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计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可能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感谢您阅读《刚毕业?你是否做好了职业规划?》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不管你是在校大学生还是初入职场,职业规划都是一堂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30岁之前,别指望挣多少钱!这是当我刚踏上营销路上的时候,我的上司给我的忠告。有人说良言可以让一个人受用一辈子,我不敢说这句话可以让我受用一辈子,但起码让我至今受用。后来当我做到我上司同样职位的时候,我也将这句话送给我所有的下属。

人在年轻的时候有时总是比较高傲和浮躁,总是想一口吃个胖子或一步能登上天。而这句话虽然朴实,但我却认为蕴含着深刻的职业定位道理。它告诉所有还没有到30岁的营销人(当然也针对其他行业的职业人员),在30岁之前,你的营销职业该如何去定位;它也严厉的告诫所有涉业不深的营销人,30岁之前,做好营销生涯的职业定位和规划比挣钱更重要;他也毫不客气的反问那些轻狂浮躁的营销人,30岁之前你又能挣多少钱?

耐不住性子,心气浮躁,这山看着那山高,看别人吃豆腐牙齿快,眼高手低,只要给更高的薪水,不管什么行业,不管能干多久,不管是否符合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跳槽是义无反顾。到后来正如我在《营销人,你闭关了吗?》一文中所说,30岁的时候出现职业蹉跎,不进则退!这是目前很多30岁未到营销人职业状况的真实写照。

我们可以算一笔账,假设你从出生后上学没有留过级或复读并顺利考上本科院校。毕业后顺利找到理想的单位,你选择的单位是除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之外的中等城市的一家快速消费品民营企业。文中列举的企业均为年销售额过亿的民营企业(选择民营企业更具有代表性)。

从你出生起计算,第6年完成幼儿园教育,第12年完成小学教育,第15年完成初中教育,第18年完成高中教育,第22年完成本科教育。当你完成本科教育的时候,你离到30岁只有8年。我们假设你一毕业就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也没有走弯路(但实际情况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毕业后13年都处在一个择业期)。假设你8年的平均月薪是4000元,8年你挣了38。4万元。而这38。4万元正好是一个营销副总裁的年薪。因此,我们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这种机会风险。如果30之前,你没有做好一个很好的规划,没有打好基础,你就可能会失去成为营销副总裁的机会,这就是你的机会成本。

30岁之前,对于大多数营销人来说,没有什么资本去要求获得更高的薪水,一没经验,二即使是名校毕业,但文凭也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营销人30岁之前更多的是向前看而不是向钱看,更多的是要渔而不是要鱼。

古语有云叫欲速则不达。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些道理告诉我们,职业发展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自然规律。

30岁之前,对于一个营销人而言,本人认为应该做到六要:要戒骄戒躁,要谦虚务实,要诚实肯干,要勤奋好学,要慎近思远,要大智若愚。只有这样你才能有一个好的心态,心态决定了你有一个好的定位,定位决定了你有一个好的规划,规划决定了你有一个好的未来。

口才难以遮挡长久的无才,外表掩盖不了真实的内在,小聪明只能逞一时的得意,不义之财终究花的不光彩。营销人只有脚踏实地的工作,具备真才实学才会有一个美好的将来。

在此本人想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大家分享作为一个营销人如何进行30岁前的职业规划。我认为营销人要做好职业规划必须要做好五件事。

第一件事,职业规划三要素分析。

职业规划三要素为:爱好、性格和特长。

第一,爱好。我认为爱好应该是放在一个营销人职业生涯规划考虑的首位。因为只有你喜欢营销这个职业,你才可能去主动投入,而也只有你主动投入了你才可能有收获,才可能会取得成就。如果你不喜欢营销这个职业,所有的工作你都是在被动的接受,手到了心却没到,没用心自然不会获得好的结果。所以,当你决定从事营销行业时,你要问自己是否真的因为我喜欢这个行业,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或其他原因。

第二,性格。古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但也并不是不可改变。我认为爱好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通常性格被分为外向、中性和内向,作为营销人你就要分析你的性格属于哪一种?你的职业决定了你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和人打交道,因此外向的性格当然较好。但也不代表内向的人就不能做营销,对于一个性格内向(如不善于和陌生人打交道,不善言辞、不善沟通)的人,关键看你能不能改变以适应营销职业的需要。如果你无法改变或不愿改变(改变是痛苦的),那么你最好选择其他职业。

第三,特长。特长是你现有专长和潜在专长的总称。特长也分为基础特长和专业特长。基础他长如沟通能力强,组织能力强等。专业特长如计算机熟练、擅长策划等。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职业人在企业一干就是一辈子,改变外部环境的空间很小,所以在那个时代在进行自我完善方面强调的是如何去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人的流动性增强,改变外部环境的空间加大,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优点成为自我完善的核心。(梦想 www。lz13。cn)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自然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特长的发挥成为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为有时候不足很难弥补,况且有弥补不足的时间还不如用这个时间去发挥自己的优势。因此,特长分析很关键。

第二件事,选好行业。

古语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俗语又说难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因此作为营销人选对行业很重要。在市场经济下,任何行业都需要营销人员。营销人在选择行业时必须从自身和行业特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自身方面,要统筹考虑到爱好(如有的人喜欢IT行业,有的喜欢医药行业),性格(如培训行业对性格外向有很高的要求,仪器行业需要营销人员性格中性,不要太张扬给人以可信赖的感觉)和特长(如医药、机械等产品技术含量高的行业要求营销人员必须是相关专业毕业)。

在行业特性方面,有的行业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对营销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有的行业才刚刚起步,需要冲劲大的营销人员;快速消费品行业由于操作精细需要销售人员能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医药行业的非处方市场要求营销人员要有良好的医院人脉等。

因此如果你喜欢自己的专业,又喜欢营销,你可以选择专业对口的行业。如果你的专业无法对口(如经济学、哲学等),选择快速消费品行业或耐用品行业中发展成熟的领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因为在这样的行业中你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第三件事,做好职业细分。

