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高考过度紧张。

职业规划怎么写,相信很多朋友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部分,前言即总论;第二部分,自我分析,包括业余爱好、性格、价值观、专业技能等;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快要到了,如果你是考生,会不会特别紧张,不用怕,这里教你几个避免过度紧张的法子。

首先说,不要希望不紧张,越是遇上大事,人越紧张,这是正常的,是生物适应自然的本能反应。为什么你遇到小狗不紧张,遇到大狗紧张?因为大狗危险,你本能反应是自我保护,紧张可以让你保持警惕性,同时肌肉力量增强,准备战斗或快速逃跑。但凡事都有度,适度的紧张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但过度的紧张就适得其反了。比如在遇到野兽的时候,过度的紧张可能让肌肉僵硬,连跑都不会了,俗话说“吓呆了”。而面对考试,过度的紧张,可能让一个人大脑一片空白,平时轻而易举能做出的题,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俗话说“吓傻了”。因此,我们真正要面对的是:如何避免过度紧张?

首先是要接纳,承认自己在遇到重大事件的时候会紧张,往往是你接纳了紧张,反而不那么紧张了。正如一个人上台演讲前讲“我很紧张”,这样一说反而不太紧张了。相反你不接纳紧张,心里不停地说“我怎么能这么紧张呢?我不该这么紧张啊!”越是这样想,你就会越紧张,除了对高考的紧张,还增加了对“紧张”的紧张,越是对抗,越是强化,心理学对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所以要接纳自己会紧张这一事实,想想不光你紧张,大家都很紧张,你放弃对抗,注意力自然发生转移,紧张感反而下降了。

其次,可以学习一些放松的方法:

深呼吸,人的身心是一体的,紧张的时候,人会心慌气短,交感神经兴奋,而深呼吸是副交感神经兴奋,抑制了交感神经,心慌气短的症状就消除了;

用力握紧拳头直到自己坚持不住,紧张过度就放松了,符合自然规律中的物极必反;

转移注意力,把心思尽快放到解题上,一旦开始思考,一心不能二用,紧张便无影无踪了;

从最简单最拿手的题目开始,积累成绩,让心里有底;

冥想美丽的大自然,保持内心的平静;

积极自我暗示,给自己打气提高自信,等等。都有一定的效果,你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不过,以上方法只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所谓治标不治本,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保持良好的心态,谁也会说,但具体怎么做才能保持,很多人不清楚,所以也就无从保持。

要治本就要从过度紧张的本原说起,过度紧张的根源是什么?还是对结果的过分在乎。你越看重结果,就会越紧张。考好了,前途一片光明;考不好,人生从此黑暗,成败在此一举,你要这样想,不紧张才怪?

有同学说,我没法不这样想,老师、家长、社会都是这样教导我们的(这确实是个问题,一句话说不清,以后再探讨),你可以这样想,但我想问你一句,什么叫考好了?什么叫没考好?

是不是你发挥正常了,就是考好了,你发挥失常,就是没考好?也就是说,只要你发挥正常了,至于你考了六百分,还是五百分,还是四百分,那都是你应得的分数,都是你本来水平的标志,这就算考好了。一个学生,平时就考四百分,高考也考四百分,他痛苦不已,那就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你本来就是这个水平嘛!有什么好痛苦的,你应该高兴才对,因为你发挥出了正常水平,可以问心无愧了。如果你非要检讨,就检讨平时你在干嘛?或者自己适不适合走这条路?

因此对于一件事,仔细想想,我们能做到的,无非也就是尽力而为,至于结果,并不天遂人愿。用叔本华的话说,就是“我们只能做我们想做的,但不能要我们想要的”,爱因斯坦把这句话当成了他的座佑铭,用来安慰十有八九不如意的人生。其实,中国人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或者“尽人事,听天命”。

说白了,就是对于任何一件事,你尽最大努力去做就OK了,你是希望有一个好的结果,但结果除了靠你的努力之外,还受制于环境等因素,而这些是你无法掌控的,对于无法掌控的要听天命,顺其自然便好了。这样考虑,你就会把心思集中在自己的努力上,不会耗神费力去想那些自己掌控不了的事情,如此一来,你的精力集中,思考效率很高,可能结果会更好。反之,你总考虑考好了如何如何,考不好怎样怎样,分散精力,浪费心力,过度紧张,反而影响思考的效率,发挥不出正常的水平,结果反而不好。

所以,良好的心态其实很简单,就是面临一件事时,首先区分一下,哪些是你可以控制的,哪些是你无法控制的,对于你控制不了的事情听天由命,对于你可以控制的事情尽心尽力,只要自己尽力了,就可以问心无愧,不妄想超出能力的结果,也不计较是否胜过别人,如果能这样想,你还会过度紧张吗?

曾国藩在家中挂了一幅字“只管耕耘,不问收获”,有了这样的心态,反而收获颇丰,你没发现吗?

