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你的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历经52岁卸任日本麦肯锡顾问公司总经理、投身政治运动、参选东京都知事(等同于东京市市长)失利等重大转折之后,大前研一回顾自己长达25年的上班族生涯,撰写了《后五十岁的选择》一书,与读者们分享自己对职场的种种体悟与观察。

他指出,身为一名上班族,无论你正值20世代(指20~29岁之间的人,以下类推)、30世代、40世代或50世代,对个人及公司而言,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因此,如果不能及早认清自己的年纪,正确判断出每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并为接踵而来的挑战预做准备,到了即将退休的50岁上下时,将不得不面对与同事们「命运大不同」的情景;如果大环境欠佳,还可能提早遭到资遣。

大前研一强调一个观念:人生是连续不断的过程。因此,你每个阶段所采取的策略,都将大幅影响下个阶段的表现。换句话说,唯有认真看待职业生涯中的每一段时间,年老后才能安然退场,拥有幸福的人生。

那么,我们应如何掌握每个时期的学习重点,避免影响自身的未来发展?透过管理大师的经验分享,面对往后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你将能描绘出更加清晰的蓝图!

20几岁时,你该拒绝「一个指令,一个动作」

大前研一认为,真正优秀的经理人,在20世代就会崭露头角,创造自己的事业。他举例,松下幸之助从12岁就开始做学徒,学习实务经验,25岁时创立松下电器(Panasonic)。盛田昭夫少年就在家族事业中接受磨练,大学毕业后才创立东京通信工业(即后来的SONY)。藤田田在大学时代就成立贸易公司,日后更成功引进快餐文化,打造出日本第一间麦当劳。

大前研一指出,这些成功经理人最大的共通点,就在于「不把自己视为一个上班族」,并且持续保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因此,他们不曾被繁重的例行公事所「驯服」,反倒藉机把握机会学习,挖掘出自己的才能。

一般而言,20几岁的上班族多半离开校园不久。由于经验不足,容易被主管质疑「有没有听懂我的意思?能不能顺利完成我交代的任务?」

但是,当主管指示你「去做」时,你是否曾停下脚步、仔细思考为何要做?或者,有没有更有效率的做法?如果只一味想着完成上司的嘱付,长久下来,可能演变为一个指令、一个动作的行动模式,甚至因此让你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以大前研一为例,他在取得博士学位返国后,即顺利进入日立制作所(HITACHI)工作。当时,这间公司被尊称为「世界的日立」,是日本最受尊崇的重点企业之一。

但是,在任职工程师的2年内,大前研一始终对高层放弃自行研发、由外国引进技术的取巧做法不以为然。由于多次进言无效,他在29岁时毅然离职,才因此找到更能发挥长才的舞台。

度过20世代的方式,将对你往后的职业生涯造成难以想象的影响。切勿人云亦云,以免你的独立思考力悄悄溜走!

30几岁时,你该全力以赴,远离「魔之15年」

30几岁,是最适合上班族全力以赴,一步步迈向成功的阶段。大前研一指出,无论待的是什么样的公司,在进入职场10年后,面对所有该学习的事物,不只是学会,更要完全精通、做到连自己都无法挑剔的程度为止。因为,这是上班族学习能力最强的黄金期,一旦过了这个阶段,许多人就只能停留在原地了。

30几岁的上班族,不仅累积了足够的实务经验,体力、精神、能力等各方面也都处于巅峰状态。为达到理想目标,往往可以一天20小时以上全心投入工作,因此,这也是接手管理职务的最佳时机。

除此之外,这个阶段另一项难能可贵的特质,在于「仍保有转换跑道的可能性」。由于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尚在起跑期,仍保有相当程度的余裕,即便有心转职,为「改变」而付出的代价也相对较小。

举例来说,在离开日立之后,大前研一决定转换跑道,进入麦肯锡顾问公司,投身陌生的管理领域。身为菜鸟、又得经常向年纪比他大上一倍的企业主提案,他总是比同事花费更多的时间反覆假设、实验,甚至跑遍全国实地访谈,最后才充满自信地整理出结论回报。

他出版就引起热烈讨论的第一本著作《企业参谋》,正是他在麦肯锡前3年的个人笔记集结而成。36岁时,他就正式升任为日本麦肯锡顾问公司总经理。

尽管拥有上述种种优势,对30世代的上班族而言,仍有一个得特别留心的陷阱:避免陷入「魔之15年」!这是大前研一自创的词汇,泛指自认为已熟练各种能力、不打算继续学习、也没有离职意愿的阶段。通常在35岁左右发生,并持续到离开公司为止。

他形容,此一类型的上班族已经丧失所有目标和上进心,每天的工作彷彿「只算减分的纸牌游戏」,只盼不要被扣分即可。长久下来,和升迁之间的距离自然也日渐遥远,只好安静等待退休了。

40几岁时,你该多观察前辈,订出「工作外的人生目标」

如果你已经步入40以上的年纪,不妨环顾周围,想想那些与你同期进入公司的优秀同事们,如今人在哪里?

大前研一指出,40几岁的上班族应该正视现实了──在主管们的眼中,「值得升迁」与「留在原地」的职员名单,到了这个阶段,已经再明显不过。而随着年龄增长,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那么,如何避免面对这种情况?大前研一建议,与其空泛地想象自己的未来,不妨锁定部门内一位令你「服气」、年资又高于你10年左右的前辈,长期观察他的职业生涯。他在公司最得意的时期是什么时候?目前担任什么职务?处于什么状况?大家都怎么评论他?

同部门的资深同事,是最值得你参考的观察对象,因为你们身处在同一个环境,吸收着相同培养皿中的营养成分。观察过程中,也许你会出现「要是他当时这样做,现在会过得更好」的想法。这些建议,请直接赠与你自己,因为资深同事的现状,很可能成为你不久后的未来。

由于已经踏入职业生涯的中后期,大前研一给40世代上班族的另一个建议,是「找到工作之外的人生目标」。

就他个人而言,由于自觉身为知识分子,理应有一份社会责任,因此在49岁时创立了市民运动组织「平成维新之会」,开启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运动,并在3年后毅然辞去麦肯锡总经理一职,参选东京都知事。

即使最后的参选结果不甚理想,但是勇敢踏出第一步,去实践工作以外的人生目标,始终是大前研一口中「不曾后悔的选择」。

50几岁时,你该勇敢Reset你的人生

到了50几岁,已经隐约可以看见职业生涯的尾巴,预测自己所能到达的最终高度了。

大前研一建议,在退休的前5~10年之间,上班族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一次总盘点。这个行动隐藏着两层意义:回顾过去努力的成绩、审视未来30年想要的生活。

「人生过得幸不幸福,才是这辈子是否成功的判断基准,」他强调。所以到了这个阶段,一切都要从结果反推回来思考,什么样的事情令你幸福?此生有什么重要目标还没达到?

总盘点的时候,务必对自己完全坦诚。一旦发现「不做会留下遗憾」的事情,不妨勇敢Reset你的人生!这个动作,也等同于过去人生的「总结算」:一般来讲,认真经营各阶段职业生涯的人,此时往往能拥有比一般人更优渥的条件,依照自身意愿,从容进行人生Reset.

