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职业规划。

第三部分,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家庭环境分析、例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等。感谢您阅读《上大学先选学校还是先选专业?》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高考过后最重要的是选学校填志愿了,学生们就不得不纠结于上大学先选学校还是先选专业?

由于本人在一线从事多年高考志愿填报实战工作,往年已帮助众多学子上到了性价比高的院校和专业,在这里我也分享下,在高考报志愿中该注意的问题。如果你有亲朋的孩子,今年参加高考,也在纠结这些问题,不妨给他们念叨念叨。

分数足够高,当然是既保院校又保专业ZC530.COm

如果分数足够好,当然是既保院校又保专业,这不是废话吗?!谁不想又上好的大学,又能学到好的专业呢?比如都希望能上到北大,又能到光华管理学院学金融,都希望能到清华,读经管学院的会计专业。如果你的成绩足够高,我当然要劝你院校和专业两全其美。

像我去年指导的一名考生,她成绩高出一本线上70分左右,这个分数没有实力冲击最顶级的院校,但是考虑到这个孩子既想上一所985名校,又想上最想读的金融学专业。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本身名校竞争就激烈,再加上金融学专业又是专业中的热门,所以就比较难选。但是,对于有经验的老师来说,还是能为她淘到最理想的组合。当时,我给她所选择的是湖南大学(985名校)+金融学专业(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首批部级重点学科,有博士点),最终这个孩子如愿被湖南大学金融学专业录取,家长和孩子都皆大欢喜。

个性比较突出的孩子,建议优选专业

5月份,由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和新精英生涯联合研发设计的生涯教育实验室,在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上展出亮相,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各界好评。这个实验室可以在体验中逐步清晰自我的兴趣、能力,发现潜能,对未来生涯发展充满期待。我认为这个产品,对于中学生生涯探索,在高考升学中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我在一线的讲座现场,接待的家长和学生中,对于高考填报志愿,大多孩子都没有过多的专业意向乃至未来的职业方向。对于家长总是要求,孩子的分数不要浪费,孩子学的专业是不是热门专业,将来好不好找工作,好不好出国留学。

对于高考学生来说,我还是建议多利用市面上靠谱的测评(比如新精英生涯研发的测评量表),在填报志愿前,对自我的性格特质进行测评,给在填报志愿时做个参考。

如果通过测评感觉对自我认识还不是很清楚的孩子,还是建议优选学校,尤其是选择一些按大类招生的专业。比如文字功底不错,想学新闻专业,如果拿不准到底是学新闻学还是编辑出版学,那可以选择新闻传播类按大类招生的专业,这样等进入大学以后,一般到大二或大三时再细分方向,这样让孩子在大学期间还可以更好的探索自己,再选择自己更兴趣的方向。我在实际中也遇到有少数的孩子,在某些方面确实有特长,再参考测评结果,跟孩子的深入沟通后,一般我建议这类学生,注重专业,在学校选择上,稍微降低层次。尤其是在平行志愿报考模式下,一般都在原有分数上,冲击更好的学校,反而忽略了专业选择。比如,我曾经遇到过一个确实在新闻方面有潜质的孩子,最后在学校层次上降低了,最终被重庆大学新闻学专业录取。

成绩不佳的学生,建议优选学校。

在咨询中遇到最多的考生,往往成绩都是在一本线边缘,这类成绩的考生最大的纠结在于,到底是选择一本的学校,而专业上不那么在意,还是选择二本的学校,挑一个中意的专业?

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孩子在某些方面有潜质的,不妨在二本里选择挑选性价比高的院校和专业。其实,在二本批次里,只要好好研究,还是有不少优质的高校可选。比如,南京审计学院属于审计署和地方共建高校,在审计学方面很有优势。

这样的话,不仅能学到适合孩子性格特质的专业,能更好的满足孩子的才干,更利于孩子学有所成,将来也更好的走向职场。如果孩子没有特别的专业意向,各科发展均匀,可塑性较大,建议挑学校为主,比如尽量在一本批次里,给孩子选择一个性价比高的大学就好,至于专业,尽量挑大类招生,再不成就选跟理想专业相近的专业。尤其对于文科孩子来说,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可以对于学校的考虑更多些。因为,现在的不少用人单位,还是很看重第一学历是不是一本院校,这种情况尤其在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比较看重。

我遇到这类案例比较多,曾经有一位孩子平时成绩就不稳定,高考中发挥不佳,最终仅考出二本线成绩。孩子就想去师范类大学,读汉语言文学专业。因为成绩正好跟二本线划线分数一致,要在二本里选择学校的话,很难选择,更别说优质的师范类大学了。要么,就只能在三本里选择了。好在,我接了这个孩子咨询服务。最终,凭借经验,牺牲孩子上大学的地域考虑,给孩子选择了广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最后顺利被录取了,应该来说性价比非常高。首先,院校是省属师范大学,该校在广西当地是按一本院校招生院校,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是该校国家级重点学科,地域上虽然距离有点远,但是院校地处世界旅游名地桂林,风景如画,一个如此低成绩孩子,有这样一个录取结果,是相当不错了。

当然,在上大学选学校还是选专业上,还要结合多方面因素考虑。对于一般考生而言,有一个原则:高分考生,奔名校;次高分考生,奔特色;考分中上等考生,兼顾学校和专业;一般成绩考生,奔专业;成绩较低考生,奔实用。

延伸阅读

先就业还是先择业?怎么定


一份工作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第一份工作对于大多数毕业生来说特别重要

每到毕业季,校园内谈论最多的便是大学生就业问题。一份工作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第一份工作对于大多数毕业生来说特别重要,毕竟这是走入社会关键的一步,关系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不得不认真谨慎。

自主择业时常让毕业生又爱又“恨”。爱的是拥有更多的就业选择,开放的市场有机会选择任何喜欢的职业;“恨”的是很多时候不清楚喜欢的职业长什么样子,或者是我喜欢的职业不喜欢我,个人能力达不到岗位要求。

在就业问题上,毕业生们有选择的自由,但也会带来压力和迷茫。很多人有这样的疑惑:是先就业再择业,还是先择业再就业?

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

1.不论是先就业还是先择业,其目的都是找到理想的职业,以理想职业为导向。

2.两者是找到理想职业的不同路径,是过程不是结果。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样的职业才是理想职业。其次,既然是不同的路径,那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路径。

理想的职业

理想职业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一份稳定的工作,在许多父母看来就是最理想的职业,而在年轻人眼中,具有挑战性创新性的职业,才是理想的追求。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理想职业也只是趋向于理想状态的职业。随着人的需求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理想状态也会发生变化,这就决定了寻找理想职业状态是个不断趋近的过程,要不断的修正和调整。

在理想职业的选择上,要从自我探索和了解职业世界两方面入手。

1.自我探索

兴趣:根据以往的学习经历、实践经验、社团活动了解感兴趣的领域是什么,兴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所从事的行业。

能力:掌握了哪些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

性格:在生活中对他人、对事、对自己、对外在环境所持有的态度和习惯化行为方式是怎样的。

价值观:探索和理解什么是有价值的,值得做的,对个人最有意义的。

了解自我是定义理想职业的关键。很多人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却不清楚究竟想要的是什么,总是习惯别人给答案的人,首先要做的是转变“等、靠、要”的想法,从了解自我开始,主动介入。

2.职业世界

对职业的了解,并不是毕业生的“专利”。从大一开始,甚至更早,就应该着手了解职业世界。由于求职就业对于非毕业生来说,没有强烈的紧迫感,时常被忽视,直到临近毕业时,才感到了解到的职业信息太少,视野和思维难免受到局限。

