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沙龙回顾:谈到婚恋我们到底在谈什么?。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计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可能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感谢您阅读《做自己沙龙回顾:谈到婚恋我们到底在谈什么?》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新精英职业规划定位班学员

周末去参加了新精英的沙龙,关于女性职场和婚恋的话题。虽然只听到了后半场关于婚恋的,但依旧觉得收获颇丰。现场真诚的互动令人很受启发,幽默的气氛也让恬淡的周末午后多了些活力和色彩。

一、现场活动内容的分享

三位女嘉宾在各自的小宇宙里都绽放着独有的光彩,她们各有各的处世哲学,却都拥有相同的幸福品质。

谈到女性关注的婚恋话题,大家各抒己见,使人很受启发。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这次沙龙中收获的核心观点,以弥补没有到场朋友的遗憾:

1. 苗月滢:经营自己的个人品牌

每一个职场女性都应该有意识的经营属于自己的个人品牌,这是你在待人处事时递给他人的第一张名片。

如何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呢?真实的和你周围的朋友们表达你自己——你的优点还有你的缺点,你的所爱还有你的所厌。真实的表达,是为了让周围人知道你是谁,更是一个拓展自己的机会。当你的朋友们知道你热爱画画时,自然会在碰到画画的好机会时记得联系你,给你一个享受绘画的美好时光;当你的朋友们知道你其实不善于在众人面前演讲时,就会宽容你表现一般的演讲,因为他们知道你尽力了。因此,你的言行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你是谁,你的言行就在为你创建属于你的支持体系和拓展空间。

当然,所有的外部彰显都应该建立在你对自己有深刻了解的基础之上,当你对自己的完整面貌都有一个客观了解,并且坦然接受时,你呈现给大众的才是舒展迷人的自己。

2. 张心悦:职场精神和女性特质并不冲突

很多人都被一个固有的观念所束缚:“职场女性精英一定是强势和缺乏女人味的,他们的婚姻生活会充满挑战。”现场的三位女嘉宾现身说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女性特质能够帮助你更好的经营事业。

心悦认为:职场精神和女性特质并不冲突,相反,那些专属于女性的自然特性可以帮助大家在职场上更好的赢得尊重、化解问题。而且,人们更容易爱上一个有女性小弱点、同时可以领导好团队的真实女性。

其实,最重要的不是你是男人女人,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把属于自己的工作做好。

3. 冯小雪:适合自己比令人满意更重要

当我们谈到伴侣问题时,总是会陷入这样一个误区:“我需要达到伴侣的要求,我需要做一个令人满意的女朋友。”潜台词是:“我需要做一个对方眼里的完美伴侣,这样我才会被爱。”

事实上,每个人的满意标准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位男士的择偶要求是希望找到一位擅长操持家务的女性,那么勉强一个不擅长家务的女性牺牲自己的优势和快乐去迎合对方,这段关系注定是不能获得长久契合的。实际上,百般迎合不如真实做自己,这样更容易找到接受自己的伴侣,是更明智的选择。

4. 赵昂:在不同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做不同的规划

赵昂老师作为新精英的资深职业规划师,也作为现场的唯一一位男性嘉宾,从另一个视角去看待了职业女性的婚恋问题。

赵昂认为:明确每个阶段自己的生活重心,有的放矢,不要让婚恋问题束缚住你的脚步。我们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是有限的。实际上,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的重心都是不一样的。避免想同一时间遍地开花的大赢家心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专注于当下最重要的问题,从而一步一个台阶的稳稳前进,何况,苛求掌控不如顺其自然。

二、关于婚恋我们到底在谈什么?

“要嫁就嫁给幸福,要输就输给追求。”汪国真的这句诗句戳中了很多人的心。关于婚恋我们到底在谈什么呢?

每一天,在这座城市森林的各个角落,都有向阳的姑娘们在努力的打拼、热切的追求:工作的成就、美丽的外貌、金钱的富足、婚恋的美满、众人的爱戴。其实不论你的外在追求是什么,姑娘们都在追求同一样的东西——心底那句令人安心的:“我足够好,我很幸福。”

所有的外在追求当中,对于女孩来说来说最最揪心的就是婚恋了吧,特别是北漂的姑娘。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多多少少影响着我们,归属的需求也促使我们在参加完一场场婚礼后感慨不已,在北京生存的物质压力和漂泊感加重了大家对归属感和安全感的需求。

我们需要幸福,而婚恋是外表最像幸福的存在形式了。

其实谈到婚恋,人们想到的是一份安全感和幸福感。那种我足够好到值得拥有幸福的信念,还有从此漫漫人生路有人相伴成长的安心。

三、你真的想结婚吗?

如果你疲于各种相亲活动或交友派对,但是许久都没有成功遇到那个对的人;或者习惯宅在家里做壁花小姐,又或者总是腾不出时间去恋爱,那么你也许需要问问自己:我真的想结婚吗?

婚 姻存在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物质贫乏的时代,婚姻是作为繁衍和生存的出必需品出现的,那时候的婚姻物质意义远远大于精神意义,明确的社会分工也让大多数女 性毫无悬念的留在家中照顾家庭,然后时代迅速变迁,人类文明进步,社会分工逐渐模糊,女性越来越多的闪耀于职场舞台,家庭分工也趋于多样化,婚姻不再是人 们生存发展的必需品,相反,越来越多的女性苦恼于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

如果真的没有合适的伴侣,为什么要勉强自己去结婚呢?仅仅是因为“应该”吗?如果婚姻确实不能给你带来更多你期待的幸福,那么就不要被外在的观念和内心的恐惧束缚,做”别人眼光“的奴隶。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对自己有足够了解,在慎重考虑后作出的决定。

幸福没有固定的模样。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属于自己唯一的道路。“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是全然独特的,不要随便相信、人云亦云,生活中的美学,应该是不按别人安排的。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生命,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美学出来。”

四、婚恋最重要的是什么?

如果你真的想拥有婚恋的经历,那么我们不妨继续聊一聊幸福婚恋背后的本质。

80年代结婚有三大件,如今结婚要车子、房子、票子。诚然,组建一个家庭,物质基础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再重要,它也不是婚恋最最重要和唯一考虑的条件。

婚恋最重要的房子是心房,心安了,住什么房子都一样。即便住在租住的小屋,喝一碗红薯粥也能品出五谷丰登的香味来,心不安,纵使住在豪宅大院,孤独和苦闷也会让人失去感受幸福的能力。

那么,对于婚恋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是经营幸福的能力。

经营幸福的能力是以独立为前提的,而独立是真爱的前提,进一步的,健康的社会互赖关系(包括婚姻和家庭)是建立在独立的基础之上的。

那 么好吧,我们来谈谈独立。这里的独立不仅仅生理独立、物质独立,更包含着精神的独立和人格的完善。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生理和物质的独立是易于达成的,而 精神的独立和人格的完善是不易的。某种程度上,精神的独立和人格的完善又能促进物质的独立和弥补生理不能独立的缺憾。因此,在婚恋的问题上,需要更多关注和努力的是精神的独立和人格的完善,以此来孕育经营幸福的能力。

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费洛姆在其著作《爱的艺术》里就谈到:“ 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爱的艺术》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而心理学者曾奇峰也曾风趣的说道:“更加完整的男女个体之间的激情,会像两个独立而完整的世界相撞一样,更加的宏伟壮观。据传说,两个完整的人的融合,是神一样的存在。”

我觉得,尽力做一个完整的人,就需要放弃对外在安全感的追求,走上看似艰苦实则美妙的内求之路,而这一过程,实际上正是由内而外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必经之路,安全感和幸福感从来都是自己给自己的,外在给予的只是你内心影像的镜中投影而已。以人格独立和精神完整为基础,会促成更有品质的爱情结合,也更容易接近幸福。

实际上,据我的粗浅观察,努力成为完整的人也是人类发展的大势所趋。

在“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岁月里,多少男性不得不碍于面子强忍压力,让自己空有刚强的外壳,不能在柔弱开放中疗愈自己,获得真正的勇敢和平和。

现在社会,男性和女性的性格特质边界越发模糊,女王范儿和女汉子的出现霸气得向人们展现女性坚强、独立、帅气的一面,而男性也开始不掩饰对装扮美的追求和内心柔软感性的一面。个人认为这是时代的进步,实际上任何一个完整的人都同时存在男人的特质和女人的特质,你心中的男人和女人结合了,你才能拥有完整的自己。更加完整的男女个体拥有更健康的心态和更多的自由。

当你一个人就过得快乐自在时,两个人在一起就会锦上添花;当你一个人活得都像个悲剧时,两个人在一起就一定是场灾难。

珍惜做剩女的机会吧,这是一个发现自己和完善自己的好机会。有一天你会在心底骄傲的彰显出一种气质,那就是:“没有爱侣我已经活得很好,有你我的世界会更精彩。”

五、没有完美的伴侣,也没有完美的自己。 wWW.zc530.coM

乍看这个标题,好像和前一个话题中谈到的向完整之人努力是矛盾的,其实这里面有着微妙的差别——我们需要不断完善自己,但更需要知道只有完整,没有完美。

等完美了再去恋爱是不切实际的,因为永远都不存在绝对的完美。

很多女孩都有这样的误区:“我没有好的婚恋,是因为我不够优秀。我需要更优秀,才可以碰到更优秀的人。但是我现在还是不够优秀,我要更优秀才行,于是我要不断努力让自己更优秀。”如果你也这样想的,那么我想你的问题不是你不够好,而是你总是在用“不够好”的念头苛责自己。

幸福与优秀无关。

首先,每个人关于优秀的标准就不一样。

你觉得完美的状态,在另一个人眼里可能就是遗憾。想想面对你悠闲自得、丰富多彩的大龄单身时光,七大姑八大姨们流露出的惋惜和遗憾,这个问题就不难理解了。

其次,爱情本身就和所谓优秀无关。

优秀是老板的标准,不是老公的标准,更不应该成为你自己的标准。如果非要比较和立项,那么婚恋就是区别与事业的另一个项目,不能用工作中的思维模式来照搬硬套。

六、让过去的过去。

不论你是大喊我不在乎、闭口不提、化身复仇女神还是孤立起自己悲伤不已,只要你不能再像最初那般纯粹和真挚的去投入婚恋,都说明我们需要和过去告别了。

一切都会过去,如果还没有,那说明这一切还没有真正结束。

痛苦和甜蜜一样,都是爱情的组成部分。过去的恋情带给人们伤痛,也带给人们财富。你的前任和你一样,不过是一个寻找爱、学习爱的笨拙小孩,原谅他吧。

从受害者情结中走出来吧,为自己负起责任。原谅自己吧,让伤痛愈合,完成生活交给我们的课题。当我们真正走出过去的时候,我们一定会蜕变成更美好的自己,丰盈的羽翼帮助我们飞向更绚丽的风景。我们会从心底生出感恩,感恩过去的一切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

去勇敢的经历吧,我们需要在恋爱中练习爱,在婚恋中看到和完善自己,你的见闻和感受永远大于你所想象的。

为什么要等一切都准备好了再去谈恋爱?没有人是站在岸边,突然学会游泳的。那些总说自己没有准备好的人,只是缺乏勇气而已。

放弃做百分百完美女孩吧。没有完美的伴侣,也没有完美的自己。爱情是一种共同成长的过程,所谓爱侣是共同成长的伴侣。

看到一段话,觉得说出了我想说的,就以此为结尾吧:“人 生是一场独自的修行,谋生亦谋爱。人生的旅途中,大家都在忙着认识各种人,以为这是在丰富生命。可最有价值的遇见,是在某一瞬间,重新遇见了自己,那一刻 你才会懂:走遍世界,也不过是为了找到一条走回内心的路。有的路,是脚去走,有的路,是心去走。走好已经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才能拥有真正的自 己。”

是的,关于婚恋,我们谈得还是认识自己、真爱自己和自我成长。也唯有经历如此,才能拥有真爱。

zc530.Com小编推荐

《女性的抉择:职场VS生活》沙龙回顾逐字稿


问:我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一学会计的学生,在这个选择就业的时期,我是应该听从父母找国企公务员之类的稳定工作,还是去找自己喜欢的的工作?比如管理咨询。

李 萍:针对你提出的问题,事实上你最终想获得什么?我们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追求幸福人生最大化,就是你各个方面,无论哪个角色,包括职场和生活、内在和外 在、今天和未来的、家长对你的期待以及你自己想成为的,这些得到平衡以后,你的资源一定是得到充分的应用。这时候你就一定实现了幸福人生最大化,智慧最大 化,收益最大化。那么如何来实现这个最大化呢?马丁塞利格曼,积极心理学之父说过,发现并培养你最突出的优势,并把这些优势应用到你每天的工作生活以及亲 子教育等等中去,你一定会获得最大的幸福。那么如何找出你最突出的优势呢?其实你父母的期待,我觉得是不矛盾的。我自己也为人母,比如说我的孩子要什么, 我会觉得他最后的终极目标一定是让他的幸福人生最大化。所以他可能一开始不一定理解,但是最后一定是理解的,但是你自己怎么来选,这个是很重要的。我原来 也是学会计的,可是到后面,我觉得自己的人生太短暂了,我一定要做我喜欢做的事情,在浙大读完研究生课程以后,就往职业规划的方向转,开设了这方面的课, 从零自己做起,成了精品课。就我自己的感觉而言,我找到了自己最突出的优势,这个优势有哪些呢?你的性格还有你的兴趣是不是匹配?包括你的价值观。比如我 的价值观就是要分享,助人成长。我的兴趣里头就是社会型和艺术型,我这个匹配读那是百分之百的,所以很幸福。每天都觉得很幸福,经常有那种源源不断的幸福 感要蹦出来的感觉。所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设计一个自己想要的自己,可以想五十岁的我是要一个怎样的我,三十岁要达到什么目标,就是到底想要一个怎样的 自己,你一定要想明白。选择好路后要怎么一步一步来践行你的目标。

孙婷婷:好,谢谢李老师的回答,那么于老师有什么想回应的?

