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指南。

职场心理栏目教您熟悉各类职场心理,提供各类职场心理故事、职场心理学、女性职场心理、职场心理测试、职场人际心理、职场心理作文等相关内容。让您全面的了解各类职场心理。感谢阅读《生气你就输了:职场怒火扑救指南》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心理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这样一个情景:你正精神抖擞,打算给自己来杯咖啡,好开始一天的工作。然而,当你走进休息室,却发现里面已经被邋遢同事弄得一片狼藉——到处都是咖啡渣,香皂盒里满是香皂液,甚至都溢到了洗手台上,地面垃圾遍布,已经打开的糖包散落其间……

这种事情实在让人无法忍受。如果和大多数人一样,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大发雷霆。其实,发泄是一种能量的传递,想“大发脾气”是因为有怒火在胸中燃烧,如果不释放出来就会不断累积,直到最后某个时机一股脑爆发出来。发泄怒火和抱怨是两回事,抱怨的含义更多在于表达某种担忧,而最终目的是想做出改变或解决问题。

有些人往往只是单纯地发泄怒火来得到某种畸形的快感,而不去找出怒火的源头,想办法改善不如意的情况。但研究表明,发脾气并不会使怒气消失,反而会激化负面情绪。

这种以发脾气来发泄怒火的方式有一些明显的弊端——诸多研究表明,脾气火爆的人更容易得心脏病。但除了健康上的危害,爱发脾气的员工还会破坏工作环境。

即便如此,发泄怒火仍然是职场上的家常便饭。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工商管理学教授克里斯汀-贝法尔说,平均每位员工每天发火或者目睹同事发火的次数可达四次。“大部分研究都只局限在证明发泄怒火的负面效应,而没有作更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并没有关注听众的行为。”贝法尔和她的同事进行了一项研究,力图寻找最佳方法来减轻发泄怒火所带来的破坏性影响,目前该研究正处于归纳总结阶段。

研究人员发现,听众最糟糕的行为就是对怒火中烧的同事表示认同。“一旦助长了别人的怒火,它就会燃烧得更长久,”俄亥俄州立大学传播学院研究“愤怒情绪”的专家布拉德-布西曼说。“听众一旦表示认同,发泄者的愤怒情绪就会持续,但解决问题的关键却在于熄灭怒火。”

实际上,听众可以平息消极的怒火,但在工作时却不太容易实现。首先,有一小部分员工可能只是为了发泄而不计后果地发脾气,贝法尔说。在这种情况下,听众就无计可施。

许多公司的层级制度使员工感到束手束脚,因此上班时发泄怒火就成了司空见惯的事。很少有人喜欢和别人就某一问题而针锋相对,特别是如果挑起事端的是公司里的权威人物。相反,人们喜欢找关系不错的人来发泄一通,原因是他们大多会同意自己的想法。然而,不幸的是,向信任的人诉苦只会让我们的怒火燃烧得更久。

“危险在于,当你的负面情绪得到了认可,你就可能变成‘牢骚精’,”贝尔法说,“牢骚精”是另一种办公室人格,比休息室“破坏者”更恶劣。

贝尔法发现,要避免给一个正在发脾气的人火上浇油,最好是针对不利情况提出一个全新的见解,或者帮助他重新分析环境,使他相信问题也许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

处理这样一种激烈的情绪,最好的方法是给它降降温,或许这一点与现在全球变暖的趋势背道而驰。劝说气头上的人冷静下来有助于释放发泄者的愤怒情绪,避免发泄者做出冲动的行为。事实上,在几年前,脱口秀节目《观点》的制作人曾有意邀请布西曼作为嘉宾,为该节目四位暴躁的女主持人传授发泄怒火的最佳方法。布西曼向这位制作人坦言,他不愿意这样做。他说,处理愤怒的最佳途径不是发泄也不是压抑,而是正确地疏导、缓和愤怒的情绪。

