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懂得职场礼仪。

职场,繁重的工作可能让你剪不断理还乱,效率也久久不见提高。其实,这都是因为你没有用对方法!小编来告诉你。感谢阅读《关于劳务派遣,你应该了解哪些权益?》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所谓劳务派遣工,就是指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然后入职其他用工单位的一种用工形式,每年招聘季,劳务派遣公司都会招募大量劳务派遣人员,但劳务派遣工是劳动保障的盲区,签订合同的单位也不一样,所以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同样在一家公司工作,怎么待遇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劳务派遣用工都能享受哪些权益。

依法参加社保的权益

参加社保是每一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虽然派遣员工的劳动合同不是与所入职的单位签署的,但是并不代表派遣员工无权参加社保,只要是依法纳税的工作人员,都有权向劳务派遣公司提出缴纳社保的要求,若劳务派遣单位未按照规定,依法为派遣员工缴纳社保,则将面临罚款和赔偿问题。

有权参加工会的权益

劳动者参加工会是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你认为参加工会只是正式工的权利那就错了,劳务派遣工拥有和正式工一样的权利,也可以参加工会组织。工会是劳工总会的简称,是劳动者基于共同利益而自发组织的社会团体。参加工会有什么好处呢?简单来说,工会组织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第一道屏障,当你与入职单位或者劳动派遣单位发生纠纷时,可以先把问题反映到工会,工会有义务出面协助劳动者进行维权。如果问题严重,牵扯到劳动诉讼,工会组织也能帮你出谋划策,进行合理维权。

无派遣有底薪的权益

很多人认为劳务派遣工的工资是由入职单位发放的,所以在没有被派遣到单位的时间里,是没有工资拿的。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自你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起,你就属于派遣公司的合法员工,那么依照《劳动法》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必须保障员工的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员工在无派遣、赋闲的情况下,派遣公司也应该依法给予劳动者应得的底薪。所以,即使你没有入职单位,劳务派遣公司也会给你相应的底薪保障。有派遣时,工资由用人单位出,没派遣时则由派遣公司出。

长久以来,劳务派遣工的归属感普遍很低,在用人单位总有一种“外来人”的感觉,再加上劳务派遣行业鱼龙混杂,克扣截留派遣工薪资等情况时有发生,使得很多劳动者抵触去做劳务派遣工。其实劳务派遣工和正式工一样,拥有依法享有参加社保、加入工会、最低薪资保障等权益。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再去做劳务派遣工,就不怕遇到“坑”啦!

精选阅读

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原来差别也很大


2020年的疫情,加速了人们对于灵活用工的关注和了解。简单来说,灵活用工就是企业不是用签长期劳务合同的人员来完成指定的工作。在灵活用工的用工形式上,具体分为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两种情况,那么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之间有何区别呢?

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的定义

劳务派遣是指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单位派遣人员到用工单位从事用工单位安排的工作内容的一种用工形式。

劳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公司内的部分业务或职能工作内容发包给相关的机构,由其自行安排人员按照企业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业务或职能工作内容。

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的区别

1、劳务派遣适用劳动合同法,劳务外包适用合同法。

2、劳务派遣单位必须是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五十万元的法人实体;劳动者完成的工作都是企业的业务或职能活动。劳务承包单位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实体。

3、劳务派遣单位的员工必须按照用工单位确定的工作组织形式和工作时间安排进行劳动;发包企业对劳务承包单位的员工不进行直接管理,其工作组织形式和工作时间安排由劳务承包单位自己安排确定。

4、劳务派遣一般是按照派遣的时间和费用标准,根据约定派遣的人数结算费用,其合同标的一般是“人”;劳务外包一般按照事先确定的劳务单价,根据劳务承包单位完成的工作量结算,其合同标的一般是“事”。

5、劳务派遣中,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按劳动合同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劳务发包单位对劳务承担单位的员工不承担任何责任。劳务外包适用合同法,违约人除承担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外,适用民事赔偿责任。

劳动者应该注意什么

1、无论是哪种用工形式都需要签合同,在签合同时要看清楚自己签的合同是劳务外包合同还是劳务派遣合同。

2、和用人单位之间要明确结算费用的方式是工作量还是服务时间,并在合同中写清楚。

3、如果用人单位强行将劳务派遣的劳动者转为劳务外包,属于违背劳动合同的行为,劳动者可以选择申请回到派遣单位本部上班,或者借此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给予赔偿。

今年灵活用工的概念越来越火,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开始考虑或尝试劳务派遣及劳务外包。对于劳动者而言,新的用工模式将会给自己带来更多工作形式上的可能性,但在实际工作时,还是要分清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之间的关系,避免用人单位偷换概念。

劳务派遣退工薪酬管理规定


关于劳务派遣的退工问题,民间普遍存在这么一种误解,人们认为用工单位可以随时退工,即使退工事由不合法,只要劳务派遣公司不予解除合同,一直发最低工资来打持久消耗战,劳动者也就无可奈何,只能被迫自己离职。这里单就用工单位退工涉及到的工资待遇问题,这就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劳务派遣退工薪酬管理的一些规定了。

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标准

劳务派遣单位注册资本不得少于50万。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的劳动者订立两年以上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被派遣的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派遣单位应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所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合法退工时的工资待遇问题

合法退工劳动者退回到劳务派遣单位,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公司需要支付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依据为《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十二条第二款“被派遣劳动者退回后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如果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无工作期间工资标准高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话,或者劳务派遣公司的薪酬制度规定这种情况有高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应当按合同或制度执行。

违法退工时的工资待遇问题

用工单位违法退工时,作为用人单位的劳务派遣公司并非只需要支付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即可,而是应当与用工单位一同连带赔偿劳动者由于被违法退工造成的工资损失。援引《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认为法律只规定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支付最低工资即可。

以上就是关于最新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标准及其相关问题。只有充分知道这些,才能在最新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标准这一方面有更加清楚地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可以为您解决一些与这方面相关的分歧并解决于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标准相关的问题。

关于劳资纠纷,你了解多少?


