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高为何却在企业呆不长 ?。

职场百态频道整理了各种职场技巧,各种职场故事。感谢阅读《学历高为何却在企业呆不长 ?》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李明学历高、能力强,来到一家企业后业绩也较为突出,但却不被大家认可,只好匆匆离职

李明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一家大型的咨询公司工作,让所有的同学都狠狠嫉妒了一把,李明自然很是得意。

李明从上班的第一天,便自信满满,丝毫不理会同学告诫的要在老同事面前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话。

与李明坐对桌的是个40岁左右的女人,同事们都叫她赵姐。或许因为李明是新人的原因,她总爱找李明的茬儿提醒他几句,如说李明的办公桌上摆上饰物和明星照片,容易影响工作等等。李明听了想也没想便回道:"赵姐,您真不了解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可是能边玩边把工作做好的一代,而且工作累了看看这些时尚的东西,也不错。"赵姐听了没再说什么,但脸色却明显地难看起来。

几天后李明在账目上出了点小差错,她就像抓住什么把柄似地、高声地指责李明。此后,他们两个人的摩擦便多起来。

因为学历高、业绩突出,李明的奖金很高。有同事便在休息的时候半开玩笑地说:小李,刚工作便做出这样出色的成绩,可要请客。李明听了一脸得意地道:这算什么啊,等我有了更大的成绩,一定请你们去大饭店大吃一顿!但随后却发现大家很奇怪地都不爱搭理李明了,有时候看大家谈得热火朝天,李明也很兴奋地跑过去加入,却是刚凑过去,同事便找理由散开了。zC530.COM

在李明还没有弄明白大家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就到了一年一度评先进的时间。这个奖项,大家都希望得到,李明私下里算了算自己的业绩,觉得这个先进奖非李明莫属。最后的结果,却是被一个次李明一等,在人前一团和气的同事夺了去,有话便说的李明直接去找了领导。领导笑眯眯地听李明说完,然后说:正有一个消息要告诉你,因为工作关系,你暂时被借调到分公司去工作一年。李明一下子呆住了,这个所谓的借调,其实是不认可的代名词。

李明没有按照领导的吩咐,去“协助”分公司工作,而是直接辞职了。不久后,找到了不错的新工作。去转档案的时候,李明故意从正门进,以便让每一个同事都看到愈加辉煌的自己。本以为大家会向自己祝贺,拿羡慕的眼光看自己。但是,却只有几个同事和他打招呼,便低头忙自己的工作了。

突然他产生一阵很强烈的失落。半年后,李明在街上遇到那位得了先进的同事。简单寒暄过后,他说:小李,你很聪明,但还得好好地学习一下如何说话和处世。李明不明白,自己很优秀,但是,到底是什么在这家公司绊住了自己?

王建一心理分析:表面上看,李明似乎没有大错,但是,职场上,小错往往就是大错。他学历高、能力强,本来是好事,但是,他不懂得初到一家公司要“夹着尾巴做人”的道理,尤其对于老同事,需要礼貌和尊重。

赵姐的提示,其实某种意义上她不是对李明摆放东西有意见,而是表示一种态度:我是老同事,你要眼睛里面有我,是一种提醒。因为,直接的提醒显得太没水准和丢面子,间接的提醒更能显示自己的存在。而李明不懂得这一点,直接上来就顶撞,伤了赵姐不说,传出去还会伤到其他和赵姐一样的老同事。职场是个讲究“先来后到”的地方,新来者,一定懂得尊重老同事,是起码的道理。这种“小错”,如果犯在一个低学历者的身上,也不会引起太多关注,但是,在李明身上,大家就不会原谅。

业绩突出大家让请客,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坡下”,借此和大家聚会增进感情。而李明却扯到一年后,还说什么大饭店,显得不实在和夸口,给人虚伪和骄傲的印象,于是,大家从心里不愿意接受他,才有了距离感。

和大家有了距离感,大家评先进的时候自然不愿意选他,而他却幼稚地以为:只要业绩好就能当先进。其实,先进是人缘+业绩,缺一不可。没评上,其实也没必要找领导理论,但是,他偏偏不服气。为何领导马上做出调离他的决定,不是因为不能和领导理论,而是,他的所作所为,验证了领导听到的各种反映,也许过去领导半信半疑,但是这次,领导变得和大家一样不喜欢他了,因此,才有了调离的结局。

李明是有学历、有能力的人,因此,很快找到了更好的新工作。但李明的确如他遇到的同事提醒他的那样:应该学会对同事谦虚和感激。否则,再有学历和能力,到哪里,都不会有好人缘。(完)

ZC530.com延伸阅读

为何企业会再次聘用前员工?


很多人觉得离职了就和“老东家”没有任何联系了,“老东家”不会欢迎自己再次回去工作,自己也不愿意“吃回头草”,想当初能离职就一定是这家公司呆不下去了,万万没有再回去的道理。

但是事实是很多公司很重视离职员工的价值,特别是大公司,对于离职员工“回流”也很欢迎。

很多员工也愿意回到“老东家”工作。

曾有调查显示,近5成员工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回到原公司。也有三成企业表示愿意接纳前员工再入职。

腾讯曾公布过一份内部调查,显示共有200多位前员工在20xx-20xx年期间被再次聘用,而在阿里巴巴,已有超过2000名老员工被返聘。

员工友好离职后又重新入职老东家,对双方来说,在用人成本、稳定性、适应性这3方面,其实都有好处。

1入职成本

对于公司来说,离职员工比其他员工的招聘成本、培训成本更低。

在这家公司已经有过良好背书的员工,更容易取得公司的信任,所以在简历筛选的过程中不用花费太多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来确定简历的可信性。

加快入职流程,提高人事部门的工作效率,对公司来说是好事。

其次,入职后的培训成本也相对低,离职员工对公司文化、相关制度流程、部门配合、员工关系等都较为熟悉,适应期相对较短,能更快投入工作。特别是有专门入职培训的公司,离职员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跳过这个流程,直接上岗,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员工来说,重回老东家也是一种低成本的求职路径。

基本每家公司大多数岗位的新员工入职都会有试用期,根据劳动法试用期的薪资福利允许和转正员工有所区别,试用期的薪资福利一般以转正后的80%计算。离职员工重回老东家在这个方面其实比其他员工更有谈判空间。

试用期就是看员工和公司以及岗位的适应性,你之前已经验证过这个问题了,虽然可能离职后工作内容会有细微的变化,但不影响大体。所以重回老东家谈判减少试用期,不减少相关薪资福利,休假等,会有更充分的理由。有些公司甚至可以直接免去你的试用期,皆大欢喜。

2稳定性

重回老东家的人,对公司来说是高稳定性的一类员工。

稳定性是公司考察员工的一项重要指标,离职员工在外面转了一圈又回来,说明他有想法在这家公司长久发展下去,对公司的文化比较认同,也接受公司目前的薪资水平,晋升制度等,不会因为“领导和我合不来、这个月绩效奖金不多、公司离地铁站太远了……”这类理由离职。只要不出差错,这类人极有可能在这家公司干到退休。这样的“优质”员工,企业当然希望越多越好。

对于个人来说,重回老东家除了薪资福利,生活等其他方面的稳定性更高。

离开了还想回去的公司,肯定有吸引人的地方,而这些吸引人的地方除了薪资福利,更多是对生活有极大利好。随着人生不同阶段的诉求不同,很多人希望拥有稳定的工作和生活,以此来保障面临的压力。

对于要顾家的人来说,工作轻松不加班可能是个很重要的指标;

在大城市,有些公司的落户名额也吸引一部分人回流;还有些公司的子女教育优待、买房优待等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些公司的共同点就是稳定,足够帮助员工抵抗一些生活上的风险,对于员工来说,在这样的公司会很安心。

3适应性

对于公司来说,重回老东家的员工对公司的适应度更快。

重回老东家的人更知道如何在这家公司更好地工作,对公司来说,很多新员工会犯的错,二进宫的人就可以避免。犯错误的风险更低,工作失误会更少,公司省去了很多需要包容新员工错误的成本。有些业务线持续时间很长,新员工可能需要很多时间了解,但是二进宫的员工因为有之前的工作经验作为背景,就很容易理解这条业务线的整体情况,工作上手更容易,和公司的“气场”更合。

对于个人来说,重回老东家适应成本较低。

回到熟悉的环境,不太需要特意调整心态适应,之前的经历可以帮助你像个老员工那样工作。

在一家公司时间越久,越了解公司的工作流程,越知道部门之间如何配合工作,也越知道每个同事的工作风格,这些都是宝贵的工作经验。

在推进任务的时候就更能知道如何安排时间,协调进度,以前积累的人脉关系也能很快用上,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推进工作。有时候,你会觉得二进宫后的职场生活比第一次更加惬意,和公司迎来难得的蜜月期。

