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回国的工资80%不到1万。

职场百态频道整理了各种职场技巧,各种职场故事。感谢阅读《留学生回国的工资80%不到1万》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今天上午,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该报告通过对280万留学回国人员的数据分析,对归国留学生的留学目的地、留学时间、学科分布以及回国就业状况等进行了研究。

改革开放至2013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305.86万人,有72.38%的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发展。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我国留学回国人数达到35.35万人,是同期出国留学人数的85.41%,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就业。

蓝皮书数据显示,我国留学回国人员年龄分布在20至60岁,其中22岁至34岁人员占留学回国人员总数的95%,有接近七成的留学回国人员年龄分布在22至26岁区间。

获得学士学位留学回国人员的平均年龄为25.53岁,硕士为26.63岁,博士为34.73岁。63%的留学回国人员具有硕士学位,30%为学士学位,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仅占6%。

留学回国人员学科范围分布广泛,但热点也很集中。选择最多的10个学科为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与工程、教育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以商科和社会科学类学科为主。博士留学回国人员主要学科为生物学、化学、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物理学、应用经济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以理工科为主。

47.31%的留学人员为国内本科毕业后选择出国留学,而高中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占33.48%,硕士毕业后出国留学的仅占5.59%。选择的留学目的地国家分布在80个国家和地区,但最热门的留学目的地为: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法国、俄罗斯、加拿大、德国、乌克兰、新西兰和新加坡等。其中,想出国读高中,首选的留学地为澳大利亚和英国;出国读硕士的,主要选择英国,其次为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想读博士的,首选的留学目的地为美国,其次为英国、日本、澳大利亚。

纽卡斯尔大学(英)、悉尼大学、曼彻斯特大学、麦考瑞大学、格拉斯哥大学、伯明翰大学、谢菲尔德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莫纳什大学、利物浦大学为输送最多留学回国人员的院校。所有留学回国人员的平均留学时间为3.59年。

在参与调查的留学回国人员中,57.94%的留学回国就业人员期望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地区寻找职业发展机会。

最受追捧的行业是金融业,其次是教育、信息和软件服务等行业。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是最受青睐的就业机构类型,其次是民营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也有大约三分之一的留学回国人员对就业机构类型没有明显的偏好。职业发展空间是留学回国人员选择就业机构最优先考虑的要素,其次是就业地区和薪资福利。

在北京地区入职的留学回国人员中,62%的人员来自其他省、自治区或直辖市,以华北和东北地区为主。进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人数接近一半,其次是国家事业机构和金融机构。与2012年相比,进入外资企业的人员比例有所下降。

在留学回国人员的期望职位和薪酬调查中,可以看出,具有本科和硕士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的期望职位比较接近,超过四成的人员希望从初级职位开始,另有超过1/3的留学归国人员期望能申请中级职位,另一成人希望申请高级职位。具有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则有超过1/4的人希望申请高级职位。

在薪酬方面,大约半数留学回国人员希望月薪区间在5000至1万元,23.32%的人希望月薪在1万至2万元。而具有博士学位的人,三成希望月薪在1万至2万元。

那么,留学归国人员的实际薪酬水平如何?调查显示,多数人的月薪仍然在1万元以下。73.5%的博士生、86.6%的硕士生、88%的本科生和88.6%的专科生月薪都在1万元以下。有32.8%的博士生、40.86%的硕士生、47.74%的本科生、51.14%的专科生月薪在5000元以下。

另外,薪酬与性别存在一定的关系,随着月薪的提高,女性比例逐渐下降。

zC530.Com编辑推荐

这些留学生求职就业诀窍不看一下吗?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多人选择出国留学,学习不同的知识,建立全球视野,以帮助自己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随着我国整体实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但却在求职就业时屡屡碰壁。这里就为大家介绍几个留学生求职就业诀窍,来帮助大家在国内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利用好校园招聘,把握时间差

校园招聘不仅对于国内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个绝好的就业机会,对于留学生们来说更是如此,它不仅汇集了每一年度最好的就业资源,待遇与发展前景也往往比社招要好。对于留学生来说,由于其毕业时间和领取学位证的时间与国内高校不同,通常还可以参加毕业后一年度的招聘。但由于校园招聘流程繁琐且冗长,通常耗时一至两个月,因此在毕业前一定要处理好学校的各项事宜以及各个招聘之间的时间差,避免不必要的长途奔波,否则可能会错过很多机会。

专业衔接冲突?要注重展示相关能力

相比国内毕业生而言,留学生们在国内找工作时常常遇到所读专业衔接冲突的问题。这是由于国内与国外高校对于专业的设置有一定差距,如社会研究等很难具体归类到某个一级学科下。遇到这种情况,第一,要在尽可能地考取国内外相关专业的资格证书,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第二,若有finalproject或者毕业论文,要选择一个与你未来就业方向有关的内容进行研究,并在简历上强调出来。第三,由于可以参加第二年的校园招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到未来可能工作或已经预录取的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善用国际化视野

随着出国深造的人数与日俱增,留学生的优势也越来越不明显,但拥有国际化视野是留学生们最鲜明的优势了。留学生们由于感受过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模式,更愿意接受和拥抱多元文化与新生事物,许多涉外工作大多会更加青睐留学生。因此留学生们在求职时,不仅仅需要展示自己的外语能力,更需要展现出自己的这一特质:具有更强的包容性,更敢于重塑自己。

对于留学生们来说,求职的障碍不仅仅在于对于国内读的就业市场和环境的不熟悉,更多的在于不知道怎么在求职的过程中最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优势,来得到求职单位的认可。这就需要大家掌握一些留学生求职就业诀窍,首先利用好校园招聘,由于留学生可以参加两次,一定要把握时间差。即使遇到专业衔接冲突也不要担心,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示相关能力。祝各位顺利!

工资诚可贵,回家抵万金


职场,繁重的工作可能让你剪不断理还乱,效率也久久不见提高。其实,这都是因为你没有用对方法!小编来告诉你。感谢阅读《工资诚可贵,回家抵万金》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关于选择的话题,我们并不陌生。在过去的2010年,职场人经历了诸多赤裸裸的选择;说其赤裸裸主要是因为当我们被各种选择包围的时候,现实总在剥夺我们的选择权,终究让我们别无选择。无论是2010年上半年的职场人“逃离一线”现象,还是下半年的“要结婚必有房”现象,在安全感逐渐丧失的都市里,职场人最终不得不做一个艰难的选择,那就是做一名“忍者”——在忍耐中坚持信念、执著前行。新年伊始,摆在我们面前的又是一次艰难的选择:物价飞涨、回乡过节成本增加,原本归心似箭的我们开始犹豫了,今年还要回家过年吗?而此时,额外的加班任务又突然来临,是加班拿三倍工资、稳保自己的工作,还是坚持回家团圆?这个选择的确有点难!

网友“无名火”求助:当回家梦想遭遇意外加班,我该怎么选择?

从上大学开始,我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尤其是在春节的时候。因为回家对于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来回奔波劳顿,节后那种精疲力尽的状态让我记不起和亲人团聚的温馨。就这样,暑假、寒假,一直到毕业参加工作,我都在不属于自己的城市里奔波着。

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可我已经有四年没有在家过春节了。虽然我知道父母喜欢热闹,他们也很渴望我能在春节回家,可在城市中漂泊着的人总是身不由己。每年春节我作出不回家的决定,他们都表示理解,可我总能听出他们语气中的无奈与凄凉。前不久爸爸给我打电话,他说妈妈希望我今年回家过春节。其实,我心里明白,爸爸同样也盼望我能回去。我内心充满愧疚,于是在电话中承诺爸爸:今年我一定回家过年。

正当我高高兴兴准备买票回家时,公司突然来了一批订单急需在春节期间赶制完成。我们部门必须要有一人留下加班,尽管有三倍工资,额外还有一些过节的特殊费用,可没有一个老员工愿意在春节加班。于是,老板就要求我留下来。毕竟我是新人,凡事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自己在公司里的发展;如果这次我强硬地拒绝加班,老板也可能会借故开除我。

和家人团聚很重要,可这份工作也很重要,我该如何选择?

这道关于选择的难题不仅摆在网友“无名火”的面前,也同样摆在众多异地工作者的面前,因为我们都必须在纠结中思考一番:这个春节我要回家吗?

7成以上职场人视三倍工资为浮云,春节“归心似箭”

近日,论坛针对网友“无名火”遭遇的“春节回家碰上意外加班”的情况发起调查,结果显示有76.6%的受访者表示“春节要回家,再多钱和补贴也不及和家人团聚重要”;仅有23.4%的受访者选择“不回家了,还是保住工作最重要,何况还有三倍薪水”(见图1)。

这个调查结果还算让人欣慰,即使有三倍工资、额外补贴的诱惑,我们仍能看到有将近8成的受访者在心理上愿意回家过春节。针对网友“无名火”的困惑,论坛上的众网友纷纷献计献策,大家一致认为“如果能回家尽量回家;如果确实走不开,向父母解释清楚,节后一定要回家看看”!

