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职业规划怎么写,相信很多朋友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部分,前言即总论;第二部分,自我分析,包括业余爱好、性格、价值观、专业技能等;

今日的你是你过去习惯的结果;今日的习惯,将是你明日的命运。改变所有让你不快乐/不成功的习惯模式,你的命运将改变,习惯领域越大,生命将越自由、充满活力,成就也会越大。

成功有时候也并非想像中的那么困难,每天都养成一个好习惯,并坚持下去,也许成功就指日可待了。每天养成一个好习惯很容易,难就难在要坚持下去。这是信念和毅力的结合,所以成功的人那么少,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个人要有伟大的成就,必须天天有些小成就。穷人和富人不仅仅是金钱上的差别。这里有个小故事:一个富人送给穷人一头牛,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难过。穷人于是把牛卖了,买了几只羊,吃了一只,剩下来的用来生小羊。可小羊迟迟没有生出来,日子又艰难了。穷人把羊卖了,买成了鸡,想让鸡生蛋赚钱为生,但是日子并没有改变,最后穷人把鸡也杀了,穷人的理想彻底崩溃了,这就是穷人的习惯。而富人呢,根据一个投资专家说,富人成功的秘诀就是:没钱时,不管多困难,也不要动用投资和储蓄,压力会使你找到赚钱的新方法,帮你还清帐单。这是个好习惯。性格决定了习惯,习惯决定了成功。

有人说,上帝对人类最公平的两件事之一,就是每个人都是一天只有24小时。记得小时候曾经念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话,虽然我们并不知道所谓一寸光阴到底有多长,但是既然光阴与黄金相比,其价值昂贵也就可知了。那么如何利用好。每天这24小时,好好管理自己的时间,以求得最大的效用,这无论对个体或集体而言,都是十分必要的。

美国富兰克林时间规划公司的创办人海蓝密斯在其大作《打开成功的心门》一书中提出十大自然法则:

1、掌握生活大小事通过掌握时间而掌握生活。

2、确立核心价值核心价值是自我实现和个人成就的基础。

3、排定优先顺序当日常生活反映了你的核心价值,你就能体验发自内心的平静。

4、设定明确可行的目标为达成重要目标,必须远离安逸区。

5、规划每日工作每日规划做得好,时间宽裕效率高。

6、检视行为与信仰一致行为是真实信念的反射。

7、改变行为以符合要求当信念与事实相符时,需求就自然得到满足。

8、重新开信仰之窗改变错误想法,克服负面行为。

9、以个人价值为依据自尊必须发自内心。

10、在奉献中成就自我付出愈多,收获愈大。

一个人是否每天都有明确的目标,是否每天有合理的时间安排,而不是乱七八糟、混乱不堪的生活,这对于他离成功的远近无疑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愈是在现代化的大都市生活的人们,形色愈是匆促,日子过得愈是紧张,每个人的时间就像高速公路上面瘫痪的交通状况一样,应该做和不得不做的琐事塞得满满当当,真正想做的事却又找不出空档来,忙、盲、茫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只有保持好的生活习惯,有明确的时间管理观念,才能够在匆忙的人群中寻找到一丝安逸的步伐。

扩展阅读

今天的生活状态是由三年前的选择决定的


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



选择很重要,三年前,一个特别不招我喜欢的女人,在我旁边说30岁以后还投简历找工作是件多悲哀的事,我不解的问为什么,她说30岁以后一定要让别人挖呀,怎么能还投简历找工作。虽然现在还是非常讨厌她,但不可否认,这段话的确对我有启发,并且对我之后的生活有很大影响。



我以前写过这样一件事。M跟我抱怨金融业不景气,工作不好找,他运气不好,而跟他一起实习的W运气好,已经找到工作。我想了想,说嗯。

其实我想说W怎么找到工作的,因为W认识了一个HR,为什么认识了HR,因为W去年参加了一个策略报告会,W为什么去参加,因为我给了W一张票,为什么给W一张票,因为我给M,M没要。

M跟我抱怨的时候,我特别想说,W真的比他努力多了,他能找到工作真的不是运气好而已,他很主动的为自己创造机会,不怕辛苦的做很多事,这些事促成了他能找份好工作的机缘。
其实我们每时每刻的时候,都决定着我们自己的未来。



前两天跟@李吃饭,聊到了我写的那篇《减肥日记》。不止一个人要求我上照片证明自己不是胖子,还问一些文中写的非常明白的问题。其实我是一个特别懒的人,一般谁要是问什么我不想说我就说嗯,谁跟我争论,我就说你赢了。有些事真的是自己的事,谁都管不了。

就像股票上的事,谁要是特别执着的要买一只股票,要持有一只股票,我都让他试试,这真的都是自己的选择,用我婆婆的话,想死谁都拦不住。看那些人在减肥贴里留言的时候,我就在想到底我写日记原来是为什么来着,后来在刘小昭的一篇文章里想明白,其实真的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在日记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就很好,很让人快乐了,于是一切都如释重负。



前两天,跟一个朋友一块吃饭,聊到我们认识多久,突然想到几年前我们认识时候的状态和我们的选择,让我们今天又要开始新的征程和选择了,然后我们聊到这几年我们俩各自的积累,各自的收获,庆幸每次我们选择的时候,都会咨询身边的朋友,占在不同的角度分析,观察这件事。其实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换一个角度,以一个不同的阅历和社会高度看一件事,往往能看出不一样的。高中时候读过一本书上说,经营自己的人脉,你的收入是7个身边常联系朋友的平均收入,换个角度想,是因为他们岁数大,阅历多,懂的多,给你的建议多,让你有更多的收获而已,并不一定是他们在金钱上最你有多大帮助,而是在其他方面能让你学到东西。



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米兰昆德拉

生涯道路的今天与昨天


职业生涯规划谚语:
有一种胜利和失败最辉煌的胜利和最悲惨的失败不是掌握在别人手中,而是操纵在自己手里。柏拉图

1908年,有一个叫弗兰克帕森斯的美国人,为了帮助年轻人和成年人梳理不断复杂的职业选择过程,在波士顿一个街道的一栋住宅楼里创建了职业局。这项新计划指导求职者(尤其是新来的移民)去审视他们自己的个性特点,调查当地的就业状况,然后选择可能的最佳机会。正如我们今天所知,这就是生涯规划咨询过程的开始。

让我们回到现在。今天规划的生涯道路和一百年前有何不同呢?在中国,这也只是和二十年前的不同。

首先,社会的飞速发展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并已触及生涯发展过程的核心。社会的巨变波及我们每一个人,影响着我们的工作时间、方式、地点和工作内容,进而又影响到我们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追求。

随着国际竞争国内化和国内竞争国际化态势愈演愈烈,以及技术、社会与体制改变提出的空前严峻挑战,组织为了有效地生存不得不通过合并、缩减及重新设计等方式来不断调适,从而一方面使得组织无法给员工提供稳定的、有保障的职业;另一方面也使得传统的组织化职业安排,即通过将员工提升到管理层来承认其专家和技术人员价值的方法难以为继。