2005年,62岁的大前研一也勇敢Reset了自己的人生。自麦肯锡退休、离开政治圈之后,他不仅在世界各知名大学任教,更创立商业突破(BusinessBreakthrough)研究所,发挥所长,致力于培养更多企业管理人才。

现在的你,身处在文中的哪一个阶段?在看完管理大师以自身经验为基础,为20~50岁上班族分别拟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术后,不妨也套用在自己身上试试。

只要循序渐进地踏稳每一步,拥有让你充满自信、每天都获得满满成就感,最终顺利退场的工作生涯,绝非不可能!

职业生涯两阶段,埋头工作外的重点任务checklist

大前研一建议,上班族可把自己的职业生涯略分为两大阶段。20~40岁为「目标冲刺期」,40~60岁为「退休准备期」,两阶段的重点任务各有不同:

目标冲刺期(20~40岁)

多提出一些大胆创新的想法「惊艳」你的主管,千万不要自我设限!

多看新闻,适时捍卫自己的权益,也关心社会上的其他人都在做些什么。

培养出不可取代的专业能力。这是获得晋升的基本条件,更关系到能否由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形成正向循环。

退休准备期(40~60岁)

写出「上了年纪后想做的10件事」,其中要包含5件室内活动,这样即使体力衰退,也能持续维持,到老都要保有个人兴趣!

盘点你职业生涯中最核心的一样才华,持续加强它。万一突然遭到调职或裁员,到下一间公司也能快速建立个人价值。

挑选适当时机,将自己长年累积的实战经验传承给后起之秀,逐步为公司培养新生代人才。

精选阅读

上班族20~50岁职业生涯规划术


当你还是处于20~50岁之间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你是否已经开始有执行这样的步骤了呢?

历经52岁卸任日本麦肯锡顾问公司总经理、投身政治运动、参选东京都知事(等同于东京市市长)失利等重大转折之后,大前研一回顾自己长达25年的上班族生涯,撰写了《后五十岁的选择》一书,与读者们分享自己对职场的种种体悟与观察。

他指出,身为一名上班族,无论你正值20世代(指20~29岁之间的人,以下类推)、30世代、40世代或50世代,对个人及公司而言,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因此,如果不能及早认清自己的年纪,正确判断出每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并为接踵而来的挑战预做准备,到了即将退休的50岁上下时,将不得不面对与同事们「命运大不同」的情景;如果大环境欠佳,还可能提早遭到资遣。

大前研一强调一个观念:人生是连续不断的过程。因此,你每个阶段所采取的策略,都将大幅影响下个阶段的表现。换句话说,唯有认真看待职业生涯中的每一段时间,年老后才能安然退场,拥有幸福的人生。

那么,我们应如何掌握每个时期的学习重点,避免影响自身的未来发展?透过管理大师的经验分享,面对往后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你将能描绘出更加清晰的蓝图!

20几岁时你该拒绝「一个指令,一个动作」

大前研一认为,真正优秀的经理人,在20世代就会崭露头角,创造自己的事业。

他举例,松下幸之助从12岁就开始做学徒,学习实务经验,25岁时创立松下电器(Panasonic)。盛田昭夫少年就在家族事业中接受磨练,大学毕业后才创立东京通信工业(即后来的SONY)。藤田田在大学时代就成立贸易公司,日后更成功引进快餐文化,打造出日本第一间麦当劳。

大前研一指出,这些成功经理人最大的共通点,就在于「不把自己视为一个上班族」,并且持续保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因此,他们不曾被繁重的例行公事所「驯服」,反倒藉机把握机会学习,挖掘出自己的才能。

一般而言,20几岁的上班族多半离开校园不久。由于经验不足,容易被主管质疑「有没有听懂我的意思?能不能顺利完成我交代的任务?」

但是,当主管指示你「去做」时,你是否曾停下脚步、仔细思考为何要做?或者,有没有更有效率的做法?如果只一味想着完成上司的嘱付,长久下来,可能演变为一个指令、一个动作的行动模式,甚至因此让你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以大前研一为例,他在取得博士学位返国后,即顺利进入日立制作所(HITACHI)工作。当时,这间公司被尊称为「世界的日立」,是日本最受尊崇的重点企业之一。

但是,在任职工程师的2年内,大前研一始终对高层放弃自行研发、由外国引进技术的取巧做法不以为然。由于多次进言无效,他在29岁时毅然离职,才因此找到更能发挥长才的舞台。

度过20世代的方式,将对你往后的职业生涯造成难以想象的影响。切勿人云亦云,以免你的独立思考力悄悄溜走!

30几岁时你该全力以赴,远离「魔之15年」

30几岁,是最适合上班族全力以赴,一步步迈向成功的阶段。

大前研一指出,无论待的是什么样的公司,在进入职场10年后,面对所有该学习的事物,不只是学会,更要完全精通、做到连自己都无法挑剔的程度为止。因为,这是上班族学习能力最强的黄金期,一旦过了这个阶段,许多人就只能停留在原地了。

30几岁的上班族,不仅累积了足够的实务经验,体力、精神、能力等各方面也都处于巅峰状态。为达到理想目标,往往可以一天20小时以上全心投入工作,因此,这也是接手管理职务的最佳时机。

除此之外,这个阶段另一项难能可贵的特质,在于「仍保有转换跑道的可能性」。由于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尚在起跑期,仍保有相当程度的余裕,即便有心转职,为「改变」而付出的代价也相对较小。

举例来说,在离开日立之后,大前研一决定转换跑道,进入麦肯锡顾问公司,投身陌生的管理领域。身为菜鸟、又得经常向年纪比他大上一倍的企业主提案,他总是比同事花费更多的时间反覆假设、实验,甚至跑遍全国实地访谈,最后才充满自信地整理出结论回报。

他甫出版就引起热烈讨论的第一本着作《企业参谋》,正是他在麦肯锡前3年的个人笔记集结而成。36岁时,他就正式升任为日本麦肯锡顾问公司总经理。

尽管拥有上述种种优势,对30世代的上班族而言,仍有一个得特别留心的陷阱:避免陷入「魔之15年」!这是大前研一自创的词汇,泛指自认为已熟练各种能力、不打算继续学习、也没有离职意愿的阶段。通常在35岁左右发生,并持续到离开公司为止。

他形容,此一类型的上班族已经丧失所有目标和上进心,每天的工作彷彿「只算减分的纸牌游戏」,只盼不要被扣分即可。长久下来,和升迁之间的距离自然也日渐遥远,只好安静等待退休了。

40几岁时你该多观察前辈,订出「工作外的人生目标」

如果你已经步入40以上的年纪,不妨环顾周围,想想那些与你同期进入公司的优秀同事们,如今人在哪里?

大前研一指出,40几岁的上班族应该正视现实了──在主管们的眼中,「值得升迁」与「留在原地」的职员名单,到了这个阶段,已经再明显不过。而随着年龄增长,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那么,如何避免面对这种情况?大前研一建议,与其空泛地想象自己的未来,不妨锁定部门内一位令你「服气」、年资又高于你10年左右的前辈,长期观察他的职场生涯。他在公司最得意的时期是什么时候?目前担任什么职务?处于什么状况?大家都怎么评论他?