营销工作具体分到企业的岗位有很多,如市场销售人员,市场策划人员,品牌管理人员、产品开发人员、后勤保障人员、销售经理或总监助理等都称为营销人员。

面对这么多职位你如何选择?本人的意见是尽管岗位很多,但从性质上我们可以分为两类:销售与市场。

销售为武,市场为文,具体特征可参阅我的《我是这样理解市场营销的》一文。武者,性格要外向,擅于执行,果断决策,带兵打仗,冲锋陷阵;文者,性格内向或中性,擅于思考,缜密分析,运筹帷幄,斜旁谏言;选择文还是武,要结合自身和当前具体情况。

当然,作为一个优秀的营销人能文武兼备自然最好,但能做到这一点的毕竟是少数。就如同一个销售总监做不好市场总监,一个市场营销教授做不好企业营销老总一样。如果你能做到,那就面临着先做销售还是先做市场的问题。本人认为如何抉择,主要看哪个岗位进入阻力最小,因为刚进入营销行业,刚开始阻力过大会挫人锐气,重者滋生退意,不宜以后的长期发展。如果做不到,那就踏踏实实的做自己擅长的事,不要瞎折腾。因为一个优秀的销售者不一定是一个优秀的策划者,反之亦然。

第四件事,选好企业。

做好职业细分后,就要选择目标企业。当然,世界500强不一定是最好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首先我们要讨论的是,选择外资企业还是选择内资企业。本人认为要结合自身情况权衡利弊,正如我在《中国营销人应该向谁学习》一文中所说,任何一件事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同时任何决定都必须要有前提。

去外资企业,首先你的综合素质要高,否则不会被录取你。在外资企业(如可口可乐),由于其运作了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所有企业营销的体系很健全,也很规范,不论什么岗位都会接受到专业化的培训,同时其有一整套完善的销售模式(如可口可乐的101系统)和方法(如可口可乐的线路图),你只要按照他的规则做事就行。因此,好的方面是:第一,你可以接受良好、规范和系统的培训;第二,掌握先进的销售模式和方法;第三,还可以给自己的职业生涯镀镀金。不好的方面是:第一,固有的模式限制了个体的创新;第二,强势品牌让销售人员在销售中始终占据主动,无法锻炼销售人员在弱势状况下的市场问题解决能力;第三,由于要求高,人员变动相互较小,个人晋升的空间有限。

而内资企业的状况正好相反。不好的方面是:第一,很难接受到系统的培训;第二,销售模式和方法需要自己摸索;第三,镀金效果没外资企业好;第四,由于品牌相对处于弱势(如可口可乐和娃哈哈),销售难度相对较大。好的方面是:第一,销售人员可以很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第二,锻炼销售人员在弱势条件下的市场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凭业绩说话,相对考核公平,晋升机会多,空间大。

因此,我们经常说,一个外资企业的销售经理到内资企业就不一定能做好,一是不适应,认为企业不规范;二是品牌既处在弱势,还要面对和解决比在外资企业多得多的各种疑难问题。一个外资企业的销售经理的市场操作能力不一定比内资企业的销售经理强,外资企业好的销售业绩是建立在外资企业的品牌和好的营销模式上,而内资企业好的销售业绩通常是建立在优秀的销售经理身上(相对而言)。因此,我建议一些内资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在招聘销售经理时,选择优秀的内资企业从业人员可能比选择外资企业更好。

讨论完去外资还是内资后,我们要讨论选择目标企业的基本条件。例如你选择的是快速消费品行业,那么这个目标企业应该具备以下特征:年销售额在亿元以上(至少五千万),企业所处的细分行业正在高速发展,企业产供销一体化,企业发展势头强劲,老板谦虚敬业。这样的企业首先基础好,同时经过几年的发展企业趋于规范不至于太乱或变数太大,同时企业处于积极实现规模经济中,企业薪酬也比较可观(比起刚起步或成熟的企业),其次,企业有进一步发展空间,个人发展机会更多。当然,一个新企业、商贸企业或一个规模较小(年销售在一千万以下)的企业,也并不是不可以选择,但选择时相对的风险和对你的判断力要求更高。

第五件事,做好30岁前的职业规划图。

古语说先谋而后动,这是有道理的。做完了以上的分析和判断之后,就要给自己30岁前的58年的营销生涯进行规划。形成一个清晰的职业脉络并按此脉络一路前行。

在规划中要考虑到重要的四点。

第一点,慎重选择,求稳为先。

就是说在选择企业时一定要慎重,哪怕多花些时间,一旦选择了不宜跳槽。为什么这么说,第一,跳槽会让你再一次花时间去熟悉新的环境,出业绩时间显然要推后,这叫耽误时间;第二,由于经验不足,职务不高,跳过去还是主管,等于从头再来,浪费时间。第三,到新环境人员不熟,遇到企业关系复杂,或许干不长久,留下败笔(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可不喜欢频繁跳槽的人)。第四,人脉资源需要时间去建立,或许无法建立,缺少支持的营销你如何发力,最终主动走人。而在一个企业做的时间长一些(一般至少3年),以上的问题就或许不会发生,同时更重要的是,只有你用较长的时间深入到一个企业后,你才能真正掌握一个企业营销的精髓,走马观花,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

第二点,任何企业都有问题。

不要以为到了一个新企业,企业就没有问题。每个企业都有问题,每个企业都有每个企业的问题,只是问题不同罢了。

第三点,搞清时间长度和时间密度的问题。

我们举一线销售人员的例子来说明,通常情况下,一个销售人员在销售职业中要遵循1235的职业发展时间规律,即做1年业代,做2年销售主管,做3年区域经理,做5年省区或分公司经理。为什么这样安排?前3年是基础,要打牢;后7年是带团队、做管理,要扎实。其后再做大区经理或销售总监、营销总经理就驾轻就熟多了。但时间的长度不是衡量经验和能力的标准,这要看营销人员的学习力和悟性。有的人做1年区域经理等于别人做3年,因此我说看的是时间的密度,是看你对老岗位知识的掌握多少和对新岗位的胜任能力。