从一数到十是个不错的方法;除此之外,也可以把愤怒的情绪转移到其他活动上,比如填字游戏,或一些即使是最火爆的“暴脾气”也无法燃起怒火的事情,比如抚摸抚摸小狗。

但这位制作人称,这些活动无助于提高收视率,布西曼因此并没有受邀参加这档节目。

但相比对着同事大发脾气而言,布西曼的方法却是应对愤怒的良策。所以,下次你因为休息室一片狼藉打算找个同事发牢骚时,最好找一个视角独到的人,或者找一个能帮你冷静下来的人。要不然,就带几只小狗在身边吧。

精选阅读

学生气未脱的新人的职场攻略励志文章


「点评」在Office里,如果你越过直接领导去找他的上级,或许会弄巧反拙。记住,这个时候,你应该蓄势待发,找机会在上级面前表现出你的能力。如果你对“上级”斥责自己的直接领导,或许这个领导就是“上级”所提拔的,这无异于打了他一记耳光。

职场新人office攻略:

做好面对挫折的准备

李先生表示,毕业生先要清楚地认识自己的长处与弱势,积极向同事学习,做好做任何工作和应对挫折的准备。

记者发现,很多职场新人由于缺乏经验,抗压能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都较低。李先生表示,企业在新员工正式上岗前,一般会进行入职培训,讲解相关事宜。参加入职培训时,毕业生对许多事情有了概念,但不代表会做了,有些毕业生在具体工作中遇到一些问题解决不了,就会很气馁,以为自己能力不行,信心受到打击。其实,这些都是没什么的,要及时调整好自己,不断迎接新的挑战,才能一步一个台阶地向上走。

放低姿态虚心学习

工作3年的周小姐表示,职场新人一定要虚心向周边同事学习,在工作中,不要瞧不起别人,有的人学历虽然不高,但他在这个行业、岗位上已经工作多年,比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具备了许多的行业、专业知识和社会经验。她说,多向同事请教不但有利于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而且也能增进和同事间的感情,一举两得。“番禺人才”李先生表示,职场新人要放低姿态,在具体工作中才能得到别人的指点,尽快胜任工作,进入角色。在你刚进入职场时,任何一个同事,都有你可学习的地方。

此外,做好工作中每一件小事是很重要的。李先生表示,在日常工作中,肯定有一些工作是比较琐碎简单的,有的职场新人可能会觉得那并不重要,不屑一顾,其实这样是错误的。殊不知,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就更不用说做大事了。他建议,职场新人要有从低层做起的心态。最好多种工作都能涉及,只有经历过,才能有实践经验。

克服与同事交流的不适

李先生表示,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与新同事交流起来可能会有一些不适,在说话、处理问题的方式等方面,与原来和老师、同学之间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而且由于与同事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可能还会产生一些小摩擦。所以,职场新人要多注意留心观察、学习别人的用语,把自己放到成年人的位子上考虑问题,尽快脱离“学生气”的讲话、处理问题的方式。

职场攻略:7大PPT制作指南


演示的重点在于让决策者在大家面前认可对你所要卖的东西。而下面这些就是做到这一点的方法:

1.让演示生动起来。

与其用抽象的概念(诸如“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不如使用一些具体真实的例子来带动观众的情绪。(比如“帮助ABC省下了1百万美元”、“防止了XYZ的破产”)

2.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假如你并不真的相信你自己、你的公司以及他们给出的报价,那么你就没法劝服任何人。而且仅仅是简单地相信并不足够……必须明显地向观众表示你完全信任你的公司。

3.讲个故事。

人们会使用故事来讲述事件,这样才会显得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你的presentation中必须有个英雄,他克服了一些困难并获得了最终的目标。顺便说句,你的这位英雄必须是顾客,而不是你。

4.要举个性化的例子。

一个presentation必须能够造成观众从“不确定”到“确定”的情绪转变。只有当你的presentation和观众的工作生活相关时这才有可能做到。

5.出个难题。

如果你的presentation里有个悬念,你的观众就会参与进来解决它,所以不要在一开始就把所有事都说出来,尤其是当你在讲一个故事的时候。让这个故事的结局变得更有意义。

6.使用隐喻。

用隐喻的手法讲述那些观众已知的事情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概念。例子:“在180nm下,光刻法就会出现问题”,换句话说,“这就好像用一大块粉笔来画蓝图一般”。