行业:与行业对应的是自我探索当中的兴趣部分,不论是金融、互联网、教育、媒体还是传统制造业,都有各自的行业特点和职业特征,可以聚焦感兴趣的行业。

职位:也就是在企业中具体是做什么的,比如营销、财务、市场、生产、研发等岗位。很多同学求职时只想进入大公司、大企业,认为平台大机会多,却没有弄清楚在企业里面要做什么。不同的职位对个人能力的要求也不一样,毕竟求职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岗位。

组织性质:包括机关单位、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自由职业、自主创业等,不同的组织性质具有不同的组织文化。

职业回馈:包括职业生涯路径及发展、培训机会、工作环境、工作时间、福利保障等。

3.匹配度

在求职的问题上,进行自我探索是为了明确个人需求,了解职业世界是为了明确职业对人才的要求。当个人满足职业要求,职业满足个人需求时,匹配度最高。但大部分时候,人职匹配度并没有那么高。

在匹配度问题上,主要有几种情况:

1. 个人需求明确,满足职业要求

2. 个人需求明确,不满足职业要求

3. 个人需求不明确,满足职业要求

4. 个人需求不明确,不满足职业需求

第1种情况下,一般不会出现矛盾冲突,可以顺利就业;第4种情况下,就业的主动性较弱,往往选择被动就业。而第2、3种情况下容易出现矛盾、纠结和犹豫的状态,这时最容易纠结于是先就业还是先择业。

如何实现理想就业

实现理想就业的方式有两种:

1.个人能力能够满足职业的要求,职业提供的回馈能够符合个人需求,在求职时一步到位。

2.个人需求和职业要求与理想就业状态有差距,要继续通过后续的探索定位、能力提升、平台转换等方式,达到理想就业状态。而要完成好这些后续任务,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工作中不断探索、锻炼、修正和调整。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理想的就业状态也非一蹴而就。一个人的职业发展路径通常要经历生存期、发展期和事业期。

对于大多数毕业生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尽管还有诗和远方,但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生存能力,很难谈发展谈理想。

经过职场历练,度过生存期来到发展期,职业能力得到提升,积累了更多的资源和平台,逐渐形成个人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将探索和发展更多的职业可能。最后,在实践中努力实现个人价值,职业进入事业期,达到自我实现。

当然,终极的自我实现是不存在的,如同人的需求一样,当某个个人价值被满足后,会有新的价值诉求出现。新的价值诉求将人带到新的更高的层级,在更高的平台上,会再次经历“生存、发展和事业期”,循环往复,呈现螺旋上升的状态。

所以,在个人需求和职业要求与理想就业状态有差距时,先解决好生存问题。以理想职业为目标,在实践中继续探索调整、锻炼能力、积累资源,寻找机会和平台,实现理想就业的转化。

求职技巧固然重要,但平常的积累和学习提升才是关键。就业与择业究竟哪个重要,实际上说的都是“如何实现理想就业”。

对于在校大学生,要尽早进行自我探索和职业世界探索,了解个人对职业的需求以及职业对个人的要求,有意识地学习相关的岗位知识、锻炼技能、培养个性品质,提高就业的主动性。

在未能满足要求时,先解决好生存问题,在实践中学习和提升,努力探索更多的职业可能,实现个人价值。

应届生求职:先就业还是先择业?


李开复说:“当你申请第一份工作的时候,要把成长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不要去考虑薪资。要积极主动的去申请那些你真的感兴趣的事。”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很多人告诉我们“先就业,再择业”,“骑驴找马”。事实上,很多人都已经陷入了一个误区,所谓就业形势严峻,是指市场人才饱和度高没错,各种专业不对口的情况十分常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完全抛下专业,只求一个工作岗位。在你尚未找到人生航向,尚未确定自己的工作兴趣所在时,第一步非常关键,它有可能影响你一生的职业发展。

(应届生求职:先就业还是先择业?)

如果你是刚出校门的新人,那你唯一的优势就是可塑性强和一身的冲劲。

所以,当你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就要好好珍惜眼前可供选择的机会,千万不要有一种想法:我先找个工作安定下来,然后再慢慢找个更好的。这话说得容易,可是实现可是很困难的。你的供职单位请你不是来吃白饭的,你不可以不负责任地仅仅把它当成备胎,一旦进入单位,你就需要付出自己百分百的努力,白天加黑夜,你就这样将自己几乎全部的精力耗在了自己并不怎么喜欢的职业上。还谈什么再看看,再等等?因此,在面对一份工作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它究竟能给你带来些什么,不能给你带来些什么。

李开复在接受新浪教育名博访谈的时候说,现在很多毕业生在选工作的时候只有一个评估方法,就是能挣多少钱,这是一种不完整的,甚至可以说是很错误的理念。

我们找工作是为了找一个能继续学习的工作,然后再一边学习一边工作,让自己在将来的几年内有更大的职场竞争力。未来比今天更重要,积极比安稳更重要,学习比金钱更重要。把眼光放得更长远,清楚自己喜欢的领域是什么,清楚自己的能力是否能被挖掘,而不仅仅被薪资困在眼前。

为什么要上大学?上大学值得吗?


每一年7-8月份,就有一批即将要上大学和从大学毕业的人群。他们中的很多人以及他们的家人,可能为刚刚过去的几个月或是几年投入了相当可观的时间、努力以及金钱(债务)。但这些付出值得吗?


某些证据表明,为大学投资是物尽其值的。今年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美国的一间独立民间调查机构译注)一项针对美国高等教育质量及其满意度的 调查 显示,毕业生中有 74% 的人认为他们所受的教育 对增长学识相当有用,69% 的人认为 教育让他们更加成熟, 55% 的人称 教育对将来工作就业很有帮助。此外, 86% 的人觉得 上大学对他们个人来说是一项很好的投资。


大学教育:功利视角下的偏差


尽管如此,有关高等教育 失败 的声音仍然源源不断地传来。其中大多跟资源获取不平等有关,比如学费太高、入学政策不公、退学率过高等等。令人失望的还不止这些,研究生和兼职教职工遭到压榨,华而不实的东西受到追捧(看看那些水平赶得上专业的高校运动队,还有华丽装潢的学生宿舍和活动中心),形同虚设且开销巨大的行政职位一个接一个冒出来。


这些批评所指向的问题都很重要,但与皮尤调查显示的乐观情形并不矛盾学生在教育中获取的核心价值,依然是学习知识、学习道理、为将来踏上职业道路做准备。


但是,这些负面议论也使我们清楚地意识到,当下的教育质量着实堪忧。最明显的就是,现在的大学课程设置让学生跟他们本应去学习的东西脱离开来。在如今的大学生看来,大部分课程都 无聊透顶,只有关乎就业,或者教师用讨人喜欢的方式授课时(多点趣味、来点激情、 潮 ),课堂内容才值得一听。


这样一来,学生只要混够了学分就心满意足,也就只愿意付出取得到这个分数的时间学习。教授已经不指望学生能够真心实意地投入了,就算交上来的作业充其量只能算勉强合格,他们也往往会给一个好分数(B 甚至更高)。


即使在生源优秀、师资一流的院校,学术激情的匮乏也是真实存在的。随着学校整体质量的降低,这种现象愈发明显。这源自于学生和教师对一个基本问题存有误解:


大学是做什么的?