第四点,在规划中设定不同阶段的岗位及时间目标、知识掌握目标、能力目标和薪酬目标。

岗位目标就是你各个阶段所有达到的岗位层次。如用1年的时间从销售代表做到销售主管。知识掌握目标就是在不同的阶段你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如在销售代表阶段,所要掌握的知识是终端拜访和生动化等;在区域经理阶段,所要掌握的知识就是经销商开发和管理、区域市场促销策划等。能力目标就是你能真正管理多少人和多大的区域。所以不要被职务头衔的光环绕昏了头脑,一个企业给你一个销售经理的头衔,你却只负责一个城市的一个片区,做着业代相同的工作,我认为这不叫销售经理,就是个业代。薪酬目标可以给你增加一些前进的动力,也是你能力和价值的体现,所以薪酬的目标也是要定的,如第一年年薪2万元,第四年年薪6万元等。ZC530.com

目标决定你的方向,方向决定了你的结果。

做好以上五件事后,你30岁之前的营销职业规划就算完成了,但如何按规划去执行和在执行中不断微调也很关键。其实,关于营销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文章和书籍很多,各位可能多有拜读。但本人认为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形式化,要么是理论一大堆,要么是让你做选择题。

本人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做过一段时间人力资源的工作经历来与各位进行这个话题的探讨,希望能给各位营销人带来一些行之有效的帮助。我想,如果运行良好的话,你起码能像我一样成功!

30岁之前,别指望挣多少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关键!这是营销人的一堂必修课。

延伸阅读

毕业季,你的职业规划做好了吗?


对于在职的人来说,很多人都想再回到大学的时候,在选择一次系科或者选择一个好的职业。如职业发展遇到瓶颈如何解决伴随一系列职业生涯问题,职业规划开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针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1.职业规划可满足求职需求

所谓职业规划,就是定位+目标+通道,主要帮助人们解决3个问题:明确职业定位、确立清晰的职业目标、寻求最佳的发展通道。

自2000年前后中国开始引入职业规划的思想与方法以来,职业规划快速得以在国内传播与发展,人们的职业规划意识在觉醒。通常,一个人从了解职业规划到意识到职业需要规划,再到真正开始做职业生涯规划需要一个过程,短几个月,长则几年。许多人也曾考虑过是不是要做一下专业的职业规划,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采取行动,容易导致自己的职场处境越来越被动。

职业规划不仅适用于白领、金领,对于普通的蓝领,甚至农民工都同样适用。一个来城市务工的农民如果对自己定位明确,也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职业规划能够帮助人们愿意工作,乐意工作,然后主动去创造价值,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这样不仅解决每个人的生计问题,更可提升整个社会的竞争力,为国家解决就业难题,从而推动和谐的就业循环。

2.职业规划可减少盲目跳槽

当我们有明确的求职目标时,我们就会有更多的理由去说服我们的用人单位,告诉用人单位,你就是他的最合适人选,对企业来说,每一家企业都希望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找到最合适的人选,当你有了明确的求职目标并把你最有利于这份工作的优势充分的表达出来的时候,你离应聘成功就已经非常近了。因为你有非常明确的职业目标,所以你就可以不用去漫天撒网,在各个你认为可能的工作机会前都投上你的简历。

很多人快速离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工作本身的不认同,这种不认同很可能是你无意识的,当然如果是有意识不认同的话,那很显然会更加加快你的离职速度,在这种因为你对工作本身的不认同所以当工作环境稍微有些不理想的情况下,比如跟老板或是同事稍微有些矛盾,或经济收入不是自己所认为的那么理想的情况下,而外面稍有诱惑,你就会容易选择离职,寻求表面上看起来是更好的发展。而当我们有了明确的职业规划以及明确的职业目标时,就会知道我为什么现在在这里工作,是为了积累经验还是为了提升技能,还是为了历炼些什么,这时候哪怕有再多的诱惑再多的挑战,对于工作的选择也会更加的慎重。

3.职业规划可避免迷失方向

不少大学毕业生就业前迷茫已经成为当下一种引人注意的现象。目前受过职业规划教育的毕业生竞争优势明显加强,这对职场人形成了强大的压力。那么,大学生应该选择什么专业?对自己已经表露出来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特长该如何保持和增强?其实,现在很多大学生对自身定位不清,目标不明,对自己的知识背景和天赋特长没有全面准确的判断,同时对于就业的认识多是纸上谈兵,缺乏核心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跟不上产业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岗位所需。

职业规划,你做好了吗


每一位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怎样才能找到既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又前途光明的职业?该为自己的未来做什么准备?答案是,你该做好一份职业生涯规划。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进入社会所从事的职业及发展的科学设计和事前构想,它包括确认职业目标、选择职业类别、规划职业的发展阶段等内容。职业生涯规划是人生事业发展的前置性工作、计划性工作,是在对社会环境进行评估、结合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制订出的个人发展战略。要首先制订自己的个人发展战略,即职业生涯规划。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走一步看一步的人是盲目的人,是缺乏科学性、计划性和前瞻性的人,在职场竞争中,没有计划和目标的求职者往往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因此,每位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学生,应当正确分析,科学计划,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还不知职业生涯规划为何物的人必须补上这一课,这既是竞争的需要,也是求职者对自己未来负责的基本表现。

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引个人职业发展的指南针,是个人发展的战略规划。

在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之前,求职者必须要确定一个愿景,明白自己要选择或接受什么样的工作,随后为这个工作制订一个详细的个人职业发展计划,这个计划就是职业生涯规划。

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求职者必须要搞清以下几个问题:

什么样的工作可以实现你的愿景。

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你该怎样实现你的职业愿景。

你要选择什么样的公司才能实现你的职业愿景。

为了实现你的职业愿景,你需要在哪些方面(如能力、品行等)提升自己,即该怎样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