同部门的资深同事,是最值得你参考的观察对象,因为你们身处在同一个环境,吸收着相同培养皿中的营养成分。观察过程中,也许你会出现「要是他当时这样做,现在会过得更好」的想法。这些建议,请直接赠与你自己,因为资深同事的现状,很可能成为你不久后的未来。

由于已经踏入职业生涯的中后期,大前研一给40世代上班族的另一个建议,是「找到工作之外的人生目标」。就他个人而言,由于自觉身为知识分子,理应有一份社会责任,因此在49岁时创立了市**动组织「平成维新之会」,开启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运动,并在3年后毅然辞去麦肯锡总经理一职,参选东京都知事。

20岁-60岁的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阶段如何划分,各国专家学者有不同的划分理论和方法,主要可分为按年龄层次划分、按专业层次划分和按管理层次划分三种类型。我国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人事人才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罗双平认为:以年龄为依据,每十年作为一个阶段比较合适,即二十岁至三十岁为一个阶段,三十岁至四十岁为一个阶段,依次类推。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这几个阶段,那么你现在该做些什么呢?罗双平谈了他的看法,供读者朋友参考。

二十岁至三十岁:走好第一步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是人生事业发展的起点。如何起步,直接关系到今后的成败。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选择职业。在充分做好自我分析和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设定人生目标,制定人生计划。再一个任务,就是要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年轻人步入职业世界,表现如何,对未来的发展影响极大。有些年轻人,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总认为自己有知识,有文化,到单位工作后不屑于做零星小事,不能给同事们留下良好的印象,这对一个年轻人的发展而言,可以说是一个危机。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坚持学习。根据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一生工作所需的知识,90%是工作后学习的。这个数据足以说明参加工作后学习的重要性。

三十岁至四十岁:不可忽视修订目标

这个时期是一个人风华正茂之时,是充分展现自己才能、获得晋升、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之时。此时的任务,除发奋努力,展示才能,拓展事业以外,对很多人来说,还有一个调整职业、修订目标的任务。人到30多岁,应当对自己、对环境有了更清楚的了解。看一看自己选择的职业、所选择的生涯路线、所确定的人生目标是否符合现实,如有出入,应尽快调整。

四十岁至五十岁:及时充电

这一阶段,是人生的收获季节,也是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人大显身手的时期。对于到了这个年龄仍一无所得、事业无成的人应深刻反省一下原因何在?重点在自身上找原因,对环境因素也要做客观分析,切勿将一切原因都归咎于外界因素,他人之过。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找出客观原因,才能解决人生发展的困阻,把握今后的努力方向。

此阶段的另一个任务是继续充电。很多人在此阶段都会遇到知识更新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日趋缩短,如不及时充电,将难以满足工作需要,甚至影响事业的发展。

五十岁至六十岁:做好晚年生涯规划

此阶段是人生的转折期,无论是在事业上继续发展,还是准备退休,都面临转折问题。由于医学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此时乃至以后的十几年,都能身体健康,照样工作,所以做好晚年生涯规划十分重要。日本的职工一般是45岁时,开始做晚年生涯规划;美国是50岁时做晚年生涯规划。我国的职工按退休年龄提前5年做晚年生涯规划即可。

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定退化后的二三十年内,你准备干点什么事情,然后根据目标,制定行动方案;二是学习退休后的工作技能,最好是在退休前三年开始着手学习;三是了解退休后再就业的有关政策;四是寻找工作机会。目前我国已有离退休人员的人才职业介绍所,可提前与这些部门联系,取得他们的帮助。

做好20岁——60岁职业生涯规划书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贯穿一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职业规划,做好20岁——60岁职业生涯规划书,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确立的人生目标,非常之重要。

职业生涯阶段如何划分,各国专家学者有不同的划分理论和方法,主要可分为按年龄层次划分、按专业层次划分和按管理层次划分三种类型。我国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人事人才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罗教授认为:以年龄为依据,每十年作为一个阶段比较合适,即20岁至30岁为一个阶段,30岁至40岁为一个阶段,依次类推。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这几个阶段,那么你现在该做些什么呢?

20岁至30岁规划:走好每一步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是人生事业发展的起点。如何起步,直接关系到今后的成败。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选择职业。在充分做好自我分析和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只要,设定人生目标,制定人生计划。再一个任务,就是要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年轻人步入职业世界,表现如何,对未来的发展影响极大。有些年轻人,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总认为自己有知识,有文化,到单位工作后不屑于做零星小事,不能给同事们留下良好的印象,这对一个年轻人的发展而言,可以说是一个危机。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坚持学习。根据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一生工作所需的知识,90%是工作后学习的。这个数据足以说明参加工作后学习的重要性。

30岁至40岁:不可忽视修订目标

这个时期是一个人风华正茂之时,是充分展现自己才能、获得晋升、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之时。此时的任务,除了发奋努力,展示才能,拓展事业以外,对很多人来说,还有一个调整职业、修订目标的任务。人到30多岁,应当对自己、对环境有了更清楚的了解。看一看自己选择的职业、所选择的生涯路线、所确定的人生目标是否符合现实,如有出入,应尽快调整。

40岁至50岁:及时充电

这一阶段,是人生的收获季节,也是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人大显身手的时期。对于到了这个年龄仍一无所得、事业无成的人应深刻反省一下原因何在?重点在自身上找原因,对环境因素也要做客观分析,切勿将一切原因咎于外界因素,他人之过。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找出客观原因,才能解决人生发展的困阻,把握今后的努力方向。

此阶段的另一个任务是继续“充电”。很多人在此阶段都会遇到知识更新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日趋缩短,如不及时充电,将难以满足工作需要,甚至影响事业的发展。

50岁至60岁:做好晚年生涯规划

此阶段是人生的转折期,无论是在事业上继续发展,还是准备退休,都面临转折问题。由于医学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此时乃至以后的时几年,都能身体健康照样工作,所以做好晚年生涯规划十分重要。日本的职工一般是45岁时,开始做晚年生涯规划;美国是50岁时做晚年生涯规划。我国的职工按退休年龄提前5年做晚年生涯规划即可。

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定退化后的二三十年内,你准备干点什么事情,然后根据目标,制定行动方案;二是学习退休后的工作技能,最好是在退休前三年开始着手学习;三是了解退休后再就业的有关政策;四是寻找工作机会。目前我国已有离退休人员的人才职业介绍所,可提前与这些满门联系,取得他们的帮助。

30岁你如何看待职业生涯规划


30岁怎么看待职业生涯规划 ?30岁,这是许多人职业生涯的一个门槛。他们已经没有了工作初期的新鲜感,对职场充满了焦虑与倦怠,却不得不面对另一个问题:未来如何保障?下面为您带来30岁怎么看待职业生涯规划的详细内容。

30岁,对企业文化或是企业愿景之类的华美说辞早已麻木。在他们看来,企业并不是员工的家,企业和员工说到底是一种交易的关系企业支付薪水,员工提供劳动力或是智力。

他们的倦怠和迷惘,不仅因为他们是企业人,更因为他们还是社会人。作为企业人,他们按照职位的标准来做事,从而得到相应的报酬。但作为社会人,这些报酬并不能保障他们的未来,员工在企业的任职结束,也意味着交易的结束,企业就不再对这个员工的未来负责了。但员工却需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或者 创业 机会。

在保障制度缺失的社会里,一个职业经理人是不可能不产生焦虑与倦怠的情绪的。在市场经济初期的很多企业中,甚至连为员工买个保险都舍不得,如何谈得上为员工的未来设计?