虽然大多人都赞同要回家过春节,可不回家过节的呼声依然存在。因为选择在春节回家,我们就必须要面对来自周围的各种压力。根据在2010年12月发起的“异地工作者春节返乡”调查显示,在众多“春节不回家”的原因中,“在外发展不佳,回家感觉压力大”成为首因,而“过年回家成本太高”、“回家交通不便”分别位居第二、第三大原因;同时,“请不到足够的假”、“春节要加班”等原因也都有出现。春节不能回家,是真的脱不开身,还是拿着各种借口做逃避的理由?这是所有在外漂泊的异地工作者需要反思的问题。因为在遥远的家乡始终会有人耐心地等待着,在我们无助、困难、失意的时候,他们总会敞开怀抱盼儿归。

请不要再为春节回家找理由

不回家的理由总是很多,而回家的决心却总是那么脆弱!春节不能回家,父母总能体谅我们,而在外漂泊的我们,怎能仗着父母的宽容得寸进尺呢?

1.我们还能陪父母过几个春节

曾有网友做过这样的计算:“假如父母再活30年,我们平均每年回家1次,那么我们和父母相聚的机会只剩下30多次。按照每次回家5天计算,刨去和朋友聚会、应酬、吃饭、睡觉等时间,我们在一年中真正能陪父母的时间大概只有24小时左右,30年总共不及720小时,差不多仅一个月的时间。”

计算的结果令人唏嘘,当然,面对这样的极端假设也许有人会不以为然!“怎么可能?30年里每年只回家一次?”有网友提出这样的质疑。不过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对于许多在异乡漂泊的职场人来说,有时连一年回一次家都不能保证。这其中的不少人往往在读书时就奔走他乡、开始漂泊,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工作,一晃就是几年不回家。回家总是找不到充分的理由,不回家的理由却到处都是。

2.春节不回家,我们无所谓但父母很在意

现如今年味的确淡了,传统佳节传递出的那种团圆祥和的气氛早已淡去,甚至春节期间的“礼尚往来”都会弥漫着商业的气息。身在异地的职场人有时宁愿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回家、不出门,期望能在春节长假中守得一份安静。

我们常告诉父母,“过年要加班”、“春节票难买”、“确实走不开”,所以我们不回家过年。父母总是宽容的,无论我们有着怎样的理由,父母们都更愿意站在儿女的角度去体谅,可是那种“梦里盼儿归”的心情却少有儿女能真正地照顾到。

我们也会这样告诉父母:“春节不回家了,避开春运高峰,节后找个时间回家看看!”这种托辞甚至会变成一种“欺骗”,因为你我都明白,这是一个遥遥无期的计划,直到明年的明年,我们都不确定是否真的能回去。回家的意志总是那样的薄弱——老板的一句话、客户的一个电话都会改变我们对父母的“允诺”。

网友“步步为营”在论坛上发帖说:“对于父母而言,春节回家和平时回家的意义大不相同,如果家里还有爷爷奶奶,那春节回家就更重要了。记得有一年的除夕夜,父母不在家里,我看到爷爷奶奶独守篝火、黯然落泪,这是怎样的一种凄凉与落寞!”

这个春节如果你能回家,请不要吝啬,回家和父母团聚一次吧!如果你实在走不开,也可以理解,但是请告诉父母,在今年的某个时候自己一定会回家看看。

小贴士:当你过年不能回家的时候

1、除夕、春节要给父母打电话送上新春问候;记得一定要打电话,不要只是简单地发送一条短信。另外,如果方便,请在年前给父母寄回一些新春礼物。

2、一个人在外地过春节,要记得犒劳一下自己;不要像往常一样,随便一包泡面就是一餐。一个人的春节也需要阳光,为了自己,也为父母,让他们感受到你的春节过得还算不错。比如除夕的晚上你买了什么,春节的早上你吃了什么等等,都可以在电话里跟父母聊聊。

3、一定要记得在年后抽时间回家看看;不要对父母开“空头支票”,如果你许诺他们要在节后回家,请尽量兑现这个许诺。

4、不要因为在外发展不佳就选择不回去,请相信我们的父母是宽容的,受委屈的时候可以回家哭泣。也不要想着“等我混好了以后,再和父母团聚”,这个等待也许会遥遥无期,因为我们始终无法预料“好”将何时降临,但是我们和父母团聚的日子确实在一天天减少。不要让父母等待,我们能等可他们不能等。对父母的关爱,请留在当下,从今天开始。

区区月薪1万,怎么敢谈恋爱?


“爱情的天平加上金钱的砝码,就会失去幸福的平衡”?不不不,生活实打实地告诉我们,爱情的天平加上金钱的砝码,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在月薪过万似乎已经成了一线城市的标配,然而在一线城市要谈恋爱,区区1万月薪,恐怕只能谈个“紧绷式”的恋爱。

近7成人因为经济原因不谈恋爱:吃饭都能让人吃穷!

在最适合热恋的夏天就“恋爱成本”诸多问题进行了相关调查,第一题的数据就在这个炎热的季节给我们兜头泼了盆凉水——近7成受访者坦言会因为经济原因不谈恋爱。

究竟有哪些不可避免的支出让甜蜜的恋情有了金钱的负重感呢?根据的调查结果显示,恋爱开支的三座大山分别是:吃饭、娱乐、买礼物。此外,用于个人形象提升的“服装打扮”也是一笔绕不过去的开销。(见图1)从细分数据来看,男性受访者在“买礼物”和“同居租房”的开支上要略高于女性受访者,而女性受访者为了恋爱花在“服装打扮”上的费用要明显高于男性。

图1:恋爱支出排行榜top7

数据来源:

一周一餐500元:恋爱需要请客吃饭!“既期待每周的约会,又实名害怕,”网友Sei表示,“最怕的还不是女朋友说‘随便’,而是现在随随便便外头吃一餐都要人均200—300元,每周约会一次,每个月花在约会吃饭上就要有两千块钱。”

吃饭开销对于还处于相亲阶段的人士更是压力山大。恋爱时期有时还能“有情饮水饱”,下下小馆子重温校园初恋;而还未能进入恋爱阶段的相亲阶段,在吃饭问题上就更是如履薄冰了。前不久有个热帖说,一位男士接到相亲对象发来想吃的餐馆,点开一看人均要1500元,他倒吸一口凉气,掂量了一下自己的前半生积蓄,忍痛将这个门不当户不对的相亲终结在了摇篮里。

看场电影100元:“为什么现在的电影都是3D的?院线能不能拯救一下我日渐模糊的双眼和我日渐干瘪的钱包?!”网友“小八小哈”表示,即便在十八线城市,约会看场电影再加上两杯奶茶,保守估算也要100元。

根据的调查显示,45%的受访者每月约会频率在2—4次;28%的受访者每月约会频率在5—8次。折中一下,每月约会频率4次,看电影要花掉3、4百,吃饭要花掉1、2千……恋爱,除了要献出爱,还要双手奉上钱包。

恋爱送礼平均值100—300元,“00后”更愿为爱“一掷千金”

给老板送礼不好办,给老妈送礼难猜心,给恋人送礼——难上加难。虽说谈个恋爱不用分分钟就送个礼,但送礼依旧排在恋爱开支的第三项。那么,恋爱时送礼的尺度到底该怎么掌握呢?根据的调查结果显示,45%的受访者每次送礼的花费在100—300元,26%的受访者每次送礼的花费在300—500元,11%的受访者每次送礼花费在500—1000元,更有6%的受访者大手笔的每次送礼花费均在1000元以上。(见图2)

图2:恋爱时,平均每次送礼花费

数据来源:

花880元买礼物还讨不了好:“知道吗,我男朋友送我的七夕节礼物居然是一个青花瓷U盘,”网友“是小V不是大V”抱怨,“本来我嫌弃它老土,想说他一顿,可搜了搜这个青花瓷U盘套装居然要880元!”这是标准的直男送礼风格了——被热搜推荐排行榜坑了还内心美滋滋。

根据细分的调查数据显示,更愿意“一掷千金”的人群主要集中于“00后”,44%的“00后”受访者表示愿意花千元送礼,而这个比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急剧下跌,“80前”的受访者均不愿意花千元送礼。(见图3)

图3:恋爱时,哪些人更愿意花千元送礼

数据来源:

一谈恋爱就掉身价:比单身时穷了一半!