骑马找马是为了找到更好的马,并使找好马的效率能够提高。

刚毕业应该如何给自己做职业规划


现在很多的在校大学生在找工作之前都要给自己做个职业规划,毕竟盲目的去找工作的话,就会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四处碰壁。因此,相对于将来走出校门后再做一些规划,这是很好的,未雨绸缪。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干着干着就能从这份工作中寻找到乐趣了,也就慢慢地适应了这份工作了。下面一起来看看在职业生涯中的几个坎,这些坎虽然不大,却有时会阻碍着事业和人生向好的方向发展。

第一坎:“青黄不接”阶段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很茫然,拿着文凭又没工作经验。工作两三年是职业生涯最“青黄不接”的阶段:你既不像毕业生那么“单纯”,又不像有四五年资历那样能“独当一面”,正处于“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状态。那么,这时候你如果跳槽找工作,其难度可想而知。

第二坎:“职业塑造”阶段

很多人在一个公司里面被当做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钉。工作3年后,你就会逐渐步入“职业塑造”阶段,逐渐熟悉组织文化,了解组织内情,建立初步的人际关系网,经过一段时期后,你的“职业性格特点”就暴露出来了:

哪些是你特长的地方,而哪些又是你不足的地方,于是你开始进入“职业塑造”阶段,对职业方向进行合理调整和矫正。

第三坎:“职业锁定”阶段

到了这个阶段,工作基本上是稳定了。工作5年左右,随着你对自身优劣势及性格特点的日渐清晰。在不断的实践锻炼中,你渐渐由“职业塑造阶段”走向了“职业锁定阶段”,开始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第四坎:“事业开拓”阶段

在这个阶段大家要面对的抉择有很多。工作10年左右,你的“职业”将成为终身的“事业”,意味着你开始从前期“职业阶段”中的技能、经验及资金积累走向人生事业的开拓历程。

可能你在这个阶段仍然保持着原来的“职业”状态,仍然是每天在为“老板的事业”而奔波,但年龄和阅历已经将你推向了事业的起跑线。

第五坎:“事业平稳”阶段

有了前面几条做为基础,工作15年以后,你已经步入“不惑之年”,前期“职业阶段”和“事业开拓阶段”已经为你奠定了基础。在这个阶段,你所需要做的是如何使你的事业在平稳的过程中持续上升。

这期间你还要不断地去观察市场、了解市场,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所以你可能会感觉很累、很辛苦,不过你见的多了,承受压力的能力也增大了很多,于是你也就能游刃有余了。

我们的一生当中,参加工作的这五个坎是必须要经历的。为了我们的生活,有很多人在做的工作都不是自己喜欢的,但是就算是这样我们也该热忱地去接受。所以说先做好一份职业规划是很有必要的。

你做好职业规划了吗?


就业,始终是当前社会最为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能否找到一份好工作?怎样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都会成为每一位步入职场的人士关注的头等大事。初涉职场之时,可能因为经验缺乏、资历不够等诸多原因导致求职者陷入先就业后择业的尴尬境地。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份工作已经不再是大多数人终其一生的选择,很多职场人士都将面临重新选择工作的机会。与此同时,随着个人阅历的增长、工作经验的增加,也使得职场人士更为主动地关注本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关注如何能够更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个人特长和能力,寻找更有利于个人发展的职业机会。

找准方向前进

近日,在广东智通人才连锁的现场招聘会上,笔者随机对50名HR从业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从问卷调查表统计情况看,有64%的HR给自己做过职业规划,其中有38%的HR给自己制定了未来1-2年内的职业规划。另外18名HR没有给自己做过职业规划的原因主要是:不知道该怎样进行职业规划、打算有机会转行、觉得人力资源部门就是打杂的、积攒经验自主创业

人人都有梦想,HR也不例外。他们在为别人铺路搭桥的同时,也在为自己的未来描绘蓝图。还是希望在人力资源这条路上走得更长远。浙江安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经理郑金华表示,当年是从销售、行政慢慢做到人事这块,都是边学边做。能像《杜拉拉升职记》里面的主人公一样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不断升职当然是好事。郑金华说自己的打算就是,三年内能精通人力资源各大模块,五年内能往职业经理人的方向发展。

有着同样期待的还有金娃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的人事主管朱小姐。我是从人事文员一步一步往前走的,公司提供了这个很好的平台,我希望凭着自己的努力能在HR道路上越走越远。

随着公司逐渐发展壮大,公司对人力资源部门也越来越重视了。佛山某电器有限公司夏经理表示,自己再通过几年的积淀,能上升到战略高管的位置,毕竟人才对于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了。

教师出身的周建民是深圳晨名模具制品厂的培训主管,我觉得在企业做培训工作,也发挥了我善于与人沟通的能力。工作做得得心应手的周建民还会不时参加各项培训活动来提升自己,当然,我更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成为自由职业者,做一名专业培训师。

如此看来,不少HR人士都在为自己的将来出谋划策,期待有更长远的发展。这倒也印证了人往高处走的说法。

路在脚下

与很多HR人士执着于专业道路不同的是,毕业于名牌大学的李牧(化名)先后在多家知名企业从事人力资源工作数十年,历经多次职位变迁。从基层一直做到战略高管,我只用了7年。李牧直言自己平日的工作量绝对是别人的翻倍。在旁人艳羡的职位光环下,却是让李牧苦恼的天花板。几经斟酌,他选择了自主创业。利用多年积累的人脉和资源,以及敏锐的市场意识,李牧目前做的项目进展得有声有色。

无论选择以后去做什么,关键是要有个清晰的规划。如今小有成就的李牧的建议是,HR应该快人一步的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才有机会阔步往前。

这也不乏是一些HR人士的发展方向。当然,首先要靠自己去认清道路,选准方向。从HR总的发展来看,随着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对HR的重视度逐步提升,需求会越来越旺盛。那么,如何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体系,积累个人的工作经验,是摆在每个HR面前的核心问题。职业规划师宋文艳如是认为,无论是职业选择,职业规划,首先要解决的,是我是谁的问题,认清了自己,才能让你找到你适合的岗位特质,才知道自己适合的工作以及在发展中需注意哪些问题。

