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职业规划。

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第一件事情肯定就是面试求职了,那么相应的求职技巧就很重要。感谢阅读《决胜公务员面试之“全面”分析法》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求职技巧知识,希望能够帮到您。

众所周知,公务员面试中经常会考察一些时政热点话题,经常会让考生谈谈对某个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的看法。考生们遇到这类题目往往出现不知道该答些什么的问题,即使能说出一些内容,也非常有限,答题内容往往总是很干瘪。这背后的症结更多在于考生对题目的分析不够全面,只着眼于题干中的某个关键词,对此关键词的分析又非常局限。因此,如何做到全面分析题目是丰富答题内容的基础。下面专家以具体的例题来给考生们展示如何全面地对题目进行细致分析。

【例题展示】

现在很多企业在招聘时“只招90后”,提供的岗位多为服务员、收银员和销售专员等。但作为市场就业大军的90后,面对这些岗位,却似乎并不领情,前来应聘的寥寥无几。对此你怎么看?

【全面分析过程展示】

1、提炼题干话题:

企业在招聘时“只招90后”;提供的岗位多为服务员等基础岗位;90后并不买账。

2、逐一分析题干话题:

“企业只招聘90后”------尝试分析原因:企业是在给90后找工作搭建平台,有些青睐90群体;尝试分析影响:对其他年代出生的人群有些不公平,也缩小了自身招聘的范围,使企业面临招工难的困境;尝试分析解决办法:企业想要摆脱用人困境,需要适度敞开招聘大门,取消年龄限制,给自身和求职者带来更多的选择。

“企业提供岗位多为服务员等基础岗位”------尝试分析原因:企业想要磨练90后的同时,也透露出对90后这一群体的不信任、不认可;尝试分析解决办法:企业需要刷新对90后的认知,适当给予90后更为合适的就业机会,给90后一个实践和展示自我的平台。

“90后并不买账”------尝试分析原因:主观上90后对于服务员等基础岗位并不是十分认可,认为这些岗位不够体面,发展空间有限。客观上90后这一代人受教育程度较高,多数都拥有本科以上的学历,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员等岗位与90后的受教育程度并不匹配,与此同时90后这一群体由于极其多元化的择业观,不仅会去选择找工作,有部分人也会倾向于创业。从客观上来讲90后不去应聘服务员等基础岗位也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必过分担忧;尝试分析对策:但是我们也应该不断去传播和弘扬以基础劳动为荣、以基础劳动为乐的优秀价值观,提高基础服务岗位的社会认同度,作为当代的90后更要做到能屈能伸,既能仰望星空,胸怀家国,也能脚踏实地,投身基层。

专家认为,广大考生对于时政热点类的题目想要做到全面分析的关键在于以下几方面:首先,对于题干的话题都要有适当的分析,当然在此基础之上还要有所侧重;其次,对于题干每个话题进行分析时也要尝试对该话题全面分析,可以分析每个话题相关的原因、影响、对策。最后,在此基础之上还可以对原因、影响、对策进行进一步的全面分析,例如,分析原因时可以分析客观因素,也可以尝试分析主观因素。

ZC530.com小编推荐

公务员面试答题实用方法:矛盾分析法


有很多考生连续进入面试几次都与成功失之交臂,一般的答题方法已经取得不了广大考官的青睐,如何有针对性的、自然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是很多考生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面试难以打高分的重要原因,专家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种非常容易上手,而且能够展开思路的答题方法——矛盾分析法。

一、矛盾分析法的含义

矛盾是事物一定是由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二元结构构成的,而任何一个事物和其他事物构成对立统一的二元结构,生活中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比如善对恶、美对丑,老子曾经说过: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就是对矛盾非常好的解读。

二、矛盾分析法的功能

1.推理功能,也就是由此及彼的过程,帮你拓展内容:比如当我分析一个问题的时候,可以分析它产生的内因,由此及彼,你就需要分析它的外因。又比如谈一个事情的影响,既可以谈做好这件事能够带来的好处,也可以由此想到如果做不好的话会产生哪些危害,这样无形中内容充实了,而且思路清晰。

2.具有整合功能,会帮助你整合你的答题思路:比如针对这个问题你谈了六点,但是之间的逻辑关系比较混乱,自己组织语言也有很大难度,用矛盾分析,一分为二的阐述,就会把各个杂乱的点思路理清,方便答题。

三、矛盾分析法到底的运用

1.寻找矛盾:也就是向内想、向里想。比如谈谈对中国的认识,可以分析中国的内部矛盾有哪些,比如城乡两个角度、或者东西两个维度分析、以及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等等。

2.构造矛盾:也就是向外想,比如男人联想到女人,物质联想到精神、对人联想到对事等等。

例题:有位历史学家说过:对一个领导者来说,有人品没有能力是一种软弱,二只有能力没有人品则意味着危险。请你联系实际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核心考点】

观点类题目主要是考查考生对于观点的理解与把握能力,这道题目是双观点类,是关于领导的人品与能力两个因素的看法,需要考生运用矛盾的分析方法全面分析这两个观点,结合当前公务员的选拔标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以及现在的干部的用人标准“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来讨论德与才之间的关系。

【答题要点】

1. 表明自己的观点:题目中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追求的真正的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

2. 运用矛盾分析两种观点合理的方面以及不足的地方,并举例论证,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3. 结合以上的论述,阐明我们的干部如何做到德才兼备。

【参考答案】

我们党的选人用人标准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一个人民的好干部一定是可以以德服众,同时又有着自己过人的工作能力。题目中提到的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归根到底我们追求的真正的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的。

