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 先下手为强。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王图强,北京人文大学执行校长,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成员、北京市民办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综合评估专家、中国民办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之星评审组终评专家。

请介绍一下你的职业规划。面对招聘企业这样的问题,不少应聘学生败下阵来。职业规划,原本是帮学生找婆家的利器,如今却变成了拖学生后腿的暗器。职业规划真的这么神吗?很多人疑惑。还请本期精品职业顾问王图强一一道来。

制定规划要趁早

记者:有人说,制定职业规划是踏入职场后才需要做的事情。以您多年的经验,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王图强:一定要及早制定职业规划,尤其对大学生而言,在校期间制定职业规划更是必做的功课。以前,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将考上大学作为终极目标。大学毕业后要从事什么工作?很多人甚至不去考虑这个问题。结果,所学专业与个人天赋、兴趣、特长不相符的情况屡见不鲜。很多人在毕业找不到工作时开始悔不当初。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每个学生现在就要问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

记者:现在,应聘学生经常被招聘企业问到有关职业规划的问题。这是不是也预示着,职业教育将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


王图强:的确如此。现在,学生在转变就业观念,而学校也逐渐重视起就业指导工作。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去年九月,我们编写并正式出版了一套就业指导方面的教材。这在国内尚属首次。我们还通过举办讲座、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增加就业知识,提高就业技能。其实,我们在员工中也进行了职业规划培训,尤其是帮助年轻员工尽早了解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实现理想要经历哪些步骤和过程。讲理想是好事,但理想不能是空想,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去准备。

成功背后代价大

记者:您认为,对一个职场人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

王图强:经历是职场人最宝贵的财富。就我个人经历,我教过书,做过学生辅导员、团工委书记、学生办公室主任,从事过招生、教务管理和科研工作,还搞过后勤、产业经营回头看看,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我几乎尝遍了学校各领域的工作。我常和同事开玩笑说,我这个校长,虽然并不精通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但也不会被轻易骗倒,因为我有过在不同岗位工作的经历。现在,有的年轻人觉得,做校长没什么大不了的,自己也能胜任。但被问到一名校长应该具备何种知识、技能和素质,他们却一无所知。

今日的社会,人们都比较急功近利,都梦想着挣大钱、谋高位,但这就好比练习书法,非一日之功。我们在学校开办了书法课,请来各流派的名家授课,但很多同学不愿意从蝇头小楷练起,他们希望速成草书,但这是不可能的,没有十年八年的功夫是办不到的。


所以说,要想成功,就要花时间去积累,去锻炼,成功是要付出代价的。很多学生看到了丁磊的风光,感慨于他的幸运适时遇到机遇。殊不知,机遇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的。其实,每个人身边都有机遇,但没有真本事,机遇转瞬即逝。

职场新人学沟通

记者:从事大学教育多年,对即将走入职场的新兵,您有何建议?

王图强:现在,大部分学生都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他们从小被呵护、被宠爱。环境使然,他们不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与人沟通交流。所以,我想提醒职场新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学会尊重别人,这种尊重不是表面上的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而一个职场新人还要特别重视与领导的沟通交流。许多人工作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但到了与领导沟通的时候,却不知说什么好。于是,自己付出的大量劳动被三言两语轻松带过,以致某些不了解基层工作的领导误以为你不够勤奋、不够认真。记住,该开口时就开口。

最后,我特别希望告诉还在校的大学生,年轻人应该抓住时间多学一些知识。你们拥有令人羡慕的青春年华,有很多事情等着你们去做,比如好好读书。因为没有时间,对我们而言,读书已经变成了一件艰难甚至是很奢侈的事情。每每看到学生有时间却不读书,想到自己想读书而不得,我都感到心痛。每一个人都要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东西。

案例一职场新人该如何与同事相处?

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时,Amy小心谨慎,生怕自己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开罪公司里的前辈。但Amy还是遭到了别人的排挤。一个大她六岁的女同事总是看她不顺眼,甚至笼络一批同事孤立Amy.那时,上班之于Amy无异于煎熬。每天,她都盼望能赶快做完工作,逃出那个令自己窒息的地方。

一年后,Amy跳槽进入一家IT公司。选择IT公司,Amy的理由很简单:在那里,大家都是一门心思搞技术,谁有工夫将人际关系复杂化啊!

进入公司,Amy却发现,情况并非如她所想。部门中,只有Amy是新人,其他同事都已共事多年。一时间,她很难融入同事圈子中。办公室中,一位同事经常一有事情就叫Amy帮忙。碍于面子,Amy从来不和她计较,但却常因此而影响自己的工作进度。一次例会上,老板表扬了Amy做的案子,夸她有新人的锐气,同时批评了另一位同事的方案。当时Amy就觉得那位同事的表情怪怪的。果然,从那以后,那位同事开始对Amy有了戒备,甚至敌意。更要命的是,那位同事仗着自己是公司里的老人儿,拉着其他人冷落Amy.忽然之间,Amy发现自己又一次陷入了人际关系的怪圈中。两份工作都是如此,是不是说明我自己存在一些问题?我到底应该如何和同事相处?Amy很郁闷。

王图强观点:学会尊重你的同事!

我遇到过这样的员工,他们总是在抱怨:同事不配合我的工作,我该怎么办?其实,身为一个职场人,你首先要做的就是熟悉自己的工作环境,这之中包括营造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氛围。一个人在工作中遇到有人唱反调的情况,这很正常。有人说:如果不需要面对人际关系问题就好了!我只能说,这是无法成真的美梦。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否则,纵有千般武艺,你也难以施展。

换了两次单位,依然在人际关系方面出现问题,看来,Amy要试着从自身找原因。案例中,Amy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只是一时还未找到解决方法。其实,在我看来,处理好人际关系不外乎两点:第一,勇于面对人际关系问题,切忌消极回避;第二,也是最为重要的,学会尊重同事,尝试从对方的利益、前途来进行换位思考。Amy不妨想一想,她所面对的同事已在职场打拼多年。为在竞争激烈的职场站住脚,他们勤勤恳恳、诚惶诚恐,一个新人的到来会给他们带来很大冲击,尤其是新人的锋芒毕露,更让他们有苦在心。如此想来,人家请你吃软钉子也就不难理解了。更何况,作为新人,你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有很多不懂、需要请教的地方。

此外,新人还要学会适当吃亏。就Amy的境况而言,如果她能提前就会议中提交的案子与前辈沟通,甚至能在会上将前辈推到前面,那么,表面上,Amy吃亏了,实则相反。当然,吃亏也要吃得高明,要让前辈明了你的好意。

zc530.Com小编推荐

怎样为自己做职业规划?


第三部分,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家庭环境分析、例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等。感谢您阅读《怎样为自己做职业规划?》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xxx科技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方正国际教育测评事业部总经理,方正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北京前思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教师龚文先生做客职场讲坛,答网友问。

怎样做自己的职业规划?

龚 文说:1)清醒地认识自己,善长的和不善长的,感兴趣的和不感兴趣的;

2)确立一个现实的又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3)设计一条从现实走向目标(或曰理想)的成功概率最高的路径;

4)为该路径设置一系列阶段性目标;

5)一步一步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6)过程中不断反思,必要时调整(节奏、方法等)。

如果在以上过程中可以找到一个职业导师,你的成功概率会高很多!

世界500强女白领:职业规划帮我转型成功


“如果工作让你整天疲惫不堪,那一定是出了问题,并且问题一定出现在你自己身上。所以千万不要抱怨,抱怨只能让自已更加疲惫,失去更多的机会。” 这是一个世界著名500强女白领的职场感悟,她在看似很风光的职位上,生活和工作得却很疲惫。劳累导致的病痛,让她停了下来,最终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认清了自己,成功转型到了自己更喜欢的岗位,也让生活和工作保持了平衡。

看似风光外企白领 谁知背后辛酸苦

冬野在读大四那年,有机会交流到韩国读书,本科毕业后,她就顺利留在韩国读硕士。2006年,从韩国回来后,她顺利应聘到三星中国总部工作,成为一名光鲜的外企白领。她所在的部门主要与中国政府和行业协会打交道,负责贸易摩擦、海关等事务。

“大家以为三星就是手机和数码产品,其实三星涉及的领域很多,光在中国就有40多个厂,而且各个行业跨度很大,这就需要对每个行业政策都要熟悉,才能跟各个工厂相关人员对接。”冬野说,每天8点打卡后,就有一堆的事情要忙,5点准时下班那是很奢侈的事情,完全没有生活。除了经常的加班外,冬野还要常常奔赴各个工厂,处理事务。看似风光的外企白领,真实的苦累只有她内心知晓。

好在这份工作能有很多的学习机会,让冬野的业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所以她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六年,直到20xx年7月,常年的劳累,让年纪轻轻的她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而且很严重,不得不请长假在家休息。刚休假的第一个月,她几乎每天都要接打电话,处理工作事务。当年10月份,重返工作岗位,冬野还是一如既往的忙碌,不过,这让她对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有了思索。三个月的休假让她清楚的知道,出现这样的状况,一定有自己的原因。虽然那时她还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于是她跳出原有的公司和家两点一线的生活模式,开始参加各种活动,听讲座。