工作使人头秃,恋爱让人贫穷。的调查结果告诉我们,和单身比,42%的受访者恋爱后每月花费增加了30%~50%,21%的受访者每月花费增加了50%~100%,更有14%的受访者恋爱后每月花费增加了100%及以上。(见图4)

图4:和单身比,恋爱后每月花费增加了多少?

数据来源:

恋爱后男性说“花钱如流水”:一旦恋爱,对于男性来说“花钱如流水”的感觉更为严重。从的细分数据来看,恋爱后每月花费增加50%~100%以及增加了100%及以上的男性受访者的百分比均高于女性。网友“奈榈”吐槽:“一听到过节就心里苦,不但要花钱,还要做无数选择题——到底买啥礼物才能讨她欢心?”“奈榈”的女友反吐槽:“并不需要男友每个节日都买礼物给我,虽然我很感谢你花了心思花了钱,但我要想还什么礼也是伤脑筋到头发掉光啊!”为爱花钱,如果成了例行公事,那就不是互相关爱,而成了互相伤害。

恋爱使人贫穷:7成人因为恋爱存不下钱!

根据此次调查数据显示,7成受访者表示,在恋爱中根本存不下钱来!(见图5)从细分数据来看,存钱难度毫无意外的,和年龄成反比,“00后”因为本身还未能开拓赚钱渠道存钱难度最大,存不下钱的人群比例高达89%,“90”后存不下钱的为73%,“80后”为64%,“80前”则因为工作年限关系,在薪资上比较宽裕,也有了一定的积蓄,一半受访者都表示能存下钱,hold住恋爱带来的经济压力。

图5:恋爱中,你能存下钱吗?

数据来源:

女性比男性更有存钱意识:而在恋爱中能存下钱的女性受访者比例要远高出男性,41%的女性受访者表示能存下钱,比男性受访者高出15个百分点。这不仅仅是男性在恋爱中的花销较女性多,女性在存钱意识上也要高于男性。早前英国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与纽约梅隆投资公司共同进行过一项调查发现,中国的女性比男性更爱存钱,有存款的女性受访者比男性受访者要高出23个百分点。之前美国有一项调查也显示,女性在存下每一笔小钱的意识上要高于男性。

恋爱,不仅要存下每一点一滴的甜蜜情意,也要为将来存下每一针一线的小钱,这样即便“区区月薪1万”,只要找到对的人,也总能勇敢面对明天的生活。(完)

80后快速攒够300万养老金的五种方案


职场百态频道整理了各种职场技巧,各种职场故事。感谢阅读《80后快速攒够300万养老金的五种方案》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最近几天,网上一则关于80后的养老金计算结果让人瞠目结舌。假设退休后,每个月想要过上和现在3000元相同购买力的生活水平,以3%的通胀计算,现在30岁的人需要准备314万退休金。

此消息一出,80后们唏嘘不已。这日子要怎么过?看来这辈子是熬不出头了,光自己的养老金就得这么一大笔钱,这几十年里还要养家糊口供养老人,这日子还怎么过?为此,我们的专家为80后提出五套快速攒购300万养老金的方案。

最激情的方案:创业

“人生的第一桶金到底在何处?”这个问题苦苦折磨着80后们,寒窗苦读,努力打拼,就是希望能早一点“脱贫致富”。比起朝九晚五卖命打工,领着可怜巴巴的薪水,望着永远买不起的房子流口水,创业有着更多的潜力和希望,让80后们斗志昂扬,野心勃勃。马云、江南春等创业成功人物更是80后们集体膜拜的偶像。

专家点评:

创业不是标签,也不是乌托邦。创业是个需要你长期奋斗、持续积累的艰苦过程,既要有专业技能、资源资金、优秀人才等支撑,还要做好各种风险准备。最终能不能成功,不仅取决于个人努力,还有赖于各种复杂的机缘。遇到挫折时,心态上耐力不够也会导致创业流产。对于80后来说,在创业所需的各项基本要素未到位时,不如先从职场工作中起步,做好“创业型职业规划”,先在职场中积累实力和人脉,完善创业计划,找到合适的机会启动创业计划,稳步发展。

最靠谱的方案:做好职业规划

“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就是凡事要有所准备才能成功,无准备则一事无成。在职业发展问题上,“预”即职业规划,包括确立合适的职业定位,树立清晰的职业目标、制定可行性高的行动方案和有效的学习计划。做好职业规划,就能为发展提供“看得见”的方案和保障。时刻做好准备,才能抓住发展机会,一步步接近并实现你的职业目标,早早赚够300万。

专家点评:

每个人都要经历几数十年的职场生涯。职业发展不仅是个长期工程,期间也要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要想达成最终目标,得循序渐进,完成各阶段的任务,运用职业规划方案应对各种未知的风险。要尽早赚够300万的养老积蓄,你首先要让自己成为处于升值状态中的专业人才。“以‘1万小时定律’来说,在一个领域持续投入1万小时进行技能和知识的专研,你就能成为该领域中的专家。以每天工作8小时来计算,至少需要花五年。”洪向阳说,“1万小时定律”的基本前提是要求职场人通过职业规划,选好适合的专业领域,以此为准绳制定五至十年的发展规划,全身心投入其中。在内生涯成长的同时,外生涯也将逐步得到完善和提升,高薪高职指日可待。

最投机的方案:买彩票

能一夜暴富、风险小、投入少的方法可能就是买彩票了。有朝一日中了大奖,一夜跻身富豪行列,还能有什么方法比这个更快更好?

专家点评:

工作压力大,几十年累死累活;创业风险大,一不小心可能就前功尽弃,在这个“急于求成”的社会环境中,职场人一边得稳稳地死守饭碗,不愿冒一点险,但同时又不断在做梦,希望一夜暴富。所以,天天到彩票站报到的并非只有叔叔阿姨们,其实也有很多白领。不过,中大奖的几率微乎其微,很多人买了一辈子彩票,结果还是穷老百姓一个;也有人中了大奖突然暴富,缺乏财富管理能力,忘乎所以,最后千金散尽,下场凄惨。所以,彩票可以买,但消极、被动等待绝非有效、靠谱的方法。

最大尺度的方案:自我炒作

财富可以脚踏实地地赚出来,也可以大肆包装炒作出来。炒作出了名声,自然会有各种商家利用你的名声进行盈利,只要名气足够响,赚够300万养老金自然不在话下。

专家点评:

近年来,通过炒作红透半边天的“名人”数不胜数。须知,炒作是把“双刃剑”,通过大尺度、没底线的自我炒作吸引大众眼球,为的就是让大众迅速知道你,在千万双眼睛都注视着你时,你的缺点和不足也会被放到放大镜下审视,言行举止稍有不当立刻会早来口诛笔伐。而且,低端、粗俗的自我炒作只能是短暂的热闹,热闹看完了,名头没了,被人们遗忘了,财富自然也不再青睐你。

最不靠谱的方案:傍大款

俗话说,成功的背后总是堆积着高高的寂寞。因为只有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到你的工作领域中,才能拼出一番成就。而不甘寂寞、不愿努力的人就用青春去换来所谓的“成功”。

专家点评:

也许这确实是最轻松的方案,但也许是风险最高的方案。靠青春换未来,是极度不靠谱的事,切莫因为眼前的轻松而忘了个人发展之重要。

本来就很焦虑的80后,面对着“高房价”、“难成家”、“难发展”三座大山早已气喘吁吁,而传说中的300万养老金虽然还没有专业数据支持,却也已经给大家造成了无形的压力,因为很有可能忙活了半辈子,还老无所依。专家认为,个人难以扭转时代大势,改变不了世界,那么只能提升自己,不断优化自身来适应环境,用职业规划优化职业发展,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重视一点一滴的积累,就能给自己的未来一个可靠的保障。(完)

专家介绍:

洪向阳,实战派生涯管理专家。向阳生涯管理咨询集团首席职业规划师,中国职业规划师(CCDM)认证培训导师,专注于职业规划、职业定位、职业转型、求职就业辅导等咨询、培训领域,帮助求职者及职场人找准定位,高效求职,取得职场高速发展,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存够20万才敢结婚!算算你的工资够了吗?


——《20xx年白领婚恋成本调查》报告

乔治·克鲁尼结婚了,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结婚了,福山雅治结婚了,堀北真希结婚了。恐婚的最后还是踏入了婚姻殿堂、永远的偶像派也闪婚了,真是应验了“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现实生活是追不到男神女神找不到Darcy先生大多数人也是要嫁的,于是最现实的问题就来了,谈个恋爱结个婚究竟要花掉几块钱?真爱若无敌的话,到底又有多少人愿意“裸婚”?

