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员工与职业生涯发展。

职业规划怎么写,相信很多朋友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部分,前言即总论;第二部分,自我分析,包括业余爱好、性格、价值观、专业技能等;

员工是种子,好的种子进入企业之后,并不是在任何环境都能成长得很好,需要企业提供一个良好得平台,需要企业为员工做规划。总之,打造核心员工,更多是对企业的要求。 那么,核心员工与职业生涯发展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明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培训师、咨询顾问戴洁认为,所谓核心员工,具体有两方面地要求:能力上能给公司做出相应地贡献;态度上敬业。

从企业这方面来说,企业需要明确的是,企业现在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谁可以成为企业的核心员工,核心员工可以为企业带来什么。同时,既然这个核心员工愿意与企业一同成长,还要看,企业能给核心员工带来什么,带来的东西是不是核心员工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戴洁强调,一定要找到核心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的结合点,两方面的考虑缺一不可。如果只从企业的角度来考虑,只突出核心员工需要给企业做出的贡献,那么这个核心不一定留得长久。

从核心员工个人的角度来讲,如果他成为企业的核心员工,势必带来很大得发展空间,但他同时也会考虑,除了现在具备得能力之外,我能够对公司未来得发展起到一个什么样得作用?这些,都包含了一个核心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问题。

戴洁指出,一个职业人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从两个角度,一个是专业度,即深度,另一个则是宽度。很多技术性的工作是做深度,但是大部分的职业对能力的要求是做宽度。特别是对于年轻人,很多专业还没有办法去加深,那就在各种领域来走宽度,打造了一定的宽度之后再去做深度,用这样的方法也可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亚商在线的财务总监向记者透露,该公司的财务部门长期在员工中推行一项措施,叫做“让别人了解你的工作”,通过部门间的岗位轮换,让员工熟悉多个职位的工作。一方面是为核心员工做储备,另一方面,让员工在各个岗位得到锻炼,打造了员工自身的宽度。据悉,这项举措在员工中颇具市场。

从职业生涯开发与职业生涯管理来讲,打造企业核心员工,应该是从发现人才得时候就开始做准备。每个职业都有它专门得知识与技能,其中又有一个核心的技能,这是一般认为核心员工所掌握的。企业选择核心员工的时候,主要应该看他是否具备在这个专业上的可塑性。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看这个员工在态度上是否符合这个职业,是否认同企业的文化,如果不认同,再有能力也没办法成为企业的核心员工。最好的管理是价值观的管理与企业文化的管理,而前提则是双方的接受。

就招聘环节来看,现在很多公司做招聘问的问题通常是:你擅长干什么?你凭什么证明你能干这个?用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方法做招聘则会提到:我们企业现在需要用到这样一些人,你觉得你具备什么样的一些特质,你对你未来的发展有一些怎样的想法,你觉得公司的现状能不能给你提供这样的发展,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个结合点。非常的人性化.。

这是一个观念上的转变。在选择人才的时候,能不能考虑到人才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考虑到企业需要的这个人在未来的发展能不能与企业吻合,只要吻合,剩下是技术与方法的问题,真正具备这种意识才是“根”上的问题,这也是企业打造核心员工的“根”与“魂”。

打造企业核心员工,除了单纯的方法、技巧、理念之外,关键是企业将这件事情放在怎样的一个位置。戴洁认为,应该把打造核心员工放在一个战略的高度来考虑。很多企业当年在做战略的时候,只顾做市场、定位、资金,往往忽略人才的战略,现在企业发展遇到的很多问题,瓶颈就在人才上,企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员工发展的速度,所有战略的实施,基础也在于人、人才。

精选阅读

职业生涯发展与情绪智力


喜悦是大家最喜欢的情绪。通常说笑比哭好,但有时候哭比笑好。以下让我们一起来看职业生涯发展与情绪智力吧!从中了解为什么有时候哭比笑好?

悲伤这种情绪非常有用。热恋的时候,爱情有可能让你成为一个浪漫的诗人,失恋的时候,悲痛有可能使你成为一个深邃的哲人。我们通常是在人生低谷的时候、痛苦的时候反省。我们成功的时候高兴、兴奋,反思却是不足的。

愤怒是好事吗?我们很多人都不喜欢愤怒这种情绪。我们通常说一个人情绪智力高就不发脾气,不发脾气才代表有修养、有涵养。一个民族如果不懂得愤怒,就会被别人欺辱;一个人不会愤怒也就不会保护自己的界限。几千年的中国封建文化,使中国人的脾气太好了,羊气有余,狼气极缺,许多人失去了愤怒的能力。

恐惧通常情况下是不被人们喜欢的,因为你很想勇敢。那什么叫做勇敢?有人说是不害怕;有人说是无所畏惧。真正的勇敢是:我明明知道自己害怕,两腿哆嗦,但还是要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在人类所有的情绪中,对我们帮助最大的情绪就是恐惧。如果人类不懂得恐惧,我们的祖先早就被泥石流、火山、海啸吞噬了。恐惧使我们远离危险,恐惧使我们避免伤害。为什么大家参加各种培训,拼命学习?是我们对这个多变的社会把握不够,我们对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景把握欠缺,内心有一种恐惧感,这种恐惧感帮助我们老老实实坐下来学习。

喜悦、悲伤、愤怒、恐惧、焦虑这五种情绪影响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

人的情绪如同季节,自然交替。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效果不同。职业生涯的发展快慢受情绪智力影响重大。那我们怎样去把握自己的情绪、提高自己的情绪智力呢?什么是情绪智力?对于自己: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极端情绪的能力。对于他人:理解他人的情绪,接受他人的情绪,陪伴他人的情绪,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情绪智力高的人不在情绪波动时做重大决定。我们要做情绪的主人,不做情绪的奴隶。情绪的奴隶是被动接受,受其左右;情绪的主人对各种情绪了解接受,利用享受。

我们有的时候恐惧、有的时候悲伤,有的时候焦虑,有的时候愤怒,这些并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觉得有这些情绪是不对的,不应该的,自己不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情绪,不允许自己的员工有这样的情绪,也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情绪,我们只是认为笑才是最好的情绪。如果一个人悲伤的时候不会哭,生气的时候不会怒,紧张的时候不会害怕,有急事儿的时候也不焦虑。那将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愿意把自己变成那样的人吗?