扩展阅读

高考过后,职业规划要跟上


又是一年高考季。学生在考试后将面临志愿抉择关键期。很多人在这时对自己未来的方向依然不甚清晰。部分人甚至因为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大学专业而导致未来职场发展极不顺利,从而抱憾终生。那么,学生究竟该怎样选择志愿?该听取什么人的意见?职业规划有没有相对科学的方法?记者进行了详细调查。

现状

志愿填报 多数父母未尊重孩子意愿

每年高考过后,都会有各种志愿填报咨询会陆续登场,吸引不少家长和学生前来咨询。然而,专家们多反映,不少家长咨询时,对孩子该填什么志愿做的功课不够。

佛山家庭教育研究会讲师团资深讲师霍钰坪表示,每年高考过后,都会有不少家长向她请教,该让孩子报读什么专业。很多一来就问我,报读什么专业好?曾听谁说,某某专业好,究竟是不是。这样的问题,根本无从回答。社会上并没有什么最好的专业,关键是要适合孩子。

面对家长的提问,专家们多会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商量读什么专业,但很多家长却说:孩子不懂,自己根本拿不了主意。 霍钰坪认为,这是对孩子的不尊重,父母需要的是帮助孩子确定志愿,让孩子自己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由于志愿填报前没做够功课,而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的例子也不少。黄小姐(化名)表示,自己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在重点中学上高中时,成绩几乎都是班上前几名,但当时心思只在课本上,没对自己的兴趣特长作认真思考。高考时报读了当时最热门的计算机专业,也上了很出名的大学,但大学后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计算机,但又不能转专业,觉得非常苦恼。

方法

第一步:

了解自己 可做专业测试

高考后填报什么志愿,直接关系考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已经成为不少专家的共识。然而,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必须从了解自己开始。而认识自己并不是个容易的过程。

资深职业规划师张文英表示,现代心理学家在这个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其中尤以霍兰德(John Holland)的人格职业类型匹配为代表,通过人格特征分析人们适合的职业。人格特征是人的心理特征中较为深层的特点,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偏好、做事风格,以及对待事物的态度。因此人格特征测验是学生认识自我的重要工具。 张文英说。

个案:小陈,理科生,学习成绩中上。父亲是工厂主,希望小陈今后能继承他的事业。小陈自己对财会工作感兴趣。

人格特征测验测试结果:小陈比较关注细节、做事认真仔细,喜欢分析数据,愿意做一些与数据打交道的事情,在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时候也喜欢使用数据。对重复性、枯燥的事情可以善始善终。有比较强的个人原则和责任感。相反,小陈不喜欢管人和影响别人,容易紧张焦虑。不喜欢处理冲突,也不认为冲突需要协调。

职业规划师建议:小陈目前来看比较适合选择财会专业,有机会的话可以选修管理学。读大学后,需要多参与团体活动,学习遇到冲突时如何积极协调。

第二步:判断社会发展趋势

职业发展,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除了认识自己,还需要了解社会,判断社会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互联网更是改变了不少社会业态,不少行业异军突起,不少行业日渐式微。职业规划时更需根据这些变化,顺势而为。

个案:2014年才大学毕业的子栋,现在在证券界已做得有声有色。子栋妈妈告诉记者,子栋高一时就自己写了人生规划书。当时受《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的影响,子栋希望自己30岁前能积极创造财富,然后环游世界,再把经验分享给年轻人,把财富捐赠给社会。

由于很早就认准了目标,子栋读书非常勤奋,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希望自己升学时可以有更多的选择。高考结束后,子栋父母就带着子栋,连续拜访了政界、企业界、金融界的资深人士。估计金融业未来在中国的发展会相当快,这更坚定了孩子读证券专业的决心。子栋妈说。

当时,根据子栋高考的分数,应该可以考上中山大学,但子栋最后报读了暨南大学的国际商学院。

高考后如何填报志愿?


高考结束了,考生可以松一口气了,家长的紧张才刚刚开始。未来一个月内,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报考志愿。

作为生涯咨询师,我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咨询者,咨询关于职业生涯发展的问题,我却发现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一个共同的困惑:大学志愿没报好,或者专业不理想,或者学校没选好,导致职业发展多年都翻不过来身,总是受挫,甚至在三、四十岁的时候还在纠结要不要重新开始学习一个新专业。

高考还在对很多中国家庭产生着巨大影响,那么,怎么报考才能更好地为未来职业的发展助力呢?这个问题,不同领域的专家都有自己的看法:选专业、选学校、选城市,根据知名度、学术水平、校友情况等等,这里,我从生涯发展的角度讲三点重要的注意事项:

第一:兴趣为先。

这是最重要的标准。没有什么比兴趣还能让一个人产生巨大的热爱,进而可以有动力努力学习。很多人选专业的时候要么完全不知道该怎么选,要么就是听了家长、老师的劝告,根据当前最热门的职业,去猜想与之相关的专业。且不说根据职业来选择专业是否功利,单说这样的判断逻辑就有很大的误差:热门专业在不同城市有不同表现,一线城市的金融、互联网不一定适用于二三线城市;热门专业的佼佼者不一定是基于对应的专业,比如教育培训行业的老师们,很多都不是师范类院校的。真实的情况是:很多大学的专业设置也是在跟风,跟社会发展之风,如此这般,家长怎能判断的准呢?