所以,不要以为离职了就和老东家再无瓜葛了,其实离职的员工在很多公司都是很受欢迎的。

特别是大公司都有专门针对离职员工的组织,比如阿里有“前橙会”,新浪有“毕浪”,百度有“百老汇”。

这些企业非常重视核心离职员工,还建立了人才动态跟踪系统。这些人对公司来说是一种很高效的人力资源,公司很愿意再次聘用。

当然我们以上说的都是针对友好离职的员工,因为不友好的官司离职的员工,公司大概率不会再次聘用。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或许可以在适当的时机把老东家也当做自己的目标企业,毕竟去哪里都是工作,去一个自己熟悉的地方,好处多多。

企业高管教你如何包装简历


职场百态频道整理了各种职场技巧,各种职场故事。感谢阅读《企业高管教你如何包装简历》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私人高管说,每一个季节的考生,都会有无尽的简历,就像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国内民营企业,很受青睐大学的一段时间。一部分是绝对不可能看到的,不要太花哨,不要太苍白,甚至更多。独特的简历,总是第一个吸引眼球。当然,一个好的简历是敲门砖,真正的考验是在采访中,她建议去采访了几个学生刚毕业。

企业高管教你如何包装简历

面试时不要害羞..一定要出卖自己..你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做好面试,展示自己最好的..采访中的一些细节值得关注:

一定要找到了这个公司的地位1.面试前,查看网络上的数据;

2。提前打印两份简历,一份给人事部,一份给业务部;

3. 仔细阅读你的简历,回顾一下你的工作经验

4。面试时穿正装;

水少5.面试前,不吃重口味的食物;

6。随身携带签字笔,以免聊天结束后直接进行笔试。

杀。 不能有专长,但一定要有自己的爱好,一般不看书,听音乐。 谈论理解书籍,理解音乐。 会给面试官留下深刻印象的。

8。有些人自己真的很优秀,为了掩饰强大的气场,会装傻,不这样做,展现自己的真实自我,因为面试官也是来自应聘者,可能会遇到欣赏你的人。如果你假装,你会错过它,并留下错误的印象。

然后司空见惯。谈谈如何创建一份简历,并让公司找到你的简历。这无非是几个方法可以找到工作:某招聘网站;二,公司HR直招;三推的同事;四,自主创业解决就业问题。

一、学会包装简历

简历是HR或猎头看到你的第一印象。每个HR或猎头公司每天都要检查数百份简历。一定要包装好并交付。记住:一定要尽可能完整地填写在线简历,90-100%完成。让我们从如何打包简历开始:

1. 工作经验倒叙式写作;

2。完整说明每项工作的经验(责任、参与、项目责任、最重要的数字结果);

3.不要工作列的窗口期;

四。经验太多,忽略了工作经验的短暂性;

5. 缺乏实习经验,可以增加兼职实习经验;

6。根据投递岗位调整内容,只写和应聘相关工作经历;

7.位置和没有相关经验,根据综合素质的要求,以适应工作要求;

8.简历要尽量完整;

9。上传自己的身份证照片;

10。 在提交或更新你的简历之前,检查打字错误和正确的联系信息。

自我评估后公布简历

很多人找工作会投大海,所以尽快找到理想的工作是不利的。每个人都应该学会通过自我评估后,再继续投放。

1。分析工作能力和经验

这些工作几乎都是“基础-中间-顶端”的顺序,你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来分析自己。 工作2-3年,工作能力积极,其次能够交大公司、中小公司的专员交监督员。

2.分析行业竞争力

分析你的职业障碍是否高,以及它们是否是当前的障碍。今天的互联网、互联网金融、汽车、OTO、P2P,如果你有这种经验,试着把这些行业排名最高的公司送出去。

3.转行因素分析

你想转行你的简历需要仔细分析,以满足他们的水平和交付位置之前。你会体验到什么过去给你申请工作的帮助,你的综合能力符合这个职位,如果你想涉足这一领域的长期。

3、 学会更新简历,让更多的机会找到你

学会正确使用刷新简历..当你在找工作时,投递简历很重要,还有一件事:每天刷新简历。

揭秘:企业招聘时间长是为何?


职场百态频道整理了各种职场技巧,各种职场故事。感谢阅读《揭秘:企业招聘时间长是为何?》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很多企业发布的职位在招聘网站上一挂就是三个月,甚至半年以上。求职者们往往心存疑惑,为什么这些岗位一直招不到人,还是因为其他的什么原因。根据论坛网友们的分享,整理出了以下几种可能。

一、求职者给HR或公司“放鸽子”

很多求职者在发现企业的某些客观方面不能满足自己的设想时候便会中途放弃进入该企业入职。公司的客观劣势是求职者放弃考虑其职位的主要原因。这些原因主要来自:

1、工作地点处于工业区,偏远

2、初级岗位,提供的薪资有限

3、工作内容较枯燥,主要负责应收应付账款核对

4、因为新办公大楼尚未建成,临时办公地点工作环境不佳

5、公司知名度不高,为候选人提供的增值空间有限

二、从企业本身来看,招不到人的原因可以总结为:

1、人员需求大,需长期招聘。如保险行业的业务员,业务员底薪比较低,只要收入是靠业务提成,所以保险公司招聘很多。

2、比较难招聘,需长期招聘。如中高层,这种职位需要很强的执行力和组织管理、沟通协调、资源整合能力、很高的经验等。

3、流动性较大,需长期招聘。如服务类行业,工作时间不定、薪资标准不定、工作职务不定,因而也造成了人员的心态无法不定,走的也快。

4、由于购买的网站服务时间长,如1年。那么长期刷新可以宣传公司的信息,起了打广告的作用。

5、企业在招到人之后出于对新人的考察,往往还要将职位保留一个月以上,以防新人不能适应公司的文化和环境离开。

6、还有一种是骗子公司了。骗子公司为了诈骗钱财,因此发布的职位需要在网站上长期吸引求职者的注意,求职者们要谨防被骗。

企业高薪呼喊招工,学子为何心动未见行动?


春节过后,各地闹起“民工荒”,尤以珠三角、长三角为甚,用工缺口都超过百万。企业出招涨薪引人,前不久,媒体爆出杭州一家企业竟开价4000元招收抛光工,结果还是“空手而归”。

和来势汹汹的“民工荒”相比,大学生“就业难”同样引人注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2010年需要就业的应届生人数为630万,而2009年未就业的大学生约有80万,就业压力依然很大。”

一边是企业高薪招聘呼喊“民工荒”,另一边是学子期望薪资低却还倍感“就业难”,那么在这样的情势下,未就业的应届生是否愿意选择去做高薪民工呢?

6成学子心动愿作高薪民工

“别说4000元,现在谁要是给我1500元,只要包吃包住,我立马去!”一位应届毕业生在论坛上愤怒地说道。近日,论坛发起了关于“大学生无奈之下是否愿意做高薪民工”的调查,数据显示,有60%的同学表示“愿意接受”,21%的同学认为“可以考虑”,而仅有19%的同学因为转行难、受歧视等原因而选择“不干”。

图表1:2010届毕业生期望薪资所处区间占比

数据来源:

大学生一旦毕业就必须要面对残酷的生存现实,在“僧多粥少”的就业环境下,大学生们理智却也无奈地放低身价以求得企业的垂怜。根据薪酬调查部对2010届毕业生所作的薪资调查数据显示,有45%的同学对第一份工作的税前月薪期望低于2000元;而对第一份工作可接受的最低税前月薪调查中,更有59%的同学选择了1000—2000元这个区间,甚至还有5%的同学表示“有份工作就可以”。此时,所有的理想都向现实低头,无论是期望薪资还是可接受的最低薪资,都说明对于大学生而言,能找到一份工作是毕业后最为迫切的。

论坛上一位在职网友说:“我也是大学生,刚毕业时曾在工厂做过普工。当时也因为求职无门,觉得做民工的钱来得实在,大学毕业后自食其力才是王道”。高薪已然成为梦想,现在有企业能喊出4000元高价招工,大学生怎么会不心动呢?