第一种观点,领导有人品没有能力是平凡。作为一个领导人,一个人民的公仆,只要他的人品没有问题,在他心里装的是一方百姓的利益,那么,能确定的是他可以正确的把握工作中大方向,秉承自己工作的原则。但是我们都知道领导人是团队的领头羊,起着统领全局的重要作用,如果能力不足就会导致工作平凡甚至平庸,使工作无法顺利有效地开展,这就会间接的损害人民的利益。唐高宗李治本性仁慈、为人低调简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可是,他的有德无才,致使唐王朝政事低迷,社会萧瑟。

第二种观点,领导有能力没人品是危险的。“没有人品的人”来做领导,他可能会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动用手上的权利为自己谋取私利。这样的人很可能会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人民的利益之上。他也许一时能力卓越,但终会祸国殃民。就像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个人能力卓越,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最终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追究刑事责任。这些也证明了领导有能力没人品的确是危险的;人品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根本,是做人的基石,是我们选用人才的第一要素;而能力是我们考虑的第二要素。我们提倡的是: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因而,我们都应该追求的是德才兼备。

首先,对公职人员而言,一方面我们要不断的告诫自己,不要利用自己的权力谋私利,心里时刻装着百姓的利益,不断的修身养性,以自己的高尚的品德服众;另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学习。学习国家的大政方针,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更要从老百姓身上学习,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

其次,我们国家必须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制约缺失、监督失效,往往使某些干部手中的权力如脱缰的野马恣意而为,成为牟取私利的工具,甚至触犯党纪国法,最后踏上不归路。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我们要做到用制度管人、用人。

我们每一位领导自身要做到以德服人,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我们在制度上还要不断的加强对领导的考核和约束,不能让他们有丝毫的放松,只有这样,领导人才能不负人民的期望,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受人民爱戴的领导。

【点评】

此题就是典型的哲理类题目,哲理题目当中的理论论证是很关键的,怎么展开你的内容,怎么论述是打好高分的关键,因此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从德和才两个方面着重说明有或者没有的好处与危害,然后展开论证,才是打好题目的关键。

面试中的辩证分析法


在公职面试中,考察最多的可能就是综合分析能力了吧!在考察综合分析能力的题目中很多考生会发现,有些题目,似乎没有什么可分析的,总是把握不住重点;有些题目就算自己分析了很多,却仍然没办法得到考官的“芳心”,没能取得满意的分数……其实,只要巧妙掌握辩证分析法,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啦!

题目一:某市有位已经开了18年公交车的女司机,丈夫经商致富,家有豪车别墅,但她依然常年起早贪黑开公交,每天正点出勤。对此社会上很多人不理解,多数亲友也劝她辞职,在家享受生活,她却说:“这份工作对我来说很有意义,很有乐趣,不是宝马和别墅可以代替的。”请谈谈你对上述事情的看法。

我们会发现,这道题目主要讲了一位公交车女司机的故事,读完故事我们觉得十分感动,从她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她对待工作的坚守、爱岗敬业的精神,也能看到她富而不奢,热爱劳动的品德。很多考生在考场上,往往只是在分析女司机的精神品质、女司机这一做法带来地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殊不知,这些每位考生都能分析到,而如果想要得,需要关注到题目其他细节信息。题目中讲到“社会上有许多人不理解,多数亲友也劝她辞职”,我们会发现,女司机身上的品质固然令人敬佩,但是社会中所有人都有这般品质吗?显然不是,社会中多数人是不能理解的,也就是说,这道题侧面反映了社会中一些人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有金钱至上的思想,认为有钱了就应该享福,而不是实现自己的价值。

因此,未来在考场中如果遇到题目描述了一个非常优秀的人物事迹,那么我们除了要分析出人物身上体现出的精神品质、带来的积极意义,也要能透过人物本身,运用辩证分析法,分析出与任务相对应的现状,使得分析更加深刻。

题目二:某地出台一项新政策,鼓励市民举报精神病患者,举报一名奖励 50 元,确诊后再加 300元,同时还附上一份列有 11 个问题的症状清单,满足其中任何一个症状的人都可以被举报到卫生部门。消息一出,引起舆论热议,对此,你怎么看?

很多人看到这道题目眉头紧锁,明显这一规定并不妥当,于是在考场上从始至终都在找寻这一规定存在的弊端,从这一新政的可行性、有效性批判到出台这一举措说明决策的不科学性。但是,我们除了看到这一新政存在的不足之外,更要分析到,如此不合理的政策为什么会出台?简单推理就会明白,“某地”一定是存在着严重的精神病患者伤人肇事情况,且病人家属不愿意主动送患者就医,无奈之下,政府才会由此想法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如果能通过辩证分析法分析到政府出台这一新政的初衷,既能体现政府思维,更能体现看待问题的深刻,那么自然在考场中能够脱颖而出了。

希望广大考生为来在考场上能够在分析题目时,充分运用辩证分析法,在考场中角度,脱颖而出。

面试技巧:巧用主体分析法


面试的题目中往往是围绕着综合分析能力、计划组织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应变能力等相关能力进行考察,在做过大量的题目之后我们会发现,无论哪一种题目都必然会涉及一些不同的主体。换言之,如果找到考题当中的相关主体,使用主体分析法,就能帮助你一方面审清楚题目,另一方面也会帮助你得出答题的方向和内容。接下来,将以面试常考题型为例,来给大家进行示范:

例题一:据统计,近期全国共发生恶性伤医案件11起,造成35人伤亡,其中死亡7人,受伤28人,涉及北京、黑龙江等8省市,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谈谈对于“医闹”现象的看法。我们在思考这道题目的时候就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这种现象涉及的主体有哪些?又会给各个主体会带来何种危害,产生这种现象是哪些主体的责任,又应该由哪些主体想办法来具体解决呢?顺着这样的思路咱们就可以继续回到题干中,进行合理的联想出主要涉及的主体有:医生、患者、医院、患者家属、媒体、医疗监管部门。这样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主体来分析带来的影响、原因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

综上整理出答题要点:

