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规划怎么写,相信很多朋友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部分,前言即总论;第二部分,自我分析,包括业余爱好、性格、价值观、专业技能等;

专家谈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就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些基础性问题,记者对两位资深咨询师进行了如下采访。

邵军(以下简称邵):上海愿景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咨询师

金欣(以下简称金):mba、注册策划师、人力资源专家,专业管理咨询顾问,曾为多家知名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1、公司为什么需要为员工做职业生涯规划?

邵:许多企业多元化发展以后,需要高级复合型 人才 ,但员工单纯靠自学达不到这个水平。人员输送不到位,于是企业先想到做 人才 储备,而后想到结合企业自身的需求为员工度身规划职业生涯。

金:a、公司整体战略的执行对人力资源成熟程度的要求

b、公司持续发展对人力资源稳定性成长的要求

c、为提升人力资源满意度、忠诚度服务,为降低人力资源使用成本服务

d、深度挖掘人力资源潜能为人力资源实现组织内成长及岗位上升提供条件

e、为公司组织结构设定,岗位设定提供第一手的员工现状资料

f、高层主管和下属深度沟通的良好渠道和平台,促使企业更合理的使用人力资源

2、什么样的公司有条件做 职业规划 ?需要为哪类员工做?比例大概为多少?

邵:首要条件是员工认同这个企业, 人才 不会轻易流失。一般是给20%左右的员工做。

金:a、基本上除了创业在1年内的公司,因为人力资源的主驱动力是项目创业,各岗位职能不清,介入 职业规划 容易出现反作用,不具备做 职业规划 条件以外,其他公司都有条件。

b、根据人力资源主执业驱动力,团队管理幅度(宽度和深度),人力资源流动负面影响程度,根据以往实践总结:

小型公司主要对两个关键岗位做职业规划辅导,比例在10%左右(部门内比例)

市场面骨干

技术面骨干

中型公司主要对主要管理层和关键技术骨干做职业规划辅导,比例在12%~17%

大型公司主要对管理层和执行层做职业规划辅导(17%~22%),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对部分员工提供职业规划线上支持50%~70%

特例:部分大型外资或合资企业推行全员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资金投入大(仅外包咨询费用就过百万),周期长(1~2个季度)

3、目前,据您了解,大多数公司对员工自身的职业发展持怎样态度?关注吗?对做职业规划的重视程度如何?

邵:关注也很重视。以前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是外企常提的,但实际上,现在大中型国企(电力、通信、轨道交通行业的公司)和一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也有较大的需求。

金:目前,很多公司关注这个问题,但他们并不太重视。主要是因为,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力有限,不能较好的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其次因为见效周期长,刚开始推行的时候甚至会加大人力流动性,所以公司认为做投入不合算。

4、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做得好与不好,衡量的标准是什么?会给公司带来什么影响?

zc530.com推荐

新疆专家讲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规划怎么写,相信很多朋友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部分,前言即总论;第二部分,自我分析,包括业余爱好、性格、价值观、专业技能等;

晨报讯:要找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不是找想做的工作!4月18日,由新疆青年就业服务中心联合首府多家单位组织的大型公益职业培训活动如期进行,新疆大学副教授吴敏以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择业为主题,为近千名参加培训的人员讲解了如何给自己定位。
在培训中,吴敏副教授主要围绕 现阶段就业形势、就业存在的问题和该怎么做3个方面展开话题。吴敏说:现在 该怎么做这个问题是多数人关心的问题。其实大家最应该做的是,审视自己、给自己定位,考虑自己能做什么工作、适合什么工作,而不是看别人在做什么、自己想做什么。
失业、待业者的问题症结主要为知识缺乏、能力欠佳、技能不精、心态不良4方面。吴敏认为,解决这些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拥有一个空杯的心态,先就业再择业,舍弃高不成低不就的想法,从基层开始不断学习,制定计划后就要行动。
两个小时的培训,从现状到问题再到解决方法的讲述让不少听众茅塞顿开。一位名叫张慧的失业者说:我们需要一个专家来点醒我们,要想行动也得有人指个方向,避免误区、少走弯路。
除了职业规划课程外,在培训现场,新疆青年就业服务中心联合首府多家单位还向参训者免费派发了资料,包括: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的 《应对经济形势促进企业稳定就业政策问答》、《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政策问答》等,以及乌市新洲培训学校印发的 《就业指南》和培训券。
没有领取相关资料和培训券的人员,可以凭免费培训券到乌市新洲培训学校领取。地址:乌鲁木齐铁路局(五一商场旁)交通银行大楼乌市新洲培训学校,咨询电话:0991-3836111、3836086。□培训现场
在培训中,吴敏副教授做了一个调查:在座的各位中,拥有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的人请举手。举手的人仅有10个。吴敏分析道:学历虽然不能决定一切,但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大家的知识、技能相较匮乏。她说: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他需要能够创造财富的人。如果你是个计算机行业工作者,也许你熟于硬件维护,但对网络一窍不通。单位一旦提出既维修电脑又组建网络的用人需求时,你面临的很可能就是淘汰。
知识不够硬、技能不够精,怎么办?吴敏说:学习是不二法门。我们高校的毕业生为了求职都在回炉参加各种培训,为什么在座的各位不能继续学习呢?
找工作时,大家有没有抱怨过?吴敏副教授的一个提问引起了在场多数人的附和:有!吴敏紧接着问道:抱怨有用吗?面对这个问题,场内立刻鸦雀无声。吴敏说:态度决定一切,能不能找到工作往往和个人心态有直接关系。接二连三地碰壁、没有一技之长的现状,会让不少人产生自卑、怨天尤人、视野窄、坐以待毙的不良心态,而这种消极思想会导致找工作继续受挫的恶性循环。
吴敏说:天上也许会掉馅饼,但是这馅饼决不会落在只会等靠要的人身上。现在乌市六道湾附近从事煤矿工作的李志涛说:我不满意现在的工作环境,也经常抱怨,可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与其这样怨天怨地还不如出去看看其他招聘信息,机会是留给行动者的。

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为招聘和留住优秀员工,都会宣称自己如何考虑和保护员工的切身利益,尤其强调其如何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并为之提供相应的 。但以下两个实例,使人们不得不对此予以反思。

实例一:一个大型的高档购物商城在其成立十周年之际,与很多员工解除了劳动关系,为了消除其行为可能造成的影响,在一些媒体上,公司大力宣传如何为不同员工提供职业生涯 ,使得被终止劳动合同的员工提高了求职能力,而不会因本企业与其终止劳动关系长期处于失业状态。但从人力资本使用上分析,在该企业工作了十年的员工,其经验资本价值是比较高的,同时,降低价值的因素比较少,所以说,该企业的这一行为,对企业的损失是巨大的。那么该企业为什么还要与这么多员工不再续签劳动合同呢?只有一个理由,就是怕与这些员工签订无固定期劳动合同,再辞退员工时,将给更多的补偿。