做高薪民工,学子为何心动却不行动

因“民工荒”,企业高薪向市场发出需求,大学生也因势“识时务”而有所心动,但进工厂做民工,大学生虽然心动但却并未打算实践。

1、学子顾虑做民工转行难

在论坛上关于“大学生无奈之下是否愿意做高薪民工”的调查中显示,有17%的同学不愿做高薪民工是考虑到以后转行太难,只有2%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做民工会 “降身价”、“受歧视”。

有专家、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职业规划缺失的必然结果”,我们不否认职业规划对学子成长发展的意义,但是有同学因为“转行难”的理由拒绝高薪民工,从这一点上恰恰说明了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并非是毫无规划的。即使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他们也不愿意草草了事,随意选择工作。在论坛上,网友“人生陌路客”感慨道:“我现在就是农民工,不过我决定离开了,这工作不太合适我们大学生做,做久了学的知识就荒废了。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做民工不会有什么发展前途。”

2、大学生缺乏专业技能,无力做技工

时下的“用工荒”实质是“技工荒”,企业愿出高薪招聘的工人也多为蓝领技工。他们所掌握的专业技能都是在长年的实践中积累的,亦或是接受过专门的技术培训。而高等学校不可能教授大学生这些实用技术,企业这边又渴望招收的新人能够力立即上岗填补用工空缺,所以对于大学生而言,高薪民工的岗位也只能让他们望而却步。论坛上网友“jrdier”指出:“高薪蓝领技工不是大学生想做就可以做的。我以前做项目管理工作时,接触的农民工都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这是实打实的技能,哪有‘找不到工作就去做高薪民工’这样轻巧的说法。”

并非所有民工都能拿到高薪,所谓3000—5000元的高薪一般给熟练技工的薪酬,而高薪的蓝领技工大学生做不了;一线的操作工虽然企业也嚷着“高薪”招聘,不过这只是相对于往年普工的薪资水平而言略有上涨,一般也就处在1000—2000元之间。这样一来,对比大学里的投入与产生,学子们当然会放弃做民工的想法——即使自己目前找不到工作。

3、企业青睐熟练工,不愿培养应届生

现在很多企业更偏向于招聘熟练工,处在“用工荒”困境中的企业,并不愿花时间、花精力去培养初次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企业不愿招收大学毕业生最主要出于两种顾虑:一是怕大学生不能保证产出效率,二是怕大学生积累了经验就跳槽。假如企业能够为每一个招聘的员工,不管是熟练工还是应届生,描绘出明确的未来发展规划,那么即便是面对有些所谓民工工种,大学生也可以心中有底,不会因前途渺茫而整天想着快速逃离“苦海”了。

4、家长顾及面子不允许

即使学子能放下身段做民工,他们也会处于亲朋好友的舆论压力之中。虽然学子们早已意识到大学生的标签算不上光鲜,但是作为独生子女一代,他们在父母以及家人的心里依旧是“天之骄子”,是一家人的精神寄托。现在,自己引以为豪、辛苦培养数十年的孩子一出校门就去做民工,试想又有几个父母愿意呢?的调查数据显示,如果大学生无奈之下选择做民工,有25%的人表示“家里人不会允许,这样大学就白读了”,而有55%的人认为“父母不会接受,因为做民工有失体面”。一位网友留言说:“我刚毕业曾经做过电工,但是不想让其他人知道,所以父母一般都说我去学装潢了。”

做好规划,在职场中练就软实力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在毕业后顺利接轨自己的职业理想。面对求职困境,大学生已经降低薪资期望先就业再择业,但在这个过程中绝对不能放弃规职业划,丢失方向,在被动择业中迷失自己。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大学生到基层、从低端工作做起将会越来越普遍。在普通岗位上,大学生所要思考的是让自己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优势体现出来,只有把一份普通的工作做得比别人好了,才能在这份工作中找到更多的机会和更长远的未来。同样是擦皮鞋,有人干的永远是又脏又累的体力活,有人却能细分客流量、客户群、成本、收益等等。

初入职场的大学生往往还缺乏职场软实力,主要包括沟通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应变处理能力等。不管是进写字楼做都市白领,还是选择下基层从事艰苦工作,只要在实践中沿着规划的方向不断学习,提高职业竞争的软实力,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上海现代管理研究中心跨国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杨寿林先生说:“大学生从进入基层工作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即使就业初期在餐厅做服务生实习工作,依然可以通过与客人沟通交流锻炼表达能力,处理客户的特殊要求锻炼应变能力,而服务工作本身就充满了压力,锻炼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使大学生积累了基层管理工作的经验,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许多著名企业家在职业发展生涯的初期都有下基层锻炼的类似经历。”

面对就业困境,大学生求职心态的转变最为关键。学子无奈选择基层做普工,有的人是一蹶不振的感叹命途多舛,有的人则是踏踏实实地准备蓄势待发。世界经济有其周期性发展规律,危机总会过去,当经济形势好转的时候,只有在当前就业困境中准确把握未来发展契机的大学生才能驰骋职场。(完)

相关论坛帖子推荐:(点击标题进入帖子)

1、【原创】应届生,考虑从民工开始发展吗?

2、【原创】应届生做民工消除八大顾虑!

为何企业抱怨招人难,求职者却抱怨面试少?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求职者在抱怨自己的机会廖廖,同时却也有不少企业在抱怨招个人非常难。为什么呢?作为一个HR工作者,仅以个人拙见,对此做一个简单的解读。

企业招不到人,求职者没面试,要从自身找原因,这都是老生常谈了。其实,答案很简单:供求不对称。

这里的供求是双方面的:企业供给岗位和薪水,索取劳动和能力;应聘者供给自身的实力,索取薪水和发展。

一般意义上来说,企业是强势的,应聘者是弱势的,因为中国劳动人口多,所以对于单个应聘者来说,任何岗位上的竞争都很激烈。因此很多企业提出了经理级别的要求,却只给一个主管甚至专员级别的薪酬;很多企业口号响亮,空手画饼,到兑现是往往打马虎眼。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毕竟招聘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另外,从应聘者的角度来说,当企业一窝蜂地发offer,可能让个人感到不知所措,结果拈来想去,却把自己耽误了,陷入一个退无可退的地步,就像狗熊掰玉米,最后拿了个穗子。

在这个快餐时代,应聘者漫天开价,企业坐地还钱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大多数招聘者都喜欢找应聘者要个期望薪金,然后打开自己薪酬带宽去衡量,不符合?再见!就如我给一个在找工作的朋友的建议:你可以结合工作年限、经验、能力、公司水平、地区情况来给出一个市场价。即使高了,也别离谱,企业是有带宽的。

就我个人经历而言,近两年我觉得最难招的是招一线工人,其次是中层,反而招到基层管理的专员难度最小,因为有0-3年工作经验的本科毕业生一抓一大把,个个都身经百战能力超群。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看法,说到哪儿是哪儿,大家姑且一看,欢迎交流。

大学毕业生为何不愿去“小微企业”?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达到699万,招聘岗位却比往年下降15%,一涨一落使得2013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年。

但在各种上总能看到一个冷热不均的场景,国企事业单位的招聘台是最挤的地方,学生们排着长队等着递简历。但小微企业的展台前却门可罗雀,少人问津。

大学生择业为何拒绝小微?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入走访。

求稳定 小微前景不明担忧多

今年考试成绩不理想,如果有理想的事业单位就先锻炼锻炼,打算明年继续考中小微企业?还是不太想考虑。今年刚从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陈燕玲是来津投奔男友的,因为公务员考试没有过,最近一直在跑各大招聘会,她的想法是希望先找一家事业单位的文字工作,实在不行进个大企业当个办公室文秘过渡一下,明年再考:想考公务员就是为了图个稳定,希望工作的强度不要太大,压力小一点,能保证休假,薪酬倒是其次。她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比较差,就算现在看上去前景挺好,谁知道几年以后公司还在不在呢。

在各大上,抱着这种想法来求职的大学生不在少数,不少受访学生挂在嘴边的第一个词就是稳定。

市场变数太大,对中小微企业前景没有信心,担心朝不保夕。中小微企业人员流动性太大,现在找工作这么难,不想总是频繁换岗,一不小心就失业了不少接受采访的学生争相道出对去中小微企业就业的顾虑。

一方面,严峻的就业形势让不少大学生对频频求职心生畏惧,希望一步到位、一劳永逸的想法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北方人才市场一位工作人员一语道破天机:现在不少孩子家庭条件都不差,依靠工作赚钱养家的压力不大,造成这部分群体就业意愿不强,家长也只是希望给孩子找个安稳、体面的单位,稳稳当当地,别到处晃荡就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事业单位、大国企成为招聘市场的香饽饽,中小微企业门庭冷落的巨大反差。

求福利 相比薪酬90后更重福利

今年杀进职场的90后,找工作首要考虑的因素不再是有竞争力的薪酬,而是完善的福利待遇。小微企业尚不完善的福利体系,成为毕业生们拒绝小微企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之前几家小微企业给我过offer,可企业的福利太差,要么是只交五险不交一金,要么要求周六加班,有的单位还要求轮班,有的压根就没有带薪休假,最后都放弃了。临近毕业,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小程的工作还没有定下来,让她止步于小微企业的原因,主要是福利太差。

我表姐也是学计算机的,在一家私企打工,周末经常加班,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我可不希望自己的生活也那么狼狈。现在的90后不仅清楚地明白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权利意识已经觉醒。我也不是非去大企业,去小微企业也可以,但我的要求是不加班、不轮班,必须有五险一金。小程说,这些都是基本保障,求职者不应放弃自己的权利,一金在小微企业尤其重要,企业小,容易倒,失业保险是一定要上的。记者采访了几位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他们跟小程的反应差不多,大多表示,社会保险是就业的底线,不给上保险,每月工资多给500元也不干。