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许多极限是我们自己设定的,它们妨碍了我们的成功。一个人可以突破死亡极限,可以突破常规极限,但我们更多的时候是要突破自我极限。所谓的自我极限常常是心理极限,心理极限常常又表现为情绪极限。我受不了这种气,受不了这种窝囊,受不了就要逃避、退缩。我们是否应该这样想:突破心理极限就是接受自己以前所不能接受的情绪,接受并掌控了,你就成长了,你的职业生涯就可能质跃发展。

在职业生涯中,没有几次把体力、智力、心力用到极限,是难以成功的。精疲力竭、头疼欲裂都是突破极限的表现。工作场合把自己的情绪和工作本身尽可能分开,我们接受自己和别人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但是在工作上提高自己的职业化素质。一个情绪智力高超的人,不是一个不笑、不哭,不恐惧、不着急、不发火的人。我们要做的是一个敢笑、敢说、敢做,还要敢哭、敢急、敢怒的人,并把效果比动机看得更重要,这才是一个情绪智力健全的人。

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管理


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从刚提出伊始就受到很多酒店的关注,但是如何有效应用或者切实实施,一直不理想。那么关注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意义是什么?怎样才能使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不成为镜花水月?.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从刚提出伊始就受到很多酒店的关注,但是如何有效应用或者切实实施,一直不理想。那么关注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意义是什么?怎样才能使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不成为镜花水月?值得我们大力探讨。

一、为什么酒店要加强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管理?

这和酒店的行业性质有关。酒店业属于或者在较长的一个阶段内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虽然科技日益进步,但是在酒店内摒弃人工是不现实的,所以熟练员工的保有程度是酒店服务质量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在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共识,自身发展也成为吸引员工的先决条件。这其中如何使酒店的动机与目标和员工个人的动机与目标有机结合,已成为人才保有的关键一环,而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管理是这一环节的联结纽带。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对象

酒店职业生涯规划的对象不明确或者急于冒进,也使酒店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我们必须分层次的进行酒店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在确定规划对象之前,我们应该先对现有员工层次进行分析和掌握,方能有的放矢。(请看图二)

通过上表我们已经很容易的看出,酒店重点关注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员工应是1、4区的员工。

三、科学描述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及其运行规则

在设计员工职业目标的过程中,应采取开放式的互动设计平台。

酒店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平台

在合理设计之后,员工职业生涯目标的实施必须有跟踪管理制度。生涯目标并非一成不变,由于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及适应能力的差异,在不同的职业发展过程中,将对预先制定的员工职业生涯目标产生一定程度的缺陷性修补。职业生涯计划制定好后,员工将沿着设计的发展通道不断地从一个岗位转移到另一个岗位,从较低层次上升到较高层次,直到达成生涯目标。伴随着岗位和层次的变化,员工必须不断接受新岗位和层次的变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善素质结构。为此,仍需加强对员工生涯计划实施跟踪和指导,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其工作进行反馈和评点,勉励和肯定好的一面,帮助其克服存在的不足,督导员工往生涯设定的目标方向发展,才能最终实现生涯目标。

四、重视工作内容的丰富和横向发展

在单体酒店没有更多的岗位可以为不断涌现的优秀员工设置,所以认为职业生涯发展就是升迁是非常狭隘的也是极不现实的。我们要做的是通过不断探索工作内容的丰富化,使工作岗位常变常新,保持工作的新鲜性和挑战性。对于不具更高层次管理能力的优秀员工,可以考虑通过轮岗使其成为酒店行业的全才,从而通过修补其能力缺憾而达到职业生涯的发展,也为酒店更加灵活的应用人力资源创造了基础。

HR成长论坛致力于人力资源从业者交流成长,提供HR成长资讯、HR公益活动、八折优惠公开课程、人力资源师考试认证、企业精准实效内训、企业咨询等服务。

员工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


职业生涯管理是美国近十几年来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所谓生涯,根据美国组织行为专家道格拉斯霍尔的观念,是指一个人一生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组织生涯管理是组织生涯发展计划和个人生涯发展计划活动相结合所产生的结果。通过组织生涯管理系统以达到组织人力资源需求与个人生涯需求之间的平衡,能创造一个高效率的工作环境和引人、育人、留人的企业氛围。

企业职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帮助员工的职业发展,以求组织的持续发展,实现组织目标。因此,职业管理假定:只有组织员工的卓越发展,才有组织的目标实现。员工的卓越,有赖于组织实施的职业管理,在组织提供的有效职业管理中,员工迈向卓越,并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组织。

●职业生涯:引人、育人、留人的知识手段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很多的情况下企业能否赢得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的一个关键在于其能否为自己的员工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获得一个有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的职业。筛选、培训以及绩效评价等工作在企业中实际上扮演着两种角色。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为企业寻求合适的工作人选并使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另一种角色是确保员工能够长期受到企业的保护与培养,为每一名员工提供一个不断成长以及挖掘个人最大潜力和建立成功职业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争取发挥自己全部的潜力。

职业生涯管理分为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和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是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的,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管理实现个人的发展愿望。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是以提高公司人力资源质量,发挥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为目的的,通过个人发展愿望与组织发展需求的结合实现组织的发展。

★个人职业生涯的管理

*职业发展周期

每个人的职业发展都需要经过几个阶段,个人需要依据职业发展周期调整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职业偏好。

个人的职业发展周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和下降阶段。虽然从原则上可以把职业生涯发展周期分为以上五个阶段,但是并不是每个人的职业发展周期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职业发展性向

职业咨询专家约翰霍兰得认为,人格(包括价值观、动机和需要等)是决定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他提出了决定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六种基本的人格性向。