随着劳动者法律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只会做一个默默无闻的打工者,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会使用法律的武器,来和用人单位争取属于自己的薪资、假期等权益。但并不是每一次维权都是一帆风顺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权益纠纷很容易就会变成劳资纠纷。

什么是劳资纠纷

劳资纠纷也称为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员工)与投资者(用人单位)之间由于种种利益冲突而发生的纠纷。具体包括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纠纷;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纠纷;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纠纷;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纠纷;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纠纷;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纠纷。

劳资纠纷的细分种类

1、按照劳资纠纷当事人人数多少的不同,可分为个人劳资纠纷和集体劳资纠纷。个人劳资纠纷是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集体劳资纠纷是指劳动者一方当事人在3人以上,有共同理由的劳动争议。

2、按照劳资纠纷的内容,可分为: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纠纷;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纠纷;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纠纷;因执行国家有关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纠纷等。

3、按照当事人国籍的不同,可分为国内劳资纠纷与涉外劳资纠纷。国内劳动争议是指中国的用人单位与具有中国国籍的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资纠纷;涉外劳动争议是指具有涉外因素的劳资纠纷,包括中国在国(境)外设立的机构与中国派往该机构工作的人员之间发生的劳资纠纷、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资纠纷。

4、按照劳资纠纷的客体来划分,可分为履行劳动合同纠纷、开除纠纷、辞退纠纷、辞职纠纷、工资纠纷、保险纠纷、福利纠纷、培训纠纷等。

发生劳资纠纷后应该怎么办

根据自愿原则,由双方当事人协议是否调解或仲裁,和解协议必须是双方自愿达成;仲裁人员应由当事人选择。

根据强制原则,劳动争议任何一方当事人或者政府无须协商均可依据法律规定交付仲裁解决争议;仲裁人员由仲裁机构指定。在强制原则下有的国家规定仲裁裁决具有终局效力,有的国家则规定对裁决不服,当事人可向法院起诉。

有些人认为劳资纠纷离自己很遥远,自己好好工作并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但身为普通劳动者,我们无法保证自己遇到的每一个用人单位都没有差错。在有空时,还是要对于劳资纠纷的情况种类及应对方式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在遇到时及时应对。

职场:关于中式饭局你了解多少?


作为中国职场人,有时候技能一旦学会就能受益终生?当然是点!菜!了!

外国人吃饭只是吃饭,约会进餐便是是讲情调、讲氛围的事情。而在中国则不同,饭局往往是中国人促进感情,合作谈生意,交友谈心的场合。这便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外交。那么中餐上如何点菜,才恰当得体?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看人下菜碟,从选对地方开始

选择不对=不知体恤

口味的不一致首先是从吃不吃辣开始分别的。

小编见过点菜的人自己就不吃辣的,却选择了湘菜馆,一上来就说“小炒黄牛肉别放辣、血鸭能不能少点辣……哎呀你们还有什么不辣的菜”,饭还没开吃就想说句“你自己慢用啊”然后掀桌走人。

无论如何,川菜、湘菜虽美味,但适合彼此熟悉、又同是无辣不欢的朋友把酒言欢。若是彼此不熟的商务宴请,小编推荐还是选择粤菜、江浙菜等安全牌。

为什么从总体来说,全国各地的粤菜馆普遍比川菜馆高端(广东本地倒是除外)?这是和粤菜较适合商务宴请互为因果的。

二、想营造什么氛围,就选择什么场合

不知捕捉氛围=不知轻重

人多的话,尽可能选择有包厢或大厅人少安静的餐馆,吃围餐。

人少的话,倒是可以选择一些私密性略强的场合。例如少于四人的商务洽谈,就很适合在CBD找一家中档以上的日料店(但千万别是回转寿司连锁),逼格、分量、氛围都刚刚好。

如果是非正式的会议餐,也可不必趁中午出去扎堆。可以约个下午茶,端上来就精致好看,环境也都清净惬意,价格也比正餐便宜。面子里子都有了,轻松的氛围还有助于促进结果。

三、菜品怎么搭配?

先记住一条公式:热菜数量=人数。根据人数、场合做出基本判断,再根据场合隆重程度,对热菜进行增加,最后辅以凉菜、甜品、茶饮营造气氛。

然而,档次是比较虚化的概念,如果需要一点逼格,可以点一道鱼类菜;如果需要大幅提升,就可以考虑海鲜、蟹类等菜品。

四、酒水怎么点?

有时候碍于情面和气氛,好酒也是必要的。红酒还是啤酒要看场合和菜品,记住“红酒吃红肉,白酒吃白肉“。如果是海鲜,尽量配干白;如果中餐中有油腻的菜,最好是干红。不过在点之前,试探问一句:“您开车了吗?“,既显得有礼节又可以心中有数,万一对方心照不宣说“别点酒,我开车了呢“

五、荤素怎么搭配?