工作的基本性质正在发生变化。过去,人们进入一家公司或机构后就忠于职守直到退休,这样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这种观念已不再适合大多数工作者的生活现实。

传统职业生涯是以工作安全感为主的心理契约。忠诚会以经济安全作为回报。如果你对组织很忠诚且为组织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做贡献,那么组织将会一直聘用你,并在退休时为你支付退休金。而新的心理契约则以增强个人的就业力为基础。生产力已成为企业在市场购买的一种商品。忠诚和长期的承诺不再是工作者和组织之间社会心理契约的主流。

个体从对工作或就业的安全感,转移到对可就业能力的安全感上。工作者更忠实于他们的工作技能和他们的合作者。劳资双方的这种结合,将在彼此需要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呈现出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特征。绝对的组织忠诚将逐渐让位于相对的职业忠诚、专业忠诚和可雇用性忠诚,并且双方都将愈发强调即期收益的性质、质量、多寡及对彼此长远发展的终极影响。

工作和组织机构在范围上已日趋国际化,而不是仅限于一个国家内。今天的公司不再是中国的或者美国的,而是实行跨国经营。工人像燃料和电力一样被视为一种商品。人们可以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对一个中国工人和一个墨西哥工人或一个美国工人进行比较。

除了每周四十小时的有薪工作之外,许多人的日程表中排满了兼职的、弹性的、临时的和应急的工作,像远程工作或其他工作安排,这些工作通常没有收入可言。这些新生而灵活的工作日程安排使生涯构建的复杂性日益增加。

工作场所的多样性对工作和生涯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同样,人力资源的国际化和移民,包括劳动力的地区性流动,都对职业世界造成影响。例如,在美国工业机构中的主要劳动力构成反映了近年来中南美洲、亚洲和东南亚的移民浪潮。这股移民潮在规模上远远胜过20世纪初跨洋而来的欧洲移民潮。又如,到中国任职业的外籍人员也在不断增加。

人们跳槽除薪资因素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感觉在企业内部已无发展机会。这种发展受限除职位晋升外,还包括管理知识成长与生涯发展的瓶颈。这就使得个人对组织无法给予长期的承诺。于是,个人不再秉持从一而终的理念,会因个人兴趣、能力、价值观及工作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地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和新的职业机会,并经常加以改变。

从个人采取的生涯策略来看:一是工具性取向的生涯策略,即工作成为个人达到其他目的的工具;二是走马灯式的生涯转换策略,个人通过转换工作来增加学习各种工作技术的机会,从而增强自己终身的可雇用性。从社会表征来看则是跨专业的职业生涯和短暂性的职业生涯日渐流行,社会发展进入所谓的易变性职业生涯时代。

性别与工作之间的平衡正在发生变化。当然,这种现象与当前人们的家庭生活观念有关。但是,越来越多的妇女在职业世界贡献力量,这一事实导致了工作机构和日常家庭生活的重大转变;并随着女性职业地位的提升,也迫使人们以更平等的眼光来看待男女两性的家庭角色。既然母亲在家庭外忙事业,人们就期望父亲也来分担做饭、家务劳动、抚养儿童和料理家务的责任:

最后,人们用来做出规划生涯和选择职业的资料和资源已极大丰富。生涯专家称之为生涯干预,包括为人们的生涯发展提供帮助的计算机系统、问卷量表、书籍、视听材料、印刷材料以及专业人士和非专业的辅助人员。现在,各种生涯干预比以往丰富得多,但对使用者来说也就更难了解在特定情境下选择哪个最合适。

总之,作为社会经济生活急剧变化的产物,生涯规划已成为一项颇具挑战性的任务,如果你完成得好,职业发展就好,人生会更圆满。(参Reardon/Peterson《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

职业规划让你赢在明天


如何从一个学生转变成一个精明的从业人员,对于我们来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大致设计好一个自己将要为之奋斗的目标,即自己以后要走的路。做好职业规划让你赢在明天。

没有定位必会出位

1707年10月,在英国发生了一件事,当时有一位海军上将克劳斯里·夏威尔爵士,他在地中海打败法国的舰队后,出了地中海后沿经线北行。经过12天的大雾,结果迷失了方向。在一个依然是大雾弥漫的夜晚,英国几乎损失了整整一支舰队,而且当时并没有发生惨烈的海战。原因是夏威尔爵士把自己在大西洋的位置算错了。他以为舰队在法国西北角不列塔尼半岛外的威珊岛的西边安全海域上,于是勇敢继续北行,却一下子发现英格兰西南海岸外的夕利群岛出现在眼前,他的旗舰撞上了礁石。这支舰队的其余军舰盲目地跟随其后,也一艘接一艘地撞上礁石。结果,四艘军舰和二千多名海军官兵葬身海底,夏威尔也在其中。

威珊岛与夕利群岛的经度相差1度,东西相距约80公里;估计船速决定经度,估计居然差了80公里!对于当时一个自命不凡的海军强国来说,这一悲剧的确令人难堪。不过,这并不是这位海军上将的疏忽大意,而是由于在当时的条件下,他缺乏测算经度的能力。虽然经度和纬度的概念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就已经问世,但是直到1700年,人们尚未发明一种测算经度的准确方法,也就是说在18世纪以前的全部岁月里,那些航行在苍茫大海上的人,无疑都是一群“瞎子”。

军舰没有定位导航系统而沉没海底,人生不也是如此?如果年轻人没有自己的定位,那你的职业之船也可能会在人生的海洋里沉没。

每个人都有人生的梦想,梦想就是一个人生的计划,你必须要有非常清楚的定位,否则就会出位。

所有的人都害怕找不到工作或者失业。其实人永远都不会没有工作,不会失业。因为没有工作时,你的工作就是规划你的职业生涯,首先要“寻找工作”。

人的一生永远都在工作,只不过在一生中的不同时期,工作会发生变动罢了。如果你在为别人工作,那是你的职业;如果你在求职,求取本身就是你现在的工作。你永远不会没有工作。即使人们可能会称你为“失业者”,你依然有一份每天从上午9点到下午5点的全日制工作。它就是你的职业规划,是你一生中将要从事的其他职业的第一步。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每个人多多少少得称称自己的斤两,并分析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及价值,这一行为,人们将其称为“人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刚刚完成学业的年轻人,总是意气风发、信心百倍地想干出一番大事业,感觉美好的未来正等着他们。但是面对职业生涯这块空白的画布,你一定踌躇了,一幅好的彩绘,画家掌握先描哪一笔,后描哪一笔是至关重要的,同样,一个成功的人生,先走哪一步,后走哪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做好我的人生职业生涯规划。

个人的职业地图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一张个人的人生职业地图,它告诉你身处何处?你该朝哪个方向走?怎样走,才是你的人生捷径?地图怎么指引,你就会走出怎样的道路来。

一个人从寻找第一份工作开始经过一段漫长的经历,一直到成就自己的事业为止,虽然每个人都有其不等的职业高度,但是发展的阶段则是不变的,不同阶段的职业环境,需要有不同的阶段来配合,以符合我们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路。

职业指导专家指出,每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基本上可分为自我认识、确立目标、择业策略、职业评估四个步骤。