职场的倦怠,是因为这些人实在看不清楚职业的未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今日的努力只是在为公司付出,充其量是锻炼了自己,但这种锻炼如果不能成为行业顶尖,事实上对未来的益处也是有限的。

选择 创业 ,在很多职业人看来,也是为了摆脱这种焦虑和彷徨的一种途径。

他们选择 创业 ,就是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也是为了获得保障。中国东部发达地区是创业人数很高的一个地区,这固然和机会多有关系,但深层次上,恐怕他们更需要的是要通过创业来为自己的未来做出主张。

大多数人的人生目标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包括对财富、社会地位的渴求和实现自我。很可惜,大多数工作是很难满足这些人生目标的,工作至多能获得小康或者中产,实现自我的就更少了。大多数职业人过了40多岁就会走下坡路,能在职业上持续上升的只是少数。

广义上来说,无论是创业还是做职业经理人,都是一个生意。因此很多人会按照生意的成本、风险和收益来综合考量。

职业经理人选择创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在现阶段的中国,创业的机会很多,而且创业的风险未必比打工的风险高多少,而其收益却要高很多。

在中国,外企的职业经理人平均2到3年跳一次槽,中国民企的平均寿命为3.5年,企业并不能对你的职业前途做出什么保障,在中国做职业经理人,风险其实是很高的。很少有职业经理人能把握自己的职业命运,他们的命运总是被别人掌握或者左右。这是一种令人感到悲哀的现实。

在西方,由于市场经济长期的发展,市场比较规范,雇主和雇员之间也有一种长期的心理契约,因此大家都会选择长期博弈。但在现阶段的中国,企业和雇员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短期博弈,当企业对员工没有什么承诺时,就不要指望员工对企业有什么忠诚。

在欧洲国家,从社会地位和收入上来讲,普通白领甚至也要好过小老板。但在中国却不是这样的状况,中国的普通白领收入远不及一个小老板。

在中国这个社会福利保障有待完备的社会,你的人生要过得好,就需要你今日所做的投资是能为你的人生带来长久收益的。可惜的是,在现阶段的中国职场中,职业生涯通常是高度不确定的。

因此,如果当创业的收益远大于打工,但风险却不见得就比打工大很多时,付出也未必比打工多很多时,一个理性的选择似乎就是创业,三十而立的古训更推动了这种焦虑的现实转化。

这个出路不是职业的出路,而是人生的出路。大多数有能力和胆识的人做出的投资选择便是创业。

然而,一个纯粹职业人真的是不值得肯定的吗?这也未必。职业人生的肯定来自于对未来的保障,它需要社会福利保障的完善,也需要企业的成熟和长期稳健经营,当然也需要我们的市场经济越来越成熟。

20--60岁职业规划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贯穿一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确立的人生目标,非常重要。


职业生涯阶段如何划分,各国专家学者有不同的划分理论和方法,主要可分为按年龄层次划分、按专业层次划分和按管理层次划分三种类型。我国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人事人才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罗双平认为:以年龄为依据,每十年作为一个阶段比较合适,即二十岁至三十岁为一个阶段,三十岁至四十岁为一个阶段,依次类推。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这几个阶段,那么你现在该做些什么呢?罗双平谈了他的看法,供读者朋友参考。


二十岁至三十岁:走好第一步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是人生事业发展的起点。如何起步,直接关系到今后的成败。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选择职业。在充分做好自我分析和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设定人生目标,制定人生计划。再一个任务,就是要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年轻人步入职业世界,表现如何,对未来的发展影响极大。有些年轻人,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总认为自己有知识,有文化,到单位工作后不屑于做零星小事,不能给同事们留下良好的印象,这对一个年轻人的发展而言,可以说是一个危机。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坚持学习。根据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一生工作所需的知识,90%是工作后学习的。这个数据足以说明参加工作后学习的重要性。

三十岁至四十岁:不可忽视修订目标

这个时期是一个人风华正茂之时,是充分展现自己才能、获得晋升、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之时。此时的任务,除发奋努力,展示才能,拓展事业以外,对很多人来说,还有一个调整职业、修订目标的任务。人到30多岁,应当对自己、对环境有了更清楚的了解。看一看自己选择的职业、所选择的生涯路线、所确定的人生目标是否符合现实,如有出入,应尽快调整。

四十岁至五十岁:及时充电

这一阶段,是人生的收获季节,也是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人大显身手的时期。对于到了这个年龄仍一无所得、事业无成的人应深刻反省一下原因何在?重点在自身上找原因,对环境因素也要做客观分析,切勿将一切原因都归咎于外界因素,他人之过。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找出客观原因,才能解决人生发展的困阻,把握今后的努力方向。

此阶段的另一个任务是继续充电。很多人在此阶段都会遇到知识更新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日趋缩短,如不及时充电,将难以满足工作需要,甚至影响事业的发展。

五十岁至六十岁:做好晚年生涯规划

此阶段是人生的转折期,无论是在事业上继续发展,还是准备退休,都面临转折问题。由于医学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此时乃至以后的十几年,都能身体健康,照样工作,所以做好晚年生涯规划十分重要。日本的职工一般是45岁时,开始做晚年生涯规划;美国是50岁时做晚年生涯规划。我国的职工按退休年龄提前5年做晚年生涯规划即可。

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定退化后的二三十年内,你准备干点什么事情,然后根据目标,制定行动方案;二是学习退休后的工作技能,最好是在退休前三年开始着手学习;三是了解退休后再就业的有关政策;四是寻找工作机会。目前我国已有离退休人员的人才职业介绍所,可提前与这些部门联系,取得他们的帮助。

30岁如何看待职业生涯规划


30岁,这是许多人职业生涯的一个门槛。他们已经没有了工作初期的新鲜感,对职场充满了焦虑与倦怠,却不得不面对另一个问题:未来如何保障?30岁,对企业文化或是企业愿景之类的华美说辞早已麻木。在他们看来,企业并不是员工的家,企业和员工说到底是一种交易的关系--企业支付薪水,员工提供劳动力或是智力。

他们的倦怠和迷惘,不仅因为他们是企业人,更因为他们还是社会人。作为企业人,他们按照职位的标准来做事,从而得到相应的报酬。但作为社会人,这些报酬并不能保障他们的未来,员工在企业的任职结束,也意味着交易的结束,企业就不再对这个员工的未来负责了。但员工却需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或者创业机会。

在保障制度缺失的社会里,一个职业经理人是不可能不产生焦虑与倦怠的情绪的。在市场经济初期的很多企业中,甚至连为员工买个保险都舍不得,如何谈得上为员工的未来设计?