实例二:一家跨国公司有着极其丰富的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并以能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又提供相应的 而自居。在这个企业的技术研发部门,有一位技术水平较高的工程师,是公司的技术骨干。从工作上来讲,他只是热衷于技术开发工作,没有丝毫想从事管理的意识。因此公司组织的有关提高管理技能的培训,对这位工程师来讲失去了意义。他自身没有参加的要求,公司也就没有考虑给他安排这类的培训。两年以后,这位工程师开始感觉不平衡了。其他工程技术人员,享受着公司为其提高管理及技术水平所要支付的培训费用,同时还占用上班时间。经过思考后,这位工程师向公司的培训部门提出了培训需求,因其喜欢绘画,要求公司在该方面为其提供相应的培训机会。公司负责培训的部门在拿到该员工的培训需求后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上述两个例子促使我们思考:企业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前面介绍的第一个例子,企业为什么不再与大部分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只有一点,害怕员工签到无固定期的劳动合同,一个不惜放弃员工经验资本的企业,又如何可能根据每个员工的不同特点而为其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并为之实施培训呢?而从第二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对员工所实施的培训,首先是以企业需求为前提的,当员工的需求与企业的需求不相吻合时,企业就不愿意为员工的个性需求提供培训的机会。

那么,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到底该如何进行呢?

一、确认职业生涯规划

当人们进入社会初期,对职业的选择,有很大的成分是受周围的环境以及所学专业影响的,他缺乏左右周围环境的能力,所以在此期间,员工工作的选择不能算是 的一部分。因为,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是由员工自己决定,或者是由员工的自身特质决定的。这段时间应该是为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积累素材阶段,即发现自身特质的阶段。职业生涯规划在这段时间内,还没有真正开始,也没有办法开始。因为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起决定作用的员工自身的爱好和特长,这时的员工还不能确定或者根本不知道他的爱好与特长。

在员工发现了自己的爱好以及特长后,职业生涯规划才算真正开始。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充分发挥体现员工自我优势,由员工的自身特质优势来保证,否则,职业生涯规划就失去了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需要实践检验和不断完善的。随着人的不断成熟,其兴趣爱好也更加准确,同时也有可能出现变化,技能特长也得到了更加完善而趋于精细,职业生涯目标也就由此可能发生转移和变化。

二、企业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主动地位

企业的经营目的是利润最大化,而其实现的条件在于企业中每位员工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影响员工工作效率最大化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员工的职业爱好与身体特质,而这两个因素恰恰就是影响和决定员工职业生涯的两大因素。

企业应当积极地协助员工,与其共同发现他们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而不能简单地运用激励理论,一味地对员工进行物质、精神上的激励,因为在众多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兴趣爱好以及身体特质对员工的工作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北京的某个酒店,为了使员工更好地工作,给每个员工都设计了职业发展方向,其中:员工的方向是领班;领班的方向是主管;主管的方向是部门经理等等。而酒店的管理者们没有考虑到员工的感受和需求,只是一味地凭借自己对员工的认识来为员工设计他们的职业生涯,忽略了员工的不同特点。企业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做法,很多企业都在使用,员工一入职,直接领导就直言不讳地告诉他,其岗位就是该员工在这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孤立的物质和精神激励,固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企业还应当以发现员工的特质作为提高劳动效率的首要工作。

在发现和确定员工特质方面,可以采用与员工正式和非正式交流的形式,予以了解,同时也可以注意从员工在工作中处理不同工作内容的态度、工作结果中发现,最主要的还是要诱导员工积极主动地发现自己兴趣爱好和生理心理特长。

三、员工职业发展培训与任职发展方向培训

我们已充分认识到,企业培训的第一目的是为企业经营发展需要而实施的,所以,企业不会孤立地为员工的职业发展需要举办培训。企业为了使他所选定的员工在不远的将来担任更高或者更重要的工作岗位,就会针对员工现有能力水平与将来岗位的任职需求差异提供培训,即员工在企业中任职发展方向培训,简称任职发展培训。如果企业所实施的员工任职发展方向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所需要的培训相吻合,企业就在客观上起到了实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作用。

要想实施好员工的任职发展方向培训,前提就是建立一套客观的、科学的员工技能考评体系,同时要对企业内不同的岗位制定出一个较为详细科学的任职要求,这样才能通过比较发现员工现技能水平与某一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上的差异,才有可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技能提高性培训。但小型企业不宜搞得太细,只要选择出在满足企业文化和岗位任职要求较为重要的项目来,进行考评、比较、培训即可。

如何使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过程为企业服务,要从根本上认识员工的职业生涯的内在实质以及关键要素,由此在企业中找出符合员工职业生涯关键要素需求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使企业发展需求与员工职业生涯实施过程相吻合,才能使企业和员工达到共同发展。

职场新人谈职业生涯规划


现在职业生涯规划很火,也逐渐被很多人认可,尤其是要毕业的大学生,很多人动不动就说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似乎做了职业生涯规划就可以把问题解决了,但事实却不是这样。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这是见于南方周末上的话,但用在职业生涯规划上却是,职业生涯规划很无力,职业生涯规划也很难让有职业问题的人有力,也就是说职业生涯规划是不能够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的,因为你的问题是由昨天积累而产生,是务必要在一定的时间里努力才能解决的。说实话,职业生涯规划倒是可以让问题者、困惑者在此激励下前行、努力,但践行的收获却在明天!

一句话,职业生涯规划根本帮不了目前遇到问题而急于解决的人,倒是可以帮助现在没有问题但却关心未来的人。也就是说职业生涯规划只重视未来而不关心现在。

很奇怪的现象,但却是事实。职业生涯规划其实本身就是通过规划未来从而把握好当下,规划嘛,就是关乎未来的事,而未来能否实现,就要看现在的努力了。

又一个奇怪的现象,现在要做职业生涯规划的人都是遇到问题的人,而且是重症的人;相反那些有时间有精力的人却不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关心现在的人无力把握现在,期望未来的人同样无力掌控未来,大四的毕业生是前一种人,在校的非毕业生是后一种人。

为什么说职业生涯规划无法立马见效呢?