1、自我认识

一个人必须充分而且正确地认识到自己本身的条件与相关环境,必须对自己本身及所处环境进行深刻的了解,以此作为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及策略的基础。对自我及环境了解得越透彻,越能搞好职业生涯规划。

2、确立目标

立定志向可以成为追求成就的推动力,因为确定了目标以后,有助于排除不必要的犹豫,一心一意致力于目标的实现。

3、择业策略

这是指为实现职业目标的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一般都是具体的,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4、职业评估

择业策略可以通过工作上及其他方面来评估。评估的结果除了可以用来反馈策略方案是否恰当,作为自我修订的依据外,更可以作为下一轮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参考依据。

人是会变的,环境也是会经常变化的。在职业生涯的过程中,非常强调每一个人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时时审视内在外在环境的变化,并且及时调整自己的前进步伐,修正目标,才能成功。

通过以上职业生涯规划,解决了“我选择干什么”的问题。

自我认识一定要全面

在你进行职业规划时,自我认识一定要全面、客观、深刻,绝不能回避缺点和短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参考家庭、同学、朋友、师长、专业咨询机构等第三者的意见,力争对自己有一个真正的、全面的认识。

你的优势

你学习了什么?在学习期间,你从专业学习中获取了哪些知识?你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和升华了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努力学好专业课程是职业设计的重要前提。要注意学习、善于学习,同时还要善于归纳和总结,把单纯的知识真正消化为自己的智慧,为自己多准备点后备能源。

你曾经做过什么?在学校期间担任的学生职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的成就,以及工作经验的积累等。你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与职业目标相一致的工作,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这样才会使自己的经历有说服力。

最成功的是什么?在你做过的事情中最成功的是什么?如何成功的?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自己的长处,譬如坚强、智慧超群,以此作为个人深层次挖掘的动力之源和魅力闪光点,形成职业设计的有力支撑。

你的弱势

性格的弱点。人无法避免与生俱来的弱点,这就意味着,你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是你力不能及的。安下心来,跟别人好好聊聊,看看别人眼中的你是什么样子,与你的预想是否一致,找出其中的偏差并弥补,这将有助于自我提高。

经验或经历中所欠缺的方面。欠缺并不可怕,怕的是自己还没有认识到或认识到了而一味地不懂装懂。正确的态度是:认真对待,善于发现,努力克服和提高,你可以打出“给我时间,我可以做得更好”的旗号。

自我分析

我是谁?思考你所扮演的各种角色及其特征,如儿子、兄长、父亲、科长等,他们的能力如何,个性是什么样的。尽量多地写出各种答案,你将会清楚你承担的责任、角色和个性。想想哪些是暂时的,哪些是永久的,哪些是应该保留的,哪些是必须抛弃或改正的。你也可以到专业机构接受心理测试,帮助自己进行分析。

我在哪里?首先用几分钟时间思考你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画一个图,画出过去也画出未来,仔细考虑,你的人生是什么样的?然后在上面标记出当前你所在的位置。

我将是什么样子?在职业生涯中,我将完成什么事?有哪些成就?仔细思考,然后写在纸上。

回到眼前,思考你的职业梦想。想一想你想在工作中得到的特定东西。

梦想从第一份工作开始

毕业生如何选择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选择行业:选择具有发展前景并符合自身专业特长的行业。选择就业行业非常重要,需要特别谨慎。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当前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如何。比如现在的能源、环保、生物科技、高科技等都是在未来有非常大发展前景的行业。同时也要考虑到自己所学专业能否与行业相结合,以谋求在自己所学专业上有更大的发展和造诣。

选择职位:选择有热情和兴趣的职位,选准行业后确定自己要做什么。事实证明第一份工作所从事的职位将影响一生。销售、业务、技术、研发等都是发展方向,每个职位都有其特性,每个人也有自己的特性,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长,找到适合自己,又充满热情与信心的职位,就是好的职位,好职位可以让年轻人在今后的工作中如鱼得水,发挥优势,并可谋求更加长远发展。

1.选择对的公司

确定行业与职位后,就业要进入公司,选对公司对个人影响深远。如何选择对公司呢?好的公司有以下特征:

(1)具有卓越的企业文化。好公司有很多标准。其中最根本一条凡是卓越的公司都有卓越不凡的企业文化。只有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公司才能永续经营,才会重视人才,能为员工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我个人认为,衡量企业文化最为重要的标准是以人为本、不断创新、诚信、有远大的目标。

(2)燃烧工作热情。虽然你选择了当红行业,可如果不是你的兴趣和热情所在,那么也会无法持久,很难取得成功。热情是有成就的前提。所以,一旦选择了某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不要吝啬你的热情,尽情燃烧工作热情,收获肯定在不远的地方等你!能人与优秀人才惟一区分就是“热情”。

能人可以做好许多他会的事情,优秀的人可以做好许多原本他也不会的事情,是热情促使他学习。看能人做事情是放心,看有热情的能人做事情是放心加期待,知识经济时代能人不少,热情却弥足珍贵,可以加速成功。

2.第一个主管非常重要

第一个主管能对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好比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因为第一个主管的人品、办事风格、是否会培育教导员工,都将对你以后的工作态度和职业习惯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最好能在初期的面试中尽量多沟通,了解主管的风格和思想。

3.待遇不是惟一考虑条件

一个人大学毕业大约22岁,60岁退休,可以工作的时间有将近40年,挣钱的机会其实很多,年轻人不要将待遇作为衡量工作的惟一标准,重要的是看是否有发展前景与学习机会,有热情的投入,为成功的职业道路累积深厚的能量。

4.不要骑驴找马

一旦选好了工作,就是对公司有基本的承诺,没有把握在这家公司做足两年,建议在最开始就不要接受。否则不仅伤害公司,也伤害了自己,频繁调换工作实际是为自己未来设置更多的障碍。

没有忠诚度的员工,任何企业都不会认同,选择空间将越来越小。所以在就业的时候千万不要有骑驴找马的心态,希望年轻人的就业道路越来越宽

误你前程的三种职业习惯


改变我们职业发展的,往往不是好习惯,而是坏习惯。

昨晚,一个小朋友问我:昂爸,你说,都有哪些好的职业习惯?

--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呢?

--我想训练我的职业习惯,有时候感觉自己做得不好,总犯错,回头想想,都是习惯的问题。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优秀人士的职业态度相似,细节上的好习惯因人而异,没有统一标准。只需要把握一个职业发展原则就好了: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同时提升能力,兼顾成长。

--嗯嗯,我想去找个相关的培训课学习下呢。

--等等,我告诉你三个坏习惯,切忌切忌!