接下来,我们会介绍几位HR人士,他们沿着自己的职业规划,纷纷走向不同的领域:人力资源总监、企业高管,咨询顾问、自主创业、行业专家

量身打造适合自己的道路

职业规划你准备好了吗


一项调查显示,95%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存在工作一年以后就跳槽的心态,不少大学毕业生甚至希望在同一企业工作的时间最好是3个月。记者所接触的一些人工作不到半年就辞职的现象屡见不鲜。有关专家认为缺乏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主要原因

上班族的频繁跳槽

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毕业生频繁跳槽,而且时间周期越来越短的现象值得关注。这首先与他们对参加工作充满好奇和向往,在临近毕业时急于找到一份工作,而不考虑自己实际适合从事什么工作有关。

另外,由于事先缺少对职业发展方向的清楚认识和明确的职业规划,导致他们在进行工作选择时存在盲目心理和侥幸心理,缺乏严肃性,在对待所承担的工作方面明显缺少责任感。同时,由于单纯从兴趣出发看待工作,对工作抱有不切合实际的幻想,事实上存在对实际工作的规范性、艰苦性要求在思想上认识不够,心理上准备不足的问题。

当然,也还有工作单位对这些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毕业生缺少职业发展方面的培训和引导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段时间过后,他们很快就没有了刚参加工作时的新鲜感,发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像原来想象的那样有趣,进而开始对日常工作产生枯燥乏味甚至厌倦的感觉,受上述因素影响,重新选择工作的念头开始出现并日益强烈,一旦工作中遇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即选择放弃工作单位或具体工作的处理方式。

可以说,部分大学毕业生根据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主动进行职业选择的意识不强,同时缺少一定的实践经验,以致思想上对实际工作的规范性要求认识不够、对真正参加工作有心理准备不足的问题,使得有些用人单位拒绝接受他们(甚至包括一些著名院校的毕业生),他们也选择用不断跳槽的方式报复用人单位,结果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

高学历待业群体的壮大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大专毕业生均比本科生容易找到工作,在待业的人群中,高学历的年轻面孔越来越多。

低学历的人比高学历的人容易找到工作的原因主要有:1.目前国内仍然存在基层组织内部人员的总体素质要求偏低,不愿意接收学历较高的人、担心不好管理的现象。2.低学历的人在工作层级和物质待遇方面的要求相对低廉,使组织在运行上有资源配置相对简单易行,货币成本较低的感觉。3.个别高学历的人将高学历混同于高能力,不愿接受一般性的工作安排或比较低廉的薪酬待遇,使得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4.多数刚毕业不久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缺少相应的实践经验,又往往自视清高,使一些希望引进外部人才的组织担心用不好、留不住,因而不愿接受他们。

主动不就业族的增多

现在越来越多的不就业族(多是青年)表现出主动失业的状态,他们有的无所事事靠父母养活。所谓不就业族是指达到工作年龄、具备工作能力和条件,却主动放弃工作、赋闲在家的待就业青年。目前,大学毕业生群体中出现的不就业族主要由出身于大中城市家庭的年轻人构成,其中很多人属于家中的独生子女。不就业族的出现原因有受相对优裕的生活环境影响,大学毕业生群体中的一部分人对生存的压力缺少实际感受的问题。

另外,这一群体中有部分成员在如何面对工作和未来的问题上存在困惑或抵触思想,在没有想清楚之前,他们宁愿先无所事事地呆一段时间。

也有一部分人由于家长过分溺爱的原因,对外部环境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感,在寻求工作方面缺少主动性,仍希望借助家长的帮助获得较好的工作,在一时难以实现他们的主观愿望时,选择了不就业。

不就业族的出现,说明目前大学毕业生群体中有部分人缺少独立面对生活与工作的能力;或者是由于缺少现代人力资源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使他们在自己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方面存在认识上的迷茫。

也有部分人是由于对现有工作性质或职位安排不满,采取暂时放弃工作的态度。不管实际原因是什么,都反映出他们身上存在的娇、骄二气。当然,少数因准备报考研究生或正在办理出国留学手续而暂时放弃工作机会的人不在此列。

职业生涯规划的缺乏

在校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现象比较普遍,参加工作后的青年人也不例外,因此他们常常不知如何面对职业选择和参加招聘活动的问题。无论对于待业人群中高学历群体和主动不就业族以及参加工作后频繁跳槽的青年人,缺乏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他们人生发展的最大障碍。

专家建议:1.大学生一定要在大二或大三的第一学期研读人力资源或职业生涯设计方面的课程或文章书籍,参加工作后的青年人也要看几本类似的书籍,争取对个人事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方面的理论观点有所了解。2.仔细思考并分析本人的生活兴趣和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大致形成自己的事业追求和事业方向选择。3.了解社会上的各类工作,选择其中能够实现本人事业追求或符合自身事业发展方向要求的工作作为职业,为自己确定基本的职业目标、划分出大致的职业发展阶段。4.选择符合职业目标要求且能够实现本人特定职业阶段要求的组织作为开始个人职业生涯的第一站。

毕业生怎样做好职业规划


在大学的校园里有不少同学在即将毕业、走上社会的这个特定时刻,才猛然发现自己在大学里收获甚微。2009年初,我公司开发了一个大学生就业实习促进的新项目。在整个项目的行进过程中,我对大学生就业的困难以及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大学生的职业规划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对于专业、兴趣和职业的困惑;第二是普遍存在社会参与和适应问题。大学生甚至成人在就业与择业的时候,都会存在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行业和社会的现象。

大学生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之前,每个大学生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干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干什么等问题。

二、确立目标,规划未来。在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前提下,大学生应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明确达到职业目标需要具备的素质和实现目标的优劣势。

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大学生不仅要具有相当数量的知识,还必须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四、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面是用人单位选择的依据。用人单位不仅考核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考核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等。