职业规划认清自己 10轮面试成功转型

20xx年元旦期间,冬野参加了新精英第47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整个课程,让冬野有了很大触动,她深入地对自己进行了梳理:认清了自己的价值观,愿意用的能力、兴趣,现有的工作红利以及她希望的工作状态。冬野在她的课后作业的职业愿景中写了自己想成为一名外事精英,能与更多优秀的人接触,能够在文化氛围更开放的企业工作。这样,她有了一个清晰的努力目标,而不仅仅是把工作劳累看成逃脱职场的主要原因。

说到这里,冬野宛然一笑,说或许新精英带给自己的好运,或许是应验了“机会是给准备好的人”那句话,课程不久后,她就接到了猎头的电话,而这家公司正是耐克,提供的职位也正与她在职业愿景中所描述的状态极其相似。不过,要成功入职,她要经过多轮面试考核。

猎头在电话里了解了基本情况之后,与她约定了第一轮的HR电话面试,面试的内容主要是基本情况的了解,在原来的公司做哪些业务内容,并向她介绍了该职位的主要职责。接下来HR又与她约了第二轮面试,这次是直属老板的电话面试;这次的考核以业务内容为主,很仔细,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之后HR又来电话说是要约下一轮人力资源总监的面试,这已经是第三轮了,这次的内容主要是问她为什么想要加入耐克,主要考核对企业文化的契合度、激情、自由、JUST DO IT, 这都是冬野很期待的感觉,自然赢得了面试官的认同。

前三关对冬野来说都不算太困难,最关键的是第四轮面试,面试的公司高管问了她很多具体业务的事情:最有成就感的事,最困难的事,关于韩国的企业文化有哪些认同与不认同的地方。“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压力面试,幸好我在之前对自己对工作做了很全面的思考和分析,所以这些问题我都是按照我最真实的感受来回答的,很幸运的又一次闯关成功。”冬野以为这样应该就算通过面试了。没想到几天过后,又打电话来说要求去上海总部面试。经过协商,HR协调了所有面试官的时间,帮她把面试集中在一天进行,看着面试官的名单,冬野很惊讶,共6位。意味着还有6轮面试等着她。

面试的那天,冬野搭上最早的航班飞赴上海,去迎接那充满挑战的6轮直面。6轮面试集中二个方面:主管领导及相关部门领导的面试主要集中在业务能力方面,HR主要集中在个人的职业规划和企业文化的契合度方面。前者主要是前几年的工作经历的检验,业务能力的考核。只要把前几年高强度的工作积累展示出来就可以了。后者主要是了解真实的想离职的原因,想加入该公司的原因,以及未来的发展计划,个人与该职位的匹配程度,个性与企业文化能否融合等。“这些问题是在我上新精英的职规课前不曾仔细思考过的。在面试的时候我很真实的告诉我们的人事总监,我学习了职业规划,对自已有了很清晰的认识,并做好了长短期规划,所以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交流,她能感受到我的真诚,能够了解我想跳槽的原因是我对自己规划的一个必经之路,绝不是一时的冲动。”冬野很有感触道。

6轮下来身体很劳累,但她的心不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了一条清晰的线,无论是哪一轮,她都能坦然面对,说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和感受。“我认为说真话,是最有效也是最轻松的方法,因为无论怎么问,答案都是内心的声音,不会变。如果只是参考面经,设计好答案,这么多轮的面试,肯定会被问乱的。等到面试官们意见汇总的时候,也肯定会发现其中不一致的内容。”冬野说,这一切都要感谢新精英,帮她认清了自己,最终成功转型,找到了自己更喜欢的工作。

面对有同样困惑的职场人,冬野略有深思地说,“如果工作让你整天疲惫不堪,那一定是出了问题,并且问题一定出现在你自己身上。所以千万不要抱怨,抱怨只能让自已更加疲惫,失去更多的机会。我的建议就是停下来,慢下来,思考,也就是要认清自己,认清自己的问题所在,认清自己的兴趣所在,能力所在,认清自己的价值观,做出清晰的职业目标。所以我很感谢去年的腰椎间盘突出,因为它让我不得已的停了下来,给了我思考的时间。当然我希望其他人不是像我一样被动的停下来,而是自己主动的停下来思考。如果自己本身主线不清晰,目标就不会很明确,目标不明确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越清晰的目标越容易实现。” (文/ 任卫军)

职业规划思维转换以终为始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培训管理者相比一般员工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路径,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容易“乱花渐欲迷人眼”,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自己的世界很无奈,因而失去方向。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要以终为始,持续更新,顺势而为,才能从“潜龙在渊”到“飞龙在天”。

因为机缘巧合,多年前我从销售管理转做企业内部销售培训工作。那时,我对培训热情高涨,总觉得站在讲台上讲课,能够收获学员殷切的眼神和热烈的掌声,是件颇有成就感的事情。然而,不到半年,我的热情降到冰点。因为我每天大部分的工作都是琐碎的,半年期间只讲了一次课。而且我发现吸引学员的注意力是件挺困难的事情。感谢当时的老板,我职业生涯的恩师,在关键时刻启发我,帮助我。

多年过去,当时的同事们各奔前程,有回业务部门做主管的,有转去做HR总监的,还有去自行创业或者做专职讲师的,而我还在津津有味地做着培训管理工作。无论从事哪个职业,大家都很满足和开心,因为每个人都在合适的平台上做自己喜欢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培训经理的职业发展路径很多,若想“我的未来我做主”,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洞察动机自知者明

究竟应该选择哪条路?这是大家普遍的困惑,尤其是做培训2~3年的培训经理们。自知者明,知人者胜。选择决定未来,成功的选择始于清晰的自我认知。了解自己深层次的兴趣和动机,有助于选择更符合自己兴趣的职业路径,从而将个人能力发挥到最佳,在获得自我实现的同时,收获快乐的心情。

很多年前,与当时的同事们聊天,John说他以后想做职业讲师,因为他不喜欢企业内部官僚化的组织沟通和诸多会议,他喜欢自由的职业,去不同的城市,感受不同的氛围;May说她还是想回业务部门,带领团队达成业务目标,这两年的培训对她来讲是个提升能力和沉积知识的机会,并且能把以前的工作进行梳理,以后领导他人时会更加游刃有余。我想了想,觉得自己还是在企业内部做培训管理更适合,这是个相对稳定的工作,没有大量的差旅。

可以看出,每个人的兴趣和内在动机不同,会有不同的选择,自由动机高的培训经理们会倾向去做自由讲师,成就动机高的培训经理们更愿意回归业务部门,而稳定和安全需求高的培训经理们会选择在企业内部做培训管理或者人力资源工作。洞察自己的内在动机,会有更加精准的选择,即使环境变化,依然可以根据兴趣进行弹性调整,少走弯路。

不断更新构筑能力

任何一项工作都是能力取向的,不同的能力带来不同的业绩。持续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更新知识,才能树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实现每个阶段的职业发展目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主动导向以及计划能力等几乎是所有工作都需要的能力,可以在各种职业岗位上获得,所以更重要的是每个职业的核心能力。

如果想一直在企业内部做培训管理,自身需要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建立学习系统的能力、构建培训管理制度的能力、发展培训师的能力等。除此之外,还要有很强的业务洞察力,以及影响管理层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通过日常的学习和工作活动日积月累而形成的,比如阅读书籍,参加内外部培训学习活动等。这些知识和技能需要在工作中进行强化,才能真正内化成自身的能力。

顺势而为创造机会

职业兴趣是“我想”,职业能力是“我能”,职业平台是“我可以”。成功的职业生涯,这三者必不可少。没有实现理想的平台,到头来只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空有满腔热情,却无抛洒之处。现在我回过头来看看当时一起聊天的同事,都依照自己的兴趣,根据环境的变化,找到了自己的职业目标。

一心想做职业讲师的John在公司做了4年培训师后,想找家培训公司做专职讲师,他尝试着联系了两家知名咨询培训公司,这两家外资公司对培训师的英语能力要求很高,John差点因此中断了他的职业梦想。他调整方向,在公司内部踏踏实实地做了一年多的课程设计工作,发现做销售技能培训的老师比较稀缺,而且对英语要求不高,于是他果断地去了一家公司做销售培训的老师。现在,他是几家培训公司首推的销售培训老师。

Wendy做过培训总监,当时她的梦想是创立企业大学。后来公司变革,培训总监的岗位不复存在。虽然她可以转岗到其他岗位,但是在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后,她决定去竞聘人力资源总监,因为从岗位的工作性质和对公司的影响来看,这是最符合她职业梦想的,在这个岗位上,她可以继续去做人才发展方面的工作。最终她凭借以往出色的工作表现和影响力,成功地争取到了人力资源总监这个岗位。

工作平台和环境是动态变化的。规划职业目标时的环境和2~3年后实现目标时的环境大多会有不同,我们需要及时地做出调整,顺势而为。如果刻舟求剑,固守不变,在感慨无用武之地时,会错失良机,碌碌无为。

职业规划师为“闲人”找到出路


第三部分,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家庭环境分析、例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等。感谢您阅读《职业规划师为“闲人”找到出路》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有的人一天到晚在公司忙得四脚朝天,有的人却整日在办公室里闲来无事混日子。

做数据管理的Mark说:我的工作太无聊了!每天上午一点事情做完后就开始守着电脑发呆,基本上没什么事情可干,领导难得想起还有个我。每个月到手才2500块,工作没有价值。都27岁了,感觉自己每天就是在虚度人生。

在某集团公司上海分公司做文员的Lisa也在为工作太闲而发愁:基本没什么事,整天上网聊天、偷菜、打游戏,听上去好像很舒服,但我不喜欢这样的状态。有事做我会觉得比较充实,而且这份工作我并不喜欢。有人说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真的是这样吗,我很困惑!我只是希望看得到前面的出路,现在的状态,烦透了!