根据有关调查,90后大学生在选择企业时,最受关注的5个条件是福利保障、薪酬水平、发展前景、稳定性和升职机会。求职者最看重的福利保障包含:社会保险的缴纳、带薪年假、法定节假日等,尽管求职者也很关注薪酬待遇,但福利保障逐渐成为求职拒绝小微企业的原因。

看到求职者的顾虑,为了揽才,有的小微企业不惜血本不仅承诺五险一金、带薪休假、星级公寓,还承诺提供大额购房、购车补贴。在民企招聘专场,总能看到企业在岗位招聘的广告上专门有福利一栏,不少企业把社保、公积金、带薪休假等待遇单独列出,有的公司甚至做出一年两次公费旅游、一旦结婚公司垫付房款等具体承诺。

求发展 关注培训 为跳槽打基础

大公司一入公司就有入职培训和岗前辅导,会有专门的导师引导岗位职责,集中培训,有人力资源负责人定期谈话,规划你的职业前景。这些都是我选择一定要进大公司的原因。去年从天津大学建筑系毕业的孙景修,经过重重面试笔试最终从600多名竞聘者中脱颖而出,进入一家央企房地产公司,成为公司新一轮的海之子。孙景修说,一进公司,他们几名幸运儿就被派到总公司接受为期两个月的集训,之后又被分别派往不同地区的分公司见习,并有针对性地接收相关岗位的培训,目前大家正面临重新分配,可能留在天津,也可能被派到外地。即使被派到别的地方,我想我也会坚持,因为按照正常的职业规划,我总会不断成长,从一名助理设计,到设计,到设计主管,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

虽然之前的师哥也有干了两年就辞职的,但在大公司两年的工作经历,让他身价倍增,现在已经是另外一家小公司的设计主管了。孙景修说,在一家公司工作一辈子,那是只有父母一代才会有的观念,今天的努力一定会成为明天的跳板。

爱比较 父母重面子嫌弃小微

有一种奇特的生物叫别人家的孩子!这个热帖在微博、论坛、新闻里处处可见,别人家的孩子猛然间红遍大江南北。上学时比成绩,上课外比才艺,考大学比学校,毕业后比工作,父母的望子成龙让这一代的孩子倍感压力:别人家孩子月薪XXXX元,别人家工作XXXX好,出国旅游还是公费!!我妈天天叨叨以上几句!

李鑫刚刚辞去了从事了两年的动漫设计工作,记者在一家知名国企的招聘点上见到了他。学计算机专业的他表示:我从小就很喜欢动漫设计,大学毕业时正好有个师兄创业开办了一家做动漫的小企业,就瞒着父母选择留在天津去那工作,虽然创业期挣得不多,但公司里都是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非常有活力,工作也很有乐趣。结果前几个月不小心被我父母知道了,三天两头打电话来长吁短叹,后来干脆买了机票飞过来,每天软硬兼施,还联合了我那几个姑姑轮番轰炸!说到这,李鑫的脸上不由得流露出黯然的神色:你问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亲戚、邻居、朋友间攀比那回事,我父母觉得我从小成绩好,上的也是名校,一直是亲戚朋友眼里的骄傲,结果一毕业去了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觉得浪费了名校的学历,和人说起来丢面子。顶住了重重压力的他在医生诊断他的母亲严重神经衰弱,并且伴有心脏早搏的那一刻,只有忍痛辞去了心爱的工作,告别梦想的动漫行业,去一家体面的国企做一名平淡的系统维护员。

小微企业成反复招聘常客

虽然是最难就业年,但职位并不是没有。在国内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发布的《2013年第二季度雇主意愿招聘调查报告》中显示,今年4月,中国网上发布职位数逾266万个,比3月增加了近17.4万个,同比上涨19%。各大类企业招聘需求中,民企表现最为出色,需求同比上升29.8%。

一方面,应届毕业生喊着就业难,却宁可在家待业也非事业单位大公司不进;另一方面,数千万小微企业求贤若渴,却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无奈陷入反复招聘的境地。

即使在小微企业密集的软件行业,大学生们也更青睐大企业。天津大学软件学院今年本科应届毕业生共有176名,去小微企业工作的只有4名。

端茶倒水送夜宵 为留人老板当后勤

2009年赵薇从天津外国语大学毕业后,创办了博睿祥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专注开发三维游戏相关引擎和三维游戏网络。目前,公司已经拥有团队近百人,成为较有影响的三维网络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开发出战争联盟巅峰狂飙等多款深受好评的游戏。

说起企业发展,赵薇说最缺的就是人才,企业在初创期对人才的吸引力确实不如大企业。工作环境、待遇福利跟成熟的企业没法比,就算抬高底薪也未必招得到人。我们就在企业文化和成长环境上下功夫,到处去招人,挖人。给空间,给高薪吸引他们过来。找到一个立即下手,我专门有一辆车是帮他们搬家的。感情留人也是赵薇的一招。虽然我是老板,但我半夜去给加班的同事送吃的,给大家端茶倒水。当一个团队遇到困难时,我希望给员工的感觉是,老板和大家在一起。赵薇直爽地说,她希望给员工一种半创业式的工作室的感觉,希望能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奋斗。

高薪酬全福利

给学生挥洒创意的空间

天津市岳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为科技型企业进行商标、专利、版权等知识产权系统服务的中介机构。总经理吴海梅特别希望大学生能够转变对去中小微企业工作的考虑:中小微企业发展空间大,自由度高,有足够的创意空间将年轻人的热情发挥到极致;社会福利和企事业单位没多大差别,我们公司五险一金都有;还有,薪酬并不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我们公司基本工资、奖金、福利、补贴都算下来,一个月不少于4000元。我们特别欢迎有梦想有冲劲的年轻人加盟我们公司。

吴海梅说,很多大学生投简历都投晕了,每天忙于面试,学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未来该干什么,她建议大学生先就业再择业 ,先有一份工作,踏实干着,再不断调整方向。

支招小企业招贤

让求职者看到目标愿景规划

作为一枚硬币的两面,高校毕业生面临最难就业年却高不成低不就和中小微企业求贤若渴却频频遭遇招聘难是就业市场亟待破解的一大供求难题。一方面就业者固然需要调整就业目标,社会应当引导大学生不要盲目追求名企;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如何完善自身企业建设,增强招才引智竞争力走出招聘困局?任仕达中国区市场与公共事务总监孙海宁表示:小企业想获得人才争夺战的胜利,就要独辟蹊径,让求职者看到一个明确的目标、一个美好的愿景和一个切实的规划。

比如在宣讲时,不要按照叙述创业史的方式来讲,而是做一些体验式的宣讲,邀请部分有加盟意愿的学生到企业参观,做一天的体验,感受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未来。在面试的环节中,企业要找准自己的特质,自行去设计一些面试游戏,设定一个符合自身需求的标准答案,考察他们与企业的契合度,从而找到一些踏实肯干、愿意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员工。

大企业的系统化做得都非常好,很多大学生一毕业就直接加入这些企业以后,在整个组织架构当中所发挥的是一个螺丝钉的作用,能独立完成的工作非常有限,因为大企业的任务基本都是要通过团队来完成的。孙海宁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想在组织中获得飞跃的可能性是较小的,而脱离这个组织去小企业中取得成功也不易。早期他可以带来大企业的一些作风,但是很快会水土不服。所以大企业人员稳定、流动率低,是因为他们能够接触到的东西太少,在外面没有机会。反而是小企业的员工,单打独斗的能力很强,实战性很强,经历的东西很多。他们如果有朝一日进入大企业工作,很可能迅速地提升。

职能部门

出台多项政策助小微引智

中小企业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为了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提升中小企业在引智纳才方面的竞争力,本市出台多项政策,通过保障福利、降低成本、扶持见习、鼓励培训,优化职称评定等多环节鼓励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解除高校毕业生对进入中小微企业工作的后顾之忧。

对招收高校毕业生达到企业员工30%及以上的中小企业,在申报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和技术改造贴息资金项目时,可优先给予支持;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当年新招收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达到30%以上的,可按规定申请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的,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经费申请、科研成果或荣誉称号申报等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在承担的民口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重点项目实施过程中,聘用高校毕业生的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费补助可按规定从项目经费中列支。聘用期满,根据工作需要可以续聘或到其他岗位就业,就业后工龄与参与研究期间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社会保险缴费年限合并计算;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通过见习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见习期限3至12个月,见习期间企业可不与见习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政府按照每人每月我市最低工资60%的标准给予见习人员生活费补贴,并给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贴;对普通高校毕业学年的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按培训成本给予50%的培训费补贴和50%的鉴定费补贴。

专家建议

建人才池降低大学生就业风险

小微企业要发展壮大、转型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生产、技术、管理等高技能人才短缺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特别是小微企业由于发展不稳定、企业规模小、专业分工不清晰,在吸引高校毕业生中存在天然的弱势。