(一)消极影响

医生:“白衣天使”的形象受损;同时会造成“医不过二代”的情况。

患者:对医生失去信任,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加剧社会的冷漠。

医院:分散更多的力量处理这一类事件,不利于全身心的投入到治病救人中,同时形象受损。

(二)产生的原因

医生:有少数医生责任心不强;医术不精。

患者:有些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对于医疗行业不太理解;缺乏法律知识。

媒体:片面的报道,误导大众。

政府:监管缺失。

(三)提出对策

医生:端正思想,救死扶伤。

患者:采取正规的途径解决问题;

国家:把医闹行为纳入失信名单,将对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行为责任人实施联合惩戒;要从制度层面上彻底解决 “以药养医”、医院药品、服务项目不公开不透明等方面的问题。

媒体:要宣传社会正能量,如实报道;加强关于医疗常识和法制意识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小伙伴们,get到了吗,赶紧用起来吧。

决胜公务员面试 从真实开始


面试考察的是考生的综合素质,每一道题都是要看大家是不是真的有想法、会完成、能处理,如果只是在回答问题的开头和结尾有一些华丽的句子和优美的词汇,而中间的内容不真实,缺乏针对性、可行性也得不到考官的认可。

比如,大家经常会在公务员面试当中遇到关于人际方面的问题,问大家怎么处理,尤其是关系到自己亲人的问题。广大考生都了解,回答的时候不能徇私舞弊,甚至要大义灭亲,所以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遇到亲人的请求也不帮忙,遇到家人的事情也不处理,都是以工作为重,其他事情都次之。其实这个想法是好的,只是大家在回答的时候过了,我们是在面试一份工作,万事以工作为先很好,但是我们想一想,在现实中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情真的能够“大义灭亲”么?很明显不能。再说,如果你真的是这么一个人,则证明你的个人情商比较低,以后同事之间甚至与领导之间都很难相处融洽。现在真的能把工作放到家人和亲朋之前的人能有几人?所以你这样回答会让考官感觉很不真实,又何谈高分呢?遇到这样的问题,大家完全可以把感情加入其中,亲人找我们帮助我们要帮助,前提是不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于那些不合理的要求我们完全可以告诉他怎么处理才能合法进行,甚至事后我们都可以再关心、呵护一下,这都是人之常情,同时考官也会觉得合情合理。

专家提醒广大考生在回答面试题目时千万要把握住现实,背诵的,臆想的由于不是自己的,在运用的时候肯定会或多或少存在刻板不自然等现象,相反我们如果能融入个人的真实情感,这样不仅听起来更加合理,而且也会让考官知晓,这样的事情如果真的发生,你也能应对自如。

公务员面试简易答题法


一半以上考生在面试备考初期恐惧面试答题,答题信心严重不足。之所以如此,就在于考生见题无思无语,一方面内功差,见题使不出力,知识储备跟不上;另一方面武功低,见题不会出招,答题技巧不会用。内功需慢修,武功可速成,今天专家就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个简单有效的答题技巧——三步答题法。

依题解意,先来看一道题“有人说幸福就是适度的贫困,但是贫困并不单指物质,幸福不会与物质同步,谈谈看法?”先说何为内功,就以这道题而言,若考生幸福观清晰明确,那么答题就是直抒胸臆。比方在某考生看来,他的幸福就是简单的知足,有美满的家庭,亲人身体健康,自己工作顺利,那么此题又有何难。但想必很多考生平日并非会深入思考何为幸福,那么此时就需要考生运用三步答题法,依题拆题,四两拨千斤,与命题人过过招了。

一、仔细审题

高手过招,胜负只在一瞬间,这就说明看清对手每个动作至关重要,所以擂台上必须要有敏锐深邃的观察力。拿这道题而言,命题人连出三招,分别是“有人说幸福就是适度的贫困,你如何接招?”“但是贫困并不单指物质,你如何接招?”“幸福不会与物质同步,你如何接招?”

分解了出题人的招式,那么接下来就见招拆招。就拿第一招来说,“幸福就是适度贫困”,何为贫困,适度贫困又为何意,这是我们需要聚焦视野,深入思考,其实看清了怎么问,答案就隐藏其中。“贫困”不就是基本生计难以维持,吃不饱穿不暖,那么“适度贫困”就是满足基本需求即可,吃饱穿暖,但不需要饕餮盛宴,也不需要华彩衣裳。这不就是郑板桥曾经讲过的名言“知足常乐”,所以第一句话想表达的是,幸福等于知足。以此类推,第二招,第二句话想表达的是,精神贫困不会幸福。第三招,第三句话想表达的是,幸福与精神同步,幸福不等于物质富有。

这样来看,作答此题已经易如反掌,分三点,对应此三句话作答,当时如何思考现在就如何作答。上述已讲,此处不再赘述。此法之所以会如此有效,关键就在于我们通过运用敏锐的洞察力从题目中挖掘出了命题人的出题逻辑模型,并且四两拨千斤巧用它。所以说,仔细审题至关重要,一方面审题仔细就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尴尬场面,另一方面,仔细审题挖掘出的答题内容一定是源于题目本身信息的,这样答题就一定是紧扣题目。

二、梳理加工

聪明的同学可能会发现,命题人的出题逻辑模型,不见得就是最好的答题逻辑模型,从表达的层面来看,可能此模型还未加工,略显粗糙。比方还拿此题而言,题目问我们什么是幸福,如果梳理加工后,更合理严谨的表达逻辑应该是“幸福不等于有钱,幸福等于精神富足,幸福等于精神自足。”也就是“不是什么,而是什么”层层递进的关系。这样表达,逻辑性更强,重点更加突出,环环相扣,招招致命。

三、自信表达

命题人出题动作再快,面试的擂台再高,只要我们能沉着冷静,看清对手一刹那间如何出招,那么我们就能自信从容应对,因为我们清楚的认识到所有的答题内容都是来源于题目本身,只要牢牢抓住了题目本身,那就是将答案紧紧握在了手中。