于 翠霞:我想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在思维模式上,要突破一种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以我的生活经历来说,很多时候是可以两全的。也就是说你的想法和 你父母的想法,很多时候是可以两全的,换一个想法,比如说和他们聊一聊。也许你们的两个方案看上去是不同的,但是聊完你会发现,其实他们最后的目的就是你 快乐,你健康,你幸福。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愿望。所以你再往高点的方向想一想,在这里面找到一个两全的,平衡的方案。那么,刚一起付的时候,还有很多东西 要考虑,比如说可能性。比如说一毕业想去联合国就职,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幻想、理想、计划到行动方案,这是一个不同的层次。这些当中可能性有哪 些?那在我们毕业的时候还是会把这几个结核起来,也就是自我一个圆,社会一个圆,父母期待一个圆,几个圆相交,那个点就叫做现实的生涯。这都是古典老师讲 的,我是他的学生。

古典:好,我讲一点理论的。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我们会有两个目标,一个叫做工具性期待,一个叫做终极性期 待。比如说,父母的工具性期待是什么呢?就是公务员和国企,而这个工具性期待背后目标是什么?就是希望你幸福。所以当别人期待我们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们一 定要明白说这个期待是工具期待还是目标期待。当对方给你一个工具期待的时候你一定要明白,工具期待代表着他过去自己的经历。我举个例子,50后的父母亲, 他们的子女大概是80后,50后是中国过去当中,物质最贫乏的一代人,人的价值观大概在13到18岁形成,他们那个时候刚好自然灾害加上文革。所以你会发 现中国真正出现小皇帝是80后,因为他们在年青的时候养出一个工具价值观,就是只要我给你足够的价值观就会幸福。所以他们会给他们的孩子很高程度的物质的 补偿。比如说今天的亲子教育中间,很大一部分和你说要保持孩子的天性,你想过为什么吗?因为今天的父母亲很多是70后,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纠结的一代 人,80后就彻底追求自我去了,60后就憋着,70后就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他们就会说要释放孩子的天性,不让他追求功利、名利等等,但会不会这个就是 我那一代人被压抑的,并不是今天的孩子需要的。因为今天的孩子所受的教育是让他未来面向2050年的那代人的。所以我们做孩子的就一定要明白什么是工具价 值观,什么是目标价值观。如果是工具价值观,那你一定要和他们好好地聊一聊,你们是不是期待幸福,如果是的话,那么我有一个自己的期待出现,你也许需要说 服他,也要有一个对自我清晰的期待,才能抵御父母亲戚的期待。如果你真的对管理咨询有概念的话,你是不是真的应该确定几点,第一个,它真的会让你幸福么? 你有没有真正了解过他的工作内容,时间长度,晋升的阶梯。第二个就是能不能证明我真的适合那样的工作。我觉得女性也好,男性也好,都需要家庭分裂这样的一 个心理断奶期。有一天你可以坚持自己的期待并把它做下去,那就是心理断奶期,很多人三四十岁五六十岁都没有断过奶,但我们这一代人一定不要这个样子。所以 送一句话给你就是,早上当你起来的时候,光照到你的床铺,你就自然会醒过来,是吧?所以当你把光撒向你未来的道路,你的自我就会苏醒过来,那个时候你就能 很好的处理自我的期待和他人的期待。谢谢。

孙婷婷:我也可以分享一个自己的故事。我是哈尔滨人,也是在哈尔滨念的书,我大学读了7年 的生物,拿了一个生物学的硕士。在我研究生将要毕业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这个专业不是我想要的,我也不希望像我爸妈希望的那样去一个高校或者院所做一个相对 稳定闲适的工作。那我当时的选择是向来北京做一些和文化相关的工作,所以就来了北京的一家出版社做了编辑,那当时其实伸手来支持我这个抉择的人都不超过十 个,但其中有我的爸爸妈妈,所以你只要和他们做一个很好的沟通,站在你的角度来考虑,他们一定会希望你能过你想要的,快乐的生活,而不是自己梦想的延伸, 一定是这样的。接下来,我们24岁以下的观众还有想分享的么?

问:我和男朋友打算25岁结婚,26岁27岁生孩子,我们知道这一两年是我们职业生涯发展的一个关键期,这段时间停滞了,对我们的职业可能就有很大影响,我个人不太能接受这个停滞,但是生孩子又是女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我很矛盾,想听听各位老师和在场朋友的建议。

孙婷婷:李老师和于老师都是当过妈妈的,那看您两位谁来分享?

于 翠霞:没错,我生孩子比较早,23岁结婚24岁生孩子,现在儿子21岁,大学三年级。这个话题,可能所有的女性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其实女人从小到大,不同 时间都会有不同的困扰,没有谁是可以一帆风顺的,但是遇到困扰的时候,要是认为它是正常的,那感觉就会好很多了,这个就是赋能技术的其中一条,叫做正常 化。我想和这位朋友说的是,就做你自己的选择,别人几岁结婚,多大生孩子,那些与我们真的都没有什么关系。要过你自己想要的生活。结婚以后要生子,我觉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资源,能量和力量,同样是生孩子,有的妈妈已经退休了,或者婆婆已经退休了,就可以来帮一下,所以你把自己的情况分析一下,去决定什么时 候要这个孩子。对于在什么时间生孩子,这就是一个秘密,我在这里告诉大家,第一个就是,在你刚刚提完职的时候,为什么呢?其实你一级一级升的时候,中间是 有一个时间段的,如果你刚提职完,中间就会有三四年,我们在学校就会有五年,那我这个时间把孩子生了,生完之后再去拼三年,丝毫不影响我下一个台阶。所以 这个是我们觉得比较好的一个点。第二个是什么时候呢?就是你觉得要跳槽的时候,以后不会再来这里做的时候。在你跳槽之前生。因为女性的怀孕,哺乳,休产假 是受法律保护的,因为我们都在为这个社会做着贡献,繁衍后代。所以这个时候你生孩子,他们绝对不敢开除你,不给你钱。当然,这个是我们在这里秘密地讲,如 果大范围的讲,我不知道他们会怎么想。第三种,就像刚才说的,其实很多东西都是可以两全的,为什么今天一上来就说要做一个智慧的女人,因为当一个女人很智 慧的话,她是会去很好的平衡这个东西的。不是说我生孩子就一定会影响到事业,这个话题比较大,就先到这里吧。

李萍:对于这个话题,刚 才于老师讲的时候我也想到一些内容,来分享一下。于老师讲得很好,我觉得人生每个阶段去做你当下最要做的事情,而且你做的那个角色,你要走到最好,不是说 那个时间你的每个角色都要做好。很多人都想开一个咖啡店,我的孩子也这么和我说,我说我支持你,但是我知道你不是这个时候该开咖啡店,要等到你四五十岁事 业有成,有一定的人脉资源需要这个平台的时候,就会更成熟。比如说你结婚了,顺其自然,该当妈妈的时候就当妈妈,这个时候你该做什么就把他做好,其实人生 回头看看,职场上的机会真的是很多,但是对于女性来说,当妈妈在这个年龄段是最黄金的时候,我觉得情感就是顺其自然的,单你有孩子的时候,真的就是上天给 你的,你不要求什么角色都做好,在一个阶段做好一样事,当你回头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什么事都做好了,这个也是古典老师教我的平衡。所以我们的生命平衡轮 里面,不只有职业,还有家庭,其实女人的家庭是很重要的对吧?还有人际关系,还有你的追求,比如说我要做公益,我要帮助他人。如果想好你要做什么,你可以 分解到每一年,比如几年,20xx年你要做什么,甚至我都想好我85岁要做什么了。其实我成家以后有孩子,我里里外外都是自己带,我从来都不要求我婆婆 带,我觉得孩子一定要自己带,那个时候我在大学里头,我放弃了很多,因为孩子过了一岁三岁就不可能会再有这个时间了,这个时候需要妈妈陪伴。这个时候可以 丢给婆婆,但是我觉得一定要是我自己带。一年级到三年级,这个是学习习惯最要养成的时候,我也放弃了很多东西,到了四岁,我慢慢开始放,像风筝一样,越放 越远,让他慢慢去飞。我当时的一个愿景就是小孩要健康,这个健康更多的是心理,还有生理。所以当她和我说她想开一个咖啡店,甚至连西点师都考出来的时候, 我说,你有一个梦想,多好啊,但是我知道这个不是你现在应该做的。她说对啊,你多了解我啊。这个时候如果她去做,一定会很累。所以三四十岁你也可以做妈 妈,但是你应该去权衡一下,哪个时候做最好,不会很累。最后,我的感受就是,你每个阶段,把当时的那个角色做到最好,你就会慢慢慢慢获得平衡。谢谢大家。

古典:我听完都很想生孩子。我还是讲一点理论的部分。你有没有注意到理论在案例面前都是很苍白的。在做决策的时候,在我的生涯理论中 间,有这么三个阶段,我称为叫做权衡再三。就是,你第一个思考就是有没有可能两全,世上不如意十有八九,但是一个好的职业规划师会常看一二,其实生孩子, 从职业层面来讲,是有可能两全的。我举个例子,你会发现在职场中间最重要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内在的才干的技能,生孩子这两年可能是离开了职场,那我们是 不是也能获得在职场中间的强大竞争力呢?比如说有人就可能选择,在这两到三年时间去各种各样的亲子俱乐部,贵一点都不要紧,你又没有想过,一万块钱的亲子 俱乐部和两万块钱的亲子俱乐部,妈妈就不一样,妈妈背后的爸爸就不一样,如果在这里面你能成为一个班长,或者幼儿园家长会的主席,你想这后面会是多大的资 源。那当你重出江湖的时候,后面就有一大群人支持你,这是不是就是一种可能性?所以这两年时间,人脉是可以渐渐地积累的,也许比你在职场里头打拼得更快。 而且带孩子的过程中,他一次次挑战你的情绪底线,会让你的包容心,观察能力,都很不一样,别的行业我不好说,但是在培训界,你会发现当一个女士有了孩子以 后,他的表达能力、包容能力、观察能力、爱意的表达都会强很多倍,不是强一点点。第三个,如果带孩子不是占用你太多时间的话,还会有人报一个在职的硕士, 这个不会占用你太多的时间吧?但是你就把孩子带了,然后等到毕业的时候你就会有一个学历上的上升。所以这个是不是可以两全?学历可以上升,人脉也可以找 到,内功也可以修炼。所以从这个理论来讲,只要你投资恰当,你是不会慢的,只会快的。

如果前面三个条件没办法达到,那我可能不能两 全,但我至少能平衡。平衡的话,前面两位老师也已经说了很多了。第三个就是平衡都平衡不了的,很少出现这种情况,我做咨询做了这么久,很少遇见过这种情况 的。那可能就是删,删的话就是找到你当下的关键点,就是每个人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有他的重心所在,就像刚才二位所说的,把那个点做好了就好了。最后面你要搞 清楚,是他们期待你生你就生,还是你自己后面本身有这种期待?不要因为别人的期待在那里你就不生,这其实更加糟糕,因为你是一个反抗者,也不要投降,只要 你有期待我就答应。我觉得我们可以和而不同,你有你的期待,而我接纳你的期待,因为你是老人家嘛,但是我可以按照我自己的节奏来选择我自己的期待,谢谢。

于翠霞:刚才我发现25到30这个阶段的人很多,所以就再多说几句。不是说怀孕就一定会影响工作,我是19号生的孩子,但是我18号 还在学校做学生工作。我们刚才说的人生有很多困扰,但不一定都会来到,你不要没事去找事儿,它还没来呢,你天天这里庸人自扰,有可能这个困难,有可能那个 困难,大可不必。来了事儿不怕事儿,接受我们改变不了的,改变我们能改变的一部分。所以,怀孕,不一定会影响工作,这个没有必然联系。有的人是会有点反 应,有的人可能是前一个月,有的人是前两三个月,但是很快都会过去,根据我的统计,从头到尾十个月反应都很厉害的都比较少。第二个,不是说生了孩子就一定 要离开职场,有的公司生孩子是三个月的假期,晚婚晚育是六个月,独生子女奖励一个月,这样最多就是七个月,那你想想,你离开职场七个月,对你的整个人生会 有多大的影响呢?其实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说句良心话,大家知道我们的职业生涯其实是有三十多年,甚至有的人是四十多年,这样一比,七个月其实就是非常非常 短的一段,没有关系的。人生不是直线,而是曲线,或者叫螺旋式上升,在那七个月里头你稍微走一个平一点的,其实也没有什么。我这里有一个数据,淘宝网很多 金钻的店主,非常大的一部分都是在怀孕的时间开始琢磨做这件事的,我以后会去采访他们,看看他们怎么样获得的成功。还有有的人就是成为了育儿专家,亲子关 系专家,还有的人就出书,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让各位都去开淘宝,去写书,去成为育儿专家。我们每个人去了解自己的特长在哪里,兴趣在哪里,将来要做什么, 在这个阶段,正好是充电的一个特别特别好的时期,为你下一步的腾飞,做一个非常好的准备。因为他们不知道你在家干嘛,脑子里在想什么,孩子也总是会有睡觉 的时候,对吧?而且还有婆婆啊,妈啊什么的,不会那么惨。我有一个朋友说,作为一个女性,你一定要在你结婚之前做好准备,什么准备呢?就是你的知识、能 力,也就是我们说的基础,就是这辈子即使变得一无所有,但是我依然可以站在那里的那些东西,就是证书存折什么的东西,只有你一个人的时候,那些东西,都是 你的财富。有这些东西,你就会变得强大,当你变得自信的时候,你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当心。所以第二个就是把自己变得比较强大,要有自己明确的方向和目标。第 三个,我有一个朋友,在刚升职完就怀孕了,他的老板就很郁闷。但是我们现在是信息社会,不用什么事都亲自去做,她之前培养了三四个手下,然后权力就一点点 下放,自己反而多做了一点统筹的工作,结果还做得更好了,风生水起,她的老板也很高兴。

孙婷婷:谢谢于老师的分享,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赶紧进入到下一个问题的环节中,有谁还想分享自己的故事?