结婚高峰期:工作3—5年

时间不等人,任何东西都有保质期,结婚高峰期出现在什么时候?根据“20xx年白领婚恋成本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本次调查的已婚男女中,逾5成的受访者都是在工作3—5年(含3年)内完成婚姻大事的;而在工作3年内结婚的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在工作3年内结婚的男性占26%,女性则为士占41%;先立业后成家的男性比例则要高出女性——工作8年以上结婚的总受访人数比例为14%,但其中男性人数是女性的三倍。

相亲基本花费:100—300元

如今的业余生活越来越丰富,可工作后的社交圈子未必就越来越大,相反的,受到专业领域、行业部门、工作强度和压力等的约束,可能还会越来越窄、越来越“宅”,于是相亲成了一条通向婚姻的标准化出路。

除去3成表示没有相过亲的受访者外,一次标准化相亲的平均花费为100—300元之间,而所谓的标准化相亲花费流程为:“喝杯咖啡或茶,两个人就需要50—60元;看场电影100元;吃顿饭人均花费50—100元。”而在一线城市的单身男女们由于生活开支的提高,相亲花费也在不断提高,逾2成受访者表示他们的相亲花费为300—500元,有网友强调,这些花费还不包括“为了相亲所花的穿衣打扮的钱,那些都算‘隐形花费’。”而根据调查,一次相亲愿意花500元以上的,男性受访者是女性的10倍。(见图1)

图1:去相亲你最多愿意花多少钱

数据来源:

然而如今的相亲花钱观念也在悄悄改变。按照相亲的“惯例”来说,一般都是男方买单,但论坛曾做过一个关于相亲是否愿意“AA”制的小调查,有不少女性网友均表示愿意,“好聚好散,AA谁也不欠着谁。”而更有意思的是,男性网友表示如果相亲时女孩子抢着买单则表示自己没希望了:“明摆着看不上男生,不想欠你的。”

谈到相亲时最讨厌被问到的问题,网友们众口一词的表示是——“收入”、“父母是做什么的”。相亲毕竟不是面试,这感情还没谈开就先掂量彼此身价,“买卖”的意味太浓让人极不舒服。

存够20万以上才敢结婚?

真爱无敌?不存钱“裸婚”真的也可以吗?很遗憾,根据我们的调查,只有1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裸婚”,1成受访者表示存够了5万元就可以结婚了,但26%的受访者存够20万才敢结婚(见图2)。细分到不同年龄群体来看,愿意“裸婚”的“80后”比例超过“90后”,而29%的“90后”受访者表示结婚一定要要存够20万元以上才考虑,总体而言,“90后”对结婚“储备金”的要求最高。

图2:存够多少钱才敢结婚?

数据来源:

根据“日本通”发表的《日本人结婚得花多少钱》一文,来自20xx年日本一调查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日本人婚礼平均花费为443万8000千日元,换算成人民币约为23万元多。而有74.6%的新人从父母或者亲人那里得到援助,平均为183万日元(约为人民币9万5千元多)。看吧,结婚大事没有钱怎么行,结婚需要父母的精神及经济资助也并不是件丢脸的事。

婚房:逾5成人赞成由男方承担 近7成父母出资支持

听到“婚房”两字,许多人都肩头一重膝头一软,的确,这是结婚所要直面的最幸福也是最沉重的现实,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不但会引起男女双方的隔阂,甚至还会引发亲家间的龃龉。问到婚房谁来承担这个问题,只有9%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租房而不是买房结婚,54%的受访者表示结婚由男方来承担婚房天经地义,36%的受访者愿意共同承担婚房的费用(见图3)。值得欣慰的是,61%的男性受访者愿意一肩挑起买婚房这件大事儿,而47%的女性通情达理地表示这担子太重应当一起承担。有商有量,把感情和钱都谈谈清楚,这才是成年人的解决之道。

图3:由谁承担购买婚房的费用?

数据来源: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好好学习的薪水和天天向上的房价和不成正比,58%的受访者表示父母会部分出资支持买婚房,25%的受访者不靠父母全靠自己,仅有不到1成的受访者表示婚房由父母全额支持。别妖魔化年轻人,他们并非天生“啃老族”,当美好的生活单靠勤劳的双手稚嫩的年纪无法扛起时,父母沉默而包容地站在他们的身后。

婚宴:2000元以下 “份子钱”上海最高

婚宴伴随着生活成本的上升水涨船高,谈及婚宴,普遍的观念都是要风光大办,然而根据“20xx年白领婚恋成本调查”的调查结果,66.5%的受访者支持婚宴平均一桌在2000元以下即可,25%的受访者选择了“2000元—5000元”的选项,仅有8.5%的人要求婚宴一桌在5000元以上。然而如果想在一线城市的酒店摆婚宴,2000元一桌的价位已是稀少,除非是回老家办流水席才能省点开支。而且如今不少年轻人对婚宴吃消极反抗态度,有网友直言不讳:“婚宴是用来满足父母长辈们的心情的,对于小夫妻来说不仅花了一大笔钱还累得半死,还不如把这钱花在蜜月旅行上,那才是自己能得到的享受。”

就算你不结婚或者已婚,也逃不出结婚这事儿。身边的同事年纪越来越小,总难免遇到随份子的“红色炸弹”,现在结婚礼金一般都给多少呢?根据“20xx年白领婚恋成本调查”结果显示,包个200—500元的红包是主流趋势,然而如果在上海参加婚宴,出手可不能太小气,上海是“份子钱”全国最高城市,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参加婚宴红包内至少都要塞500元以上,近四分之一的受访者给到的“份子钱”在800元以上!一线城市中广州和深圳的红包较“小”,一般在500元以下。

婚戒、蜜月:舍得花大钱,对自己好一点

来看看现在的年轻人愿意在蜜月和婚戒上花多少钱。28%的受访者愿意花5000—10000元买婚戒,而愿意花超过1万元在婚戒上的受访者占到了23%,愿意在婚戒上花费3000—5000元的受访者比例为27%,而明确表示不打算买婚戒的只占6%。虽没有“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高标准,但婚戒毕竟是爱情信物,有特别的纪念意义。根据相关报道,在二战前西方国家只有10%的人会买带钻石的订婚戒指,而广告效应将这个比重在世纪末提高到惊人的80%!关于婚戒,曾经听说过一个默认惯例,那就是以男方2—3个月的工资收入作为订婚戒指的预算标准。如果拿不准买T记还是C记的戒指,如果犹豫着买多大钻才算表真心,不妨拿出这条标准——按实力办事情才是正经过日子的样子。

和婚戒相比,蜜月“不可或缺”的程度稍低但花费的标准却更高。虽然有22%的受访者表示在蜜月上不打算花钱或者根本不打算度蜜月,但31%的受访者表示在蜜月上愿花5000—10000元,2成的受访者愿意花1—2万元在蜜月上,愿意花费2万元以上在蜜月上的受访者为10%。而根据Andrew M.Francis and Hugo Mialon所作的“关于结婚花费和婚姻持续时间关系('A diamond is Forever' and Other Fairy Tal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dding Expenses and Marriage Duration)”的调查显示,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订婚戒指和婚礼的花费越高婚姻持续度就越久,反之亦同样不成立。因此,结婚这事儿还得丰俭由人、量入为出。

找对象最受青睐职业:公务员、技术/研发、医生/护士

偶像总裁侦探、空姐模特“网红”……找对象就该找那样的?喂,醒醒,脚踏实地大口呼吸一下地面上的空气,看一眼身边的人,为人低调等着你去爱的好男好女一把把!