坏习惯一:只学习不思考。

我有一个做培训师的身份,深知多数人在参加培训时的状态,也知道培训中哪些地方最吸引人。一般来说,培训师如果希望取悦学员,大致会这么做:

列出各种图表、数据,显得专业,这样的PPT一般都是争相拍照的焦点;

讲一些故事,做一些链接,调整情绪,听上去很有道理,感觉上很有趣;

把一个简单的道理拆分出来,提供“开袋即食”的方便法门,让人有“照做既得”的傻瓜攻略。

如果以上三点做到了,基本上就是一个不错的培训师了,如果课程内容本身不错,再加上一些天分,演绎出自己的特色,那就会达到很好的培训效果。

然并卵。

你问问自己参加了多少培训,看了多少书,但是效果呢?不是说培训师的培训效果,而是你自己的成长效果。你因为培训提升了多少工作效率?让自己的职业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更多的人学习之后,依然是一副学生相:我学的还不够,老师,还有什么可以推荐的资源?老师,别着急,让我把你刚才的话记下来。老师,能不能把你的PPT分享给我?

“滚!”这是我内心的声音。这一切,都是“只有学习,没有思考”的表现。我真的不想误人,之前为了让学员感觉良好地给我的课程打个高分,我基本都会和颜悦色地一一满足要求,虽然我知道这些东西毫无价值。然后,我现在尽量少做培训了,而且可以做到基本不用取悦的状态。于是,就收到了“好凶啊”的评价。

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我一共参加过三个培训,还是在五年前。记得有一个是古典老师的课,我凭着记忆力和课上的手抄笔记,在下课后查阅资料,进行思考,作了全面的梳理,然后提出了课程内容中错误的地方,发了封邮件给古典,后来就被邀请到新精英做研发了。五年来,这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讲课的内容有一大半都是思考之后的原创。我当初上课时花的一万多点的学费,早就倍加地获得了回报,我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已进行了彻底的升级。

关于学习的习惯,如果有一句忠告,那就是:别用学习代替思考。

坏习惯二:逃避实践。

学也学了,想也想了,为什么不做着试试看呢?怕出错。

我把督导的咨询师分成两个群,一个是入门群,一个是进阶群。入门群就像是一个沉淀池,沉淀下来真的有动力,有愿景,有实践的人,才会进入进阶群。因为我总看到很多人凭着对于职业的热情,凭着对我的好感,申请学习,三个月下来,竟还做不出一次咨询。问原因,最近忙。追问,担心出错,不敢做咨询。我就不问了。就像百米跨栏,如果遇到障碍总是停下,那无论如何也跑不到终点的。

还有人是想多了,初一想,挺好,再一想,或许有瑕疵,等等看,需要观望一段时间。为什么不行动?怕没用。事实也在不断佐证自己的担心,你看,谁谁谁又失败了吧?

这样的人也只能做“评论家”了。

我在前年的时候开专栏。当时专栏在微信号里鲜见,职业生涯咨询领域空白,不是没人想到,而是大家都在思考一件事:写了专栏,有什么收益?我倒想的简单:写文字,让更多人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支持。说写就写,每周一篇。之后证明,对于一个尚未养成写作习惯的人来说,确实很难。

坚持了半年,写了三十多篇文章,获得了超过百万的累积阅读量,带来了一定影响力,还收获了持续写作的习惯。后来,周围好多人说要效仿,却没看到有谁做到了。我也不再写专栏,去年写了本书《在人生拐角处》,开了个公众号“昂sir人生”,现在开始每周写五篇文章了。

担心出错,害怕没用,除了胆小,还有懒惰,却用了一个好听的词来掩饰:完美主义。完美个毛,完蛋了都不知道。

人们会习惯于一种原有轨迹的生活,这样省力。如果没有环境变化,没有物种竞争,这样活下去也蛮好。然而环境要求每个人花更大的成本突破原有轨道,才能获得成长和进化。这样的成长和进化是需要实践行动来实现的,最终的表现形式,有可能是一个领域里精深,也有可能是多个领域折腾。

关于实践的习惯,如果有一句忠告,那就是:别用逃避代替失败。

坏习惯三:看似“积极”的自嗨调适。

只要做事,就会有失败,而且不如意十之八九,这是事物的本来面目。面对失败,有多种表现:有人沮丧,一蹶不振,有人重整旗鼓,重新再来,有人记得教训,下次绕道。有些人看上去拥有非常“积极”的人生观:这次失败纯属偶然,如果不是谁谁谁,我怎么能失败呢?如果当初想到这个,就没问题了。其实我还是挺棒的,就是差一点点。你看我的表现多好!失败?没有的事。这是一种假积极的自嗨而已。

一直以来,有一种特别危险的趋势:人们对“失败”讳莫如深,仿佛只有永不吐槽,永不抱怨,永不沮丧,永不“言败”,才是积极的人生,才符合“正确性”。其实,这既不符合规律性,也不符合人性。

失败是规律性,沮丧是人性。而如何看待问题,是智慧。

靠自嗨系统调适的人,只是希望通过自我安慰获得舒适感,感情和承受力都是脆弱的。在做自嗨归因的那一刻,就感性地把可以成长的因素屏蔽了。

工作上我们都不喜欢那些糊弄事的人,可是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些人不仅糊弄工作,糊弄别人,也糊弄自己。自身系统中有足够的搪塞理由,容易理解,这是本能,是让人可以舒服一点的本能,但是成长如果是目标,冷静地分析自己又是必然。

学习--实践--反思,这是一个成长系统,众人皆知。只有不多的人才能走成闭环,有更少的人能持续走闭环,这中间的区别就在于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形成习惯。学习的时候,保持思考,是习惯;思考之后实践,是习惯;出现结果之后,反思调整,也是习惯。

习惯不易养成,需要克服自身的惰性。这个“惰性”并非懒惰之惰,而是稳定性。一个新系统的建立往往不是革命性地变化,而是各个环节的松动,带动更新,悄然间,系统升级。

而养成习惯,需要的是一种觉察,也就是保持在系统之外的一只眼。

开始的时候,也容易做到,只需要保持批判就好了。只是,这个批判是指向自己的。

回到开头,没有什么一致的优秀习惯,有的是一致优秀的人生态度。

毕业5年决定你命运


正如打工皇帝唐骏说:我觉得有两种人不要跟别人争利益和价值回报。第一种人就是刚刚进入企业的人,头5年千万不要说你能不能多给我一点儿工资,最重要的是能在企业里学到什么,对发展是不是有利

人总是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少,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多;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浅,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深。一个人在年轻时经历磨难,如能正确视之,冲出黑暗,那就是一个值得敬慕的人。最要紧的是先练好内功,毕业后这5年就是练内功的最佳时期,练好内功,才有可能在未来攀得更高。

出路在哪里?出路在于思路

其实,没有钱、没有经验、没有阅历、没有社会关系,这些都不可怕。没有钱,可以通过辛勤劳动去赚;没有经验,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去总结;没有阅历,可以一步一步去积累;没有社会关系,可以一点一点去编织。但是,没有梦想、没有思路才是最可怕的,才让人感到恐惧,很想逃避!