问: 我干护士一年半了,但是觉得这个不是我想要的,和我的梦想目标不一致。现在换了一个比较有挑战性的工作,在一家保险公司做,已经干了四年了。但是我的家人 一直不太支持,我的个人问题还没有解决,他们想要我在本公司找一个对象,但是我又不喜欢两个人做一样的职业,他们就说那我就做回原来的职业,我也不愿意。

古 典:我给一个简单的回应。这个和之前一样,主要是两个话题,你一定要区分清楚,是父母要你结婚还是你自己要结婚?如果是父母要你结婚,而你不想结婚,这个 其实就是你处理和他人关系的事情。但是如果是你想结婚而找不到合适的,那么这个其实是婚恋问题。这里还是那句话,我们很多人在心理上没有完全断奶,所以我 们对父母的要求会完全投诚,其实也许那里面也许就是有你自己对自己的期待。比如说你觉得这个年纪,就是适当的应该去谈恋爱的一个年纪,或者当你对自己的生 命有一个统整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时候有一个恋爱挺好的。我想把这两个问题分开讲,前面那两个问题我们讲太多了。我们假设它是如何让家人认同我们的事业, 这个是第一个,第二个是如何找到适合的另一半,这个问题我就不讲了,留给这两位老师。前面那个,我们社会出现了很多全新的,不同的职业,这些职业在他们老 一辈看来是骗人的,就像我父母亲很长一段时间就会觉得这个是一个骗人的工作,说,你怎么可以教人取巧呢?所以我的方式就是以他们能接受的方式去告诉他们价 值。我妈对我最满意的地方是我写了一本书,对书最满意的地方是因为它的序。当时我找人作序的时候就很纠结,我在想要如何让我妈妈认可,后来想到我妈妈最崇 拜的人,也就是毕淑敏老师。但是她已经好多年不给人作序了,我就发了封邮件,说我不是想通过她的序让自己的书多卖几本,而是想通过她的序来让我妈妈了解我 所做的工作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她能不能收到,我就发过去了,我特别感动的是,她回复了我的邮件,并且让我把书发过去给她看看,因为没看过怎么写书对吧?然 后她就写了两句话,我非常感激她,让我妈妈终于认识到,诶,原来我儿子做的不是骗人的,连毕淑敏老师都说他不是骗人的。我觉得可能我们跟上一辈的沟通可能 就是要这种方式去做。尤其是当你们的目标价值观一致,而方法不一致的时候,你更需要时间去坚持,去慢慢感化对方,而千万不要选择对抗。因为父母的链接是不 可能切断的,可以和而不同,等到你有机会的时候,足够强大的时候,就好。所以就是先接纳对方的观点,然后有意识的做些什么。谢谢。

孙婷婷:接下来还有想做互动的嘛?尤其是在29岁以上的。

问:我计划20xx年要孩子,但是,我一直对自己不是很自信,丈夫也不是很强大,我对生完孩子后对孩子后能不能确保孩子成长不是很肯定,想请老师做一下深入的讲解。

于 翠霞:自信其实是一个蛮大的话题,我们在这段时间里面可能没办法讨论的那么透彻。这个和人的成长历程有关系,我这里有一个建议,去写写自己的成功日记,每 天都拿出一点时间去写你这一天当中自己做的认为特别棒的,不是别人,不需要证明颁奖,同时你还可以回忆一下从小到大有哪些成功的时间,我觉得这个成功事件 对人自信的培养还是很有帮助的。有兴趣我们可以私聊。

孙婷婷:还有哪位愿意?

问:我之前的工作很拼,现在进了一 个很好的公司,我是一个设计师,现在我大概30岁。现在领导和我说想让我再拼一两年之后去做所长,之后可能还会经常出差。因为我之前就很拼,所以这个阶段 我就想谈下恋爱结婚生子什么的。现在的所长都很忙,天天在天上飞,我不是很想要,但是又觉得是一个机会。所以就很难抉择。

古典:这个 我来回答,其实我特别想分享一个方法,对在做各位都是有帮助的。这个是美国一个心理学家的方法,很有效。就是假设你选择了那个工作,十分钟以后你在干什 么?什么感受?也许那个时候你会觉得,职位上升,赚到了。那十个月以后,你的生活是如何?回到这个决策你会后悔么?那个时候你的短期效应可能就出来了,事 业上就更加得志,家庭上更加不得志一些。最后面就是十年以后,回想起你三十岁时候做的决定,你是否会后悔。比如说你拥有了事业,当你成为所长的时候,那个 时候是不是真的有一个淡定的心态去谈一段恋爱呢?如果你现在都觉得着急,未来时间更短,可能会更加仓促。有可能就是你在之前的阶段没有完成一个任务,导致 你在后面的时间更加想去补,可能随便选一个就结婚。如果是那样的话,十年以后你是否会后悔呢?所以就是那三个时间点,十分钟以后,十个月以后,十年以后, 你觉得值不值?每个时间两个体验点,这六个体验点,你自己找个安静的时间,过一过,或者拿笔写一写。这个是我的回答,谢谢。

李萍:我 遇到一个咨询的案例就是,一个人在犹豫是读博还是生孩子。跟我在交流的时候我就问她纠结了多久,她说一年半。我说你要是生孩子早就生完了,读博也考上了。 这个就是古典老师说的等待成本,生命真的不是拿来等待的。如果你找到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坚定走,踩实了,你就会慢慢走近。事实上不用很多担忧,当你定了 要生孩子结婚的时候,这下很多智慧就会出来了。你就会把所有的资源整合到这里,你自然就有办法了。不要在等待和纠结上浪费太多时间,你就认定一个目标去 做,很多智慧都会出来,你就慢慢走向成功了。就是心定了,智慧就会有了,心在摇摆的时候,你的智慧就是没有了,如何减少生命中的干扰,来关注你的目标,我 相信你一定会做得更好。所以我们不妨试试,谢谢大家。

孙婷婷:我们现场男士真的太少了,而现在有一个男士在举手,我们先让他来好不好。

问:我有两个问题,一是作为女人的另一半,如何去支持自己的另一半做一个更好的职业选择?第二个就是我妈妈,她已经退休了,我问她有什么规划没,她就说她的规划就是帮我找一个女朋友,没有别的兴趣。那我们为人子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她呢?

古 典:我觉得去支持你的另一半做一个好的职业选择的关键点是你自己做一个好的职业选择。我觉得在我们新精英里头,所有好的职业规划师和咨询师,我都有这样一 个要求,如果有一个比新精英更好的平台,我会很支持你出去发展。新精英就像是道场,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徒弟在道场里面练一辈子不出去打架的对吧?如果你够好 了就出去,如果还需要修炼就回来。但是你离开要确信你去的地方会更好,因为如果一定把你强留下来,我们的灵魂就死掉了,如果一个公司连自己的员工都搞不 好,又怎么会去搞别人?如果你的老板他自己就是一个家庭生活都不平衡的人,你就不要指望他会让你的家庭生活平衡。他连自己都豁出去了,怎么可能会对你好? 他对你好也是别有所图的。如果他自己都喝酒喝出肝炎,那你又怎么指望他会照顾你的幼小的身体。我想说一个人如果能淡定地去支持别人做一些改变,那么一定是 你自己在这里收益了。你会真正觉得,人成长为自己的样子,比公司赚钱更重要。回到这个话题,你如何去支持你的另一半、你的父母、你的员工,这些都是一样 的,你怎么样可以去信任一个你亲密的人去做一个成长的改变,也许就是你体会到也许改变会带来阵痛,让周围的人有点不舒服,但是长期以来就让你的生命变得丰 满。而且当你把这个信任给到他人的时候,你也会发现她也会真正的从整个家庭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前提就是,你真的从里面做出一个改变自己的决定,从里面 收益,慢慢的从爱自己到爱他人,如果有这样的心境的话,你一定会相信你的另一半会做出一个美好的职业选择,同时慢慢地把力量回馈到你的身上。所以我觉得人 生就像一个杯子,溢出来的那些才是幸福,才是给予,倒出来的那些都不是,那叫悲剧。所以从自己开始。第二个就是保持一定的沟通,你知道每个变化一开始都会 让身边的人有些不快,所以你要清楚地告诉他,我要变化了,你可能要抗一段时间。我觉得爱情就像两个人抗一个煤气罐上楼,你要换姿势的时候要和另一个人说, 我要换姿势了啊,然后她说行,我帮你顶一下,换过来更舒服的往前走。你别一声不响地换过来,煤气罐掉下去,爆炸。所以保持沟通也是很重要的,让对方知道我 要做变化,那是为了双方将来更好的生活。好期待下面的回答。

于翠霞:对于第一个问题,如何支持自己的另外一半。我作为一个女性来说, 另一半自信了,他才会相信我,不会把所有的当心投射到我的身上。所以作为男人也是一样的,先要培养自己的那份自信。第二个对女人比较好的就是尊重,尊重她 做她喜欢的事情。我有一个案例就是,那个女性有一个选择,但是她老公就是不愿意让他去做,然后他就会很纠结。所以如果一个男人,你很自信,又尊重她的选 择,那么她一定会更加爱你。还有就是像古典老师说的,你们要平等的充分的沟通,你要让他知道你为什么这么做,而不是使性子。

第二个, 对于父母这件事情我是这么想的,父母他们过的是他们想要的生活,而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也许我们去看他们的生活的时候,会觉得不太好,他们怎么这样活着, 但是他们本人就会觉得那样活着非常好,就像很多人选择回农村去住。如果是孩子,有这份孝心,你就可以多和他们聊一聊,他们是在抱怨这个生活,还是乐在其 中,如果乐在其中还是很好的。有句话叫做,没进城不是最惨的,看了电视以后依旧没有进城那才是最惨的。如果你把那个美好的生活一直给他描述,但是不一定有 条件给他创造那样的生活,这些欲望又给他激发出来,那就很惨。所以对父母也是一样的,尊重他们的生活尊重他们的选择。如果你去帮助他们做一些你力所能及, 他们又做不到的话,你就是一个特别特别好的儿女。其实在所有人的人际关系里头,尊重他,让他做自己的选择,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真的就是最好最好的选择。 谢谢。

李萍:刚才的话题,第一个是如何支持你生活的另一半,这个另一半男的女的都可以。我觉得可以学习一些我们职业规划量表里面的 MBTI量表,我觉得这个真的可以方便的用到生活中。我举个例子,我的先生是思考型的,而我是情感型的,要知道思考型的人是很少很少赞美人的,但是他会用 另外的方式来表示认可,比如说我的先生一直都不关注我在干什么。他现在发现我做职业规划朋友越来越多,得到帮助的人也越来越多,他对我的认可表扬是什么方 式呢?他如果下面的员工有问题,他会说,你教育孩子的方式有问题,问问我们李老师,他一定会搞定的,你们夫人不支持你,让她去找找李老师,她一定能给你们 一些建议。我发现他的礼物是那样的一个形式。别的人就可能不一样,女性很多是情感型,她就需要一些表扬一些认可,是马上的人可,你就不妨多学一学。所以你 会发现这个MBTI量表用到生湖中真的会特别有帮助,那夫妻之间怎么去支持她?那我想如果从这个角度切入,可能会更到位一些。

还有一 个问题,就是讲到父母。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被父母盯得很紧很难受,我有很多大学同学的儿女也都是我的朋友,他们就天天来找我给他们父母做思想工作,让他 们父母不要盯的那么紧。其实也是,父母退休了,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了,就把目光都集中的你们身上了。所以我觉得这一块也是需要非常多的老师来开导他们,他们 原来年轻的时候没空做,退休了,有时间了,如何去补偿。你退休了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啊,退休的时候可以想一下一生要怎么做,所以我们可以给这些年龄段的人做 一些培训,改变一下他们的心智模式,还有就是我们子女也要理解自己的父母。那我觉得你们就是理解自己的父母,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办,对吧?

问:我现在准备要结婚,这个婆媳关系怎么解决一下。

李 萍:对于婆婆,其实就是像一个小孩一样哄着她就好。比如她孩子做了件衣服,你就说好看,非常好看,反正孩子小,也不会挑剔衣服嘛。对他们我们肯定就不能像 一个妈妈一样的身份一样去交流了,你要知道很多话说出去就收不回来了。所以对于婆婆,就永远当成一个朋友的关系,长辈的关系,多示弱,你示弱的时候她就特 别开心。我们没必要去计较一些什么东西,去纠结一些什么东西,她们就会什么都给你做好,其实也是很舒服的。自己又省心又省力。但是教育还是是原则问题,这 个就要自己带。我和我公公婆婆住了十年,我们都没有翻过一次脸。

于翠霞:我和李老师的情况不是完全相同但是也是相似的地方。我一直坚 持的就是,你要嫁的人一定要是你爱的人。如果不是因为爱而走到一起,这个关系就会很微妙。我婆婆生我丈夫的时候,烧炉子煤气中毒,结果就拖出来雪地上,腿 就受凉。我丈夫就会很内疚。我们在07年条件好了就把婆婆接过来了,幸运的是婆婆也是职业女性,也特别乐于助人,所以我和婆婆沟通就没什么障碍。所以她就 把我当成女儿对待,我也就把她当成母亲一样对待,甚至我妈有段时间都有点嫉妒。生活中各种细节都给她准备好,什么指甲刀啊之类的小东西都弄好,她可能就觉 得又白捡了一个女儿。她就特别满意。我认为都是我应该做的,但是他们就会感觉特别舒服。所以我觉得,第一个就是爱是前提,一定要去找一个你爱的人去嫁给 他,你如果根本就不爱他,那独身还更好。如果你爱他,就爱他的亲人,也就是你的亲人,其实也蛮简单的,也没什么,谢谢。

做自己,从做不了自己开始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从参加上海研习班,再到去年北京12.27第四届做自己论坛的举办,被重复提到的最多的字眼就是做自己以及成长,长成自己的样子。

我们都想做自己,都希望能够成长为自己希望的样子,可是这个我们希望的自己在哪呢?我该从哪里开始去寻找自己,以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找到自己。我问我自己,我为什么想要做自己,什么才是做我自己。我没有办法马上给出这个答案,但我知道什么不是做自己,什么不是我想要的,那既然无法马上知道什么是做自己,那我就先从什么是做不了自己开始。做自己,从做不了自己开始。

什么是做不了自己?当我们开始抱怨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时,我们没有在做自己;当我们在埋怨、抱怨目前工作时,我们没有在做自己。我们该怎样从这些埋怨、抱怨中去发现自己呢?