此时要留意下,如果桌上有特别能吃的男士,一定要点硬菜。如果桌上有女性,一定要提前问是否吃羊肉、内脏、麻辣等忌口。此外,还要问问有没有穆斯林、素食者或者过敏人群。如果人不多,点不到五个菜,最好一半荤一半素,或者都点荤素搭配的菜。到了五道以上的菜,就不能平局分配了,多点一些半荤半素的菜。

六、照顾他人感受

拿着菜单先点一通自己爱吃的,可能除了你爸妈,没人想再和你一起吃饭了。抛开自己多年固有的风格和品味,从同桌大部分人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

千万别一口气自己全点完了!要停下来,看看已经点了些什么,征求大家意见,考虑到别人的忌口,最好是留出主食的空间。最后,还可以留出一两个菜,问一声:“你们要不要再看一下?”哪怕对方回答不要,问也比不问好。

七、用餐人情世故,禁忌须知:“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

纪律1:守时

纪律2:友尚往来

纪律3:守纪律

大致方向就是这样,但是也有八大注意

注意1:买单与安排座次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老板出席,应该将老板引至主座,然后请客户最高级别的坐在主座左侧位置,除非这次招待对象的领导级别非常高。

注意2:谁买单谁有话语权

人家请客,总不能自己埋头苦吃把自己那一份吃回来吧?人家花了钱自己又不能多吃,你还和人抢着说话,有没有天理了?

注意3:慎重夹菜

如果你是个男的,不要给人随便夹菜,尤其是给女性。如果你是个女的,也许特讨厌别人用口水筷子给你夹菜,可以说自己在减肥,然后把硬塞给你的东西放骨碟里不吃。

注意4:搞清状况再行动

身边坐一异性,搞清楚她是一个人来还是两个人来,和桌上谁的关系如何再说话,不然会有麻烦。桌上有大老板在,就别谈自己的小生意,就算你是大老板,也得看桌上有没有大领导和更大的老板再吹牛,你得明白,这是别人的饭局,不是你的演讲会,周围坐的也不是你的下属和员工。

注意5:人抬人高

大家是来找乐的,不是来拼命的,不是花钱花时间来听你吹牛的。别人讲,你夸,再有人讲,你也夸,总之,把别人点赞点够了,自然别人也会过来找你点赞,你这时候需要的就是一点点谦虚,就可以深不可测了。

注意6:保守秘密

也许你会发现领导在酒桌上喝多了称兄道弟,和你说些你不该知道的秘密;你都必须保持缄默,如果你还想和他们一起吃饭,并且顺利打入他们的另一个圈子。

注意7:不要随便劝酒

等级不够就没资格劝酒,劝酒都是在熟人和同级别的人之间,你一小跑龙套的逼着领导干了,你是找干。另外开车的,不喝酒的,酒量小的,异性的,说不喝,你就不能劝,消除尴尬的方法只有一个“我干了,您随意”。

注意8:点单和买单

别人请客,就别点菜,真要自己点,就问问服务员有什么特色菜然后挑个便宜的点了,然后让给女士或者东道主。自己请客,那务必得有一两道印象深刻的“狠菜”,免得别人嫌菜档次不高格调不高就不和你玩了。

目前的经济趋势造成了企业生存和发展都较为困难。老板想要处理各种麻烦,应付各色人等,都需要会点菜的人,能妥善安排活动中各项细节。别以为他们就只是会点菜,其实最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情商,也是潜在的老板人选——如果你了解人情世故,就该知道“大会走过场,小会定乾坤”的潜规则,重要的事情很多是在饭局上搞定的。

关于加班的常识,你了解多少?


五一小长假就要来了,加班总是职场人绕不开的话题。尽管员工不喜欢加班,HR却不得不安排加班。

那么问题来了,你知道加班的一些常识吗?只要员工延长了工作时间,HR都需要支付加班费或者安排调休吗?针对以上问题,小编解析如下,供大家参考:

未必。这9种情形,法院就判定不属于加班。

1、值班不属于加班

判例:(2017)苏08民终436号:值班期间可以休息,通常为非生产经营性的工作,不认定为加班,比如电话值班。

2、提前20分钟上班参加晨会不属于加班

判例:(2017)陕01民终2553号

3、上下班乘坐班车的时间不属于加班

判例:(2015)太民初字第00061号,如果能算加班,那岂不是住的越远越划算?

4、就餐时间不属于加班

判例:2014佛城法湾民初字第172号

5、因自身未能正常完成工作任务而延长工作时间的不属于加班

判例:(2011)沪一中民三(民)终字第134号

6、公司依法组织安排的安全例会不属于加班

判例:(2014)珠中法民一终字第120号,这一条肯定招很多员工不喜欢了。

7、参加公司组织的集中培训、升国旗仪式不属于加班

判例:(2014)新民一初字第2138号

8、保安的待命或备岗期间不属于加班

判例:(2015)锦民二终字第00085号

9、每日下班后的例会不属于加班

判例:(2016)辽1282民初2941号,下班后的例会,其实在员工心里等同于加班,但其实并不会被认定为加班。

单就一个加班的问题,就有这么多复杂的情形,HR要熟练掌握劳动法,应对形形色色的员工的咨询,还是挺任重道远的。

关于劳动仲裁,你需要了解的事


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申诉不清楚。虽然工人们有许多方法来维护他们的权利,但他们仍然无法摆脱繁琐的“程序”。现在让小编向职场人士们详细说明申请劳动仲裁时应注意的事项,以便避免绕道而行。