更重要的是,当下的所谓热门,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未必热门,4年时间,一个行业完全有可能从中兴走向衰退,你看看现在最著名的公司历史就知道了。

这怎么办?以不变应万变。上大学,学的不再是知识了,知识是一种迅速迭代的东西,在哪都需要学,方式不再是在课堂上了。而大学这一人生重要的阶段,最需要培养的就是发展兴趣,拓展视野,提升能力。由此,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专业的选择自然就是最靠谱的了。

兴趣如何判断?有几种方式:

1、测评。这是最快,相对准确度比较高的。可以关注新精英做自己微信号,里面有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根据得出的结论,输入相应代码,还可以得出相关结论。根据测评结果,可以和学生本人进行讨论,综合分析其他方面信息,来选择志愿。

2、专业访谈。如果学生有了大致的兴趣倾向,就可以安排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访谈,比如在读大三、大四的大学生,相关行业的3年、5年从业者,有了直观体验,再选专业也会准确一些。

3、进行专业的生涯咨询,通过性格、兴趣、表现等,结合大学专业信息和职业信息,进行有倾向的考虑。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在的职场已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平庸和卓越的区别,卖肉夹馍可以卖到清华讲堂上,卖性用品可以卖到知名房地产公司,做教育培训的也可以做手机,真的没有什么不可能,关键是:作为家长,是否能让孩子在大学这个重要阶段发展兴趣,为未来开启重要起点。

第二个重要标准:开放度。

很多人会说,在应试教育之下,孩子们十几年如一日地读课本,准备考试,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这该如何去选啊?是的,这样的情况确实不好选,甚至连测评的结果也不一定是准确的,因为学生本人没有真实的体验,就不会有真实的倾向,测评怎么能测出来呢?

坦率地说,这样情况下是不会选出准确的感兴趣专业。那就退而求其次,在大学期间发现兴趣,进而发展兴趣。这时候选择学校就比选择专业重要的多了。曾经有一个大学生来找我咨询,她在香港读书,读了一个非常理工,非常容易就业的专业,但是她自己并不喜欢,她喜欢社会人文类的专业,碰巧所在大学没有,于是就想向我咨询,如果转学到美国,读哪个专业更合适。我只给她一个建议:选择那些可以随意转专业,并且是一所有各类人文社科专业的开放度高的大学,在这个前提下,在考虑排名之类的情况。

很多人有类似的情况:因为物理好,选了一个听得懂的与物理相关的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热能、建筑结果发现自己并不喜欢,但是转专业受限,专业课很难,技术性很强,就这样的接受了。一接受,就是一辈子。这里面有自己的原因,很多时候还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兴趣,有两个很容易划分的维度:喜欢和人接触,还是喜欢和事物接触;喜欢做一些抽象的思考,还是喜欢具体的操作。根据这个大概就能根据职业维度进行专业的对应选择了。如果对自己的兴趣有些模棱两可,也没关系,先选几个最中意的,然后选择开放度高的学校和专业,进入大学后进行调整。

什么是开放度高的学校呢?有相对健全的各类学科体系的综合类大学;有比较开明的转专业机制;有比较方便的旁听、二专业辅修机制。什么是开放度高的专业呢?比较基础,未来对接不同职业的可能性比较大。当然,还要注意,最好是选择一些高校比较多的,发展比较好的城市,这样也在为开放度做准备。

第三点,选择是短暂的,能力提升是持续的。

这最后一点最重要,我见过很多人在大学毕业之后不再从事与所学专业一致的职业,并且职业发展很好。毕业后不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这说明所学专业并非自己喜欢的,而且在大学期间没有机会重新选择,但是他们的能力很强,以至于可以进入职场后重新选择。

报考志愿或许只是这个炎热夏季让人心烦气躁的一件事,但是在拿到通知书那一刻,你一定要知道:录取你的这个学校和专业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这样的环境里如何利用四年时间充分提升自己。

如果你已经被应试教育了十几年,你准备怎么改变自己?不再以成绩为导向,不再以老师要求为导向,不再以周围人的评价为导向。因为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要打开视野,看到除了课本之外的世界;要提升能力,适应社会,适应未来的职场;要建立自己价值观,探索自己想要的,喜欢的,和热爱的。这些才是高中毕业生在未来4年里最需要做的,这些才是无论怎么报考,结果如何,都是要思考的问题。

如此,当有这样的信念,高考就绝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始,一个重新建构生命历程的开始。你会感谢高考,让你开始独立;你会感谢高考,开启一段生涯;你会感谢高考,可以创造可能。

职业规划专家:高考如何选专业


职业规划专家:高考如何选专业

距今年高招填报本科志愿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高校年年扩招,如今的家长和考生关心的已不仅是能不能上大学,而是如何上好大学、上适合自己的大学。于是填对志愿,选对学校、挑好专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兴行业层出不穷。据报道,近年来国内高校年增新专业50个。如何才能选好专业,与未来就业出路对接?向阳生涯专家团队认为,做好职业定位和规划,是高考专业、院校选择的基础,科学填报志愿可以遵循六步走的原则。

第一步:自我分析

需要解决的问题:自我认知,包括兴趣、价值观的分析

这是解决后面所有问题的重要基础。要清楚的了解自己,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志向和价值观等方面。