任何题目不管何种题型,都需要审题,所以此法通用无碍。只要勤加练功,将此法融会贯通,那么你就可以随机应变,以不变应万变,同时再配合修内功,积累更多答题知识,那么你就可以蔑视群雄,大杀四方。

公务员面试测评要素之联想与分析能力


联想与分析能力在近几年公职面试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往往会通过一则寓言故事、一段有道理的话、一些图形等来考察各位考生的发散思维与综合分析能力,那就需要各位考生认真阅读与分析题干信息来揭示道理,并联系实际去谈如何践行。整体的作答架构简而言之就是“道理是什么+怎么做”,下面专家就一道联想与分析能力题目来给大家完整讲解下此类题目的思路。

【例题】北山山下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近九十,向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于是召集全家人移山,家人提出运图方案,愚公率领几人便马上开始了移山行动。移山任务之重,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企图阻止他。但愚公矢志不渝,坚定移山初心——子子孙孙无穷无尽,而山不加增,终有一天可以挖平。愚公的诚心感动了天帝,最终在天神的帮助下移平太行、王屋二山。请联系实际,谈谈这则寓言故事带给你的启示。

【主要测评要素】联想分析能力

【出题思路】通过考生对上述寓言故事的分析、认识和感悟,考察考生的联想分析能力。

【评分参考】

1、能从上述寓言故事中分析出有效信息,如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勇气;目标坚定、行动迅速、持之以恒、获取胜利的精神;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团队协作的品质;智叟不智,自作聪明、目光短浅、毫无远见等。

2、能围绕所获取信息展开联想,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如做人做事要不畏艰难险阻,要有攻克困难的勇气,杜绝自作聪明、目光短浅之人的阻挠,有明确的目标、远大的理想、务实的方法以及持之一行的坚持,一定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等。

3、其他合理的回答。

【参考答案】

愚公移山的故事成书于战国前期,经过两千年的传承,其中蕴含的哲理依然历久弥香。通过反复阅读,我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第一,愚公面临大山之困,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聚集全家人商量移山之法,这告诉我们成大事者,要具备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勇气,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依然如此,压垮自己的只能是心中的大山,而非实际困难,具备战胜困难的勇气,我们就已经为成功赢得一半先机。

第二,愚公的成功虽然是依托了天神的帮助,但是愚公通过持之以恒、经年累月的付出以及对于子孙后代代代移山的寄托才得以打动天帝,提前完成移山任务,他用自身行动告诫我们既要订立远大目标,也要有长远计划、扎实的付出以及持之以恒的信念。公职工作依然如此,共产党人的信念是追求人民群众的终极幸福,实现这一初心需要几代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也需要国家领导人的顶层设计,更加需要基层工作人员的细节落实。

第三,文中的主要人物“愚公”、“智叟”是运用了修辞手法,实际上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赞扬了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讽刺了自作聪明、目光短浅、懒于行动的名义上的“智者”们。这同样启发我们,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要拒绝短视、时时自省、勤于行动,“风物长宜放眼量”,大局观、全局观、长远观才是我们要去营造的格局。

走出三大误区 决胜公务员面试


面对残酷的公务员面试角逐,许多考生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看书、练题,搜集解题宝典,但终究逃脱不了考试前的茫然、考场上的抓狂、考试后的沮丧。实际上,作为“考脸”的面试,贯穿始终的心态极为关键。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考生难以获得“高分”。那么关于面试大战,考生往往有哪些心理误区,又该树立怎样的心态?下面专家跟大家一探究竟。

误区一:笔试后的“彷徨”

很多考生笔试一结束便开始彷徨:“接下来该做什么?”“到底笔试能不能过?”“面试要不要准备?”……甚至就在这样的左右摇摆、犹豫不定中任时间流逝。实际上,纵览公考大战全过程后我们会发现,这种心态和状态是极其不理性的。不少考生在考试中都有这种感受——面试甚至比笔试难!为什么?因为面试的情境压力感更强,对于思维敏捷度的测察更为显性化,对于表达的质量和效率也要求更高,对于不善于在公开场合展现自己的考生来说,难度确实不小。所以,花费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准备笔试的考生,毫无理由在笔试后被动等待。至于裸考通过笔试的考生,对于到手的机会也绝无轻易放弃的道理。因此,无论哪一类考生,笔试之后绝无彷徨的空间,立即行动、未雨绸缪才是王道。

误区二:备考中的“自虐”

在充满竞争压力的备考中,将要走上高压考场的考生,往往在压抑的氛围中错误且苛刻地折磨自己的身心:“为什么看了这么多材料还是答不好?”“为什么都答了两天题还是不会说?”“为什么对手总是比我讲得多?”……当我们一遍又一遍地思虑这些问题并寝食难安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进行“心理自虐”。面试是对一个考生的素质进行综合考察的过程,其核心是思维训练,而这又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如果寄希望于一两天的付出就能“靓丽展现”的话,那是不理性的;寄希望于多付出一两天的努力就能跟此前有天壤之别,也是不科学的;如果对这些愿望的落空耿耿于怀、痛苦不能自拔的话,那就是努力通过“自虐”帮对手成功。所以,专家提醒考生在备考时万不可有急功近利的想法,始终带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吸收知识、锻炼思维、训练表达。当我们理性平和地在实质学习内容上追求卓越时,成功自然会追着我们跑。

误区三:临场前的“抓狂”

考试前一天或进入考场前,许多考生可谓坐卧不安:“我怎么大脑都是一片空白?”“考场上万一遇到不会的怎么办?”“考场上会不会出现什么意外情况?”“考试失败了怎么办?”……作为考前压力的一种外现,不同的考生往往有不同的表现。其实,但凡想通过考试的考生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压力,关键是要把压力控制在理性管控的限度内。如果因为压力而让自己彻底抓狂,会影响考前休息,导致思维紊乱。带着不自信走上考场,也极容易在消极的心理暗示下发挥失利。既然已经准备良久,既然已经箭在弦上,那何不带着“得之淡然,失之泰然,顺其自然,争其必然”的态度等待最好的结果呢?