关于劳动仲裁,你需要了解的事

1、仲裁申请书:

内容包括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国籍、出生日期、住所、联系电话号码、通讯地址;雇主姓名、法定代表人姓名和职位、住所和联系电话号码、具体仲裁请求和数量、基于这些资料的事实和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除了提交原件外,还应根据受访者的数量提交申请和证据。仲裁申请应由申请人自己签字(如果有代笔人指示,该人应盖章指纹)。

因身体残疾等特殊原因,书写仲裁申请书确有困难的,仲裁委员会可以口头申请,并记录在案。申请人应当在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2、其它材料:

劳动者提出仲裁申请的:

(一)提交身份证复印件;

(二)委托代理人担任仲裁员的,应当提交申请人、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原件和授权委托书;

(三)被申请人是企业的,应当提供“企业登记资料”原件;(向行政机关查询)工商行政管理局地址。

在雇主提出的仲裁申请的情况下:

(一)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

(三)委托书。

许多员工不太可能知道这些情况,所以如果发生争议,他们总是感到困惑,犹豫不决,往往会失去仲裁的有效时间。

因此,当发生类似纠纷时,员工应大胆地从仲裁机构收到不予受理的通知,然后向合同履行地的法院起诉。不必担心公司的管辖权异议,也不必担心劳动合同中的类似条款。

关于统计学就业方向及前景,你了解多少?


在很多高校的理科专业中,都设有统计学这一专业,但一直以来关注度却比较低,很多人并不了解统计学到底是什么。其实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它涉及到数据的收集、分析、演示、解释和组织。过去统计学中的知识常被用来解决经济方面的问题,在当代,统计学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科研、教育、经济、管理、快消和互联网等各个领域。那么对于该专业的从业者而言,统计学就业方向及前景到底如何呢?

统计学的就业前景

统计学是很专的一门学科,好的统计学工作者不仅必须熟练运用所有统计工具,也要了解具体的行业特点,才能够根据数据做出好的决策。统计学目前已经广泛被应用在商业决策中。同时伴随着大数据的浪潮,各行各业现在都需要统计学的专业人才。所以统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还是非常广泛的。从目前国内就业情况来看,金融类这个高薪产业也是众多统计专业毕业生最向往的行业。而相对于金融和经济专业的毕业生而言,统计学专业的毕业生,其知识定位明确更有竞争力。而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高素质统计人才则更容易被各高级用人机构青睐。

统计学专业就业方向

总体来看,统计学专业从业者的主要有以下六个就业方向:

统计局:在公务员考试的时候,统计学专业的毕业生进入统计局等政府部门,从事国家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基础性工作,是这个专业比较好的选择。

保险公司:在保险公司中可以从事业务统计岗的工作,也可以去做精算相关方面的工作。

银行:银行一直都是经济类学生争相前往的行业。

互联网公司: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相关企业对统计学毕业生会更加青睐。

市场调查或者咨询类的公司:里面有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市场调查工作岗位,也是统计学毕业生专业所向。

经济咨询师:为企事业单位咨询、调研等有关的经济分析工作和统计工作,也可以成为会计师、经济师等跟统计相关的专业人士。

在部分高校,统计学是一个系,下面还会细分生物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等等。那么对于这部分从一开始就学习细分领域知识的从业者而言,从事相关度高的工作将会是更好的选择,比如生物统计学毕业后可以在制药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做分析,应用统计学毕业后可以去从事数学家、统计学家、运筹分析人员、计算机程序员等。所以说,统计学就业方向及前景如何,主要还是看个人的兴趣方向和选择,只要选定一个方向并坚持下去,一定会有不错的发展。

关于争取年终奖有些忌讳,你需要了解!


近期,后台有网友私信咨询:如果知道自己年终奖比同事少,你会找领导争取利益吗?

职场专家解答:对于每一个员工来说,在没有伤害他人的利益的前提下,年终奖当然都是多多益善了。有的员工可能会随遇而安,给多少拿多少,但有的员工更注重对年终奖的争取,但怎么争,却也是大有学问的。

1.不要居功自傲

实际上,员工对公司发展做出的贡献,公司是不会视而不见的。对公司的评价有一定的看法,可以通过合理的渠道找老板认真地谈一下,将自己的努力和工作成绩与老板开诚布公地交流沟通。但动辄以辞职和跳槽相威胁是不可取的,一方面是对公司、老板权威的挑战,另一方面也是对企业军心的动遥,这是企业不能容忍的行为。就算企业一时间离不开你,暂时隐忍不发,但也许哪一天公司财务就会通知你去领一个月的薪水走人了。

2.不要以家事为借口

在针对年终奖的争取中,有一部分员工采取了“曲线救国”办法。在老板面前大谈孩子要上学、房子要装修、妻子要看病等家庭琐事,希望借此来赢得同情,获得高额年终奖。但这种方式也许是适得其反的。在对年终奖的争取中,最重的砝码永远都只能是工作成绩。你必须凸现出自己一年中所做的特别贡献,让老板看到你的进步和突破。而仅仅想依靠博取老板的同情来获取年终奖,可能一时一地能够成功,但绝非长久之计。

3.不要拿人对比

不少职场员工习惯拿身边的人做比较。“他都拿了这么多,我为什么没有?”“难道我还不如他?”这些说法常常伤害的可能不是一个人。

显然,拿身边的人做比较,不仅伤害了同事,也伤害了老板,这样争取年终奖是不合适的。要争取好的回报,员工需要更多地从自身的评估入手。你必须真正认识清楚自己一年的成绩和在单位中的地位,这样才能真正提出合理的价位,在和老板的谈判中也更有底气。