在高中这个阶段,要从日常生活学习中来观察出一个人真正的兴趣和未来的潜力,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在这个阶段,高中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都没有定型,可塑性还很强,未来的发展环境、际遇等也都存在相当大的变数。有可能目前的兴趣只是这一阶段的求知欲或好奇心的体现,成绩好的科目也未必代表她真正的兴趣。鉴于这些因素,对于孩子深层潜力的发掘,可以交给专业的职业规划师,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来做一个比较确切的方向判定,避免出现较大的偏差。

第二步:个人现实条件评估

需要解决的问题:成绩、家庭条件的承受能力的评估

兴趣很重要,但不能作为决策的唯一依据。高考是筛选人才的考试,自身的成绩也至关重要,这是选择的现实条件。有的热门专业报考的人数很多,招生人数却很少,很有可能你的分数上了该学校的分数线,但不够你所报考的专业,这很可能就会在本校内调剂专业,而调剂的专业也许并非你的兴趣所在。

此外,家庭条件的承受能力也需要考虑在内。读大学是四年的时间,子女读书时的所有花销都要家里承担,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如果为此要让一个家里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那就需要慎重考虑。在一线城市的大学,花费会比二线城市要高。这在选择院校时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第三步:初步选定专业大方向

需要解决的问题:了解目标专业背景及相关行业发展前景

选择专业,其实就是在选择你今后大致的就业方向。在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和对现实条件的确切评估下,要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应该在脑子里有一些轮廓了。但是,这个专业的现状如何,前景如何?心里还是有很多不确定。此时,不妨找这个行业的相关人士了解情况,多方打听。

果有关各类专业和就业前景的资料收集有困难,并且自己拿捏不准,向阳生涯建议可向专业的职业规划机构进行咨询。专业的职业规划机构的专家对行业发展都有长时间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他们的观点和意见对你的选择和判断会有很大帮助。

第四步:选学校

需要解决的问题:锁定几个目标学校,搜集资料了解校况

在已经有了大致专业方向的判断,那么再来选择学校。可以选定的专业,把有这些专业的学校做个简单的先后排名,综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定几个目标,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到各学校去进行实地考察。既能收集到一些实际的资料,对孩子也是一种有效的鞭策。

高考学子的人生该如何规划?


主持人许晓书:各位考生、家长及网友们,大家好!值此五一之际,我们搜狐教育中心为大家邀请了行业知名专家及优秀老师,精心策划为大家特别奉献关于高考考生心理辅导及人生规划的系列访谈栏目五一非常3+3。

因此,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了来自CHR可锐集团华北职业顾问、资深人力资源专家杨挺伟先生;CHR可锐集团北京首席职业顾问,具有人力资源经理人专业背景的卢超小姐;CHR可锐职业顾问王云浩先生。三位专家好!欢迎你们的到来。

职业规划是个啥?

主持人许晓书:请专家先给我们考生和家长解释一下职业规划。

杨挺伟:职业规划就是针对在职业发展过程当中遇到的一些主客观的问题进行判断,做出一个职业规划。根据职业规划或者进行职业定位,在其中把所有的包括时间、步骤,按一定的阶段逐步实施的这样一个过程,通过这样可以很大的节省人生发展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发展成本。

通俗地讲,在目前的情况下制定一个长远的目标,通过现在对个人的分析找出个人的优势所在,从而切入到长远的目标当中去。

主持人许晓书:每个专家是不是对这个定义的解释都不太一样?

杨挺伟:基本上我把通俗的概念都涵盖进去了。

卢超:职业规划这个概念如果说从理论上和专业上来讲就像杨老师刚刚所讲的是一个系统的概念,我接过大量的CASE,我觉得职业规划是科学、有序、有规律的计划,对于每一个人都会在人的一生当中起到非常大的指导作用。

具体的意义和目的在于什么呢?在于一个人对自己清醒客观的对自己优劣势的了解,同时对客观的市场行情和客观的发展前景有一个预测。在这个基础之上做这样一个规划,就是让制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自己走的每一步其实都是朝那个目标努力,这样走其实是真正的节约了时间,增长了一些机会,让自己永远在不断的随着信息的更新,也更新自己的一些知识和技能,按照既定的目标去努力,最终能达到自己所最向往和所要求达到的那个目的地。

对高中生谈人生规划,是否为时尚早?

主持人许晓书:对于大多数高考学子和家长来说,他们现在想到的专业选择,只是和毕业后的就业联系在一起,还没有对职业规划、人生规划有较清晰的意识和概念,在这方面三位专家有什么建议?

杨挺伟:初期来讲高中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包含的兴趣并没有完全的成型,因为都是在学校里面,跟将来的职场发展是有差距的。而这些东西往往是依据市场的环境有所改变的,这个时候的确要考虑到将来发展的趋势和目前现实的情况。那么如何来选择这些呢?有以下几点,一个是通过父母的分析判断为孩子们设定这样一个方向;另外通过父母本身的意愿,并没有做客观的分析判断,把自己以前没有实现的愿望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承担过多的责任;接下来就是学校里边的规划,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但是老师往往是依据孩子在学校的成绩而做的判断。再有一个就是孩子的兴趣。最后往往根据分数,实在没办法了,就选一个吧,上总比不上强。

如果切入到职场,肯定是通过父母进行选择是非常好的判断。但是父母并不能完全了解到孩子的一些想法、一些兴趣点,而这些从后期来看,可能方向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后来发现孩子并不喜欢这个专业,虽然这个专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却并不喜欢,这就要考虑把孩子的兴趣和将来的发展结合起来,这是最为关键的一点。而对于我们来讲,需要对他们进行一些科学的测评和数据进行分析,结合我们非常广泛的人力资源包括影响力的背景进行判断,如果没有这些的话肯定都是片断的。

我就爱冷门

主持人许晓书:但是有的情况是孩子的兴趣并不是现在就业的热点,这方面又怎么来平衡?