1、实际性向具有这种性向的人会被吸引从事那些包含着体力活动并且需要一定技巧、力量和协调的职业,如森林工人、运动员。

2、调研性向具有这种性向的人会被吸引从事那些包含着较多认知活动的职业,而不是主要以感知活动为主的职业,如生物学家和大学教授。

3、社会性向具有这种性向的人会被吸引从事那些包含着大量人际交往活动的职业,而不是那些有大量智力活动或体力活动的职业,如心理医生和外交人员。

4、常规性向具有这种性向的人会被吸引从事那些包含着大量结构性和规则性的职业,如会计和银行职员。

5、企业性向具有这种性向的人会被吸引从事那些包含着大量以影响他人为目的语言活动的职业,如管理人员、律师。

6、艺术性向具有这种性向的人会被吸引从事那些包含着大量自我表现、艺术创造、情感表达和个性化的职业,如艺术家、广告创意人员。

实际上每个人不是只包含有一种职业性向,而是可能几种职业性向的混合。霍兰得认为,这种性向越相似,则一个人在选择职业时面临的内在冲突和犹豫就越少。霍兰得用一个六角形来表示各性向的相似性。

*职业锚管理

埃德加施恩认为,职业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的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逐渐形成一个占主导地位的职业锚。职业锚是自我意向的一个习得部分。个人进入早期工作情境后,由习得的实际工作经验所决定,与在经验中自省的动机、需要、价值观、才干相符合,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的一种长期稳定的职业定位。

在实际工作中,新雇员重新审视自我动机、需要、价值观及能力,逐步明确个人需要与价值观,明确自己的擅长所在及其发展的重点,并且针对符合于个人需要和价值观的工作,以及适合于个人特质的工作,自觉地改善、增强和发展自身才干,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经过这种整合,新雇员寻找到自己长期稳定的职业定位。

施恩认为职业锚要有五大类型:技术职能能力型的职业锚、管理能力型的职业锚、安全型职业锚、自主型职业锚和创造型职业锚。

1、以技术职能能力为锚位的雇员,有特有的职业工作追求、需要和价值观,表现出如下特征:强调实际技术或某项职能业务工作。技术职能能力锚的雇员热爱自己的专业技术或职能工作,注重个人专业技能发展,一般多从事工程技术、营销、财务分析、系统分析、企业计划等工作。

2、管理能力型的职业锚呈现如下特点:愿意担负管理责任,且责任越大越好,这是管理能力型职业锚雇员的追逐目标。他们与不喜欢、甚至惧怕全面管理的技术职能锚的人不同,倾心于全面管理,掌握更大权力,肩负更大责任。具体的技术工作或职能工作仅仅被看作是通向更高、更全面管理层的必经之路;他们从事一个或几个技术职能区工作,只是为了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能力,是握取专职管理权之必需。

3、创造型职业锚是定位很独特的一种职业锚,在某种程度上,创造型锚同其他类型职业锚有重叠。追求创造型错的人要求有自主权、管理能力,能施展自己的才干。但是,这些不是他们的主动机、主价值观,创造方是他们的主要动机和价值观。

4、安全型职业锚又称作稳定型职业锚,其特征如下:职业的稳定和安全,是这一类职业锚雇员的追求、驱动力和价值观。他们的安全取向主要为两类:一种是追求职业安全,稳定源和安全源主要是一个给定组织中的稳定的成员资格,例如大公司组织安全性高,做其成员稳定系数高;另一种注重情感的安全稳定,包括一种定居,使家庭稳定和使自己融入团队的感情。

5、自主型职业锚又称作独立型职业锚,这种职业锚的特点是:最大限度地摆脱组织约束,追求能施展个人职业能力的工作环境。以自主、独立为锚位的人认为,组织生活大限制人,是非理性的,甚至侵犯个人私生活。他们追求自由自在、不受约束或少受约束的工作生活环境。

施恩认为,从职业锚可以判断雇员达到职业成功的标准。通过职业锚,可以有针对性的为员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达到最大程度的激励员工的效果。

企业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为招聘和留住优秀员工,都会宣称自己如何考虑和保护员工的切身利益,尤其强调其如何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并为之提供相应的 培训 。但以下两个实例,使人们不得不对此予以反思。

实例一:一个大型的高档购物商城在其成立十周年之际,与很多员工解除了劳动关系,为了消除其行为可能造成的影响,在一些媒体上,公司大力宣传如何为不同员工提供职业生涯 培训 ,使得被终止劳动合同的员工提高了求职能力,而不会因本企业与其终止劳动关系长期处于失业状态。但从人力资本使用上分析,在该企业工作了十年的员工,其经验资本价值是比较高的,同时,降低价值的因素比较少,所以说,该企业的这一行为,对企业的损失是巨大的。那么该企业为什么还要与这么多员工不再续签劳动合同呢?只有一个理由,就是怕与这些员工签订无固定期劳动合同,再辞退员工时,将给更多的补偿。

实例二:一家跨国公司有着极其丰富的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并以能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又提供相应的 培训 而自居。在这个企业的技术研发部门,有一位技术水平较高的工程师,是公司的技术骨干。从工作上来讲,他只是热衷于技术开发工作,没有丝毫想从事管理的意识。因此公司组织的有关提高管理技能的培训,对这位工程师来讲失去了意义。他自身没有参加的要求,公司也就没有考虑给他安排这类的培训。两年以后,这位工程师开始感觉不平衡了。其他工程技术人员,享受着公司为其提高管理及技术水平所要支付的培训费用,同时还占用上班时间。经过思考后,这位工程师向公司的培训部门提出了培训需求,因其喜欢绘画,要求公司在该方面为其提供相应的培训机会。公司负责培训的部门在拿到该员工的培训需求后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上述两个例子促使我们思考:企业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前面介绍的第一个例子,企业为什么不再与大部分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只有一点,害怕员工签到无固定期的劳动合同,一个不惜放弃工经验资本的企业,又如何可能根据每个员工的不同特点而为其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并为之实施培训呢?而从第二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对员工所实施的培训,首先是以企业需求为前提的,当员工的需求与企业的需求不相吻合时,企业就不愿意为员工的个性需求提供培训的机会。

那么,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到底该如何进行呢?