大学之本:构建学术生态圈


首先,大学不只是对学生施以教化的机构,这是它的一项重要功能,但并非其 存在之理由 (注:原文为法语)。大学最根本的功用,是孕育一个学术生态圈,一片学术思想的沃土,这里激荡的是我们对科学的理解、对人文的体会,以及对艺术的表达。


如今,这个学术圈的成员主要是高校各个院系的师生:科学家、人文学者、社会学家,以及钻研艺术的学者。还有法学、医学和工程,这些学科的应用技能也深深植于科学理论和人文知识之中。倘若高等教育也开始像教育或技能培训那样,重视实践甚于理论,那么我们就脱离了高等教育的核心特征学术文化。


只有把学术文化视为我们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才有存在意义。要不然,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吧用一个汇聚了职校、技校、专科院校及各种辅导培训功能的大综合学校 ,低价高效地为青年人提供职业培训,教会他们做人处事的基本。这样我们就不必花大价钱、下大力气去养活诸如物理学家、哲学家、人类学家和艺术历史学家等专家教授了。如果我们不推崇知识、不尊重各个学科致力的追求,那么高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好的教学不是让课程变得有趣,而是让学生成为更有意思的人。


这对于我们如何看待大学课堂的现状有着重要影响。教师首先要将自己定位为学者,其使命是专注于对诗歌、历史、人的心理、物理、生物等等等等,他们自己的专业进行探索和思考。教师还应该认识到,这种专注不仅仅源自于他们个人对某些问题的兴趣,同时还应体现一种信念:就算是眼下看不出实际的用途,这些问题对全人类具有普遍的意义。正因如此,每个学科都既有人教学生、又有人做研究:大众需要知道专家在研究些什么,而专家要保证其研究始终与常人相联。课堂正是维持这种联系的主要所在。


反过来,学生也应该认识到,大学教育对自己的知识增长与境界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并非是像我们常说的那样让一门枯燥的学问(诗歌、物理、哲学等)变得有趣 的手段,而是让学生看到这门学问本身是多么有趣。比起让教师去适应学生,学生自己跟上老师更为重要。好的教学不是让课程变得有趣,而是培养出学生更多的兴趣,进而使之成为更有意思的人。


俗话说,大学最重要的学习在课堂之外学生都非常赞同这种说法。考虑到他们的实验室、图书馆以及研究项目,很多教员也会予以认同。但事实是,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最关键的学习恰恰发生在课堂之上。

职业定位 须先定向


职业定向是对自己未来职业方向的选择与确定,是做出职业选择决定的重要一环,把握好了这一环节,就可以使自己的爱好和社会劳动分工系统的需要保持最好的平衡。探究职业定向不妨尝试以下方略。

第一,认识自我。认识自己是定向的基础。认识自己,也就是自我剖析,这在定向过程中始终是第一位的。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审视,着重对自我价值的了解,对个人资本的识别定位以及个人对职业生涯的态度;二是挖掘,对个人潜在能力的挖掘。SWOT分析法是一种较为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人或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从整体上看,SWOT 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SWOT分析法最早是南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所谓SWOT分析,即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动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将这一分析法用于职业定向,可以将问题按轻重缓急分类,明确哪些是目前急嚅解决的问题,哪些是可以稍微拖后一点儿的事情。哪些属于战略目标上的障碍,哪些属于战术上的问题,有利于择业者做出较正确的职业决策和职业规划。

第二,培养兴趣与实力。兴趣与实力是定向的根本。实力就是核心竞争力。职场竞争靠实力取胜,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实力本位”的时代,市场竞争实际上也是实力竞争。怎样才能认识自己的实力呢?一是以人为镜从比较中认识自己,二是从别人的评价中核准自己,三是通过生活经历了解自己,四是自我审视把握自己。职业方向的确屯。是兴趣与实力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兴趣是职业定向的推动力。有研究表明,如果你对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业,则能发挥你80%一90%的能量,否则,只能发挥20%~30%。一方面要根据兴趣来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要借助兴趣来促使工作更出色、更持久。对于在校学生,要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兴趣来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如果你对所选专业没有兴趣,那你就需要调整一下专业,你可以通过转专业,或通过辅修、选修其他专业课程。或者通过跨专业选修来调整和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

第三,坚持理想与追求。理想和追求是定向的核心。职业定向,就是职业目标的确立。职业目标是人们内心对职业方面追求的总和,通俗地说。目标就是人们的内心欲单与需求,职业目标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职业目标具有多元性,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职业目标内容是多元的,职业目标的层次也是多元的。正是这种多内容、多层次的职业目标共同构成了个体的职业目标体系。如何锁定目标,也就是对目标的多元内容进行选择,在一定时期内,确定哪个目标先完成、哪些目标后完成、哪些目标需要加速完成、哪些目标暂时停歇、哪个目标必须放弃。只有围绕着自己的目标与理想才能寻找到适合自我的最恰当的位置,也只有明确的理想与目标能激发激情与活力,实现人生的意义。

大学生毕业先解决职业定位问题


我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论什么年龄,大家问咨询师的是同一个问题。
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中,从选择专业开始,找工作、跳槽、晋升,每一步大家都在问:我是什么样的人,我适合什么?现实中,很多人没有通过客观的手段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依靠直觉进行决策。这样导致很多人职业发展走了弯路,遇到了很多职业困扰,从社会角度上来说,更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

职业心理学家认为,进行职业定位,首先应该从认识自我开始职业测评是认识自我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职业测评是一种了解个人与职业相关的各种心理特质的方法。准确地说,职业测评是一种心理测验,它是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手段对人的一些基本心理特质(能力素质、个性特点)进行测量与评估。通过评估,分析你的各种特点,再结合工作的特点,帮助你进行职业选择,这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人职匹配。职业测评有两种用途:

1、 服务于企业帮助企业选人。

2、 服务于个人帮助个人选职业。

职业测评的有效吗?有效,因为它提供的结果非常有用:

测评结果是通过比较得出的结果(职业测评都会有一个大多数人的平均分数,自己的分数通过比较之后看出差异),有比较才会更加准确,更加客观。

测评结果是个人意识到但又说不清楚的特点,能够系统地描述和分析;平常大家都会对自己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但实质上并不明确,也并不一定会十分准确。通过职业测评,你可能就会发现一个真正的你。

测评结果会为你的职业选择提供可依据的信息,帮助指导师和你自己更准确地了解你。在测评结果基础上的专家建议才能更加可信。就好比医生看病之前会给病人做各种检查和化验。

职业测评通过什么形式进行?有哪些种类?