五、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和职业训练,增强适应工作的能力。职业训练包括职业技能的培训,对自我职业适应性考核,职业意向的科学测定等。

六、加强自我修养与锻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未来职业生涯的成功,首先应该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职业定位和职业目标,并且把目标进行分解,然后设计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图,并且付诸行动,经过不断努力和调整,直到最后实现我们的职业发展目标。同时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赖于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多方面的紧密配合与全面推进。

做好职业规划,防止毕业即失业


 7月,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大战正处于冲刺阶段。但某高校法律专业的优秀生Lisa却困惑得很。说话慢条斯理的Lisa,平时连与人吵架的勇气都没有。当同学们纷纷找到律师行、媒体的工作时,她却屡屡在面试中败下阵来。其实,细心、做事有条理且有不错的文字表达能力的她,也醒悟到若早点将就业方向改为文秘、编辑职位,会取得更佳效果,只可惜没有提前接受专业人士的意见,做好职业规划。

其实,这种急需而又缺乏职业规划的困惑,在当今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并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2007年,国家教育部就要求每所高校都配备职业规划师,职业规划师这个新兴行业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从业人数也迅速增长。日前,在第六届广东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上,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明年将要求省内高校将职业指导课程列为必修课。

成功例子

新专业毕业生从迷惘到冠军

2007年毕业于华农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经营方向)的潘文钦,现在某知名房地产公司从事策划工作,所从事的职业是早在大学期间已明确规划的。回忆刚上大学之际,作为这个专业的首届学生,潘文钦没任何前辈的经验可借鉴参考,他一时对未来的发展道路产生疑惑,提不起劲。

不过,他带着这迷惘加入了该校职业规划组织在校学生职业规划园,经过老师的辅导,参加各种职业规划的培训,到社会上做大量职业走向的调查和实践,逐渐改变了自己对所学专业的看法。他从最简单的修改简历做起,学习职场礼仪,再了解行业动态,后来,勤奋工作、表现出色的他成为第二届园长。之后,他参加了第二届广东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在那次大赛中,曾对未来就业一片迷惘、对所学专业欠缺归属感的他明确表示自己的目标就是成为一名房地产规划师,并获得总冠军。现在,如他所愿,他正从事着当初在职业规划大赛中的目标职业。

认清目标工作充实刺激

而去年毕业于广州某高校研究生的小蔡告诉记者,早在2007年本科毕业时,她没有去找工作,而是决定以后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所以选择去读研。但读研后,她却发现自己活泼好动喜欢新生事物的性格,与安静的学术研究生活格格不入。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职业规划这一概念,于是首先在网上了解了职业规划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性格测试,随后又求助于学校职业规划师的意见。她决定放弃继续求学的想法,将求职方向定为文案策划和媒体等方面的工作。现在的小蔡已经离开了广州,前往北京某广告公司发展。虽然在京城的日子过起来并不容易,但小蔡说,现在的工作,让她觉得每天都很充实,也有足够多的新信息刺激着自己奋斗,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高校必修

职业规划从大一开始

早在2009年,在华南农业大学,职业规划课程就被列为必修课,这是省内最早将此列为必修课的重点类院校之一。而且,这些职业规划课程在大一新生结束军训后就开始了。此外,该校拥有20多个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Global Career Development Facilitator,美国咨询师认证管理委员会NBCC推广的全球职业规划师认证),其余高校大多每校只有寥寥几名职业规划师。目前广东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已举办过6届,而该校还连续4届获得十佳。

师兄师姐指导师弟师妹

华农的教育管理副研究员谢珊是其中一名全球职业规划师。她向记者介绍,针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就是五步:认识自己、认识环境、职业定位、计划实施、反馈修正。

有趣的是,该校还让职业规划交给学生层层自治。近两年来,该校的所有学院都设立了职业规划组织,师兄师姐指导师弟师妹进行职业规划是最常见的,还有老师辅助。不少校友回校参与职业规划交流活动,又会招收自己优秀的师弟师妹。谢珊说。

规划关键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

在就职业规划问题前来咨询的学生中,读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对就业不知何去何从的占了不少。谢珊说:每个专业都有切入点。如有学生是读计算机专业的,却热切希望从事美术方面的工作,老师就会引导他将来从找网络工程的工作转为做广告设计的工作。谢珊又说:我也建议想转专业的同学可利用读双学位达到目标,我们给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就追求成本最低化、人生价值最大化。如有读英语的同学不喜欢这专业,反而喜欢法学专业的工作,则可建议他们去读法学双学位,日后就可在外资企业中从事涉外法律的相关工作。

做好职业规划,让你不“瞎忙”


工作竞争激烈,忙碌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有些人忙得很充实,有些人很忙很累。为了生存,或者只是因为一种惯性,忙碌,忙碌…“穷忙族”最突出的特点是,他们总是很忙,甚至加班,但不知道他们在忙什么,为什么而很忙,他们看不到效果,也看不到希望。甚至有些人被迫谋生,或者自己的技术含量不高,身兼数职,每天劳于奔波,没有时间充实自己,不仅精神恶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工作场所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弱,这就意味着工作场所的竞争力越来越弱。一个恶性循环,到头来只能是一个忙碌的空虚。

如今,越来越多的上班族抱怨自己“又穷又忙”,其中不乏那些月收入近1万的白领。事实上,无论是今天我们都在忙着高薪还是生存,关键取决于你是忙碌还是有价值和有前途。没有目标的忙碌只会导致明天的贫困。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于新来者来说,“忙”是可以理解的,是一个必要的成长过程,但经过三到五年的工作,它仍处于“穷忙族”之中,所以我们必须反思原因。

做好职业规划,让你不“瞎忙”

“穷忙族”的翻身术:职业规划是关键

“忙”就像一个漩涡。你越深入,越难摆脱它。如何有效地摆脱“忙穷”,成为自己的主人?你可以找到很多“忙碌”的原因,但是否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是关键。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到这个问题:

1、做好计划,忙碌更有价值

当我们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明确的职业目标,我们就会知道为什么我在这里工作,积累经验,提高技能,或从中获得一些经验。对于一个人来说,他想要发展他的事业,确切地知道他想要什么,给他的工作以意义,即使他很忙和累,他会在这个时候感到非常有价值。相反,你会感到忙碌,甚至受苦。

2、做好规划,忙于提高效率

职业生涯规划,定位会清晰,目标会更清晰。当前的任务是如何逐步有效地接近目标,直到目标实现。你将努力寻找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对你自己来说,一目了然的是什么需要改进,什么需要锻炼,什么更具竞争力。每天的忙碌就是直奔目标主题,正确高效,减少因困惑而绕道的次数。有针对性的忙碌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动机。

3、做好职业规划,忙碌更有效率

由于对工作和职业的认识,我们将更多地从事工作,工作主动性将大大提高。在这一投资过程中,我们的职业竞争力将得到相应的提高,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所获得的回报必须是慷慨的,包括声誉、物质和精神方面。

在今天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很忙,有些人知道他们很忙,甚至知道自己需要进行职业规划,但如何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大多数人都无法给出答案。小编提醒大多数职场朋友,如果你还“穷忙”,请务必考虑一下,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目前的工作对您的职业规划有益吗?如果答案清楚肯定,恭喜你 - 这样的贡献是值得的;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请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并立即开始改变!

准毕业生应做好职业规划


准毕业生应做好职业规划

1990年出生,6岁上学,18岁高中毕业考入大学,今年进入大四,明年正式成为2012届毕业生。如今,这批被人们认为 不靠谱的年轻人,就要踏上职场了,他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和应对?90后们,面对未知的挑战,你们准备好了吗?

职场规划有模有样

期待月薪2000元以上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现在正是90后进入职场的准备期。很多同学纷纷表示,现在招聘会越来越多了,是个找工作的好时机。反正现在我身边的这些人,都是希望通过第一份工作积累一些社会经验,然后再跳槽。大四同学李然告诉记者:但是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金方面还是有一些要求的,就是2000多元。说完,李然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毕业进入职场后,改头换面就是一大笔开销,拿了工资还想多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再时不时和同学聚聚,玩玩如此算来,2000多元只够维持他们的日常生活开销。这还得是家是本市的,不算房租和吃饭的钱呢。所以,工作薪金最起码要在2000元以上啊!李然和她身边的同学都这样认为。

这时候既是招聘的旺季,也是考研、考公务员复习的黄金冲刺阶段。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想通过考试找工作和通过招聘找工作的学生比例大概为1:1.现在就业压力这么大,趁着这最后一年复习,如果能考上研究生,也是给自己以后就业增加一个砝码。考公务员就更容易理解了,考上了就是一个金饭碗,而且还有很多岗位只招收应届毕业生,所以我们更得抓住机会!同样是大四的刘同学向记者说。

而说到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他们中的多数人都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毕竟我们的人生还是要我们自己去负责,去闯。李然坚定地说:无论是踏上职场生涯,还是继续求学之路,我们都在为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而努力着!

对待工作无所谓

用人单位很忐忑

现在的90后,找工作真挑剔!看着他们无所谓的样子,都不敢录用了!一位在企业负责招聘工作的王先生说着自己的无奈。尤其是一些家里比较有钱的90后,根本就不把工作放在眼里,只注重工作是否好玩、是否轻松,动不动就炒老板的鱿鱼!王先生感叹道。他还和记者举了个例子,前一段时间,他们通过招聘录用了一名毕业生,其实,我们企业也不排斥年轻人,他们的加入更能带动大家的热情,又有朝气。这入职手续都办完了,我们也有老人儿带她,逐渐交给她一些工作任务。可是过了两个月她突然找到我说要辞职,然后也没交接工作就直接不来了!王先生非常无奈,工作只得再交给其他人继续跟进,无形中增加了不少麻烦。

记者也电话联系了一些在企业负责人事工作的HR,他们都有一个共识:现在的90后的确是年轻的新一代,和以往录用的人对工作、公司的要求都大不相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HR说,现在的孩子找工作,已经不是以前的求职者把自身未来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年轻吃点苦挨点累也无所谓的心态了。他们更多的是看重企业的待遇、福利、假期能否保证,这也让很多HR非常苦恼。毕竟现在已是90后就业的高峰期,为能聘用到合适的人才,只能在适度的范围内改一改公司的规章制度了。

个性固然重要

更要适应社会

面对即将到来的就业招聘会高峰,学校的老师对这些90后的学生们也有很多想说的话。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招生就业处白日东副处长告诉记者,其实这些90后的学生们面对更严峻的就业压力,一方面是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完全退散,另一方面是现在大学生普遍化,让大学毕业生没有了往日的优势。白处长认为,现在的90后身上还有很明显的孩子气,性格过于娇气、懒惰,而且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当然,不能说所有的90后学生都是这样,他们身上也有很多优势,比如在面对他们喜欢的事情时,他们都非常钻研,像是网络、计算机方面他们就非常在行,而且在面对新事物时,他们往往表现出很强的适应能力,其实这些都是他们求职的砝码。白处长笑着说。

同时,白处长建议准毕业生们首先要做到对专业知识的扎实学习、牢固掌握,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其次,要有职业认知,对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活做一个规划。比如,三年后我要达到一个什么水平,五年后我要达到什么职位,十年后我要有什么样的能力。有了目标和方向,工作起来才能更有动力。基于此,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已经开设专门的职业规划课程,并作为必修课让大家系统的学习,为学生以后工作打好铺垫。

不可否认,时代的特征会在某一代人身上刻下深深的烙印,这也许是90后这一标签的由来。然而,撕下这个某种程度上来说带有戏噱意味的标签,他们,也是有活力、有朝气、有主见的年轻人。白处长坦言,希望社会能给90后的孩子们更多的时间让他们成长。相信,90后的时代可以更精彩。

阅读了本文,欢迎继续阅读职业规划相关文章

职业规划:你是否搞不清为谁工作


经常有人抱怨工作如山,为什么我们做事情总是慢一步呢?究其根源就是缺少目标,不清楚自己在为谁工作,工作是为了什么。

如果说金钱是商品的价值尺度,那么时间就是效率的价值尺度。因此对于一个办事缺乏效率者,必将为此付出高昂代价。很多职场成功人士比别人只是工作早一步:比别人早想一步、早创新一步、早行动一步早一步计划,早一步执行,早一步督导,早一步创造效益,早一步收获成就。早一步是一种智慧,是获得成就的钥匙。

经常有人抱怨工作如山,总也做不完,领导在后面催得急,自己手足无措瞎忙乱。但是,工作多并不能成为效率低的借口。那么,为什么我们做事情总是慢一步呢?究其根源就是缺少目标,不清楚自己在为谁工作,工作是为了什么!