杨挺伟:有些目前不是热门点,但是将来可能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另外,这种热门点是以前家长并没有实现的,强加给孩子,这个情况我们肯定要对孩子负责,家长这方面一定要非常清楚的认识到,也要对孩子进行细微的观察,通过他的兴趣进行判断,这并不是冲动进行的,而是长远的方向,所以双方都要对这个负责,这个是必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而不是单方面决定的。

卢超:补充杨老师两点,一般来说高中生职业规划这个概念,他们并不是非常浓,但是据我们的一些调查和统计,其实有一些高中生他们的思想、意识已经超前了,尤其是大一、大二的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特别多,这也是可锐的一个统计。我想提醒一点,高中生现在面临高考,职业规划并不是仅仅是他自己的事情,实际上跟他接触的小小环境,父母引导的家庭氛围,希望父母引起一个共识,不要让他把他的重心都放在现在的分数上,还要把他一些真正的核心的兴趣、目前表现出来的一种规律性的行为、习惯都考虑进去。

第一个意思就是想表达,职业规划对于高中生来讲已经有一些这种意识和这种感觉了,但是也希望他最有直接关系的父母可以也随着这个社会的一些发展,对孩子的一种教育也能做到与时俱进,也来及时跟他保持一个同步的增长。

另外,刚才说到高中生所感兴趣的是不是热门,是这样的,没有永远热门的专业或者永远热门的行业,这个也要根据现在国家宏观的政策或者发展的一个趋势,所以对于一个学生来讲他还是要保证以自己的兴趣为中心,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理想和目标也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与时俱进更新知识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应该还是没有永远热门的专业和兴趣,只有永远热门的这个人与时俱进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就少不了我刚才说到的三点,一个是这个人的兴趣,一个是他不断学习的能力,还有他真正适应社会和自己内心当中比较坚定的理想和信念。

职场上“过度分享”是否有错?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在竞争激烈的工作场所,有许多隐形因素阻碍您的成功。这些因素通常来自,你在工作场所,你的眼睛里有无数的凝视,许多人都在关注你的一举一动。不要让你的后院着火。无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在互联网上,过度分享都会适得其反。对你而言,要清楚自己的职业道路并确保自己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职场上“过度分享”是否有错?

喜欢分享吗?这并不奇怪。分享是人类的共同点,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件好事。许多人喜欢分享他们所看到和听到的,包括工作和生活。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博客、微博、微信……在任何地方,这都是一个分享的时代。当你习惯于分享所有的东西时,你是否认真考虑过:在工作场所,同事之间分享的规则是什么?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禁忌是什么?这个问题,让我们进入工作场所共享的隐藏规则!

Judy Zhang

不要相信那些飞扬的宣传话语:随时随地分享你身边的新事物!有些东西足以和你的亲戚朋友分享。特别是在工作场所,有严格的分享规则。特别是对于职场新人来说,我们必须注意把握好措施。如果你和同事分享了太多的个人隐私话题,这可能会给你的职业生涯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甚至会降低你在工作场所的声誉。如果你梦想成为职场精英,一定要严格遵守这些规则,以更巧妙的方式处理与工作无关的话题。记住,在今天的网络中,一定要学会为自己保留一些个人隐私,不要让你成为“八卦”或“分享”的中心!

隐藏规则1在工作场所,不要随意加入社交圈!

小心加入小组。每个人都喜欢加入一个特定的小组,但有些小组会影响你的职业前景。别担心,社交网络扩大了您的社交圈。同样,它也会带来很多麻烦。如果您通过专业关系建立了大型客户关系圈,也许,当您离开时,公司会要求您关闭或删除所有相关信息。

工作场所基本规则2。避免在社交网络上泄露你即将离职的计划。我建议你在小范围内分享你的计划!

度假自然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但在你太兴奋之前,先和社交网站分享你的旅行计划。外向的信息最有可能出现在绅士的脑海中,如果你不小心,你的财产就会受损。网络是一个公共平台,分享信息应该仅限于你可以信任的一小部分人,而不是被广泛报道。

隐藏规则3在工作场所,小心使用社交网络!当你说话时,行动前要三思!

今天,当社交媒体上路时,无论您是写博客,发送微信还是发送视频,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话语。另一方面,当世界上许多知名公司做出人才招聘决策时,他们会在社交网络上搜索候选人的言行,进一步观察和理解申请人的性格,并深入了解他们的真正的个性,以确定它是否适合企业。候选人。此外,许多公司监控他们在工作中的员工网络上的行为。提醒一下,许多知名网络将保留您7年的信息。在这方面,你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请记住,不恰当的在线言论和行为会让你错过成功!

隐藏规则4把你的个人问题留在家里,不要让你的职业形象受损!确保你的沟通是专业的!