一、确认职业生涯规划

当人们进入社会初期,对职业的选择,有很大的成分是受周围的环境以及所学专业影响的,他缺乏左右周围环境的能力,所以在此期间,员工工作的选择不能算是 职业规划 的一部分。因为,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是由员工自己决定,或者是由员工的自身职业特质决定的(职业方向定位测评,帮你了解自身特质)。这段时间应该是为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积累素材阶段,即发现自身特质的阶段。职业生涯规划在这段时间内,还没有真正开始,也没有办法开始。因为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起决定作用的员工自身的爱好和特长,是他们正确的职业方向,这时的员工还不能确定或者根本不知道他的爱好与特长,还没有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

在员工发现了自己的爱好以及特长,明确了职业方向后,职业生涯规划才算真正开始。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充分发挥体现员工自我优势,由员工的自身特质优势来保证,否则,职业生涯规划就失去了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需要实践检验和不断完善的。随着人的不断成熟,其兴趣爱好也更加准确,同时也有可能出现变化,技能特长也得到更加完善而趋于精细,职业生涯目标也就由此可能发生转移和变化。

二、企业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主动地位

企业的经营目的是利润最大化,而其实现的条件在于企业中每位员工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影响员工工作效率最大化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员工的职业爱好与身体特质,而这两个因素恰恰就是影响和决定员工职业生涯的两大因素。

企业应当积极地协助员工,与其共同发现他们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而不能简单地运用激励理论,一味地对员工进行物质、精神上的激励,因为在众多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兴趣爱好以及身体特质对员工的工作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北京的某个酒店,为了使员工更好地工作,给每个员工都设计了职业发展方向,其中:员工的方向是领班;领班的方向是主管;主管的方向是部门经理等等。而酒店的管理者们没有考虑到员工的感受和需求,只是一味地凭借自己对员工的认识来为员工设计他们的职业生涯,忽略了员工的不同特点。企业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做法,很多企业都在使用,员工一入职,直接领导就直言不讳地告诉他,其岗位就是该员工在这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孤立的物质和精神激励,固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企业还应当以发现员工的特质作为提高劳动效率的首要工作。

在发现和确定员工特质方面,可以采用与员工正式和非正式交流的形式,予以了解,同时也可以注意从员工在工作中处理不同工作内容的态度、工作结果中发现,最主要的还是要诱导员工积极主动地发现自己兴趣爱好和生理心理特长。

三、员工职业发展培训与任职发展方向培训

我们已充分认识到,企业培训的第一目的是为企业经营发展需要而实施的,所以,企业不会孤立地为员工的职业发展需要举办培训。企业为了使他所选定的员工在不远的将来担任更高或者更重要的工作岗位,就会针对员工现有能力水平与将来岗位的任职需求差异提供培训,即员工在企业中任职发展方向培训,简称任职发展培训。如果企业所实施的员工任职发展方向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所需要的培训相吻合,企业就在客观上起到了实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作用。

要想实施好员工的任职发展方向培训,前提就是建立一套客观的、科学的员工技能考评体系,同时要对企业内不同的岗位制定出一个较为详细科学的任职要求,这样才能通过比较发现员工现技能水平与某一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上的差异,才有可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技能提高性培训。但小型企业不宜搞得太细,只要选择出在满足企业文化和岗位任职要求较为重要的项目来,进行考评、比较、培训即可。

如何使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过程为企业服务,要从根本上认识员工的职业生涯的内在实质以及关键要素,由此在企业中找出符合员工职业生涯关键要素需求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使企业发展需求与员工职业生涯实施过程相吻合,才能使企业和员工达到共同发展。

人生发展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自九十年代末,我们国家分别进入生育高峰期和就业高峰期,这两个高峰期对国家的计划生育工作、社会就业工作形成巨大的压力。尽管中国的生育水平已降至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但由于人口基数太大,人口生育压力依然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人口高增长量、人口素质较低、老龄化加速、出生性别失调、生殖健康滞后等问题,仍然是国家改革开放所要面临的艰巨任务。就业高峰带来的问题不亚于生育高峰,第一那些七十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开始逐步进入上学和就业的行列;第二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后的大学生陆续进入就业领域;第三随着国家对企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自身改革的深化,大量下岗失业人员面临着重新就业。

但是,不论是第一次就业,还是重新就业,都有一个对自己定位,对谋求的职业认识,对自己未来谋划的问题。在我们国家,政府、社会劳动部门将此称为就业指导,而在国外把它称为职业生涯规划。人们从青少年时代就开始接受职业生涯教育,认真地设计自己的事业之路。国外一些大学和跨国公司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为学生、员工提供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的咨询指导。

一个人,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职业生涯中度过的,职业生涯能否成功直接决定了我们的人生质量,如何在严峻的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稳步发展?相信这也是每一个有志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一起成长起来的伙伴,为什么有的人就能一帆风顺、飞黄腾达、赚得盆满钵溢,而自己的道路却一波三折多坎坷?又为什么功成名就的多是小时侯那些成绩平平的捣蛋鬼,而读书读得好,升学一帆风顺的优秀学生,工作后的境况反而惨淡清稀?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忽略了对自己人生发展的设计,让自己在通向成功的漫漫人生路途中走了不少弯路。

一、我们为什么需要职业生涯规划;

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以有涯之生对无涯之知,故需慎择生涯之知。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这个社会尊重知识,看中才干。这是一个尊崇市场经济规则,高扬人的个性的社会。人人渴望成功,希望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多少年来,我们重复着: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工作岗位这条不变的人生轨迹,一切按部就班,就象坐上惯性火车,行程的主题只有一个活着,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甚至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想要做什么。直到有一天年迈力衰时,失望的情绪像潮水一样涌上心头,为什么学了那么多年,工作了那么久,到头来却两手空空。年少时曾经的梦想早已成遥远的空中楼阁,曾经憧憬的有趣的工作、快乐的生活方式,诱人的成就感都埋没于光阴的流逝中。

如果,我们早一天规划自己的人生呢?