人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无论你多么意气风发,无论你是多么足智多谋,无论你花费了多大的心血,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就会过得很茫然,渐渐就丧失了斗志,忘却了最初的梦想,就会走上弯路甚至不归路,枉费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误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荷马史诗《奥德赛》中有一句至理名言:没有比漫无目的地徘徊更令人无法忍受的了。毕业后这5年里的迷茫,会造成10年后的恐慌,20年后的挣扎,甚至一辈子的平庸。如果不能在毕业这5年尽快冲出困惑、走出迷雾,我们实在是无颜面对10年后、20年后的自己。毕业这5年里,我们既有很多的不确定,也有很多的可能性。

毕业这5年里,我们既有很多的待定,也有很多的决定。

迷茫与困惑谁都会经历,恐惧与逃避谁都曾经有过,但不要把迷茫与困惑当作可以自我放弃、甘于平庸的借口,更不要成为自怨自艾、祭奠失意的苦酒。生命需要自己去承担,命运更需要自己去把握。在毕业这5年里,越早找到方向,越早走出困惑,就越容易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就、创造精彩。无头苍蝇找不到方向,才会四处碰壁;一个人找不到出路,才会迷茫、恐惧。

生活中,面对困境,我们常常会有走投无路的感觉。不要气馁,坚持下去,要相信年轻的人生没有绝路,困境在前方,希望在拐角。只要我们有了正确的思路,就一定能少走弯路,找到出路!

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

不少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总是奢望马上就能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然而,很多好工作是无法等来的,你必须选择一份工作作为历练。职业旅程中的第一份工作,无疑是踏入社会这所大学的起点。也许你找了一份差强人意的工作,那么从这里出发,好好地沉淀自己,从这份工作中汲取到有价值的营养,厚积薄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出发,就有希望到达终点。

起点可以相同,但是选择了不同的拐点,终点就会大大不同

毕业这几年,我们的生活、感情、职业等都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未来也充满了各种可能。这个时候,必须学会选择,懂得放弃,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使自己稳定下来。如果你不主动定位,就会被别人和社会定型!

可以这么说:一个人在毕业这5年培养起来的行为习惯,将决定他一生的高度。我们能否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这就是定位。你给自己定位是什么,你就是什么。定位能决定人生,定位能改变命运。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只要一双翅膀;灰姑娘变成美公主,只要一双水晶鞋。

人的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有梦就会红,爱拼才会赢。只要不把自己束缚在心灵的牢笼里,谁也束缚不了你去展翅高飞。

现实情况远非他们所想的那样。于是,当优越感逐渐转为失落感甚至挫败感时,当由坚信自己是一块金子到怀疑自己是一粒沙子时,愤怒、迷茫、自卑就开始与日俱增。

其实,应该仔细掂量一下自己,你是否真是金子?是真金,手中要有绝活,才能上要有过人之处才行。一句话:真金是要靠实力来证明的,只有先把自己的本领修炼好了,才有资格考虑伯乐的事情。

每颗珍珠原本都是一粒沙子,但并不是每一粒沙子都能成为一颗珍珠。

今天,你和“自己”约会了吗?


某天的早晨,我一个人来到图书馆,找了个角落里的位置,安安静静地开始了我和自己的约会。我翻看喜爱的书,写写日记,累了听音乐,或靠在沙发上小憩……就这样一个人在图书馆呆上半天或一天,不和任何人联系,甚至会开启手机的“飞行模式”,享受一个人的时光。——这就是我的“和自己约会”。

嗯?和自己约会?没错,你没有看错,我写的就是“和自己约会”。或许你会觉得好奇:约会都是与他人一起进行的,自己和自己怎么能够约会呢?这难道是自恋?

其实,我所说的“和自己约会”,是指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与自己相处,给自己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独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为什么要“和自己约会”?

这得从几年前我的生活状态谈起。在成家之前,我一直是一个比较喜欢自由的人,不喜欢受人约束,也过着比较独立的生活。而在成家之后,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我的生命中增添了妻子、持家者、母亲的角色之后,我开始手慢脚乱,每天都生活在紧张忙乱的生活状态中。慢慢地,我放弃了娱乐休闲,放弃了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空间,不停地为生活而奔波。为了更好工作,我起早贪黑地忙活;为了照顾家庭,我错过了单位组织的几次旅游;为了陪伴孩子,我推掉了朋友与同事们的活动……我的生活里,惟有工作与家庭,没有“我自己”。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着,我变得越来越忙碌,也越来越烦恼,我开始很想逃离这样的生活。碰巧情绪最糟糕的那段时间里,我有一个工作日调休不用上班,我决定给自己真正地放一回假,不工作、不持家,自己在外面呆一天,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一天,我一个人去了南沙——一个可以看得到内海的地方(我喜欢呆在海边的感觉)。我坐在海边的沙滩上,呆了大半天,一直在想我为什么活得这么累。我觉察到,自己一天的24小时,除了工作就是家庭,却没有一点时间是留给我自己的。我没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没有时间让自己娱乐,我没有时间思考、写日记……曾经喜欢吹的口琴,一直锁在柜子里没摸过;曾经喜欢读的书,一直放在书架里积满了灰尘;曾喜欢写的日记,翻开日记本却发现好几个月是空白的……我突然醒悟过来,原来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都没有时间是留给自己的,没有好好地善待自己,所以我才会觉得生活如此之累并且没劲啊。

于是,从那天开始,我决定在生活中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哪怕一天只有半小时,哪怕一个月只有一天,放下工作与家庭,一个人呆着,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慢慢地,我学会了“与自己约会”。

如今的我,每天都让自己拥有一段独处的时间。通常在清晨,我会第一个起床,坐在书桌前,静静地写日记、看书、思考,天亮后开始新一天的工作。清晨的这段时光,是我与自己对话并且给自己精神充电的时光,让我有更充沛的精力开始新的一天。

如今的我,每周也会留给自己一段自由的时间,忘掉工作、忘掉家庭、忘掉琐事……一个人听听音乐、吃吃零食、发发呆……在这样自由的时光里,我能把一切烦恼事都放下,仅仅是享受当下的舒适与休闲。

如今的我,在懂得“和自己约会”之后,我终于有时间来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终于不再被繁重的工作和琐碎的家庭生活所烦恼了。

怎么样?你也来试试看,找个时间,和自己约会吧!

何处是你的远方


——谨以此文献给和我一样在生涯的道路中偶尔迷失的人

很久以前听到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国外一个在教育行业颇有成就的教授,年过半百,突然对自己的前半生心生疑惑,不知过往的努力为了什么。内心中百转千回之后,突然发现自己其实有一颗流浪和自由的心,于是对周遭萌生出无限的厌倦。不知哪来的勇气,毅然辞去高等学府的高薪高地位的工作,离家出走,混迹于街头,和流浪汉、嫖客、街头艺人们混在一起。他的妻子、儿女怎么规劝也不肯回头,他说他要过不一样的下半生。这位抛家舍业的教授做出了疯狂的改变,他说,他发现心中怀有一个他不曾到过的远方,那是他毕生的一个梦想。然后他流浪世界各地,最后在小岛定居,直到老死。

相信每个人听了这个故事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有人会说,太扯了,神经病;有人会说,靠,这是大神级的人物;也有人会说,和我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总之,这故事有多种版本,评价也是不一而足。