高效率一定是对既定目标的刻意追求,这种刻意追求就是产生高效率的直接原因,内驱力和执行力是否强劲也是决定一个人工作效率高低的重要前提。没想要高效,不知道为什么高效,工作就绝对不会高效。每一个人在职场中都像是在不同轨道上行驶的列车,在同等时间内谁跑得快,谁才有可能领跑职场!

很多职场人在工作中总是处于被动状态,总是在上级反复提醒、要求、催促、威胁之下才能完成工作,总是抱怨上级安排任务过多,刚做完一件工作还没缓过神来,下一件工作就像炮弹似的投射过来,被炸得晕头转向,不得不在眼冒金星中加班加点;还有人抱怨工作头绪多,临时任务总让人感到应接不暇,疲惫不堪。

搞不清为谁工作的人,自找苦吃

认为自己是在为别人打工的人,对待工作不会有很高的要求,觉得工作做多做少、效率高低对自己的意义不大:为别人打工,何必紧追紧赶把自己搞得那么辛苦?干快干慢都挣那么点儿钱!这类职场人一旦发现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通常不找自己的问题,相反会抱怨企业、抱怨工作、抱怨领导,而且,怨气越大,越不甘心付出太多的努力去工作,从而陷入得过且过的恶性循环之中。

搞不清为谁工作的人,赔本买卖

认为自己是在为别人打工的人,?干一点工作就像自己的钱包被别人掏了一样不划算。做一件事就计算一分薪酬,相同时间内多做些事情,每件事情的平均报酬降低了,自己不是赔本了?在这种小九九的影响下,他们做事只管拖着走,拖过了一天又一天,拖过一年又一年,最后拖过了自己的最佳成长期,拖过了自己对工作技能的快速掌握期,拖过了自己施展才华的关键期,最终沦为效率低下、工作平庸的人。

搞不清为谁工作的人,工作没效率难

认为自己是在为别人打工的人,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工作的乐趣和意义。在他们眼里,工作是谋生的手段,工作是沉重的任务,工作是乏味的坚持,他们年复一年地重复着没有丝毫激情的工作,自己不快乐,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效率自然也上不去。

搞不清为谁工作,放弃发展前景,丧失追求高效的动力

认为自己是在为别人打工的人,只想自己合适,不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也很少能够得到领导、同事的尊重和赞赏,自己与企业、同事的关系仅仅是挣钱吃饭那么简单,尽管每月都能拿到薪水,但是看涨就难了,这样无形之中会丧失很多机会和收益,最终失去老板的信任和同事的尊重,错失职业生涯的最佳发展期和加薪晋职的机会,给自己的职业前景设了一堵墙。没有更好的愿景,哪来追求的动力?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指出: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是做正确的事。平时一向按部就班、从不追求高效工作的人,也不会注重工作效能。要想在职场中脱颖而出,要想证明自己足够优秀,要想获得领导的赏识和同事的尊重,除了真正努力实现以高效率工作创造高效益,恐怕没有更好的方法。

今天,庖丁解牛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厨师在分割一头壮牛之前,需要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前期潜心钻研牛体构造,把屠刀在磨刀石上反复打磨锋利,然后深吸一口气,目测下刀的基准尺寸,再用手找准下刀的部位,他依顺着牛体本来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在骨节间的空穴使刀,哗啦一下骨肉就已经分离,还不会磨损刀刃。工作中要想获得高效率,工作前细致周到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有人不把事前计划当回事,喜欢摸着石头过河,有时工作做到一半,才发现偏离了预定的方向,前功尽弃只得重新开始;有时在工作提交后,才发觉漏洞百出,根本不是领导需要和满意的东西。这种状况越多,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折扣越大,只会落个受累不讨好的结果。

美国企业界流行这样一句话:上帝不会奖励努力工作的人,只会奖励找对方法工作的人。

我们习惯于整日忙碌,却一刻也不肯停下来规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不去寻找高效做事的方法,成了整日奔波劳碌却始终无法摆脱贫困的穷忙族。只有高效益才能带来高收益,而想获得高效,方法很重要。

如果你整日忙碌得不辨东西,忘乎南北,而你的收入却纹丝不动,这时你就要停下手头的事情,做一个深刻的反省:高涨的工作热情和坚定的职业追求是不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是!但它们好比马车的两个轮子,正确的方法才是驾驭马车的车夫,才能保证马车在最短时间内驶向目的地。

忙的左边是一个竖心,右边是一个亡字,当人忙得昏头胀脑,忙到失去自我时,心就死了。现在职场竞争如此激烈,如何保证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忙碌,而不是穷忙和瞎忙,是所有职场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美国时间管理之父阿兰拉金说过:勤劳不一定有好报,要学会聪明地工作。

身处职场,大部分人不是不想做好工作,而是不懂得或者是找不到做好工作的方法,无休止的低效忙碌让很多人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在职场备受打击。

现实社会证明,只有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并最快掌握方法的人,才能体会到轻松工作的乐趣,才能给出老板满意的结果。无论你是忙碌还是悠闲,做出成果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刚毕业?你是否做好了职业规划?》一文,由编辑精心撰写而成,希望对您的职业规划有所帮助,更多精彩请访问“做职业规划”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