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不了领导做这种事!。

职场,繁重的工作可能让你剪不断理还乱,效率也久久不见提高。其实,这都是因为你没有用对方法!小编来告诉你。感谢阅读《受不了领导做这种事!》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都说“3个月离职因工作,半年离职因领导”。一个好领导在职业生涯里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领导神操作:为了琐事召回我临时加班

网友吐槽:上周五下班,我约了一个好几年没见的朋友吃饭。到了餐厅屁股还没坐热,就接到了老板的电话让我马上回公司,号称十万火急。我一听马上“鸽”了朋友开始往公司赶,出门打了车就往公司去了。结果到了公司,老板人都不知道在哪。打电话一问她还觉得我来早了,让我先自己干活。过了一个小时她才出现,就为了让我帮她找一个她找不到的文件,真的是“当场去世”!

网友吐槽:我上次到家了还被叫回去加班,就因为下班之后他要找我我不在。我能怎么办啊?我也很绝望啊!都9012年了,怎么还有喜欢面对面做事的领导啊,有什么事不能靠网络解决吗?

专家:其实与其一直抱怨领导,不如想想怎么做好手里的事,不让领导挑刺,因为领导而选择辞职,你就一定能保证自己遇到的下个领导不让你感到窒息吗?未必!在此锦囊君给大家几点建议:

1. 学会和领导沟通:很多职场人都害怕和领导沟通,也有可能是不知道如何沟通。有效的沟通可以减少无效的工作。在让你了解领导的同时,也是让领导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你。

2.及时反馈工作进度:只有在反馈中才能不断优化工作效果。对领导而言,你一直闷头做事,而他不知道工作进度和进展,自然会不停地催促和询问。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汇报,及时调整。

3. 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对领导而言最担心的不是有人反驳他,而是没有回应。没有回应,他不知道大家的想法,那么在具体的执行上就可能出现问题。如果真的暂时没有想法,那也要表达自己的认同。(完)

精选阅读

跟这种同事工作,一辈子出不了头!


有人天生就是“外交家”。受欢迎,在有些人眼里真是难于上青天,可在有一部分人身上却是易如反掌。这是谁的错……

A面——Gio:“她有的‘本事’,我自叹不如。”

从入职的第一天起,我就觉得,Joanna真是个天生当采购的料儿,不仅身材长相有吸引力,性格又开朗健谈,“化了装真看不出是刚毕业的人”。有这样一位美丽的工作伙伴兼竞争对手,不得不说我是兴奋中带着压力。

但时间一长,兴奋劲没了,压力更大了。Joanna有着“身为女人的天生优势”,嘴又甜,平时再施点“小恩小惠”,不仅让男同事们都对她言听计从,更让在全公司以“冷面”著称的部门女经理视其为心腹——有重要的客户都安排她负责,还时不时招她到经理办公室里“密谈”。Joanna如今可谓是人见人爱啊,我真佩服她的这点“本事”,和她同时进的公司的我只能自叹不如。

B面——Joanna:“大家对我这么好,我得更努力工作。”

虽然我进这家公司的时间不长,但每个人对我都照顾有加,让我觉得又幸福又有压力。特别是我们部门的经理,平时她对所有人都要求严格,但私底下她对我的鼓励和信任让我更快地熟悉了公司,更勇敢地面对客户。有时我甚至觉得她对我的关照是不是有异于其他同事?此外,部门内外的男同事也对我关心备至,这让我觉得更不好意思了。

我觉得,能这么快和大伙儿打成一片自然是好事儿,也有利于我开展工作,但更重要的是我得努力,拿出突出的业绩来。只有这样,我才对得起领导的器重和同事的关心,更对得起自己!

倒带分析:左右逢源,一定得靠溜须拍马?在一些人看来,拍马屁的人靠“特长”获得了更多的授权、更快的升职、更丰的薪水,是破坏了游戏规则的。但恐怕有类似想法的人也不会否认,和上司保持良好的关系在职场上极其重要。类似Joanna这样的职场新人,进入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公司,能得上司亲自指点,她的归属感和工作动力必定大增。

而上司呢?他们中很多人在公司里高高在上,但同时也是在孤单独行,他们也需要有个人能近距离与之交流。如今有个人愿意这么做,换你是上司,会不乐意?如果这个人还能卖力工作,给公司带来实利,换你是上司,能不欢心?所以,溜须拍马是能带来左右逢源的,但要想一直在职场上混得好,还得学学Joanna的想法。至于“Gio们”也不必担心,如果真遇到是否不分的糊涂上司,大可走人!(完)

过年前提起这种事就心酸!


