 特别像我生孩子这一两年,又不能工作,如果他收入低的话,那么我们全家得去喝西北风了。男人的收入最好是我的两倍以上比较好。这样如果我没收入的时候,他的收入也不会捉襟见肘,低于两倍没法活。

反对派:婚姻幸福的关键是感情,对方的收入多少不用太计较

@网友“limit11”:按这个调查的逻辑就是,男方赚得多给女方有安全感。不是有句话说,男人一有钱就变坏吗?男人工资高于女人那么多,女性不是应该不安全吗?那么男人赚得多,到底是给女性带来安全还是不安全呢?还是得给出另外一公式,男方到底赚钱多到什么程度就让女性不安全了。真是这样的话,做男人也太累了点吧。

@网友“苏州豆腐干”:如果你留意观察,还会发现,现在越来越少的家庭像我们父母那样,即:老公在外赚钱养家,老婆在家打理家务、照顾家人。大多数家庭是夫妻双方都有自己的工作,个人的能力、所从事的行业、甚至运气和机遇,都在主导着谁挣得更多。所以,老婆赚得比老公多,并非偶然,男人也没必要为一普遍现象而过于纠结。

酷评:在当今的社会经济框架下,男女之间在获取收入能力上的差距在缩小,甚至,在某些行业里女性更有机会和优势,这打破了长期以来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模式。而婚姻的幸福度跟爱心、责任心、共情能力、表达情感的能力等成正比,与哪一方赚多赚少并不成正比。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但现实生活中也的确存在家庭角色缺失的高薪丈夫,所以只有经济保障但无情感交流的婚姻也与幸福无缘。

家庭生活中,无论哪一方都不能理所当然地依仗对方,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很重要。一方财可大,气别粗;另一方财可缺,但志气别短。以上两点对男女双方都适用。

一个女人的两难:15万年薪or全职太太?

对于全职太太,一直都是褒贬不一。有人说做全职的女人很可悲,没有事业没有经济来源,没有了话语权,而且逐渐会被社会抛弃;但是又有人说,能做全职太太说明家里有实力,这是多少青春少女的梦想。

当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和收入放在你面前时,对于女人来说,你是会选择自己的事业还是会选择照顾家庭?

来自论坛网友的投票调查显示:92%的网友选择了15万年薪的工作,对于女性来说,这样的选择似乎都是一边倒。

不要把重心寄托在“别人”身上

@网友碧落黄泉:全职太太完全改变了我的人生重心。的确,孩子的成长也会给我带来各种幸福,,但我的人生并不是只有孩子,因为孩子顶多陪我18年,他有他的人生要走,他会有嫁娶,到那个时候我的重心将不会是他,那么我还有什么?与时俱进不是说说那么容易的,当你被各种圈子淘汰之后,剩下的人生是不是很可悲?所以我还是主张女人任何时候都不要把重心完全放在别人身上哪怕那个人是你的爱人你的孩子。

@网友艳子kili:女人任何时候都得靠自己,不要把重心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若是那样的话,花什么钱都得伸手要,受苦的时候只能自己把苦水往肚子里吞,万一,万一哪天被男人抛弃了,哭都没地哭!

要有足够的准备才能做全职

@网友扉儿:高学历高智商的母亲不是简单的从事家庭卫生、保姆这种低级的工作,还有对孩子日常习惯养成的一个指导员,心理建设的心理辅导员,一个全职妈妈应该有自己健全的社会观和价值观,有自己完整的社会交际圈。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专注于更多知识积累。这对社会贡献我觉得不亚于一个正常的上班族。如果自己本身对全职妈妈就是贬义的认知,做全职妈妈会让女性降低对自己的认可度,那还是不要做全职妈妈。

@网友why:曾经听友人说过“如果生活不是太拮据,我想用全部时间去陪伴我的小孩成长,看着他长出牙齿,教会他叫妈妈,教会他唱歌写字,带着他去探险,用我的努力引领他踏出第一步去领略这个世界,我会用我一切努力去指导与保护他,尽管日后他可能会忘记。” 这句话让我记忆深刻。有一句话说得很对,人生就像小丑一样同时玩着很多不同的球:家庭,工作,健康,朋友,配偶,任一样失衡了都对其他有影响,唯独‘工作’这个球掉到地上后还有机会反弹,其他球掉到地上可能就永远碎掉。这世界没有两全方法,要怎么选都是看自己。总觉得人生在不同阶段与年龄会有不同目标与想法,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自己主见。