4.不要拉帮结伙

“人多力量大”这是中国人一贯的思维方式。在争取年终奖的时候,很多员工也习惯联络上一批有意见的员工,一起找老板理论。这样,一是给自己壮了胆,二是人多势众,目的容易达到。但企业老板们最忌讳的就是员工们拉帮结伙,这是对他权威的一种公然挑衅。在这种情况下,老板或者是委曲求全,秋后算账;或者是破罐破摔,一个子也不给。无论最终是哪一种结局,对员工都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但如果合理协商之后,企业不愿意给,也可以选择直接到劳动仲裁处进行伸张,要求拿回自己的劳动所得,捍卫自己的权益。

关于职场社交,这些值得注意的小细节你了解多少?


工作之后难免会有些磕磕碰碰的地方,下面小编整理分享关于职场社交方面的一些值得注意的小细节,小心因为这些小细节而影响了你的职场交往哦,希望能对你的工作生活有一点帮助。

1.面试时不要欺骗,不要假装成你原本不是的模样。最绝望无助的人,莫过于那些在面试中伪装得很好,而在实际工作中就原形毕露的人。

2.别在聚会上围着一群人瞎晃悠,然后悄悄靠近他们,并且尴尬地插嘴打断别人的谈话。

3.绝对不要一张嘴就:“呃……”。例:“项目进行得怎么样了?”,“呃……”。

4.谨慎是一种美德,因此,应懂得沉默的重要性,不该说的坚决不说。

5.不要在提出观点后说:“……这样行得通吗?”这样说,表明你要么对自己所言没有信心,要么你根本不清楚自己说的是什么。

6.不要说:“我感觉……” 对待工作,你可以反复思考,但不可以含糊其词,凭感觉说事。

7.对同事,不要假装关心。比如说,要关心细节,而非长篇大论;要关心别人的假期真正过得如何,而非不痛不痒地来一句:“假期过得怎么样啊?我想应该不错吧。对了,交货的事……”

8.注意握手不要握太久、握太用力,或是太过拘谨(比如两手稍触即分,时间过短,像蜻蜓点水)。

9.迟到了就道歉,不要找任何借口或理由,不要解释迟到原因。

10.不要只是自己在说,而不管别人说了什么,注意倾听很重要。

11.写电子邮件时,不要出现无效率的写作类型,比如:写太多的感叹号,强制性地写“你好吗”,随意的电子邮件签名,像是“万事如意”等。

12.聊天要有眼神交流。不要低头往下看,不要左顾右盼往两边看,要真诚注视着对方的眼睛。

13.别在不适当的场合主动和重要人士握手,比如:当他们在吃饭的时候、当他们正在和别人交谈的时候、在洗手间里。

14.不要假装对某件其实你一无所知的事情十分精通,并高谈阔论,直至露出马脚。因为当我们对所谈之事一无所知时,我们就应该说“我不知道”。

15.不要因为焦虑而很大声地说话。

16.不要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偏激的言论,尤其是在你找工作期间。

17.不要对什么事都冷漠,要有一颗好奇的心,否则聊天就聊不起来。所以,当个好奇宝宝吧。

18.演讲的禁忌语:“我知道时间不多了,但我还有12点要讲。”、“哦,请原谅,我得咽一下口水。”、“在此我要告诉你:这个伟大的人就是我。”等等。

19.与“重要”的人或其他任何人交谈都是在与人谈话,不要区别对待,无需考虑他的地位。

看完以上分享12个职场社交礼仪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之后,希望大家自行对号入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知道看起来很多不起眼的小事情往往关系到我们的职场发展。

劳务工辞职报告


劳务工辞职报告 篇1

尊敬的公司领导:

来经纶一年多了,在人事专员这个岗位的我早已看惯了别人的辞职信,却在敲打自己这一封甚是沉重的辞呈之时,无从下笔。

我非常珍惜经纶大集体给予我这一年多来锻炼、学习、成长的机会,也非常的感谢各位领导、同仁给予我的众多帮助;非常感谢经纶传媒给予我这样一个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的平台,不断的磨练让自己从象牙塔中走到现实。我欢欣的观察着园区一花一木的成长,愉悦的迎接一张又一张的新面孔,也遗憾的送走一位又一位同仁。在经纶的大家庭里,我学会了很多在学校里不曾接触的东西,也开始学会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珍惜这份工作的机会,努力让自己在不断的在错误中成长。

面对自己的很多过错,我只有感到抱歉,非常感谢各位领导的信任,给予我一次又一次的机会继续在人事专员这个岗位上摸索成长。我的每一个错误都是因为自己的不够认真、不够负责造成的,鉴于本人的能力有限,现申请提出辞职,望领导批准! 最后,我发自内心的希望公司鸿运年年!

顺祝商祺!

***

**年**月**日

劳务工辞职报告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你们好!

自从xxxx年*月份进入**公司这个大家庭以来,我倍受“团结、务实、开拓、奉献”精神的.鼓舞,在为xxxx服务的同时,自身也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学习和煅炼,在此说声:“谢谢你们”!