如果你是一个定期的社交网络访问者,无论是分享公司照片还是分享个人见解,都要小心。这些看似无意的传输,特别是负面和情感的信息共享,将让你的社交圈在另一张脸中认出你。如果你的同事恰好在你的社交圈里,那么负面信息就会渗透到你想要建立的人际关系中,从而损害你的职业形象!

工作场所隐藏规则5,同事,不要分享一切。溅起的水再也不会回来了。记住,要越过水是很难的!

一项工作场所的调查显示,当你习惯于分享一切,特别是在个人隐私方面,包括你的情感问题、家庭关系、健康等等时,你的弱点就会暴露出来。如果你的职位要求你具备良好的管理技能和较强的控制力,那么工作场所会适得其反,给你带来相反的结果,给你留下负面印象。

基本规则6:不要在网上抱怨你的老板和公司。偶然的批评会使你失去工作。记住,你必须改变自己!

小编觉的在职场上不管是什么原因,抱怨你的公司,抱怨你的老板不专业,不称职,或者是一个有性格问题的人,即使这是真的,也会给人一种刻薄的感觉。一些公司和老板并不宽容。也许你认为这只是一个抱怨和减轻工作压力的问题。但在公司看来,这种行为无疑会对公司的品牌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破坏你的职业前景。也许在你离开公司后,你也会陷入火灾,并带来法律风险。

转型如何避免“从零开始”?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计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可能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感谢您阅读《转型如何避免“从零开始”?》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转型如何避免从零开始?

职场瞬息万变,很多人对目前的工作不喜欢、厌倦;也有人打拼多年,在现在的工作上发觉还是没有混出点名堂来,看不到成功的希望;这时职业转型就变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但是没经验好象不可行,怎么办?!

  独之秀职业规划机构案例

  张月(化名)大学里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大专学历,毕业后没找到想要的工作,只能先做了销售。幸运的是,张月进的单位资源和实力都还不错,所以有比较稳定的客户,平时以维护为主,销售压力并不大,做了几年后被单位提拔到了主管的职位上。现在已经 毕业五年了,张月也打算成家了,但是很想结婚前换份工作。因为本身对销售工作就不是很喜欢,之前压力不大的情况下还没什么感觉,自从到了主管职位上,业绩压力越来越大,每天都睡不好,做销售薪资也不稳定,很想换份喜欢的工作,适合自己的。但是出去找过其他工作都不成功,自己也没了方向。

  独之秀职业顾问分析

  无论是已经进入社会谋职还是仍在学校的学生,很少人知道该如何择业,什么职业最适合自己,如何让自己更容易取得事业上的成就。时兴创业热潮的时候,一些没有商业才能的人也纷纷投入去开办公司;社会上对哪个职业评价高,大家都想着法子先去做了再说,然后才考虑兴趣及个人所长。这种一窝蜂逐流的职业选择方式,欠缺对自身特点和环境的认识,往往造成了职业生涯的进退两难局面,遑论事业上的成功。所以到了职业生涯一定的阶段,因为前面不负责任的选择,转型就变成了很多人都会做出的选择。那么,在看似南辕北辙的职业道路上,怎样算好自己手中的牌,才能让转型胜算更大呢?

  许多人认为职业转型就是换个行业工作就可以了,往往在行业的选择上纠结不清。其实,换行业并不是转型问题的关键,每个行业都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许多行业对大部分人都适合,只存你熟不熟悉这个行业的问题,再就是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好与否的问题,转型的关键其实是转换岗位。

  职业转型曲线法则:尽量避免从零开始

  在大多数人的概念中,如果换掉现在的岗位转做其他的工作,基本上和从零开始就画上了等号。其实,这个不是必然的。独之秀职业顾问建议,职业转型不如试试曲线法则,从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职业技能、工作经历、资源背景中根据职业的相通性结合自身的个性特征、能力倾向、职业兴趣来整合自己下一步有效的竞争力,转换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过渡性平台上,如果不能马上进入核心层的,也可以先积累相关直接经验后再谋取更好的机会。在这个法则中,最重要的就是整合自己的职业身价,尽量避免从零开始来扩大自己的转换成本和困难。

  经过我们对张月的评估,发现她虽然不习惯自己对事情作判断和决策,做事缺乏主动性,但是对于明确规定的任务可以很好完成,喜欢有计划的做事,不喜欢波动太大的工作,倾向于保守和遵循传统,习惯于服从、

高考之后,生涯规划师教你如何报考


高考结束了,考生可以松一口气了,家长的紧张才刚刚开始。未来一个月内,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报考志愿。

作为生涯咨询师,我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咨询者,咨询关于职业生涯发展的问题,我却发现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一个共同的困惑:大学志愿没报好,或者专业不理想,或者学校没选好,导致职业发展多年都翻不过来身,总是受挫,甚至在三、四十岁的时候还在纠结要不要重新开始学习一个新专业。

高考还在对很多中国家庭产生着巨大影响,那么,怎么报考才能更好地为未来职业的发展助力呢?这个问题,不同领域的专家都有自己的看法:选专业、选学校、选城市,根据知名度、学术水平、校友情况等等,这里,我从生涯发展的角度讲三点重要的注意事项:

第一:兴趣为先。

这是最重要的标准。没有什么比兴趣还能让一个人产生巨大的热爱,进而可以有动力努力学习。很多人选专业的时候要么完全不知道该怎么选,要么就是听了家长、老师的劝告,根据当前最热门的职业,去猜想与之相关的专业。且不说根据职业来选择专业是否功利,单说这样的判断逻辑就有很大的误差:热门专业在不同城市有不同表现,一线城市的金融、互联网不一定适用于二三线城市;热门专业的佼佼者不一定是基于对应的专业,比如教育培训行业的老师们,很多都不是师范类院校的。真实的情况是:很多大学的专业设置也是在“跟风”,跟社会发展之风,如此这般,家长怎能判断的准呢?

