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风筝的教案(热门5篇)。

手工风筝的教案 篇1

他们的会从中感觉到时自己知识储备和不足,从而会主动地吸取和补充营养,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而对于那些学习不主动、能力差的学生通过我们的风筝课放起了自己新手制作的风筝,从而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和价值。感觉到了文化学习与工作实践是紧密相联的,认识到了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性,重新树立起了学习文化课的信心。

制作风筝有成功有失败,成功了会有成就感,而失败就要去换问题的所在,来解决问题,一次不成功,两次、甚至于数次,直到成功为止。这样一个过程无形中培养了学生遇到困难不退缩、知难而进和坚韧不拨的意志品质。心理的承受能力也得到了考验。

活动的实施过程是一个与其它学科相联的'、综合的过程。

一、风筝与语文相结合。在学生了解风筝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去搜集有关风筝的诗词,来增加学生对作者的了解,对诗人所处时代背景的了解。即丰富了学习内容又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每参加一次放飞或一次风筝比赛之后,有了丰富的素材,就可以由此写出一篇很生动的记叙文。

二、做风筝首先要设计、制图,这与数学学科紧密相连。在制作风筝过程中,“轴对称”对风筝的物体的平衡性很重要。学生比较容易制作出静态下制作出对称的风筝,通过放飞遭到风以后风筝变形了,由对称变为不对称了,这时我们再引导学生利用风筝的制作技术来解决动态下对称问题。有些风筝在设计上就不对称,我们可以利用提线的安装和调整来解决对称问题。学生在实践中很快领悟到其中的奥妙和问题所在。

三、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风筝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汉朝发明了风筝,战乱的年代风筝被战争所利用。唐代的繁荣兴盛,风筝也作为娱乐工具进入了平常百姓家。通过风筝的变化,让学生来了解到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文化及生活习俗也在发生着变化,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底蕴。风筝课上让学生搜集与相关历史知识、典故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感受到风筝的发明对于社会的贡献是伟大的。

四、风筝与美术有着直接的关系。风筝的题材丰富多彩、造型各异,它更以唤起同学们的想象力,在绘制风筝时有充分的空间留给学生发挥。通过完成一只风筝的美化,感受到风筝绘画近效果的细腻及远效果的生动活泼,体验了成就感。使风筝课与美术课相整合,起到时相互促进的作用。

五、风与风筝放飞的关系,在学生的放飞过程中得到了亲身体验。通过观察风筝在空中的飞行状态来感知风筝遇到了哪各气流。如:风筝直线向上飘动不受人的控制了,这就是遇到了上升气流。风筝把学生带到了大自然,让他们感受到了自然界的万千变化,感悟到很多书本上得不到的东西。

总之,将更多的学科知识融入到风筝的研究中,既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又拓展了知识面。

手工风筝的教案 篇2

“风筝”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它融科技、娱乐、文化等要素于一体,是孩子们喜欢的娱乐活动。我国每年都会举行风筝大赛,中外人士踊跃参加,盛况空前,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风筝热。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国风筝绚丽多姿、各具风格,正是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如果能对风筝的历史、制作等各方面作一些初步的研究,对于进一步发展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是一件大好事。

其次,开展这一活动不仅让学生扩大视野,体验放风筝的趣味性,更能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接受民族文化的教育;而组织学生了解有关风筝的历史,亲手制作风筝、放飞风筝、改进风筝、举行校园风筝擂台赛……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我相信,在活动中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学生将会受益匪浅。第一环节是学生制作。最开始学生的想法都非常好,如选定自己喜欢的风筝,准备材料进行模仿。但是越往后做就越难。首先是材料的问题。

学生尝试了很多材料,包括树枝条、竹条、方便筷子、塑料吸管、挂历纸、塑料布、棉布、红领巾、雨衣等。在反复的尝试中学生开始出现了情绪上的厌烦,而我也因为学生制作得慢,出现的问题多而产生了急躁的情绪,恨不得帮学生去做,我也确实动手做了一些。但是在课后的反思中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很愚蠢。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的,也是好事。

如果教师见到错误就包办代替地为学生解决,那学生就不会出现问题了,学生也不会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了,更不会体验到自己做事取得成功的乐趣了,再直白一点:课堂的亮点没了。想明白这些后,我豁然开朗,在学生再次试飞风筝的过程中我的心态平和了,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也会感到暗暗心喜,因为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就表示他在思考,会想方法去解决。

在本次活动中,我对学生制作的风筝在放飞中出现的问题已经了如指掌,在我的板书卡片上也都有所体现。但是我在课堂上却没有全部出示,因为我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找解决的办法,而我起到的只是一个引导、指导的作用。本节课学生找到了一部分放飞问题,并没有全部解决掉,对于学生没有找到的问题和答案,我将在下次的实施活动中继续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发现。

手工风筝的教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古诗吟:“草长莺飞三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放风筝是人们所喜欢的活动,每年阳春季节,更是放飞风筝的最佳时节。我们学校在近年来举办的风筝节活动中培养了一批风筝爱好者,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弘扬了民族文化。为使这项传统活动继续深入发展,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们决定组织第四届风筝节活动,有关活动安排如下:

二、时间:

20xx年3月1日~20xx年3月31日

三、活动主题

“弘扬美德、放飞梦想”

四、活动时间与地点

时间:

3月23日——3月25日各班利用中午或班队会自行组织(初赛)每班选3名参加学校比赛。

3月26日——3月31日参加学校比赛

注:由于放风筝需要看天气,所以我们要灵活应对。

地点:学校操场

五、参赛对象

全校师生

六、活动规程

(一)、作风筝——手中的“风筝节”(3.20―3.23)

1、组织形式:以个人为单位或以自组小组为单位进行手工制作类比赛,所用材料和工具由学生自备,但不得使用现购的风筝来替代。

2、评分办法:从制作的精致、构思的`新颖、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评比。

3、评委:体艺科组的老师、每班代表1人。

4、奖励办法:每班选择2-3件作品参加学校评比,根据制作出来的风筝的质量和技巧,评出“精巧奖”10名;根据作品构思的新颖性、趣味性、实用性,评出“创意奖”10名。

5、请于3月20号前将作品交到德育处。

(二)放风筝——风筝放飞大赛3月23日----3月31日

风筝不仅代表一种文化,更是一种壮志情怀,亲手放一只风筝,将自己的希望与梦想放飞,是令每个人回味一生的事。本届风筝节各班参赛人数每班3名,本次活动我们将如下进行各项评比:

1.风筝外形美观,可以自己动手做,也可以购买,数量各班上保证4个以上。

2.本次风筝节采取学生自由放飞,各位班主任在班内做好组织和指导工作。复赛和决赛时可以师生同放,看谁先将风筝放上蓝天(10分),留空时间(60分),高度(20分),外形(10分)

3.放飞风筝过程中,请全体师生站在走廊或到现场观赏

4.动结束后要求各班有序回到教室。

5.活动过程中,请各班保证学生安全,尤其是指导学生放风筝的教师。

能在空中平稳飞翔一定时间的风筝获得“最佳飞天奖”;

配合得最默契的小队获得“最佳合作奖”

在放飞的过程中,每类别选出10名获奖选手。

手工风筝的教案 篇4

一、活动背景:

为了加强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活跃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广大同学门的课余生活,锻炼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促进学院同学德、智、体、美、劳的协调发展,计算机工程学院学生会生活部与女生部特举办此次校园风筝节。

二、活动主题:

放飞青春,放飞梦想

、活动口号:

放飞青春,放飞梦想

四、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2日~20xx年4月24日风筝设计大赛

20xx年4月19日~20xx年4月21日风筝美文评选

20xx年4月17日风筝放飞比赛

五、主办单位:

共青团xx工学院委员会

策划承办单位:xx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学生会生活部、女生部

协办单位:管乐团、大学生艺术团、读者协会等

六、参赛对象:

xx工学院全体同学

七、活动流程:

1、风筝设计大赛

2、风筝美文征集大赛

3、风筝文化展

4、放飞风筝,放飞梦想

5、音乐晚会暨风筝文化艺术节闭幕式

八、活动安排:

(一)风筝设计大赛

1、报名阶段:

(1)要求:各院选派参赛队伍(不限一支,各院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复印报名表)。

(2)报名地点:xx

(3)联系人:杨思言:

2、设计阶段

(1)设计要求:

①作品中需注明风筝尺寸,大小,材质等;

②设计作品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并在作品文字讲解中注明;

③稿件要求:作品需设计在4开的'纸上。文字讲解部分需有电子稿。

(2)请各参赛队伍于4月18日12:00之前将设计图并附文字讲解交至社联办公室。同时将文字讲解发送至指定邮箱:

3、评比阶段

(1)网上投票

(2)现场投票:在评比期间,各参赛队伍上交的作品将会展出在橱窗内,由观众现场投票

(3)专家测评:在本次比赛组委会的领导下,聘请团委老师、有关专家组成的作品评选工作。

(二)风筝美文征集大赛

1、作品要求:

(1)作品内容主题健康,积极向上

(2)主题与“风筝”有关

(3)诗歌、散文、随笔等,形式不限

(4)文字稿和电子稿均需注明作者系院、班级、姓名及系方式

2、作品提交方式:

邮箱:

枚乘路校区:图书馆六楼读者协会办公室

负责人:沈晓东:

北京路校区:图书馆二楼读者协会办公室

负责人:丁晨辉:

(三)放飞风筝,放飞梦想

报名阶段

(1)要求:各院选派参赛队伍

(2)报名地点:枚乘路校区22#416~419

北京路活动中心三楼南部303

联系人:王照:

九、奖项设置

每个环节都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手工风筝的教案 篇5

风筝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题材,是孩童的一种游戏。但是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放风筝比较熟悉,可对于风筝的制作方法却接触甚少。所以本节课,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教学设计。

首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请同学们提前准备好家里的'风筝,带到学校来,分组进行观赏和讨论。通过这一个环节让学生了解风筝的样式和图案等特征。同时介绍风筝中到处可见的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福寿双全”“连年有余”等风筝图案形象寓意深刻,将情景物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主体鲜明突出,构思巧妙,趣味盎然,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浓烈的民族色彩,引导学生民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接着,以小组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方式,探究风筝的制作步骤和方法。了解风筝骨架的制作方法及材料,并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材料进行替代。并总结风筝的制作为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和放风筝。在学生制作时,不能要求学生按照放飞的目的制作。但是可以让学生了解扎架子需要注意比例,对于糊纸面,学生会遇到容易撕裂的情况,需要调整材料或者根据材料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黏合。

整个制作过程中,学生会有各种问题和困难。我建议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长辈,查资料,学生相互交流,通过这样的经历,增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