你会在工作中抱怨吗?为什么我的工作是重复而且无聊的?为什么周末了我还要在公司加班?为什么我手上永远有做不完的工作?为什么上司不重视我?为什么要做一份我不喜欢的工作?

这些抱怨你有吗?如果有,那么这是一次发现你自己的机会。你可以在此时问自己几个问题,我为什么讨厌此时的工作,是因为我的能力问题吗?还是我跟领导,同事沟通有问题?或者是我根本就不喜欢这份工作?顺着这个线,带着这些问题,继续在原来的岗位上工作,就像治疗伤口一样,只有把伤口里面的脓挤出来,伤口才能愈合。

接下来就是去改变你在这份工作中能改变的部分,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比如提高文案写作能力、把ppt做的更漂亮些,加强与领导沟通等,在改变了这些后,再去问自己之前的问题,是否还是不喜欢这份工作,还是你已经可以游刃有余的应付工作,同时领导也开始肯定你的能力了,你也喜欢上了这份工作,并享受工作给你带来的成就感和想要的生活,那么你就会发现,你之前所谓的不喜欢这份工作,是你自身的能力问题,是你无法驾驭这个工作,问题出在你自己身上,不是工作本身。

另外一种情况是,你能在目前的这份工作中游刃有余,可你觉得少了份挑战,少了份激情,那你可以问问自己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份工作,原因可能是这个工作稳定,旱涝保收,父母帮忙找的或者仅仅因为他能解决你的生活问题等等这些原因。而此时你不喜欢这份工作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挑战,没有激情的。你思想上产生了矛盾,会发现当初你选择这份工作的原因就是你现在讨厌这份工作的原因。

顺藤摸瓜,那你喜欢什么样的工作,你是喜欢稳定,还是喜欢有挑战,有激情的工作。当你不喜欢一份工作时,当你正在抱怨自己的工作时,试着以这种方式不断的追问自己,你对自己会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和思考,从做不了自己中去发现自己想要的和想追寻的。你会发现你真实的内心写照,而此时你最初的梦想可能就会浮现,你会发现你有喜欢的事,你不该在一份你不喜欢的工作上继续消耗你的生命。

你会在生活中的某一天突然产生一种混杂着迷茫、沮丧又躁动不安的情绪吗?如果有,试着把此时的情绪记录下来,不管你用什么方式。

在我参加工作之初,每隔一段时间,心底会涌出一种莫名的情绪,夹杂着躁动,沮丧,迷茫,每当这时我会拿起笔,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把自己当时的情绪状态写下来,写着写着,写成了一篇小短文,在下次类似情绪产生时,我会看看自己上次写的内容,发现之前写的还不错,自己当时怎么可以写出这么些比较有水平的话,在每次写完之后,不良情绪也会得到舒缓,似乎在当下找到了自己的问题,也能够知道这些情绪从何而来,也能够在当下找到比较好的解决办法,从不良情绪走出来。

在这样反复几次之后,有一天我突然就这种不良情绪的产生的时间间隔越来越长,最初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慢慢的三四个月才会出现一次,越往后越少而且每次引发不良情绪产生的事情,一次比一次升级,就像是打游戏一样,遇到的怪兽级别越来越高。我把他看做是内在系统的自动升级,每一次升级后,系统功能都比之前更强大,我的内心就在这样的无形中变的更加强大。

我想每一次对工作和生活的迷茫、不满和抱怨都是一次发现自我内心的机会,而每一次从这样的情绪中走出来又是一个全新的自我,一种内心自我的蜕变,一种自我成长,就像破茧成蝶、鸡蛋从内突破,成为一个新生命这种自我摧毁又重生的过程。我想真是因为每个人内心都有让自己变的更好的这样的一种渴望,才会产生这样的情绪,才会产生这样的不满,而当自己从这个不满的情绪中走出来后,又能产生出一种愉悦、轻松的心情,蜕变成一个全新的自己,所以不要扼杀掉这些宝贵的状态,去发现和记录生活中负面情绪的产生的时刻,停下来,问自己几个问题,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去看看此时的自己,你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做自己,从发现自己开始,发现自己,从做不了自己开始。

刘佳《为梦想做点什么》—做自己论坛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计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可能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感谢您阅读《刘佳《为梦想做点什么》—做自己论坛》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为梦想做点什么

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其实我还沉浸在王小熊猫刚才的音乐中,我真希望我也可以用音乐来表达我自己的心声。今天我想分享给大家的主题是为《梦想做点什么》。

大家认识这个人吗?他叫Randy Pausch,他曾经是美国卡梅隆大学计算机教授,在五年前他曾经做了一场风靡全美的讲座,题目是《真正实现你的童年梦想》。兰迪的这场讲座在美国很多网站上,他的视频被点击上千万次,也被《华尔街日报》称为当年一生难觅的最后的讲座。为什么叫最后的讲座呢?因为在美国很多高校里面,很多著名教授在退休之前会被邀请对全校师生做最后演讲,可是兰迪当时只有46岁,他并没有打算退休,但是他被医生诊断患有胰腺癌的晚期,所以那次讲座真的成为了兰迪最后的讲座。在那次讲座中,兰迪向我们分享了他当年儿时的整个梦想,以及他是怎么努力实现这些梦想的。

兰迪有哪些梦想呢?很多。他曾经想参加全国橄榄球联盟比赛,想编写大百科全书,也希望加入迪斯尼成为幻想工程队的工程师,而且令人羡慕的是这些梦想最后都变成现实。我在听完这个讲座之后被深深震撼,也许不仅仅因为兰迪追梦的过程,也是因为他在整个演讲中所表现出的那种坦然,那种无惧,那种乐观和幽默。我想我和大多数在座的人一样,我们接受的是传统的教育,小的时候我受到的主流思想是,如果我们好好学习,我们就能上一所好大学,如果能上好大学就可以找好工作。可是好象从来没有人问过我,你的梦想是什么,你为你的梦想做过什么。在我身边好象也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人,他对着那么多人说出他儿时的梦想,并且他为这些梦想做过什么。

我开始问我自己,我的梦想在哪。我也是一个有梦的人,小的时候我特别爱幻想,我有很多的梦想,我曾经想过要做歌唱家,像王小熊猫那样。我想做电视节目主持人,想环游世界,想做老师,想办一所学校,还有很多很多。可是这些梦想随着我年龄的增长,随着我阅历的增加,好象渐渐的离我远去。在看到兰迪演讲的那一年,也是我博士毕业的那一年,2007年。那一年的我离开校园,踌躇满志的走入职场。我想跟之前的我一样,我依然渴望着成功,依然渴望着被认同,渴望着赞许声。在随后五年中我的生活和工作发生很多变化。这是我跟我同事一起工作时候我的样子。其实我经常想起兰迪,可是每当夜深人静,我走出灯火通明的写字楼时我总有一种感觉,我觉得我的梦想离我越来越远。

我今天想分享给大家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都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今天的我的故事,也算是现在的我重拾梦想的经历。

第一个故事,要从今年的年初讲起。今年年初我有一个新的身份,我成为了一个妈妈,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也就是女儿两个月大的时候,我无意中,那天晚上我看微博,忽然看到一条微博上写着,一家电视台招聘女主持人。你们知道吗?做一个主持人曾经是我初中到高中整整六年的梦想,可是这个梦想我从来没有跟任何人讲起过。那个时候的想法很简单,因为以我的实力可以上清华北大的,可是如果做主持人应该考中国传媒大学,当时好象叫做北京广播学院。我认为那不足以证明我的实力,所以后来我如愿的考入了清华,可是我的梦想一直没有消失。随着我来北京上学、工作,我恋爱、结婚、生子,这个梦想好象从来没有离我远去。直到那天晚上,我看到这条微博,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它如此深深的让我整晚辗转难眠。我问我自己,这些年你是不是有为你这个梦想做过一点什么,我整个晚上都在萦绕着一句话,上帝不需要你成功,他只需要你尝试。而多年的我也许太渴望成功了,我却从来没有为我真正的梦想去尝试过。是的上帝不需要你成功,只需要你尝试。所以第二天,我真的去试了。这就是我第二天的样子,好象有点狼狈,图片左边就是江苏卫视在招聘主持人。我那天飞招聘现场,很快填表,很快面试,喜滋滋的回到家,我回到家还跟我先生说,我今天特别高兴,虽然也没有做什么准备,但是我觉得好象我圆梦了,我为我这个小小的梦想终于做了什么。之后就把这个事情忘了,可是没有想到的是,两周之后我接到江苏卫视的电视,他们说刘佳,恭喜你,你通过了我们的海选,进入我们的初试,全国只有120人,我们邀请你来南京参加比赛,录制节目。那可能是我人生中最开心的几个时刻之一了,可是开心之余我也陷入两难的境地。那个时候我的宝宝非常小,不到三个月大,而我还在哺乳期,如果我去南京的话我一定要带着她。但是那边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宝宝会适应吗?如果我带着宝宝去,我也不可能一个人去,我还要带着我的婆婆一起去。但是我怎么跟我的家人解释这件事情,怎么说服他们,可也许这就是梦想的力量吧,我真的说服了他们,我的家人也真的支持了我,尤其是我的婆婆,她真的和我一起带着我的宝宝去了南京。

这个是我们在排练的时候编导照的照片,左上角的小脑袋是我,我和很多的小姑娘,这些小姑娘大多数是90后,比我小整整一轮,可是我还是觉得很开心,能够跟她们在一起追求一个梦想,为了一个目标,我也从她们身上学到很多。我的婆婆带着我的女儿,他们在南京也走了很多的地方,他们去了中山陵、玄武湖,去了秦淮河,我想如果没有我的那个经历,也许我的宝宝不可能在那么小的时候走那么远的路,去那么多的地方。就在我觉得特别顺利的时候,在录制节目的前一天,当我们审完节目的时候,节目组突然说,刘佳你的这个题目需要换,你明天不能用这个题目来比赛,你需要改题目。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想象我当时的心情,其实我很理解节目组的这个决定,我也做了很多的努力试图说服他们,可是最终还是没能够成功。可是当时的那个决定对我来说,我在南京已经准备了十天,对我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而且这是一场比赛。那天晚上我一宿没有睡,我一直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不是应该放弃。我一直在问我自己,可是我没有答案。我问自己说,为什么没有答案呢?我来到这里,我的初衷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那个结果吗?是为了能够进入下一轮吗?还是什么?后来我知道了,其实我来到这,我带着我的婆婆和我的宝宝来到这里,让我的家人跟着我一起受了这么多的苦,我想就是为了圆我小的时候一个梦想,我的那个梦想就是站在大大的舞台上做一个节目主持人,所以我想通了,我根据节目组的要求改换了题目,第二天我真的走上了舞台。

我给大家看看我第二天的样子这是我的开场白,我刚才说的这些大概也能够表达我的心声。之后我就开始了我的比赛,结果是很遗憾,我没有能够晋级,但是我很坦然的接受这个结果,因为能够站在那个舞台上,我为我自己当天的那个决定感到特别的骄傲。比赛之后我跟评委老师有一段很有趣的对话,也请大家来听一听。其实我蛮感谢包小柏老师,我觉得他特别一针见血,也很直言不讳,我也很同意他说的,这就是一个梦幻性的世界,我的回应也不是反驳他,我大概想表达我一种生活的态度和一种主张吧,因为我渐渐的发现,其实人在很多时候做一些选择的时候,也许很多人会说不可能、不应该、不实际。但是可能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决定对你自己来说是一种什么样的意义,因为只有你自己才知道这个尝试对你来说是不是快乐,它是不是忠于你自己的梦想作出的努力。

这是我和我的女儿离开南京的时候,在南京南站照的照片。我是带着幸福感和成就感离开南京的,我的女儿在南京的那些天,她也长大了很多,而且她学会了翻身,我特别特别的开心。这段经历让我收获了太多、太多,而且我突然发现,虽然在这次比赛中我没有走的更远,可是我反倒是有一种信心和希望,我觉得未来的自己仍然有机会以其他的方式去继续我的主持梦想,而没有这样一个尝试,我又怎么可能有今天的这份希望和信心呢。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第一个故事之后,而我这个故事和我另外一个梦想有关,那就是办一所学校。我一直以为办一所学校是我所有梦想里面最宏大,也是最不可能实现的一个。可是直到2008年的一天,我的想法改变了。那天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特别独特的地方,叫做The School Of life,可能叫做生活学校或者生命学校,这个学校位于伦敦市中心,为孩子周末提供关于life的课程,比如如何找到你梦想的工作,如何让亲密关系更长久,如何开启智慧的对话,类似这样的课程。我突然发现原来学校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存在,我突然发现原来学校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启迪人的智慧和心灵,我大受启发,于是在两年前,大概10年的时候我曾经试图创办过一个中国的The School Of life,可是当时我的很多朋友跟我说,这样一个商业模式在现今中国很难存活,于是我放弃了。事情的转机发生在今年,今年我成为新精英学员之后,新精英在我的生命中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因为在这里我找到我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不仅收获了友情,也收获了这份友情给我带来的梦想的坚持,我把我的梦想分享给了我的老师和同学,我还在课上画出了我的梦想平衡论,之后我按照我这个梦想平衡轮做了职业访谈,写了商业计划书,跟很多人谈我的这个想法,甚至我找到潜在的合作伙伴,可是最终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在我一己之力没有办法实现梦想的时候,有一天古典邀请我来新精英做同样的事情,并且告诉我,其实这也是他,也是新精英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他希望我能够来到这里跟大家一起来完成,并且实现它。当时的我没有任何理由拒绝,我毫不犹豫的来到了新精英,开始了我们这个寻梦旅程。如果大家关注新精英最近的一些变化的话,你们就会发现,我们在半个月前有了一个新的好玩的东西,叫做SOM。SOM是School of me的缩写,从筹划到10月10日正式试运行,到现在试运行大概半个月的时间,SOM已经有了自己的网站和微博,10月份已经有了五次特别高质量的课程,现在累积120个学员,20个讲师,而且在座很多人未来都可以成为我们SAM的讲师,而且我们已经有10人申请做SOM志愿者。这是上课时候的样子,我今天看到很多来过SOM的人,今天也在场。这是每次开课直线我跟大家讲SOM理念和未来计划。我们的团队由新精英核心的骨干成员以及我们可爱的志愿者组成,今天他们很多也都来到了现场,我在这里要谢谢他们,我们小小的SOM,它现在虽然小,但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它能运转的有模有样,离不开我们这些可爱的志愿者的努力,谢谢你们。