7.促使他们思考。

真正的决策者会很快对那些他们早已知道的想法和信息感到无聊。相反,他们渴望获得能够实践他们的脑力并学到新的和有见识的东西的机会。 

职场“硬件”不够,就拼“软实力”


日前,某进修机构推出的“职场软实力”系列培训课程在网上引起了白领的热议。把自己训练成卡拉OK高手、学习几个小魔术、写一手好字、参加沟通心理练习……越来越多白领意识到,职场竞争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历和文凭等硬实力,一些人性化和个性化的“软实力”更能增强整体竞争力。不过也有网友认为,这些培训课程动辄上千元的学费,“花这么多钱提升另类本领到底有多大用处?”

谈起“软实力”在职场中的作用,某资深广告从业者方小姐表示,由于工作关系,她经常要陪客户吃饭唱歌联络感情,“学习一些唱歌技巧,能在卡拉OK时发挥更好,和客户的交流也少了很多障碍。”虽然在应聘时“硬指标”说了算,但在实际过程中,尤其是一些需要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中,“软实力”往往能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

现代人在职场中的竞争力既包括“硬实力”,比如学历、资格证书、专业技能、办公自动化运用能力、外语能力等,又包括“软实力”,比如态度、经验、人脉、个人形象等。有职场专家表示,职场中很多拥有傲人学历的人士之所以没有获得成功,并非是“硬件”出了问题,而是“软件”出了问题。

其实,一个人身上的“软实力”比“硬实力”更重要。“硬实力”中的学历专业技能,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是能够掌握的,但是企业最看重的“软实力”其实还是指较强的抗压能力和沟通能力等心理素质,这些都必须经过长期的修炼。

哪些是职场“软实力”?经验:对职场新人来说,应争取外派出差的机会或主动接手陌生有难度的事情来磨炼自己,这也是快速积累经验的有效途径。

人脉:要想得到“贵人”的帮助,平时就要勤于耕耘,只求付出,不求回报;而且本身要有“可利用价值”。不要只会做事,不会做人。

个人形象:指的是你看起来够不够分量,够不够有说服力,在专业形象上,个人形象的重要性外在胜过内在,就算专业也需要包装。

获取情报能力:需要懂得快速有效地掌握最新的关键情报。谁获取的情报快,谁就掌握赢的先机。

五步加薪升迁指南


两种错误的加薪想法

虽然物价、房价在不断上涨,生存的成本和压力也在逐步增大,大家对于加薪的预期也更为强烈,但你如果不注意方式和方法,即使你的生存压力上升一倍,你的加薪仍然可能永远只会停留在原始阶段。

首先要提醒大家的是被动式加薪的错误。典型的表现是:很多人认为只要努力工作,老板自然会看在眼里,到时候升职加薪会不请自来。这种类型的员工,往往都是属于脚踏实地、为人低调、埋头做事型的忠诚员工。他们是企业发展的“功臣”,一直在默默贡献,任劳任怨。他们内心里虽然渴望得到更高的薪水和待遇,但从来没有主动争取过,也不知道怎么争取。

员工为公司创造价值,老板主动为有价值的员工升职加薪,从道理上来说,这种想法本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但是,在实际的职场上,如果你只是以这种被动等待的方式来获得升职加薪的机会,那么,你胜算的几率就小之又小了。据调查显示,职场上有70%的人之所以没有得到加薪的机会,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向老板提起过。

有人会问:如果老板不加薪,有本事的人都走光了,公司还怎么发展?难道老板看不到这一点吗?这个问题的确是问到点子上去了。但是对于老板来说,他可不会这么想。你要知道,把明明进了自己腰包的钱再掏出来分给别人,这是多么令人痛苦的一件事。同时,如果老板给你3000块的工资,而你没有意见,那么就等于默认你对这个价格很满意;既然很满意,他又为什么要给你再额外增加工资呢?这样增加了人力资源成本不说,更重要的是,进入他口袋的钱就会直接减少。再者,像拿破仑那样能够记住每一个士兵的面孔、能够主动重视员工价值的老板,已经是凤毛麟角(如果被你碰上了,你就真是太幸运了)。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公司人数比较多的话,即使你工作了一年,老板也未必认识你,甚至根本不知道还有你这个一个员工存在过,又怎么可能为你升职加薪呢?