最受女性欢迎的对象职业:技术男

最受女性欢迎的对象职业三甲位置分别是:技术/研发、公务员、律师。黑框眼镜、格子衬衫、不善言辞,谈个恋爱表个白都像写说明文一样摆明逻辑一二三四五的技术男请抬起头来,你们可是位列女性找对象最受青睐职业排行榜的榜首哦!排名第二位的是在大家心目中工作、收入稳定的公务员,父母长辈们也特别青睐这个职业的单身男女。而律师摘得探花位置,也许是受了《何以笙箫默》的影响吧。

最受男性欢迎的对象职业:教师

最受男性欢迎的对象职业排名前三位的是:教师、医生/护士、公务员。教师有寒暑假,将来孩子的教育有保障,自然受男性同时也受父母长辈们的青睐,但教师天还没亮就要出门上班、晚上要备课批改作业、假期要家访、工作碎片时间多,也请多体贴他们。紧随教师之后的就是医生、护士,不过医生、护士工作强度大、来自社会等方面的精神压力也大,也请多关爱他们。

男女有别,找对象最青睐的职业top10还是颇有些差异的,具体可见下表。空姐跻身最受男性欢迎的对象职业第十位,而女性对空少的青睐程度就远远不如男性对空姐的钟爱程度,选择者甚少,榜上无名。男性对如法医、船员等比较特殊职业的女性敬而远之,但女性眼里,法医、船员比艺人、健身教练更受欢迎。(见下表)

表:最受男女欢迎的对象职业top10

数据来源:

调查样本说明:

于11月初发起本次调查,历时两周,收到有效在线样本数1507份,男性比例为60%,女性比例为40%;在调查的人群中,“70后”占4%,“80后”占61%,“90后”占35%;已婚和未婚比例各占5成;43%的受访者来自“北上广深”一线城市。

白领夫妻月入1万6 分开理财各有精彩


夫妻两人在工作日分开过,周末团聚。他们奉行彼此关心,但又亲密有间,给对方足够的私人空间的家庭观念。这种爱情、家庭观念源自台湾S.H.E组合所歌唱的《半糖主义》这首歌的歌词。这种半糖主义婚姻模式正成为一些高学历、高收入的年轻都市白领夫妻竞相模仿的生活方式。

小刘和小王就是这样一对半糖夫妻。目前,他们各自打理自己的财务,保持着财务决策的独立性。同时,他们也和其他夫妇一样,周末及节假日会一起外出或待在家里享受两人世界。他们坚信,这种家庭方式可以避免婚姻成为爱情的坟墓,让爱情永远保鲜。

分开理财各有各的精彩

丈夫小刘今年28岁,从事风险投资行业。他的父母都在内地国家机关工作,2010年左右退休,有退休金,有医疗保险和社保,所以暂时不需要小刘负担。他的税后月收入为9500元,他的交通和通讯费用支出为600余元,由于此项公司每月可报销500元,因此,此项实际支出为100余元;生活支出(吃喝、生活用品、应酬、交通和物业管理费)总计约3500元;负债主要为房贷,每月需交月供4000元,20年期。

目前,他持有价值3万人民币的港股,准备做中长线投资。此外,他还持有价值1万人民币的A股,做短线投资。他名下有一套价值60万的房产,用于自住。通过测试,小刘的投资偏好为中庸型,风险承受能力一般。

他的个人理财目标为,尽快减轻还贷压力,并在两年内买部10万左右的私家车改善出行环境。

妻子小王今年25岁,税后月收入为7000元左右,公司为她办理了社保。她每月的娱乐交际费大约为800元;交通费为200元;通讯费为200元;餐费为400元,房屋月供加上水电宽带费用月均2550元。最近,她在好友的带动下购买了一份商业保险,每年需为此支付733元。她现有银行定期存款4万元,没有做其他金融衍生品的投资。此外,她有房产一套,价值50万,已还了部分,尚欠银行35万。小王性格沉稳,经测试,属稳健投资者。她不愿冒高风险,但希望能尝试做一些投资,

小王的个人理财目标与小刘一样,也准备在2-3年内购置一辆价值10万元左右的私家车。

由于夫妻二人是各自独立理财,因此我们分别对他们的财务状况进行讨论。

财务问题重重

小刘的月净收入为1900元,年结余为22800元,其储蓄比率为20%,低于40%的标准值。其房贷月供款占每月支出的43.2%,而其他消费占总支出的比重为56.8%,表明其它消费的支出偏多,小刘需要对自己的日常开支加以控制和管理以提高净资产的积累能力。

他的收入主要来自工资,来源比较单一,资产构成也比较单一,且没有任何存款。目前持有的金融资产主要是股票,不利于分散投资风险。小刘目前资产负债比例达到86.3%,高于50%的临界水平,考虑到其储蓄比率偏低,因此,存在一定的偿债风险。在个人保障方面,小刘仅有医保和社保,保障能力也属于一般。

达成理财目标需先改变思路

小刘减少还贷压力的目标,可以通过调整房屋按揭方式来达到。建议小刘减少月还款额,延长还款期限,向银行申请由现在的等额本息转为等额本金还款法。这样一来,虽然比等额本息还款多支出部分利息,但是月供可以减少1000元左右。

其次,小刘希望在两年内购置一辆10万元左右的车,但考虑到他目前没有任何存款,即使将每年的节余全部作为购车储备金,而不考虑将节余的一部分留作应急准备金,也要等到五年以后才能实现购车梦想。所以,购车的计划可以考虑暂缓。

重新进行资产配置

小刘目前的收入还比较理想,但由于他所从事的行业的特殊性,其收入水平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建议在压缩不合理开支的同时,将每月节余的三分之一作为应急准备金,其余部分则通过基金定投或零存整取进行强制储蓄。

小刘目前储蓄率偏低的原因在于日常消费性支出(房贷月供款除外)在总支出中比重较大。小刘需要对自己的日常开支加以管理和控制,尽量避免不合理的支出。用一款很好的理财软件来辅助自己进行日常开支的记录分析,是迅速找到并遏制不合理支出的好方法,如财智家庭理财软件就是不错的选择。

个人保障方面,小刘办理了社保和医保,但还应补充部分商业保险,如意外伤害险、健康保险等,年保费控制在年收入的2%,即2280元左右。目前不少保险公司推出了不同险种的组合产品,在满足个人保障需要的同时,具有一定的资产增值效应,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加以考虑。

在资产组合方面,根据小刘的风险偏好和所处的家庭财务周期,我们建议将所有资产按照4:3:3的比例来考虑高、中、低三种风险类别的金融资产的配置。由于股票目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通货膨胀的预期,因此可以考虑将部分资金从股市中抽离出来投资于纸黄金,或者根据自身掌握的金融知识投资于外汇交易等高风险的理财产品,而将剩余资金按一定比例配置为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和股票型基金。

储蓄结构相对合理

小王的年度收支结余为33467元,其储蓄比率为39.8%,基本达到了相对合理的储蓄结构,其房贷月供款占每月支出的67.4%,而其他消费占总支出的比重仅为32.6%,表明小王日常的消费计划性很强,这点与其丈夫小刘刚好相反。但小王目前的收入来源和资产结构比较单一,其负债在资产中的比重为64.8%,负债与年节余的倍数为10.46,这说明虽然目前面临一定的债务负担,但由于负债对年节余的倍数并不高,未来偿还剩余放贷不会面临太大风险,但要实现多样性的投资工具组合,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投资回报。

实现资产增值

现阶段,小王的理财目标应着重于在建立必要的应急储备的同时,努力实现资产的增值。

因此我们建议,应在年节余中提留约12633元用作应急准备金,能保证三个月自己的正常开支需要不因为突发事件而受影响。

其次,根据目前收入水平,年节余33467元,两年后加上现有存款4万,完全有能力买车。但如此以来,小王仅有的现金资产被消耗一空,同时每月还将负担1000元左右的养车开支,不利于资产的增值。

建议小王将购车计划延后两年实施,同时将留足应急备用金后的货币资产按照4:5:11的比例分别配置于人民币理财产品、银行的零存整取和基金定投,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若配置轿车只是为了代步,建议可以考虑7万左右的车型,通过上述的投资活动,在五年后,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基金投资按8%的收益率计算能产生投资收益约25000元,加上零存整取到期的本息约46000元,可以购置一辆家庭适用的轿车。

写给未来的半糖夫妻

本案例中的夫妻在婚前就各自通过按揭购买了一套住房,因而,在结束半糖生活之后,势必其中一套会闲置。他们可以将将闲置住房出租,以房养房。甚至在条件允许时,采取提前还款方式,减少负债压力。

同时,在结束半糖时期后,夫妻二人还将面临理财方式的调整,由以前的各自为政,独立决策可能转变为夫妻双方民主决策的AA制。此时,要考虑建立涉及家庭重大开支的共同储备金等问题,通过合理安排,达到夫妻双方在保留一定自主权的同时,发挥家庭总资产合力的作用。

半糖期只是婚姻生活的调剂,它很难成为一种婚姻生活的常态。未来,小王和小刘不得不面对生育和抚养子女等现实而急迫的问题,除非他们选择作丁克族。因此,某种意义上讲,半糖期又是两人投资理财的黄金时期,在这段时期,两人的理财目标应该着眼于实现资产的增值。根据家庭的风险承受力,选择合理的投资工具,同时,节制不合理的支出,为以后的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月薪3000,副业1万,原来副业才是“人间正道”


职场,繁重的工作可能让你剪不断理还乱,效率也久久不见提高。其实,这都是因为你没有用对方法!小编来告诉你。感谢阅读《月薪3000,副业1万,原来副业才是“人间正道”》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过去一年“副业刚需”就成了一个热词,周围不少人靠着副业实现了财务自由。这次的疫情更是加速副业和创业需求,比如周围有朋友是摄像师,在工作之余,也帮公司之外的客户拍视频;还有些朋友,也用业余时间做微商、开直播。