Demo在某营业厅卖手机,她说:我的工作就是站柜台,有人的时候介绍推荐一下产品,没人的时候就坐在那里发呆。几张产品资料彩页翻了又翻,实在没啥可看的。大家都在上网各玩各的,一上午接待只接待了3个客人。闲,闲得要发疯了!

身处一个竞争激烈的职场,职场闲人有着相似的通病:工作没有价值感,前途迷茫看不到出路;职业危机深重,被边缘化,成为了最易被踢出局的隐形人。

造成闲的原因可能来自主、客观多方面,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当事者缺乏对自我职业的掌控和规划。这类职场闲职往往可替代性强,缺乏目标和价值感,常此以往,不仅影响个人的职业心态,对长远职业生涯发展也极为不利。

职业规划师提醒职场闲人们,要寻找走出当前职业困境的突破口,有三大策略可行:

策略一:混沌之时找方向

这些觉得苦闷的职场闲人们,大多是空耗大把时间的迷茫者。之所以会困惑的根本原因是,懵懵懂懂撞上了一条自己不适合也不了解的职业道路,始终无法正确判断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不喜欢、没激情,不适合、不顺利,造成了工作混沌和游离的状态。

不仅如此,长期处于混沌状态下的人,终日浑浑噩噩,工作能力差强人意,都使得混沌群体在寻求新工作的过程中无所适从,举步维艰。更多人苦于不知道今后的职业生涯该如何起步,深陷于职业的泥沼中无法自拔。

欲摆脱目前的混沌状态,首先要找方向,即积极行动,做好准确的职业定位:

1、理性分析,调整心态。首先要理智客观地审视自己目前的工作和心理状态,把自己的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和不匹配之处都如实地摆出来,理性分析目前工作不如意的深层原因。

2、分析利弊,扬长避短。找出自己的职业兴趣所在,同时把自己过往的知识和经验重新梳理,激活潜在的价值。

3、找准定位,远离混沌。通过职业取向、商业价值以及职业机会三大系统找出的最佳职业定位及职业。澄清自己内心的想法,学会调整和沟通,在新的阶段抓住最重要最想要的,牢牢锁定职业目标。

策略二:悠闲之际找事忙

假如暂时没有很好跳槽机会,或者认为转型的时机还未到,那么当前要做的就是充实那些空闲的时间,找事干,让自己忙起来。

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定位,有计划地参加一些有助于职业生涯发展的培训,可以是提升个人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训,也可以是提高自己表达、演讲、销售技巧等综合能力的培训,还可以加强自己的职业规划意识,参加求职及职业规划技术方面的特训等,以保持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另外,可以主动扩大自己的工作范围,主动担当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看似是替他人分担工作,实则为自己赢得宝贵的工作经历,也向老板展现了个人的能力,为将来争取更大的工作平台。

策略三:边缘之上找机会

闲处待久了,压力也小了,不受人重视,处在公司的边缘地位,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做的工作没有什么价值,得不到同事和上级的承认,产生职业疲惫感。职业规划师认为,要积极摆脱这种状态,闲人应该找机会来表达自己不希望被忽视的愿望,发出自己的声音。

比如,可以与上司充分沟通,让他知道你的职业抱负和职业发展规划。抓住一些好的工作机会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包括多与同事交流,打开人脉等。

不过,面对形同鸡肋甚至没有希望改变的闲职,且真的干得不开心,发挥不了自己的特长,建议还是要果断弃之,结合个人职业定位和规划,找一份更能展示和锻炼个人能力的新平台。

一项调查显示,有七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理想工作的首要标准是做自己喜欢并且有成就感的事,付出越多,得到越多。可见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充实地工作,为更好的收成付出更多的努力,才是大多数人想要的。

尽管累到极点时,很多人会做一些希望能够钱多活少的白日梦,可事实上,一旦真的闲下来,马上又会陷入恐慌的危机。职场闲人想要尽快让自己忙碌起来,认清自己,准确定位,盘活个人所具备的潜力和资源,规划长远才是关键。

从职业规划的角度为职场女性助力


系统而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是职场女性走出误区的指南针,也是树立三职场形象获得职场魅力的有力武器。要想在职场上有大发展,以下三招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第一,明确职场角色。职场女性想要摆脱面临的危机。最根本的就是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找到职业定位。一旦拥有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且清楚自己的职业定位后,职场女性才能在工作中变得专注、热忱,这种专注与热忱会使她们在工作时不由自主地散发出一种魅力和光芒。同时也能够吸引周围的同事与领导的目光。而此时的升职和加薪便不再是一道解不出的难题。职场中受欢迎度也会随之提升。这些全都源自职场女性对职业生涯的专业规划。可见,职业定位是职业女性走出职场困境.获得欢迎的重要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2塑造职场形象。一旦明确了职业角色,就要把注意力放在自我形象的塑造上。除了职场角色定位以外,职场形象塑造也与职场女性自身的性格、价值观及成长背景不无关联。有的人沉着冷静、有的人热情大方、有的人古板严肃而有的人则轻松幽默,不同的职业形象各有利弊,但是最受欢迎的职场女性形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微笑。因为当你从心里面去爱周围的每个人。你脸上的笑容就很自然、亲切、友善。而这种友善与亲切同样能感染到你周围的人,让他们也感到快乐。这样的你一定会是办公室里最受欢迎的人。

3树立职场风格。每种职业风格都是根据她前期的职场角色、职场形象定位而产生的,无论是雷厉风行的女强人还是温文尔雅的知性女子都有其各自的魅力。如同性格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找到适合你的那一款。很多女性白领普遍认为自己缺乏职场魅力。对于职场中复杂的关系,她们更是感到头痛。其实,很多职业女性并不明白,树立良好职场形象的根本途径是做出准确的职场定位,而大多数的职场女性却花很多心思在人际交往上,结果当然不会乐观。专家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就不会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尤其是女性朋友,一旦迷失了职业发展方向,就很容易使自己陷入职业发展困境。要想成为一个拥有魅力的职场女性,就有必要在职场中明确职业角色。塑造职业形象,树立职场风格,科学系统地做好职业定位再进行系统的职业规划。这样,你就可以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职场女人,朝着职业目标一步一步迈进。

职业规划,如何做到以终为始


职业规划怎么写,相信很多朋友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部分,前言即总论;第二部分,自我分析,包括业余爱好、性格、价值观、专业技能等;

培训管理者相比一般员工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路径,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容易乱花渐欲迷人眼,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自己的世界很无奈,因而失去方向。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要以终为始,持续更新,顺势而为,才能从潜龙在渊到飞龙在天。

首席专家谭小芳老师认为:,每个人的兴趣和内在动机不同,会有不同的选择,自由动机高的培训经理们会倾向去做自由讲师,成就动机高的培训经理们更愿意回归业务部门,而稳定和安全需求高的培训经理们会选择在企业内部做培训管理或者人力资源工作。洞察自己的内在动机,会有更加精准的选择,即使环境变化,依然可以根据兴趣进行弹性调整,少走弯路。

任何一项工作都是能力取向的,不同的能力带来不同的业绩。持续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更新知识,才能树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实现每个阶段的职业发展目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主动导向以及计划能力等几乎是所有工作都需要的能力,可以在各种职业岗位上获得,所以更重要的是每个职业的核心能力。

如果想一直在企业内部做培训管理,自身需要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建立学习系统的能力、构建培训管理制度的能力、发展培训师的能力等。除此之外,还要有很强的业务洞察力,以及影响管理层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通过日常的学习和工作活动日积月累而形成的,比如阅读书籍,参加内外部培训学习活动等。这些知识和技能需要在工作中进行强化,才能真正内化成自身的能力。

职业兴趣是我想,职业能力是我能,职业平台是我可以。成功的职业生涯,这三者必不可少。没有实现理想的平台,到头来只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空有满腔热情,却无抛洒之处。现在我回过头来看看当时一起聊天的同事,都依照自己的兴趣,根据环境的变化,找到了自己的职业目标。

如何克服工作中的随意性

首先,做事要讲究原则性,强调心理沟通

如果没有原则,在发生矛盾和分歧的时候,不能说服对方,就已经失败了一半。在于同级或下级交流和沟通的时候,把握语言分寸、举止形象和沟通的环境,才能达到目的和效果。职业经理人要讲原则上规矩,依了规矩才成方圆,这是一个人最起码的行为准则,谁不上规矩,谁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受人尊敬的职业人。