形式:主要是通过纸笔测验的方法,也就是现在大家在网上、书上经常可以看到的回答一系列问题的测验。

常见的职业测评的类型主要有五类:

1 职业兴趣测验了解个人对职业的兴趣,即你喜欢做什么。

2 职业价值观及动机测验了解个人在职业发展中所重视的价值观以及驱动力,即你要什么。

3 职业能力测验考察个人的基本或特殊的能力素质,如你的逻辑推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即你擅长什么。

4 个性测验考察个人与职业相关的个性特点,即你是怎样的一个人。

5 职业发展评估测验主要是评估你的求职技巧、职业发展阶段等。

金融危机下选择专业 先职业规划


高考学生争报热门专业就像追星专家称招生中的热与就业市场上的热没有必然联系。

高校的热门专业多数是基于考生和家长的判断,报考的人数越多,录取的分数就越高。

所谓的热门都是动态的,招生时是热门,四年后毕业时很可能已经成了冷门。

考生选报专业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充分了解该专业的行情。

09年高考报名时间相比今年提前了一个月,即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及网上支付报名考试费的时间为2008年12月1日8时至7日22时。

结合金融风暴,回望08高招各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一些往年高分录取的专业依然被列入今年的热门行列。但记者采访发现,一些专业之所以热,实际上是被盲目追捧的结果,而且招生中的热门与就业市场上的热门没什么必然联系,相反一些人们眼中的冷门专业毕业生却成了社会上的香饽饽。

现实落差:同校不同专业录取线差百多分

暨南大学今年5月在公布今年招生计划的同时公布了去年最热门的12个专业,其中包括会计、经济管理、临床医学、法学等等,最低录取线全部都在700分以上,比暨大去年在广东省的提档线655分高出了50分以上。

而在中山大学,去年录取分数最低的专业为674分,而最高的临床医学八年制为790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达到771分,同一所高校不同专业分差有100分之多。

普遍心态:录取分数高 专业自然就好

高校招生中的冷热分明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考生和家长为什么要去追捧热门专业呢?记者采访了多位高三学生和家长,他们的回答都是一致的:读热门专业当然是为了将来就业,而唯一判断专业是否热门的依据就是录取分数。

王女士的想法代表了绝大多数考生家长的看法。他们不可能去调查社会上究竟需求哪一类人才,因此对他们来说,判断一个专业的好坏,唯一的标准就是看录取分数。考生和家长心目中的所谓热门专业,其实完全是跟着感觉走,有很大的盲目性。比如经济管理、会计这两个专业的人才,近年来已经相对饱和,而在一份针对考生和家长的调查中却稳居热门专业的前三位。

实话实说:招生热不等于就业热

很多考生和家长追捧热门专业的心态就跟追星差不多。暨南大学招生办主任庄友明直言不讳,招生中的热门其实跟就业市场上的热门根本没有必然联系,录取分高的热专业未必将来就好就业。

当前有些专业的确一段时间内炙手可热,可是由于各学校纷纷开设,招生数量迅速增加,导致这些热门专业很快过剩。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统计,2005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中,被一贯列入热门专业的管理类毕业生人数仅次于工学,其就业率仅仅位居第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录取分数一直居高不下的临床医学专业,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已经几乎无法留在大城市里就业。

专家指引:选择专业 应先做职业规划

与之相反,一些报考时遭到考生和家长冷眼相待的冷门专业,毕业时的红火却让人大跌眼镜。以南方医科大学为例,该校护理专业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此外还有应用化学、环境学、历史学这些专业,就业率都高居学校榜首。

首先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如果将来希望留学,或者做研究型人才,选择基础学科更合适一些。考生应该对自己有一个职业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一样,选择的专业就不同。此外,选报热门不忽视冷门。报考时要注意冷热结合,集中选择几个热门专业,然后搭配几个冷门而且个人又比较感兴趣的专业。第三,要结合个人的学习情况来选择热门专业。热门专业的分数线都比较高,如果学习成绩不太突出,最好避热就冷。有些考生为了能上本科热门专业,宁可放弃其他学校的录取机会,而选择专科的第一志愿。这样实际上是降低了自己在未来社会中的文化层次,就业时相对缺乏竞争力,理想的选择也会相应减少。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充分了解热门专业的行情。由于热门专业有时效性,并非所有的热门专业都会一直吃香,考生在报考前应了解该专业目前的情况及就业形势。

先定位角色,后选择考证



一个人要立足于社会,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实践素质,而不应该把精力过多地放在盲目的考证上。现在,职业生涯设计渐渐在上班族中流行,许多人正从盲目考证中解脱出来,给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进行一个定位,以时间为单位,确定不同时期的目标,然后一步步实施,最终实现确定的职业目标。求职者,应先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然后有选择地考证,进而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已的职业理想。

证多真的不压身吗?

近来,大学校园里怀揣驾驶证、律师证、会计证、秘书证等证书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们说,多个本本多条路,就业的时候能派上用场。老师认为对学生就业应该多加引导。然而,心理专家却认为,大学生渴求知识的热情是好的,但是这些本本族存在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据了解,除了大学英语四级证是必须拿到的以外,其他证都是自选消费的。盲目考证不仅耗费了大量的资金,而且还耽搁了宝贵的光阴。学生的就业压力大,多拿几个证书无疑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对就业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有些学生因为忙于考证,荒废了本专业,也得不偿失。沈阳铁路心理卫生中心薛慧英主治医师认为,大学生热衷于考证,有的是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为了达到理想的目标,给自己无限制地加码;有的是对自己信心不足,为了迎合社会上的热门需求,想借考证来减轻对就业的恐惧心理;也有的是盲从,律师热考律师证,开车热就考驾驶证。她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心理问题,需要通过心理咨询,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把他们从本本的误区中解脱出来。据其介绍,大学生来医院接受心理咨询的已占到门诊总数的30%。

在不少上班族中,许多人都在考证件。有些是为了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而有些,已经陷入了考证的误区,他们无论什么证件都要去考取,认为取得的证件越多,在应聘过程中就越有优越性。其实,证件并非多多益善。从浙江省人才市场传来消息,目前的招聘呈现出一种聘用一技之长的人才态势,有些务实的用人单位并不需要你有多少证件,还是看你在某一方面的实际能力。比如,你考取了一个外销员证,但是你没有实际操作经验,你要去应聘外销岗位,肯定不会被公司录取,他们宁愿选择一个有实际经验的人。

考证不能背离个人发展方向

据了解,目前,国内有两种人热衷于考证。一种是那些刚毕业或者即将毕业的学生,由于面临求职,而现在的招聘大都要求有实际经验,对于学生而言,选择考证是实际经验的最佳体现;另一种就是忙着出国工作的人,考一个MCSE证书或者Java证书,到了国外也好找工作,在办理签证时也能帮上点忙。

然而,令人忧虑的是,人们在选持认证时往往是什么最热选什么,全然不知所取得的证书对自已有什么作用。前不久,有位刚刚通过平面设计培训考试的文科大学毕业生到该网站应聘网络管理员,工作人员问他凭什么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他拿出的是美国Adobe授权的平面设计师?ACCD证书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二级?FoxBASE证书,令工作人员哭笑不得,而这位求职者自己也搞不清楚得到什么样的认证才有资格做网络管理员。这种情况在一些想投身IT业又对IT业知之甚少的人身上屡见不鲜,求职者所要求的IT职位和自己所提供的计算机认证证书驴唇不对马嘴,造成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浪费。

不同的认证证书代表了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和考证者对市场不同的理解。人们可以自由选择那些自己认为信誉好、权威性高且适合自己的认证考试,但一定要在了解该证书的适合人群、面向的市场领域、含金量之后再去报名,不要盲目赶潮。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根据自己的专长及发展方向进行认证选择。如果对网络感兴趣,希望今后当一名网络管理员,可选择的认证有微软的MCP、MCSE和Novell的CNE、MCNE以及Sun公司的CSA等;若是擅长数据库,那么可以去考微软的MCDBA或是Oracle、Sybase、IBM有关数据库方面的认证。另外,现在关于图形图像、媒体制作方面也有相关的认证,如Adobe公司和Macromedia公司的认证,对平面设计、网页制作等感兴趣的人可以考虑。

教育孩子?先做好自己!


我也和很多的80后父母一样,从怀孕时的“怀孕宝典”到“育儿指南”……遵循“科学育儿”的法则,对孩子进行科学养育。自从开始学习心理学和生涯规划的知识,就开始对女儿进行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涯启蒙教育,也一直想要得到幼儿生涯教育的良方,在女儿身上进行科学实验。而对女儿的生涯教育也经历了从“科学养育”到“榜样示范”,最后进入“无为而治”的阶段,而我对儿童生涯教育的理解也慢慢由浅入深了!