因为,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有前提的,是要在了解职业常识、进行职业探索的基础上的,但目前的大学生却没有这个基础,只是接受了职业生涯规划这个理念,从而就去做职业生涯规划,如此做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无用的。

目前,在职业规划大赛的鼓动下,一些学生也在做职业生涯规划,一般的套路是:做几个职业测评,来确定自己的性格、价值观、兴趣、适合职业,然后就罗列出20岁要做什么,30岁要做什么,40岁干什么,其实这根本就是生涯规划而非职业生涯规划,虽然他确立的是职业上的目标。

其实,对于职业常识虚无、职业探索不多的人来说,是无法做选择和决定的。因为,你的了解和体验有限,那你树立的目标就是理论上、心中的,是不科学的。正如问你喜欢吃什么水果,但你只吃过香蕉和苹果,那你做的选择和决定就不科学了。当然也不是说你要吃遍天下水果,但最起码你现在的结论是不准确的。

其实,对于职业新鲜人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基本上等同于职业规划,职业规划就是找到适合的职业。说实话,工作之后,找不到适合的、喜欢的职业,你就一直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下,而从连续性的角度讲,人的目标,尤其是职业目标基本上都是在上一个职业目标基础上做出的,所以,现在所做的那些职业目标如果不在一个职业系列上,那很多都是在谈空话。当然,即使在一个职业系列上也不一定可以按照原目标实现,因为影响你做职业选择的因素还有很多。

踏实一点,那些遇到职业问题的人,先不要考虑做什么职业生涯规划,首先,你即使做了职业生涯规划也解决不了你现在的问题;其次,你现在的情况还做不了实际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上的虽然可以做,但是耽误你现在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机会,还不如踏实一点去按部就班地做点实事。

什么叫实事呢?就是要在实际工作、努力中做出你的选择和决定,不要停下来,就要先在路上探索,因为你缺的太多了,要补的太多了。如果你觉得现在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不喜欢做什么;那么只有一个答案,就是在实际中做的工作、事情太少了,这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多去做事了。

当然,在做工作、事情时,你也要时刻总结,并且观察自己的反应,其实,做事情的目的就是在实际中了解自己。而职业生涯规划简单地说,其实就是找到你自己。但找到自己一定是在大量的工作实践中确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是一步步做出来,而不是想出来的,其中的规划,目的就是减少你实际探索中的阻力,让你沿着既定方向努力前行,除此之外,规划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帮助员工认识自我、认识职业环境;帮助员工确定职业目标和职业发展道路;帮助员工拟定工作计划、学习与培训计划以及帮助员工确定职位等。公司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提供专业的工具和技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是进行自我评估。自我评估就是对员工的个人特征进行分析,主要采用测验的方法和自我反思的方法。公司向员工提供自我评估的测评表格、量表等测评工具,比如《个性特征问卷》、《多项人格特质测验》、《职业兴趣六边形测验》等,帮助员工进行价值观、兴趣、技能的自我测评。

2、提供信息支持。公司根据员工的工作情况向员工提供企业对其能力和潜力的评估信息。企业向员工提供职业环境和职业发展机会的信息,其中主要提供的是企业内部环境的信息,包括:企业文化、企业规模、组织结构;企业发展战略;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状况,即目前的人员年龄、专业、学历结构、人力资源发展等。利用这些信息帮助员工分析环境因素对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等,使员工职业规划设计更加合理。

3、设计多重职业生涯路线。企业帮助员工确定职业发展道路,设计不同的晋升路线,向员工展示不同的发展路径。公司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和职务发展层次,设计三线推进的晋升系列,包括管理系统晋升系列、技术系统晋升系列和业务系统晋升系列。每一系列都设置由低到高的职务晋升路径,并明确每一职位的职责及所需要的经验、知识和技能。

4、提供咨询帮助。公司举办一系列的职业生涯规划研讨会,分别就职业生涯规划中自我评估、目标设置、行动计划等进行研讨;公司举办主题为现代企业员工应该养成良好的职业理念、管理者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等专题的讲座。

职场专家提醒:职业生涯规划很要紧


马上就要到开学的日子了,又将有许多学生奔赴世界各地求学。最近四年来,每年都有十万余人踏上留学路,而这股热潮仍有愈演愈烈之势。与此相对应的是,一批批留学生也在这个时候纷纷回国,寻找工作,寻找机会。他们会不会成为海带(待)?高额付出能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这是很多家长和学生担心的问题。

海归人数翻番就业压力翻番

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共有近17.28万名改革开放后出去的留学人员回国发展,且人数还在增加。

与此同时,国内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浙江省人才交流中心就业指导部方垚副部长说,今年是高校扩招后应届毕业生走上社会的第三年。这三年来,应届毕业生逐年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不小。从发展趋势看,职场上供大于求的矛盾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善,这一就业形势是海归们首先要认清的。

周洋,杭州人,26岁,法国硕士学位,现在是杭州一家全球著名汽车销售公司销售经理。他在法国呆了四年,先是回到了上海。原本以为凭海归的身份可以轻松找到高薪工作,但是他当时所能找到的单位根本提供不了所期望的薪资水平,因为海归在国内已经不再新鲜。后来,他回到了杭州,在朋友的介绍下到杭州一家五星级酒店工作。但是,酒店方面开出的待遇偏低,周洋又辞了职。恰好,杭州有家全球知名汽车公司在招聘有国外生活、工作经历的人,待遇也相当好,他击败了竞争对手。遗憾的是,为此,他不得不远离自己的专业。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海归们无一例外碰到过就业难题,高不成低不就成了很多海归的通病。

海待原因多专业、薪酬问题最突出

为什么会出现海待现象?上海外服新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副总严晓明说,这主要源于当初他们出国时没有考虑自己的出路,盲目选专业。面对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日渐挑剔的目光,海归应该重新估计自己的价值,给自己在市场上一个合适的定位。只有在海外有三至五年工作经验的人才可能回国找到比较理想的职位。对于那些毫无工作经验或只有一两年工作经验的海归派来说,一般只能期望获得600美元左右的月薪。海归派如果不重新估计自己的价值,给自己在市场中一个合适的定位,很可能会在竞争中遭遇失败。

日前,国家有关部门进行了海外留学与归国人员现状大调查,调查发现,71.3%的海归在回国6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一年以后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占10.2%。而针对一些留学生从海归变为海待的原因调查,排在首位的是薪酬要求高,其次是能力不够强。而调查显示,40%的海归对月薪的期望值在10000元以上,理想与现实差距悬殊。

此外,海归喜欢扎堆大城市、大企业也是造成竞争加剧的重要原因。方垚说,前几年,海归们到喜欢去上海,但是现在很多回到了杭州,因为在上海碰壁了。其实,就中国职场整体而言,现在的海归不是过剩了,而是远远不够,但很多海归都盯住北京、上海等几个大城市,又一窝蜂地往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公司里挤,求职又怎么会容易?