过年的心情是五味杂陈的,放假的喜、加班的怒、没钱的哀、团圆的乐……遇上的开心事挺多,糟心事也不少。近期,发起了一个主题为“过年最令人痛苦的事”的话题征集活动(见下图),超三成网友表示年前被裁员最令人心酸,除此之外,春节花销多、过年要加班、没有年终奖、年终考评扎堆等也遭到网友普遍吐槽“过年难过年年过,没人比我更难过”。

图:“过年最令人痛苦的事”TOP5

数据来源:

心酸的事一箩筐,可当春节如约而至,这些烦恼必须一一破解!

过年惨状千万种,年前被裁最悲惨!

过年的痛苦:别人过年收到的不是年终奖就是升职令,为什么到我的就是一纸裁员通知?这明显就是不想让人过好年的节奏。

对策:春节如“春劫”,“流水”的节日花销是无法逃脱了,这时候被裁员无疑是雪上加霜。但事已至此又该如何应对呢?首先,裁员后的失落、郁闷是难免的,要做的是调整心态,不要因此而一蹶不振。换一种角度看,重新开启一段工作也是另一次机遇。其次,公司若铁了心要辞退你,再三争取也无济于事。不如分析自己的被裁原因,趁春节长假期间好好恶补一下,准备迎接年后的“金三银四”招聘高峰。最后一点,也是过个好年的最后一根稻草——补偿金、年假折现以及写进劳动合同里的各种福利,该拿的钱一分都不能少。《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进行法定裁员,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此处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且不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春节=“春劫”,钱都去哪儿了?

过年的痛苦: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说的绝对不是我。长辈需送礼;小孩压岁钱;朋友要走动;亲戚得拜年……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哪一样不要花钱?要我说“春节”两个字换成“春劫”更贴切。

对策:一项关于“过年花销预算”的调查显示,近六成网友预估自己的春节花销将在5000元以上——大部分春节花销用在了“红包”、“购置年货”、“孝敬父母”等这些春节“例行公事”上。 还有网友坦言:“预计春节花销是自己月薪的3倍,想到这都没动力抢火车票了!”那么,过年到底花销多少才合适呢?请记住一个词:量力而行。毕竟每个人的经济实力不一样。“富人”有“富人”的过法,“穷人”有“穷人”的乐子。总之,春节最重要的是团圆,而这份幸福是不能用礼品、红包来定量衡量的。

过年就是“撒钱”日,可是没有年终奖!

过年的痛苦:网友“伤城之恋”吐槽:“最怕过年了!23岁以前老被问你在哪儿上学?几本?学的什么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23岁以后被问的最多的就是在哪上班?一年赚多少?”。工作前还能拿到压岁钱,工作以后变成要发压岁钱了,自己没个娃的话就是净亏!

对策:首先要分清楚年终奖是在年前发还是年后发,有些公司也有“拖延症”,年终奖喜欢拖到年后发——用积极的心态看,这也不是件坏事。除了必要的开销、压岁钱、礼金,年前没钱反而不会大手大脚地花钱,等到年后拿到年终奖正好存起来。然而,如果公司真的是一毛不拔,平时就想不到员工、连过年都想不到员工,那就收拾收拾心情,年后找个更好的东家重新上路吧!

年终考评写不好,令人烦躁!

过年的痛苦:年年岁岁要总结,简直跟从小学到高中写的“新年新计划”有得一拼,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新年新计划写得不好并不妨碍到学习成绩,年终考评写得不好可是会影响绩效奖金的——然而天生supershy,不会吹嘘自己怎么办?

对策:无论是新年新计划还是年终考评,最终执行了多少才是真正的干货!教你一个小窍门,年终考评并不是到了年底临时抱佛脚写出来的,而是平时积累起来的——日常要做些什么工作,做出了什么成绩?接到了什么新任务,完成度有多少?拿下了哪些客户,带来了多少利润?……平时就顺手寄在记事本上,到年终时就不用愁眉苦脸想法子为自己“贴金”了。再不济,给自己做个季度总结,甚至给重要的工作任务邮件打上记号标红,届时从邮箱中翻找都能找出这一年来你所做出的成绩。

过年还有工作任务,要加班!