科学养育

据专家介绍,0-3岁的安全期一定对孩子足够的关注,让她感到足够的安全,3-6岁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期,让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6-12岁是意志力的训练期,所以要培养孩子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并通过枯燥的学习训练培养意志力……12岁左右就可以带孩子上班,让她开始进行职业世界的探索……我就这样进行着我的科学养育,她的安全感建立的应该还不错,现在已经荣升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已经可以主动学习,与小朋友的交往也比较顺畅。从小就开始的性教育,让她可以科学的向小伙伴解释自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还懂得向朋友们宣传要学会保护隐私。

现在6岁的她,有过做厨师、美发师、幼儿园老师、护士……很的职业梦想,还有过创业的想法,想要自己开一家书店,这个书店必须是爸爸妈妈带着孩子来读书,到了晚饭时间就要关门的……我和先生发自内心地赞赏和呵护着她所有美好的梦想,也尽我们所能地为她的成长提供着丰富的给养和多彩的舞台。我想这应该就是对她最好的生涯启蒙教育了。

榜样示范

一次和女儿老师的对话,才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这个问题。老师有一天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的妈妈和妈妈的爱好。有的小朋友说妈妈爱逛街、有的说妈妈爱玩手机,还有一个小朋友说妈妈爱睡觉……女儿向小朋友们介绍说我的妈妈是做职业生涯规划的,她爱看书;我的爸爸是科学家,他爱做实验。老师觉得我们给女儿做了非常好的榜样,就问我们是如何给孩子做榜样的。这时我才记起女儿曾问过我和先生的工作,当时也就很认真地做了这样的回答,没想到这个小家伙还真听进去,记住了。不过妈妈爱看书,爸爸爱做实验,却真心不是我们告诉他的,而是她用她的小眼睛观察到的。我们的日常生活简单而有规律,每天下班回家,吃过晚饭,就是我和女儿的作业时间,陪她做作业时间我便是捧着自己的书,陪她一起学习。

给她讲完睡前故事,我也总是在读一些书籍。周末陪她上兴趣课,我也会带上自己的书,在那里等她。在她的眼中,妈妈总是和书为伴,所以她会自然地告诉老师,妈妈爱读书。爸爸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会领她参观自己的实验室,还会用一些有意思的小实验逗她玩,以至于她和小朋友们游戏时都会说“我在做自己的实验呢!”当然也听老师介绍了其他小朋友家长的一些日常行为,比如在陪孩子做作业时,总是玩弄自己的手机;或者到了周末就作息颠倒,孩子的一日三餐也减成了一日两餐。想想看,似乎我们这对父母的榜样示范做的也还不错吧。想必这样的生涯教育也是不错的喽!

无为而治

在养育女儿的6年间,由于女儿的关系结识了许多同龄的父母。其中不乏众多为了孩子牺着自己的伟大的父母们。他们或着为了孩子辞掉了自己喜欢的工作,他们或者为了孩子丢弃了自己的爱好、他们或者为了孩子背井离乡移民他地。他们的口头禅是“都是为了孩子!”而我也曾经历这样的牺牲期,为了照顾孩子我牺牲了自己的运动时间,牺牲了自己的学习机会,而每当孩子却没能给予我正向回馈之时,我也会如同许多家长的絮叨一样“妈妈都是为了你,才没有时间锻炼身体,都为了没有时间好好学习,你看你却这样不懂事?”每次孩子也都是十分无辜地看着我。

时间久了,这样的说词我都觉得毫无意义了。也越来越深刻地理解了贾杰老师所说,当我们给予孩子这样牺牲式的爱,其实我们给孩子的不是爱,而是压力和负担。其实我们每个人既不是父母的续集,也不是儿女的前传,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都应该用自己最适合的方式,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当你的孩子看到你能够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有着自己的爱好休闲娱乐方式,有着规律的作息和健康的身体……看到你幸福美满的人生,他自然从你的身上学习到了,如何更好地去生活,如何获得人生真正的幸福。

每个周二晚上是我上生涯规划网课的时间,这是我和女儿约好的,周二晚上要提前做好作业,自己玩耍,不能打扰我上课,因为我需要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的时间。讲好睡前故事,女儿就得乖乖地自己睡觉,而我或做自己的翻译工作,或者准备自己的考试,赴京赶考时也会交待女儿,妈妈要去北京参加考试,你得自己在家听外婆的话。

当我告诉女儿我通过了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考试时,她虽不十分明白,但是知道妈妈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当女儿看到我带回来的《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上有我的名字时,先是很生气地说“为什么书上只有妈妈的名字,没有我的名字呢?”接着竟然用铅笔划掉书上的名字。可是后来有朋友来家里,她总会拿出这本书,很自豪的告诉人家,这是我妈妈翻译过一本书,我长大也可以翻译书的。

我最喜欢的健身活动是瑜伽,为了调动女儿运动的积极性,每次我总是故意说我有好多动作都做不好,请她来帮忙,而她现在骨头正软,能做不少我这个老骨头做不好的动作,总会让得很是得意。所以每次都鼓励我去做瑜伽,等我回来就问我“妈妈,说说看今天有哪个动作,你又做不好啊,我来给你做”。我们还商量,等她再大些,就可以和我一起做瑜伽了。其实,她长大了,会不会选择瑜伽来健身,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知道需要坚持一项运动来保持身体健康。

而今我和先生对于孩子的教育,有了自己的理解,那就是:我们是我们,孩子是孩子,我们有我们的生活,孩子有孩子的生活。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孩子自然也去做她自己,过她想要的生活。“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做好自己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生涯教育。

陈雁规划师上海市职面人生生涯咨询工作室负责人东华大学 学生就业服务中心 生涯教育部 主管中国职业生涯发展协会认证生涯规划师上海市中级职业咨询师参译全球畅销求职跳槽指南《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

求理想职业要先忍受寂寞


眼下,各高校毕业生面临的最迫在眉睫的使命就是就业,为了帮助毕业生找到好工作,学校可谓动足了脑筋。日前,浙江工程学院举办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就业面对面的活动,邀请了本校已有所成就的师哥师姐来为师弟师妹们指点就业迷津。

由于是以师哥师姐的身份来参会的,整个会场显得十分热烈而轻松,这些有过多年招聘经验的师哥师姐在与师弟师妹们交流时少了平时在市场招聘时过招的火药味,而是更多地体现了手把手传授经验的亲和力。

招数一:简历不要盲目发送

简历在面试中到底具有怎样的位置呢?这是同学们抛给师兄第一个最为关心的问题。

杭州文化商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许春波说:简历对一个毕业生来说就是名片,是你给招聘人员留下良好印象的线索,所以最好在你的简历里必须要有可以让人眼睛一亮的东西,专业也好,特长也好,都最好要有特色。假如你什么都没有,就尽量挖掘自己与人不同之处的优势。假如你很帅,或很漂亮,那就把你的照片拍好,这样也能吸引人的眼球。许先生的实在引来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提醒要点:在做简历的时候会加一些水分进去,假如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那也没什么,只是要小心弄巧成拙,别把对方当傻瓜。简历的发送不宜过多,更没必要攀比,要有的放矢才能提高成功率。

招数二:找好工作先要耐得住寂寞

现在的学生心思都太活,不到一年半载就想着跳槽。毕业生都急着要找一份好工作,但是,要知道好工作并不一定就是你的第一份工作。杭州凯达技术有限公司技术科科长谢湘宁在谈到如何给职业定位时说,找到一份工作以后,你必须要耐得住寂寞,三四年后,无论在技术还是经验上你都有一定的积累,那时候你才真正做好了与一份好工作彼此适应的预备了,到那时你才有能力去找一份好的工作。假如你是搞技术的,就一定要到技术第一线去体验,可别好高骛远,那是你最基本的积累。

提醒要点:企业招聘时,70%是注重毕业生的个人能力,30%才是你的学习成绩。好工作是自己创造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工作。

招数三:企业求才更重于德

企业在招聘时更注重的是应聘人的德还是才呢?