最后,专家祝愿每一位考生梦想成真!

面试之“道”:公务员面试作答巧用“转化法”大翻盘


一、“转化法”巧用演讲题

演讲是语言的艺术,要求情感充沛,并有较强的感染力。因此,演讲被很多考生认为是最难的一类题目,遇不到是幸运,若是遇到了一定是必死无疑。而实际上演讲题并没有那么可怕,是有一些技巧可循的。

二、“转化法”巧用情景模拟题

情景模拟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因为情景模拟题往往有真实的情境,有具体的事情。除了内容上的不够充实、不够有说服力,考生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在于情景模拟的入情入境的要求上,很多考生在真实感,情绪带入上还是存在一定问题。

三、“转化法”巧用串词题

串词类题目主要就是编故事,编故事本来就是个原创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转化”方法在串词类题目中的作用并不那么直接明显。然而,深究起来,“转化”办法仍然可以延伸并指导串词类题目的作答。

本月热文:

面试常问65问你是怎么答的|面试常见100答全收录|小编吐血整理面试技巧宝典

公务员面试点睛:全面解读“政府角度”


同学们,在面试中,要想取得好成绩,就一定要学会身份转换,用政府思维来思考问题,站在政府公职人员的角度和立场来回答问题,让考官有共鸣。那么,到底什么是政府思维?我们又应该如何体现政府思维呢?专家在此为大家进行解读。

一.民众思维

同学们,了解政府思维之前,你们需要了解的是你们现在大部分人存在的思维方式,就是民众思维。

先举几个例子:

1.近日,有政府官员走上街头,为群众擦皮鞋,修家电,做一些便民利民的举动。经媒体报道之后,有人认为是作秀,对此,你怎么看?

2.某镇副镇长洪升,家境非常贫困,且身患疾病,其工资难以满足家庭开销,因此他选择开滴滴的方式,赚取外快。对此,你怎么看?

3.共享单车遍布大街小巷,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单车使用乱象丛生。对此,有人认为不应当推行共享单车,你怎么看?

4.为解决民众乱扔垃圾的现状,某地政府推出一项措施,在该地主干道上的路边,每隔200米就摆放一个垃圾桶。对于此项举措,谈谈你的看法?

5.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各个领域,各种形式的腐败层出不穷,国家每年查处的厅级以上的干部数以百计,但腐败依然保持高发势头,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如果我们只用民众思维去看问题,答案应该会是这样的:

1.政府官员确实有作秀嫌疑,因为擦皮鞋,修家电这种行为确实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2.副镇长洪升开滴滴赚取外快,其原因是因为家境贫困,可以理解。

3.应当推行,因为共享单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比如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4.每隔200米摆放一个垃圾桶,有作秀的嫌疑,而且有些资源浪费。

5.对于腐败频发的现象,作为群众我们很失望,建议相关部门还是应该加大打击力度。

停留在民众角度单方面看待问题,会显得眼界小,且片面,思考不深入,没有政治敏感性和政治素养,这是不利于公考的。那么,如果用政府思维,应该如何来思考?

二.政府思维

我们常说的政府思维,用语言概括是这样的:具备政府的角度,能看到社会深层面的问题,对于问题能积极地去看待和解决,这就是政府思维。其实,政府思维包含以下几个要素:以人为本思维;阳光积极思维;辩证思维和政府视角思维。

(一)以人为本思维

说到以人为本,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种全会《决定》提出的要求,可见以人为本的思维是多么重要。

比如,以上提到的第一个例题,政府官员选择擦皮鞋,修家电的方式,来为老百姓做一些事情。这里肯定能体现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我们不能只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批判政府的做法。同时也能体现政府在积极作为,即使方式方法上存在问题,这确实也需要调整,但是我们仍应持以一种包容的态度去看待。

(二)积极阳光思维

转身面向阳光,就不会身陷在阴影里。我们要善于发现事物的光明面,在困难的形势下,多看到有利的方面和趋势。其实阳光思维不仅对于公务员,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应该有的一种思维方式,甚至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比如,之前的第一个例子,有些人之所以认为擦皮鞋,修家电的做法,就是在作秀,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刻板印象,就是由于我们在其他的地方其他的新闻中看到过,政府有作秀的情况,所以我们就以偏概全,言辞过激的评论其为作秀。如果以这样一种角度去否认政府的做法,是否就不太阳光了。

在比如,第五个例子,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大部分人的想法会很失望,甚至气愤。但是,仍然应该以一种积极阳光的心态去看待,看清社会的主流。那我们应该这样表达,当前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腐败的频发有一定的客观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社会的主流是好的,大多数的公职人员是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腐败只是个别现象。

(三)辩证思维

我们的大脑有时候很喜欢“一根筋”的看待问题,思维走直线,看问题“一边倒”,比如看见政府每隔200米放置一个垃圾桶,就劈头盖脸批判一顿,认为政府浪费资源,作秀等等。我们有没有辩证的去考虑下,政府是基于当前群众乱扔垃圾的情况,才推出的这项措施,那不能说明政府在为了解决问题而积极作为努力尝试么?还有主干道每隔200米放一个垃圾桶,其实也是一种宣传手段。但是问题是存在的,比如是有些浪费资源等。所以,辩证的看待一些事物,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看待问题的全面性。

(四)政府视角思维

政府视角思维,就是看待问题要站在政府决策人的角度,站在一个准公务员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比如,洪升开滴滴,如果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可能更多的是同情,因为毕竟家境困难,比较窘迫,他也没有办法。但是,站在政府角度,他的做法违规违纪,有损政府形象。站在公务员角度,他没有遵守他应该遵守的规章制度,他没起到榜样带头作用。所以,即使再同情,也抵不过他的负面影响。

比如,共享单车使用乱象丛生,对于它该不该继续推行,大家引发了议论。我想大部分同学还是会认为该推行的,但是大家的原因无非会是,它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等等,共享单车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但是,大家没有搞清楚,它应该推行的最主要原因,是它符合现在国家推行的大政方针,共享经济以及绿色发展理念。

同学们,我们现在面试的岗位,它的统称叫公务员。所以,你想问题,看事情具备公务员思维,具备政府思维了么?