对此,为引导人才向小微企业流动,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现在各地政府正在陆续推出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在一些省市,小微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办理录用登记,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政府将对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一年的全额补贴。此外,在一些省市,小微企业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的还能获得补贴。针对小微企业发展不稳定,就业风险高的问题,人才管理部门、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建立人才池,把在小微企业就业人才备案登记,作为人才储备,能在一定范围内享有流动、就业的优先权,如果企业倒闭,在一定程度上能把从业者的就业风险降低。

不过企业规模小、专业分工不清晰,这些小微企业的弱势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优势。小微企业组织架构不完善,专业化程度低,岗位职责描绘不清楚,一个人可能会做很多职位的工作,个人能力能得到充分展现。小微企业没有大企业那么多条条框框,没有金字塔式的庞大森严的层级,升迁会很快。并且,小微企业规模小,和老板接触的机会很多,工作时不仅增长专业能力还能增长管理能力。此外大企业招聘员工强调要符合自己的企业文化,小企业鲜有这方面的限制,少对员工个性发挥比较有利。从发展趋势看,近年来,小微企业在一系列的政策扶持下蓬勃发展,均处于发展上升期,能提供给求职者更开放的思维,以及创新和实现梦想的机会。此外小微企业为吸引人才也应加强自身制度建设,提升自己留住人才的魅力。重视对人的培养,感情留人、机制留人、制度留人。

其实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好坏不在于公司大小,而在于个人与组织价值观,个人与职位是否匹配。有的人适合稳定性强的大公司,有的人却适合成长性强的小微企业。客观分析自己优势劣势,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按照既定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就业。

硕士简历为何石沉大海


高学历是不是就意味了找工作百投百中?告诉你这可不一定,很多高学历应届生也一样找不到工作,究其原因是多方面。来看看下面这个高学历求职的例子,希望能在毕业季的求职大军出发之前,给求职者们一些建议,帮助大家顺利地找到心仪的工作。

人物:张某

性别:女

年龄:29

学历:硕士研究生

所在行业:金融

目前职位:信托

目标职位:金融衍生品研究员

从张某的简历上来看,该面试者为2011年硕士应届毕业生,专业知识非常扎实,但在求学过程中参加的社会实践偏少,简历在整体上显得有些单薄。在介绍教育背景时只有时间和学校名称,没有总结主要课程以及在校期间的表现和所获得的奖励。自我评价中用语过于感性,没有更好地展现自身专业特长。简历中对于期望薪资要求很高,主要是从学历的角度和同学之间相互参考,而忽略了从自身的能力和经验来量身定价。

就业指导专家建议提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要主动沟通,但也要抓住重点。

面试者性格比较外向,善于主动沟通,但是在表述上没有突出重点内容。求职过程中切忌不要盲目地沟通,要有目的性。面试是很正式的过程,要用职场的语言表达出自身的优势、对职位的理解来赢得招聘单位的认可。求职者在与面试官交谈时目光飘移,不敢正面对视,对面试官没有体现出足够的尊重。其实在面试过程中,求职者与面试官进行眼神交流不但可以表达出敬意,还可以传达出求职者的自信。

其次,迷信大公司会错失良机。

该面试者已是29岁的职场女性,在职场上也算是新手,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专业学习的是软件开发,而之前实习经历却主要从事金融行业。因此,简历申请的职位也是信托,但是在面谈过程中却表示还是想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没有明确的规划,摇摆不定,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在投递职位时也只认准大品牌的公司,比如百度、新浪、搜狐等等,过于单一,对于求职来说成功率很低。现在的燃眉之急是需要对自己进行细致地职业生涯规划,而不要盲目崇拜大公司。先就业,积累工作经验后再跳槽,也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要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对于应届生而言,尽可能找专业对口的工作,对于长远的职业发展来说帮助很大,但更多的还要以自身的职业兴趣为出发点。鉴于面试者学习软件开发设计的实际情况,建议尝试从IT行业相关的职位做起。虽然求职者的学历达到硕士,但是从经验的角度来说还是需要调整心态从基础做起。在职场中不要以学历来评定能力和报酬,学历和能力并非一定成正比。

学历不足,简历如何弥补?


资深HR网友“Freed”认为,如果学历不足,却想要“高攀”,首先简历里得有可以弥补学历的“干货”。

有些公司的招聘广告上会附带一条“如有特殊情况可放宽学历”。这个潜台词便是招聘公司在学历方面留有余地,因此即便学历不足的应聘者也可以尝试投递简历。不过,切记一点,所谓的“特殊情况”一般指的是你虽然学历没到,但却拥有公司想要的技能或经历。例如,你可以在简历上突出写明“拥有3年或以上带团队的经验”;“曾在某重大项目中担任主策划”等等,都是加分项。

也就是说,如果想要“高攀”,首先得拥有相对应的实力,公司相对于学历而言更看重能力,你的能力得到认可,学历没到依旧可以通融。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有这样的工作经验,比如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或是研究生,没有工作经验更别说接手过什么大项目。想要“高攀”的可能性不大?

网友“rainrow”认为,扩招后的硕士研究生,没能力的依旧不值钱。理、工科类的,一般是研一理论学习,研二开始,有能力的就被导师选上做项目或者进企业参与科研项目了。通常这类优秀的学生,研二差不多就确定好毕业后的就业单位或者确定继续深造博士方向。如果理、工类的研究生只是读了3年死书,出来就业基本没什么竞争力。

研究生扩招后,研究生的整体水平不可避免的比扩招前下降,跟大学扩招后的结果相同。有些人读研的目的就是缓解本科就业压力,觉得文凭更高好找工作。其实求职需要(利用走后门这种不对称资源除外)全凭借自己的实力,在同类人群里靠自己的差异化优势获得岗位。你比同类人群具有更多的职业经验、更高的专业能力等特质,就更容易获得职位。

所以学历没达标,又没有工作经验,更拿不出可以证明自己实力依据的情况下,“高攀”的成功率微乎其微。

小城市呆不住,白领重回北上广?


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工作压力有增无减,幸福指数逐渐下滑,房价居高不下,北上广的白领们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2008年金融风暴过后,动荡的职场更削弱了白领们在大都市打拼的信心,很多人纷纷回老家发展,“逃离北上广”成为职场新动向。然而,没过多久,这些曾经高举“逃离北上广”旗帜的白领们又开始回到大城市,“重回北上广”渐成一股新潮流。

曾经想要逃离都市喧嚣的白领,缘何又纷纷回到北上广?在职业的地域选择中,如何才能做出理性的抉择?变化工作地点,会对职业生涯发展造成哪些影响?专家认为,三大原因导致了白领“回流”。

案例:为了发展,我要重返上海滩

金融风暴刚过,经济的衰退和动荡就像一团阴影笼罩四周,倒闭、裁员、减薪甚至无薪可领,让很多职场人陷入了失落和恐慌之中。D在的公司是一家规模较大的海运公司,做了3年的业务拓展。危机来临,海外贸易严重缩水,海运公司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很快,公司便陷入了危机。裁员的乌云笼罩,大家都忐忑不安。

D战战兢兢,每天等着被宣判,做着离开的准备。在上海打拼多年,日子过得不算很好,但也还能凑合,每个月5000块左右的薪水刚好能应付生活。不出所料,D很快收到了被裁的通知。

本来还想再努力努力,存点钱就可以买房结婚,这下好了,一个金融风暴把什么都刮没了。两个月后,D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这种时候谁还招人呢?D开始动摇了,想到自己多年没有好好在家呆过几天,在上海也没安定下来,不如回老家发展,说不定能找到更好的机会。

抱着希望,D回到家乡的小城开始了新生活。靠家里亲戚介绍,进了家公司。大半年飞快就过去了,D却越来越郁闷,在这个小城里连一担大业务都做不了,更别说接触到大企业大客户了。工作虽然轻松,但每个月的薪水一直就在3000多块徘徊,加薪遥遥无期。以前,用英文和国外客户交流还是家常便饭,现在连英文都快荒废了。这一比较,前后环境差距太大,即便自己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但事业发展的平台不可同日而语。

这么想着,D越来越不能忍受,时不时开始联系过去在上海的朋友和同事,上网搜索上海的工作机会,做起了“杀回上海滩”的计划。

专家分析:三大原因促使白领回流北上广

社会的大环境时刻影响着职场人的从业心理。对于一线城市的白领来说,房价、生活成本、交通成本等各种开支常常把薪水瓜分殆尽,真正能自由支配的收入比在二三线城市工作的白领可能还少,加上竞争激烈,呆在大城市的意义变得越来越模糊,还不如回家发展。

然而,当初逃离北上广的部分人,很快又谋划着重新返回,如此“折腾”为什么?这其中主要有三大原因:

发展空间逼仄

这也许是所有选择重新回来的职场人的首要考虑原因。老家的小城市不用愁房子,也不用愁一日三餐,吃住都在父母那儿搞定了,但发展确实是个大问题。进事业单位吧,机会少,发展空间也小,不是自己的志向;进企业吧,小城市企业数量有限,尤其是内陆城市更是,岗位空间小,不少人回去后甚至连岗位都找不到。这些都大大影响、甚至阻碍了白领们的职业发展。

不适应“慢”节奏

小城市的职场竞争相对大城市来说要小,工作任务量、事情的紧急程度以及重要事务的出现频率都远低于大城市,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慢下来,会让曾经长期处于忙碌状态的人感到不充实。过惯了快节奏的生活,要慢下来也是短暂的休息而已,时间长了就会觉得在荒废和虚度光阴。已经被大城市的忙碌改变了价值观,回到家乡后落差很大,发现生活和期望的不一致,马上就会觉得失落和不踏实。

人际关系的疏离

很多人离家多年,老家的同学、朋友绝大多数很少联络,这些人际关系就变得不再那么有效,突然返回老家发展,要重新经营和搭建人际关系,困难较大。缺乏知心的朋友和交际圈,内心的寂寞也会让他们感觉失落,难以适应。

专家建议:做好规划,锁定目标重新开始

地域选择也是职业选择中的重要方面,对于初入职场、急需积累经验的年轻职场人来说,“折腾”在两个或多个城市之间,不断变换地域,造成职业生涯的不稳定,对个人发展不利。事实上,对于像D这样的职场人来说,问题的关键并非城市的选择,而在于要突破自身的生涯瓶颈。专家就此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尽快做好职业定位

很多人之所以会动荡不定,根本原因是职业定位不清,到底想要做什么工作、目标是什么等都没有概念,所以个人的决策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对D来说,眼前首先还是要做好职业定位,然而才能有目的地去评估所选择城市的资源是否与你的目标匹配,减少来回“摇摆”的可能。如果自己能力和资源有限,不妨请专业的职业规划机构吓住,尽可能减少决策失误产生的时间和机会成本。

第二、总结过往,梳理经历

对于过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当初让你离开这个城市的原因,不要只归结在外部因素,更多的要从自身去找问题。到底是哪些因素对你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技能、心态、职业素养?每一方面都需要做出认真的反省。把过往经历梳理好了,认清自己的竞争力,再回来发展就不会重蹈覆辙。

第三、提升自我,规划未来

有了职业定位,也梳理了职业竞争力,接下来,围绕职业定位要做什么样的学习充电,补充哪些“短板”,通过什么样的发展通道达成目标等一系列问题都要一一做好计划。对于处于职业探索或发展期的职场人来说,随意更换城市的代价很大,会使得你在某个城市积累的人脉、职场资源随着地域的变动而失去价值,同时对新的文化、新的环境的适应也是不小的挑战。再回北上广,应有具体的发展计划和行动方案,这样“返回”才会风险最小,收益最大。

“逃离”也好,“重回”也好,前提是一定要做好清晰的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在选择城市、企业、职业时,务必慎重权衡得失,根据自己的现实状况、职业定位等做出理性的抉择,同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完)

专家介绍:

洪向阳,实战派生涯管理专家。向阳生涯管理咨询集团首席职业规划师,中国职业规划师(CCDM)认证培训导师,专注于职业规划、职业定位、职业转型、求职就业辅导等咨询、培训领域,帮助求职者及职场人找准定位,高效求职,取得职场高速发展,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如何描述学历及荣誉


创建一个正确的教育状况


选择一至两个最具逻辑性的部分,这样才能引起招聘者的兴趣。而对你的潜在雇主而言,你的教育状况常常是他比较感兴趣的一点。教育状况通常位于简历的末端或接近末端的地方。


求职提示


在许多情况下,教育状况部分最好是位于资历概述部分的下面也就是简历的开头部分。如果你的情况符合下列条件的一至两条,那么你的教育状况就应该放在这个位置:


你的教育状况与你新的工作岗位关系密切。


你刚从学校毕业并且很想展示一下你的学历。


在想应聘的工作岗位上你并无工作经验,但却有与该领域相关的学位或培训。


能使你受益的志愿者工作


你义务做的工作更能说明你是什么样的人,而不仅仅说明了你做了什么样的工作!若你的志愿者工作能够说明你对某事业目标的热衷度,说明你的性格或社会责任感,或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你的下一个工作资历,毫不犹豫地列出你所参加过的志愿者工作。


奖励


在简历里的奖励部分,列出你所获得的并与你的求职目标相关的荣誉、奖励和奖金。你既可以按时间顺序排列(如果你能给出时间的话),也可以按与你申请工作的相关性排列。


走出误区


不要将团队的荣誉加在你一个人头上,如果你一个人接受了所有的荣誉,一旦被发现的话,将会产生事与愿违的后果:你被认为是一个说谎者。解决方法:将你的名字放在荣誉名单的前面并说明这是团体荣誉。这样的话,你会因你是一个积极的团队活动的参与者而备受称赞。


夸耀一下你的电脑技能


如果你掌握的电脑技能是你下一个工作所需要的话,在专门的电脑技能部分强调突出这些技能,包括你从事过的任何硬件、软件、语言、系统和网络方面的工作。


兴趣爱好


你可以在这一部分列出一些有关旅游、运动、宗教、政治和其他的个人活动的内容。这一部分是可有可无的,如果你认为你的个人活动符合下列情况时,你应该加上这一部分:能使你成为工作职位候选人的资历。

就业为何不如“吃低保”


和许多困难家庭一样,重庆沙坪坝区天星桥街道的老况,一家三口的生存是他肩上沉重的压力。他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三星级酒店从事服务工作,但每月收入却只有500元,除开交通、吃饭等成本,所剩无几;他于是辞了工作,一家三口申请“吃低保”,按重庆每人195元/月的标准,一家人每月的低保金达585元,不仅比上班的收入高,而且这是没有成本的“净收入”,老况由此彻底放弃了找工作的念头,以低保度日。 

近日在成都、重庆、西安等地调查发现,像老况这种有劳动能力而不愿就业的“低保户”较为普遍,就业不如“吃低保”成了一个令人尴尬的现象。

专家指出,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为困难群众提供了有效的物质帮助,促进了社会和谐。但是,由于贫困群体就业竞争力弱、社会最低工资标准偏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促使困难群众“愿吃低保不就业”。 

“低保户”主体年富力强

与传统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和慢性病人等丧失劳动力的救济对象不同,近年来,有劳动力的无业失业人员已经成为“低保户”的主体,约占总数的40%至50%左右,在一些老工业城市,这一比例更高。 

46岁的杨明自2003年从重庆一工厂下岗后,一家三口全吃低保。3年多来,他参加了无数的招聘会,却一直找不到工作,别人要么嫌他年纪大,要么嫌他只有初中毕业。年富力强的他说:“我也不想吃低保,但现在的社会根本不需要我们这些‘4050’人员;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何况我们?” 

西安相关部门的调查表明,低保户家庭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70.3%,小学文化程度的占到35.7%,文化水平低限制了他们的就业取向,就业渠道和空间都很小,劳动技能又少,只能从事简单劳动。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指出,目前的下岗和失业者,事实上是社会中的被淘汰者,他们已经成为被甩到社会结构之外的一个群体。由于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新的就业机会主要是提供给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的。即使有新的经济增长来临,即使国有企业的改革搞好了,他们的状况也难有根本改变。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说,第一,回到社会的主导产业中去几乎没有可能;第二,在目前的体制下,回到原来那种稳定的就业体制中去也没有可能;第三,朝阳产业不会给他们提供太多就业机会。

最低工资标准低就业不如“吃低保” 

近年来,各地多次提高低保金标准,成都、重庆、西安主城区的低保金标准已达到了每人200元/月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果按一家三口吃低保计算,将有600元/月的收入。而在西安主城区的最低工资也只有490元/月,再加上“低保户”可享受教育、医疗、住房等优惠政策,使低保成了“香饽饽”,吸引力明显比就业强。 

成都、重庆的一些街道社区每周都举办针对低保对象的现场招聘会,提供保安、营业员、清洁工、家政服务等岗位,但不少“低保户”都嫌工资太低,不愿意就业。重庆一名社区干部告诉我们,自己每周都带“低保户”去参加招聘会,常常是无人愿意签约,一些看起来相当不错的工作,“低保户”也不愿意去,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辞。 

有关专家指出,由于我国近期内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现状是无法改变的,劳动力供大于求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但是,不能成为压低社会最低工资标准的借口。特别是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将低工资作为吸引投资办厂的“竞争优势”,这是一种恶化就业环境的短视行为。应鼓励工会(或职工代表)代表职工与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条件等问题,经协商订立书面协议。政府、工会、雇主协会三方协商,实现雇主和雇员的社会伙伴关系。 