第二种错误是认为工作年限长就能得到加薪的机会。不少朋友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来到公司都好几年了,也属于“老资格”了(有点儿“倚老卖老”的意思),虽然没有功劳,但也有苦劳。就看在熬这几年光阴的份儿上,老板也应该考虑一下为我加薪的事儿了。这种人好几年都没有进步过,除了第一年在进步之外,其他几年基本上都是在“吃老本”,或者是原地踏步。虽然年龄在日益增大,但在专业技能上却并没有随年龄增长而实现相应比例的突破。这种情况本质上就是属于倒退的表现,这种员工在老板眼中也会被视为“鸡肋”。对于这种员工来说,如果老板不开你,已经算是比较幸运的了。

找出你具有含金量的加薪筹码

这种筹码,指的是真正让你增值的、能够得到老板认可的、证明你在未来能够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的筹码,而不是所有人都面临的外在因素。比如,因物价上涨而实现的员工整体性加薪,并不能算是你的成功,因为这些因素所有人都在面临,体现不出你的独特价值。

你与别人所不同的、真正体现你独特价值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有份量的筹码。

在第一职场论坛进行教练式职业生涯规划期间,也接触过不少职业上比较成功的人士,这些人身上往往都有很多优秀的素质,构成了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他们不断升职加薪的重要筹码。这些真正具有含金量的筹码包括:

1、与一年前相比,专业能力方面明显进步,从理论到实践,均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2、业务能力大幅提升,为公司所做出的业绩有目共睹,得到了老板的充分认可;

3、能够分享自己的知识,带领团队一起成长,为公司培养更多的优秀员工(这一点尤其重要);

4、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能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公司未来的战略方向,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助推公司业务发展;

5、拥有良好的作风和做事习惯,做事理智、稳重、成熟,具备独当一面的优秀潜质;

6、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上进心,高效的执行力,遇事不抱怨,不找借口,不推卸责任,在日常工作中没有过激言行和情绪化表现,能够得到老板的充分认可;

7、当然,最重要的一条,也是你所从事的工作在这个公司里到底是属于“主角”还是“龙套”。“主角”指的是那些与公司发展密切相关的人员,缺了这些人,公司的业务就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而“龙套”则指的是那些可有可无、起不到实质性作用的、或者可替代性比较强的角色。你所处的职位角色的不同,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你在这个公司受重视的程度。当然,也决定了你后来的“薪情”。但是,成为“主角”还是“龙套”,也同样取决于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有明确目标和长远计划的人,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他们往往都能够成为职业上的“主角”。而那些没有目标、如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飞的人,也更容易“被龙套”。这里再次提醒大家注意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以上这些筹码的积累取决于你平时是否做足了功课。没有?对不起!不要指望你的老板变成善心家。

写一份有份量的加薪申请

关于加薪沟通的途径,有的人是口头沟通,有的人是邮件沟通,有的人是书面沟通,等待,不一而足。从沟通的方式来说,书面沟通更为正式一些,也更容易引起老板的重视。

从沟通的内容方面来说,很多人的加薪申请看上去很肤浅和表面化,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因此也无法真正触动到老板的内心,所以加薪也往往是无果而终。在避免了上文所犯的错误和具备了足够的加薪筹码之后,写一份有份量的加薪申请,往往会更容易达到你的预期。

第一步:理想展示

在公司中,大多数的人只会埋头做事情,很少有人抬起头去看前面的路。所以,你会看到很多人没有激情,只是像一台机器那样在工作。对于老板而言,更希望手下的员工时刻充满激情,因为这样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没有理想的人,激情往往也会丧失。因此,首先向老板展示你的理想,表明你不甘平庸,还有前进的动力和勇气,才更能得到老板的欣赏。

这就看你有没有明确的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进行过好好的规划了。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制定职业规划、确立职业目标的重要性。