今天我选择离开这里,有很多原因:1、由于身体素质差,似乎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再这样下去的话肯定有负面影响:2、由于年青,也许是能力有限,在为人处事方面还不是很成熟,这让我感到工作上很吃力,失去了往日的热情。因此,我定选择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希望领导批准,敬请早日安排为盼。

当然,无论我在那里,我都要为公司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因为我为曾经是xxxx公司里的一员而骄傲过。最后诚恳地说声:对不起!也衷心地祝愿公司兴旺发达!

此致

敬礼!

辞职人:

20xx年xx月xx日

劳务工辞职报告 篇3

尊敬的领导、经理:

你们好!

我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向公司提出辞职。

我来到xx已经近两年了,说到走很舍不得,但是离开公司是我必须的选择。我并不同于大多数的xx同事,我离开家乡,离开我安逸的生活选择来到这里,就选择了无法平凡。对于我目前的发展状况,个人并不满意,但是我知道我们这个行业的辛苦,也知道公司的不易,但我还有一段不同的路要走,不能陪着xx了。 谢谢公司对我的培养,我自认为也没有给公司抹黑,我希望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是公司美好的未来。

谢谢xx,是她第一眼看中了我,让我有机会为xx奉献出我人生宝贵的两年,我没有忘记对她的承诺。谢谢周总和杨总,也包括郭经理,我知道你们都很看好我,也一直想要培养我,我努力了,只是抱歉没能让你们看到果实。谢谢xx经理,也许你的性格并不曾让你在高层面前赢得太多荣耀,但我将对你的关心与照顾没齿难忘,在你见证我业务成熟的这两年中,我也看到了你的不断进步,现在的你,是我眼中最棒的部门经理。也谢谢所有部门的同事,也包括xx、xx、xx等,没有你们,我将孤立无援,我工作的成熟离不开你们的帮助与支持。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在此,我不想过多的煽情,我为我曾经是xx的一员而自豪,也希望领导们尊重我的选择,为我祝福吧。

以上所述,因个人原因,现正式向公司提出辞呈,希望领导给予批准,谢谢。

另:本人于7月1日口头提出辞职,7月11日正式递交辞职申请。为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转,希望领导早日安排工作交接人员,我将尽我所能处理好工作交接事宜。

此致

敬礼!

辞职人:

20xx年xx月xx日

劳务工辞职报告 篇4

尊敬的领导:

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我的辞职申请,我是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写这份辞职申请的。我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提出辞职。来到单位近半年了,正是在这里我开始踏上了社会,完成了自己从一个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单位平等的人际关系和开明的工作作风,让我有着找到了依靠的感觉,在这里我能开心的工作,开心的学习。但由于我自身能力的不足,近期的工作让我觉得力不从心。为此,我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我知道自己很不适合这份工作。为了不因为我个人能力的原因而影响到单位各项业务发展进度,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辞职。或许只有重新再跑到社会上去遭遇挫折,不断的深造,在不断打拼中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定位,才是我人生的下一步选择。

非常感谢您们在这段时间里对我的教导和照顾。在单位的这段经历对于我而言非常珍贵,将来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为自己曾经是单位的一员而感到荣幸。

祝单位领导和所有同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再次对我的离职给单位带来的不便表示抱歉,同时我也希望单位对我的申请予以考虑并批准。

xx

20xx年3月26日

职场上都有哪些应该远离的人?


最难的就是与人打交道,特别是与那些可怕的人打交道。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让职场变得深不可测,让职场新人胆战心惊。对于这些人,我们不能跟他们斤斤计较,只能想尽一切办法与其远离。那么职场中都有哪些令职场新人胆怯,应该远离的人呢?小编打听了一些身边上班族的看法,下面汇总分享给大家,看看你有没有遇到过。

一、不努力

往往有一些这样的人,自持功高,觉得单位离不开你,或者觉得我不做,也没人敢怎么样我。这种人要么有关系,要么就是得了便宜卖乖之人,说的不好听了,就是觉的自己很牛逼,很厉害,不努力也比别人强。其实在职场,不努力也是很可怕的,在这个随时变化时代,知识的更新就像是秒表,每一刻都不一样,如果你不接受新事物,就要面临被淘汰的可能性,你今天的不努力,说不了就换回明天的出局。

二、放弃自己

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也做不好,一旦做时没有信心,说不好有些同事还会在一旁笑话你,你就放弃了你自己。这和不努力还不一样,一旦有这样的想法,你无论做什么,你都会觉得这个世界是黑暗的,不公平的,某某某和我还不是一样,凭啥他做了主管之类的想法越来越多。抱怨的人和放弃的人最可怕。

三、双重人格

有一位女上司,在客户面前笑眯眯地打躬作揖装好人,对公司内部人却态度恶劣,老是冷面暴怒『你们这些人啊』。这种变化简直就属于双重人格。一下从女菩萨变成了母夜叉,非常令人害怕。我会尽量避免跟她说话。

四、跟狗仔队一样的女前辈

那绝对是对公司里的恋爱话题了如指掌的老前辈。新人入职时,她就会去打听是否有男朋友了。如果你一说,『正在找』或『喜欢帅哥』,这些话就会神秘地传到男员工耳中。从那以后,其他女前辈就提醒我『小心那个人』…既然你们都知道她是那种人,怎么不早点告诉我呢。

五、所谓的“笑面虎”

表面和和气气、亲密无间,专门背后下刀子,像有的老员工平时对待新员工非常客气,想得也很周到,但一到周末便找新员工值班,很难想像他的人品会好到哪儿去,而人品不过关,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致命伤,像这种面和心不和的存在,基本上不太可能会成为自己命中的贵人。

三大“高温权益”,你享受到了吗?