1、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设定目标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经说过:一个人看不到未来,就把握不了现在。 台湾著名心理学家金树人说:人为自己设定目标,带出希望,所有之行为将凝聚在这个希望周围,人生才能活出意义来。

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计划好下一步干什么,目标在何方。我给朋友们讲一个故事。我在一所大学工作,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并给成人班当班主任。2002年9月我担任2002级英语专升本班的班主任,在入学教育时我就对他们说,每个人都要对自己今后两年的生活有计划,英语等级过几级、考不考研究生、毕业后找什么工作等等,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不能混日子,一晃两年就不见了。到2004年6月该班毕业,在全班53人中,有四人考取研究生,两人过了英语专业八级,十人过了专业六级。他们为什么成功?目标,学会了制订目标,对自己两年的生活有明确的追求。

我们现在给各位讲的是《生涯规划与发展》课程,这门课程的主旨就是在生涯规划专家的指导下规划个人的人生,并逐步实现自己各个阶段的目标。这门课程在台湾叫生涯规划或生涯探索,引导大学生探索生涯,增进其对生涯发展的认识;美国在上个世纪初就有一位心理学家帕森特开设就业指导局,为失业人员提供职业指导,以后逐渐形成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美国各个大学开设,目前不但哈佛、麻省、康乃尔等大学开设,而且一些跨国公司也开设该课程,对员工进行职业规划培训。生涯规划与发展是一门经验课程,授课者的经验、同学们的经验,同时也是一门互动的课程,我们在互动中交流各自的体验和心得,加深对人生的认识,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体验。

我们知道,在分工精细、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工作不再是个人寻求糊口和温饱的手段,更是个人表现自我、发展自我的途径。

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来看,生涯规划不只是特定年龄阶段的需要,个人一生的各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或发展主题;就大学生的发展历程而言,我们正处于生涯发展的关键阶段,要面临许多关于未来发展的重大选择,如学业、职业、人生价值、婚姻和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及认定等等。

人一生有三个重大的选择:求学、求职、求偶。

但是在个人的生活中,职业选择是人生的核心,它是众多选择中的主要选择。也是基础性的选择,别的选择可以说都建立在这个选择之上。

社会上有许多人,包括大学生,在职业选择和生涯规划上有许多困惑。

自己适合干什么;还有一部分人不知道自己干什么;有一部分人不知道自己什么样的人,不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

我该干什么?迷惑着许多人。如何增进生涯意识,如何厘清生涯发展方向,如何实现生涯目标,并制定具体可行的生涯计划,这些都是我要与大家共同探讨的。

2、职业生涯规划为你人生成功引路扬帆;

在讲人生规划之前,各位可以先想想,我们对生涯的态度是什么?职业规划与人生有什么关系、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人生要追求什么。我们可以说,从个人的经历看,有成功的生涯,也有失败的生涯。但我们不以成败来论英雄,生涯只须求得个人的心之所安。世界上到处充斥着在职场中失败的人,充斥着在人生奋斗中失意的人,他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去达到自己的目标。他们在极其盲目的状态下选择一份职业、一个公司、一个领导,干着与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理想完全不适应的工作,自然无法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更不会从中获得快乐。其结果要么是一生无所成就,要么是一次次跳槽、一次次被解雇。

年轻人在刚开始步入社会时,往往都是野心勃勃,对未来充满了玫瑰般的梦想,但是现实却不是象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你可能会在求知某业的过程中一次次碰壁,一次次不如意,即使找到了一份工作也不是自己喜欢的,于是变得沮丧和颓废,甚至麻木不仁,你有一种挫折感,以致于完全丧失了生活的信心。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没有为自己设定人生目标,有了目标没有对目标进行规划,规划以后没有付诸实施,而这些都与我们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和掌握有关。在我生活的学校就有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还有为下岗失业的人提供就业指导的就业培训部门,可是它们仅仅是从十分狭义的角度给这些急于想找到工作的人,介绍一份工作或仅对他们进行某种职业的岗前培训导游、技能训练司炉工,而没有从人生角度,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从事业如何成功方面,给予指导和咨询。

所以说,处于人生关键阶段中的大学生,在学习修身之余了解一些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掌握一些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对自己在谋求职业、规划人生方面,可以起到指路扬帆的作用。

3、职业生涯规划促成个人的自我实现

面对人生大舞台,相信每个人都渴望实现自我的价值,追求成功是人的本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说过:人是永远不能满足的动物。并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推进,即从生理需要向心理需要递进,人最本质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可是,自我实现需要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谁都希望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有所成就,特别是那些接受过高等教育,自身素质较高的大学生更是对未来事业之途充满很高的期望,并愿意为成功付出勤奋和努力,但是成功仅有主观努力是不够的,关键是你是否选择了正确的方向。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生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了一份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社会角色,进而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在社会舞台上职业角色扮演得如何,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其实我们是可以把握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职业的规划者和耕耘者,为实现自我价值规划好发展蓝图,扬长避短,最终走向成功。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


第三部分,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家庭环境分析、例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等。感谢您阅读《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一、教师的职业自我认知

1、教师的职业自我认知首先是对教师角色与职业性质等的认识。简单地说,就是回答教师是什么?他有何特性?的问题。

其次,是教师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认识。

吴卫东老师说:如果你能十年如一日的写反思日记,你不能成特级的话,就拿着写的这些日记去找她,她会负责。我相信如果真能如此投入,肯定会成功!