第二步:价值回顾

马克思说过,使用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你的薪水开什么价,取决于你的使用价值到底有多高。一个不会为公司创造价值、或者所创造的价值远远低于公司所支付的薪水的人,是没有资格与老板谈加薪的。因此,回顾你进入公司之后为公司做出了多少贡献,向老板证明你的价值,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如果有可能,最好用数字来证明。

第三步:求同存异

这一点要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来谈。求同,是为了表明你自己的目标与公司的目标相一致,公司提供的平台可以帮助你实现个人成长,同时也是向老板间接表明忠心的一种方法:你愿意在这个公司继续干下去,继续为公司创造价值(毕竟老板都喜欢忠诚的员工)。存异,是基于公司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一味地求同只表明你会拍马屁,图的是一己私利,并不是真正为公司的发展着想;而存异则表明你愿意站在公司的立场考虑问题。但提出问题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要肯定公司的业绩,看到公司的成长,让老板知道他还是很有作为的,让他有一种满足感。二是一定要针对公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切忌只提问题,不提方法,因为这一则意味着你在对公司的管理进行旁敲侧击(公司有什么问题,其实领导比你更清楚,用不着你来指手画脚),同时,也展现不出你的独特价值究竟在什么地方(因为职场上“说话”的人往往很多,而真正动手解决问题的就寥寥无几了)。三是要基于你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进行考虑,对于一些敏感性问题或者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不要提,这属于绝对的禁区。要让老板知道,你提出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公司发展,而且是切实可行的,把你的能力充分展现出来,这样才会得到老板的信任和赞同。

第四步:成长计划

有了前几步之后,接下来肯定是要针对未来,有一个明确的成长计划。只谈理想,不谈实践,只能说明你好高骛远。而列出成长计划,则是向老板表明你有前进的决心和动力,是想在这个公司有所作为。自己下一步想发展到什么地步,想在哪些方面获得提升,目前又有哪些不足,其中的差距在哪里,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弥补,等等,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行动计划表。这样也会加深老板对你的了解与信任,也更愿意在以后的职业发展中给你提供更多的机会。

第五步:对准目标

上面说了半天,最终还是要对准目标、回到正题上来。如果一开始就直入主题,提升职加薪的事,基本上没戏。但有了上面的许多铺垫之后,再提此事也就顺理成章。

但太过直接、直奔主题,也不是太好,可以相对委婉一些,比如房价上涨、物价上涨、生存压力成本增加,等等,导致工作的积极性也受到一定影响,希望能够在新的一年里,薪水也能够有一定的上涨。然后再次表明自己的忠诚,会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公司的业绩增长贡献价值,云云。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虽然上面种种工作已经做得很完备,但我们不得不提醒你记住一句老话:“做对事,跟对人。”如果你的老板不是一个可以长期与之共事的人,那么你就要早做打算了。

你需要现在就开始培养的3个职场习惯!


我们每个人都有好的和坏的习惯,而每一个习惯都包含着同一回路:线索,常规和奖励。

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系列的习惯。我们的大脑有渴望的习惯,因为它想变得更有效率。我们每个人都有好的和坏的习惯,而每一个习惯都包含着同一回路:线索,常规和奖励。

你可能在工作感到了压力(线索),于是你回到家,打开电视,吃着薯片(常规)。吃东西可以帮你缓解压力(奖励)。或者你可能在学校得到一项任务(线索),然后你研究,列出提纲,写好并编辑好文章(常规)。然后当你得到一个工作地很棒的赞许时,你会感觉很棒,这就是你认真工作的回报了(奖励)。

我们的生活是由每天数百个这样的习惯组成的:打开壁橱(线索),刷牙(常规)和你讲话时展露你那洁白的牙齿(奖励)。但我们往往注重支持个人发展的习惯,喜欢跑步,健康的饮食和静思的习惯,我们停止使用不好的习惯来支持我们的职业发展。但工作习惯是存在的,这也是你成功的关键。

这里有三个习惯来培养你在办公室能赢得更多的尊敬,信心和理智:

习惯一:取得成就的习惯。

当别人问你做了什么时,无论是在一个会议或求职上,合上你的稿子和简历,简单描述我们的工作职责,这样回答是很自然的。虽然这是安全的,我们处于舒适区内,但用你取得的成就而不是简单的描述来回答却是更有效的。努力描述你所工作项目的成效和结果,而不是仅仅列出你工作的职责。以下是一些从事市场营销方面工作的人如何写自己的简历的例子。