“我们公司7月底要放高温假了!”近日某论坛上网友发的一个帖子,瞬时引来众多网友跟帖大呼羡慕。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劳动者享有三大“高温权益”:停工不能停薪,减工时不能减工资;在高温下工作,中暑属于工伤;高温津贴应另外发放,不得计入最低工资。但其中对高温假并没有明确规定,放不放只是单位自主行为。

高温假、防暑物品、降温费……你期望得到怎样的高温补偿?

1.谁能享受高温假?

小满(文员)

“‘我们公司7月底要放高温假了!’近日某论坛上网友发的一个帖子,瞬时引来众多网友跟帖大呼羡慕。”要是我在网上看到这样的帖子,我的第一反应是:“带薪吗?”如果对方回答:“是。”我会问:“你是哪家公司的?”

我非刨根问底不可,因为我不相信。停工不停薪,哪有这样的好事!根据我的经验,现在能享受带薪高温假的,可能就是教师和一些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了。教师有寒暑假,且带薪。科研院所和大学有些像,有许多研究生,到了暑期,学生放假,科研人员顺便休息休息。此外,很少听说哪家公司会放假了。

因为高温放假,于法无据。我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在全国范围内普遍使用的高温劳动保护条例,还是1960年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那时候天也单纯,四季分明,夏天热一阵就不热了;人也单纯,大家都没空调,没汽车,城市热岛效应不明显,这个“暂行”了快半个世纪的办法,当然没有说高温要放假。

但天是越来越热,每年超过35℃的高温天天数纪录年年刷新。劳动关系越来越复杂,行业越来越五花八门,常有送水工热死、出租车司机猝死的不幸发生。于是这些年各地出台了一些地方性规定应对高温天。比如,上海2007年出台、至今管用的《市劳动保障局、市总工会关于本市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的通知》,就规定了——企业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季节津贴,津贴标准每天不低于10元。另外,“各企业,特别是从事高温作业和户外作业的行业,要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当气温达到35℃及以上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缩短工作时间。当气温达到38℃及以上时,除涉及国计民生、城市运行安全和人民基本生活等重要行业外,工作环境不能满足极端高温条件作业的企业,可视实际情况采取暂停工作和保证休息等措施。”

请看,是“气温达到38℃及以上时……,可视实际情况采取暂停工作和保证休息等措施”。如果不视天气情况,不视实际情况,不采取暂停工作和保证休息等措施,又如何处置,通知上没有说。所以,一个建筑工地,老板说声时间紧任务重,不能停工,工人还是要站在烫人的脚手架上干活。

要说高温假,在室外作业的工人、送水工、快递员最该放了,但如果有生意,老板又怎么可能放他们假?饭店厨房里的大师傅,一年到头都在战高温,能放假吗?

说来说去,只要有生意做,肯定是不会放他们假的。开头说的那个帖子,可能是公司不景气,没事做,老板做个顺水人情,推说天太热了,大家放高温假吧。这样,手下人觉得老板又有菩萨心肠又时尚。只是我担心,工资是要打点折的。或者这假长了,等入秋了,老板还不招呼手下回去上班。

2.拉电停产,放十天高温假

哈尼(策划)

我们公司是位于金桥开发区的生产型大企业,每年夏季,总要配合电力公司迎峰度夏的需要,全厂拉电停产十天左右。这样的时候,当然是全体大放假啦。大学毕业之后那么多年,没想到还能年年放暑假,放着假还有钱拿!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旅游!

第一次告诉朋友我放大假了,邀请他们一起去外地旅游,大家都没听懂,还叫我改时间,以配合他们的休假。这可由不得我,甚至也由不得我们公司,完全是服从命令听指挥,由上海市的整体供电情况来决定的。

因为朋友临时请不出假,尤其是十天的长假,而我又不想一个人出远门,好像失恋的怨妇逃离伤心之地独自去散心似的,所以,最后我只能一个人在家里,吃饱了睡,睡饱了吃,过上了宅女的“猪式”生活,在百无聊赖中度过了一个“悠长假期”。

后来我吸取教训,开始呼朋唤友提前筹划。不过,盛夏真的不是一个旅游的好时间。首先,天气太热了,没太多心情好好赏景了,往往只想着快点扫完景点;其次,夏季是旅游旺季,很多家长趁着暑假带孩子“行万里路”,所以,一进入7月,各种价格就要比6月底涨上很多,有年休假的上班族,完全没必要这个时候轧闹猛,为此,我的朋友们陪着我花了不少冤枉钱。

这样的烦恼,应该不是我一个人才有吧,上海有很多企业也和我们一样轮流限电。听说,上海大众、通用也要放高温假了。大众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前段时间加班加点,流水线上的工人每周只能休息一天,每天的工时也延长了,累得半死,都盼着早点放假休息呢。听到这消息,我情不自禁惨叫一声:“我的车啊!”

半个月前,我在上海大众下了一张订单,这款车本身就很抢手,预订期不断延长,从“现车”到“一个月”,再到“一个半月”、“两个月”。这几天,我的车已排进生产计划,偏偏碰上高温假,岂不是要大大地耽误了?