你呢?这两个月有没有开发出适合自己的副业?来看看网友们的副业之路。

网友“呆了呆了” :疫情期间,公司虽然照常发工资,但奖金、补贴、绩效都取消了。口罩、消毒液、食物开销……生活成本日益上涨,焦虑与日递增。想着是时候开展一项副业了!于是在上个月跟一群同样身处贫民窟集美们一起做起了茶叶微商。选品、直采、设计、包装、摄影、文案、销售,白天上班开会,晚上副业开会。这次试水让我彻底对微商产生了改观,一条条朋友圈转发文案的背后都是精力与智力的付出。开业两周收入700,微商,收入也很微小。不过相信之后会有不错的发展吧!不说了,继续朋友圈发文案了……

网友“有话就直说” :我觉得很多人都幻想过自己做个副业吧?但是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迟迟没有行动,我就是其中一个。不过趁着这次疫情,我不得已匆忙开启了副业。起因就和想有副业的初心一样,多赚点钱。本职工作迟迟不复工,公司也不发工资,再不赚钱,我妈看我的眼神都变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以前总觉得别人的工作就是直播真幸福,不用通勤、工作时间弹性、还不用和同事打交道,说说话就有钱赚。自己直播后才发现压根不是这样!闲聊真的能留住人气?别人凭啥给你送礼物啊?你不一定能接住留言区的梗啊。颜值、才艺、有趣、玩游戏,至少得占一个吧。想让别人看你的直播难、留住人气难、让别人送礼物更难……以后再也不说别人赚钱容易了,哪行都不好干啊!

网友“努力脱贫” :疫情严重的那段时间,连很多大企业都说快撑不住了,更别说我们这种小公司了。虽然没有被裁员,但去年的年终奖没了,上班改成轮班制,工资也直接砍半。为了生存,我不得不研究起了副业,思来想去,没有一技之长,师范专业出身的我也只能往在线教育发展了。原本觉得,上网课不就是讲讲题、批改作业,能有什么难度?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天真了。备课备到生无可恋;时好时坏的网速让屏幕前的我卡成了表情包;讲课途中学生的麦突然传来“全军出击”的游戏音效……上网课,真的太难了!

网友“开文” :前几天看到电视里说,健身教练改行送外卖,我顿时拍案而起,那不就是说的我嘛!同样都是按照接单数上岗,只是原来是帮客户控制热量,现在变成给客户送去热量。不然的话怎么办?前阵子健身房都关了,即使现在已经复工了,我们也是采取了控制学员数以及预约制。本来从早到晚都有学员,现在变成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练自己。一开始也觉得挺没面子的,后来也想通了,上网接单送外卖其实挺好的,别的小哥骑电瓶车,我就骑自行车,要不是怕汤水打翻了,我都想跑个半马送过去。健身、赚钱两不误。外卖送到的时候,还会被客户小姐姐夸赞一句:哇,现在外卖小哥的质量都这么高了!不过还是希望能快点回到自己的正职,毕竟还是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今日互动话题:这两个月有没有开发出适合自己的副业?欢迎大家留言分享,说说你的经历。

一线城市年薪不到20万是不是很失败?


钱多事少离家近是很多人找工作的终极目标,但这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如愿以偿呢?更有一部分人干着别人以为的高大上工作,被高薪着,这又是何等无奈!

最近锦囊君的后台收到了这样一条留言:

锦囊君,我很委屈。在某个一线城市异地工作三年,小财务。家乡的父母一直以为我混得不错,月薪到手至少是过万,朋友们也一直说要我请客,工作三年了,怎么也要提携一下还在家乡的发小。他们的原话是:

“听说你们这边压力大,加班多,但好在工资高啊,月薪过万很容易的,我保证能吃苦。”

“你们这边工资好高啊,排在全国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给介绍一下吧!”

每到这个时候,我这种又要加班且月薪还没过万的可怜人真是有苦说不出,说了他们也不信。他们的反应都是“怎么可能?你骗人!”

时间长了我也很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的真得很失败?现在一线城市年薪20万30万的工作到底有哪些?

单说薪资数据,锦囊君也很好奇,为什么每次媒体发布的薪酬都显示自己所在城市的薪资水平脱离了吃土,解决了温饱,甚至已经是奔向小康了呢?而拖后腿、做分母的总是自己,到底哪些工作那么有钱赚,拉高了我的薪资呢?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的薪资情况:是做了分母?还是领先了同行?还请写上自己的职业、所在行业、工作年限,及工作强度才具参考意义。欢迎打脸从事新媒体工作的穷小编!

一天读不到10万字的人没有出路?


职场百态频道整理了各种职场技巧,各种职场故事。感谢阅读《一天读不到10万字的人没有出路?》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我一直都默认为天才的这种能力是不可能被复制的,只能被膜拜。但直到这两年,直到我接连认识好几个各个领域的天才——有的人在世界顶级大学一年拿N次奖学金,有的人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但在17岁时已经玩着几亿的私募本职却是科学家,有人13岁进入中国顶级电竞选手行列,有人似乎“懂一切”堪称人肉维基百科,有人从内蒙古策马而来,即将在帝都架起大投资的电影公司……

——直到我真正的认识他们,和他们有了深入的接触而不是在故事里读到他们,并长时间的保持联系甚至互相进入彼此的生活,我才发现一个他们之间一个惊人一致的共同点:阅读。大量的,极快的,从极小就开始的阅读。直到这时候,我才突然惊讶的发觉,大多数人理解范围里的天才的能力或许正来自于这简单的一个词里,他们再惊人的素质,包括理解力、注意力和记忆力等核心技能,都根源于阅读。

或者,即使你不同意我的这一项推测,那么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如果我们普通人和天才的距离真的大到无法追逐,那么至少有一件事情上我们的距离最短,阅读。超乎寻常的阅览量和阅读速度,以及依此产生的各种衍生技能,一个普通人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和训练,确实可以做到和天才差不多的程度。

天才们的思维和判断似乎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对事物极为深度的认知,远超常人的理解能力,对事物发展趋势准确到不可思议的预测……大多数人宁愿相信这些能力是天降的,实际上并不是。天才也需要学习,学习就需要阅读,既然天才们比大多数人懂的多,那么必然读的多,既然读的多,时间也和普通人一样一天24小时,那么天才的阅读速度自然很快。

那阅读速度是哪里来的呢?练出来的,天才和大家一样是练出来的,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在长时间的密集阅读之中,天才们练就了无以伦比的速度,效率和记忆力。大脑这台机器的运转速度成倍提高,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成倍增长,甚至达到了万物相通,过目不忘的程度。在这种级别的练习中,他和常人的差距自然无限度的拉开了。

当然,实事求是的说,一个人在阅读这件事上的起点和最终能达到的终点的确是有差距的,这一点也就是真正的天才和常人的距离(之一)。

譬如有一个朋友,她每一分钟的阅读数在3000字左右,我问她是怎么看的,她说她是三行一看,又可保证效率。尽管我已经练习了一段时间了,但很显然,我觉得我有可能永远也达不到这种速度和方式。在很多其他方面,经过练习,我也许也永远不能办到和顶级天才一模一样的的水平,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经过痛苦的坚持和训练,人可以达到远超之前能力的水平,而且这个提升的幅度和最终的成绩,将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人性中一个很大的弱点是恐惧,恐惧严重挤压了人类的发展空间,堵塞了无数种可能。我这不是在鼓吹成功学,成功学是告诉你,人类的潜能无限巨大,跟着我,我就让你轻松加愉快的达到潜能的极限。但我不是这么认为的,想要超越现在的自己,必须得给自己安排变态的目标然后再痛苦的坚持不可,而且这种坚持会在激情逐渐失去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困难,直到你发怒的放弃这一目标,再老老实实给捡回来。只有在这种拉锯战中,人的能力才能被逼着飞速提高。

当然,如果你不想做什么精英的话,的确是不用这么累的,但是,坚持的过程还是痛苦的。只有当坚持到阅读速度和效率都显著提高的时候,你才会感觉到释然。因为你每天获取的知识远超之前,而且你读起来感觉就像在放松,身心都为之愉悦。而且,很多无所事事的空闲也被塞满了,你不会再在这里点一下那里点一下的时间中浪费生命,浪费完了还抱怨,今天真无聊。

稍微了解一下互联网发展趋势的人都知道大数据的作用,简单来讲,如果能有一种办法能统筹、归纳和识别互联网上每天爆发的体量极大的数据,就拥有了一个可以”懂一切“的工具,这一工具是如此的强大,可以协助企业和政府做出重大的决策,乃至影响国家的发展。相对电脑而言,人脑的大数据的重要性是同样重要的。