弱势群体需要特殊的就业援助 

专家学者、社区工作者普遍认为,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是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如果没有充分而稳定的就业,“低保户”将无法改变吃低保的命运

调查发现,低保户家庭与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低保户家庭就业率比平均数低了4个百分点左右,他们大多由于家庭主要支撑者失业或无业而造成贫困。陕西钢铁厂是西安首批破产国有企业,没破产前有20户吃低保,上个世纪90年代末工厂破产后,低保户猛增到860多户;2003年企业重组,部分人员重新上岗,一下就有600户主动退出了低保。 

专家建议,低保户是一个特殊的困难群体,需要特殊的就业援助。针对他们文化偏低、年龄偏大、技能单一的特点,应多开发公益性的岗位,落实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就业培训的财税、信贷等有关优惠政策。 

孙立平认为,可以考虑以家庭为单位就业,提倡在夫妻双方中有一人就业,一人持家。假如,按照最理想的状态,全部家庭都实行夫妻一人就业,就业人口就可以减少近一半,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劳动力过剩和就业压力的问题。 

社区干部说,对于“低保户”来讲,只要就业一个人,就可以救活一家人。重庆沙坪坝区2005年以来,提出“每一个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个人就业”的口号,探索分类帮扶就业机制,将困难家庭成员按照就业能力等级、就业愿望、就业技能,分为“ABCDE”5类就业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帮扶指导:A类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员,及时推荐其就业;B类有就业能力和愿望但无就业技能的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再解决就业;C类就业能力等级低,身体状况差的人员,结合具体情况,通过灵活就业、弹性就业等方式,保证其有稳定收入;D类有就业能力但无就业愿望的人员,先帮助转变观念,再推荐就业;E类无就业能力的人员,由帮扶人员协助其依法享受政策性扶持。通过这一模式,沙坪坝区已帮助65%的贫困家庭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 

目前,“就业不如吃低保”的问题引起了各地的重视,不少地方都在探求破解这一怪圈。重庆江北区近年来推出“就业补贴”,就业收入达到300元至400元,按收入的20%给予补贴;就业收入达到401元至500元,按收入的15%给予补贴;收入超过800元,则不再享受就业补贴。这一政策不仅减少了低保资金支出,减小了财政压力,而且调动了低保户的就业积极性。(完)

盘点:学历要求低的高薪职业


1、建筑工人

去年,一张建筑工人的工资单在网上引发了一场热议,表格上显示作为“工头”的队长、班长,月薪接近甚至超过万元。普通泥瓦匠一天工资都有220元,而壮工每天的工资也是100到140之间。

不过,建筑工人高薪背后是超出常人想象的付出:一个月下来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每天的工作时间基本不固定,一般都会超过十个小时,危险系数也非常大。而且,工地里工人的流动性非常大,所以很多工种都只招零工,工资日结。五险一金的缴纳更几乎没有。

2、贴膜工

近年来,智能触屏手机风靡街头巷尾,这一热潮也带动了手机贴膜行业的发展。近日,有市民在网上爆料称在南京南湖有位远近闻名的“贴膜哥”,一天最少500元,月入近两万元!

一位网名为“河西熊孩子”的网友发了一条微博:南湖体育场旁边有个给手机贴膜的师傅,要贴的人就把手机排队放好,再压10块钱在下面,两分钟贴一台。我跑完步粗(出)来就跟着贴了张,凑近一看放钱的筐都装满满的了,一问师傅一晚能贴多少,他说今天有点下雨,生意一般,才500多。

此消息立刻成了网络热议话题,很多网友感慨:“辞职去贴膜!”

3、按摩技工

以下是58同城上发布的上海按摩技师招聘需求。
1)要求:18-35岁身高:150以上。
2)待遇:月薪10000不等
3)加奖金提成包吃祝待遇优厚。
4)上班时间:晚上8:00到凌晨12:00
据称,按摩技工现在非常吃香。在一家按摩店中,店长收入也不比技工。而目前,许多地方还对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劳务输出,按摩技工更出国挣外汇。

4、月嫂

今年,一则“男大学老师转行当月嫂”的新闻在网上热传,再次引起人们对“月嫂”的关注。记者了解到,随着80后生育高峰的到来,月嫂成为当下社会的热门职业。去年北京市家政服务协会发布了《母婴护理师岗位规范》及月嫂工资参考价位,初级月嫂最低价位是每月3957元,高级月嫂最高价位已近每月1万元。

在贫富差距上,月嫂月薪几倍于社会职工平均工资,一方面拉大了社会普通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另一方面显现出有能力雇用万元月嫂的社会群体,其收入更会远远高于普通劳动者,社会贫富差距由此显露出“冰山一角”。

5、快递员

微博网友“杂碎江湖”发了这样一条信息:“刚才顺丰的快递员在我公司发飙了。‘我一个月工资1.5万,会为了你这2000块钱的礼品丢这个饭碗吗!’整个公司,一片寂静。”

如果快递员能拿到1万多,我都愿意辞职去干!不少白领听说后很是羡慕。但是其中辛苦也是常人难以承受的。“都是苦的血汗钱”,一个女性快递员告诉记者,自己一个站就三个人,他们几乎都只能睡到凌晨4点,而晚上分包、电脑输单据,常常也要加班到11点左右,这么冷的天风里来雨里去,休息更是别奢望。常常这边汗流浃背在居民楼送单,那边出来冷风一吹,都感觉寒到骨头里。

6、电焊工

山东楚庄村焊工移民的消息震惊了国人。据说这个位于济南长清区孝里镇的村庄,仅仅800多个村民,却有100多人在澳大利亚打工,许多人拿到了绿卡—永久居住证。他们都是技工,有着一手过硬的电焊技术,经过“传帮带”,出国“洋打工”。

事实上,有证电焊工在市场上属于“稀缺人才”。在国内过万收入也不少见。不过因为脏、苦、累等因素,加入电焊行业的人还是很少。

7、木匠

“文史哲美术类毕业,对传统文化有深刻认识,对传统绘画书法有较高认知,熟读国学经典,试用期工资万元,转正后1.5至2万元……”这是一则招聘木匠的启事。招聘方表示,虽然收到不少简历,但真正符合条件的并不多。有文化的年轻人不愿意学手艺,高端木工严重断层。

用人单位称,企业缺人已经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现在能做活的师傅都已经40多了,再有十年八年就该退休了。就是现在挑出新木匠培养,还得好几年才能出徒,再得过几年才能挑大梁。“试用期是两年,但其实都不够。”上述用人单位表示,这一行必须得经过常年累月的浸润,将各种复杂的多达几百种的榫头、卯眼的结构、放样、取料、抱料、画线、打眼等工艺连接了然于胸,不是简单地做成个样子就完事的。

8、裁缝

北京街头小铺的裁缝,月收入仅有几百元;有“学院背景”的毕业生入行服装制作行业,平均收入以3000元为起点;专为高消费人群服务的“私人、高档裁缝”,月收入则会超过万元……北京有一批高消费人群,经常请私人裁缝为自己定制服装。这类高消费人群有白领,有明星,他们定做的衣服包括出席特殊场合的礼服,也有演出礼服、结婚礼服,还包括对面料、款式和剪裁都很讲究的生活套装。

据称,如果定制服装包含刺绣等特殊工艺,收费6000-8000元;一般的服装定制收费2000-4000元。一般来说,私人裁缝不需要准备面料,那么制作费就是所赚的全部收入。一个月里,私人裁缝只要接5个以上的大客户,收入就会高达万元以上。

9、售楼员

形象好、懂产品和口齿伶俐的售楼员是各大地产商和中介抢夺的人才。

根据调查,售楼员的学历并不高。在各大地产公司里,售楼员的学历组成可谓五花八门,他们中既有大中专生,也有本科生。售楼员的薪酬构成为底薪加提成,其中提成占绝大部分。按销售产品的种类来说,卖别墅所得最高,其次是洋房和二手楼等。在大型地产企业的优秀售楼员,月薪可轻轻松松过万元。

不过,售楼员对相貌要求比较高,很多售楼员都是吃“青春饭”,流动性较大。

10、印刷技工

印刷包装行业需要折页机长、拼版师傅和校对等人才,其中最紧缺岗位就是印刷机长,目前普遍月薪都在1万元以上,其工资构成为底薪加提成。

据深圳一家印刷厂的招聘人员介绍,该工种目前没有相关学校可以培训,人才紧缺。“很多机长都是从学徒做起,通过跟着老师傅实操,慢慢学到技术。”据悉,印刷机长被称为“金蓝领”,由一名学徒成长为一名印刷机长,往往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

不过,这一行也有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比如长年接触油墨、经常需要做砸纸上纸等体力活等,一般女性较难胜任。

11、泥水匠

武汉某装饰公司的一位项目经理冯晓勋称:年前结账,他手下的一个泥工师傅拿到了13万元的年薪,“泥水匠辛苦,但紧俏,人手不够,是目前家装行业中薪酬最高的工种”。

冯晓勋还透露,其实不光是泥水匠,眼下武汉手艺好的装修师傅,一年的收入都能达到10万左右甚至12万以上。据悉,目前武汉家装行业中的一部分成熟装修工人,其月薪在三年时间里已经悄然增长了十倍。

勤奋为何没有获得回报?