海归薪酬优势不大硕士年薪超越博士

据记者调查,总体而言,担任高级别的职位,海归的薪酬会比本土人才高很多。用人单位往往在招聘条件中就会声明,高管必须具备海外背景。一旦找到目标,企业也愿意花这个钱。但对于普通职位而言,海归的薪酬并没有什么优势。比如说企业招一个助理,只要本科毕业,有两三年工作经验就行。企业不会因为你是海归就多加薪水。相反,企业还会有担心应聘者跳槽的顾虑。

根据今年上半年发布的相关薪酬调查报告,海归薪金随着学历的增高而增长。在低于硕士学位的人中,相对较高学历的年薪均值比低学历高1万元左右;在高学历的人群中,硕士在年薪均值上全面超越博士。

语言是海归最大的优势。根据此次调查,外语水平对个人的薪资有较大影响,外语能力越强,薪资的竞争力就越强。外语能力达到熟练者的平均年薪达到了53151元,比外语能力中等以上者高出近1.6万元。

浙江省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那么,浙江省在近几年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浙江省人才市场显示的资料来看,上半年热点专业有营销类、IT电子类、工业制造类、建筑房产类以及一些小语种语言类。方垚说,前段时间就有上海企业来招泰语人才,薪酬很高,但是还是招不到人。

学生在出国前最好能了解一下当前以及未来的紧缺专业,以便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杭州市今年公布的紧缺专业有60个,但大多数是理科专业,包括计算机类、信息类、工程类、通讯类以及自动化、城市规划、生物学等方面的专业,文科专业只有三个:国际贸易、现代物流和市场营销。

同时,准海归也要关注浙江省的产业结构的方向。比如打造天堂硅谷,制造业基地等等。但是选择专业不能过多考虑冷热程度,最重要的还是个人爱好。

职业规划很重要

上海新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副总严晓明说,从目前海归就业的实际状况看来,许多学生盲目认为出国就能提高就业竞争力是不理智的,出国前不妨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留学到底学什么专业,回国后是否能得到合适的工作机会。这些都应该予以慎重考虑。

方垚说,面对就业压力,海归们除了要认清就业形势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而且,在国外的学习过程中,留学生们还应该注重实践。现在的用人单位普遍喜欢有实践经验的人才,留学生最好能进入国外知名企业实习或工作一段时间。而回国后,要懂得调整心态,学会脚踏实地,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值。

严晓明说,多数企业将逐渐并最终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既了解国内的情况,又通晓国际惯例,既有中国文化背景又理解西方文化、懂得现代管理并具有战略头脑的复合型人才肯定是非常受欢迎的。(吴海栋)

新疆专家讲职业的生涯规划


晨报讯:“要找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不是找想做的工作!”4月18日,由新疆青年就业服务中心联合首府多家单位组织的大型公益职业培训活动如期进行,新疆大学副教授吴敏以“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择业”为主题,为近千名参加培训的人员讲解了如何给自己定位。

在培训中,吴敏副教授主要围绕 “现阶段就业形势”、“就业存在的问题”和“该怎么做”3个方面展开话题。吴敏说:“现在 ‘该怎么做’这个问题是多数人关心的问题。其实大家最应该做的是,审视自己、给自己定位,考虑自己能做什么工作、适合什么工作,而不是看别人在做什么、自己想做什么。”

失业、待业者的问题症结主要为知识缺乏、能力欠佳、技能不精、心态不良4方面。吴敏认为,解决这些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拥有一个空杯的心态,先就业再择业,舍弃高不成低不就的想法,从基层开始不断学习,制定计划后就要行动。”

两个小时的培训,从现状到问题再到解决方法的讲述让不少听众茅塞顿开。一位名叫张慧的失业者说:“我们需要一个专家来点醒我们,要想行动也得有人指个方向,避免误区、少走弯路。”

除了职业规划课程外,在培训现场,新疆青年就业服务中心联合首府多家单位还向参训者免费派发了资料,包括: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的 《应对经济形势促进企业稳定就业政策问答》、《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政策问答》等,以及乌市新洲培训学校印发的 《就业指南》和培训券。

没有领取相关资料和培训券的人员,可以凭免费培训券到乌市新洲培训学校领取。地址:乌鲁木齐铁路局(五一商场旁)交通银行大楼乌市新洲培训学校,:0991-3836111、3836086。□培训现场

在培训中,吴敏副教授做了一个调查:“在座的各位中,拥有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的人请举手。”举手的人仅有10个。吴敏分析道:“学历虽然不能决定一切,但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大家的知识、技能相较匮乏。”她说:“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他需要能够创造财富的人。如果你是个计算机行业工作者,也许你熟于硬件维护,但对网络一窍不通。单位一旦提出既维修电脑又组建网络的用人需求时,你面临的很可能就是淘汰。”

知识不够硬、技能不够精,怎么办?吴敏说:“学习是不二法门。我们高校的毕业生为了求职都在‘回炉’参加各种培训,为什么在座的各位不能继续学习呢?”

“找工作时,大家有没有抱怨过?”吴敏副教授的一个提问引起了在场多数人的附和:“有!”吴敏紧接着问道:“抱怨有用吗?”面对这个问题,场内立刻鸦雀无声。吴敏说:“态度决定一切,能不能找到工作往往和个人心态有直接关系。接二连三地碰壁、没有一技之长的现状,会让不少人产生自卑、怨天尤人、视野窄、坐以待毙的不良心态,而这种消极思想会导致找工作继续受挫的恶性循环。”

吴敏说:“天上也许会掉馅饼,但是这馅饼决不会落在只会‘等靠要’的人身上。”现在乌市六道湾附近从事煤矿工作的李志涛说:“我不满意现在的工作环境,也经常抱怨,可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与其这样怨天怨地还不如出去看看其他招聘信息,机会是留给行动者的。”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范文


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为招聘和留住优秀员工,都会宣称自己如何考虑和保护员工的切身利益,尤其强调其如何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并为之提供相应的培训。但以下两个实例,使人们不得不对此予以反思。

实例一:一个大型的高档购物商城在其成立十周年之际,与很多员工解除了劳动关系,为了消除其行为可能造成的影响,在一些媒体上,公司大力宣传如何为不同员工提供详细解读职业生涯规划,使得被终止劳动合同的员工提高了求职能力,而不会因本企业与其终止劳动关系长期处于失业状态。但从人力资本使用上分析,在该企业工作了十年的员工,其经验资本价值是比较高的,同时,降低价值的因素比较少,所以说,该企业的这一行为,对企业的损失是巨大的。那么该企业为什么还要与这么多员工不再续签劳动合同呢?只有一个理由,就是怕与这些员工签订无固定期劳动合同,再辞退员工时,将给更多的补偿。