过年的痛苦:过年还要加班,这是要一年干到头的意思吗?!领导“人性化”地拍拍我的肩膀说:过年还是要回家跟家人团聚的,在家里抽空把事情做完就行了。

对策:你一定很委屈,领导是怕耽误了十亿资金的大单呢,还是地球离了你就不转了,非要过年派任务给你。想想那些过年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飞机、火车、汽车、商场、饭店、医院等服务行业人员……也就不只有你一个人苦了吧。好吧,咱不说“向下比”这种消极安慰话了,来点积极的办法——尽量抓紧在年前就完成这些事情,没法完成或者必须“待机”的,尽量安排在过年的后两天,也算是把自己从节日的节奏拨到上班的调整期。如果做得实在不开心,觉得公司“没人性”,节后正是跳槽好时节,骑驴找马走着瞧呗。

如果去公司加班的话,别忘了你的加班费!(完)

想要简历有回音,少不了这四件事!


职场百态频道整理了各种职场技巧,各种职场故事。感谢阅读《想要简历有回音,少不了这四件事!》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简历是求职路上的敲门砖,有了回应才能进去职场,有些人却始终敲不开这扇门。这不只是和砖头本身的质量有关,还和敲门人的技术有关,在此小编跟大家分享,想要简历有回音,少不了以下4件必做的事!

1. 你的简历应该与大公司有关

人事经理一般以关键字“知名企业名称+职位名称”来搜索人才,而系统会搜索到简历中出现以上关键字的求职者,如果你的简历有这些知名企业的名称,就可能被搜索到。

2、经常刷新简历

很多求职者并不知道刷新简历可以获得更多求职机会。其实每次登陆,最好都刷新简历,刷新以后,就能排在前面,更容易被人事经理找到!

3、不要只应聘最近三天的职位

很多企业人事经理没有及时刷新刊登的职位,导致刚刷新的职位排在了前面,但那些新的职位应聘的人多,竞争大,而一些职位虽已刊登半个多月,但应聘的人少,成功率反而高。

4、让你的邮件永远在最前面

要知道人事经理每天看邮箱,100多页的简历邮件最多只看前5页!怎么能把自己的简历排在最前面呢?在发邮件前,把电脑系统的日期改为一个将来的日期就搞定啦!

此外,拟个新颖的邮件标题,简历中附正装照,简历内容与职位匹配都有助于获得面试机会。

不会说话的人加不了薪升不了职?!


职场百态频道整理了各种职场技巧,各种职场故事。感谢阅读《不会说话的人加不了薪升不了职?!》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虽然人人都懂这个浅显的道理,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人忍不住要投身于“水产业”中,时不时地传播些没来由的小道消息,或者忍不住地向周围人嚷嚷、发脾气,或者端着评论家的架子点评、责难同事……诸不知,在职场中,管不住嘴的人升不了职!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美国职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组织的最高层,即在企业CEO这一层级中,内向型人占了53%多;或许你会惊讶于这个发现,但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通常,卓越的经理人能够在会议中展现出自己的人格魅力:他们不多言,但通过眼神表现出淡定和专注,安静、认真地倾听大家的发言;他们双臂张开、自然端坐,表现出欢迎和接纳的态度;他们的发言总是在最后,声音不高但语气坚定,并辅予自信的目光和清晰的手势……

在充满竞争的职场里,说话不只是说明你的存在,它还起到了show(展示)、promotion(提升)你个人价值的作用,因此,你需要建立这样的心理定位:要么不说,要说就掷地有声!

怎样做,才能避免“说了还不如不说”的负面效应?

不如不说1:喋喋不休

前不久,我为一家企业招聘销售培训经理,初试的面试官建议我重点审核其中一位人选,从简历上看,该人选的职业经历颇具吸引力。于是,我以寒暄的方式开始了面试:怎么想到要换一份工作呢?没想到这个简单的问题竟然让她滔滔不绝地说了近半个小时,她先是为我分析了目前这份工作的利弊特点,然后将话题转到了她初三儿子的身上,以及她孩子中考的择校问题……

或许这位人选具备了这份工作所要求的专业和管理能力,是一个不错的销售培训经理,但我还是在面试的15分钟后将其淘汰了——因为她回答问题时总是会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无法聚焦实质,也不懂得与面试官互动。要知道,面试是双向交流的互动过程,而非周立波的“清口”。

1分钟管理对策:拒绝不靠谱的“噪音”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膨胀的时代,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因此,如果想通过话语吸引对方,你就得调整说话的方式,避免成为沟通中的“噪音”。

我们把干扰信息传递的一切因素,称之为“噪音”。在职场中,“噪音”便意味着多余和无效;而喋喋不休的表达风格恰如“噪音”的特点,虽然说了不少但还不如不说的好——不但无助于个人形象的展现,反而让人掉价减分。

职场铁规1:竞争的时代,说话能力就像一把勾魂剑!