2020上海公务员面试:如何作答更全面


在面试的过程中,考官对考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其中很重要一方面就是题目作答的全面性。接下来,专家将围绕着如何让答题内容更全面进行具体介绍。

一、考生答题内容不全面的原因

1.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所限

即知识少、经历少。有些话题是考生第一次接触,如“看齐意识”、“底线思维”、“税务常识”、“相应行政法规”,不知道就是不会答。

2.不会审题

粗略看过题目后,拼命去挖掘自己的知识储备,而不是看看题干的隐含提示。如曾经考查过南山湖退耕还湿这样一道题,有心的考生会发现题干中处处隐含答题方向,如“南山湖是L省最大的平原淡水湖泊,是鸟类迁徙的必经之地”显示出了南山湖生态价值上的重要性;如“为了给鸟类留下一片栖息港湾,按照国家“退耕还湿”要求”体现了重视自然、保证生物多样性的理念,体现了对中央工作的响应与贯彻落实;如“将5000余亩稻田恢复为湿地,大面积种植芦苇、蒲草和矮株高粱等植物”隐含了大量耕地的减少粮食供给问题、失地农民问题需要解决;如“南山湖生态区已发现143种鸟类,成为K县绿色后花园和L省生态屏障”说明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说明后续鸟类保护工作需要跟进......梳理总结后,我们会发现审题后即得出作答方向:整体点赞+阐述好1好2好3+列举可能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3.缺少辩证分析思维

辩证分析思维强调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要求我们看待事物要全面(好与坏、利与弊、得与失;现状、问题、背景、原因、影响、对策;内因外因;积极意义、消极影响;完善立法、强化监管、大力惩戒、宣传教育......),又强调要重点突出。特别重要的话题,多答答好并放在重要位置。如南山湖退耕还湿的题目,好处与潜在问题都应该分析,但是整体肯定这一方向要明确;潜在问题中粮食供给、失地农民、偷盗鸟类的重要性要明显于退耕后植物野蛮生长带来的不美观问题等。

二、如何确保答题全面性

1.认真审题,利用好题干关键信息

重点关注题干关键词句,这是提升答题全面性的关键所在。关键句是指不可或缺的语句,往往是关键词所在的句子。关键词,在于其关键性,指向作答要点,通常包含主体(什么人或什么单位)、事件(或做法)、问题(或困难)、任务(或目标)、话题(在题干中的出现方式本身高度概括,常见于综合分析题)等。

2.突出重点

要点多了,容易产生刻意堆砌的痕迹,而且答题的平均主义也会产生“不公平”,不公平体现在该重点照顾的没有重点照顾,不该特殊关怀的屡现温情。以农民伯伯种地为例,一块田地中,有些秧苗长势旺盛,有些被害虫侵扰,有些杂草丛生,要想庄稼能够顺利丰收,那些欠苗需要重点关注,但是重点关注,又并非都是喷洒农药或者喷洒同一类农药,而是要因“苗”制宜、因“害”制宜。面试答题也是这个道理,切忌搞平均主义,而是要搞“特殊化”。

三、例题展示

某局有举办迎“七一”活动的传统,但这几年工作人员参与活动的热情不高,领导对活动的组织也不大满意。十八大后的第一个“七一”即将到来。局长要求一定要把今年的活动办好、主题鲜明、具有特色、务实简朴、全员参与。假如让你来负责这次活动,你如何贯彻落实好局长的要求?

1.分析题干关键词句

(1)“迎七一”传统——有先例有经验,是否要参考借鉴?

(2)参与热情不高、领导不满意——说明了以往活动有问题,哪些原因导致了参与热情不高,有无缓解方法?领导有无相关指导意见?

(3)十八大后第一“七一”——交待了活动背景和政治要求,必须利用,如何利用?

(4)今年一定要办好——如何办好,是否需要吸取以往的教训?

(5)主题鲜明——什么主题,是否需要在答题中体现出来?

(6)具有特色——什么特色,十八大的特色、“七一”的特色?

(7)务实简朴——如何体现务实简朴?

(8)全员参与——如何确保全员参与,以往活动中参与不积极的问题如何解决?

(9)整体思考——关键信息很多,答题重点在哪里,如何有机整合,带给我们何种启示?

2、突出题目重点

(1)本题的核心任务是举办好十八大召开后的第一个“七一”活动。一方面,活动一定要突出十八大精神与“七一”党的节日的特色要求。另一方面,不需要着急去构思活动,且听下文。

(2)对此次活动的组织,题干给出了几个要求——办好、主题鲜明、具有特色、务实简朴、全员参与。

(3)活动给出了前期背景,即以往举办过多次,以及以往参与度不高、领导不满意。

(4)所以,本题的答题重点即以上三点——十八大和七一要求、各项指令达标、提高参与度。作答时,按照一定逻辑顺序串联要点即可。

3.结合以上“碎片化”信息,加工整合为答题框架

(1)了解以往“七一”活动方案、大家热情不高的原因、十八大精神,并征求领导及同事的意见。

(2)围绕贯彻十八大精神、设计活动主题。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创新活动形式。如《国际歌》集体大合唱、讲出自己的党员故事、与建党和十八大精神相关的书法大赛、党风建设情景剧、党员故事集锦系列短视频等。