第二,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就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勤勉尽责、联系实际。人的工作随意性越大,他的素质就越低,我们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持有这种随心所欲、随随便便的态度,而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和勤勤恳恳的做事。

第三,遇事冷静思考

冷静事一种情感,它的成熟需要一个过程,它是人的感情经历、生活经验、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的具体体现,同时它又与个人气质、心理、修养有关。遇事不管是大事小事,千万要冷静、切不可感情用事。感情用事的人大多是因为遇事欠冷静。感情用事和情绪化表现在多方面:遇事很容易凭主观武断,轻易的断言和决策,凭自己的直觉去判断和处理问题,而不是理智、冷静地去分析,然后找解决的办法。实际上,遇事冷静地考虑一下,可能会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效果通常是好的。

遇事要冷静,并不等于做事犹犹豫豫,毫不果断。遇事冷静,只是做事前的充分准备,而且冷静需要的时间并不长,可能只是几分钟或几秒钟的时间,但可能会帮助你更好地解决问题。经常进行理智思考、遇事冷静的人,不但不会延误时机,相反会培养你的果断力;在关键时刻或紧急关头能够当机立断,正确地处理问题;不以幻想作自我陶醉,而能面对现实,勇于接受挑战;对前途不盲目乐观或过分悲观,不凭直觉而能持审慎的态度,因而有良好的判断力。

第四,以身作则,以人格魅力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

俗话说:主将无能,万兵受困、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柱不正倒下来。克服工作中的随意性,管理者是关键,员工是基础。要求职工做到的,我们的管理者首先要做到。要求员工不做的,我们的管理者坚决不做。在员工的心目中,管理者不但是一名领导,更是一面镜子、一面旗帜。只有我们的管理干部树立了严明的纪律和管理意识,以身作则,并且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地搞下去,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工作细节中,才能树立威信,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一群人。

第五,端正工作态度,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随意性除了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标准之外,还客观地反映了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做人做事时刻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注重每一个细节,克服工作中的随意性。做只有这样一种对人对事认真负责的态度,才会注重每一个工作细节,注重每一个简单的环节,把简单的事做好,做得至善至美。

第六、摒弃侥幸心理和类同思想

所谓侥幸心理,就是人们对不可知的未来抱有的盲目的乐观态度,或者说对一些不确定的事,尤其是有风险的事,宁愿让自己相信好的一面而忽略坏的一面。侥幸心理,说到底,是一种赌徒心理,是对人对己严重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其危害性显而易见。

心存侥幸的人每次侥幸都是输,每次都是不侥幸,每次都必然付出惨痛的代价。虽然侥幸心理人人都会有,但是它只是一种不确定的乐观情绪来支撑起人的精神层面,这种乐观不是基于现实的,甚至是和现实相反的,它的作用就是暂时稳定人的精神。侥幸心理重的人,生活态度通常来说都不很积极。一些存在投机心理的人,则比较容易相信自己的侥幸心理,相信运气。职业经理人则更看重自己脚踏实地所取得的成就。

类同思想就是管理者将自己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言行举止混同于一般的员工,心目中没有用一个管理者的应有标准来要求和鞭策自己。甚至经常与下属进行无原则的争吵,一句话一个动作会闹起来。或者不顾大局,不做思想劝说工作,反而与员工一起向领导说三道四、施加压力。

职业规划:你是否搞不清为谁工作


经常有人抱怨工作如山,为什么我们做事情总是慢一步呢?究其根源就是缺少目标,不清楚自己在为谁工作,工作是为了什么。

如果说金钱是商品的价值尺度,那么时间就是效率的价值尺度。因此对于一个办事缺乏效率者,必将为此付出高昂代价。很多职场成功人士比别人只是工作早一步:比别人早想一步、早创新一步、早行动一步早一步计划,早一步执行,早一步督导,早一步创造效益,早一步收获成就。早一步是一种智慧,是获得成就的钥匙。

经常有人抱怨工作如山,总也做不完,领导在后面催得急,自己手足无措瞎忙乱。但是,工作多并不能成为效率低的借口。那么,为什么我们做事情总是慢一步呢?究其根源就是缺少目标,不清楚自己在为谁工作,工作是为了什么!

高效率一定是对既定目标的刻意追求,这种刻意追求就是产生高效率的直接原因,内驱力和执行力是否强劲也是决定一个人工作效率高低的重要前提。没想要高效,不知道为什么高效,工作就绝对不会高效。每一个人在职场中都像是在不同轨道上行驶的列车,在同等时间内谁跑得快,谁才有可能领跑职场!

很多职场人在工作中总是处于被动状态,总是在上级反复提醒、要求、催促、威胁之下才能完成工作,总是抱怨上级安排任务过多,刚做完一件工作还没缓过神来,下一件工作就像炮弹似的投射过来,被炸得晕头转向,不得不在眼冒金星中加班加点;还有人抱怨工作头绪多,临时任务总让人感到应接不暇,疲惫不堪。

搞不清为谁工作的人,自找苦吃

认为自己是在为别人打工的人,对待工作不会有很高的要求,觉得工作做多做少、效率高低对自己的意义不大:为别人打工,何必紧追紧赶把自己搞得那么辛苦?干快干慢都挣那么点儿钱!这类职场人一旦发现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通常不找自己的问题,相反会抱怨企业、抱怨工作、抱怨领导,而且,怨气越大,越不甘心付出太多的努力去工作,从而陷入得过且过的恶性循环之中。

搞不清为谁工作的人,赔本买卖

认为自己是在为别人打工的人,?干一点工作就像自己的钱包被别人掏了一样不划算。做一件事就计算一分薪酬,相同时间内多做些事情,每件事情的平均报酬降低了,自己不是赔本了?在这种小九九的影响下,他们做事只管拖着走,拖过了一天又一天,拖过一年又一年,最后拖过了自己的最佳成长期,拖过了自己对工作技能的快速掌握期,拖过了自己施展才华的关键期,最终沦为效率低下、工作平庸的人。

搞不清为谁工作的人,工作没效率难

认为自己是在为别人打工的人,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工作的乐趣和意义。在他们眼里,工作是谋生的手段,工作是沉重的任务,工作是乏味的坚持,他们年复一年地重复着没有丝毫激情的工作,自己不快乐,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效率自然也上不去。

搞不清为谁工作,放弃发展前景,丧失追求高效的动力

认为自己是在为别人打工的人,只想自己合适,不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也很少能够得到领导、同事的尊重和赞赏,自己与企业、同事的关系仅仅是挣钱吃饭那么简单,尽管每月都能拿到薪水,但是看涨就难了,这样无形之中会丧失很多机会和收益,最终失去老板的信任和同事的尊重,错失职业生涯的最佳发展期和加薪晋职的机会,给自己的职业前景设了一堵墙。没有更好的愿景,哪来追求的动力?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指出: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是做正确的事。平时一向按部就班、从不追求高效工作的人,也不会注重工作效能。要想在职场中脱颖而出,要想证明自己足够优秀,要想获得领导的赏识和同事的尊重,除了真正努力实现以高效率工作创造高效益,恐怕没有更好的方法。

今天,庖丁解牛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厨师在分割一头壮牛之前,需要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前期潜心钻研牛体构造,把屠刀在磨刀石上反复打磨锋利,然后深吸一口气,目测下刀的基准尺寸,再用手找准下刀的部位,他依顺着牛体本来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在骨节间的空穴使刀,哗啦一下骨肉就已经分离,还不会磨损刀刃。工作中要想获得高效率,工作前细致周到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有人不把事前计划当回事,喜欢摸着石头过河,有时工作做到一半,才发现偏离了预定的方向,前功尽弃只得重新开始;有时在工作提交后,才发觉漏洞百出,根本不是领导需要和满意的东西。这种状况越多,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折扣越大,只会落个受累不讨好的结果。

美国企业界流行这样一句话:上帝不会奖励努力工作的人,只会奖励找对方法工作的人。

我们习惯于整日忙碌,却一刻也不肯停下来规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不去寻找高效做事的方法,成了整日奔波劳碌却始终无法摆脱贫困的穷忙族。只有高效益才能带来高收益,而想获得高效,方法很重要。

如果你整日忙碌得不辨东西,忘乎南北,而你的收入却纹丝不动,这时你就要停下手头的事情,做一个深刻的反省:高涨的工作热情和坚定的职业追求是不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是!但它们好比马车的两个轮子,正确的方法才是驾驭马车的车夫,才能保证马车在最短时间内驶向目的地。

忙的左边是一个竖心,右边是一个亡字,当人忙得昏头胀脑,忙到失去自我时,心就死了。现在职场竞争如此激烈,如何保证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忙碌,而不是穷忙和瞎忙,是所有职场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美国时间管理之父阿兰拉金说过:勤劳不一定有好报,要学会聪明地工作。

身处职场,大部分人不是不想做好工作,而是不懂得或者是找不到做好工作的方法,无休止的低效忙碌让很多人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在职场备受打击。

现实社会证明,只有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并最快掌握方法的人,才能体会到轻松工作的乐趣,才能给出老板满意的结果。无论你是忙碌还是悠闲,做出成果才是最重要的。

为自己未来找个方向职业规划路


在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难的今天,成绩好与好工作并不可以划上等号。于是,中国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一项缺失职业规划教育,暴露得越来越明显。