职场百态频道整理了各种职场技巧,各种职场故事。感谢阅读《勤奋为何没有获得回报?》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在工作一年后,公司里有几个职位虚位以待,你是候选人之一。可是晋升没有你的份,甚至比你晚进公司的人都获得了提升。

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应该好好反省自己。

那么,怎样才能引起别人(特别是上司)的注意而不错过下一次机会呢?以下是五个妨碍你在职场获得应有回报的认识误区,必须加以纠正。

误区之一:人们应当知道我是名勤奋工作的员工

做一名勤奋工作的员工并不意味着你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你还得时不时为自己吹吹喇叭。你最近是否因为工作出色而获得过表扬?那么就找个方式让上司在公司的时事通讯或者公告牌上认可你的成功。给自己买一条好的丝巾、一只好别针或是一条好的领带,作为这一成功的纪念物。当别人对这些东西发表评论时,别忘了告诉他们这些东西背后的故事。

误区之二:上司当然知道我想升迁

你不说出来,上司怎么会知道你的想法呢?花一些时间构思改进工作的计划,找机会跟上司会面,陈述你的目标。在得到上司的支持之前,不要结束会面。“您愿意帮助我吗?”,这是在这种会面必须问及的关键性问题。并不是因为上司乐于听到这样的问题而投其所好,而是因为,如果你想进步,上司的支持通常是必不可少的。

误区之三:同事是我最好的朋友,(他)她不会和我竞争新职位

事情并不如你所想——如果新职位的报酬比目前提高了10-20%,人们通常就会去竞争它。记住,办公室可不是咖啡馆,公事总是排在友谊之前。尽管很喜欢同事,你也要专注于工作,不要因为无价值的闲聊而分散了精力。别人可能会在你漫不经心当中抓住了机会。

误区之四:获知新职位的惟一途径是看人事公告

通过办公室传言,你能够知道几乎所有的事情。如果你不加留意,就有可能错过重要的信息。你可以借出入其他部门办公室的机会与人寒喧。“嗨,周末过得怎么样?”用这样的问题开头,可以很容易地与别人沟通。但要记住,不要逗留过长的时间。那样别人会误解你不努力工作,是一个四外游荡的“包打听”。

误区之五:如果与别的经理接触过密,我的上司将会感到威胁

如果你的上司没有干好工作,他(或她)是会感到有威胁。如果你很喜欢在某个部门工作,那么就尽全力在那个部门内建立关系。对于正在进行的事情要感兴趣,让人们知道你愿意学习更多的东西。在那个部门需要帮助时尽量帮忙——前提是不要干扰你自己的工作,否则你的上司感到的就不是威胁而是愤怒了。如果你这样做,当那个部门有新职位时,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你。

职场中的行动底线是要做一个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为了你自己的职场利益,不要只是观望着别人进步,应当马上采取积极行动。(完)

读了那么多书,却在职场一无是处!


职场,繁重的工作可能让你剪不断理还乱,效率也久久不见提高。其实,这都是因为你没有用对方法!小编来告诉你。感谢阅读《读了那么多书,却在职场一无是处!》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11年的寒窗苦读,到了职场从零学起

网友“小新nike”:2019年的冬至,我入职了某心仪的土木单位。本以为拿着校间各种优秀头衔的自己能在单位里大放光彩。然而,上岗后才知道自己是一个“铁憨憨”!多年的专业性教学好像只教会了我读懂各类施工机器的名称。目前我已经工作将近一年了,算是学到了些许皮毛,但论学到了什么程度,我可能连工地上的施工师傅都不如……这几年的书,我是不是白读了?

锦囊君有话要说: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变中,往往都是一趟从零开始的学习旅程。校园侧重于理论,成绩就是唯一的证明。而职场中更注重实践,业绩就是成绩也是话语权。如何将理论知识转换成经验之谈并做出业绩这一步骤是需要时间磨练的。在此,锦囊君想对每个职场新人说:“调整好心态,你很年轻,一步登天也很难,日积月累才是真”。

干了大半年,我好像什么都没学会?

对于日常事宜与过多的工作内容,不会再有老师一遍又一遍地向你阐述,为你提炼核心要点并千叮咛万嘱咐。职场小白们不妨常备一本“备忘录”。在日常工作中,将对自己有益的内容铭记于此加强温习。俗话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即使进入了职场,也可不将“学生”的标签而摘除,不断的学习不仅是在累积工作经验,也是一种树立人生态度的一个标杆。

感觉工作好忙,但就那么点事,我在忙什么?

初入职场的你是否整日忙这忙那?一天8个多小时的工作时间里好像自己就没停过!问题的症结是不是自己对工作安排不合理呢?在一天工作开始前,不妨为自己的重要事务按照重要程度的主次依个排序。即使有琐事穿插进来,也能很明了地看懂谁主谁次。

锦囊君有话要说:很多时候,也许你懂得事情的主次性,但总有那么几个职场老人给你安排一些无关工作的事,这时,你要学会拒绝。往往,有了第一次,就会有无数次。除非你愿意做“保姆”。

做完一天是一天,我好像成为了“咸鱼”

踏入职场后,多数人的生活将会变得很“稳定”。工作日在住处与公司两点一线,而双休日无非就是与朋友小聚或在家里“咸”着,这样日复一日虽稳定,但别将稳定看作成安逸,你还有将来:如果哪天公司出现了危机,进行了裁员,那你有足够的积蓄渡过空窗期吗?许许多多的问题都是突如其来的,危机并不会事先给你敲个门打声招呼,在闲余时间不仅要为自己的将来考虑考虑,也要父母的将来考虑考虑。制作一份贴身专属的职业规划:以一段时间作为节点,而在这段时间里,你要付出了什么才能得到你的所需所想。

学校抬高了我的智商,我却输给了情商

网友“小J”:国内TOP5大学硕士毕业,一路学霸走来的我,感觉自己在职场里越来越难了。论技术,在公司里也是能称上名号的。但当老板把我拔到一定高度时,感觉自己力不从心,斗情商这种事,老师真的没教过啊!

锦囊君有话要说: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曾说:“EQ(情商)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一个人的成功,IQ(智商)的作用只占20%,其余80%是EQ的因素,也就是如何做人的道理。一个人如果不具备情感能力,缺乏自我意识,不能处理悲伤情绪,没有同情心,不知道怎样跟人和谐相处,即使再聪明,也不会有大的发展。” 所以说,EQ在职场上扮演着辅助成功的角色。对于技术人——曾经的学霸来说,自我学习能力,也就是“输入”已经不再是挑战了,在你面前的阻碍物就是“输出”,这种不是埋头苦学就能学会的技能。那第一步,先从学会沟通开始吧!首先你要掌握和了解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理清逻辑关系,并且以更系统和结构性的方式,阐述你的观点,恰当放慢语速,用第一、第二、第三的层次关系总结等都是可以尝试的小技巧。 学会自我表达之后,了解表达的对象也很重要,从对方的背景、环境、思维模式与所处立场,猜测对方对这件事可能的态度与反应,针对性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从而引导倾听者更理解你的观点。

拿着几千块钱起早贪黑到底是图什么

人人都在喊月薪过万,可是现实总是很悲伤。要从老板手里掏出点钱,往往你付出得要更多才行。 

锦囊君有话要说: 对于求职者来说,薪资虽然并不是唯一因素,但是薪资的水准一定程度上也是求职者自身价值的体现。因此,首先对自己的工作和能力要有清晰的定位,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衡量自己的价值,为自己的薪资定一个最低标准。如果不能满足,可以毫不犹豫的选择放弃。这不只是为生活,同时也是对自己价值的认可。

另外,还有两个硬伤会直接导致低薪。

学历低。不用说,学历在当代社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说外企、民企等对学历更注重求职者自身的实际能力,但是学历作为一个硬性指标,多少还是存在的。试想,如果公司有一个晋升职位,竞争的两名员工能力、业绩均相差无几,这时你觉得公司会选择谁呢?

缺少工作经验。和学历相比,企业相对更加看重求职者的工作经历,也就是个人的工作经验。就从成本而言,聘用一名有经验的员工,远比培养一个新人要合算的多,要知道新人的培养至少要几个月才能正常开始独立承担工作,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职场新人的工资普遍比较低的原因。

找到了一些原因,改变还来得及!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无论是曾经是学渣还是学霸,最后都会走上社会被“调教”。即使改思路,走出思维定式,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媳妇熬成婆指日可待。 (完)

《学历高为何却在企业呆不长 ?》由职场百态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职场百态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企业个人简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