(4)活动应避免铺张浪费+符合环保要求。

(5)采取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局领导动员、科室主任带头、活动中激励制度等)。

四、小结

1.认真审题是作答全面的前提。务必重视审题,提问方式和题干信息,尤其是有三到四行文字的长题干。

2.重点分析也需要结合题干信息。依据题干,分析出作答的重点方向,从而确定重点要素以及不同要素的各个方面,完成作答。

运用《公务员法》巧解公务员面试怪题


《公务员法》涉及到聘任、培训、奖惩等热门问题,规定了公务员管理的基本原则制度。这些不仅使公务员队伍管理更凸显科学化、法制化;对许多公务员面试题,尤其是给定具体公务员定位的题目来说,这部基本法同样能作为考生思考、操作的具体依据,避免在方向上出现偏差,保证答题直击考点。专家在此对这一基本法进行透彻分析。

一、考官询问何时辞职,避重就轻不合适。

【题目】在哪些情况下,你会选择离开所在单位?

分析:

面对这道非常规题目,一部分考生会反其道而行,避其锋芒,选择去回答对公务员队伍的热爱。这样虽然不能算错,但明显不够合适,只回答热爱这份职业,有套路化嫌疑,不能直击考题核心,难以表现出对公务员更深入的了解,另一部分考生会直接回答,但如果涉及违法乱纪,又容易把自己绕进去,答得无比纠结。

当然,还会有一部分考生会想到职务回避,毕竟这种情况不仅仅在公务员系统存在,而且这确实属于客观原因,更多地体现出对规则的遵守和对单位利益的服从。显然,在作答中提及回避,是一种合适的回答思路。而如果考虑到公务员任职所需的基本条件,也可以从中找出更多可能存在的客观原因,比如身体条件已经不能满足工作要求,这样的回答能够尽快跳出题目设置的陷阱,也反映出自己对公务员的了解程度。

《公务员法》:

第十一条 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

第六十八条 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

因地域或者工作性质特殊,需要变通执行任职回避的,由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

第六十九条 公务员担任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应当实行地域回避,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同事身亡女无业,抚恤岗位一起给?

【题目】你有一位在编的同事突然去世了,家属悲痛万分。因为这位同事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现在其家属到你单位要求让其女儿替岗,领导让你去接待,你会怎么处理?

分析:

对同事家属的悲痛,肯定要提及感同身受,真诚安慰,了解其家庭困难。但在如何帮助上,考生会发生较大的分歧。因为同事家属要求替岗,到底能不能替,必然是题目作答的关键点所在。

替岗的含义是暂时的代替,还需要回原单位,换一种说法即类似于岗位交流;但题目又说,这位同事是唯一的经济来源,那么很明确,其女儿至少处于非就业状态,当然也不会是公务员。所以,这里要考虑,非公务员如何进入单位。而题目中的“在编”还能提供重要的线索,同事为国家编制,而《公务员法》要求,须坚持逢进必考,根据这条规定这个关键问题解决了。我们一定要跟同事家属耐心解释相应规定,做好善后处理,更要说到自己会对其女儿的报考复习提供最大的帮助。

《公务员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第七十七条 国家建立公务员保险制度,保障公务员在退休、患病、工伤、生育、失业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公务员因公致残的,享受国家规定的伤残待遇。公务员因公牺牲、因公死亡或者病故的,其亲属享受国家规定的抚恤和优待。

第二十一条 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三、两个部门任我选,何去何从真纠结。

【题目】你的领导和另外一名领导协商,把你借调到一个新的部门。工作期间,你表现优异,新领导对你非常满意,想把你留在这个部门,并且可以为你办理相关手续,你也很向往,但这时原部门提出要你回到原部门,你会怎么做?

分析:

现实中,借调的规范性不如挂职、轮岗、交流,但在本题中可以将这几种情况等同看待,因为本题的重点在于如何选择部门。面对两个部门,最后选择哪一个可能对本题而言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做作为一名普通公务员,要做好本职工作,服从大局要求,服从组织安排。这样一来问题就好解决了,可以说明自己的考虑,但一定要言及服从组织安排。之后,涉及如何交接,如何感谢领导的肯定,就顺理成章表达清楚了。

《公务员法》:

第十二条 公务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

(五)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

第六十七条 公务员应当服从机关的交流决定。

公务员本人申请交流的,按照管理权限审批。

巧用主体分析法 面试成为“健谈侠”


面试是指通过考官与应试者双方面对面的信息沟通或行为观察,评价应试者是否具备与职位相关的能力和个性品质的一种人事测评手段。在工作中,需要具备的能力有综合分析能力、计划组织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应变能力等相关能力,仔细一想,不难发现,其实所有能力都与不同的主体相关。换言之,如果找到考题当中的相关主体,使用主体分析法,就能打开你的话匣子,成为健谈侠。接下来,专家将以面试常考题型为例,来给大家进行示范:

有一道综合分析题目是这样的: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骑共享单车又出“新花样”,大街小巷中不少家长骑着共享单车带人,除了让孩子踩在车梁上,甚至把车筐当“儿童座椅”,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概括起来,这道题目就是对家长骑着共享单车花式载娃的现象谈看法,我们在思考这道题目的时候就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这种现象对哪些主体会带来何种危害,产生这种现象是哪些主体的责任,哪些主体应采取何种办法来解决。想必说到这里,电脑前的你已经有很多话想说了吧。这种现象涉及到的相关主体就有孩子、家长、路人、车辆、共享单车运营商、政府监管部门(交警)、社会风气……,我们在分析危害,原因,对策的时候就可以结合不同的主体进行分别的论述。