很多大学生在真正面对找工作这个现实问题以前,很少或根本没有听说过职业规划这个词,然而在欧洲等发达国家,学生18岁进入大学教育,当地政府设立的职业研究中心,就会帮助该年龄段的人群进行职业咨询。

反观我们的大学,入学之初很少有学校开展职业规划方面的咨询,更多的是军训和社团生活,职业规划教育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显得很迷茫、无助。

曲琳是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工程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和她的许多同学不同,曲琳最后一年大学生活将在荷兰度过。8月20日,她就要飞赴荷兰,进入蒂尔堡大学,学期一年。

曲琳的升学轨迹和其他人没什么不同,小学毕业后升入大连市第65中学,后来又考入了大连市第24中学,然后考入了东北财经大学。然而在知道了曲琳对她上大学前后的生活安排,记者看出她的取与舍的与众不同。

规划高中时争当小记者,大学时却拒绝参加社团

说来也巧,曲琳还是大连晚报社学生记者团的第一代小记者。2001年,刚刚考入24中的曲琳看到了大连晚报社招聘学生记者的启事,第二天就来报名了。当时,报名的学生很多,但高中生很少,重点高中的学生就更少。曲琳对记者说:当时来报名,就是想体验做记者的感觉。

曲琳说:我的很多同学把他们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补习班上,其实我觉得,人最自由的时间是高二以前,我的想法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小的时候我喜欢画画,再大一点我喜欢上文学,当上了校刊的记者。回想起那段日子过得很精彩。

很多的学生考入大学都有一种感觉,日子一下子轻松了。大学新生都会选择几个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投身其中。然而考入了东北财经大学的曲琳却恰恰想反,她拒绝了所有的社团,一心沉入了金融工程全新的学科领域。

对于我来说,这些社团和以前所体验的大同小异,已经没有新鲜感了。曲琳还说,在他们班,同学分为几类,一种是学习型的,还有一种是实践型的。很多同学并不知道大学毕业后自己会从事什么职业,只是凭直觉在丰富自己,不断地增加自己的综合能力。

规划参加国际大赛,争取留学荷兰的机会

曲琳说,她可能是属于学习型和实践型结合的,只不过她的这种结合和同学们的不一样。

金融工程专业培养的是投资咨询师、证券分析师等方面的人才,以前只在研究生的课程中才有涉及,对于数学能力的要求很高。曲琳在高中的时候就偏爱数学,上了大学后,她更是对数学情有独钟。2006年初,曲琳迎来了一个机会国际大学生数学健模大赛。曲琳说:这个大赛一直以来都是理科和工科的学校参加。和数学组的老师沟通后,老师认为很难,因大赛很少有文科学生参与,而且各国的名校都会参加,比如像麻省理工大学,但曲琳决定参加。

后来曲琳和同学经过三天三夜的苦战,完成了参赛设计。不久,大赛的成绩出来了,曲琳所在的团队获得了二等奖。

在大三快要结束时,曲琳又面临一个机会。新华人寿保险公司每年都会给东财四个奖学金名额,资助优秀学生出国留学,还在上大三的曲琳获得了其中一个名额。曲琳选择了荷兰的蒂尔堡大学,这一次曲琳是以交流学生的身份到荷兰读书,不会拿到学位,同学们都觉得这样划不来,但是曲琳认为,这个尝试会对她以后的工作产生影响,曲琳说:回来后我想选择一所美国的大学去读研究生,我的方向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投融资分析师,我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曲琳对职业规划的提醒

在采访曲琳时,她向记者提供了这样一段文字,以佐证自己职业规划的意义。

哈佛大学的爱德华博士对美国社会进步动力的研究发现,那些成功的人往往都是有长期时间观念的人。他们在做每天、每周活动规划时,都会用长期的观点考量。他们会规划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计划。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刚刚跨入社会的职场人士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如果我们在学校时或参加工作后,没有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过长远规划,那么很可能等我们到了30岁,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真正专长和对自己准确定位,从而陷入在现有岗位继续下去出路不大,重新转行又要花费很大力气的尴尬境地。

2018年职业规划:你是否搞不清为谁工作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经常有人抱怨工作如山,为什么我们做事情总是慢一步呢?究其根源就是缺少目标,不清楚自己在为谁工作,工作是为了什么。

如果说金钱是商品的价值尺度,那么时间就是效率的价值尺度。因此对于一个办事缺乏效率者,必将为此付出高昂代价。很多职场成功人士比别人只是工作早一步:比别人早想一步、早创新一步、早行动一步——早一步计划,早一步执行,早一步督导,早一步创造效益,早一步收获成就。早一步是一种智慧,是获得成就的钥匙。

经常有人抱怨工作如山,总也做不完,领导在后面催得急,自己手足无措瞎忙乱。但是,“工作多”并不能成为“效率低”的借口。那么,为什么我们做事情总是慢一步呢?究其根源就是缺少目标,不清楚自己在为谁工作,工作是为了什么!

高效率一定是对既定目标的“刻意追求”,这种“刻意追求”就是产生高效率的直接原因,内驱力和执行力是否强劲也是决定一个人工作效率高低的重要前提。没想要高效,不知道为什么高效,工作就绝对不会高效。每一个人在职场中都像是在不同轨道上行驶的列车,在同等时间内谁跑得快,谁才有可能领跑职场!

很多职场人在工作中总是处于被动状态,总是在上级反复提醒、要求、催促、威胁之下才能完成工作,总是抱怨上级安排任务过多,刚做完一件工作还没缓过神来,下一件工作就像“炮弹”似的投射过来,被“炸”得晕头转向,不得不在“眼冒金星”中加班加点;还有人抱怨工作头绪多,临时任务总让人感到应接不暇,疲惫不堪。

搞不清为谁工作的人,“自找苦吃”

认为自己是在为别人打工的人,对待工作不会有很高的要求,觉得工作做多做少、效率高低对自己的意义不大:“为别人打工,何必紧追紧赶把自己搞得那么辛苦?干快干慢都挣那么点儿钱!”这类职场人一旦发现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通常不找自己的问题,相反会抱怨企业、抱怨工作、抱怨领导,而且,怨气越大,越不甘心付出太多的努力去工作,从而陷入“得过且过”的恶性循环之中。

搞不清为谁工作的人,“赔本买卖”

认为自己是在为别人打工的人,?干一点工作就像自己的钱包被别人掏了一样不划算。做一件事就计算一分薪酬,相同时间内多做些事情,每件事情的平均报酬降低了,自己不是赔本了?在这种“小九九”的影响下,他们做事只管拖着走,拖过了一天又一天,拖过一年又一年,最后拖过了自己的最佳成长期,拖过了自己对工作技能的快速掌握期,拖过了自己施展才华的关键期,最终沦为效率低下、工作平庸的人。

搞不清为谁工作的人,工作没效率难

认为自己是在为别人打工的人,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工作的乐趣和意义。在他们眼里,工作是谋生的手段,工作是沉重的任务,工作是乏味的坚持,他们年复一年地重复着没有丝毫激情的工作,自己不快乐,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效率自然也上不去。

搞不清为谁工作,放弃发展前景,丧失追求高效的动力

认为自己是在为别人打工的人,只想自己合适,不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也很少能够得到领导、同事的尊重和赞赏,自己与企业、同事的关系仅仅是“挣钱吃饭”那么简单,尽管每月都能拿到薪水,但是看涨就难了,这样无形之中会丧失很多机会和收益,最终失去老板的信任和同事的尊重,错失职业生涯的最佳发展期和加薪晋职的机会,给自己的职业前景设了“一堵墙”。没有更好的愿景,哪来追求的动力?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指出: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是做正确的事。平时一向按部就班、从不追求高效工作的人,也不会注重工作效能。要想在职场中脱颖而出,要想证明自己足够优秀,要想获得领导的赏识和同事的尊重,除了真正努力实现“以高效率工作创造高效益”,恐怕没有更好的方法。

今天,“庖丁解牛”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厨师在分割一头壮牛之前,需要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前期潜心钻研牛体构造,把屠刀在磨刀石上反复打磨锋利,然后深吸一口气,目测下刀的基准尺寸,再用手找准下刀的部位,他依顺着牛体本来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在骨节间的空穴使刀,“哗啦”一下骨肉就已经分离,还不会磨损刀刃。工作中要想获得高效率,工作前细致周到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有人不把事前计划当回事,喜欢摸着石头过河,有时工作做到一半,才发现偏离了预定的方向,前功尽弃只得重新开始;有时在工作提交后,才发觉漏洞百出,根本不是领导需要和满意的东西。这种状况越多,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折扣越大,只会落个受累不讨好的结果。

美国企业界流行这样一句话:“上帝不会奖励努力工作的人,只会奖励找对方法工作的人。”

我们习惯于整日忙碌,却一刻也不肯停下来规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不去寻找高效做事的方法,成了整日奔波劳碌却始终无法摆脱贫困的“穷忙族”。只有高效益才能带来高收益,而想获得高效,方法很重要。

如果你整日忙碌得不辨东西,忘乎南北,而你的收入却纹丝不动,这时你就要停下手头的事情,做一个深刻的反省:高涨的工作热情和坚定的职业追求是不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是!但它们好比马车的两个轮子,正确的方法才是驾驭马车的车夫,才能保证马车在最短时间内驶向目的地。

忙的左边是一个“竖心”,右边是一个“亡”字,当人忙得昏头胀脑,忙到失去自我时,心就“死”了。现在职场竞争如此激烈,如何保证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忙碌”,而不是“穷忙”和“瞎忙”,是所有职场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美国“时间管理之父”阿兰拉金说过:“勤劳不一定有好报,要学会聪明地工作。”

身处职场,大部分人不是不想做好工作,而是不懂得或者是找不到做好工作的方法,无休止的低效忙碌让很多人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在职场备受打击。

现实社会证明,只有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并最快掌握方法的人,才能体会到轻松工作的乐趣,才能给出老板满意的结果。无论你是忙碌还是悠闲,做出成果才是最重要的。

谈职业规划,姚明称“为中国青少年做更多事情”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新民晚报》:我有一个问题,关于你未来 职业规划 方面的。最近有个消息,你投资的巨鲸音乐网正谋求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机会,想问一下你未来在投资方面会做哪些打算?你会不会进行商业进修?