不如不说2:哗众取宠

Johnson是一家外企的采购主管,他算得上公司的老臣了,每当上司跳槽离开时,他总会对自己说:这次该由我“填充”了吧?但升职机会总是与他擦肩而过,Johnson为此苦恼不已。

在年终的管理培训课上,我终于发现Johnson升职无望的原因了!或许是不自信的缘故,他总希望引起他人的关注,获得大家的赞许。在培训课上,当学员参与度较低时,他常常会跳出来说一两句“没头没脑”调节气氛的话,引得其他人开怀大笑;还有一两回,当需要学员认真练习和讨论时,他则会“跑调”地用俏皮话来演绎课堂练习,让练习中的对方下不了台,很不尴尬与恼怒;作为小组代表正式发言时,他的语言表达又远不如开玩笑或“八卦”时那般流畅和有逻辑,底下的听众自然走神将他“忽略”……Johnson认为只要有自己的地方,总是笑声不断,他以为自己很受人欢迎,事实上,大家的笑声只是勉强为之而已。

在不合时宜的时间、场合插科打诨,是引人注目的最快途径。通常,喜欢哗众取宠的人并无多少实力,却想着现买现卖、以半桶水来吸引众人的“眼球”。

1分钟管理对策:影响力不是说出来的!

职场竞争如此激烈,以至于每个人都急于表达或展示自己,希望能够如愿以偿地引起众人的关注。

在职场上,只要你能脚踏实地工作,拥有做人做事的能力和优秀的工作绩效,即使你没有成为众人焦点的想法,最终也能获得上司或雇主的信任——前途自然一片光明,脱产培训、出国进修、轮岗,就像“老鼠爱大米”嫩是追着你。

虽然搞笑、插科打诨能够暂时提升你的曝光度,但持续的曝光度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工作能力上,包括你的影响力。

职场铁规2:“给别人留下印象只需要30秒钟”,除了要确保你的外表看起来无可挑剔外,你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同样很重要!

不如不说3:直言无忌

在私底下,Mobel和Johnson被同事们戏称为“一对活宝”。Mobel个性直爽,喜欢有什么说什么,而且说话方式就像撒落在一地的硬币——尖锐、刺耳,不注意说话的时机、场合、方式方法,也很少顾及周围人的心理感受。

在管理会议上,她是极个别敢于直抒胸臆的人。公司老总是从美国“空降”上海不久的老外,有些想法和观点自然不符合国情,其他部门经理碍于对方的权威,自然不敢多言。但Mobel才不管这一套,大声、直接、理所当然地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观点,没想到,竟然把老外总经理给镇住了!

但在中方老总的眼里,Mobel直言无忌,好像不知道自己说出来的话、表现出来的行为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在培训课上,她会“自说自话地”在课堂上走动,指手画脚地点评其他小组的讨论结果,俨然就是一位培训助教。

1分钟管理对策:要直言,更要慎言

《诗经·白圭》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它的意思是:美玉如果有瑕疵,还可以想办法磨去,但人一旦说错话,那就收不回了。虽然说话心直口快、直抒心意是很多80后OL的性格使然,你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意见表达出来,但不能表现得无礼。

有人说,“会用脑的OL有奶喝”。用脑做事做人的OL懂得慎言,在直言不讳表达个人想法和观点的同时,能够兼顾到对方——不只是说自己想说的话,还要说对方想听的话。慎言,并非说假话、空话,而是要管好自己的嘴,分场合、有分寸地表达,不说出格话、过头话!

职场铁规3:“每次讲话就像一次现场直播,你不可能有再来一次的机会!”