实例二:一家跨国公司有着极其丰富的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并以能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同时又提供相应的培训而自居。在这个企业的技术研发部门,有一位技术水平较高的工程师,是公司的技术骨干。从工作上来讲,他只是热衷于技术开发工作,没有丝毫想从事管理的意识。因此公司组织的有关提高管理技能的培训,对这位工程师来讲失去了意义。他自身没有参加的要求,公司也就没有考虑给他安排这类的培训。两年以后,这位工程师开始感觉不平衡了。其他工程技术人员,享受着公司为其提高管理及技术水平所要支付的培训费用,同时还占用上班时间。经过思考后,这位工程师向公司的培训部门提出了培训需求,因其喜欢绘画,要求公司在该方面为其提供相应的培训机会。公司负责培训的部门在拿到该员工的培训需求后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上述两个例子促使我们思考:企业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前面介绍的第一个例子,企业为什么不再与大部分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只有一点,害怕员工签到无固定期的劳动合同,一个不惜放弃工经验资本的企业,又如何可能根据每个员工的不同特点而为其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并为之实施培训呢?而从第二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对员工所实施的培训,首先是以企业需求为前提的,当员工的需求与企业的需求不相吻合时,企业就不愿意为员工的个性需求提供培训的机会。

那么,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到底该如何进行呢?

一、确认职业生涯规划

当人们进入社会初期,对职业的选择,有很大的成分是受周围的环境以及所学专业影响的,他缺乏左右周围环境的能力,所以在此期间,员工工作的选择不能算是职业规划的一部分。因为,职业生涯规划书应该是由员工自己决定,或者是由员工的自身职业特质决定的(职业方向定位测评,帮你了解自身特质)。这段时间应该是为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积累素材阶段,即发现自身特质的阶段。职业生涯规划在这段时间内,还没有真正开始,也没有办法开始。因为在职业生 职业生涯规划范文中起决定作用的员工自身的爱好和特长,是他们正确的职业方向,这时的员工还不能确定或者根本不知道他的爱好与特长,还没有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

在员工发现了自己的爱好以及特长,明确了职业方向后,职业生涯规划才算真正开始。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充分发挥体现员工自我优势,由员工的自身特质优势来保证,否则,职业生涯规划就失去了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需要实践检验和不断完善的。随着人的不断成熟,其兴趣爱好也更加准确,同时也有可能出现变化,技能特长也得到更加完善而趋于精细,职业生涯目标也就由此可能发生转移和变化。

二、企业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主动地位

企业的经营目的是利润最大化,而其实现的条件在于企业中每位员工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影响员工工作效率最大化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员工的职业爱好与身体特质,而这两个因素恰恰就是影响和决定员工职业生涯的两大因素。

企业应当积极地协助员工,与其共同发现他们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而不能简单地运用激励理论,一味地对员工进行物质、精神上的激励,因为在众多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兴趣爱好以及身体特质对员工的工作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北京的某个酒店,为了使员工更好地工作,给每个员工都设计了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其中:员工的方向是领班;领班的方向是主管;主管的方向是部门经理等等。而酒店的管理者们没有考虑到员工的感受和需求,只是一味地凭借自己对员工的认识来为员工设计他们的职业生涯,忽略了员工的不同特点。企业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做法,很多企业都在使用,员工一入职,直接领导就直言不讳地告诉他,其岗位就是该员工在这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孤立的物质和精神激励,固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企业还应当以发现员工的特质作为提高劳动效率的首要工作。

在发现和确定员工特质方面,可以采用与员工正式和非正式交流的形式,予以了解,同时也可以注意从员工在工作中处理不同工作内容的态度、工作结果中发现,最主要的还是要诱导员工积极主动地发现自己兴趣爱好和生理心理特长。

三、员工职业发展培训与任职发展方向培训

我们已充分认识到,企业培训的第一目的是为企业经营发展需要而实施的,所以,企业不会孤立地为员工的职业发展需要举办培训。企业为了使他所选定的员工在不远的将来担任更高或者更重要的工作岗位,就会针对员工现有能力水平与将来岗位的任职需求差异提供培训,即员工在企业中任职发展方向培训,简称任职发展培训。如果企业所实施的员工任职发展方向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所需要的培训相吻合,企业就在客观上起到了实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作用。

要想实施好员工的任职发展方向培训,前提就是建立一套客观的、科学的员工技能考评体系,同时要对企业内不同的岗位制定出一个较为详细科学的任职要求,这样才能通过比较发现员工现技能水平与某一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上的差异,才有可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技能提高性培训。但小型企业不宜搞得太细,只要选择出在满足企业文化和岗位任职要求较为重要的项目来,进行考评、比较、培训即可。

如何使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过程为企业服务,要从根本上认识员工的职业生涯的内在实质以及关键要素,由此在企业中找出符合员工职业生涯关键要素需求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使企业发展需求与员工职业生涯实施过程相吻合,才能使企业和员工达到共同发展。

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计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可能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感谢您阅读《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对一项职业或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最终退休。下面是有关新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模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范文

我是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分行的新员工,在南京理工大学本科部毕业后,有幸加入银行工作,我的专业是会计,获得经济师职称,英语过四级,针对个人情况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如下:

第一年至第五年→高效完成领导下达的各项业务指标,积极参加市分行组织的各项活动,考取报关员资格和会计师职称,同时结交更多的朋友争取竞聘成为个人客户经理。

第五年至第十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的贡献自己的力量,拥有一个完美的家庭,同时考取注册会计师并争取成为一名建行需要的管理型人才。

除此之外,在从事银行一线柜员期间目标规划如下:

(一)思想政治及道德素质方面: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奋斗观、创业观,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定期递交对党的章程的学习、认识及实践,以及自己的言、行、感受,争取早日通过审核,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党团活动。

(二)建设业务知识方面:扎实学习专业技能,同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开拓视野,扩展知识范围,以此,激发、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三)技能培训方面:虽然经济师考试和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已经通过,但这远远不够达到目标。因此,我决定本年参加报关员和会计师资格考试并力争通过。

(四)工作方面:平时工作绝不迟到、旷工,保证好对客户服务时间和质量。高效的完成领导交给我的各项工作任务,力争在年终时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

新员工的规划虽然好,但是如果不化为行动,那么一切就是零没有实质意义,所以以上职业生涯规划,我会时刻提醒自己完成设定的目标,由一位新员工成长为管理人员晋升更好职位,努力提升个人职业素质。

总之,在早期树立起职业规划的意识,可以帮助新入职员工尽快适应工作节奏,因此,督促自己完成职业规划还是非常重要的。

【拓展阅读】

如何做好银行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以人为本”是现代银行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职业生涯规划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或个人把个人发展和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有关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和计划安排。人力资源部门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新员工步入职场的重要一课,同时也是银行发掘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一)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员工的意义