姚明:巨鲸音乐网站是基于正版数字音乐的新媒体,目前我们非常高兴和华人文化产业基金合作。我的朋友黎瑞刚(音)希望可以打造一个中国最优秀的数字音乐产业平台,黎瑞刚先生是中国非常有眼光的媒体人,当然了,在这方面我是新手,又是从头开始,所以我要去进修。就像你说的那样,也已经报了名去上一些班,就这样。

央视财经频道:想问一下大姚,你未来的商业规划是怎样的?会不会推出自己的品牌,你和国内企业还有代言的关系,未来有什么新的规划?

姚明:我的商业计划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大家会慢慢知道的。至于个人品牌,我现在得先从别人手里拿回来再说(笑)。

上海五星体育:我有个问题给姚明,你觉得作为上海媒体,应该为你做些什么?为上海男篮做些什么?

姚明:你可要小心提问,你这样提问,我们会列张很长很长的单子出来,怕你接不住。

当然,我们做体育是希望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帮助,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媒体。上海媒体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大的关注,使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包括上海男篮也是一样的。所以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也希望可以继续有这样非常良好的合作,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去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记者:姚明你曾经说过,人生前30年已经奉献给了篮球,现在你退役了,你后面打算怎么把事业和家庭做一个平衡?会不会参与对青少年的篮球培训?

姚明:我们自己每个人都是从年轻人一步步跨过来的,所以到这个年纪时也会想着,怎样使更多孩子加入到我们中来。年龄永远不会成为障碍,我当然会像你说的那样参与更多关于青少年篮球培训的东西,本身我们已经在这样做了,利用上海队这样一个平台,希望可以引导孩子们更多地参与体育运动、热爱体育,使自己的体魄更加强健,同时也可以通过体育成为更完善的人。

央视新闻频道:你在中国青少年心中一直是非常正面、非常阳光、非常积极向上的形象,在你退役之后,你希望做些什么样的事情来维护这样的形象呢?

姚明:我在过去和中国青基会,包括我自己成立的姚基金,做了很多这方面的事情,所以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去关注、关心,包括在上海周边环境的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想,通过做这些事情可以更好地去回报这个社会。

荷兰媒体:我们国家的篮球需要一位出色的教练,请问姚明有没有兴趣到荷兰去执教?

姚明:非常感谢你的邀请。但据我了解,作为一名教练,需要更多的耐心,也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有时候为了得到成绩要牺牲很多事情,牺牲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现在我是上海大鲨鱼俱乐部的老板,这支队伍已经足够让我忙碌了。再次非常感谢(你的邀请),祝你好运。

职业生涯规划与个人修为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计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可能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感谢您阅读《职业生涯规划与个人修为》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这些年来,我国很多高校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困难,部分同学毕业就失业;甚至在社会上重新流行“读书无用论”、“学习致贫论”;职场中很多高智商高学历,但无高成就的人;如此种种这些现象,逼使我们做出检讨和反思:现在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我们的职场出了什么问题?我们的人才出了什么问题?

人力资源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让人力资源价值得到实现?过去我们对智力因素强调得很多,这些年来我们对非智力因素也有了高度的重视。但是无论重视智力因素还是非智力因素,都还是一种静态的观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必须在工作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发挥。如果借用中国古代的一个说法,那就是实现人生价值要靠“修为”。

在中国古代,总是把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强调知行合一。从文字组合上我们可以看出:‘修’和‘为’二字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很有意思的词汇。简单地说,你个人修养有多大,你就有可能有多大的作为。中央电视台这些年有个广告语:“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倍受大家欢迎。这句话吸收了中国传统知识,心胸的大小要靠不断提高个人修养,事业舞台的大小与个人心胸成正比。

中国古人自张载明确提出,知识可以分两类:一种叫德性之知,一种叫见闻之知,并且一直都把德性之知放在首位,这两种知识相辅相成,统一于人的认识实践和身心修养过程中。现代社会我们对见闻之知强调的比较多,德性之知强调得比较少,在某种程度是一种倒退。现在把德行纯粹视为一种修养,一种伦理道德的层次,忽视知识道德的不可分,而且我们评价人的知识水平,也主要是一些受智力等因素影响的指标,很少考虑道德层面的内容。

更为需要我们反省的是,当我们评价一个人时,现在大多数用外在的、物化的指标,比如社会上流行:“五子登科”(时下的新版:妻子、孩子、房子、票子、车子;旧官僚的“五子登科”:说话卖官子,开会摆架子,玩乐有点子,做事没法子,每天混日子;留学生的“五子登科”:戴博士的帽子,开名牌的车子,挣花花的银子,买豪华的房子,生大胖的儿子;基督徒的“五子登科”:温和善良的君子,奋勇向前的卒子,择善固执的傻子,认真勤奋的尖子,悔改回头的浪子;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接收大员到收复地区先抢:金子、银子、房子、车子、女子),来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房子、车子、票子、位子、孩子等等,这全都是用外在指标在进行考察、评价,而很少考虑到他要有这些外在的成功的所谓的标准必须要有内在的支持。

中国古话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出自《大学·经一章》:“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意思是说上自皇帝天子,下至普通平民老百姓,一切都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事的根本,修身才是根本。

现在我们有些人是在舍本逐末,不注重个人修养,不知德性之知,沉溺于见闻之知,只注意取得那些外在的所谓的成功的标准,要有房子、票子、车子等等,所以很多同志在做自己的人生规划的时候,只做了外在的规划,如:哪一年要一个什么职位,哪一年要买一个车子,哪一年要买个房子,哪一年要有多少收入等等,似乎也是一种很进取的人生态度。实际上,这种忽视根本、追求表象的规划,往往是欲速则不达,甚至出现事与愿违的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我演讲开始所说的种种问题?很多人表面上看知识储备很丰富,学历文凭也很高,可是一进入职场,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意做,被人们指为眼高手低。甚至说读书没用。读了书没用,其实不是知识没用,而是缺乏知识发挥作用的支持条件。在我看来,主要是缺乏修为!修为不仅是一种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因素,更重要的是一种两者结合的实践过程。缺乏修为,就不能使你的知识能力发挥作用;缺乏修为,你的关系和资源也无法发挥作用。

现在社会流行说:文凭是个宝,知识少不了,关系最重要,能力做参考,其实只讲到一半。无论是知识、关系、文凭,还是能力,都需要有一个好的修养,好的精神状态去发挥,才能作为一种成功的要素。所以我今天重点不是谈智力因素,而是重点谈支持这些因素发挥作用的非智力因素及其修炼的方式,以及它如何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来进行考察和实践。

有句古话说“物以稀为贵”(出自唐·白居易《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诗:”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当今时代什么东西最珍贵呢?可能大家想不到,就是以往我们司空见惯、不以为奇的东西,都日渐成为了珍稀品,比如说过去我们天天日用而不察的阳光、空气、水,现在都成为珍稀品了,在城市的人,希望能够晒晒太阳,能够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洁净的水,这都成了一种奢望;同样,在传统社会我们认为做人应该诚实、守信、勤劳、俭朴,等等起码的修养,现在也成了珍稀品,具有极高的价值。

现在由于商业炒作和教育产业化,一些机构宣传鼓吹,从幼儿园开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开始在教各种知识和技能,让孩子成立对付各种考试的机器,而忽视了最根本的做人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忽视了个人道德修养这堂课。以致于传统社会做人最基本的素养成了当今社会最稀缺资源之一,所以传统上我们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在今天的社会都成了问题。

所谓诚信,就是对自己说的话要负责任,要去兑现履行,要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精神。为什么古人说“人无信不立”(出自《论语》:“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信”是什么啊?人言为信,有了“信”,人们才有在社会生存的基础,这是中国文字最简单的、望文生义的解释。讲诚信是做人的底线和根本,正因为中国古人有这样一种态度,所以他谨言慎行,不轻易说话表态,一说出来,就一言九鼎,说到做到,这才是“信”。可是我们今天大家去看看,在商业活动中,有些人说是无商不奸,所谓‘奸’,主要是指不守信用;我们的政府官员大话、空话、套话,也就是说这些话都没用,没落实,导致我们这个社会已经缺乏了共同的基础,信用成为了一种珍稀社会资源;勤劳这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坚守了几千年的美德。但是今天,由于媒体鼓吹一夜暴富的神话,年轻人追求不劳而获,好像谁要付出劳动才取得财富就是一个傻子,不劳而获好像是一种本领,所以勤劳在今天也成为一种珍稀资源。