万事利杭州丝绸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马廷方一语道破企业招聘时的普遍心态:能做到德才兼备当然更好,但是这样的人的确不多。而且,现在的大学生都挺有能力的,所缺乏的只是经验,而经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得来的,要在平时的工作中积累,所以我们认为,一个人的德才是企业最看重的。不懂技术,可以培养,没有经验,可以积累,只有德行人品才是最难造就的。

提醒要点:团队精神、诚信等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单一的专业人才由于狭窄的知识面而不再被看好。

招数四:谦虚自信适度要把握

太过自信了怕企业觉得你狂傲,太过谦虚了又怕企业觉得你没有底气,所以在面试时是该表现谦虚还是自信一直是困扰毕业生的一个难题。

杭州万谷纺织研究所总经理助理马静以她自身的经历说:从应聘人自身的角度来说你当然要有足够的自信,否则你根本不用去面试了,但是,从招聘人的角度来说,你必须让人感觉你有足够的谦虚,究竟谦虚的人才让人比较愿意去接纳。

提醒要点:说起来道理很简单,但是到真正做的时候就要看毕业生自己把握度的火候了。所以,应聘要凭自己的观察能力及对社会一定的认知度。

招数五:求职中自己最重要

1999年的本科生扩招让2003届的毕业生势必面临着就业高峰的强大压力,经历过几场大小招聘会后,毕业生往往在招聘会的人潮中迷失了自我,专业、薪酬、前景,一样样都迷惑着毕业生,到底在求职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

四位嘉宾都认为该把自己摆在一个优先考虑的位置,个人的意愿、个人的能力,甚至个人的适合人群都将决定你是否适合这个工作。

万事利副总马廷方还认为机遇对一个新人来说也非常重要,有了机遇,你个人的才华才可能得以发挥,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提醒要点:任何一项工作,只有自己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找工作时千万别忘了凸现自己的个性。

招数六:就业从入学开始做预备

就业形势的日益严重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大学生在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就该为将来找工作做好心理和能力上的预备。

杭州文化商场总经理助理许春波说:就业预备从大一时就该做起,了解企业需求,市场环境,并有目的地积累实践经验和考一些必备的证书,这样才不会到了应聘的时候什么都拿不出手,要打有预备的仗。

提醒要点:大一开始预备,不光指你去多了解一些就业情况,更多的要为今后的就业打下一些专业知识基础,假如你不喜欢目前的专业,你就得早点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专业来学习。另外,你必须全方位打造自己。

招数七:应聘穿着举止要得体大方

应聘时如何穿着妆扮自己呢?四位师哥师姐们共认,应聘时必须要穿着得体,举止要大方。假如你是应聘科研单位岗位的,你就必须妆扮得简洁、大方,力求给人稳重的感觉。假如你是应聘公关之类的岗位,你要妆扮得像个公关人员,面谈时你的举止语言都要略显活泼、有亲和力。

提醒要点:第一次应聘穿着举止对应聘者来说,意味着能否给招聘单位留下个好印象,所以应聘者起码做到衣着整洁,避免追求华丽、夸张的妆扮。

职场规划:选行业 还是选公司?


做职业规划时,对行业现状和前景应该怎么判断?又有哪些公司行为和数据可以作为判断的依据?

对很多公司人来说,选择热门的、朝阳的行业是制订求职目标的重要一环。因为热门行业往往与稳定的发展前景、客观的收入增长,甚至快速的职业进阶相关。

但对行业现状和前景应该怎么判断,又有哪些公司行为和数据可作为判断依据,这是很多公司人的难题。

凯捷咨询跨国企业业务高级经理韦玮在接受《第一财经周刊》采访时表示,每个人对朝阳行业的理解不一样,投资人的视角通常有未来市场容量、发展速度、行业政策、政策分析等,常用的判断标准有投资回报、现金流等等公司人为自己的职业考量时当然不用这么专业,但可以从这些维度来参考。

另外,在全球一体化环境下,区域或国家宏观经济和政策走向也决定了行业景气值的波动,比如所谓汽车行业的周期,它在不同的国家呈现出不一样的发展轨迹,在欧美夕阳了,在中国不一定夕阳。同时还应该注意的是,每个行业的发展都有周期性,暂时的低谷并不代表一个行业的完全衰退。

接受采访的专家普遍同意的一个观点是,相对判断行业前景这种大命题,可能选择一家好的公司对自身发展会更有帮助。而且如果你已经投身了一个发展前景不错的行业,在进对大门之后,入对小门就更重要。而且通过一些对信号的分析,你可以揣摩出一家企业将来发展势头的端倪,例如知名企业相对来说都比较稳定,而投资未来的企业基本都会出色地实现增长。

韬睿惠悦人才与奖酬咨询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袁凌梓提醒,作为一个成熟的职场人,最重要的还是要对自身对工作的期望值和喜好做一个综合判断。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好的行业就一定适合你。另外,永远不要企图能够找到一个始终屹立不倒的行业,因此更需要强调的是贯穿个人职业生命周期里的职业能力发展。

A 三种方式看行业前景

从宏观看行业

行业的发展取决于很多方面。一是大的宏观环境,袁凌梓说,通常国家会对社会的产业结构有引导性,政府对产业的引导性会塑造将来的产业格局。例如国家会提倡大力发展服务行业、金融行业或者上海要建成航运中心。

但是对于依赖政策发展的行业,机会越大的同时也会风险越大。韦玮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因为政策的摇摆会给行业带来起伏,所以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行业像坐过山车一样快上快下。与政策相关度不高的行业相对来说就比较平稳,例如汽车行业可能由于之前的4000亿刺激政策导致了透支增长,目前出现了暂时的衰落期,但是总的来说它还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行业。

与此同时,与消费者贴近的行业一般来说都可以算是好行业。这其中,快消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离消费者近,又因购买行为始终存在,受政策影响小,因此快消一直是许多人求职的首选目标之一。而从大力发展服务业的趋势来看,未来服务业将是最朝阳的行业之一。韦玮说。

从趋势看行业

要掌握一个行业的趋势信息,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阅读媒体中的相关分析报道,或者找一些在行业内工作的人做交流。

全球范围内由科技进步而衍生出的新兴行业趋势在未来也会有不错的发展空间,例如从当前来看,因智能手机普及发展而出现的App行业的兴起;另一种是由科技发展趋势进一步衍生而来的跨界的融合趋势,例如IT咨询业等,这些跨界融合的行业和职能从无到有会慢慢呈现出需求增长的趋势。

每年,美国和加拿大的一些机构和媒体都会对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做一些劳动力预测,发布一些关于人才稀缺度的宏观数据,这些对判断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也是有参考性的。最简单的办法是看供需,一般劳动力需求旺盛、人才稀缺度高的行业都处在增长状态。

从规律看行业

好的行业一般都有一些内在的普遍规律,即使它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乍看起来千差万别。