职场的倦怠,是因为这些人实在看不清楚职业的未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今日的努力只是在为公司付出,充其量是锻炼了自己,但这种锻炼如果不能成为行业顶尖,事实上对未来的益处也是有限的。

选择创业,在很多职业人看来,也是为了摆脱这种焦虑和彷徨的一种途径。

他们选择创业,就是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也是为了获得保障。中国东部发达地区是创业人数很高的一个地区,这固然和机会多有关系,但深层次上,恐怕他们更需要的是要通过创业来为自己的未来做出主张。

大多数人的人生目标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包括对财富、社会地位的渴求和实现自我。很可惜,大多数工作是很难满足这些人生目标的,工作至多能获得小康或者中产,实现自我的就更少了。大多数职业人过了40多岁就会走下坡路,能在职业上持续上升的只是少数。

广义上来说,无论是创业还是做职业经理人,都是一个生意。因此很多人会按照生意的成本、风险和收益来综合考量。

职业经理人选择创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在现阶段的中国,创业的机会很多,而且创业的风险未必比打工的风险高多少,而其收益却要高很多。

在中国,外企的职业经理人平均2到3年跳一次槽,中国民企的平均寿命为3.5年,企业并不能对你的职业前途做出什么保障,在中国做职业经理人,风险其实是很高的。很少有职业经理人能把握自己的职业命运,他们的命运总是被别人掌握或者左右。这是一种令人感到悲哀的现实。

在西方,由于市场经济长期的发展,市场比较规范,雇主和雇员之间也有一种长期的心理契约,因此大家都会选择长期博弈。但在现阶段的中国,企业和雇员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短期博弈,当企业对员工没有什么承诺时,就不要指望员工对企业有什么忠诚。

在欧洲国家,从社会地位和收入上来讲,普通白领甚至也要好过小老板。但在中国却不是这样的状况,中国的普通白领收入远不及一个小老板。

在中国这个社会福利保障有待完备的社会,你的人生要过得好,就需要你今日所做的投资是能为你的人生带来长久收益的。可惜的是,在现阶段的中国职场中,职业生涯通常是高度不确定的。

因此,如果当创业的收益远大于打工,但风险却不见得就比打工大很多时,付出也未必比打工多很多时,一个理性的选择似乎就是创业,三十而立的古训更推动了这种焦虑的现实转化。

这个出路不是职业的出路,而是人生的出路。大多数有能力和胆识的人做出的投资选择便是创业。

然而,一个纯粹职业人真的是不值得肯定的吗?这也未必。职业人生的肯定来自于对未来的保障,它需要社会福利保障的完善,也需要企业的成熟和长期稳健经营,当然也需要我们的市场经济越来越成熟。

20到60岁职业规划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贯穿一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确立的人生目标,非常重要。

职业生涯阶段如何划分,各国专家学者有不同的划分理论和方法,主要可分为按年龄层次划分、按专业层次划分和按管理层次划分三种类型。我国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人事人才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罗双平认为:以年龄为依据,每十年作为一个阶段比较合适,即二十岁至三十岁为一个阶段,三十岁至四十岁为一个阶段,依次类推。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这几个阶段,那么你现在该做些什么呢?罗双平谈了他的看法,供读者朋友参考。

二十岁至三十岁:走好第一步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是人生事业发展的起点。如何起步,直接关系到今后的成败。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选择职业。在充分做好自我分析和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设定人生目标,制定人生计划。再一个任务,就是要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年轻人步入职业世界,表现如何,对未来的发展影响极大。有些年轻人,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总认为自己有知识,有文化,到单位工作后不屑于做零星小事,不能给同事们留下良好的印象,这对一个年轻人的发展而言,可以说是一个危机。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坚持学习。根据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一生工作所需的知识,90%是工作后学习的。这个数据足以说明参加工作后学习的重要性。

三十岁至四十岁:不可忽视修订目标

这个时期是一个人风华正茂之时,是充分展现自己才能、获得晋升、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之时。此时的任务,除发奋努力,展示才能,拓展事业以外,对很多人来说,还有一个调整职业、修订目标的任务。人到30多岁,应当对自己、对环境有了更清楚的了解。看一看自己选择的职业、所选择的生涯路线、所确定的人生目标是否符合现实,如有出入,应尽快调整。

四十岁至五十岁:及时充电

这一阶段,是人生的收获季节,也是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人大显身手的时期。对于到了这个年龄仍一无所得、事业无成的人应深刻反省一下原因何在?重点在自身上找原因,对环境因素也要做客观分析,切勿将一切原因都归咎于外界因素,他人之过。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找出客观原因,才能解决人生发展的困阻,把握今后的努力方向。

此阶段的另一个任务是继续充电。很多人在此阶段都会遇到知识更新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日趋缩短,如不及时充电,将难以满足工作需要,甚至影响事业的发展。

五十岁至六十岁:做好晚年生涯规划

此阶段是人生的转折期,无论是在事业上继续发展,还是准备退休,都面临转折问题。由于医学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此时乃至以后的十几年,都能身体健康,照样工作,所以做好晚年生涯规划十分重要。日本的职工一般是45岁时,开始做晚年生涯规划;美国是50岁时做晚年生涯规划。我国的职工按退休年龄提前5年做晚年生涯规划即可。

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定退化后的二三十年内,你准备干点什么事情,然后根据目标,制定行动方案;二是学习退休后的工作技能,最好是在退休前三年开始着手学习;三是了解退休后再就业的有关政策;四是寻找工作机会。目前我国已有离退休人员的人才职业介绍所,可提前与这些部门联系,取得他们的帮助。

25到30岁的职业生涯要如何规划


徐州平均初婚年龄28.4岁,平均生育年龄29.13岁。也就是说,在徐州,30岁之前,大多数人都会完成“成家”、“为人父母”这两个重要转变。那么,25~30岁这个阶段职业规划如何做?怎样才能顺利过渡?如何才能让事业更进一步。

给25~30岁职场人的规划建议

·求稳为主。25-30岁左右的职场人,职场应该进入相对稳定期,如果还频繁跳槽,因为自己行为不够扎实,急于求成,在还没有能力拿很高薪资的时候跳槽离开,只会给自己的职场之路增加坎坷。

·提升专业度。若在一个领域里坚持不懈地努力做下去,总会获得很高的回报。就如国内外一些有名的企业,永远只生产自己熟悉的产品一样,精益求精,最终成为行业老大。

·定位调整不宜幅度太大。这时候调整职业规划,要尽量遵循“找准职业兴趣”或“定位高薪行业”的原则,而且不管是在同行业选择别的岗位,或者在别的行业从事原来的岗位,都能够借鉴此前已经积累下来的经验,缩短纠偏的时间,让自己尽快回到职业发展的轨道上来。

·抓住并突出发展个人优势。企业一般在招聘中基层管理者以下的岗位时,25-30岁者居多,大部分知识技术含量并不高,年轻就容易成为优势。而高层岗位往往都是通过猎头组织获取的,这样的高层次人才在流动时是不会受年龄的限制的。假如立志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在管理领域有一番作为,宜尽早脱颖而出;如果仅仅是掌握了某项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甚至是无专业特长的“万金油”人才的话,就该思量一下目前的优势能够保持多久,然后制定一个向更高层次或其他领域拓展的长远计划。