@网友小干脆面:女人是否与社会脱节,是否被丈夫抛弃,是否被社会抛弃,完全取决于自我要求和自我提升。个人认为,经济允许,个人能力也不错的,那就不应该错过孩子关键成长的几年,待孩子大些,自然要选择上班,孩子不是你的全部,你有你的人生,你有你该实现的东西,哪怕几年后职业从零开始,那又怎样,人生还有很长,足够你用了。说到底,还是内心的坚定,对未来信心的坚定,对夫妻感情的坚定,对自己能力魅力的坚定,有实力就勇往直前。

酷评:的确,全职太太不是那么好当的。需要各种条件配套支持、需要有足够强大的心理、需要有家人的理解,冲动之下选择做全职主妇,那成为“绝望主妇”的概率也是很大的。要做全职太太必须要牢记以下几点:

1、当无事可做的时候,要耐得住寂寞;

2、经济实力很重要,不要让柴米油盐成为影响家庭稳定的因素。

3、和另一半的沟通要无障碍,各想各的,距离一定会越来越远。

4、要与时俱进。多关注热点的事件,新闻,不要和时代脱节。

5、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排解寂寞的方式。(完)

非全日制学历没被录用,我被歧视了吗?


今年,第一批统招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在就业过程中,因为“非全日制”的原因,不少同学遇到了一些就业问题,教育部也发声回应,要求一视同仁。

但争议仍然存在,很多人看到“非全日制”,依旧会觉得“含金量低”,非全日制学历求职,就会被歧视吗?

非全日制学历教育,是目前学历教育的组成部分

全日制学历教育,一般都是通过高考、研究生招考等统招考试录取,竞争激烈,考取难度大,社会认可度高,招聘单位看中全日制教育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即使是近些年高校持续扩招,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因此,非全日学历教育是很多人渴望再学习的主要途径。

非全日制学历教育,我们通常指成人、自考、电大、函授、夜大。在2017年,开始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

但需要注意的是

非全日制研究生也需要通过参加研究生招考考试录取,因此其实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录取时的门槛与全日制研究生完全一致。我国《高等教育法》中,其实并没有严格界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界限,只说明“高等教育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形式”。

所以就目前情况来看,不论是客观事实,还是法律规定,非全日制学历教育,是目前学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会有很多人通过非全日教育取得学历,在求职招聘市场,也能见到很多非全日制学历的求职者。

市场需求决定岗位对学历的要求

用人单位对是否全日制学历有要求,其实是考虑到岗位本身的要求,而岗位对学历的要求,更大程度上受招聘市场的影响。

一方面,随着高校扩招,求职者的学历普遍提高,用人单位对人才学历的要求也水涨船高;

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各行各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招聘时学历门槛也日渐提高。因此,招聘时对学历的要求是市场决定的。

社会认可度更高的全日制,在竞争时更有优势

在求职时,会有多个维度对求职者进行考核比较,学历是其中重要维度之一。同一个岗位在招聘时,会有多位获选人,学历作为重要考核维度,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全日制学历的求职者更具备竞争力。

没被公司录用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不能把这些都归结为歧视。

如果真的歧视,用人单位就不会给你面试机会。

让自己和用人单位处在对立面是非常不正确的求职观。

我们常说,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是相互成就的关系,企业有了员工才能维持运营,产生收益;个人有了工作才能经济独立,享受生活。两者友好相处,才会达到双赢的局面。那些小部分的糟粕面也有,但是不代表全部。

除了同等条件下的竞争关系,企业利益为先的特质也不允许学历歧视的存在

企业的学历要求范围,并不是个死规定。

有些企业有时候会陷入高学历代表高产出的误区,时间久了才会发现,一味追求全日制学历不一定能提高生产效率。有些岗位在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不那么严格的情况下,不仅能达到相同的生产目的,还可以节约用人成本。利益为先的企业当然也知道变通,不再执着于学历。

所以,录不录用你,其实是用人单位从大局观出发做决定的,并不是大家心里想的所谓歧视。

如果我们把任何规定都往最坏的那个方面想,只看表面就急着喊冤,不去想原因的话,会觉得自己处处受歧视,那这日子没法儿过了。

一些人不加思考,魔化用人单位的做法,也会对所谓学历歧视推波助澜。

最后有些话想送给大家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历,要说没有差别是不可能的,但这并不是说非全日制的就比全日制的差。

非全日制学历的人也有很多优势,比如更早步入社会,有更丰富的工作经验;

在工作之余还能抽出时间提升学历,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时间管理观念和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能力等。

这些我知道,我相信用人单位也会知道,很多岗位都需要这些优良的个人素质,特别是在运营协调等岗位竞争优势更大。

凡事不要只看到自己的劣势,更应该多挖掘自己的优势,才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中了200万,我可以不工作了吗?》由职场百态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职场百态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我的职业规划”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