时代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不只是无用信息的爆发(有很多读书人只看到了这一点,从而用断网等方式约束自己的生活,我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而且同样是有益信息的爆发。有益信息通常因为其严肃性、相对乏味性、难以阅读性,隐藏或淹没在无用信息中,难以被挑选和发现。但是,如果拒绝互联网这个平台,主观缩减自己的视野,导致的将会是无益信息和有益信息的共同缩减。当技术不断发展,可供高效采集的工具不断诞生时,保守派却会因为放弃了平台本身而放弃了快速进步的机会。

人与人根本上竞争的是什么?我觉得是”量“,对于绝大多数社会生活的行业来说,体现出来的就是”阅读量“。即使专业所为和文字、图片无关,需要做其他的功课,那”量“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正如科比所言,人们只看到我在场上攻进各种不可思议的进球,却没看到我在场下为投进这种球而做的各种别扭的、痛苦的、千奇百怪的训练。每一个舒服或扭曲的射篮,背后都是无数个训练,包括一些比赛极端情况的应对技巧,也是一样。这就如同很多人惊叹,哇,他居然可以如此深刻的剖析行业状况,如此深入的解析这个问题,有如此精辟的见解,好像天降的一样……当然很显然,这些干货是不可能天降的,只是背后的付出而已。

为了获得更大的阅读量和更高的阅读速度,人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为了每天挤一点时间阅读,人需要很用力,这一点我感受很深。曾有一段时间我每做一件事情就会用软件记录我做这件事情的时间,等到一个月过去了,我才发现即使我已经很使劲了,但我每天平均做这件事情的时间才刚刚一个小时……我这么用力才做一个小时,如何才能和那些做三个,五个小时的人竞争呢。

如果我们真的想精于一件事情,或者让这件事情随着其积累变得真正有意义,我们就需要完全颠覆我们的生活,重新调整其策略。譬如我的有几个朋友一天的阅读量都在二十到三十万字左右,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呢——他们在所有可能的事情上都是一边做别的一边看书度过的。我聊QQ的时候他也在聊,但他一边聊一边看书。当然,我玩游戏的时候他也在专心玩游戏。我午休的时间在发呆,他在看书。

我和女友缠缠绵绵打了一个小时电话,她一边和我聊一边看书,而我所做的只是在床上来回滚动了三十次。我还有个朋友,去他家做客,聊天的时候他就聊天,暂时没话题的时候,他就抱着Air刷两眼果壳和知乎。再有一个老师,每天睡前翻一本法学著作,看看有没有什么好观点,新观点,翻完睡觉……就这一个又一个的间隙,无数的缺漏补上了,巨大的鸿沟产生了,对于这帮碎片时间高效利用的怪物,普通人怎么可能能在其擅长的领域与之对抗呢?

如果二十万字,三十万字真的是赶不上的目标,那十万字我觉得是一个可以完全可以达到的底线了。十万字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一分钟按六百字计算(达到这个速度大多数人都只需要一点儿训练),那么一天只需要读不到三个小时。事实上在实践中,差不多两个小时就可以读完了,因为有很多文字其实颇为浅显直白,你阅读他们的时候的速度比一分钟六百字要快多了。有人可能觉得两三个小时都有点长了,我每天可是很忙的啊。那我只能说,把你每天所有无所事事和可以利用的时间全部放到读书上,肯定不止两三个小时。而每天坚持把两三个小时用来阅读绝对是一笔有去有回的高效投资,这笔投资的结果就是未来你会因此节省越来越多的时间,而不是在无聊的荒废中感觉时间被挤压的越来越紧迫。

这篇文章我写作时本来只是想分享一点关于读书的想法,结果按照我写东西的尿性,又整这么老长。当然思绪一点连着一点,牵扯出很多相关的思考,我觉得也是很值得的。这样一篇文章既是自励,同时也是对在这方面还没有类似思考的朋友的一种参考。显而易见,对于初级新手而言,这类文字属于有效阅读,而对于那些读书无数观念已颇为深刻的大拿来说,这篇就无所谓一读了。与此相关的一个技巧就是,很多人在阅读初期就要求自己读“非常有用”的文字,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做法。如果你本身读书很少,对阅读没什么兴趣,只是对发觉阅读对自己有用而选择阅读的话,一开始就读一些难度颇高的文字无异于服毒。读书也是分舒适区,学习区,困难区的,对于阅读能力一般的人来说,还是先从简单的文字开始。一开始就直接上困难区,只会让自己最终完全丧失阅读的兴趣。

当然,有那么一部分人天生以自虐为好,这种人无论干什么都会成功的。勇于直接干自己之前完全干不了的事情,这种疯子将在挑战自己极限的同时获取无穷无尽的回报。有多久没有试过挑战自己的极限了?有多长时间没有感受到那种压力即将冲破大脑,集中全部注意力攻克一个难点的紧迫感?去感觉一下吧,突破这种恐惧的瞬间,人将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获得飞跃式的进步。

由于文章是一气呵成写完的,之后又有了一些思考,但已经没有办法插进去原文了,所以这里对有兴趣的朋友增补几点。

1、虽然我的文章从标题到内容都在不断强调阅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将范围框死在阅读这件事上。我在文中也提到了,人与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竞争的”量“,而阅读这件事通常是这个“量”中间最为主要和重要的那个部分。有一小部分人的专业和阅读恐怕并无关系或关系不大,比如画家,比如运动员,或者摄影师、电视编辑或投资者。那他们每天所做的事情并不需要接触太多的文字,自然也不需要那么多的“阅读”,但他们所做的事情仍然与“量”有关系。至于阅读这件事本身对一个人思维和精神上的帮助,我想不需要我来写。

2、我很希望表达但在文中并没有表达完的一部分是,一种“可能”对一个人的促进作用。很多人在故事里读到一个人有多厉害时,总是会产生两种自然而然的反应。第一,太厉害了,很崇拜,但和我无关。第二,这不可能吧,太假了,我不信。事实上如果观察大家的反应,也无外乎如此。只有当这些事情真正发生在身边时或以一个写例子而不是写传说的口吻被传达时,才能够对人产生作用。我在之前是无论如何不相信我自己每天能阅读十万字,也不相信我的平均阅读速度能在600字一分以上的(整天),我一个凡夫俗子,这种事怎么可能发生在我身上呢?然后我现在就做到了。当你知道一件事不是传说,不是故事,而是事实,而且就在和你一样的人身上时,你胸中的那种胆怯那种畏惧就会退却,而它退却的空间,就是你进步的空间。

3、不要去抠字眼或分裂的、片段的解读,我不和人争,我只希望当我有所思考的时候,我的表达能够带给大家一点东西,哪怕是一句话,一丁点,也足够了。这也就是我从不从头到尾专写一个主题的原因,我希望一串连着下一串的思维能够表达更广泛的事情,从而更加全面的反映我在一个问题上的思考历程。所以,哪怕是只有一句话能对人有用,我也心满意足了。好了,就补充到这里,欢迎大家理性评论和推荐,一起阅读、进步吧!

80后单身女白领娱乐开销大 年入10万如何理财


上周,《第1金融街
》决胜四季度理财辩论会正式启动,南京金融业的高富帅与白富美理财师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恰逢上周就是光棍节,本期辩论会场外话题就是邀请三位单身读者展示理财的单身style,谈谈光棍如何通过理财为日后将要组建的小家庭打好经济基础。同时,《第1金融街》也借机向众多单身贵族们倡议,不妨从今天开始,收支规划、储蓄、投资和保险多管齐下,开始自己的快乐理财生活。

单身style一:

定额储蓄+健康保单

柏小姐27岁媒体人

在某网站工作的柏小姐,月均收入5000元,算上其他奖金和年终奖,年收入近10万元。尽管无贷,但朋友间往来、娱乐消费,这方面的开销并不小,再加上工作比较忙,自己又疏于理财,迟迟未能迈出理财的第一步。根据柏小姐目前的状况,银行理财师建议,先从强制储蓄开始。

理财产品、申购基金这些都需要起步资金,但柏小姐的工资卡里却只有将近两个月的工资可供支配。当务之急是聚财!柏小姐说,从今年年初她就开始了强制储蓄。每月从工资中取出1000元存入一年定期,一年下来积累的12张存单,连本带息再计入下一个存款周期。这种滚雪球的存款方式既保证了定存利息,还能实现化零为整。

其次,柏小姐考虑到自己资本积累刚起步,平时也无暇照顾父母,一旦出现意外,父母将无任何保障。因此,她还以期缴的方式投保了定期寿险。由于年龄尚小,较低保费能获得较高保额。投保时,按照一年缴纳520元保费,连续缴20年,获得最高30万元的保额,受益人可定为其父母。