更重要的是,当下的所谓热门,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未必热门,4年时间,一个行业完全有可能从中兴走向衰退,你看看现在最著名的公司历史就知道了。

这怎么办?以不变应万变。上大学,学的不再是知识了,知识是一种迅速迭代的东西,在哪都需要学,方式不再是在课堂上了。而大学这一人生重要的阶段,最需要培养的就是发展兴趣,拓展视野,提升能力。由此,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专业的选择自然就是最靠谱的了。

兴趣如何判断?有几种方式:

1、测评。这是最快,相对准确度比较高的。根据测评结果,可以和学生本人进行讨论,综合分析其他方面信息,来选择志愿。

2、专业访谈。如果学生有了大致的兴趣倾向,就可以安排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访谈,比如在读大三、大四的大学生,相关行业的3年、5年从业者,有了直观体验,再选专业也会准确一些。

3、进行专业的生涯咨询,通过性格、兴趣、表现等,结合大学专业信息和职业信息,进行有倾向的考虑。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在的职场已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平庸和卓越的区别,卖肉夹馍可以卖到清华讲堂上,卖性用品可以卖到知名房地产公司,做教育培训的也可以做手机,真的没有什么不可能,关键是:作为家长,是否能让孩子在大学这个重要阶段发展兴趣,为未来开启重要起点。

第二个重要标准:开放度。

很多人会说,在应试教育之下,孩子们十几年如一日地读课本,准备考试,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这该如何去选啊?是的,这样的情况确实不好选,甚至连测评的结果也不一定是准确的,因为学生本人没有真实的体验,就不会有真实的倾向,测评怎么能测出来呢?

坦率地说,这样情况下是不会选出准确的感兴趣专业。那就退而求其次,在大学期间发现兴趣,进而发展兴趣。这时候选择学校就比选择专业重要的多了。曾经有一个大学生来找我咨询,她在香港读书,读了一个非常理工,非常容易就业的专业,但是她自己并不喜欢,她喜欢社会人文类的专业,碰巧所在大学没有,于是就想向我咨询,如果转学到美国,读哪个专业更合适。我只给她一个建议:选择那些可以随意转专业,并且是一所有各类人文社科专业的开放度高的大学,在这个前提下,在考虑排名之类的情况。

很多人有类似的情况:因为物理好,选了一个听得懂的与物理相关的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热能、建筑……结果发现自己并不喜欢,但是转专业受限,专业课很难,技术性很强,就这样的接受了。一接受,就是一辈子。这里面有自己的原因,很多时候还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兴趣,有两个很容易划分的维度:喜欢和人接触,还是喜欢和事物接触;喜欢做一些抽象的思考,还是喜欢具体的操作。根据这个大概就能根据职业维度进行专业的对应选择了。如果对自己的兴趣有些模棱两可,也没关系,先选几个最中意的,然后选择开放度高的学校和专业,进入大学后进行调整。

什么是开放度高的学校呢?有相对健全的各类学科体系的综合类大学;有比较开明的转专业机制;有比较方便的旁听、二专业辅修机制。什么是开放度高的专业呢?比较基础,未来对接不同职业的可能性比较大。当然,还要注意,最好是选择一些高校比较多的,发展比较好的城市,这样也在为开放度做准备。

第三点,选择是短暂的,能力提升是持续的。

这最后一点最重要,我见过很多人在大学毕业之后不再从事与所学专业一致的职业,并且职业发展很好。毕业后不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这说明所学专业并非自己喜欢的,而且在大学期间没有机会重新选择,但是他们的能力很强,以至于可以进入职场后重新选择。

报考志愿或许只是这个炎热夏季让人心烦气躁的一件事,但是在拿到通知书那一刻,你一定要知道:录取你的这个学校和专业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这样的环境里如何利用四年时间充分提升自己。

如果你已经被应试教育了十几年,你准备怎么改变自己?不再以成绩为导向,不再以老师要求为导向,不再以周围人的评价为导向。因为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要打开视野,看到除了课本之外的世界;要提升能力,适应社会,适应未来的职场;要建立自己价值观,探索自己想要的,喜欢的,和热爱的。这些才是高中毕业生在未来4年里最需要做的,这些才是无论怎么报考,结果如何,都是要思考的问题。

如此,当有这样的信念,高考就绝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始,一个重新建构生命历程的开始。你会感谢高考,让你开始独立;你会感谢高考,开启一段生涯;你会感谢高考,可以创造可能。

高考生们,祝你们好运!