2、教师的职业自我感受

教师的职业自我感受,主要是指教师对职业角色、职业性质以及自己教育现状的认识程度。

3、教师的职业满意感

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和职业有关的任务或活动所具有的信念。

成就感:个体在职业过程中的成功体验。

幸福感:个体在职业过程中的满足感。

二、教师的职业自我设计

职业自我设计步骤:

第一步:要增强职业生涯的规划意识;

第二步:就是要通过各种方法尽可能地弄清楚自己的价值观念,能力特长、教学风格与发展阶段;

第三步:在以上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职业生涯计划,包括阶段性目标和长期目标;

第四步:通过各种积极的具体行动去争取目标的达成,包括向主管领导说明自己的职业倾向、向组织的管理部门提供所需要的技能、工作经验和职业意愿等方面的准确信息,密切关注和利用可能的发展机会,特别是那些有利于自己职业发展的培训学习的机会,与管理者共同商定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达到目标的实施方案并执行双方设定的行动方案;

第五步:在达成职业目标的过程中自觉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修正对自我的认知和最终的职业目标。

1、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2、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3、学生发展水平提升,教师权威需重新认识

4、有助于解决教师的工作倦怠

三、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1、职前准备期:主要指大学四年的职业学习及见习、岗位培训等;

2、上岗适应期:大约1-2年时间;

3、快速成长期:从初步适应后到30岁高峰期;

4、高原发展期:30岁-40岁;

5、平稳发展期:40岁-50岁;

6、缓慢退缩期:50岁-60岁;

7、平静退休期:临近退休时,要有心理准备,平静地离开岗位。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的步骤

(一)认识自我(我是谁?)

1、喜欢干什么职业兴趣;

兴趣比天才重要兴趣可以增加职业的适应性。

2、能够干什么职业技能;

3、适合干什么个人特质;

4、最看重什么职业价值观;

(1)我希望从教师这个职业中得到什么?

(2)在我已有的教育经验中,什么样的经历让我最感满足?

(3)在我这个职业群体中,哪些人做的不如我



5、人、岗是否匹配

(二)确立目标(我想干什么?)

砌墙还是创造人类艺术?

1、人生目标

(三)学校环境评估

学校能为教师提供多大的发展空间?

学校领导注重教师的持续发展吗?

学校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多少可供利用的资源?

学校的发展环境对教师的成长是重要的。

(四)职业定位(我能干什么?)

对自己能力与潜力的全面总结

老师们,我们选择了作教师这一职业,希望这份工作不仅能解决咱们的生存问题,还应再做点什么,获得点什么,留下点什么,你同意吗?

企业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书


企业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书

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为招聘和留住优秀员工,都会宣称自己如何考虑和保护员工的切身利益,尤其强调其如何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并为之提供相应的培训。但以下两个实例,使人们不得不对此予以反思。

实例一:一个大型的高档购物商城在其成立十周年之际,与很多员工解除了劳动关系,为了消除其行为可能造成的影响,在一些媒体上,公司大力宣传如何为不同员工提供职业生涯培训,使得被终止劳动合同的员工提高了求职能力,而不会因本企业与其终止劳动关系长期处于失业状态。但从人力资本使用上分析,在该企业工作了十年的员工,其经验资本价值是比较高的,同时,降低价值的因素比较少,所以说,该企业的这一行为,对企业的损失是巨大的。那么该企业为什么还要与这么多员工不再续签劳动合同呢?只有一个理由,就是怕与这些员工签订无固定期劳动合同,再辞退员工时,将给更多的补偿。

实例二:一家跨国公司有着极其丰富的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并以能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又提供相应的培训而自居。在这个企业的技术研发部门,有一位技术水平较高的工程师,是公司的技术骨干。从工作上来讲,他只是热衷于技术开发工作,没有丝毫想从事管理的意识。因此公司组织的有关提高管理技能的培训,对这位工程师来讲失去了意义。他自身没有参加的要求,公司也就没有考虑给他安排这类的培训。两年以后,这位工程师开始感觉不平衡了。其他工程技术人员,享受着公司为其提高管理及技术水平所要支付的培训费用,同时还占用上班时间。经过思考后,这位工程师向公司的培训部门提出了培训需求,因其喜欢绘画,要求公司在该方面为其提供相应的培训机会。公司负责培训的部门在拿到该员工的培训需求后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上述两个例子促使我们思考:企业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前面介绍的第一个例子,企业为什么不再与大部分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只有一点,害怕员工签到无固定期的劳动合同,一个不惜放弃工经验资本的企业,又如何可能根据每个员工的不同特点而为其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并为之实施培训呢?而从第二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对员工所实施的培训,首先是以企业需求为前提的,当员工的需求与企业的需求不相吻合时,企业就不愿意为员工的个性需求提供培训的机会。

那么,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到底该如何进行呢?

一、确认职业生涯规划

当人们进入社会初期,对职业的选择,有很大的成分是受周围的环境以及所学专业影响的,他缺乏左右周围环境的能力,所以在此期间,员工工作的选择不能算是职业规划的一部分。因为,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是由员工自己决定,或者是由员工的自身职业特质决定的(职业方向定位测评,帮你了解自身特质)。这段时间应该是为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积累素材阶段,即发现自身特质的阶段。职业生涯规划在这段时间内,还没有真正开始,也没有办法开始。因为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起决定作用的员工自身的爱好和特长,是他们正确的职业方向,这时的员工还不能确定或者根本不知道他的爱好与特长,还没有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

在员工发现了自己的爱好以及特长,明确了职业方向后,职业生涯规划才算真正开始。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充分发挥体现员工自我优势,由员工的自身特质优势来保证,否则,职业生涯规划就失去了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需要实践检验和不断完善的。随着人的不断成熟,其兴趣爱好也更加准确,同时也有可能出现变化,技能特长也得到更加完善而趋于精细,职业生涯目标也就由此可能发生转移和变化。

二、企业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主动地位

职业生涯发展论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计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可能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感谢您阅读《职业生涯发展论》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咨询中,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是自特质-因素理论之后,重要的生涯理论突破。这项理论使职业咨询从关心当前的职业适应,发展为着眼整个职业生涯的规划,从此,职业咨询从就业指导走向生涯规划辅导。其代表人物舒伯,便成为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历史上自帕森斯之后又一位里程碑式的大师。

一、舒伯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形成概况

舒伯、金斯伯格、格林豪斯、施恩、加里德斯勒等都对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将人们生命周期中的职业生涯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假设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问题和任务,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完成这些任务的方法与对策。然而,舒伯是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是美国生涯辅导理论的大师,其生涯发展理论综合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以及职业社会学的长期研究结果,系统地提出了有关生涯发展的观点。