当然,该休息的还是得休息,该发放的福利就不能打折扣。比如我们家窗前的建筑工地,进入盛夏之后,每天中午都要雷打不动地停工两小时,不然,工人成批中暑怎么办?又比如,在过去经济不太发达的时候,企事业单位就养成了夏季发点防暑食品用品的习惯。我还清楚地记得,20年前,每到高温天下午,我就惦记着妈妈单位里要发绿豆棒冰了,总会犹豫究竟要不要过去蹭一根呢?偶尔,单位里还会破费一次,买点紫雪糕、花脸雪糕,这时候,就更加要限量发放,一人一支了,那可是当时一般舍不得买的“奢侈品”啊!哪像现在,领导们在捧着花露水、香皂、毛巾、十滴水之类的劳防用品来慰问的时候,大家一般都是当面打哈哈“感谢领导关心”,背地里根本不当回事情,随手就丢到角落里去了。如今这年代,相比这些形同鸡肋的用品,还不如发点降温费,或者干脆放假来得实惠。

3.天同温,人不同命

叶花果(广州职员)

今年的防暑降温费怎么发,会不会提高?每年大家都指望着,这个标准能够像气温一样,升高一些。但听单位行政部门的人员透露,今年的防暑降温费“涛声依旧”,也就是100元和一罐茶叶。

据说,该标准已经沿用多年。虽说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劳动者享有三大“高温权益”,但单位在什么情况下发高温津贴?降温费应该发多少?政府其实并没有硬性规定。每当眼睁睁地看到有些人领了大包小包的防暑物品,又揣了厚厚的一沓票子,而且还享受一段时间的高温假,顶着同样温度的我们真羡慕死了,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天同温,人不同命”啊。

虽然比上不足,但跟另外一些人比起来,我们单位那薄薄的一张钞票和一小罐子茶叶,还算有点分量,也有人羡慕我呢。有个老乡,是一家连锁快餐店的厨师,他形容自己工作时,说热得衣服能拧出水来,至于“防暑降温费”或者“高温补贴”,他表示自己还没听说过,“我们店里,无论是大工小工都是按照自己的工作拿钱,额外的福利惦记也没用。”

一个旧同事,月前换了新工作,到一家物业公司上班。高温天来临,公司准备了大桶的凉茶,有时候还会准备绿豆汤、西瓜等解暑食品,但就是没有高温补贴费。邻居家的小姑娘,暑假去超市里打工,当了一名收银员,据她说,“因为我们不是卖场里面的,原来都不给开空调,在我们一再要求下,最近才给开空调。”而且,单位没发过防暑降温费,喝水都是自己准备的。另有一个在某单位做临时工的朋友告诉我说:“单位只给正式职工发高温补贴,我们临时工则什么都没有。”虽然感到很不公平,但他却说,“现在工作多不好找啊,谁会为了百十来块钱的福利和领导争呢?”

还有一位做老板的朋友,问起他有没有给员工发降温费。他回答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的经营很不理想,尽量保证足额发放工资,保持员工稳定,才是重中之重。至于高温津贴嘛,就“缓发缓发”。

4.领导送清凉,三项措施到位

XY(项目主管)

我们领导每逢酷暑有静气,盖因事先做好了各方面准备。

“不让一名员工中暑”,老板每会必讲。他是这样说的,也的确是这样布置的。

首先,要准备好人民币。上面对防暑降温费的发放有明文规定,老板还另外拨出专项资金,大会小会三令五申,要求务必在酷暑到来之前发放到位。

要发钱,自然还要分三六九等。按各个部门的工作性质,大致是:三分之一员工涉及室外工作,例如采购、销售之类,这部分的防暑降温费最高;还有三分之一的员工虽在室内,却是“内外兼顾”的,自然也要给以倾斜;最不济的是我们“宅”在科室里的人,老板参照市里统一标准,不再多给一个子儿。不过,科室同仁心态很平,毕竟每天上班孵着空调,再喊热就有点矫情了。

当然,发钱,老板可以做主;用钱,却是员工自己当家。

钱的花销大有讲究。虽然老板一再呼吁,希望大家“专款专用”,要吃好点喝好点。可还是有不少员工自恃身强力壮,把老板的话当耳边风。这年头不缺吃不缺喝,钱发到自己荷包,就像肉烂在自家锅里,爱怎么痛快怎么来。譬如:有些美眉,吃是吃得好些了,却是将吃零食的档次提高了;有些老兄,喝是喝得好些了,却是把喝老酒的品牌提升了。老板虽然有意见,却无法干涉员工的私生活。

当然,老板也不是毫无作为。领导做事总喜欢留一手,为了大家身体健康,老板还是动了一番脑筋,所谓人是铁饭是钢,第一项措施是抓职工食堂的饭菜质量,临时抽调得力副手老W到食堂现场办公,好在这位干将没有浪得虚名,最实在的业绩,是提高了午餐免费汤的内涵——原来被员工讥讽为“洪湖水浪打浪”的营养汤,一改往日清可鉴人的寒酸相,被大伙改口称为“进口不列颠国旗汤”——黑(紫菜)红(西红柿)白(冬瓜)皆有。如此一来,公司花点小钱,赢得大家交口称赞,还是很得民心的;第二项措施是发放夏季防暑食品和药品,无非是绿豆、人丹、饮料等诸如此类,大家吃了拿了,普遍得了实惠,皆大欢喜;第三项措施是加强防暑硬件的配置和维护,早在6月初,凡是具备安装空调的场所都安装到位。

三项措施到位,公司上下自然心静自然凉,公司业绩不受高温影响,稳定增长。(完)

《关于劳务派遣,你应该了解哪些权益?》由职场百态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职场百态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你应该懂得职场礼仪”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