前辈:在不同的平台管理社交媒体活动,包括脸谱网。

新手:管理的社会媒体活动带来了总共十二万美元的在线机票销售额。

前辈:支持客户的社交媒体社区管理,包括社区审核,参与的建议和策略。

新手:社区参与社交媒体平台增加了百分之三十。

当你就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思考并被成果驱动时,你就能更好地展示自己,以及你的技能和你的价值。当你每天忙于除杂草的日常工作时,取得成就的习惯也能鼓励你在贡献和目标上保持大局观。

习惯二:谈判的习惯。

当谈判时间到了时,我们经常靠边坐。例如,我们等待雇主发起一场升职会话,在绩效评估时,总是抱着乐观的想法。它结束时,我们就松了口气。但习惯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提示开始循环。当你积极主动时,你可以自己创造提示和常规来收获更深层次的奖励。

一开始,在下次会议时,试试这个方法:我有最后一项议程。我真的很喜欢在这里工作,在XYZ和ABC项目计划中奉献和带领大家是特别有趣并且充满欢乐的。我想在接下来的几周见面讨论我的表现和潜在的提高。今天的会议后,我会发电子邮件安排一个我们都合适的时间。

尽管许多公司有具体任务的绩效评价,你也应该准备自己的文件,显示你的成就、优势、你计划的工作、和你打算担当的额外职责和你的升职目标,以及任何对于工资的支持性研究。这个文件可以使得你更容易通过这场让你紧张而出汗的谈话,这会给你带来信心和更大的回报。它是没有害处的,它也可以使你看起来聪明,体贴和准备充分的。

谈判的习惯是可以每天都使用的,而且这不只是对加薪有用。当你积极参与谈判,无论是倡导一个新的想法,连续第三天在你最喜欢的地方吃午饭,还是停止一项交易,最重要的是,你要能控制你的职业方向。

习惯三:沟通的习惯。

当与人互动时,许多人都关注自己手头的任务,而不是后退一步,真正去了解别人的观点。当你专注于任务而不是跟你讲话的人时,你的项目可能会完成,但你错过了一个为你的事业建立强大交际圈的机会。

下一次你开始团队项目时,努力评估一个同事的工作和沟通方式。如果需要的话,就记笔记!这个人是不是雄心勃勃的,有竞争意识的和有坚强意志的?或者他们是不是有条不紊的,善解人意的和不喜欢的冲突的?是不是有活力的、随和的、而且爱笑的?或者爱交际的,有规则的,和完美主义的?

虽然大多数人都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风格,通过实践,你应该能够识别一个人的主要类型。首席执行官们往往是引导型,而销售人员偏于介绍,程序员倾向于分析。每个风格在组织中都是必要的,没有哪一个风格是优越的。了解另一个人的风格对你的为人处事是很有帮助的。例如,你可能不想用细节让你的首席执行官觉得负担很重,那么就提供一份高水平的规划。

工作时的好习惯跟在家的好习惯是一样重要的。当你能用那些积极主动的习惯代替坏习惯时,你就为一个成功和有价值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

职场知识:拖拖拖拖拖拖拖拖延症戒断指南


大家好,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注意到,2021年的进度条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

最近和好友二麻聊天,聊起她年初痛定思痛,决心改变去年虚度时间的状态,于是干劲满满地列下一大页学习计划,还认真拆分出了每月计划,督促自己克服困难,天天向上。结果年中将至,别说按时完成了,连计划表都没想起来再看一眼。

不止是二麻,类似“拖延病发作”在我们的日常中比比皆是。距离领导规定的交稿日还有几个小时,你却因为灵感还没来在浑身难受地刷微博;第二天有重要会议需要准备,偏偏追的剧今天更新,还是决定主人公命运的关键剧情;立志招聘季攻下心仪岗位,却因为今天状态不佳还是明天再准备吧……