职业规划师教你高考如何选专业


 职业规划师教你高考如何选专业

 距今年高招填报本科志愿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高校年年扩招,如今的家长和考生关心的已不仅是能不能上大学,而是如何上好大学、上适合自己的大学。于是填对志愿,选对学校、挑好专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兴行业层出不穷。据报道,近年来国内高校年增新专业50个。如何才能选好专业,与未来就业出路对接?向阳生涯专家团队认为,做好职业定位和规划,是高考专业、院校选择的基础,科学填报志愿可以遵循六步走的原则。

 第一步:自我分析

 需要解决的问题:自我认知,包括兴趣、价值观的分析

这是解决后面所有问题的重要基础。要清楚的了解自己,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志向和价值观等方面。

在高中这个阶段,要从日常生活学习中来观察出一个人真正的兴趣和未来的潜力,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在这个阶段,高中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都没有定型,可塑性还很强,未来的发展环境、际遇等也都存在相当大的变数。有可能目前的兴趣只是这一阶段的求知欲或好奇心的体现,成绩好的科目也未必代表她真正的兴趣。鉴于这些因素,对于孩子深层潜力的发掘,可以交给专业的职业规划师,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来做一个比较确切的方向判定,避免出现较大的偏差。

 第二步:个人现实条件评估

 需要解决的问题:成绩、家庭条件的承受能力的评估

兴趣很重要,但不能作为决策的唯一依据。高考是筛选人才的考试,自身的成绩也至关重要,这是选择的现实条件。有的热门专业报考的人数很多,招生人数却很少,很有可能你的分数上了该学校的分数线,但不够你所报考的专业,这很可能就会在本校内调剂专业,而调剂的专业也许并非你的兴趣所在。

此外,家庭条件的承受能力也需要考虑在内。读大学是四年的时间,子女读书时的所有花销都要家里承担,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如果为此要让一个家里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那就需要慎重考虑。在一线城市的大学,花费会比二线城市要高。这在选择院校时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第三步:初步选定专业大方向

 需要解决的问题:了解目标专业背景及相关行业发展前景

选择专业,其实就是在选择你今后大致的就业方向。在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和对现实条件的确切评估下,要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应该在脑子里有一些轮廓了。但是,这个专业的现状如何,前景如何?心里还是有很多不确定。此时,不妨找这个行业的相关人士了解情况,多方打听。

果有关各类专业和就业前景的资料收集有困难,并且自己拿捏不准,向阳生涯建议可向专业的职业规划机构进行咨询。专业的职业规划机构的专家对行业发展都有长时间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他们的观点和意见对你的选择和判断会有很大帮助。

 第四步:选学校

 需要解决的问题:锁定几个目标学校,搜集资料了解校况

在已经有了大致专业方向的判断,那么再来选择学校。可以选定的专业,把有这些专业的学校做个简单的先后排名,综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定几个目标,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到各学校去进行实地考察。既能收集到一些实际的资料,对孩子也是一种有效的鞭策。

 第五步:形成初步方案,请职业规划师评估可行性

 需要解决的问题:确保方案可执行性和合理性

如何避免在办公室打杂?


在工作场所,总有一些员工扮演通用万能充的角色。这个出气包会被公司安排各种琐事。一次两次还好,在形成固定模式之后,一些员工注定要低头认命,注定在工作场所中处于劣势。对于一些极端的领导者,无论职员是否非常忙碌,领导者都会为他安排一些事情。我们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小编告诉你三个字,能做到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如何避免在办公室打杂?

“宽容”是对你耐心的极大考验。无论领导为你安排什么工作,做什么杂货,你逆来顺受,接受领导的安排,做好每件事,至少要表面坦然接受。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很长时间,领导看到你既不生气,也能很好地完成工作,有两个结局:一是领导觉得这样下去是无聊的,不会继续打扰你;另一个是领导是坚强和非凡的,必须受到折磨,直到你主动离开。这样的领导会变态,还是早点做打算吧。

俗话说,柿子专拣软的捏。既然你冒犯了领导者,领导者也试图让你不好过。如果你现在不能忍受,那就让自己狠起来吧!你怎么能违法?

首先,学会拒绝。如果你不属于自己的工作,即使领导已经安排好了,你也应该大胆地说:“XXX项目还不忙,你看谁更好安排吧!”或者“这些不是我自己的工作”。第二,使用单词“拖动”公式。当领导安排你去做的时候,你会欣然同意让他高兴。当他心情愉快时,你的工作就是不去做。你不能完成它,因为你仍然有主要的工作,而其他的是次要的。如果你真的担心被你的领导骂,那就做一点他安排的事情。好的是让他知道你很忙,不能再谈论你了。有句名言:“人不与官争”。两种方法,看看你有多努力。

前两招你都不想用,领导也已经开始杀人了,你继续呆下去是没意思的,只是浪费了自己的青春。此时,你只能选择辞职和离开,而这样一个领导者去花掉,对于你的追求,没有好处,最好是放手,早做好找下一份工作的准备。

当人们在工作场所时,可以接受一些不满。一些不公平的不满并不意味着承受。选择和努力同样重要。要勇敢,对杂事说不!

以上《如何避免高考过度紧张》一文,由编辑精心撰写而成,希望对您的职业规划有所帮助,更多精彩请访问“高考求职信”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