职业规划:30岁前决定你职业生涯的几大诀窍


从学校毕业后上班,一直到30岁的这段期间,要运用任职公司的资源发掘自己想做的事情,以及适合自己的工作模式,并且不断锤炼自我。也就是说,这段期间正是商务人士“职业技能锻炼的8年”。

传奇投资顾问藤卷健史35岁转至摩根史坦利银行工作。毕业后进入三井信托银行任职时,他也是公司里的超级业务员,不过真正让他踏上全球舞台散发光芒的契机,还是在于35岁的转职。

一位青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佳世客吉之岛超市工作,并在九个月后离职,转到父亲经营的小郡商事上班。35岁时,他没有继续贩售父亲公司主打的男士服装,而是在广岛开设了第一家休闲风格的服饰店─“Unique Clothing Warehouse”。这家服饰店的店名简称为“UNIQLO”(优衣库),而这位青年就是日本首富柳井正。

从学校毕业后上班,一直到30岁的这段期间,要运用任职公司的资源发掘自己想做的事情,以及适合自己的工作模式,并且不断锤炼自我。也就是说,这段期间正是商务人士“职业技能锻炼的8年”。如果能够确实掌握这一点,就能够培养出一生受用的“商场资本”─自己。

在30岁前完成基础学习

30岁可称为“最初也是最后的一年”。

(职业规划:30岁前决定你职业生涯的几大诀窍)

首先,就锤炼自我而言,30岁就要完成。不对,是非得完成才行。今后漫长的人生,如果不想要生活在不安之中,就应该在30岁前锻?自己,完成职业技能的锻?。

30岁是“锤炼自己的最后一年”,也是“与他人产生连结的第一年”。换个方式来说,真正的职业生涯是从30岁开始。30岁之后,就是让之前不断磨练的自己踏足社会上活动,也是从Me转换成We的时期。直到30岁为止的期间,要专注地奋斗,埋头苦干持续努力。如此将自己锤炼到闪闪发亮后,一边实际感受成果,同时慢慢地测试自己究竟能够爬得多高,不就是30岁到35岁该做的事情吗?

锤炼自己直到30岁为止的8年期间,坦白说会相当乏味,根本称不上有任何的“快乐”。由于是锻?职业技能的期间,付出的努力远远多于获得的成果,或许有人会因此感到“太过漫长,无法忍受。”然而,人生漫漫。多数的情况下,每个人的人生应该会远比8年要长。只要忍耐8年,就可以获得未来充实的30年,不是非常值得吗?

对于眼前才正要开始职业技能锻?的人来说,会觉得这段时间非常漫长、庞大,为了消除这样的不安与焦虑,在此介绍各个年龄阶段的职场蓝图。

职场第一年,要从夕阳产业开始

针对刚毕业的职场新鲜人,或是30岁上下想换工作的人士,给予一点建议。无论是大型企业或中小企业,具有最大附加价值的,就是正在急速成长的最尖端产业。以现今的情形而言,有希望获得超出自己能力以上高额薪资的,应该不外乎IT、金融或投顾产业。

但是,30岁之前禁止踏入这些产业!

因为,30岁前,虽然收入会比同年龄层的所有朋友都多,但是到了30多岁时,应该成为最大本钱的自己却满是缺漏,而生活水平又无法降低,类似这样的悲剧频仍发生。

热门产业处于开创期时,尚未形成完整的企业模式,既缺乏专业的教育知识,也没有累积出经营智慧,在这样的产业怎么能够学到东西?

而且,急速成长中的企业有时会一口气大量招聘员工,因此就算是考试录取,也不代表自己的价值获得肯定。换句话说,许多情形下,这家公司并不是真的需要你,只不过是认为“反正想先招聘一百人,就挪出其中的一个名额”,才让你进入公司。

如果一心向往进入最尖端产业工作,建议选择“刚开始成长、人数相对较少的时机”。如果是在员工未满十人的时候进入公司,一旦公司急遽成长,活跃于第一线的机会就会来临,说不定还可以分配到公司的股票。相对来看,Google之类的最尖端产业早已发展成熟,如今才加入的话,除非有出类拔萃的能力,不然极难获派到第一线工作。

清楚了选择最尖端产业的长处、短处,以及风险后,试着思考一下工作应该选择何种产业。

建议是:选择夕阳产业。濒临倒闭的公司才会积累许多的经营智慧。所谓的夕阳,代表曾有过发光发热的历史,因此才能够西斜。

职场前3年,拿出全力贡献公司。

如何科学规划你的职业生涯


如何科学规划你的职业生涯

20岁以前,大部份的人是相同的,升学读书升学读书...,建立自己基础。在父母亲友,社会价值观影响及误打误撞的情况下完成基本教育。

选择读书,应该一鼓作气,在您尚未进入产业时,能读多高就多高,毕竟何时进入产业,您都是社会新鲜人。但是一旦您已经有工作经验而又有心进修,当然管道很多,相对的挣扎也多。 因为您不知现在的年纪、条件、资历再去做进修这样的投资是否值得?如果,您认定一辈子要当上班族,学历对您而言相信是很重要的,否则,时间宝贵,不容许您再走错路。20 ~ 25岁,您要懂得掌握与规划自己的未来,决定了就是一条无悔的不归路。刚得到法律付予您的种种权力,相对的您要尽您的义务及学习面对责任的承担。这时候的您,是喜悦、矛盾与痛苦交战,喜悦来自于开始被赋予一些自主权,矛盾来自于与父母割不断的脐带关系,痛苦的是开始要尝试错误。您要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规划,如升学、就业、感情拿回自己对人生的主控权,而非一直受人左右影响的去摇摆自己的未来。

【学会人际关系,多认识积极的朋友,十年后这些朋友都将是产业的中坚】

25 ~ 30岁,您像一块海绵,努力吸收也甘心被压榨,为的只是自我的成长。这时候的您,应是工作取向,薪水待遇。升迁调职您应该是斤斤计较。因为唯有努力付出,相对的您才敢积极争取,社会新鲜人的动力应该让您冲出自己的一片天,也因为没有经验,所以不懂挫折。

因为资源不多,所以一切尽人事,听天命。现在的您:领取别人的薪水,学习别人的经验,付出自己的青春,建构自己的未来。

【学会累积经验,接触机会,良师益友的提携更是提升您成长的大利器】

30 ~ 35岁,您要学习判断机会、掌握机会,不能再有尝试错误的心态。

这时候的您,应是事业取向和家庭取向,工作应该从体力转换为脑力。您应该看到的是远景,而非现况,面对的是宽广人生,而非局限于自我。结婚是许多人面临人生第一次的重大抉择,面对婚姻,很多人以为结婚就是一个责任的结束,殊不知正是学习的开始。就像一些刚上市上柜公司,以为目标达成了,忘了自己的企业责任,忽略本业。反而是一个恶梦的开始。

人的本业不就是经营自己的家庭,赚钱的目的不就希望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但这可不能成为忽略家人的借口,一个经营不好家庭的人,纵使赚到全世界,他得到的只是表面的掌声,在他人生的这个圆,永远有一个缺口。家应该是您最大的精神支柱。动力来源和坚强后盾!