1.有利于正确认知自我,准确定位,确立人生方向和奋斗策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真正的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优劣势所在。根据准确的自我定位,新员工拟订职业发展路径和实现方法。

2.有利于员工个人职业道路发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员工自身特点、期望与企业需求相一致,使员工在职业发展上切合实际,少走弯路,顺利实现职业目标。

(二)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企业的意义

1. 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职业生涯规划首先是员工个体对自身特点、工作技能、工作期望的认识和定位,同时职业生涯规划是人力资源部门了解员工的有效途径。通过职业规划,可以发现员工自身与岗位任职资格是否相匹配,进而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员管理提供依据。

2.有利于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职业生涯规划以“人性化管理”为出发点,是员工个性、期望、追求得以表现的方式。通过职业规划,根据员工特点,尽可能分配与员工期望、兴趣相适宜的工作岗位,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内在潜力。更重要的一点是体现企业对员工的关爱、尊重,促使员工队伍和谐、稳定。

二、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一)以入职培训为契机做好早期职业生涯规划

新员工初入职场开始职业生涯是他们“社会化”最关键的时期,一个良好的开端直接影响到今后的职业道路和职业发展。因此,入职培训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部门要开设系统、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1.人格特征分析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性和能力模式,这种特性和模式与企业某一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及对人的要求之间具有较大的相关度,因此对人格特性进行分析也是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人格特性分析就是对员工体质检查、能力测验、兴趣测试、人格测试、学业成绩、家庭背景、职业稳定性、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的材料做出综合评价。这些资料的获取一方面通过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同员工沟通或查阅档案取得,另一方面可借助专用的测评软件获取。例如性格外向型的人,通常沟通能力较强、亲和力强,适合做外勤营销类岗位;性格沉稳、内向的更适合做内勤相关工作。这就为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初步依据,为达到人事相宜提供了基础。

2.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全面了解一项具体工作或职务的管理活动。它是完成组织中各项工作所需技能、责任和知识、技巧、学历和工作经历的系统活动。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工作的基础,为人员选拔、任用,为人力资源开发、绩效评价以及制定科学的薪酬分配体系提供了依据。同时通过工作分析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结合员工自身特点与岗位任职条件对照,明确、调整员工的职业发展方向,做到人尽其才,帮助其实现职业规划目标。

3.制定职业规划书

通过人格分析,确定某一员工具有什么样的人格特征,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岗位。通过工作分析,确定某一岗位需要什么人格特征的人,二者结合,对号入座,并与员工进行沟通、交流。通过交流使员工有机会表达自己的需要,有机会自我评价这种规划对企业和自身是否都有利,同时对外来职业发展形成共识,实现企业需要和个人需要相配合。在此基础上制定职业规划书,使员工在一定时期内按既定的规划发展,作为企业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相应的环境等条件,促进职业规划稳步推进,促进员工健康成长。

(二)银行要为员工搭建职业发展平台

在员工明确了职业发展方向后,职业生涯规划才算真正的开始。职业生涯规划能否顺利的实现还需要企业为员工提供发展空间和平台。

1.员工个人职业发展要与企业发展规划相统一。职业生涯规划使基于企业愿景之下规划的,员工的成长必须建立在企业提供的平台上发展。同时企业要充分兼顾员工个人利益、个人的人生目标,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为企业的共同事业贡献力量。

2.建立公平竞争、唯才是用,多层次,多渠道的发展平台。在选人上,建立“赛马机制”,树立“能力、表现与实绩重于一切”的理念。在用人机制上,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形成“能者上,平者让,相形见绌者下”和“惟才是举、惟贤是用”的运行机制。

(三)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要具有持续性

新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的人才培育工程,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实现员工的职业规划。它具有可持续性,就要求人力资源及相关部门坚持不懈的跟踪培养,形成上下一体共同培育的常态机制。在实践工作中,把那些与企业发展愿景相一致的员工培养成企业需要的人才,真正的达到个人需求和企业需要和谐统一。就像一句广告词说的一样,你好,我也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总的来说,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双赢的,即有利于员工个人发展又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计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可能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感谢您阅读《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论文》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随着社会精细化分工的提高,工作岗位的专业性与技能性增强,员工从最初的对岗位产生兴趣,到融入周围环境,到发挥个人专长并创新,再到个人发展与企业的不均衡,到个人的才智不能正常发挥而停滞,从而产生心理烦躁,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拖沓消极、没有成就感等,这就是“职业倦怠”。所有这一切形成个人岗位发展的一个生命周期,也是一个人在某一岗位(领域)的成长轨迹,即“岗位生命发展周期”,这一岗位发展周期中,既有高峰,又有低谷,这一发展曲线从某种程度上符合曲线的常态分布。高峰,是一个人才能发挥的极致,个人在这一特定岗位成长的巅峰。而波谷,则就是“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的问题也在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如何在岗位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减少“职业倦怠”或将“职业倦怠”的时间缩短,这就需要我们对于企业组织设计并提供相应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途,同时对组织中的个人和岗位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

一、岗位生命周期

职业,是从业人员所从事的某一特定岗位工作的总称。企业内的从业人员在企业的特定的工作岗位上,由于企业本身的动态发展和人的不稳定因素,构成了企业岗位的不同成熟度,以及企业从业人员(职员)的岗位生命成长周期。一般的岗位“岗位生命周期”是通过对一个岗位职群进行统计分析,取这一岗位职群 “岗位生命周期”的平均值。“岗位生命周期”,并非指的是从业者个体本身的生理属性,这是基于企业内组织与职员共同成长发展而形成的时间特征。

在企业组织机构中,不同的岗位属性特征、岗位任职资格要求、岗位的工作环境等,决定了岗位在企业发展中的成熟度,某一岗位从最初的组织机构设定到完全融入企业发展流程之中,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历程就是岗位的岗位生命周期。岗位的“岗位生命周期”,是企业组织中岗位发展的必经之路, “岗位生命周期”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组织机构的规划息息相关。

各岗位职群“岗位生命”可以从“自觉岗位生命”和“客观岗位生命”两个方面来理解。“自觉岗位生命”指特定职员对于自己在企业组织中因承担其本职工作,而应该具备的属性特征和行为状态的觉悟与控制,以及由此而衍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适标准。“自觉岗位生命“具有主观性(靠本人自觉内省才能描述),持续性(要贯串在整个聘用期内),波动性(不同任职时期可能自我评价差距很大)的特征。“客观岗位生命”则是指以组织目标为导向,以组织绩效为标准所反应出来的对特定职员承担其本职时所实际具备的属性特征,行为状态的性质水平和调整要求的评价,通常对一个特定职员的“客观岗位生命”的描述与评价,由其任职状态直接关联的上下级和同事反映出来的,由于专业知识、分工授权、资讯偏失等原因,对同一个特定职员客观岗位生命的评价可能存在很大的不同甚至反差,通常一个企业的最高授权人是终极和权威的评价者,“客观岗位生命”具有合成性(多人多角度审视合成)、持续性(贯串整个聘用期内)、不均衡性(同一任职期间可能评价差距很大)和单一性(最高授权人一票独裁终决)的特征。对一个特定的职员而言,其“自觉岗位生命”和“客观岗位生命”存在着不吻合、不统一的显现,其具体表现有三:

一是“自觉岗位生命”大于“客观岗位生命”。“自觉岗位生命”大于“客观岗位生命”就会产生员工情绪不满,极度希望企业给予承认其个人能力从而达到加薪升职得目的,

二是“自觉岗位生命”等于“客观岗位生命”。当“自觉岗位生命”等于“客观岗位生命”时就会达到员工情绪稳定,工作正常运做的状态,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状态。

三是“自觉岗位生命”小于“客观岗位生命”。当“自觉岗位生命”小于“客观岗位生命”时就会衍生员工工作力不从心的情况。如果说产品生命周期表述了产品在市场中的未来预测界定价值对于企业销售的实现的周期性规律,如果说“企业生命周期”反映了组织体的生命特征之与股东价值的周期性规律,那么“岗位生命周期”则试图总结出组织里的个体发展、群体组织的“岗位生命”的状态功用与价值与企业组织特定管理目标的周期性规律。

“岗位生命周期”,针对个体提出了个人在组织发展过程中的生存特征,需要在组织发展过程中合理安排个人的工作量及工作强度,并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岗位轮换等。而通过“岗位生命周期”对于群体则要求组织在发展过程中考虑群体的竞争优势与劣势,组织的流程再造与变革,从组织层面减少岗位生命周期带来负面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对“岗位生命周期”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帮助:

1、岗位生命周期可以为组织成员提供一套“信息系统”与分析问题的语言,这为企业各阶层之间的问题讨论提供了一种共同代码的基础,这是共同沟通的前提。

2、可以为企业高层决策提供一套在检索组织资源的方法,尤其是整顿“组织执行力”时识别问题、查找原因、形成问题方案的思路、程序和方法。

3、 可以帮助企业的各级人员特别是中高层干部在目标达成与获得。

4、可以帮助企业在组织建设尤其是中高层干部建设过程中提高人员动态的“分析精度”和“设计强度”---在此基础上作出的决策与判断,对于在企业组织的稳定性及企业能力的有效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岗位生命周期的曲线理论研究

通过对于某一特定岗位的群体进行分析研究,我们发现这些同一工作岗位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来自不同区域、有不同文化层次、不同风俗习惯的员工,他们的岗位生命周期却有着惊人的相似。第一年,他们在进入某一岗位后认真学习,与团队内成员尽可能融合,工作充满向往。第二年,融入团队文化,个人潜能逐步得到发挥,工作充满激情。第三年,通过自身的不断变革创新,个人才能发挥到极致,工作有成就感。第四年,个人才能与企业的发展出现不均衡,个人才能达不到岗位成长的速度或个人才能远超过岗位要求,工作中出现烦躁或松懈,个人的潜能发挥受到阻碍。第五年,个人才能发挥与企业岗位发展远远脱节,个人的才智不能正常发挥而停滞,从而产生心理烦躁,情绪低落、没有成就感等,这就是“职业倦怠”。

A、 岗位成长速度

B、 个人潜能发挥与贡献度;

C、 岗位工作绩效与岗位价值;

D、 薪酬调整上升幅度

在这一岗位发展周期中,既有高峰,又有低谷,形成岗位生命周期曲线,这一发展曲线从某种程度上符合曲线理论的常态分布。高峰,是一个人才能发挥的极致,个人在这一特定岗位成长的巅峰。而波谷,则就是“职业倦怠期”。我们可从以下曲线进行描述: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岗位生命周期)

岗位生命周期的曲线图

对以上图形的解析:

岗位生命周期与上述个人的岗位成长速度、个人潜能发挥与贡献度、岗位工作绩效与岗位价值、薪酬调整上升的幅度呈一一对应的关系。

1、岗位成长速度在前三年内呈正增长的趋势,而从第三年开始呈负增长的趋势,直至第五年处于停滞状态,这也就是“职业倦怠”的形成。

2、个人潜能发挥与贡献度在前三年内呈正增长的趋势,而从第三年开始呈负增长的趋势,直至第五年个人潜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3、岗位工作绩效与岗位价值在前三年内呈正增长的趋势,而从第三年开始呈负增长的趋势,直至第五年处于工作绩效提升为0。

4、在考虑随着职员工作绩效提升的同时,对于职员相应的薪酬调整幅度,也可参照上述曲线执行,前三年内呈正增长的趋势。如第一年调薪50元,第二年调薪100元,第三年调薪500元,第三年调薪200元,第四年调薪100元,第五年不予调薪。

三、职业倦怠的形成与突破

近日出版的《职业倦怠自治手册》显示,中国目前有70%的从业人员表现出了各种程度的倦怠症状,其中政府公务员、教师、医护人员、企业职员等患有职业倦怠的现象尤为严重!《职业倦怠自治手册》作者刘详亚介绍,按照国际公认的定义,衡量职业倦怠的三项指标分别为: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他说:“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有职业倦怠,第一是看你的情绪是不是衰竭了。第二个是看你是不是玩世不恭。第三看你的成就感是不是低落。在美国调查,由于压力大,造成的职业倦怠,每年损失是三千亿美元左右。职业倦怠会给人带来不良的情绪,而且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影响我们的快乐和工作效率。”

针对每一个岗位职群及每一个岗位上的人都会存在职业倦怠现象,那么,我们有必要从“职业倦怠”的形成找出原因,从而进行适当的控制与调整。如同小孩子对一件玩具的喜爱过程:向往—喜爱—平淡—冷漠,一旦这个小孩子对玩具冷漠,就是“倦怠”的形成。

通过十多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我们发现职业倦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形成原因。普世的价值观的偏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普遍对于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导致整个社会整个民族信仰的缺失,道德标准的模糊,价值观的偏离。特别是80、90后出生的这一代,由于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缺乏,整个社会群体的荣辱观,是非对错的判断标准都发生了偏离。不然国家也不会提出“八荣八耻”的教育了。

缺乏对企业的认同感、责任感、归属感。七八十年代的国家及集体企业,我们时常在一些厂门口和车间内看到“厂兴我荣厂衰我耻”、“工厂是我家,工作靠大家”的横幅和标语,那时候的工人从开始第一份工作直到退休,至始至终就只在一家工厂工作,在他们的心目中,他们认同企业的发展,对企业有良好的责任感与归属感,但是现在我们还能看到这种现象吗?一个随时在考虑着我是否该换一份工作的人,他能对企业有认同感、责任感、归属感,能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追求工作的职业化,达到岗位的最大价值与岗位最大的贡献度?