袁凌梓说,对于一个行业,尤其是新兴行业最重要的就是对于盈利点有清晰的把握。如果行业从业者没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可能这个行业会在刚刚出现时兴起一股热潮,但从长远看它将来的发展不会特别庞大。同时,不管什么行业,它的生命力都取决于产品或服务与目标客户的匹配度、为目标用户带来的价值以及为自身带来的价值。很多创新的想法看起来似乎能产生趋势性,但事实上空泛概念是没有意义的,一切发展的前提是给客户及自身带来价值。

另一方面是竞争度。企业的核心是竞争,有竞争就有发展,而处在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中,对人的历练也是最大的。袁凌梓说。而如果从时间点看,有些行业的发展前景很难辨别清晰,韦玮对于公司人的建议是如果不愿意冒风险的话,与其挑选一些新兴行业,找一些已经持续存在了一些年头的行业会更靠谱。

B 在行业里找到好公司

找黄埔型公司

如果不是风险偏好型的公司人,找一个好的企业最安全。韦玮说,最简单的方式,是选一个品牌声誉比较好的企业,比如世界500强企业,因为它们都是被市场检验过的。哪怕这公司明年不再是500强了,但仍然可以算是好公司。

但对于公司人来说,公司盈利多少并不是唯一标准。因为有些公司钱赚得不错,但是更注重市场,而不是内部管理和培训,管理相对粗放,对于员工发展来说它并不能带来裨益。而我们常说那些行业标杆企业是黄埔军校,不仅仅因为它能给员工带来稳固的前景,更因为它完善的管理体系及培养方式能够让员工学到好的工作方法、掌握领先的工具,获得更好的培训。尤其是对初入的新人来说,培养工作方法和习惯很重要。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人愿意进入宝洁、万科这类黄埔军校的原因。

从学习这个角度来看,有些目前看起来处境不大好的大公司,未必不值得加盟,比如诺基亚。这家公司现在面临裁员问题,但它依然是一个能让人有很多收获的大公司。而且有时候裁员信号可能只是表面现象,比如产品线的变化或是公司战略的变化所以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企业在裁员的同时还持续不断地在招人。如果你能进入到这家企业希望发展的产品线中去,那么依然是很有发展空间的。

稳步发展的信号

朝阳行业里也不一定都是朝阳企业,所以找工作时不但要进对大门、还要入对小门。

韦玮说,要判断一家企业的发展前景,最好的指标就是研发占比,即公司利润用于投入研发新产品的资金占比是逐年在下降还是逐年在上升,这个比重通常与一家企业的发展势头成正比如果研发资金上涨,说明企业对未来发展比较有信心的。

其他例如新建厂房、硬件升级改造、增加员工福利、扩充培训内容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也都可以作为一家企业将来发展情况优劣的参考,投入多说明公司从现在就已经开始投资未来。在这种企业里工作,员工可以得到一个比较长远的发展。

当然,对于内部员工来说,是否涨薪、是否冻结招聘、是否裁员、是否减少年终奖,都可以看做判断企业发展状况的信号。不过,对于这些信号有不少老板会准备好一些说辞来解释,这时就需要你根据实际的企业经营情况做判断了。

其次,高管离职率也是一个稳定性指标。如果是上市公司,直接看投行对自己公司的分析报告或年报就可以掌握相关情况。

想要自由就得先学会被“约束”


时常听到身边的朋友吐槽自己的工作,说起其中的原因,无非就那么几个:收入不高、工作时间长、学不到东西、发展空间有限、团队关系紧张、领导不够重视……。

当问到什么样的工作才会让你满意时,大多数人的回答是:要自己喜欢、收入可以满足日常需求、工作强度适中、有足够的发展平台、领导及团队关系融洽、还要有足够的自由。

当继续问到,既然对现在的工作不是很满意,而且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才是自己想要的,有没有为此做出过努力?都做过哪些努力?能找到答案的人估计不多。

面对不如意的工作,难免会有不满甚至抱怨的情绪,但试想,又有哪份工作是可以舒舒服服地完成,还能获得不错的收入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有人认为,自己创业当老板,就不会再被公司里那些烦人的制度约束,不用再看上司的脸色,更不用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而烦恼,到那时将得到真正的自由。

但对于创业者来说,并非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既然是创业,要运营好公司,就必须拥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和机制,也许在他人看来,创业者的时间和精力更加自由,但这种自由是建立在“自我约束”的基础上。要想在没有外界约束的环境下,保持进步的势头,就越需要强大的自律能力。

抱怨并不能改变现状,长时间的抱怨还会让自己陷入“都是别人的问题”的思维陷阱。既然工作无法满足要求,那就应该思考如何改变现状,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寻找提升的空间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每个人都期待改变,也曾尝试过改变,但为何失败者居多?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做好吃苦受累、应对挑战和挫折的准备。

不论是职业转换、专业学习还是开创事业,实现理想目标的过程并不容易,时常会伴随着纠结、矛盾和挫折。

每个人都有梦想,要想实现梦想,就需要加倍努力地投入,主动“约束”自我,克服慵懒、懈怠、自我内耗和目标减损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确认目标

问问自己为什么会设置这样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是出于对个人价值需求的考量,还是人云亦云的产物。

如今所谓的热门行业、朝阳行业让许多人失去了理性的判断,看到别人成功,就觉得到处都是机会,从没有对这些行业、岗位进行深入调研,没有考虑是否真的喜欢这个领域,个人能力是否能够满足职业的要求。

所以,你需要为你的目标至少写出10个理由。实现的愿望越强烈,动力就会越足,也更容易主动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才不会一遇到困难就归因于外界。

二、制作“梦想相册”

所谓“梦想相册”,就是把目标具体化、形象化。目标状态越清晰,行动的指向性和动力就会越足。

学生时代就很喜欢打篮球,那时候同学们会把喜爱的球星海报贴在房间里,穿上他们的球衣,模仿球星的投篮、跑位和招牌动作。每当走到篮球场上,仿佛自己就是篮球巨星,像偶像一样征战赛场。

大多数人的目标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参照人群,他们可以是商业精英、明星大腕、可以是专家学者、网红大牛,还可以是身边的某个榜样。

不论是谁,TA就是你的目标,要学习TA的学习方法、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试想,如果你是TA,会对现在的自己提出怎样的建议,这会让你离目标更近一点。

除了找到目标人物,你也可以把实现目标后的场景、生活状态和变化,用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形式收集起来,放在书房、电脑桌面、办公桌等显眼位置,时刻提醒自己。

三、撰写“成功日记”

成功日记,并不是让你记录每天的流水账,而是记录下自己认为做得很成功的事情。

首先,这件事情是否成功,判断者是你自己;其次,成功的事情不一定非要惊天动地,只要能带来进步和收获,哪怕再细小也可以。

很多人总是把眼光盯在那些改变世界、为人类创造福祉的大事件上,却忽略了自己每天前进的一小步。提前完成既定任务、主动向领导汇报工作、完成一张PPT、亲自下厨……都可以作为成功事件。

每隔一段时间还需要对日记进行整理,看看那些与目标相关的事件有多少,这些事件对个人在知识学习、能力提升、资源积累等方面提供了哪了支持,自己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升。

成功日记不仅能够梳理每个阶段的收获,还能在你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提供支持和帮助。人们之所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除了失败的教训,更重的是一个个小小的成功经验的累积,成功的经历让我们重塑信心。

四、脚踏实地地执行

如果想中500万大奖,至少要买一张彩票,有了目标最重要的就是用实际行动去实现。大多数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许多人吃不了这个苦。