【时间管理,转化心境;转化用头脑去工作,不要用身体去工作】

35 ~ 40岁,您要享受给人希望,功德无量的格局。这时候的您,应是企业取向,工作只是一种休闲,更可转化为对他人的责任。如果您专注于研究,您应该不只穷毕生之力。

24小时不眠不休的去做苦力您应该有成立研究机构,带领一群人做更多研发的雄心壮志。如果您是企业主管,您应该不只停留在汲汲营营,斤斤计较,您应该有能力担负主导周遭的员工、家人,带领他们享受更好的生活。格局的大小,会影响您成就的多少,做一个有影响力的人,而非被影响的人。

一个人20岁到60岁的职业规划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贯穿一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确立的人生目标,非常重要。

职业生涯阶段如何划分,各国专家学者有不同的划分理论和方法,主要可分为按年龄层次划分、按专业层次划分和按管理层次划分三种类型。我国从事职业规划研究的人事人才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罗双平认为:以年龄为依据,每十年作为一个阶段比较合适,即二十岁至三十岁为一个阶段,三十岁至四十岁为一个阶段,依次类推。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这几个阶段,那么你现在该做些什么呢?罗双平谈了他的看法,供读者朋友参考。

二十岁至三十岁:走好第一步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是人生事业发展的起点。如何起步,直接关系到今后的成败。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选择职业。在充分做好自我分析和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设定人生目标,制定人生计划。再一个任务,就是要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年轻人步入职业世界,表现如何,对未来的发展影响极大。有些年轻人,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总认为自己有知识,有文化,到单位工作后不屑于做零星小事,不能给同事们留下良好的印象,这对一个年轻人的发展而言,可以说是一个危机。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坚持学习。根据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一生工作所需的知识,90%是工作后学习的。这个数据足以说明参加工作后学习的重要性。

三十岁至四十岁:不可忽视修订目标

这个时期是一个人风华正茂之时,是充分展现自己才能、获得晋升、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之时。此时的任务,除发奋努力,展示才能,拓展事业以外,对很多人来说,还有一个调整职业、修订目标的任务。人到30多岁,应当对自己、对环境有了更清楚的了解。看一看自己选择的职业、所选择的生涯路线、所确定的人生目标是否符合现实,如有出入,应尽快调整。

四十岁至五十岁:及时充电

这一阶段,是人生的收获季节,也是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人大显身手的时期。对于到了这个年龄仍一无所得、事业无成的人应深刻反省一下原因何在?重点在自身上找原因,对环境因素也要做客观分析,切勿将一切原因都归咎于外界因素,他人之过。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找出客观原因,才能解决人生发展的困阻,把握今后的努力方向。

此阶段的另一个任务是继续充电。很多人在此阶段都会遇到知识更新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日趋缩短,如不及时充电,将难以满足工作需要,甚至影响事业的发展。

五十岁至六十岁:做好晚年生涯规划

此阶段是人生的转折期,无论是在事业上继续发展,还是准备退休,都面临转折问题。由于医学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此时乃至以后的十几年,都能身体健康,照样工作,所以做好晚年生涯规划十分重要。日本的职工一般是45岁时,开始做晚年生涯规划;美国是50岁时做晚年生涯规划。我国的职工按退休年龄提前5年做晚年生涯规划即可。

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定退化后的二三十年内,你准备干点什么事情,然后根据目标,制定行动方案;二是学习退休后的工作技能,最好是在退休前三年开始着手学习;三是了解退休后再就业的有关政策;四是寻找工作机会。目前我国已有离退休人员的人才职业介绍所,可提前与这些部门联系,取得他们的帮助。

职业女性 如何规划你的职业生涯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素质特征和人生目标。有的人追求稳定安逸,有的人追求挑战与自主,有的人偏向管理,有的人钟情于技术。众所周知,当人们从事适合的工作时,才能发挥自身优势,以积极心态投入工作,更容易取得成功。

在职业发展中,职业女性更要善于发现并运用自身的优势。调查显示:感性型、亲和型、思考型、细致型、沟通型和智慧型,这些都是女性特有的气质属性,也是女性从业的几大优势特性,而行政、咨询、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策划、法律等职位,都是符合女性气质属性的。但是如何在这些职业里更精准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呢?

女性职业规划分类

职场精英版:

适用人群:志存高远、敢做敢为、干练洒脱,向往功成名就的事业型女性

A.事业规划

起点:从事你最擅长的工作,如果初出茅庐的你还不清楚自己擅长什么,那么就从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行业做起,不一定非要是你的专业,也不一定是你熟悉的行业,只要你有基础或者有兴趣。

工作规划:

工作第一年熟悉本行业工作并且尽力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工作第二年到第五年打好事业基础,建立人际网络,成为单位里不可或缺的行业人才 。

工作第五年到第十年争取在这个行业里成为小有名气的专家,在本单位获得中级领导职位,并且谋求学习进修的机会。

工作第十年以后提高自己在本行业的知名度,努力成为这个行业的顶尖人物

提示:以上工作规划建立在始终如一坚守在一个行业内的基础上

警戒:在不同行业间频繁跳槽,忙碌到最后只不过是挖了很多口浅井,却没有一口能够打出水来。隔行如隔山,轻易更换行业只能让你从头做起,以前的积累都会化为灰烬。

B.生活规划

职场精英们在生活中往往比较马虎,马虎胃,马虎睡眠,甚至马虎男友。

其实这些都不可怠慢:有了病,你的事业就失去了前进的基础;有了感情纠纷,你的事业多少会受到干扰。所以要认真照顾自己,在感情面前当断立断。同时,在成为中级领导前最好不要结婚,结了婚也最好不要生孩子,否则你的事业必定要间歇性中断。

平淡职场版: 适用人群: 厌倦职场纷争,只喜欢温馨家庭生活的从业女性

A事业规划

起点:你关注的是职业的稳定性,所以,起点不要太高,否则你就不可避免地要卷入职场的纠葛。

工作规划:

工作第一年熟悉本职位并确保本职工作的安全落实

工作第二年到第五年打好人际基础,牢固自己在这个职位的必要性,以保证在事业间歇性停顿后还能回到该职位,成为这个职位最合适的工作人员。

工作第五年以后使自己成为这个单位里老大姐式的人物,具有一定的亲和力,能够在各方面获得本职位应得的认可和赞同。

B生活规划

对生活要投入,对家庭付出百分之百的精力和真心,对自己要时刻关注,关注自己的美丽,关注自己的魅力。建议在工作初步稳定后,即工作第二年到第五年内结婚生孩子,当然,在家做全职太太也未尝不可,但别忘了自立。

两全其美版: 适用人群:既要职业也要家庭,二者都不愿放弃的职业女性

A事业规划

起点:对于事业和家庭,都要抱着平和的心态,事业的起点不宜太高,但也不能过低,以中等偏高为宜,同时一定要选择自由度相对高些的行业。

工作规划:

工作规划阶段性不强,可以随时寻找同行业里更好的单位,也可以依据喜好的城市和生活的舒适性来更改自己的工作规划,但始终在同一个行业里,要成为这个行业的活跃分子,广泛了解本行业的知识和发展态势,随时寻找更好的薪酬。