我们再来看一道计划组织类题目:为了更好地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某高校就业处准备针对毕业生开办就业技能与创业培训班,假如本次工作由你来负责,你会如何开展。同样的,我们可以从主体角度进行思考:决定这次培训效果的主体有哪些?当然就是参训人员毕业生、培训老师和组织者。从这三个主体进行延伸,就可以得出答题内容。毕业生需要什么,如何动员他们参加;培训老师由谁来担任,采用什么方式培训;组织者除了动员和邀请学生以及培训老师,还需要做什么来确保培训的效果。再按照组织工作内在的逻辑顺序,就可以确定答题内容:即,第一,调查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问题以确定培训内容;第二,根据培训内容邀请培训老师,沟通协调培训的方式;第三,在学校有针对性的宣传动员;第四,做好其他准备工作,比如确定教室,时间,做好课程安排等;第五,培训过程中维护好课程秩序,安排相应的拍照摄像的纪录;最后,每期结束后可以随机调研学生的反馈,以改进培训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以及进行宣传。

专家认为,用好主体分析法的关键,是在于要全面分析与题目相关的直接或者间接利益主体,再由不同主体进行相关延伸,就可以成为一个或者多个答题要点。小伙伴们,get到了吗,赶紧用起来吧。

公务员面试政策分析题如何“综合分析”


【热点背景】

2017年8月11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召开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工作部署会。即日起青岛将开展以“治乱、治堵、治祸”为主要内容的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实现7个目标严查10类违法,被称为青岛最严交通大整治。

2017年3月25日,新版《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在这部被称为“最严”的新条例中,很多条款系修订时新增。力求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上海公安机关在全市划分96个责任区大队,把交通执法责任落到每块片区、每个岗位、每名民警,并将责任区交警与其他部门行政执法力量进行整合,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上海市人大赴市公安局开展修订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暨执法检查专题调研。交通大整治一年来,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3.8%、14.7%、38%,其中机动车违反交通信号、超速行驶引发的事故数分别下降65.2%、48.9%,老百姓越来越感觉到良好的交通环境才是安全出行的根本,并开始纷纷践行,投入到监督的大军中。

【命题预测】

交通大整治是2017年全国的一个常态,所以难免会成为面试综合分析类的出题材料之一,重要程度毋容置疑。所有面试中综合分析类的问题还是喜欢考这种政府管理层面的问题。如飙车族整治的问题;交通堵塞的后续处理问题;地铁逃票严重的问题。不难发现,公考面试题喜欢以这种社会事件为背景出题。交通大整治的话题很多,那么命题人出题的方向也可以五花八门。专家认为主要会集中在综合分析能力、应急应变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上的考察。命题人出题方向:

综合分析能力:

上海最大、最严格的交通大整治活动拉开序幕,在一定时间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效果显著的背后也有群众议论纷纷。对此,你怎么看?

应急应变能力:

上海全市开展交通大整治活动,你所在的分队在一次整治电瓶车载人违规中,当事人拒不配合,情绪激动,周围围观的群众也越来越多,导致交通受到一定的影响,请问你作为该小队的负责人,你将如何处理。

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上海交通违规率居高不下,特别是机动车乱停、机动车乱占道、乱变道严重,领导责令你开展一次本辖区类的整治活动,你将怎么开展。

同样一个主题,出题五花八门,但万变不离其宗。所以建议广大考生在查阅社会事件时,观看新闻时要有命题人的思维,看完热闹,还得看门道,提前备考,那成功则不远矣。

【政府思维】

综合分析一直是广大考生头疼的问题,以这个话题为例,我们聊聊分析中那点政府思维,政府做的事不是多是对的(盲目更随者,甚至是不明事理者),也不是多错的(愤青者、一棒子打死者)。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分析一个社会话题,确定我们的整体思想呢?请记住4个字:政府思维。判断原则有2条,第一,政府做的这件事或者颁布的某项政策是不是能缓解当前的一些问题(记住是缓解,不是解决,因为政策的滞后性),如果是我们的整体思想还是得褒大于贬的;第二,政府做的这件事情是不是顺应民意,老百姓答不答应,如果是也同样是褒大于贬。那么我回头再来看看上海交通大整治的这事,虽然网友有称赞的,也有骂娘的,但是不可否认上海交通违规行为大幅度减少,交通出行环境便捷度显著提高,所以我们得看到政府该做法的意义所在。再言之,上海地方特殊,人口多,车辆多,人口素质还乘次不齐,所以这种特殊的背景也在倒逼警方不得不采取这种严厉处罚的方式,罚的轻,谁在乎呢?交通大整治一年来,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3.8%、14.7%、38%。这就是鲜活的证明,不罚不行啊,中国目前的道德水准还没办法全部依靠自律解决的。小伙伴们,这下知道该怎么组织答题方向和语言了吧。

但是这样还不是完整的政府思维,政府思维还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既然有质疑的声音,那说明执法还有存在问题。那么小伙伴们,我们脱颖而出的时机到了,在论证结束后,我们第三段可以谈谈这个政策还值得完善的地方了。一方面罚不是最终目的,不能变成以罚代管的形式,同时罚也得注意方法,注意度,注意文明执法。另一方面,罚也不能根本提高老百姓的交通意识,反而也容易一阵风的执法,所以执法要常态化,要在日常就得提高老百姓的意识,在考驾照的时候,在路口的宣传,学校的教育等等,谈到这,我相信大家对于这类题应该有个清晰的方向了,那则足矣!

面试备考不同于笔试,作为一门语言学科,面试一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有一个命题人的眼光,需要我们有一手评论员的文笔。答题思维要懂,答题要点要明确,但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多做时政方面的知识积累,养成习惯,那等面试来临,了解方法则会轻松很多。时政上的积累可以关注人民日报APP上的评论专栏,也可以观看新闻1+1的视频节目,当然懒点的考生也可以关注官网上面的每日热点解析,备考之路漫漫其修远兮,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决胜公务员面试之“全面”分析法》由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求职技巧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公务员职业规划”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