二、舒伯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舒伯关于职业生涯的核心观点是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我们对我是谁以及我看来像什么的主观知觉,包括:身体、社交、性、感情、喜好、理智、职业、价值观和人生哲学。他认为,职业选择的历程就是自我概念实践的历程。人有一种驱动力,不断地将理解到的自己融入工作中,在工作中实践自我。他观点总结为14 项:

1.人们在能力、人格、需求、价值、兴趣和自我概念等个人特质上存在差异。

2.具有独特本质的个体,适合从事某些特定的职业范畴。

3.每种职业对应相应的一组个人特质;职业和个体之间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度。

4.个体特质(职业偏好、能力、生活)、工作环境以及自我概念,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自我概念会在青少年晚期后逐渐稳定和成熟,在职业生涯选择与适应上持续发挥影响力。

5.个体的职业生涯可归纳为一系列的生命阶段,包括成长、探索、建立、维持以及衰退几个人生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之间的转换经常受到环境或个人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然而,不确定的转换会带来新的成长、再探索、再建立的历程。

6.影响职业生涯类型(包括所有任职水平、谋职的次序、频率、持续时间)的因素有: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心理能力、教育、技巧、特质(需求、价值、兴趣、与自我概念)、生涯成熟及机遇。

7.在各阶段,个人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和个人需求,主要取决于他的准备情况,即职业成熟程度。职业成熟是由个人生理、心理、社会特质等组成的整体状态。

8.职业生涯成熟是一假设性概念,如同智力的概念一样,很难界定其操作性定义。但可以确定的是,生涯成熟度并非单一维度的特质。

9.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可以被引导:一方面促进个人能力和兴趣的成熟,一方面指导个人实践、形成自我概念。

10.生涯发展的实质,就是自我概念的发展、形成。自我概念是个人的遗传、身体状况、观察和扮演不同角色、评估角色、扮演、与他人互相学习等活动交互作用的产物。

11.个人在自我概念和现实之间的心领神会或退让妥协,是一个角色扮演和反馈的学习过程。这些学习的场所包括游戏、生涯咨询、教室、打工场所以及正式的工作等。

12.个人工作和生活满意的程度取决于如何为自身的能力、需求、价值、兴趣、人格特质与自我概念寻找适当的出口。

13.个人从工作中所获取的满意程度与其体验到的自我实现程度成正比例关系。

14.工作和职业,对大多数人来说,提供了个性发挥的条件;对某些人来说,这只是处于生命的边缘位置,甚至是微不足道的,而其他角色,如休闲活动和家庭照顾,居于核心。社会传统,诸如性别角色的刻板形象、楷模学习、种族偏见、环境机会结构及个别差异等,决定了个人对工作者、学生、休闲者、持家者以及公民等角色的偏好。

三、舒伯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阶段模型

舒伯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阶段模型,经过二十多年的大量实验研究,是依据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学对各种职业行为的分析,以年龄阶段分析生涯发展的过程。他将职业生涯分成五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发展任务。

(一)成长阶段

1.年龄范围:为0-14岁,属于认知阶段。儿童通过家庭和学校中关键人物的影响并加以认同,发展自我概念。此阶段早期,需要和幻想占统治地位,随着参与社会和了解现实的增加,兴趣和能力也变得更加重要。

2.主要任务:发展自我概念,也就是认识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建立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3.阶段细分:

①幻想期(4-10岁)。需要支配一切,在幻想中扮演自己喜爱的职业角色。

②兴趣期(11-12岁)。喜好成为个人职业期望和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

③能力期(13-14岁)。能力的重要性逐渐增加,开始考虑自己的能力及工作要求。

(二)探索阶段

1.年龄范围:15-24岁,属于学习打基础阶段。通过学校学习、休闲活动和短期工作,进行自我考察、角色鉴定和职业探索。

2.主要任务: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形成事实相符的自我概念,学习开创生涯机会。

3.阶段细分:

①尝试期(15-17岁)。考虑兴趣、需要、能力、价值观以及就业机会,通过幻想、讨论、课外工作等方式,尝试着选择职业,判断可能适合自己的职业领域和层次。主要任务是明确自己的职业偏好。

②过渡期(18-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接受职业培训,更重视现实,发展自我概念。主要任务是将一般性的职业偏好转化明确职业倾向。

③初步试验承诺期(22-24岁)。初步确定了职业选择,探索其成为终身职业的可能。必在时会重新选择,再次探索。主要任务实现职业偏好。

(三)建立阶段

1.年龄范围:25-44岁,属于选择、安置阶段。找到合适的职业领域,努力建立巩固的地位。以后发生的变化将主要是职位、工作内容的变化,而不是职业的变化。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第三部分,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家庭环境分析、例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等。感谢您阅读《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职业生涯规划名言:

不论你生来聪明与否,要满足;不要漠视自己的天赋。随着天赋发展,你便会成功。西德尼史密斯

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咨询中,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是自特质-因素理论之后,重要的生涯理论突破。这项理论使职业咨询从关心当前的职业适应,发展为着眼整个职业生涯的规划,从此,职业咨询从就业指导走向生涯规划辅导。其代表人物舒伯,便成为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历史上自帕森斯之后又一位里程碑式的大师。

一、舒伯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形成概况

舒伯、金斯伯格、格林豪斯、施恩、加里德斯勒等都对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将人们生命周期中的职业生涯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假设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问题和任务,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完成这些任务的方法与对策。然而,舒伯是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是美国生涯辅导理论的大师,其生涯发展理论综合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以及职业社会学的长期研究结果,系统地提出了有关生涯发展的观点。

二、舒伯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舒伯关于职业生涯的核心观点是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我们对我是谁以及我看来像什么的主观知觉,包括:身体、社交、性、感情、喜好、理智、职业、价值观和人生哲学。他认为,职业选择的历程就是自我概念实践的历程。人有一种驱动力,不断地将理解到的自己融入工作中,在工作中实践自我。他观点总结为14项:

1.人们在能力、人格、需求、价值、兴趣和自我概念等个人特质上存在差异。

2.具有独特本质的个体,适合从事某些特定的职业范畴。

3.每种职业对应相应的一组个人特质;职业和个体之间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度。

4.个体特质(职业偏好、能力、生活)、工作环境以及自我概念,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自我概念会在青少年晚期后逐渐稳定和成熟,在职业生涯选择与适应上持续发挥影响力。

5.个体的职业生涯可归纳为一系列的生命阶段,包括成长、探索、建立、维持以及衰退几个人生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之间的转换经常受到环境或个人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然而,不确定的转换会带来新的成长、再探索、再建立的历程。

6.影响职业生涯类型(包括所有任职水平、谋职的次序、频率、持续时间)的因素有: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心理能力、教育、技巧、特质(需求、价值、兴趣、与自我概念)、生涯成熟及机遇。

7.在各阶段,个人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和个人需求,主要取决于他的准备情况,即职业成熟程度。职业成熟是由个人生理、心理、社会特质等组成的整体状态。

8.职业生涯成熟是一假设性概念,如同智力的概念一样,很难界定其操作性定义。但可以确定的是,生涯成熟度并非单一维度的特质。

9.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可以被引导:一方面促进个人能力和兴趣的成熟,一方面指导个人实践、形成自我概念。

10.生涯发展的实质,就是自我概念的发展、形成。自我概念是个人的遗传、身体状况、观察和扮演不同角色、评估角色、扮演、与他人互相学习等活动交互作用的产物。

11.个人在自我概念和现实之间的心领神会或退让妥协,是一个角色扮演和反馈的学习过程。这些学习的场所包括游戏、生涯咨询、教室、打工场所以及正式的工作等。

12.个人工作和生活满意的程度取决于如何为自身的能力、需求、价值、兴趣、人格特质与自我概念寻找适当的出口。

13.个人从工作中所获取的满意程度与其体验到的自我实现程度成正比例关系。

14.工作和职业,对大多数人来说,提供了个性发挥的条件;对某些人来说,这只是处于生命的边缘位置,甚至是微不足道的,而其他角色,如休闲活动和家庭照顾,居于核心。社会传统,诸如性别角色的刻板形象、楷模学习、种族偏见、环境机会结构及个别差异等,决定了个人对工作者、学生、休闲者、持家者以及公民等角色的偏好。

三、舒伯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阶段模型

舒伯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阶段模型,经过二十多年的大量实验研究,是依据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学对各种职业行为的分析,以年龄阶段分析生涯发展的过程。他将职业生涯分成五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发展任务。

(一)成长阶段

1.年龄范围:为0-14岁,属于认知阶段。儿童通过家庭和学校中关键人物的影响并加以认同,发展自我概念。此阶段早期,需要和幻想占统治地位,随着参与社会和了解现实的增加,兴趣和能力也变得更加重要。

2.主要任务:发展自我概念,也就是认识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建立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3.阶段细分:

①幻想期(4-10岁)。需要支配一切,在幻想中扮演自己喜爱的职业角色。

②兴趣期(11-12岁)。喜好成为个人职业期望和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

③能力期(13-14岁)。能力的重要性逐渐增加,开始考虑自己的能力及工作要求。

(二)探索阶段

1.年龄范围:15-24岁,属于学习打基础阶段。通过学校学习、休闲活动和短期工作,进行自我考察、角色鉴定和职业探索。

2.主要任务: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形成事实相符的自我概念,学习开创生涯机会。

3.阶段细分:

①尝试期(15-17岁)。考虑兴趣、需要、能力、价值观以及就业机会,通过幻想、讨论、课外工作等方式,尝试着选择职业,判断可能适合自己的职业领域和层次。主要任务是明确自己的职业偏好。

②过渡期(18-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接受职业培训,更重视现实,发展自我概念。主要任务是将一般性的职业偏好转化明确职业倾向。

③初步试验承诺期(22-24岁)。初步确定了职业选择,探索其成为终身职业的可能。必在时会重新选择,再次探索。主要任务实现职业偏好。

(三)建立阶段

1.年龄范围:25-44岁,属于选择、安置阶段。找到合适的职业领域,努力建立巩固的地位。以后发生的变化将主要是职位、工作内容的变化,而不是职业的变化。

2.发展任务:找到机会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巩固地位,力争提升;稳定地发展职业生涯。

3.阶段细分:

①承诺和稳定期(25--30岁)。在选择的职业上安顿下来,可能因满意程度的差别略有调整。

②晋升期(31-44岁)。致力于职业生涯的稳定;大多数人在此时期富有创造性,在工作中作出好的业绩,资历、辈份攀升。

(四)维持阶段

1.年龄范围:45-64岁,属于专精和升迁阶段。个人不断地付出努力来获得生涯的发展和成就,避免产生停滞感。面对新人的挑战,全力应对;很少或不去寻求在新领域中的发展。

2.发展任务:接受自身的局限性;找出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开发新技能;专注于最重要的活动;维持并巩固既得的职业地位。

(五)衰退阶段

1.年龄范围:65岁以后,属于退休阶段。随着身心逐步衰退,从原有工作中退出。完成角色转换,从有选择的参与者转换为完全退出工作领域的旁观者。退休后,个体还必须找到满意感的其他来源,以减缓身心上的衰退,持续生命力。

2.主要任务:缩减工作投入,发展非职业角色,为退休做准备,做一直期望做的事。

3.阶段分期:

①衰减期(65-70岁)。按照自身能力的下降,减缓工作节奏,转移责任,以兼职代替全职。

②退休期(71岁以后)。完全退休或转为部分时间工作、义工或休闲活动。

职业规划理论的阶段模型认为,阶段之间可能有交叉重叠,并不完全受年龄的限制,也不存在严格的界限。同时,在个人生涯的不同时期,都可以经历由这五个阶段构成的小循环。

以上《核心员工与职业生涯发展》一文,由编辑精心撰写而成,希望对您的职业规划有所帮助,更多精彩请访问“职业生涯求职技巧”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