直到我开始做SOM才问自己一个特别简单的问题,那就是我为什么想做一个学校。儿时的梦想是不需要理由的,但是如果一个梦想随着你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当你经历了很多现实的东西,如果它还一直在的话,它一定是有理由的。我之前有很多梦想,包括我想做主持人,我想做学校,这背后,我发现这些梦想在现在已经慢慢演变正内心中的一种理想,或者说一种使命感,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存在或者我做过的一些事,能够给更多人带去一些积极的力量,能够让他们早一点找到自己,能够让他们早一点找到生活的激情和梦想。所以我最近经常跟大家说,我说什么样的人会喜欢SOM,什么样的人愿意来SOM呢?一定是那些认为教育是自己的事不是别人的事,一定是那些永远保有好奇心的人,一定是那些不遗余力探索自己内在世界的人,也是一定是那些一直渴望找到生活激情和梦想的人。SOM现在就像一个花芽,我们团队会一直呵护它、耕耘它,可是将来它自己会长成它自己的样子,而SOM也可以说是我今年寻梦旅程的一个小小的成果,我现在把小小的SOM也作为小礼物送给大家,我们每个人手上会有一个SOM宣传册,那上面写出了我们SOM的理念以及我们开设的课程,以及未来SOM的方向。

这就是我的两个故事,刚才主持人介绍我的时候,他说我是“三清人才”,我其实挺惭愧的,坦率的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并不是特别的认可自己这样的一个标签也好,或者说身份也好,因为我和我大多数的同学,包括我本科的同学,还有我博士的同学,我选择和他们大多数人不一样的路,可是直到今天我发现,其实选择不一样的一条路又有什么关系呢。有的时候,你走一条不一样的路,你也才能见识到不一样的风景,而这丝毫都没有影响我和我的这些同学们他们的友情,而他们也一直在支持着我。这是我博士毕业的时候,我跟博士期间最好的两个朋友,我的一个师兄和师妹的照片,他们现在在中国特别好的大学做学术,当老师,我虽然没有跟他们一样走学术研究的道路,可是这一点不影响我们一直彼此欣赏、彼此支持、彼此鼓励。这是我今年本科毕业的时候,我们今年是本科毕业十周年,我们在清华草坪前合影,那一天恰恰是我从南京参加主持人比赛回来的第二天,在那次聚会上我也跟大家分享了我的这段经历。我突然发现,也许同学之间的感情就是这样,他们不会告诉你梦想的存在是为了实际还是为了什么,他们会让你觉得梦想的存在让你知道生活更加快乐和充满意义。

我想再一次回到兰迪教授的演讲,兰迪教授在他演讲的最后送给我们两句话,第一句话他说,“其实我今天的演讲主题并不是告诉你们如何实现你人生的梦想,而是告诉你们如何引领你的一生,而只有你很好的引领你的一生,梦想才会来找你。”兰迪教授的第二句话说,“其实我今天的讲座不是为了你们,而是为了我的孩子。”对于我来说,或者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我们的孩子不就是我们的一个梦想吗?我最近经常问自己到底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作为父母怎么给自己的孩子最好的教育,我没有找到答案。可是我觉得,如果有一天我的女儿问我,妈妈,你小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梦想,你曾经为这些梦想做过什么吗?我会告诉她,妈妈曾经有这些、这些梦想,以及妈妈为这些梦想做过的一些事情,以及你在这个过程中和妈妈一起经历的事情,我想那个时候女儿会为她的妈妈骄傲的。

最后我想把我人生中最美的,我所见过的最美的一幅图景送给你们,这幅图景是几年前我去埃及旅行,有一天早上在红海边跑步,意外看上了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到的海上日出,那一瞬间我特别震撼,我看到太阳一点一点从海平面上蹦出来,那个光从很小,有点点的微弱,最后普照整个海平面,那一瞬间我感受到生命,以及生命带给我们鲜活的力量。我突然想到很多年前我读到的书《麦克阿瑟回忆录》,他说“回忆是奇美的,因为有微笑的抚慰,也有泪水的滋味。”未来的我回忆起20xx年做的这两件事的时候,我的眼前一定会有微笑的抚慰,也会有泪水的滋润。我要感谢兰迪教授,在兰迪教授演讲的第二年,他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可是在我心里,我永远感谢他,因为是他让我明白,其实梦想就是那么的朴素和简单,可是追求梦想的过程却是如此的美好,因为所有奇美的回忆,我相信一定是为了梦想所付出的努力。谢谢大家。

penis growth guide

我们是怎么玩死自己的?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空洞,我们如何填满这些成长空洞?很多人一辈子都在玩虚假自我的游戏。

物质的游戏

当遇到空洞,我们几乎本能的第一反应,就是找个东西填上。铺天盖地的广告就是在干这个的,什么东西,能满足你什么需求——房子填满安全感的洞、钞票填满自尊的洞、学历填满智慧的洞、消费填快乐的洞——我们努力搞来这一切的东西,按照说明书塞在自己心里的洞里面,这让我们感到一种充实的满足。仿佛单凭这些东西,我们就已经能成为想要成为的自己。

一开始,物质带来的充实感的确能够持续一段时间,但很快就带来新的问题——你很快会发现,物质带来的快乐在逐渐递减。第一个一千块钱的快乐,现在需要赚十万才有;第一次开捷达的感受也许在宝马上也找不回来。你于是匆忙投入下一轮赚钱和下一轮消费,等待这轮快感的推背感。但等到快感消失,心里的洞又露了出来。这促使我们迅速再来一轮这个轮回——更多的钱,更好的物质,更短的快感,更多的失落,更多的钱……

当物质越来越多填满心里的洞,满足了你的各种全方位的需求,慢慢的你把他们视为你自己的一部分。你介绍自己的时候先说头衔,你同学聚会“不经意”透露自己收入,你看衣服先看价格……

因为你用了那么多物质填满你洞,就好像补牙一样,你开始把这些物质当成“自我”的一部分,甚至是最重要的那部分。如果你身处一个什么都用钱买到的社会,你自然会认为——钱最重要。无怪很多人会把某个数字的钱做生命目标呢。你肯定自然而然的认为——财富、物质和尽可能的满足自己需求,是生命最重要的三个部分。拜金、成功学和享乐主义,三者合谋,构建出这个建立在物质之上虚假自我的骗局。

用物质填洞的人最大的悲剧是:没有人的能力能跑赢欲望,总有一天,你填入了所有东西,却无力的发现,那个空洞还在。物质也许能带来短暂的一次次快乐,而绝非幸福。快乐和幸福,本就是两个东西。

你占据的东西,也在占据你。

他人认同

在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完全靠父母亲的认同生活。婴儿是如此奇怪的一种小东西,每隔2个小时定时发出恼人的哭声,专注于把奶水变成屎尿,而且还全无说明书。如果没有父母的喜爱和认同,我们根本不可能活下来。逐渐我们长大,我们开始把寻求认同的目光转向老师和长辈,在青春期投向朋友、异性和偶像。在我们成年之前,我们一直都在寻找认同。

这也是为什么当爱情或友情破裂的时候,我们会感到那么的痛苦。经历过真正爱情或友情的人都明白,心疼才不是一种文学的比喻手法,那是一种真实的生理体验。两个人互相用对方填满了自己的空洞,他们如此紧密的在一起,呆了那么久,像一对连体姐妹。日子一长,你把这些被填满的部分认为是自己的一部分。这种感觉如此美丽,就好像“两个灵魂在一个身体”,而等到关系结束,两个人不得不分开,这种感觉又会如此痛苦——这种分离带来的强烈的撕裂感,就好像要扯掉一个已经长在你身上的器官一样。古往今来,已经有太多文字、歌曲、戏剧、艺术记录这种情感的美妙与痛苦。

和上一个故事一样,当你的成长空洞被别人的认同所填满——你会感到安全和快乐——慢慢的,你开始认为这些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当你获得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你就觉得自己在不断的“成长”,越来越“有面子有地位”。当这种外界的认同成为你自我的主要部分,你开始认为,那个“被认同”的部分,那个你的名声、地位,才是你真实的自我。从这一刻开始,你就被别人的认同绑架了。

灵魂只能独行。两个人格独立的人,无法永远一致,当方向不同,意见向左,别人就会拿走填满在你的空洞里的认同而离去。这时你感到巨大的空虚和疼痛感——你会觉得“失去了自我”“没有生活的意义”。为了继续保持这个你认为的“自己”,你只有两个选择——跟别人走,按照别人认同的方式来改变自己。或者迅速找一个一模一样的下家填充进来。

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很容易看到第一种选择——我知道的一位母亲,为儿子安排好了一切人生选择,当儿子到了有力反抗的年龄,每次有冲突,妈妈就当场下跪,儿子偃旗息鼓,妈妈站起来哭着说,你真是孝顺的孩子。这场景我想起来就不寒而栗。为了不失去父母的认同,做一个”好孩子“,很多人被父母所绑架,一辈子按照他们的意愿来生活。为了不失去朋友或同事的认同,甘心一辈子做没有主张和方向的“老好人”,不和任何人冲突;为了不失去大众和旁人的认同,名人们甘心做一个粉丝眼中完美的”假人“,被粉丝所绑架。这并非善良,而是无能的表现。

而在亲密关系中常见到第二种选择。我曾见过一个连续三场恋爱都遇到“文艺贱男”的优秀女子,每次的故事都如轮回一样——天崩地裂的失恋、忽如其来地感动、众叛亲离地投入、让人窒息的24小时全天候连环绝命CALL、爱恨交加地离开、天崩地裂的失恋——不是命运多舛,也不是因为自己点背,全因为他们心里的洞,只能由那一类人填满。如果没有意识到你心里的洞,从内至外的修炼,这个轮回会无休无止。所以,亲密关系中,你是谁,你就会遇到谁。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寻求“被认同”是社会的构成理由,但是一旦过度追求“被认同的我”,则真我遍体鳞伤。尤其在我们这个提倡以和为贵的文化中,每个人都乐此不疲,玩得好的甚至被称为美德。不知道你怎么想,看着那些被称为早慧,年纪轻轻就八面玲珑四面来凤的孩子,我总觉得可怜又恶心。

你以为大家都喜欢和离不开你,其实是你离不开他们的喜爱。

我们渴望成长而产生空洞,我们用非我的东西填洞,我们逐渐认为填充物才是真实自己,现在他们开始反过来占据我们,真实的自己被我们丢了。这就是虚假自我的游戏脚本。

当你把”成长空洞“换成”钱、爱情、关系、认同、自尊”,再填上年代时间地点姓名,就构成了这世间的各种悲剧故事。

你就理所当然的把自己玩死了。

职场:优秀员工和普通员工的差距到底在哪?


但是在职场中,你不管遇到何种人,一定有两种人,一种是普通的人,一种是优秀的人。优秀和普通往往是在细节上产生差距,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优秀员工和普通员工的差距到底在哪,自己是否在哪些细节没处理到位呢。

一、关于对待问题

普通员工

在工作中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问题,他们往往以抱怨的态度去对待,而没有想办法去解决。

优秀员工

在工作过程中,碰到问题会冷静地分析原因,并通过各种手段去解决,慢慢培养了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关于执行力

普通员工

对于上司交代的问题,本着能做就做、不能做就慢慢磨的态度,执行效果较差。

优秀员工

上司交代的事情积极去解决,遇到问题会积极与上司沟通请示,执行效果好。

三、关于刚入职时

普通员工

看重工资的高低,在一无所长的前提下,没有想着学习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

优秀员工

更看重宝贵的工作经验,踏踏实实地去学习业务技能。他们相信只要有丰富的经验,以后无论到哪儿都能赢得高薪。

四、关于个性

普通员工

个性张扬,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处理自己与同事领导的关系,往往给人一种很浮躁的感觉。

优秀员工

为人谦虚低调,能协调好与领导同事的关系,人际关系非常好。

五、关于客户沟通

普通员工

和客户沟通仅局限于单纯的送货收款,没有考虑到客户的实际需求,往往工作很辛苦,但是成效却很低。

优秀员工

能很好地处理与客户的客情关系,准确找到客户实际需求,并结合客户需求达成销售,往往事半功倍。

六、关于视界

普通员工

缺乏宏观思考,经常纠结于某个终端问题,有时为了应对单个终端问题不惜提高政策,从而影响了整个市场价格体系。

优秀员工

从市场整体角度出发,能很好地协调各个渠道之间的市场问题,对于违反市场规律的个别终端坚决予以治理。

七、关于下班后

普通员工

下班后往往通过看电视、打打游戏等方式,度过一段休闲时光。

优秀员工

下班后会抽出时间回顾今天一天的工作内容,反思不足之处,并规划好第二天的工作内容。

八、关于工作重点

普通员工

工作杂乱无章,搞不清楚工作的核心内容,工作往往忙起来手足无措。

优秀员工

能很好地做好工作规划,找准核心工作内容,即使忙起来也能井然有序。

九、关于批评

普通员工

对忠言逆耳理解的不透彻,总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把上司或资深前辈的意见或建议不当一回事,我行我素。

优秀员工

能谦虚接受批评,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在哪,并积极改正!

十、关于职业规划

普通员工

没有职业规划,对自己想要什么没概念,能做多久算多久,风风光光是一辈子,窝窝囊囊也是一辈子,得过且过。

优秀员工

有自己的职业规划,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如何去努力。

小编觉得我们大家都不想做普通的人,也没有人愿意自己一辈子普普通通,都想成为优秀的人,但优秀是需要经过刻苦的努力和付出的。希望看完以上文章内容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感悟,帮助大家以后越来越优秀!