Anyway,我想再讲一个关于生涯的故事——

与前面那个故事不同,这个是我身边的一个朋友的故事。

他33岁的时候还在帝都做着一个薪水不错前景不错的LEADER,俨然一位类中产。类中产这个名字是我给起的,就是类似中产,当然也说明他还没有到那么有钱的程度。他在某天开始和周围的朋友们叨叨,他想去另一个城市开个青年旅舍,离开北京。然后,就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然后了。

直到20xx年年底,他和一个女生领证结婚。然后在一次饭局上,他告诉我说,他在云南大理买了一个院子,媳妇已经到那边开始准备装修了,青年旅舍就要开张了。我问他,那你北京的工作怎么办,他说已经开始办离职了,交接工作在20xx年5月的时候彻底完成。我感慨了一下,我说开始以为你随便说说。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在没有真正做之前,大家都是随便说说。”

现在他在做什么呢?他天天钓鱼,溜狗,带着老婆骑车到处玩,然后天天在朋友圈发照片,大理的蓝天,洱海的碧波,悠闲的生活。而我们这些留在帝都苦逼着的人在照片下面骂:贱人,再这样拉黑你!然而谁也没有真的拉黑他。他变成了故事中神迹一样的人物,似乎我们敢想不敢做的事情,他做成了,他去到了一个我们梦想过却让我们感觉遥不可及的远方。

今天早上,我的一位导师在朋友圈里发起讨论,说帝都的雾霾环境会对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人们的生涯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我玩笑着说,新精英在外地开分部吗?我搬去那里。导师说,”问题是出走去哪里,准备好没有?“我其实知道我是随便说说。

但我行文至此,心中不免有点儿悲伤和无力——有多少事是我们真的随便说说的,还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于是就把真正的梦想变成了随便说说。每个人的生涯轨迹都会因为外界的影响或多或少的发生变化,而人生其实可以设计可以规划可以随性而为,也可以随便说说,问题是你怎么选择。如果你选择了随便说说,那你的生涯就会按着随便说说的路径一直随便下去。如果你决定规划和设计,看清方向,瞄准你的远方,那之前的随便说说,没准就有可能在未来的某天变成现实——就像我那个开旅舍的哥们,将随便说说的梦想变成了他现在真实生活。

其实我想说的是,何处是你的远方呢?问我自己也问你们。

职场上不要让你的小聪明成为习惯!


每个人都会有点小聪明,偶尔耍一耍,能稍稍满足一下自己小小的虚荣心,算是平淡工作生活的一点点调味剂吧。然而,有人热衷于享受小聪明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渐渐地,耍小聪明成为了一种习惯,这就像是有人把调味剂当成了主菜一样,天天吃,匪夷所思。

总是有很多人不停地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我们这个年代会耍小聪明的人更有前途。事实上,也许你通过一些聪明暂时获得了上司的青睐,那也只是意味着你会比其他人得到更多的机会,但是,如果你没有真正的实力牢牢抓住这个机会,上司交代的事情不能出色的去完成,上司只会对你比一般员工更加失望。

许多职场新人初入职场,为了尽量表现自己喜欢在工作或者为人处世的时候耍一些小聪明,比如说工作故意地加班,全部工作都已经完成的时候,故意留意着上司下班的时间,只要上司还没有从办公室走出来,自己就一直假装努力工作着,忙忙碌碌的样子,但只要老板一下班,自己就着急忙慌的赶紧走人,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 ,很多人只是为了给上司留一个勤奋的好印象,但事实是你在假装加班的条件下,业绩一直毫无起色,甚至花上别人两倍的时间却业绩平平,很可能让上司觉得你的能力不足,这样反倒适得其反。其实加班这件事本来是好的,但是你得证明自己的成果。

也有人借着职业关系允许在工作时间使用微信这个便利条件,在上班时间同时开着多个微信窗口,趁着上司没看见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聊天上,等到上司办公室的椅子一响,就一敲键盘,各种窗口全部隐蔽,这种人,恐怕离解雇也不远了……

不要认为发挥一点聪明可以得到上司的认可和重用。作为职场老手,上司怎么能看不到你的小伎俩?诚然,上司喜欢聪明的员工,但他们更喜欢在工作中运用自己的聪明和工作能力的员工。

小聪明可以有,但不能上瘾,偶尔耍耍可以,若是沉迷其中,便要伤己了。真正屹立职场的成功人士,都是靠着本事、凭借能力立足的,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时刻学习充电做好自己,用实力点亮职场,才是真正的职场之道!

该学习的工作习惯


在工作场所,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得到老板和同事的青睐?与其猜测老板想要什么样的员工,不如养成这些良好的工作习惯。

请相信:“当你努力提高公司的价值时,你也会在公司内提升自己。”

最该学习的工作习惯

1.“及早通知意外”

如果你或你的团队不能按时完成工作而不保证质量,请及时通知你的老板。

对于他们来说,最好提前知道某部分公司的问题是错误的,或者该过程将推迟到等待,直到事情不可撤销为止。

2.“提供解决方案,而不只是提问。”

毫无疑问,优秀的老板总是尽力发现并鼓励员工发现公司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但事实上,他们希望员工对这些问题附上一套相应的解决方案。

老板希望在需要的时候能很容易地比较和选择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所以不要相信“老板喜欢问题的人”的陈词滥调。老板有足够的问题要面对,他们希望你想出一套解决方案,而不是看到你把一大堆问题推到他们面前。

3。简洁、简洁、直接的工作重点报告”

老板很忙,没有时间听你的唠叨。

在向老板解释工作内容时,请记住简明扼要。与乏味和重复相比,他们欣赏简洁和清晰。

4。不要让老板重复他的要求。”

每次会议一定要带笔记本电脑或电脑。 在会议中,领导讲话快,讲话的内容总是很广泛,必须吸收员工,才能写出领导的工作要求。

在这个时候,要求领导者重复你不理解的东西是不明智的:重复演讲是可以的,但领导者会认为你没有专注于会议。

5。”“有效”胜于“有效”

老板不在乎你有多少"忙",他们对你所做的事情感到关注。

因此,不要总是急于追求所谓的快速“高效”。你应该做的是告诉你的领导你正在做什么,什么时候能完成,以及最终“有效”的结果。

6。相信你的建议”

你的老板雇用你,你留在决策团队,因为他相信你的能力和建议。

因此,您对自己的意见充满信心,您的计划一定会受到赞赏!