如果今天谁能够在这些方面注意加强修养,占有这些珍稀资源,那你可以获得高贵的地位、赢得更高的价钱。所以人生的修为,主要是中国传统的作为立身之本的因素和今天成为珍稀资源的因素,并且这些因素和我们的客观目标一点也不冲突。我们要努力去修炼,才可以让我们有做作为。

现在很多人都是盯着的客观目标:房子、票子、车子等等,把自己成为去赚钱的工具,这种现象在马克思看来叫做“劳动的异化”,本来这些物质的东西是为人来服务的,人通过劳动获得这些东西,是让我们生活更便利、更快乐、更幸福。可是当这些物质成为我们的目标时,我们人反而沦为一种工具,成为去赚房子、车子、票子的工具,这就是我们今天为什么活得这么累的根源。

一些人表面上积累的财富是越来越多,可是没有精神生活和情感寄托,他的心很累,长期这样下去,人就被异化成赚钱的工具。但是,人是有感情的,这个过程之中,人的感情越来越淡漠,心灵越来越受到挤压,甚至被粉碎,“哀莫大于心死”(出自《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意思是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当一个人的感情无所皈依、无所寄托、无所追求的时候,这个人已经心死了。我们在追求客观目标的时候,要学会如何调适我们内在的情感和品格与之相匹配,让人成为驾驭这些客观目标的主体,而不是沦为实现这些客观目标的工具。所以需要强调个人修为。

老百姓都知道:有多大的本领,做多大的事;你有多大的心胸,可以管理多少人;所以才有了古人说“将军额上可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因为他修养好、境界高、容量大,所以才能成就大事业。

我们在做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要规划我们的客观目标,获得的这些物质载体,同时更应该知道要规划我们自己内在的修养、道德和品格。如果你的修养、道德、品格没到这一步,就是德浅而位高,力微而负重。道德浅薄还要身居要位,力气微小还要背负重物,古今中外很少有人能够那样获得成功。那么修养呢,我们规划过程中也不是说孤立地简单的规划主体因素,更重要的是把它放到实践的过程中去规划,以实践作为主线,来规划主、客观的合一、匹配。

这里我介绍几条提高自己个人修养的方式,来争取有所作为,供大家参考:

第一条:日行一善,马上行动

这是一种积少成多的模式,诸葛亮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实际上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成功是积少成多,日积月累的坚持下来才取得的,罗马不是一夜建成的,想一步登天是很困难的,所以就靠每日来做一件事,每日都马上行动,长期坚持,最终能取得成效!

我本人每天就坚持做几件做简单的事,我觉得对我个人是明显的,让我感觉到自己很精神抖擞,也很快乐。所以这种规划很简单,方便易行。比如:每天给人一个笑脸,一个问候,能不能做到呢?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个过程之中,每天都在磨砺自己的品性,提高自己的修养。让人知道与人快乐,才能自己快乐。

第二:知难而进,迎难而上

在生活中,顺境大家都好过;但是:逆境,就是磨砺人、考察人的时候了;逆境是最好的修养机会,是人生的磨刀石,要积极的正视困难,有了困难,应该高兴说:‘好,有个机会了,锻炼我了’,遇到困难,我们每个人都本难的一种恐惧、忧虑、甚至害怕,这很正常,这时候有这些情绪,我们自己要去洞察,要去战胜自己。有一个便捷的法门去面对困难,那就是以实验的心态去面对:把自己当成人生的试验品,我能不能战胜自己?把面对困难的时候作为一种机会,这就是我提出的自我实验的人生哲学的基础,把自己当成一个实验,所以,成败就不要在乎,关键是你要有积极的态度,迎难而上的精神去面对,如果你成功了,很高兴;没有成功,你取得到了经验和认识;也应该很高兴。

“以终为始”职业生涯规划


如果你不为自己设定目标,并不代表你就没有目标,只是这个设定权已经被自己拱手相让。如果一个应聘者这样对企业说:我什么都能做,您就看着办给个职位吧。他多办不会被录用,因为企业不知道该如何给他定职位。同样的道理,如果你不给自己设定目标,别人就会把他的目标给你。为什么那么多人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那么多人觉得自己不被人理解?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到底明不明白自己喜欢的是什么?他有没有主动去与人沟通,与上司沟通,主动让自己被人理解?

鲁迅先生有段话非常经典,大意是中国人有三种:一种是坐稳了奴才位子的,一种是做了奴才而位子还不稳的,一种是想做奴才而不可得的。有一次我拿这个嘲讽某朋友,说他是第三种,恨不能拉着总经理的衣角让他回头看一眼就兴奋半天,偏偏总经理瞅都不瞅他一眼,失败。他反唇相讥:那你也不过是个坐稳了位子的奴才。我哈哈大笑,说为什么?他回答一句话很经典:打工的都是奴才!我正色相告:一个有信念有目标的人,自己为自己负责的人,就不是奴才。正由于你在心底里,对打工者的定位都是奴才,所以你才拼命想做一个好奴才。可惜你连做奴才都不知道怎么做,故而只能是鲁迅先生所说的第三种人。

以终为始的职业生涯规划

人生在世,拿什么去判断自己存在的理由,存在的价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一个人的人生大目标,即西方人常说的使命就是他存在的理由。越是聪明,越是有上进心的人,越会在某一个时段遇到对整个人生的困惑与迷茫。或许有些人还有别的办法可以解决,但我认为,只有找到上天赋予你要去实现的目标才是根本之道。每个人的存在都是其与上帝之间的契约,人生要有大的成就,就要自己把契约上写的什么搞清楚。也许我们不必信教,但有信仰会让人更坚强,人生更丰满。人之不同于动物,因为人有信仰。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

人的一生,左边是痛苦,右边是诱惑,能够坚定地走完自己该走的路的人又有多少呢?不少朋友最大的痛苦就是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该干什么,该走什么路,不满于现状之余又不得不沉沦于现实。更郁闷的就是放眼一望,这个地球上所谓成功人士太多了,连隔壁大妈那个打小不成器的儿子现在倒买倒卖挣得都比我多。人比人真是气死人。

一次某业务员跟我说:去年一个月只赚1000的时候,看着别人赚上万,觉得很丢脸。但当时只是想着不干活就得挨饿,一门心思地为生意忙,当时那个苦啊,但是生存有压力,也不觉得太苦。今年自己也赚上万甚至更多了,心里却比去年还慌,老想着这个月上万了,下个月要是业务不行掉下去怎么办,那个脸不丢大了。再看看别人,好像都比自己做得好,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赶上他们。天天心里慌得很。

他问我怎么办?如何才能保持业绩并超过别人。我告诉他,你是如何从1000做到10000的,重复去做就行了。但这并不能解决你心慌。因为当你一个月赚2万元甚至10万元的时候,你还是要心慌,你永远都有业绩下降的压力,而比你强的人永远都有啊。现在你眼中那些比你强的人,就站在你面前,但有一天你超过他们,更强的人还在后面,就算你再强,赚得再多,你能强过比尔·盖茨?

我问他:这辈子你想做什么样的人?你死了希望别人怎么评价你?你想赚多少钱就足够了?你想用多少时间赚到这些钱?把这些想清楚,再倒推到眼前,你每天该做多少工作量?做到了你就可以安心休息。因为你不用再跟别人比了。只要你每天的工作做好做到,到时间你的目标就实现,有什么可心慌的?

职业生涯规划是现在很流行的概念。我的看法,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要领是以终为始,也就是说,首先要明白你自己的目标,再去设计你的路,否则规划只是空话,再过几年又会觉得计划没有变化快了。而很多抱着创业想法,以学习心态去打工的人,往往会去读mba、学英语、努力进外企,等等,这些当然没有什么不好,但对于创业这些是必要条件吗?而一些想做职业经理人甚至ceo的朋友,则站在这山望那山高,总发现有朋友、有同学比自己职位高薪水高,于是永远都不满于现状,只要有好一点的机会便想跳槽。但事实上,没有规划、与目标关联度不高的跳槽和转行,其实是走更多的弯路。

很多人的自我规划,只是从现状出发来规划,目标只是比现在过得强一些。但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终点何在,永远也不会真正满足,会活得非常累,非常无奈。而总跟别人的状况对比,很难获得真正的满足与自信。我主张一个人用自己的目标来衡量自己的成长与进步,那样人生会更轻松、更喜悦。

做成最好的你自己

职业生涯规划真正的难处是要搞清楚自己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天生我才到底有何用。这是没有人可以帮你规划出来的,只有自己问自己:我喜欢什么?我想做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得到什么?想得越清晰越具体越好。如果你想不明白,就经常去想,任何人也代替不了。当然,不仅是要经常去问自己的心,而且要经常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去考察自己。比如上学时你对什么课目最有兴趣?什么课目学得最好?工作时做什么你最有干劲?工作中的哪一方面你最得心应手?生活中你有什么兴趣爱好?这种爱好体现了你什么天赋或个性呢?不要忽视任何类似的细节。这些就是你的天生之才的自动表现。

职业规划如何规划


中国的发展总有那么一些思悟晚于国外,在国外讲人生规划,国外企业讲职业规划时,国人听到时觉得新奇,有那么点新意,但听过就忘了,体会不深。最近一两年我国才渐渐悟出道理来,也思考得多了。 阅历广阔一点了,成功失败都经历过一点了,国人思想开始成熟了,这个原来一直没有关注的问题一点点突现出其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来了。但并不是所有的人所说所做的职业规划都是完善而适合自己的。

有些人对于职业规划就是瞎想,这个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是不断修正的过程;这个不是一劳永逸的过程,是不断选择的过程;这个不是理想化的过程,而是现实性的过程;这个不是空想的过程,而是脚踏实地探索的过程;这是一个关于心态调适、情绪管理、价值观澄清、时间管理、执行力、思考力等等的综合体。

职业规划,该如何规?如何划?