明明知道不干不行,也充满懊悔的在心里教育自己,绝对下不为例,却还是把偶发性拖延症拖成了日常。

当然,拖延症并不是只发生在普通打工人身上,大师一样逃不过它。

拖延界名人奥纳多·达·芬奇,他的名画《蒙娜丽莎》画了足足四年,《最后的晚餐》画了三年,严重影响了客户关系不说,还差点搞砸了买卖。因为拖延,最终传世画作不超过20幅,并且其中有五六幅到他去世还压在手里,没能顺利交付给客户。达·芬奇本人也为此苦恼不堪,在一则笔记中他写道:"Dimmi,dimmisemaifufattocosaalcuna."(告诉我,告诉我,有哪样事情到底是完成了的?)

写出了《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的大文豪雨果,也是个严重的拖延症患者,为了让自己每天能安心写作,他想出一个绝招,在开始之前就换上一件破破烂烂、衣不蔽体的睡袍,防止自己写到一半跑出去。

为什么拖延会对我们穷追不舍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信心不足。当任务太难不知道如何入手,或者不想做的时候,我们就会下意识用拖延来对抗它。就像我有时候写文章,不知道该写什么怎么写,deadline又还没到,我可能就会去做其他的工作,哪怕写好了大纲也拖着不愿意开始。

2、完美主义。做了可能会失败,不做就一定不会失败。我们容易把一项工作、一个项目看成是对自己能力的考验,越想取得好评价越容易陷入完美主义陷阱,为了达成足够完美的理想状态而变得寸步难行。

3、专注力不足。有时候不是你想拖延,而是外界夺走了你的注意力。很多人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会选择玩手机来让自己“喘口气”,比起完成工作的轻松,玩手机是当下立刻就能得到的快乐。又或者有很多工作并行,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干,结果什么都没好好完成。

虽说一千个人有一千种不同的拖延方式,但是归根结底离不开这几点。知道了症结所在,如何健康戒断拖延,不妨试试以下三个方法。

1拆解目标,降低畏难情绪

设立目标不难,难的是如何有效计划,让自己能够按部就班地排除障碍完成任务。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把一件看似很复杂很庞大的任务,从基层开始,拆分成能够上手的小任务。就像盖出一幢房子从垒砖头开始一样。并且为每个小目标设立一个deadline和完成奖励。

比如你需要完成一个项目PPT,可以拆分为整理展示大纲、收集资料、制作并调整三个小目标,为每个小目标设置一个截止时间,当你高效达成之后,就可以遵守与自己的承诺,奖励自己。

通过这样重复达成目标,获得奖励反馈的正循环,会让我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得满足愉悦的情绪,减少面对任务时的下意识拖延。

2接受糟糕的开始

美国知名作家蒂姆·费里斯,在《巨人的工具》一书中,对打败拖延症提出了一个小方法:“我收到的有关写作最好的建议是一句口头禅:每天写两页糟糕的东西。”

我之前写文章为了一步到位,要花很多时间收集资料阅读素材,结果往往到了临近期限还是空有一个大纲。为此我也困扰了很久,一度感觉很焦虑。后来我想通了,比起一步到位,快速开始快速迭代才更有效,写不好可以多改几遍呀,总比截止日到了还写不出来的好。

对抗拖延症,你需要放弃完美主义,让自己真正动起来,而不是等到万事俱备才隆重登场,迈出尝试的第一步,紧接着再来几步。第一稿糟糕很正常,你只需要坚持写下去,难度就会越来越低。想想你曾经是不是也为了想要一个好开始而拖延了很多时间?

3向外传达你的目标

分心是拖延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而且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是有时长的。因此只借助意志集中注意力,总是会有疲倦的时候,还容易一夜回到解放前。

但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光靠自己不行,那就号召小伙伴一起。你可以找一个能够相互监督的小伙伴,共同拟定计划,制定监督规则,一起对抗拖延。不仅有利于完成目标,还能升华感情。或者你也可以把自己的目标公开在朋友圈等地方,让大家一起见证你的改变,说不定还能借此找到新的意义和价值。

戒掉拖延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关键是,从现在开始动起来!不要再拖延了!

《生气你就输了:职场怒火扑救指南》由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职场心理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职业规划指南”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