不如不说4:牢骚满腹

坦诚、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见,从积极的方面看,有利于上级、同事了解你的观点看法,但凡是总要有度。如果一个人不分对象、场合地借直言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发牢骚、抱怨或说怪话,自然会让人看轻;没有一个人愿意与消极悲观、好发牢骚的人共事,因为这些人就像“情绪感冒者”,极易传播病毒,让办公室气氛处于低迷、压抑中。

Amy就是这样一个人。她不善于正确地归纳原因和分析问题,任何事情在她看来总是负面的因素多于积极的,因此,她很容易得出不悦的结论,一边做事一边抱怨、唠叨。美国喜剧演员乔治?卡林这样调侃爱发牢骚的人:“你注意到沒有——任何比你慢的人都是白痴,任何比你快的人都是疯子!”

爱发牢骚、抱怨的人,习惯为自己找理由,把不成功、不快乐的原因归咎于他人:自己任何时候都是对的,别人做任何事情都是错的。说到底,这是一种不自信、不安全的自慰心理。

1分钟管理对策:提醒自己舍弃成见

通常,满腹牢骚的人,对自己不喜欢、做不了的事情总是表现得怨气冲天,但他们很少能够或者愿意去改变自己的处境,或提升自己的实力。

在职场中,抱怨、发牢骚的行为惟一能起到的作用是:逼疯周围的人,然后把自己边缘化。

减少无效抱怨和牢骚的方法是,一是要认清发牢骚、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让自己陷入情绪的低谷;二要舍弃自己的负面思考,尝试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坦诚交流、沟通来了解藏在事情背后的真实因素,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推论。

职场铁规4:如果你不喜欢一件事,就去改变它;如果改变不了,那就改变你自己的态度吧!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不如不说5:恶语相向

不少电视节目为博得高收视率,总是想法设法在节目中设置专业评论员的角色。在节目中,吹毛求疵的评论员、自命不凡的权威人士“语不惊人死不休”,一味地质疑和批评他人,却很少能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比如“愤怒主播、毒舌评委”。

Penny被同事们公认是个难以相处的人,无论天空有多么晴朗,她总能找到一片乌云。这不,她拿着新来设计师设计的产品手册说,“还是4A广告公司出来的,要是让我来设计肯定比你的好!”Penny拥有极其旺盛的批判精神,对人和事的反应总是那么消极。

有时,Penny的批评不无道理,但她咄咄逼人、居高临下的姿态让同事感到无地自容,于是,同事和上司把她看成是一个爱找碴的人。

1分钟管理对策:学会接纳和尊重他人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恶语相向是办公室里最要不得的“口舌之灾”。

如果对恶语相向者的心理模式略有认识的话,你就能发现这些人不懂得认同和尊重他人,尖刻、具有攻击性。当他们的意见和他人不一致时,便简单地与对方进入到对立状态,他们只顾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而全然不顾他人的感受,因此,吹毛求疵、咄咄逼人均可列入到恶语相向的范畴中。

在职场中,不要让你的傲慢、自以为是或不安全感影响了你与同事们的相处,要学会尊重和赞赏他人;即使你的批评是真诚的,也得给予对方解释的机会,并在批评的同时提出建议。

职场铁规5:千万不要让你的谈话对象,尤其是你的上司、合作伙伴感觉丢面子。 (完)

职场故事:月薪3千做月薪8千的事


职场百态频道整理了各种职场技巧,各种职场故事。感谢阅读《职场故事:月薪3千做月薪8千的事》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曾有个月薪三千的妹子,编的稿件漏洞百出,我怒拍桌子,她却回了句:一个月三千块工资,你还想怎么样!琢磨她这话挺有意思,就像我们买了件便宜货,用不了两天就坏了,于是宽慰自己:就花那么点钱买的东西,你还想怎么样?当然,她的潜台词是,你给我八千,我自然就做得好好的。但问题是,老板付薪水也是一分钱一分货,你必须在拿三千工资时,先体现出八千的价值,老板才愿意买单。