没有开始人生层面的思考,职业规划与开创事业的规划就会沦为空谈。一颗强大的内心,要想生根发芽健壮成长,要从探索自己的人生使命开始,走出自我建立的心理保护,真正地了解自己,破茧重生,张开化蝶的翅膀,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阅历和待人接物的能力,之后开始自己的新路。

人力资源专家说,大学生的优势在于拥有完备的知识体系,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从职业发展潜力来说,和长期从事简单工种、重复劳动的农民工没有可比性。 建议应届毕业生,要充分认清自身优势,求职时,应事先做好长远的职业规划,不要简单用薪水来衡量一份工作的价值。而没有方向的努力,只能是漂泊,永远也到不了自己要去的地方。

想找工作或者是继续学习,关键的是给自己进行职业规划及职业定位,作出一个好的人生规划之前,对人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是前提;同样,对各职业的了解是作好职业规划的前提。

只要你识别和接受自身的天赋和性格,配以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寻找需要你所具备天赋和性格的岗位,持续地使用它们,并坚持下去,就有望成功,有望建立幸福的人生。还要善于学习,在这方面经而久之,对于掌握新事物的能力和反应力各方面得到很大提高,每个阶段都有新的收获,慢慢一点一滴地积累下来,以后的职业规划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和阻碍。

有这样一个案例,小A17岁毕业做QA,和同事谈职业规划,什么时候做主管、多长时间做经理。之后做到主管时,却因承受不住压力,于半年后逃离了。只能说是刚刚涉世就怯场了,还没有在各方面都做得游刃有余恰到好处的提高,做主管实际是一个所以很好的锻炼自我提升得机会,可是...所以我想,这是是一个不合格的管理者,从来都不是。

从毕业那天开始,学会把每天都当成一个新的起点,每一次工作都从零开始。如果你懂得把归零当成一种生活的常态,当成一种优秀的延续,当成一种时刻要做的事情,接下来就是整个阶段的表现,和锻炼的成果;那么,经过短短几年,你就可以完成自己职业生涯的正确规划与全面超越。所以做好人生的规划,是有必要的,其中职业的规划,更是必不可少的。 要做好职业规划,现在还不算太晚。

职业规划职业测评


职业规划怎么写,相信很多朋友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部分,前言即总论;第二部分,自我分析,包括业余爱好、性格、价值观、专业技能等;

职业测评能快速发现个人的特点,对确定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具有指导作用。然而,形形色色的职业测评真是求职路上的试金石吗?做了职业测试就等于做好了职业规划吗?
职业规划师在咨询中经常发现类似的情况:很多职场人或大学生过分迷信测评,往往在网站上做了一两个测试后,就机械地套用结果,忽略了个人的实际情况,且误认为职业测评就是职业规划。
实际上,在职业规划咨询的过程中,测评只是用来了解咨询者的方式或方法,是职业规划中的一项工具,绝不能单凭测试导出的结果当成最终的职业定位。如何选择有效的测评工具、正确理解测评工具的作用以及如何准确解读测评结果,都需要审慎而为。
测评上说的对不对?
上海大学财会专业的John因为一直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于是,在求职时暗下决心:只要不干财务,别的什么工作都行。
去年九月,John终于拿到了松江一家民营企业做电子商务网络推广专员的Offer.John觉得做这份工作,可以每天泡在网上浏览大量的网站,与不同的人做沟通交流,甚是欢喜,干劲十足。可是几个月后,重复机械式的工作令他很不喜欢,加上工厂在郊区,生活上远不如在学校时便利,而且厂里的年轻人少,工作气氛很沉闷,做了将近一年的John还是交了辞职信,趁着国庆长假去外地痛快地玩了一场。
玩归玩,迟早要面对现实。工作辞了还得找啊,于是John上各大招聘门户网投简历。本以为有了一年工作经验的自己应该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但简历投了几百份,没能等来一个面试通知。
一个月来我投了数百份简历,但一点消息都没有。我急得整夜合不上眼,后悔自己不该学人家裸辞。那时忍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一心想要抓住那根救命的稻草,情急之下我花了近千元做了一套职业测评。沮丧的John对职业规划师说。
测评结果说我比较适合从事咨询、教育/培训类的工作,而究竟怎么做、如何找这方面的工作,那个老师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对此我感到很困惑。如果要转行,究竟该怎么转?迷茫的John来到了向阳职业规划咨询中心,希望能得到帮助。
职业测评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以实现个人的发展成就最大化为目的,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管理来实现个人发展愿望。职业规划的三个核心要素是:职业定位、目标设定、通道设计。一般来说,职业规划中所需要用到的测评内容包括性格、职业取向、潜能、天赋等。职业测评仅是职业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工具,但测评绝不能等同于职业规划。
1、职业测评仅是参考依据
时下大学生在自己的职业定位及发展目标尚未确定的前提下,求助职业测试来确立定位,甚至单凭测评导出的结果作为自己求职定位的依据,显然是不够科学的。一般来说,职业测评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手段,分值高表明你在某一领域有较突出倾向,如果在此领域内发展,可能会更容易获得成功。但单凭一项或几项参考依据就给自己定位,而不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环境,就有些悬了。
2、测评结果需要专家解读
职业测评并非100%准确,一般来说,测评准确率通常仅为3040%,而职业测评报告也往往只有较笼统的建议或多条选择,测试者常常无所适从。所以,对测评结果应正确理解,往往要有经验丰富的职业规划师结合每个人不同的具体情况,提出具体的行业/职业选择解决方案。只有这样,职业测评才能在实际职业选择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职业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
John当前最需要解决的是职业定位问题,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职业取向、商业价值以及职业机会等信息为依据的。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兴趣、特长、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而职业测评是一个快速了解他的工具。
通过职业规划师与John一对一沟通,结合他重新做测试后的MBIT性格分析及SDS职业倾向测试结果,职业规划师发现John的职业性格测试结果为INFJ,确实是比较典型的咨询师性格特质,喜欢从事创新型的工作,乐于帮助别人成长,工作必须符合个人的价值观。从他的性格方面看,非常匹配咨询方面的工作。
而John也说:我认为自己最擅长的就是和别人交流。平时喜欢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拿来和朋友一起分享。我能很好地与别人相处,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上大学时我是班上公认的最佳倾听者。
职业规划师在沟通中还发现,John在大二时就加入了一个公益组织,经常去孤儿院为孩子们做义务的学习辅导,且研读了许多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对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比较了解,参加过培训师的专业课程,这都是他独特的优势。
经过长达三小时的深入沟通,在职业规划师的帮助下,John确定了自己的优势,找到了新的职业方向培训咨询领域的咨询顾问。当前切入点是教育培训和咨询公司两个领域的咨询助理职位,接下来可以利用35年时间完成从咨询顾问到咨询师的转变。
找到了职业方向后的John终于解开了困惑,信心满满。在职业规划师的帮助下,John还制定了周详的行动方案。针对简历投递没效果的问题,职业规划师给出了修改建议。
不久前,职业规划师对John进行了跟踪回访,咨询结束后的John没再犹豫,锁定了四家求职企业,有针对性地完善并投递了简历,同时,他还参加了求职就业特训营,提高了求职面试能力。John很开心地致电向阳生涯,他已经拿到了一家培训学校的面试通知。
职业规划的目的是实现人适其职,职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最终实现人职匹配的目的。职业规划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是通过做一两个职业测评就能完成的。目前,许多大学生在求职时缺乏自我定位,不了解自己毕业后的工作方向,更不清楚自己到底适合怎样的工作,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也一无所知,所以,在不考虑现实条件及真实需求的情况下盲目求职。毫无目标的求职带来的结果就是不喜欢、不适合、不胜任、频繁跳槽,职业发展极不稳定。光凭一次测评就确定职业定位和规划风险较大,惟有做好科学的职业规划,职业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顺。

以上《职业规划 先下手为强》一文,由编辑精心撰写而成,希望对您的职业规划有所帮助,更多精彩请访问“为什么要做职业规划”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