B生活规划

爱情要浪漫,家庭要温馨,个性要独立,在适当纵容自己快乐的同时要注重家庭的整体感觉和整体幸福。

在工作第五年到第八年结婚生育最好。如果你能够合理调配事业和家庭二者的时间,你可以自主选择结婚生育的时间

30岁之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建议


人生有几段时间的分水岭,少年时代的我们拼学习,成绩是我们骄傲的资本,到了中年30岁,在人在最盛年的时候,事业成为衡量我们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30岁你在职场上取得了哪些成就,还是一无所获,想跳槽瞻前顾后,想升职,无奈领导不提拔,30岁之后的职业生涯规划该怎么做?不妨听听这样的建议:

30岁之后将面临的困境:

30岁之后应聘,我们会发现很多企业明确规定年龄在35岁以下。到了这个时候,很多人会因为当初的选择后悔不迭,但却欲哭无泪。有太多的案例证明:未雨绸缪会比临时抱佛脚有用得多。

从30岁到35岁,这其中有5年的时间。假如给你足够犯错的时间,那么,为了不让你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变得一塌糊涂,你至少应该在30岁就确立明确的目标,并利用5年的时间去追赶。这可能是你成长的最后的最佳时机。错过了这个时机,你已不再年轻,社会也不会再以包容的心态去原谅你的年少轻狂。否则,你多走一步错路,就必定要在以后以十倍的代价补回来。

一辈子没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得精彩绝伦。所以如果你已经30岁了,你就你应该:

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评估

再次确定职业方向

这时候应该对自己有了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哪些是优势,哪些是短板,性格适合做什么行业,能力到了什么程度等等。基本职业方向至少定下来了,尽管30岁还谈不上老,但这个时候你应该已经确定了自己在职场上大致的发展方向。结合此前几年的工作经验,确定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未来会做什么,分几步走,最终达成什么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方向的建议:

A

换岗or转行 》》徐州招聘专题

找到符合兴趣的工作之所以重要,除了能给你在工作中带来愉悦感,也会让你更有责任心。韦玮说,职场的任何选择都是一种赌博,哪怕你可以把风险规避到最小,风险也依然存在。如果你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去走的,那么输了你至少不会懊恼。

在30岁后转换职业,也不至于将你前几年的积累全部清空。而那些有跨部门、跨职能,或海外工作经验的员工一般有更宽的知识面,工作能力也更强。

B

创业

分布在各个一线城市的创业据点中的创业者们几乎都是30岁之后的年纪。在离职以后自己出去创业,几乎已经快要成为这个年纪的公司人中间的一股风潮了。

如果已经想明白商业价值、盈利模式,有了一个比较周全的创业计划,最好再有那么一两个投资人对你的项目感兴趣,那就义无反顾地去做吧,不要怕失败,也不用太担心后果。创业是一个很好的试错机会,最坏的结果也就是5年之后再回到公司里面工作。而这个时候你已经比那些一直在公司工作的员工们有了更多的历练,也成熟更多。

C

转往管理岗位

大多数人都会通过读MBA作为从专业技术岗位转往管理岗位的过渡,这也是一个需要承担风险的选择。从申请开始,到你全职念完MBA的周期基本上需要3至4年,这么长的时间内,你很难去预见之后的经济形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你先要考虑清楚自己的兴趣和性格是否真的适合成为管理者。如果你天生是一个不喜欢和人打交道的人,那么不如省下这笔高昂的MBA学费,继续去钻研你的专业领域。

D

平衡工作、家庭和生活

这是更多30岁之后的职场女性会考虑的问题。

结婚、生子、带小孩,家庭正在逐步分散这个年纪的职场女性的注意力。如果你不能狠心放弃事业成为一个全职太太,那么你大概会更希望转去一个相对稳定的后台岗位。

不过这不意味着你从此放弃了进入职业的上升通道。你可以利用在稳定岗位的机会做一些更长远的规划,去想一想十年以后的职场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在这段时间选择读书等进修的方式,可以为你回到职场积累资本。

直说把以上几点作为30岁之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建议,主要是给30岁迷茫的职场人提供几点出路方向,而职场人越早思考自己未来职业的发展规划,则能更好的做好重要准备工作。

20到60岁职业规划,走好每个阶段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贯穿一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确立的人生目标,非常重要。

根据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一生工作所需的知识,90%是工作后学习的。这个数据足以说明参加工作后学习的重要性。职业生涯阶段如何划分,各国专家学者有不同的划分理论和方法,主要可分为按年龄层次划分、按专业层次划分和按管理层次划分三种类型。我国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人事人才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罗双平认为:以年龄为依据,每十年作为一个阶段比较合适,即二十岁至三十岁为一个阶段,三十岁至四十岁为一个阶段,依次类推。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这几个阶段,那么你现在该做些什么呢?罗双平谈了他的看法,供读者朋友参考。

二十岁至三十岁:走好第一步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是人生事业发展的起点。如何起步,直接关系到今后的成败。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选择职业。在充分做好自我分析和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设定人生目标,制定人生计划。再一个任务,就是要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年轻人步入职业世界,表现如何,对未来的发展影响极大。有些年轻人,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总认为自己有知识,有文化,到单位工作后不屑于做零星小事,不能给同事们留下良好的印象,这对一个年轻人的发展而言,可以说是一个危机。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坚持学习。根据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一生工作所需的知识,90%是工作后学习的。这个数据足以说明参加工作后学习的重要性。

三十岁至四十岁:不可忽视修订目标

这个时期是一个人风华正茂之时,是充分展现自己才能、获得晋升、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之时。此时的任务,除发奋努力,展示才能,拓展事业以外,对很多人来说,还有一个调整职业、修订目标的任务。人到30多岁,应当对自己、对环境有了更清楚的了解。看一看自己选择的职业、所选择的生涯路线、所确定的人生目标是否符合现实,如有出入,应尽快调整。

四十岁至五十岁:及时充电

这一阶段,是人生的收获季节,也是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人大显身手的时期。对于到了这个年龄仍一无所得、事业无成的人应深刻反省一下原因何在?重点在自身上找原因,对环境因素也要做客观分析,切勿将一切原因都归咎于外界因素,他人之过。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找出客观原因,才能解决人生发展的困阻,把握今后的努力方向。

此阶段的另一个任务是继续充电。很多人在此阶段都会遇到知识更新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日趋缩短,如不及时充电,将难以满足工作需要,甚至影响事业的发展。

五十岁至六十岁:做好晚年生涯规划

此阶段是人生的转折期,无论是在事业上继续发展,还是准备退休,都面临转折问题。由于医学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此时乃至以后的十几年,都能身体健康,照样工作,所以做好晚年生涯规划十分重要。日本的职工一般是45岁时,开始做晚年生涯规划;美国是50岁时做晚年生涯规划。我国的职工按退休年龄提前5年做晚年生涯规划即可。

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定退化后的二三十年内,你准备干点什么事情,然后根据目标,制定行动方案;二是学习退休后的工作技能,最好是在退休前三年开始着手学习;三是了解退休后再就业的有关政策;四是寻找工作机会。目前我国已有离退休人员的人才职业介绍所,可提前与这些部门联系,取得他们的帮助。

以上《20-50岁,如何规划你的职业生涯》一文,由编辑精心撰写而成,希望对您的职业规划有所帮助,更多精彩请访问“如何制定你的职业规划”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