当年我刚入职时工资也是三千,但第二个月就涨到了八千。因为每次老板要的文案,我不仅写到位了,还会拿出两个以上的版本让他挑:一个是按他的要求写的,其它则是我建议的方案。当时我没有去想其中的关窍,只是因为喜欢写作,就会琢磨怎样写会更好;又因为珍惜自己的文字,所以觉得出自我手的文字,都关系我个人的品牌,于是很用心。在我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带过二十多个中文研究生后,才发现这种态度很稀缺。那些比一般人多念七年语文的人,竟连自己写的东西都不愿多看一眼,文字、标点、语法的错误触目惊心,对相关的知识背景一无所知,更别说去关心版式好不好看,配图美不美了。他们关心的是要不要加班,而想做好文字工作的人,是不会去考虑这件事。因为打磨文字所下的功夫,是看不到底的不然曹雪芹也不会加班十年,还写不完一部红楼。试问,要做好哪项工作不是如此?以要不要加班来评价一份工作好不好的人,绝不是企业需要的人才,因为他对工作的态度就是做了而不是做好。举个例子,我公司附近的麦当劳门口,有个看自行车的大妈,夏天时她都会给所有的车,覆上自己带来的塑料布。顾客取车要走时,她还会笑着拧一把湿布,帮你擦擦坐垫,降降温。她从来没有开口,但很多人会主动多给她一块钱,还连声道谢。大妈和其他看车人的区别,就是做好和做了的差距在金钱上,差距是一倍;在成就感上,差距无法估算。我完全了解有些新人的想法:又不想在你这久混,干嘛那么卖力气?其实,谁会在一家公司干一辈子?在中国可以活到3年以上的企业不到10%,向更好的企业、更好的工作迈进,是我们每个人的征程。不同的是,优秀的人在哪里都会垫下坚固的基石,所以越走越高。成为世界五百强的CEO,应该是每个职场人的向往吧,但对于新人而言,小公司也有小公司的好。大公司就像蔡京家的厨房,岗位细分到切葱花都要一个专职的厨娘,你可能老长时间连切肉的大活都没机会沾手,更遑论学会做一整个包子。而小公司人力资源紧张,同样三千工资不可能只让你切葱花,所以你必须很快学会做包子,还得会做很多种包子当然,前提是你愿意学。如果你第一份工作就进入大公司,庆贺之余也要提醒自己,公司看到的只是你光彩夺目的学生时代,在职场上你还是一个零,有可能变成正数,也有可能变成负数。很多人错把所在机构的强大,当作自己能力的强大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离开央视的主持人,很快就被人淡忘。白岩松曾说,让一只狗天天上央视,就能变成名狗。但要知道,没了央视的舞台,不用多久它就会变回土狗。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个业不妨这样解:一是做得好的技能,一是想做好的态度。有这份业在,不愁找不到舞台。但这份业不是白来的在你月薪三千的时候,就要像月薪八千那样做事,那没到手的五千,就是修炼这份业的学费。

现在的公司都要求做这些事?我辞职不干了!


纽约一男子,由于担心赶不及渡轮班次开会迟到,拿出冲浪板横渡哈德逊河,最终准时到达。德国慕尼黑一男子,因为不愿意因上班塞车浪费时间,于是决定放弃交通工具,改为每天沿着伊萨尔河游泳2公里上班。大阪6级地震后,超过6成的上班族依然坚持上班。台风“山竹”过后,深圳的上班族井然有序。这就是被迫上班的力量,激励着无数职场人!这就是老板的力量,就算谁也不想见,也得天天面对老板!

公事做完做私事

坑爹指数:★★★★★

网友吐槽:我老板是个中年人,孩子都俩了。我今年刚毕业进公司,老板让我做的第一件差事居然是帮他两个儿子完成暑假作业,做小报、写读后感。拜托,我是来上班的,又不是来做幼教的。那么花时间的事情,上班不让我做还要占用下班后我自己的时间。做得好没好处,做错了小孩受批评还要我背锅,你有本事倒是开我两份工资啊!

专家:遇到这类情况首先要看你自己的态度。如果你对这些私事很讨厌,建议你离职找一个正规性管理的企业工作。而从好的方面考虑,领导让你帮忙做私事一定程度上说明领导信任你,一系列的小事可能会让你比他人离升职加薪更进一步。

24小时随时待命

坑爹指数:★★★★

网友吐槽:我们老板大概是把我当机器猫使唤,下班的车都已经开到高架上了,手机响了:“哎,现在客户的需求修改了,很紧急,你回来一下!”晚上洗好澡刚准备躺下,手机响了:“赶紧收一下邮件,这个东西明天就要!明天加了个早会,8点到。”好不容易请出了几天假,刚刚想感受一下碧海蓝天,手机响了:“你已经到酒店了?那太好了,有个方案出了点问题,下周一可以回来吗?”就连上吐下泻去医院打吊针时,手机铃声都会催命般地响起:“你在医院啊?有没有带笔记本啊?这个ppt,就小改一下,中午之前发出去。”我是谁?我在哪里?现在是上班时间还是下班时间?我到底有没有年休假和病假?老板从来不care的。