他们希望获得一种可以轻松一点,只要稍做努力就可以实现的方法;期待认识某个大师能点拨几下,就可迅速获得成功;希望别人都能支持你的梦想,最好是能够提供便利的条件。

可真实的情况往往是你要牺牲休息的时间,要做重复枯燥的刻意练习,还要应对时不时出现的瓶颈和障碍,甚至是家人的不理解和他人的质疑。想要成就梦想,还得靠自己一点一点地创造。

l每天完成目标任务。要列出每天的任务清单,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天的事情当天完成,如果个别任务确实无法完成,也不要拖过第二天,否则这项任务基本上就会失败。此外,每天花10分钟时间作回顾,有哪些收获(成功日记)和不足,为第二天的任务做准备。(推荐使用公众号“橙子成长联盟”里的每天“三件事”,方便易操作。)

l管理注意力。每天除去吃饭、睡觉、上厕所,完成工作任务、整理家务、照顾小孩外,留给梦想的时间并不多,如果在这些宝贵的时间里,注意力又被各种八卦、广告和琐碎信息吸引,那么用于知识积累、技能训练和提升等重要事情的时间将少之又少。管理好你的注意力,把它集中在那些有利于目标实现的重要事情上。

l克服外界的质疑。在许多人看来,那些有追求有梦想的人就是瞎折腾,他们不相信努力付出总会有回报,尤其是当你遭遇挫折的时候,这些人就会跳出来,“早跟你说不要……,现在搞砸了吧” 、“好好待着不是挺好”。如果你是一个执着于梦想的人,请忽视这类人的声音。

l不断调整和修正。不要期待拥有一劳永逸的计划,个人的成长和环境的变化,需要我们随时调整行动的策略,就像一辆飞驰在笔直公路上的汽车,也要随时握紧方向盘,确保方向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有人说,实现了梦想就可以洒脱地生活,就能够实现人生的自由,但要想获得自由,先要学会承受通往自由路上的种种“约束”和不适。>>>

大学生职业规划就先定位再就业


大学生职业规划就先定位再就业

大学生的就业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但就业也不能因此而盲目。此时也需要先给自身定位再就业。

如果不幸失业没什么大不了的,首先要从心理上应正视失业这一问题,坦然地接受失业这个现实。很多人在失业后,会怨公司怨领导、怨自己所学的专业,其实这种抱怨的意义并不大,相反地会影响自己再就业的心情,因此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是失业后首先要做的事情。

其次,在接受失业的现实以后,可以把重点放在盘点自己的商业价值上,就是将自己以往的工作经历和业绩、所受的教育和 培训 ,包括人脉关系等都统统整理一遍,看看自己最能够为企业和社会做贡献的地方在哪里,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找到合理的职业定位。最后第三步才是去求职。此时如果你能在求职前为自己做个职业定位与规划,往往能够轻松找到求职路上的捷径。根据向阳生涯的研究表明,职业咨询与规划的效用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求职速度加快。有了明确的职业定位后,投 简历 时就不必再盲目地做海投,人人都知道,有的放矢、有所侧重地投递 简历 ,求职的命中率会高出很多。

2、工作持久性增强。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及发展方向后,一旦找到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工作,工作的稳定性能够大大地提升,有利于职业生涯的稳步发展。

3、工作满意度更高。对于一份自己喜欢和认同的工作,在遇到困难时,因为对工作有很高的认可度,人们通常会迎刃而上、主动解决问题,漫无边际的抱怨会得到大幅度的消减。

4、充分提升个人职业竞争力。在深入了解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并能长远发展的平台,人们会努力提升各方面的技能要求,激励自己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让职业生涯得到提升。

5、获得更高的回报。理性规划、科学设定职业发展目标后,通过自己不懈努力和积极的工作表现,人们往往会容易出业绩、出成果,坚定目标毫不放松,升职与加薪是一种必然结果。

在重新寻找工作的时候,自我反省是最重要的,人们往往很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而忽视了自己的缺点,这时候可以借助家人和朋友,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来帮助自己反省。根据向阳生涯职业规划咨询公司目前的统计, 金融危机 发生以来的这几个月,在进行职业规划的人群中,失业人群仅占28%,72%的人是在职人员。但是通常来说,失业的人更需要对自己的职业进行合理定位。

职场转型先做职业规划


社会瞬息万变,在转型升级风越吹越猛的今天,对于部分职场人士而言,转型也成为自己职业生涯上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前段时间,记者在市内的一些招聘会采访时发现,前来揾工的除了一些应届大学生外,还有不少已经在职场上打滚了好几年的白领。当中,大约有1/3的受访人士称,自己正考虑转型,尝试一些新的工作。

转型,也许是每个人都逃不掉的命运。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环境改变、职业规划意识的苏醒等原因都在催促人们思考转型,面临转型,解决转型。但对于打算转型的人而言,他们自己是怎么考虑的?职业规划专家对此又有哪些提醒?

王小姐是中山本地人,大学期间曾修读设计专业,2010年毕业后,在父母的安排下,进入了一家国企从事行政文员的工作,而且还进入了编制,成了不少人羡慕的正式员工。但在衣食无忧的国企单位里工作,她总觉得自己每天在重复同样的工作,生活平淡无趣,找不到前进的动力,周边的同事年龄也普遍比她大,几乎没有共同的话题。

王小姐希望趁着自己还年轻,多尝试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于是在今年2月份毅然辞去了在国企的稳定工作,通过网上投简历,应聘到深圳一家从事视觉设计的公司,虽然在设计领域,她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但每天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同事一起想方案,开展头脑风暴让她的工作过得非常充实,在刚刚完成的一个项目里,她出色的表现也获得了上司的称赞。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满意地表示:虽然自己是设计的新丁,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很庆幸当初勇敢放手一搏,让我终于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和生活。

专家说法

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估计无人不晓,其实要想在职场转型,也是同样的道理。有职业规划专家认为,由于职业发展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因此,职场转型也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在转型前,必须谨慎对待,理性分析和全盘规划,绝不能盲目估计,过于乐观往往适得其反。

为此,转型前应该思考以下一些问题

1 转型的目的是否明确?

刘创象表示,有些职场人士在转型时,可能会一时意气用事,只单方面听取别人的意见,没从自身转型的目的出发,对于转型的企业与自己的兴趣、特点等是否相符也没有作出一个全面的衡量,这种盲目的转型可能会导致在新的岗位上工作并不如意。刘创象提醒,打算转型的职场人士,不妨认真审视一下自己的职业规划,问清楚自己这次工作上的转型是否能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方向。

2 转型的行业是否朝阳行业?

在转型前,还需要了解即将转到的行业的发展情况,该行业的市场行情如何?薪酬待遇如何?经济环境变化对该行业会有哪些影响?刘创象表示,在转型前需要区分这个行业到底是朝阳行业还是夕阳行业,如果自己原本所在的行业是朝阳行业,万事才刚刚起步,不妨沉下心再努力拼搏,如果即将转向的行业是夕阳行业,尽管目前发展很好,但也需要慎重,现在的热门不一定代表未来还肯定是热门。刘创象指出,之前曾遇到一些案例,有从事服装行业的人士看到电子科技产品大热,于是转行向电子科技产品行业发展,但由于不了解该行业的特点,最终吃尽苦头,这些例子其实并不少。

以上《上大学先选学校还是先选专业?》一文,由编辑精心撰写而成,希望对您的职业规划有所帮助,更多精彩请访问“大学职业规划”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