个人价值需求不能体现。随着个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质的不断提升,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更进一步提升,原先的工作岗位不能体现个人的价值需求。

紧张忙碌重复单调的工作。紧张忙碌而又重复单调的工作使人在生理上就会产生一种排斥,人在工作过程中不再思考是否需要变革、是否需要创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逐渐形成对岗位的冷漠与倦怠。

单一的工作与活动空间。单一的工作与活动空间,一方面使人缺乏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使人在这样的工作场所中没有活力与激情,从而产生倦怠。

缺乏压力、激励与效果评估。一个人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如果没有压力,没有激励措施,没有效果评估,他就不会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或者超额完成工作去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工艺。

因此,综合上述“职业倦怠”形成原因,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需求一种突破,以有效的方式规避、减少、防范“职业倦怠”的发生。

创新,突破自我,寻求岗位最大的价值所在。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为企业内的每一个人或者是岗位职群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我们可以根据每个从业者或者是岗位职群的专业、职业兴趣、综合素质能力设计职业发展途径,如“Y”型、“T”型、“型”等职业发展方向,并设计相应的职业发展目标,只有通过这样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作为企业的每个岗位的人或岗位职群,他们都非常清晰自己的每一步“路”以及该“走向何处”,这样才不走弯路,个人或者是岗位职群才不会出现职业倦怠,在相应的职业设计的每一步路上个人与企业的发展才能同步。岗位轮换。针对每一个岗位上的人都会出现“岗位生命周期曲线”,为此我们需要根据每个岗位工作属性与工作流程,每一个岗位在相应的组织系统与流程环节中都有同类型的岗位,这样我们就需要为每个岗位设计横向的发展方向,一旦一个岗位上的人出现“职业倦怠”,而这个人的能力与素质还不足以胜任更高岗位的需要,我们可以考虑是否先进行同岗位系统的岗位轮换,以促进他投入另个个岗位发展。

四、职业生涯规划—为“职业倦怠”注入生命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我们都在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监督评估每个人的工作绩效,那么一旦这些人在前几年一直表现良好,而在最近出现业绩持续下滑或持续不前,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这些人作更进一步的了解。如果我们再通过职业测评工具以及访谈,我们就可以判断是否是真正出现了“职业倦怠”。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从“职业倦怠”的分析判断后帮助员工个人或是岗位职群人员走出“职业倦怠”的泥潭,这样就需要为每一个岗位以及岗位上的人或是岗位职群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对于人生道路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职业生涯设计正确,则一帆风顺,事业有成。反之则弯路多多。损失多多,乃至苦恼多多、教训多多。如何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可按“三定”原则,实现职业生涯整体设计。职业生涯设计首先要“定向”,此为“一定”。我们每一个都有一个职业发展的方向,方向定错了,则南辕而北辙,距离目标会越来越远,还要重新走回头路,付出重大的代价。因此,职业生涯决策,决不能犯“方向性错误”。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同样要根据组织的发展,设计相应的职业发展方向,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与组织的发展方向一致,才能达到共同的目标。

二是“定点”。所谓“定点”就是定职业发展的地点。但应该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不可一时冲动,心血来潮,感情用事。我在讲授《职业规划课程》的时候,经常这样来告诉学员如何正确选择职业。首先是选择一个行业,这个行业是否是属于“朝阳”行业;第二是选择行业中的企业,这个企业在区域/行业中的排名,是否是区域/行业中的前几名;第三是看这个企业的发展趋势,如果这个企业销售规模这几年一直都停步不前甚至业绩下滑,证明这个企业非常稳定或是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即使进入了这样的企业,三到五年甚至更长时间,也很难有好的发展,以至于出现了“职业倦怠”也没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只有在不断发展的企业,我们才能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个人职业的同步发展。

三是“定位”。出现职业倦怠重新选择职业前前要对自己水平、能力、薪资期望、心理承受度等进行全方位的重新评估分析,做出较准确的定位。不可悲观,把自己定位过低。更不要高估自己,导致期望值过高。一但不能如愿,失望也就越大。我认为职业的重新定位有如下的原则,首先是否与自己的专业相关,其次是是否与自己职业兴趣相关,三是是否适于个人的性格特质,这样就可以避免胡乱找一份工作,最后导致“误入歧途”,俗话说得好“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入错行”就是选项错了职业。

简单而言,“三定”实际上就是解决职业生涯设计中“干什么”、“何处干”、“怎么干”这三个最基本的问题。这三个问题解决好了,职业生涯发展就会比较顺利。

五、个人与组织机构职业化发展模型

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面对员工职业倦怠时更不能袖手旁观、任其发展。一方面,员工出现职业倦怠后,会出现业绩停滞不前甚至下滑,员工思想情绪也会出现不稳定,甚至会象“瘟疫”一样迅速传播蔓延。为此作为个与组织必须建立职业化发展的目标,有效减少和降低员工的职业倦怠情绪。

个人首先必须专注于本职岗位,在本职岗位做到职业化发展。找到本职岗位关键流程上的关键点(KEY-POINT),将关键点的问题能完全解决,且能使整个组织与系统提升工作效率,提高绩效,且在这样的岗位上,你具有“不可替代性”,那么这就能体现你的岗位工作价值与岗位贡献度,最后也就体现了你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其次个人必须要具有职业化发展的目标与方向。根据上述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路,通过相应的分析工具如“ 职业生涯规划SWOT分析法”,找出自己可能进一步胜任的岗位。通过与目标岗位的对比,分析自己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质方面的差距,并通过个人的学习与能力与素质的提升达到目标岗位的标准。

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根据组织成长的需要,设计组织中相应的岗位职业化发展的途径。包括横向与纵向的发展。横向发展是通过对岗位工作流程的分析,通过与原则岗位工作流程上下流程关系上的平级岗位或是不同的岗位职系(如在管理职系、技术职系、营销职系等)之间的岗位之间横向发展,以期能向纵向更高岗位发展.

运用“管理三叶草模型”,人力资源部管理部门便能非常清楚各岗位职业化发展所应具备的对人的管理、对事的管理、对岗位目标的管理,以及由此应具备的岗位任职资格标准与岗位任职资格评价体系。

注释:

1、职业倦怠:职业倦怠(burnout)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

2、岗位职群:是指在相同的工作环境下,从事同一类型的岗位操作的群体总称。

3、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地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

以上《专家谈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一文,由编辑精心撰写而成,希望对您的职业规划有所帮助,更多精彩请访问“生涯规划与求职技巧”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