单身style二:

基金定投+银行理财

范小姐30岁小学老师

在一家基金公司网站上,记者看到一则光棍定投的广告。有意思的是,广告上线后,确实吸引了不少单身的投资人。范小姐就是其中一位,之前我就听说过基金定投,但由于近年来市场一直不好,才没有考虑。范小姐告诉记者,在今年光棍节来临前,她以每个月900元的资金,定投了三只基金。

众所周知,定投基金分摊了风险,而且兼备储蓄的功能。这是一种长期投资方式,招商银行
(10.25,-0.01,-0.10%)
珠江路支行一名姓杨的理财经理表示,虽然基金定投赎回手续很方便,但中间赎回,收益必将受到影响。建议范小姐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再适当配置一些滚动发售的短期理财产品,其收益既高于活期存款利息,同时也较为灵活,以便突发状况下资金周转。

单身style三:

组合投资+风险磨砺

邵先生32岁IT工程师

邵先生个性有些腼腆,虽然至今未曾出现心动女生,但在理财的道路上可谓是有勇有谋。月收入8000元,年收在15万元左右,已购车,存款20万元,正考虑买房。我参与了一些高风险投资,比如期货、ST股票。不急于获利,而是在这个过程中积累投资经验。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世纪证券南京营业部客户经理蒋伟说,以目前的市场形势来看,还应分散投资,抵御股市风险。除了一两万元活期存款做为应急资金,其余总资产的55%存银行,10%投债券,25%投基金,10%投股票。这样才能分摊风险,多重获利。

在蒋伟的建议下,邵先生调整了自己的理财计划,根据自己以往的理财经验,他计划将资产的65%买股票、券商理财等风险较高的激进型投资,余下的35%用于保险、国债、定期储蓄等,以获得稳健收益。

1、2月份的工资都到账了吗?薪资有变化吗?


职场,繁重的工作可能让你剪不断理还乱,效率也久久不见提高。其实,这都是因为你没有用对方法!小编来告诉你。感谢阅读《1、2月份的工资都到账了吗?薪资有变化吗?》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疫情隔离期让全国大部分企业都被迫一起放假休息,那么你的工资也在“休假”吗?有按时发放吗?数额上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呢?最近,小编在网上看到相关话题的讨论,没想到看到了如此两极分化的场景……

惨得如此相似:迟迟拿不到钱、薪资缩水

网友“美洁子”:我们公司去年12月份的工资还没发呢!

网友“小精灵”:我们去年12月的工资、提成、年终奖都没发……

网友“起舞的卡西莫多”:工资3月15号之前发一半。

网友“老王”:今年我的保底工资和去年相比减少了8000,家里有孩子不敢说话。

网友“无人之岛”:财务湖北人,预计要到4月才能发1月份工资。

网友“殇小瑾”:虽然工资正常发放,但是2月工资只有基本工资2200,岗位、绩效、奖金一律切!

网友“沧海苍苍”:什么工资不工资的,公司都没了……

网友“潘彼得”:我们去年11月的工资都还没发,还不让人问,问就是不跟公司一条心,只想着自己...

网友“云淡风轻”:1月份工资惨不忍睹,更可气的是我们年终奖年前没发,说年后再发,结果遇上疫情,年终奖缩水直接一大半!和1月份工资加起来还没去年12月份工资高!

“疫情见好”型公司,解锁的福利你根本无法想象

小编觉得疫情当前,以下7点能做到3个的基本是靠谱的公司:1.没裁员;2.工资照发;3.不降薪;4.开工发口罩;5.不加班;6.弹性上班;7.最好有涨薪。而以下这些公司不但符合基本要求,还超额发放了各种福利:

网友“天空是海洋的倒影”:在家休息了45天,也没有在家办公,今天居然把2月份工资发了,好开森!

网友“骄傲的天鹅”:对比了一下评论区,我突然觉得很开心!一月二月工资奖励照常发,重点是我们年后到现在一直是轮班,一个星期上三天班!不扣全勤,不扣年假!!初八还发了800元开门红,刚领了500元3.8节金!感恩公司!!!

网友“落笔印流连”:我们1-2月都是全额发,而且还是提前发的,其他福利一样不差全发,昨天刚领了3.8节福利300元现金,感谢公司!

网友“橼语”:我司不仅工资正常,而且2月份在家办公还是到公司上班的,全部按照全勤算。另外,2月份符合上班条件到公司上班的,另外加60/天补贴。开车带同事一起上班的,再有另外补贴。

网友“Producer”:工资照常发,绩效一分没少,隔离期间算是给我们放假休息,工资一点都没扣,上班先发了30个口罩,简直觉得老板是天使派来发礼物的。

网友“倾城_Abby”:1月的工资2月底发,全薪、餐补都照常发那种,但是我们都没有怨言,因为公司一直没亏待过我们,我们八月份还有半个月的高温假,不管什么假,公司一直都是发全薪,春节假期也比别的公司长,其它法定节假日也是跟着放,我爱我们公司!

网友“念慈”:工资照常发了呀,加班费也发了。通勤鼓励打车,打车费也报销了。

网友“兔子爱吃胡萝卜”:突然可以发现自己公司发展还是挺好的,按时进行发放,现在我们还没正式上班,湖北籍员工之间还有2000补贴。

看了这么多,相比之下,觉得自己的公司算靠谱吗?

1、2月份的工资都到账了吗?薪资有变化吗?再或者失业中的你开始找工作了吗?

大城市焦虑症:“裸辞”要准备1年的工资


职场,繁重的工作可能让你剪不断理还乱,效率也久久不见提高。其实,这都是因为你没有用对方法!小编来告诉你。感谢阅读《大城市焦虑症:“裸辞”要准备1年的工资》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来自上海的网友“三风”表示,“在大城市生活、工作,得充分考虑经济因素。如果经济上实在不允许,为了吃饭,你还是忍一忍吧。如果你已经存上了1年的工资,如果上班的确和上吊一样,建议还是辞职,赶紧的。”

来自广州的网友“上而”谈起“裸辞”深表痛苦:“‘裸辞’伤筋动骨,我深有体会。以前年轻,一冲动,跟老板吵架,我就拎着包包就走了;现在我年纪逐渐增长,对辞职也不敢轻易提及了。即使现在的工作忙到死,没时间谈恋爱,没时间好好运动,没时间逛街,我也不敢轻易辞职。这就是生活啊!”

来自深圳的网友“祁山老米”进一步补充道:“对于‘裸辞’的本钱已经不是首要考虑因素了。都‘三张’的人了,留点跳槽的本钱是必须的。这年纪,上有老,下有小,又生活在深圳,伤不起啊!”

来自北京的网友“鎏毓”反复强调:“‘裸辞准备金’一定要存啊,越多越好!话说我去年6月辞职后,一直到11月底找到工作之前都在花钱,简直就是部血泪史!我在天最热的时候辞职了,在很冷的时候才找到工作,天气转冷时第一件大事就是买衣服。因为之前的工作不需要我穿正装,所以我的衣服都很韩式,在应聘时没法穿。我很节俭地买了一件上衣、一条黑裤子加一双高跟鞋,就花了近千元。找工作时总往市中心跑,在CBD要吃上一顿,只有一个字——贵!之后我学乖了,自己带零食……幸好我还有个老哥做后盾,否则不堪回首啊!”

如果在平时里就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那就不会因为“裸辞”而带来捉襟见肘的经济危机。网友“乖兔兔”透露工作3年,她已经为自己存了几万元的“小金库”,“有粮在手,底气就有”。

网友“虫虫飞”则对“裸辞”作了深入分析:“能禁得起‘裸辞’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结婚、但有男友/女友或家庭做坚强后盾的。如果不爽老板、不满意工资、觉得自己被压迫了、工作没发展的,把该学会的都学会了,那还可以趁着年轻赶紧换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至于‘裸辞准备金’,备上个几千元饿不死就行了。但在再次挑选工作的时候就不能任性、轻率了,说不定下次换工作就到了以下第二种情况了。第二种情况是:有家庭负担了,这时千万不能轻易‘裸辞’,还是‘骑驴找马’吧,不然身心都会不踏实,寝食难安。”

来自武汉的“rainblue”指出,“平时无论工资多少,至少要存下个1/3,即使是不辞职,也要备不时之需。在辞职之前先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辞职,自己是否具备了去寻找更好的工作的能力,这样会比较快地找到新工作。千万不可以跟老板一顿炒就拎包走人。即使是‘骑驴找马’也要确定将要从事的这份工作比原来的更好,别换来换去几年总是在原有的职位上不动。”(完)

《留学生回国的工资80%不到1万》由职场百态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职场百态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留学职业规划”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