职场上我们到底是在为谁工作?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小编读过这样一句话:公司表面上是老板,但这是每个人的。事实上,该公司只是每个人追求成功的平台!与老板的愿景和态度合作,创造最大价值。迟早,你是公司里最重要的人! “

职场上我们到底是在为谁工作?

让我们不要评判它对我们每个人的有效性。毕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平台、所反映的效果以及融入每个人的感受都会因人而异。

如今,许多人不知道自己在为谁工作,或者不知道自己在为什么工作,他们总是觉得自己为“别人”工作。如果他们工作更多,他们就会“自食其力”。

“无论你在哪里工作,你都不应该把自己视为公司的员工 - 你应该把自己视为公司的老板。”这是英特尔前董事长安德鲁·格鲁夫的发自内心的声明。

在我们这边,很多员工都抱着为老板做事的心态,认为“你付钱,我努力工作”,“我拿着钱在网上做自己的工作”,这种想法是非常狭隘的。

我们在公司工作不仅是为了老板,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不仅要为我们的工作获得报酬,而且还要从我们的工作中学习更多的经验,这将使我们终生受益。

是的,我们为自己工作。不是因为工资,也不是因为老板“让我这样做”,而是“我想这样做”。生活因工作而美丽,因工作而精力充沛,因工作而有意义,因工作而无怨无悔。

我们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从我们的工作中获得。我们不仅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而且积累和建立了良好的声誉。这些是我们最宝贵的资产,也是我们美好未来不可或缺的基石。

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有一些积极负责的员工。不幸的是,这样的员工在企业中很少见,很多人经常为自己找借口,比如“我不想主动,但我缺乏机会”。

但是,工作中是否真的缺乏机会?当然不是,尤其是在这个时代,我们从不缺乏机会。

但仍有人说他们没有机会。为什么?因为这些人一直在等兔子,总是盼望着机会找到自己的门。他们完全不知道他们必须主动争取更多的机会。如果他们总是被动地等待,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你必须明白,这份工作是属于你自己的,任何一家公司都只是一个展示你能力的平台。如果你只是为你的老板工作,你不能充分发挥你的潜能,你想被重用或加薪,你基本上没有机会,也许你会不快乐和沮丧,而不是像这样在工作中得到乐趣,你最好享受你的工作。

公司与员工相得益彰。公司的成长取决于员工;员工的成长需要公司的平台。公司繁荣,员工崛起,公司薄弱,员工萎缩。

公司为我们提供工作机会和发展平台。我们没有理由不为公司负责。对公司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只有当我们有意识的责任感,我们才能取得积极和成功的工作效果。没有责任感和不负责任的人,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因此,责任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你的工作不会白费,你的努力最终会有好的结果。因此,你不妨把“几乎”改为“追求卓越”,把“抱怨”改为“加油鼓励”,把“努力工作”改为“争取进步”。把工作看作是一种职业,一个成长和进步的阶梯,一个实现自己价值的阶段。

对他人负责是对自己负责,对工作负责是对你的未来负责。从今天开始,你可以改变你的方式,努力工作,努力学习,成为你所在行业的领导者,无可替代,总有一天,你是你工作的领导者。朋友,为了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在一起!

思考“工作到底为什么”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这些年来,每当到企业讲授“职业认识与职业能力建设”相关课程的时候,二姐我都会在一开始就问学员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工作到底为什么?我们想从工作中获得什么?

思考“工作到底为什么”

这时,学员们都会七嘴八舌地踊跃发言:为了赚钱、为了发展自己、为了实现自我、为了让家人生活地更富足/快乐、为了为社会做出贡献……各种答案,不一而足。

但无论是多么平淡、多么“高大上”、多么奇怪或“脱俗”的回答,这些个想法几乎都可以“分拣”到三只“框子”里:一是,赚取金钱;二是,赢得职业机会;三是,追求工作的意义。

■赚取金钱

这是大多数人工作的主要目的。 我们至少要养活自己,不仅如此,我们都希望为了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富裕、更体面。 俗话说”钱不是多功能的,但没有钱就绝对不行” .

■赢得职业机会

职业机会是一个人长期职业发展(或“持续挣钱”)必须依靠的东西,包括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机会,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以及职业提升的机会..只有赢得职业机会,一个人才能在特定的组织中获得相应的职业地位,才能有更好的职业“金钱观”和前景;同时,这也意味着他/她的自我评价和获得的社会评价可能更好。

■追求工作的意义

从事自己喜欢的和良好的工作,从事有意义的社会工作,同时努力调和个人感情和家庭生活,工作不能有损于健康和生活质量......等等,它可以是描述为这项工作我们每个人的额外要求。

此外,工作的意义可以理解为工作带来的所有情感和经验奖励的集合术语。 这些包括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创造力和价值感、丰富的家庭和生活、与同事关系的体验、作为商业组织成员而产生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更重要的是,对于一小部分认为“长时间不工作可能会枯燥或无聊”——好像他们只是为了好玩——的人来说,“追求工作的意义”可以被解释为,他们从工作中得到改变生活的效果。 .

虽然每个专业或多或少都有这三个要求,但不同的人的要求是集中的:有些人更关心金钱,有些人更关心职业机会,有些人更关心工作的意义。二姐的观察发现,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人们的职业轨迹大相径庭,正是因为这种差异,一些人在职场中不断收获金钱、地位和喜悦,而另一些人最终却只收获了失落、怨恨和其他人的不屑。

进一步观察会发现:缺乏工作意愿的,能力提升缓慢,容易产生疑惑“退出”,或者更糟糕甚至懒得找工作(在家里,而“啃老族”)......所有这些专业的人面临很多烦扰或麻烦,归根到底,我们必须回到原点上前面提到的问题和:到底为什么要工作?如果不弄清楚问题的本质,而只是从现象层面来尝试解决各类职业问题,他们往往比结束事倍功半,甚至只是徒劳。

理解了工作目的的三个“盒子”之后,还有什么观点? 拜托,“容二姐,”我继续说,好像

一个人太在乎自己现在赚多少钱,受金钱驱使,往往一次又一次地做出错误的职业选择,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钱;不仅如此,他或她还面临着失去职业发展机会、最终失去未来竞争能力的巨大风险。

这是明智的职业发展能“匹配”赚钱像读取;所谓“人才是值得的梦想”,也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因为只有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不断成熟,有可能获得较大幅度的经济利益;没有长期的职业生涯做支撑,他们可以梦想赚钱的,但只是一个唯一的“梦想”。

然而,这并不代表那些重视就业机会的人一定能够在专业上取得成功,只是因为他们中有些人太过坚强、太过急切和太过自信,此外,面对太多外在的诱惑,很容易在判断上出错,导致错失职业发展的机会。

此外,那些过于在意“工作意义”的人也可能面临问题。他们往往特别关心什么工作是对自己的心理感受,或者什么工作是对自己的情感和家庭的;说白了,很可能是自我和家庭“高于职业”。共同的结果要么是对工作的“份量”不屑一顾,要么是在工作的压力中容易产生怜悯之心,要么就是陷入了“无休止地探究人生意义”的泥潭。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能能够在生活的某个特定阶段或时间保持心理平衡和家庭和谐;但从长远来看,至少在工作场所,他们不太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做自己,在路上


春节假期一个人去了云南,目的地是雨崩——在梅里雪山脚下 的一个藏族村子。进出村要翻山,出来的时候住在德钦县城的一个小旅馆。那个晚上我在担心第二天的行程,害怕翻白马雪山的时候会出问题,睡前看电视,忽然感觉到有人推门,好在我有上插销,有反锁。心里害怕极了,担心自己能不能活着回到广州。

我是个总喜欢天马行空的想的人,也许是极度的恐惧让我想起了在新精英上课的事儿,想起来我就泪流满面。

是在新精英,我感受到被支持,感受到原来自己并不是一直都很傻,感受到原来还有这样一个群体在坚守并实践着自己一直以来坚持却被否定渐渐在犹豫要不要改变的东西。

是在新精英幸福之旅的课堂上,我看到了那个一直苦苦寻找的我自己,在那之后我一直不断的感受到她的存在,目光柔和,恬静的微笑,看我的眼神不是鼓励,是爱。

想到新精英,“做自己,与众不同”就自然的冒了出来。

借此机会,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在云南的路上感受到的与众不同。

丽 江到香格里拉的路上,同车的其他人都是包往返的香格里拉双日游,我只是搭车去香格里拉固执的要试试去飞来寺;在香格里拉古城到处找寻去飞来寺的人,那一刻我想起张晓楠说的,她曾像祥林嫂那样逢人就说自己想要做主持人的梦想;在飞来寺,同伴住几百块的雪域神川酒店,我住30元一晚的守望6740;在西当,他 们租两个骡子以备不时之需,我只身上路;在徒步的路上,我没有雪套,没有专业登山杖,没有牛逼的登山鞋,没有冲锋衣冲锋裤,没有红牛,我却是走在前面的(我无意否定装备的重要性,只是想说有时候不需要万事俱备才出发);在雨崩,他们选择次日出山赶往丽江,我选择跟另一拨人去大本营;在德钦,他们住150 元的双人间,我去找40块的小旅馆;在德钦,他们说只要师傅敢开我就敢坐不择车辆类型,我坚持找四驱与他们分道扬镳;又回到丽江,我在七星街住40元一晚 的双人间,租单车去看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在大理,我固执的只在古城骑单车溜达邂逅酸甜可口的肉丝豌豆粉。

在雨崩我没有去神瀑,然而 即使选择了去大本营,依然在垭口返回而没有到达目的地;在香格里拉,没有去松赞林寺,没有去普达措国家公园;在丽江我没有去玉龙雪山、没有去泸沽湖、没有去古城住;在大理我没有去看三塔没有去影视城没有去洱海;在昆明,一上午的时间我都在房间里看小说享受阳光。

后来在跟同事朋友们分享 的时候,有人替我遗憾没有带更好的相机抓拍更好的照片;有人替我遗憾没有去更多的景点看更多的风景;有人替我遗憾没有跟自己喜欢的人去走……各种遗憾,但 是我真的发自内心的满足。如果说遗憾的确有一个,遗憾没有把我的小风车带回来,如果带回来插在我的窗外,迎风旋转,又会是一个生活中难得的小浪漫。

我不想因为自己的看法而否定别人的选择,去景点本身没错,多拍照片本身也没错,准备底气十足的装备更没有错,我只是想表达我不这么做也没错。

在 去大本营的垭口,我决定返回的时候,也有想过,要不要等他们大多数人的决定?如果他们都愿意继续走试试看,我要不要改变主意?我说不上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我就那么自然的跟随了自己的判断,选择了返回。向来我都是在点菜的时候不知道吃什么,在逛街的时候不知选哪件的人。就是这样的一次旅行,让我看到了自己一些 平日里被隐藏的东西。我不再等待别人的决定,其实也没有人为你决定。我可以自己做主要怎样安排我的行程,在异样的目光中选择不去景点只逛城。

我 发现在我远离熟悉的人群,没有人告诉我该干什么的时候,我自己的那个部分开始冒出来,我开始自己判断,走自己的路。哪怕与团队分道扬镳,哪怕在接近终点的时候毅然返回。其实我有犹豫过,也会想到说,好不容易有机会出来一趟,不多拍些照片不多去些景点未免有些可惜。但是你知道么,拍照片会让我失去平静的心情 去全身心的感受景色、感受大自然,相机会让我紧张,害怕错过某个美好瞬间没有被捕捉到。日后再看相片也只是相片而已,没有活生生的记忆。在景点,有时候更多的似乎是匆忙的路过。我以为在旅行中应该尽可能的从容,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不止一次的感受到,挣扎不能够改变什么,最实在的就是平静下来想解决办法。

我想起许三多,在某次执行任务时,所有人都看破了其中的玄机,知道只是一次演习,只有他深信不疑,并且在联系不到任何队友的情况下出 色的完成了任务。袁朗问他为什么?我知道,他的潜台词是:为什么一向没有主见的三多在没有队友的情况下没有退缩,没有放弃,而是选择用自己的判断继续战斗。我想,我跟他一样,自己的那个部分开始冒出来,慢慢长大。

做自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却是在一朝一夕的持续中继续的。

做自己,在路上。

工作——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假 使一个人18岁开始上大学,22岁本科毕业参加工作直至60岁退休,他的职业生涯,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工作经历,至少有38年(在未来几年,国家规定的退休 年龄可能还要延后)。而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详细汇总资料计算,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这意味着,我们人的一生中,50%以上 的生命时段离不开工作。那么,工作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座落在亚洲的心脏地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阿富汗,派别割据,战乱频生,却供应着全球90%以上的鸦片消费。2010年,国际鸦片价格由每公斤64美元大幅上涨到169美元,引发当地抢种热潮。为了专心且长时间工作,从事种植的成年人靠吸食鸦片提神;更不可思议的是,同样为了工作,他们将鸦片当做巧克力喂给小孩吃,好让孩子安静,致使许多小孩3、4岁因此染上毒瘾。多年的战争也使该国的儿童深受其害,不少儿童10来岁就担负起挣钱养家的生活重担,在街上兜售食品、气球、擦皮鞋、给汽车轮胎打气等。工作,对阿富汗人而言,更多的意味着生存。一箪食,一瓢饮,工作是活下去的手段。

1995 年开始,国家逐步取消了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社会由封闭向开放转型,人生的选项大大增加,外企潮应运而生。有外企工作或实习经历的人,应该很熟悉这个场 景,一群中国人被招进去了,慢慢地就不会说话了。他们通常是这样沟通的:“这个project的schedule有些问题,cost也偏高,看看能不能找 个solution把这个cost 给cover掉。”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流利的英文似乎等同于拥有国际思维和战略视野。在笔者访谈的一些在外企工作半年至一年的毕业生,问“什么是公司带 给自己最为深刻的印象”。答:“收入,比其他同学起薪高”、“出差必须入住五星级酒店,有面子”、“年会出入豪华会所”等等。工作,从某种角度看来,似乎 是财富身价的同义词。中国人喜欢说“功成名就”,当财富、地位直指成功的指标,工作是社会价值观的投射。