7。成为公司的关键成员”

在大多数情况下,老板会特别意识到那些能够主动解决问题并在职责之外寻找工作的员工。

请相信,在您努力工作以努力提高公司的市场价值的同时,您也将自己提升到公司内部,您将成为公司的核心成员。

今天你休闲了吗? ——会休闲,会工作


宋朝诗人黄庭坚说“人生政自无闲暇,忙里偷闲得几回?”就是说人生原本就是忙碌的,所以要学会忙里“休闲”,这样才符合张弛之道。休闲之事古已有之。人倚木而休, “休”在《康熙字典》和《辞海》中被解释为“吉庆、欢乐”的意思。 “闲”,通常引申为范围,多指道德、法度,其次,有限制、约束之意。《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易·家人》:“闲有家。”“闲”通“娴”,具有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的意思。休闲所特有的文化内涵,使它不同于“闲暇”、“空闲”、“消闲”,休闲一事也就多了些韵味,休闲也就成为每日生活应有之义。

晨练半小时

每天清晨在窗前伸懒腰时,总会看到一位姑娘在小区环道上慢跑的身影,沿着小区的道路一圈又一圈的奔跑着,酷暑寒冬从不间断,想象到她晨跑结束后冲个热水澡,带着运动后的酣畅投入到热爱的工作中,感觉一定很不错……

途中1小时

曾经地铁上班的日子,看到过不少女子魔法师,在晃晃悠悠的车厢里上演着灰姑娘变身美丽公主的奇迹,她们娴熟的化妆技术着实另我好生佩服,一路上与魔镜不断地对话“魔镜,魔镜,谁是这世上最美的女子?”带着靓丽和自信迈进公司大门,今天的心情应该不错……

之前三个女人拼车上班的日子,这台戏从上车开始,下车结束,从家长里短到社会时事,一路的海聊,欢声笑语不断,一个小时的车程却总慨叹:“这么快就到了”……

如今一个人开车上班,打开“多听”,百家讲坛、名家演讲、流行音乐……一路的精神食粮,让我空虚的心倍感安慰,强大的内心让我战胜一切的困难,一天新的战斗,我准备好了!

工间操时间

伸伸腿弯弯腰一起来做工间操,每天半小时的工间操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每隔两三个小时改变一下坐姿,背部靠到椅背上,头向后仰,眼睛看着天花板,美美地伸个懒腰,让身体尤其是眼睛休息和放松2-3分钟。

午休一刻钟

如 果把人比作一台机器,除了定期保养和大修,不时进行“小修”也是必要的,而午休,就是一种“小修”,哪怕只是饭后打个盹,也是大有好处的。据科学研究,一 刻钟的有效午睡会有益心脏、避免体重增加、增强人体的警觉性、提高人的记忆力和创造性、有助性健康。有诗云:“炎氛若煅汗如奔,日午枕书眠扩烦;几刻梦游 仙境里,北窗睡觉爽心魂”你还忍心午而不休吗?

下午“茶”

英国有句谚语: “钟敲四下,一切为下午茶停下”,下午茶是英国17世纪时期的产物,绵延至今,变成一种休闲的方式。也许我们并不需要真正的下午茶,只需在高楼之上或是隔着玻璃幕墙,一边吃着从家中带来犒劳自己的水果或点心,一边看着午后街头的匆匆脚步;亦或是闭目养神,让自己和时间暂时停滞下来,只消十分钟的留白,是为 了明天更好的延续……

晚间休闲1小时

在工作之外我有一个爱好,就是练习瑜 伽。瑜伽是梵语yoga的音译,其含义为一致、和谐,也就是说的天人合一、身心和谐。每次的瑜伽时间里跟随着老师缓慢平静的声音 “吸气”“呼气”,延展着身体,空灵的音乐掺着一丝参禅悟道的透彻,一股宁静平和在心中扩散开来,全身舒展,气定神闲……我想这与《庄子"人间世》中“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是听之以气”的“心斋”之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每天成长2小时

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每晚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阅读、进修、思考或参加有意的演讲、讨论,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正在发生改变,坚持数年之后,成功会向你招手。

台 湾学者金树人说:“生涯辅导是将休闲视为生涯当中与教育、职业不可分割的部分:宛如一幅画中,留白的部分也同时构成全幅画的精髓;又似一盆插花,空间的部 分也是花道的精华。”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方寸之地尽显天地之宽,我们不仅要成为生命艺术的大师,更要成为留白的大师,我的休闲,我做主!今天你休闲了吗?

职场重要的不是你的技能,是...


有句话说的好“放大你的格局,你的人生将不可思议”,这不仅是一句人生格言,更是一句职场法则。很多职场人士对这句话进行过分析和思索,却很少有人能够领会到其中的奥秘!

职场最重要的不是你的技能,是...

职场最重要的不是你的技能,是...

什么是格局?

有一家庭妇女,有一天她买了一件连衣裙,习惯性地回头和邻居炫耀,结果发现同样的连衣裙邻居比她花了不到20元,所以她沉思了几天,然后这个人的图案值20元。

有一个乞丐,在街头乞讨整天,路上衣冠楚楚的人没有任何意义,但它比他们的嫉妒乞丐中,评价一直是一个乞丐多。

三个工人在工地上建一堵墙,有人问他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人不客气地说: 建造城墙,你看不出来吗? 第二个人笑着说: 我们在建一座高楼。 第三个人微笑着说: 我们正在建造一座新城市。 十年后,第一个人还在建墙,第二个人是工程师,第三个人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有句话说大煎饼不比锅大..这句话的哲理是:你可以烧一个大蛋糕,但你可以烧一个大蛋糕,它也受制于它的白兰地。我们希望的未来就像这块伟大的蛋糕,能否烧掉满意的“大蛋糕”完全取决于烧掉它的“锅”——这就是所谓的“格局”。

格局在职场中的影响

在职场中,业绩的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职场的“模式”,往往可以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良好发展,一步一步进化,但没有工作单位的模式,往往不能继续突破上升通道上,卡在那里,我们遇到了所谓的“瓶颈”。

了解职场模式的人通常会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制定一个长期计划,在这个计划中,他们不断地设定一个又一个短期目标,不断地试图突破自己的目标和工作中的限制,以获得自己和老板的认可。

在获得自己和老板的肯定后,有格局的人就会开始行动起来,进行“横向管理”..所谓横向管理,是指周围同事的指导和领导,而不是晋升;是用自己的想法,工作模式来指导和影响周围的同事,让同事能被你的行为所驱动,在心里认可你..对于横向领导,升迁和加薪肯定只是时间问题。

在职场中,一个人的模式可以成为一个领导者,可以攻击的一个重要标准对升职加薪。人没有在自己的工作而已,更关心的是公司的利益的利益,劳资关系的一个模式。在工作中会看得更远,看到未来数月甚至数年的影响。在工作中,或隧道的设想,而不是斤斤计较。

如何培养自己的职业模式?

1。不要给自己设定太低的职业目标

古人云:“求上而得中,求中而得下,求低而不得”。所以,在目标设定上多去突破自己,结合实际设定了很多努力去实现职场的目标,而不是一个小目标就能一点点的努力去实现..

2. 像个领导者一样思考

在工作中,更多的是站在领导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更多的是反思为什么你的想法和领导的想法不一样,看待问题更加长远全面的考虑,不要浮躁..

3.保持与同事的良好关系

在公司里,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得到同事的支持和认可,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与同事关系不好,要知道同事是你晋升的动力。

4。利用你的优势

你必须先有自己的一个透彻的了解,你有什么优势,我相信我们有很多读者会感到困惑过自己到底优势是什么?事实上,你的长处,而不是只是一个很好的天赋,也可以是你的性格,人的态度,技能。当然,你可以利用“相对论”的理解优势,两人做对比,你只是比他更好的在这其中,那么这就是你对于他的长处。

在职场中,千万不要低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不要对自己设置过于保守的目标,要用一种长远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职场生涯,增大自己的格局。只有格局增加了,才能让你在职场中如鱼得水,工作上游刃有余。

努力不一定让你成功,思维方式才能决定你的命运


所谓看不见的和意识不到的,其实就是思维方式的差距吧。

他这么无能,凭什么当领导

有段时间,我们组换了一个新领导。这个领导总把客户的疑难问题推给我们处理,加班也不怎么出活。某次领导又不负责任的把客户的疑难问题转给我处理,我有些崩溃了,于是跟同事吐槽:“如果这些重大问题我们都处理好了,到底要这样的领导干什么啊?功劳都是他的,点灯熬油苦逼的都是我们,凭什么啊?”