有一个很老的笑话。小时候,在农村,奶奶总是摸着孙子的头,说:“你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当博士,当博士好,当博士有鸡吃。”今天,“吃鸡”的故事仍在上演,只不过换成了其他的期许。20xx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最多的前七位全部为海关职位,竞争比例最激烈的某海关报考率926.7:1。20xx年底武汉某“211”部属重点大学招收14名辅导员,收到998 份硕士博士简历,其中来自北大、复旦、人大、浙大等“985”、“211”国内知名高校硕士毕业生433人,更不乏来自著名境外高校的“海归”。求稳,折 射着中国人的集体生涯意识。古训云“光宗耀祖”,工作的成功是为了显示家族或祖上的余德。在今天,一定意义上,工作,是一个家庭意识的选择。工作,包含着 至少两代人或更多家庭成员参与决策时的路径依赖。

工 作到底是个什么玩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除了以上三种典型观念,当然也会包括更多的解读版本。短短一生,我们每个人以什么方式,在什么地点,在什么时间 结束,谁都说不清楚。而占据了我们大量生命时长的工作,影响乃至塑造我们的生命情绪,或喜悦,或遗憾,或激情,亦或痛苦,凝结了太多为人之旅的喜怒哀乐。 若以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作为平均样本,从小学入学开始直至大学毕业,我们所接收的长达16年的正规学校教育,一步一个台阶,何尝不是在为未来从事的工作打基 础。然而达成工作的技术要求相对容易,但想清楚何为工作,却未必每个人都具备相应的能力。不少西方国家,从小学生开始,就由老师带队观察各行各行的人是如 何工作的,从感性上走进职业探索,相比之下,我们的职业意识教育是滞后的。正因为如此,我们若能早一点正确地认识工作,就能尽早获得自己掌控人生节奏的金 钥匙,尽早品尝到工作和幸福这对如影随形的“伴侣”真正心神合一随之带来的愉悦开朗的人生滋味。

讲授哈佛大学最受欢迎课程——积极心理学的泰勒•本-沙哈尔博士(Tal Ben-Shahar)提出了人类的四种生活模式:虚无主义型、忙碌奔波型、享受主义型和幸福型,可以用来分析文中所提到的三种关于工作的观点。

按照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第一层次的“生理需求”应最先得到满足。“民以食为天”,工作的第一要务是为了谋生。比起传统的“人事部”称谓,大多数公 司已更名为“人力资源部”,表明人力已被视同为一种资源。工作,正是一个提供资源交换的通道。按照公司岗位设置的要求,你付出劳力,换取工资。在我周围不 乏这样的声音,有同事说,“混口饭吃而已,想那么多没用”,代表着一定程度的职业观念。“Lifes but a walking shadow, a poor player that struts and frets his hour upon the stage”(人生不过是一个过路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蹩脚艺人),《麦克白》中这句话最能反映虚无主义的看法——他们载着随波逐流的工作小 船,隐没在生涯尽头,如影子、过客一般未留下任何痕迹。不少职场人困惑,“我有5~8年的工作经验,为什么找不到好工作,收入还是没有提升?”那是因为, 单纯以“吃饭”为目标的工作方式,只能表明你拥有年复一年的工作经历,并不等同于拥有5~8年的工作经验,经验是增值性的。虚无主义者往往忽略了更高级别 资源的输入、输出模式,即你付出精力和心血,获得技能成长、个人价值和成就感、包括未来更多的机会。而机会,也就是可能性,很多人也许觉得看不见摸不着, 远没有每个月工资卡里的数字来得直观。人总是更容易看到眼前的、业已存在的东西。说到底,人是自己禁锢了可能。

忙碌奔波型在职场中也不乏少数。一种是被动奔波,另一种是主动奔波。第一种人,往往受行业特点、工作性质、职位等级等原因所致,节奏更多控制在别人的手上,状态就像“发条人”。你不会利用你的时间,在组织中总有人会帮你利用,年轻时拿命换钱,年老时拿钱换命。20xx年,就职于某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女白领潘洁在高强度工作压力下因急性脑膜炎去世,她去世前半年的微博“我想睡觉”,令人深思。有句老话说到,“我们每个人都像小丑,在玩着5个球。5个球是你的工作、健康、家庭、朋友、灵魂。这5个球只有一个是橡胶做的,掉下去会弹上来,那就是工作。其他4个球都是用玻璃做的,掉下了,就碎了。” 第二种人,特别是在“社会精英群体”中占比不低。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勤奋的民族之一,此话有一定道理,因为我们比不过老外的法定节假日数量。当社会飞速发 展,涌现出一个又一个一夜暴富、一宿成名的神话,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价值观越来越高度同质化。人们开始习惯用成功等价于幸福,而衡量成功的标准单一直白:财 富、地位、权力。而作为呈现该标准的载体:房子、车子、奢侈品、出入高档会所……便是一切与高消费相关的物品。忙碌让我们来不及或干脆放弃了思考,越来越 多的人争先扎入成功的快车道,白天在普罗大众的认可中,我们如饮鸡血,亢奋激越,夜晚褪去盛装华服,寂静时却心若空洞,暗涌起无法言状的空虚感,总觉得离 真正的幸福还有距离,却不明所以。空洞,需要合适的东西来填满,而一维的成功,好比麻醉剂,骗过别人,也骗了自己。

享 受主义型和忙碌奔波型不同,他们不愿意工作得那么辛苦,工作之余,他们会用他们自身认可的方式来填补能量。比如变身“沙发土豆”(couch potato),看完一部又一部肥皂剧直至香梦沉酣。又比如“饕餮”,沉醉于不间断的狂吃暴饮中,用“缺嘛补嘛”来安慰自己爆棚的身材。按照资源交换的原 则,工作势必要付出劳动,辛苦在所难免,休息也是为了走更长的路。人性是有弱点的,而最大的弱点就是趋利避害,再也没有比处于无思绪状态的享乐更舒服的事 情了。不少职场人感到特别是小长假后越休息越累,也就是近些年被人们所逐步认识到的“节后综合症”现象,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玛利亚·蒙台梭利 (Maria Montressori) 一语道破原委——“完成一项令人愉悦的任务才是最好的休息。”也许有人会问,享乐难道不也是在追求快乐或是幸福吗?享乐主义型和幸福型最大的不同,在于两 者的时态。前者是现在进行时,看重当下的快乐;而后者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既有当前,也有将来。幸福,就是在追求人生意义的同时,享受当下的生活状态。

中国家庭的意识形态渗入或直接包办子女的工作选择,带来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孩子一直没有主见,反倒是最为简单的一种情况,内心冲突值不会高。但持自身 想法的孩子,随着想法的强烈程度,内心冲突的激烈程度随之不断上升。自身的判断VS父母的期许,就像两个打架的小人,要么反抗,要么妥协。很多学生喜欢 问:“老师,我究竟是选择考研还是就业?”我常常会反问他们:“你觉得呢?”答:“我应该会选择考研吧,但觉得工作好像也不错”,究其深层原因继续发问下 去,他们会说:“我爸妈希望我考研,他们说学历高一点,就业层次更高。”决策是一种能力。任何能力的习得,都需要通过练习,哪怕偶尔会出现失误,但错比空 好,你预存并积累了为通过下一次练习的经验。而在小时候,被剥夺了决策练习的孩子,长大后,怎会有独立决策的智慧?反抗的,要么确实子女很有定见,成了大 事,要么成仁,“舍生取义”为“梦想”买单;妥协的,难免不会沦为虚无主义者、忙碌奔波者、或享乐主义者。

好的工作,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原苹果公司行政总裁斯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认为:“你一定要找到你所挚爱的工作,因为工作将会占据你生命中大部分时间,唯一真正能让你自己满意的是做你认为伟大的工作,而从事伟大的工作 唯一的办法就是热爱你的事业。如果你至今还没有寻觅到你热爱的工作,那么不要放弃,继续寻找。”这正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的解决方案。我们每个人,也许并不 是一开始,就能明确并幸运地在现实中链接自己的工作挚爱,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不放弃寻找;如果能通过生涯规划理论的一些“定位”方法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的热 情代码,那无疑能更容易体验到事业而非工作的快感;假使我们还在找寻的路上,那么我们可以学会提升工作效能,把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情高效完成,从而抽出更多 时间找出和投身真正想做的事情。诚如国内首席生涯规划师古典所说,好的工作,就是“在热爱的领域努力地玩”。什么能带给我快乐?什么是我的优势?什么能带 给我意义?发现兴趣,提升能力,实现价值缺一不可。只有当你的工作超越熟练阶段而成为自身发自内心的表达方式的时候,它才有可能成为一门艺术。

做自己生命的英雄


在咨询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来访者,他们会高估困境,而低估自己的坚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咨询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来访者,他们会高估困境,而低估自己的坚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深怀恐惧和自责,把自己困在问题里。

很多咨询师会用自己熟知的理论去跟来访者解释和评价,虽然对方得到了一些理解自己的道理,却依然难以改变,甚至有可能对自己产生更加负面、悲观的看法。

我相信,能来咨询的人,一定对解决问题怀有强烈期待,也一定不会任由问题掌控自己。问题的解决方案,就在来访者的过往行动中。因此,在咨询中我更关心这个人怎么想、已经做了什么,协助其重新审视自己,他/她自会发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小齐让我更加坚信这一点。

(一)

“老师。”门开了,一个男生小心地踏进来。

一张轮廓分明的脸上透着忧郁,侧边微微翘起的衣领和张牙舞爪的鞋带透露着这个大男孩的不修边幅和局促。预约资料上显示,他从山东小镇考来这里的设计专业,今年大三了,打算申请出国念设计。

“你是小齐吧。来,请坐。”

放下手中的书,我笑着问这个有点腼腆的大个儿。小齐拘谨的坐下。

简单寒暄,我们进入到正题,谈起了考试压力,如何改进复习策略,在有限的时间提升学期末的成绩。

小齐总是会低头不语,不接话茬,甚至常常用“不知道”来回应。似乎他对此次期末似乎已不抱希望,要提前缴械投降。

我提醒自己,我的节奏不对,要慢一点。

“看你的样子,休息得不太好吧?”看着一脸疲惫、沮丧的小齐,我从那个谈“如何做”的谈话中先退出来。

“唉!”小齐喝口水叹气道,“老师,我觉得自己真是一无是处!”

看着一个高大魁梧的男生却气若游丝,像个重病人将要自我放弃,有种说不出的难受。

“怎么要这么说?”

被我这一问,小齐似乎憋了很久的话匣子被打开了。

马上到交稿时间,设计专业考试作品一直拿不出来,总是没灵感。而几个设计不错的同学,老早就有了初稿。这段复习考试越发觉得自己设计很吃力,觉得自己很无能。

老师你看,宿舍的S,特别会弹吉他,经常参加各种活动,女生缘儿特好。K精通电脑,大家有这方面问题都会找他。M的球打得好,还是很多社团的骨干。他们的生活都特别丰富,复习这段时间,这些爱好没落下,设计作品也都快出来了。再看看自己,连上课小组作业PPT展示自己也是最差的。

(二)

看着小齐深陷沙发的姿态和低垂的眼神,我忍不住问:“听起来好像做创意设计总达不到自己或者老师的期待。那当初是什么让你选了这个专业,又坚持到了现在?”

"因为我喜欢绘画,喜欢设计。”小齐愣愣地盯着我身旁的书柜。

“喔?说说看怎么喜欢,又是怎么选了它?”我很好奇。

小齐出生在农村,父母都在山东老家务农。因为成绩好,初中去了县城中学读书。一个偶然的机会,好朋友带着小齐去旁听了一节自己的美术课,小齐忍不住拿着稿纸跟着画了几笔。没想到好朋友赞不绝口,小齐,很有设计感啊,你要没学过,那绝对有天赋。

小齐很开心,也发现自己没事勾勾画画点什么,特别享受。后来,高中就决定考设计。当时老师讲了很多国外的绘画和设计,我就一直梦想着要去国外去学学设计!

“学艺术挺烧钱,这专业外省一般就招一俩人,风险这么大,是什么让你决定选这条路?”我把小齐的关注点带入他“想要的”,而不是陷在问题里。

小齐抬抬眼,说:“我知道,我就觉得不趁年轻试试看,年龄大了就更加没机会了。”

“那会怎么样?”小齐那一抬眼,我知道这是他想谈的。

“我一定会后悔的!”小齐似乎很坚定。

“你有多想要学设计?”我追问。“你的愿望有多强烈?如果手举到最高代表最强烈,手放低表示也就是想想了。”

小齐想想,把手举到了头顶。看着自己的手,好像重拾愿望。

我能清晰地感受到,眼前这孩子有多希望自己在设计的路上走得更远。这就好办。我话锋一转,你怎么知道自己有把握考上艺术院校?

“我也不清楚自己能考成什么样。但那时我有时间,我可以努力试试!”仿佛眼前说话的就是四五年前那个艺术教室的少年。

(三)

小齐的故事慢慢浮现,他脸上的阴霾也渐渐散去。

“小齐,当年学校在你们省招几个人?”

“好像就2-3个。”

“你就是其中一个。”我明知故问。

“嗯是。”

“学校的设计专业不好考,你高二才正式学,是怎么做到的?”挑战背后必有这孩子值得称道的经历。

小齐给我讲了他一路学习的故事。

小齐知道家里的条件并不允许自己接受专业训练。于是,他克制住了自己的愿望,只是跟着学画的同学业余画一画。

几年后,小齐上了高中。绘画中他迷上了设计。他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一天可以专门学设计?

偶然的机会,他知道学校有艺考学生的培训班,他再也按捺不住。小齐去找老师了解了学费,请求父母支持。

父母看他很少这么想做一件事,说,你要是想好了那就去学吧,这两年的学费我们还是有。

上了艺考班的小齐,每天比别人早起一小时复习文化课,然后挤出所有自主时间练专业。为了省钱,小齐尽量用旧笔旧纸。他常跟同学要用过的画纸,他总说,我起步晚,想学学你们怎么画。专业材料尽量都借用老师和同学的。就这样从进班一直持续到高考。

高考一战,小齐脱颖而出。

(四)

我想是时候聊聊设计学习的挑战了,“你说班里有几个孩子设计总有好作品,你对他们熟悉吗?”