出乎我意料的是,同事很平静的跟我说:“第一,越是这样的领导,其实越是锻炼我们的能力,如果领导太能干了,那要我们只能打杂了。第二,抱怨没有用,职场不满意就两条,要么走人,要么忍着,可是走人就一定遇得到好领导吗?第三,他能上位到这个位置,一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只是我们看不见而已。我们因为不满意就升职加薪还是能力提高了呢?都没有。反倒是我们应该加强自身能力,再把领导的一身本领学会,才是正经事。”

当时我在电脑前非常震惊,天哪,字字玑珠,句句真理啊。仔细想想,这个领导虽然能力不强,但是特别会关心照顾下属的个人生活,谁有个头疼脑热嘘寒问暖立刻准假;这个领导的客户沟通能力特别好,很多已经不再合作的客户都会经常跟我们提到他;这个领导对我们有求必应,我们需要什么立刻批准去买;这个领导特别接地气,不会高高在上,经常带我们吃喝玩乐。

以前,我们都觉得他这么好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行要巴结我们给他干活,现在一想真想扇自己一巴掌。看起来自己很努力,天天加班,点灯熬油的累死累活,但思想上固步自封,满身怨气,总把自己想成宇宙第一,努力也总带着怨气和自傲,永远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也更谈不上取长补短。

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

2

马云不是名校出身,不照样当首富?

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名校和非名校最重要差距,悄悄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好几个人跳出来说:“上名校有什么用啊?马云就不是名校,但他现在很成功。”

每次写“女生一定要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经济独立,想找什么样的男人,首先要自己达到那个层次”的时候,总有人跳出来说:“谁说女生一定要有知识经济独立的?我邻居XXX,收入还没我高,照样嫁入了豪门,你怎么知道我就不行?”

每次看到这样的言论,总会觉得“能能能,你们都能,你们不仅能当首富嫁豪门,还能上天。”

马云不是名校毕业,但他有非人般的意志,坚持不懈的精神等等一系列的优秀品质,你除了不学无术还有什么?

你邻居什么都没有就能嫁入豪门,你怎么知道她没有自己的过人之处?搞不好人家救过富豪爸妈的命呢?

很多时候,你没开始努力就先开始意淫了,总用身边的极端案例照亮自己不学无术的人生。只要身边有人出门抓彩票中大奖,街头转角遇到豪门之恋,学习一塌糊涂当上土豪,就笃信自己烂成渣也会好命,并开始无休止的幻想自己的美好人生。

很多时候,你仅仅能看到事情的表象,对真实的原因,比如别人的优点、品质、精神视而不见,可你们的差距,就差在那点视而不见上了。

只看别人富,不看看别人的思维和努力程度

总想做大事,没机会就是社会不公平

总看事物的表象就开始意淫自己的美好人生

畅想了这么多年了,你要有这好命,也该有点成功迹象了吧

3

你要把这个精神用在工作上

早当了CEO了

最近我收到了三五封感谢信,都是一些网友,感谢我三五个月之前在微博上推荐了一个英语学习平台,这么久学下来,提高特别大,工作都有了新机会,内心非常激动,特别来感谢我。

我才想起来,因为自己学了一年,感觉简单有效,性价比超高,所以经常微博推荐一下。但每次推荐的时候,总有人说“打广告”、“缺钱缺成这样了?”“网站给了你多少钱啊?”“这网站还要收钱啊?”

这个非常细小的点,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这不就是一个特别明显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带来的结果的最好例证吗?有些人,默默的把每个学习资源都记录下来,自己去尝试。合适自己的就默默去坚持,三五个月之后,让自己得到了进步。其中有一个女生,每节课25分钟都能写成一篇文章,详细的记录今天跟外教聊了什么,自己说错了什么地方,如何更正的。她正怀着老二,老大年纪也还小。每次总结完都发在微博上圈我一下让我看她的进步。虽然我很少回复她,但每次都被她的认真所感动。这样的人,学不好都难。

有时候会有人问我:“你经常说要进行自我投资,参加各种培训学习,都是在哪里找到的?”

我随便说几个,过几天回来跟我说:“你说的都是收钱的,我穷,有没有免费的?”或者有人报名了,学了几天跟我说:“你推荐的是什么啊?客服对我一点都不耐心,到点就下班了,我的问题还没处理完,就不能加班么?”

总有些人

对身边的学习机会从不积累,张口就要免费的

思想保守,看到新生事物都觉得是在骗钱的

只要免费就拼命要,把免费服务当有偿,把有偿服务当自己的超极VIP一样。

交点钱当了一回消费者,就恨不得自己是天王老子全世界都要围着他转

你要把这个无敌执着的精神用在工作上,早当了CEO了。新精英职业规划>>>

学生时代,很多人都很努力,天天吭哧吭哧的,但成绩就是不行。但总有些人,善于总结和举一反三,做一套题顶你做十套,天天打着篮球还能考第一。以前我们总认为这样的人是聪明,后来知道人家都做了一件事:总结与思考,而不仅仅是点灯熬夜这么简单。同样的老师,同样的班级,思维方式的不同,结果大不一样。

为什么大家都挺努力上进的,但人在社会上走,走着走着就走出了差距?为什么大家都是一样的人,但总会有一些人出类拔萃,另一些人落得平庸?难道仅仅是努力程度的不够?

在我看来,是思维,格局,视野注定了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走向。我们努力上班赚钱,不仅仅是为了变成有钱人买房子买车吃喝玩乐,更重要是的扩大自己的视野和格局。一个人只要见过好的,就不会再接受哪怕只差一点点的。人的努力都因为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强大欲望。一个人有了视野和格局才能有思想,有欲望才能心甘情愿的努力。

表面上你很努力,而实际上你的格局和视野只能看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你感动的只有你自己。

无休止的寻找有没有什么捷径能让自己快速成功还一劳永逸,却从来没专心过一个小时

天天喊着要努力,稍微多付出一点就心疼自己到不行,但总挤兑别人的拼命努力。

看到别人成功,总觉得别人有不可告人的干爹和背景,反正都不是靠自己。

天天点灯熬油的努力,从来不肯抬头停下来多想想多看看别人的方法。

前几天看一个老师的留言:

看得见的叫差距,看不见的更是差距

意识到的是差距,意识不到的更是差距

所谓看不见的和意识不到的,其实就是思维方式的差距吧。

以上《今天的习惯,是你明天的命运》一文,由编辑精心撰写而成,希望对您的职业规划有所帮助,更多精彩请访问“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