小齐说,“熟悉,宿舍的那个计算机不错的小K,设计成绩就特别好。他是北京的,家里有很多设计的书,也常借给我看。”

“他什么时候开始学艺术的?他这一路是怎么学的?”我想让他审视不同经验。

小齐带着羡慕,讲起了小K的艺术学习之路。

小K妈妈是美术老师,在小K小学时就带他玩各种创意美术,798和宋庄都是他常去的地方。好多展,小齐是大学才知道。

初中,小K说妈妈我想学设计,他妈妈就把他送进了专业培训班。他很认真地训练。每年假期,妈妈都会带小K去各地参加艺术活动,大学之前还带他去过法国意大利那些艺术之都……

听着令人艳羡的经历,我轻声问,“小齐,你有没有算过,小K进大学之前受了多少年训练?”

被打断的小齐一愣,盘算一下说,“不算小学,有6年。”

我笑着说,“你看,他有妈妈这个资源,6年正式训练之前,生活中已处处在学习。学习有窗口期的,他在小学的丰富体验是很多训练都换不来的。同样的一年,他学习的渠道、资源和时间也更多。”

小齐点点头。

在属于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每个人早已拥有解决困境的能力与资源。只是很多时候负面经验太深刻,掩盖了我们本已具有的能力与资源。我要做的,就是掀开负面经验的盖子,让小齐看到过往的不易和自己在困境中的努力,重新看待自己。

“小齐,这么多年来,你所处的环境让你没有机会接触各种艺术形式,也没有办法周末看展、受训、得到指点,即便那么想学也要等到高二。当很多人可以用最好的工具,上最好的训练班,了解全球艺术资讯时,你只能在课余悄悄练习。仅仅两年时间,你让自己有机会和小K进入同一间教室,继续自己的设计之路。不知道,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你怎么看自己?”我尽力以小齐的节奏说出我所听到的这两段经历,希望带给小齐新的思考。

“老师,回想起来觉得真的不容易!”小齐的声音有些颤抖,能感觉到这个大男孩的克制,“我觉得自己一直很坚定,没想过放弃,也善于找方法……”

“是啊!小K的经历让人羡慕,成绩也令人佩服。但我想,如果你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做这些准备,也会一样出色。”看着所有所思的小齐,我掩饰不住自己的欣赏,“其实,你一直就是自己生命的英雄!不是吗?”

整个咨询,小齐第一次高昂着头看我,也让我看到了他的热泪盈眶!

我知道,此刻的他不再是“一无是处”。

(五)

接下来的对话,很顺利地聚焦到小齐当年高考的经验,他观察到的小K的学习经验,以及一个月时间如何抗干扰、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有效复习和准备设计作品。

这个过程,我都只是个脚手架,对于我的提问,小齐深思作答,如同高考复习时一样,自己搭建了应对考试的整个体系。

咨询在不经意中进入了尾声。

“老师,谢谢你带给我的思考,让我看到全新的自己,我,真的,一直是自己生命的英雄。”小齐整整衣襟起身离开,留下一个高大、坚定的背影。

加油,英雄!

我们一直在谈论策略、方法,其实本质的就这一点


昨天花了一晚上时间对七月份做了一个总结,发现很多有成就感的事情都指向了一个词,也是我昨天做内测课时,大家最有印象的一个关键词。

七月份有这么几件大事:

一、结束了分享力助教的任务:

这个课程是作为兰雯老师线上分享力课程的助教,连续三周,由于当时恰逢有几件事,西安出差项目调试-培训师特训营-两次线下分享,所以在接这个任务时比较犹豫,因为要求集中几天批改五十份左右的作业,给出点评,同时要做一次线上语音分享,评点优秀作业及指出大家的共性问题。但周末都已经有安排了,还是全天的,而平时需要上班,白天肯定没时间。不过考虑到从来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工作,借此可以了解一下各个学员的分享力情况以及真实的需求,同时也可以锻炼一下自己,于是就尝试了一下。最后的结果是连着三周每个星期天还有周一从晚上六七点开始改作业一直熬夜到两、三点。但最后的收获不错,一方面是从课程以及学员作业上学到了很多,另一方面是看出了很多问题以及自己做培训时应该注意的一些点。>>>

二、家庭旅行。

这是一个一直想实现的愿望,但总是以没时间或者孩子还小,担心上有老,下有小一块出去很不方便等原因找借口。但是这次是直接提前把时间空余了出来,提前决定地方然后直接订票订酒店,再去查攻略。虽然因为准备仓促,还有天气的原因,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但是和家人一块出去旅行这种感觉让人很开心,同时决定过年或明年,看能不能组织一次更好的旅行。

三、培训师面试:

一直对做培训师很感兴趣,也进行过各种场合的分享,但一直认为那是分享,不叫培训,想体验一下市场的要求。于是直接花了一晚上什么都没干,各种投简历,只投培训讲师,结果从第二天陆陆续续收到了好几家面试邀请,于是开启了应征路线,面试的几家只有一家未通过试讲,因为当时只有两个评委,说我互动不好,我日,互动不好,你只有两个人,你让我怎么给你互动。况且现场我一直夸你长得好看了好不好。不过,还是要虚心接受,下次自己注意。虽然面试的不多,但是让我大概体验到了要想走这条路至少要具备哪些能力,以及部分市场的情况。同时为了准备试讲自己也设计了一些课程。>>>

四、开启内测课:

周日做了第一次内测课,从上午九点半讲到下午5点,梳理了部分大满贯课程,做了90页PPT,先逼了自己一把,收获很大,真正体验了一名讲师如何在八小时内高度集中去分享、引导和互动的过程,最大的收获是大家给我的反馈和建议,与其说是我在培训大家,不如说是大家在教我怎么培训,这一天的实践不亚于我自己去参加了三天的培训师特训营的收获。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分享一点,叫做JUST DO IT。通过这个简单的步奏会有很多体验感:

初级阶段

1、看清你的兴趣是真兴趣还是假兴趣,没有兴趣可以让你去探索兴趣。

有时候我们认为一些事情自己很喜欢,其实只是喜欢别人把他呈现出来一副很美的样子而已。让你去做做你才会知道。你喜欢看XX片,感觉很爽,但你想过剧中主人公的感受吗?

一些人总说自己没有兴趣,那么是因为什么都没接触过不知道有哪些事是感兴趣的,还是说你什么都经历过了感觉什么都没兴趣呢?

2、检验你的梦想是不是梦想

梦想这东西所有人都有,但在追求的道路上会被各种因素或者各种人阻止,不然也不会称之为梦想。尤其是身边最亲密的人阻止的力度最大,因为他们才是最关心你的人,他们不是在关注你飞的高不高,而是飞得累不累。不过如果你追求的东西因为被阻挠而不愿去动手做一做,哪怕是一小步,那么可能这个真的不是你的梦想,只是你以为的梦想,只是一件你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事情而已。

3、内驱力往往来自于身边榜样的力量。

我们往往会说一个人必须具备强大的内驱力才会不断成长和进步。但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想拥有强大的内驱力你只需要走出去,去做就可以了,你会因此链接到很多看似普通实则牛逼的人物,尤其是在你身边就有很多,这些人对你的刺激绝对比那些高高在上或者只是在网上听来的故事要大得多。因为人们最忍受不了的就是过去一直不如自己的小明,现在竟然把自己追求好多年的小芳娶了。

中级阶段

4、你会很低调

见的人多了,就会发现这个社会上充满了很多人,他们好看还努力、努力还牛逼、牛逼还低调,那么再想想你自己。

5、弱关系和强关系

我们总是纠结于现在网络的发达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的陌生,人与人之间都是属于弱关系层面,其实你不断的走出去、不断的尝试,那么你就能把这种弱关系变成强关系,第一次做只是网上打过招呼,第二次做是一起参加过线下活动,第三次做是一起吃过饭,第四次做是一块合作项目。。。逐渐的,这种关系就会越来越强。

6、打造自己的成长圈子

什么能力都没有,你想加入圈子除非给钱加入收费社群,不过你在里边根本没有自己的声音。但你可以通过自己不断的做,去找到一些和自己差不多能力的或者比自己能力稍高一点的人组成自己的成长圈,这样共同探讨,共同成长,用不了多久,你们就会携手进入你曾经只有给钱才能进入的社群,甚至自己建立社群让别人过来。

高级阶段

7、让你开始去做自己

做自己,其实就是不断的尝试,不断的迈出第一步,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样子然后去做自己。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一直在谈论策略、谈论方法,其实最本质的策略就这一点。

做自己的领航人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人生的辉煌莫过于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当我们选择了能发挥自己潜能的职业,必然乐此不疲,事业有成,如果选择了令人厌倦、并非本人特长的职业,则可能事业落空,人生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那么怎样客观地评估自己的潜力才能呢?独之秀职业测评通过对个人的能力倾向、职业兴趣、价值观、性格特质、职商等进行具体量化,使其能更加清晰的认识自己,根据报告提出的各方面优劣势、适合的工作、适合的职业、适合的工作环境、发展建议,从而拓宽自己的思路和择业范围,您可以更清晰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自己能真正的走向锦绣前程。
能力倾向您擅长什么工作?
是指经过适当训练或被置于适当的环境下完成某项任务的可能性,也就是说,能力倾向是指一个人能学会做什么,以及一个人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的潜力如何,而不是当时就已经具备的现实条件。职业能力倾向即指经过适当学习或训练后或被置于一定条件下时,能完成某种职业活动的可能性或潜力。 ?
价值观您喜欢什么样的工作与生活方式?
职业价值观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价值观测评会有助于职业决策和提高工作满意度。
性格您待人接物、处理事情的方式与风格是什么?
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所谓态度,是个体对社会、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包括对事物的评价、好恶和趋避等方面。态度表现在人的行为方式中。
职业满意度旨在帮助你了解自己的职业满意状况
要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职业,有许多因素的限制。这里我们所能做到的是,从跳槽率、发展机会、自我认知、工资福利、工作适合度、工作条件、工作价值感、组织气氛、人际关系、工作认同感等方面确认你对你目前的职业是否满意。
管理能力您现在适合做管理者吗?
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提高组织效率的能力。管理者若要准确地把握组织的效率,需具备下列五种管理能力:决断能力、应变能力、承受压力能力、激励能力、领导风格等。
独之秀职业测评系统:独之秀职业测评的科学性、客观性、可比较的功能是其它自我了解的方法不具有的,通过测评可以对我们的职业兴趣、能力倾向、价值观、性格特质等进行具体量化。包含国际权威的职业综合能力倾向、职业价值观、职业满意度、管理能力、性格特点和职业倾向测试等各类职业测试,通过切合实际的分析明确指出受试者适合的岗位特质,对受试者专业发展、职业选择和求职定位提供科学务实的帮助。

更多相关文章阅读:四类人如何应对职场危机、策划你的职业生涯、求职选择企业8大标准

你到底懂不懂优秀人才到底想要什么?


HR要比其他岗位的同事更清楚优秀人才之于公司的重要性。时下,竞争如此激烈,企业想要在竞争中突围,人才是核心。真正的优秀人才看重的从来都不是金钱,他们的才华足以支撑他们进入任何一家优秀企业。他们最看重的就是企业文化和所共事的团队。任何一家前景良好的公司都尊崇人才至上的价值观,对领导者们来说,融资非常关键,但是优秀的团队是无价之宝。

你到底懂不懂优秀人才到底想要什么?

你知道你的职业锚吗?发现它,应用它!

金钱买不来快乐,也买不来公司文化

有时候我们会出于对某事的热情或者为帮家人朋友的忙而免费做一些工作。在创业公司中,大家的收入相对于工作量来说是很低的,但人们也心甘情愿,因为他们想要解决一个难题,为世界带来改变。

金钱不能收买人心,也买不来快乐和企业文化。如果你能付得起高工资对于吸引人才肯定是有帮助的,但是说到底人们也不会为了更多的钱而在一家差劲的公司委曲求全。

核心员工离职所带来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公司高管离职会给你带来多大损失? 早期创业公司失去销售负责人会带来多大伤害? 开发或工程主管在产品发布前夕离开的费用是多少? 如果这些人只是和他们的竞争对手一起工作会发生什么? 无法量化!

办公室的核心工作人员将极大地伤害了员工的士气,影响了公司的业务,让投资者,董事会感到不安。除非领导及时稳住阵脚,否则员工将开始自己的未来担心,领导公司走向下坡路。

人才和团队是无价之宝,失去学习他们发展必将企业带来沉痛的打击。想象一下我们这种教学情况以及发生在你自己身上该怎么办?你觉得你的公司能承受多大的损失。

吸引顶尖人才的是好同事,而不是金钱

优秀的人才喜欢和同样优秀的人一道工作。招聘优秀人才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应聘者知道他将与优秀的人共事。人们真正想要的是与志同道合的人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一起去改变这个世界。工资高当然是好事,但是真正吸引顶尖人才的还是优秀的同事,而不是金钱。

融资企业对于网络招聘和业务能力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创业者应该把招到优秀的人才放到更加具有重要的位置上,没有影响他们,公司是不可能做大的。你永远无法进行衡量一个国家充满学习热情的、与你秉持同样理想社会的人会为你的公司可以创造多么巨大的价值。

一家公司可以通过增加收入来生存,也可以通过员工减薪或股权转让来运作。 但如果团队中的人有问题,那可能是不可持续的。 吸引不合适的人可能会减缓开发或销售,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损失。 所以一定要寻找能够带领团队,带动公司,帮助公司在艰难时刻走出泥潭的人..

有些人为了公司的发展会主动减薪,在收到诱人的offer时也依然会坚守。创业公司需要找到这样的人。所以,在招聘时应该看重应聘者的态度,寻找与公司文化更契合的人才,因为只有他们在公司遇到困难时才会坚定地站在你身边。

以上《做自己沙龙回顾:谈到婚恋我们到底在谈什么?》一文,由编辑精心撰写而成,希望对您的职业规划有所帮助,更多精彩请访问“如何提高自己自己的职场礼仪”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