专家:公务紧迫、需要时时保持一颗敬业心,作为职场人士我们一直在遵守的。然而,当“尽责心”被压榨成“过劳身”,一天24小时,连睡觉时间都要全程开机、随时待命,这就过分了!就算薪资给得高又如何?别人一天工作8小时,你一天工作12—14个小时,除以工作时间,你算算这个时薪真的给高了吗?事有轻重缓急,作为老板把控的这第一关就不过关,所有事情都一股脑儿不分白天黑夜工作休息地砸给员工,这是有效的时间管理法吗?呈交辞职信的时候不妨跟老板建议一下,人工智能就在不远的将来,看看机器人能不能适应这种工作强度。

下班被拖堂

坑爹指数:★★★

网友吐槽:我们老板简直就是压榨。每次时间一到准备下班了,他就开始叫人留下来开会。每次都号称只占用大家两分钟,结果每次开会一开就是几个小时,有的住得远的,开完会出公司连车都打不到。按道理说,今天加班晚了,明天晚点进公司也是可以接受的。可是老板规定每天8:30必到公司,风雨无阻。明明每天工作时间那么长,总要把开会留到下班之后,这不是压榨还能是什么?

专家:老板安排下班后开会无非是因为希望员工把所有的工作时间都充分运用在工作上。这种做法如果起不到作用,往往会适得其反,导致员工怨声载道,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结构的稳定性。遇到这种类型的老板,如果不是逼不得已 ,还是建议早日“骑驴找马”,喜欢占用员工个人时间而无法给到相应利益的老板没有追随的价值。

授权不清出事我背锅

坑爹指数:★★

网友吐槽:最近做标书,老板让我把其中一份资料修改一下,我连夜修改好资料后,就赶紧发邮件给老板并提醒他尽快确认。可偏偏这么不凑巧,他一直在外地出差,整天忙着开各种大小会议,一直没有回应,直到竞标前一天晚上才给我回电话,说我改好了就行了。结果就是因为这份修改的资料有误,我们失去了这次投标。我成了主要受罚者,被扣了工资,连带着季度奖和年终奖也没有了。再也不想在这种老板手底下工作了,明明是他让改的,却完全让我来承担责任!

专家:这口锅不能全赖老板,得掰一掰,整个儿错误有他的一半,也得有你的一半。老板待你也不算太苛刻,只是扣了奖金而已。标书那么重要的事情,要追着老板不依不饶、过目过到想吐为止才对啊!再说了,不管是职责还是业绩,不管你是员工还是老板,都有你一份,都得共同担着。

占用社交平台做推广

坑爹指数:★

网友吐槽:最近公司出了个新政策,要我们把自己的微信名全部改成公司名+实名。同时还要求每天要转公司公众号的文章到朋友圈,还要截图上传,没做到的还要扣工资。我就不明白了,劳动合同上签订的是我和公司的劳务关系,又没说连私人关系也征用了,要上交我的社交账号。现在征用我的社交账号,是不是以后连房子车子都要被公司无偿征用了?

专家:很多时候转发公司的消息到朋友圈是一件两难的事:发了觉得自己的私人空间被公司侵占,不发又担心被领导同事看到影响自己在公司的位置。事实上转发朋友圈属于一种自发的行为,员工不愿意发,自然是对公司的宣传推广内容缺乏认同。领导与其强迫员工转发自己所不认同的东西,不如把心思花在如何做出让员工认同的内容和形式上,让他们自愿转发。

辞职就辞职,千万别做这4件事!


职场上离职是检验一个人职业素养的试金石,所谓好聚好散,对于当初培养你的公司,离开的时候最好也能彼此都留一些体面。无论跟将要离职的公司有什么样的原因,以下这4件事一定不要做,因为这毁不了你的前公司,却能够毁掉你的人品!下面跟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断电式离职

职场上,和公司上级发生矛盾的案例屡见不鲜,因为一些事然后产生消极甚至报复心理,有些人为了故意给公司制造麻烦,就会断电式离职,什么是断电式离职,就是在所在岗位故意接受更多工作,丝毫不变现出离职意向,然后突然离职,甚至不给公司缓冲期,直接消失,因为承担很多项目工作和位置的重要性,公司一时无法找到替代人选,所以会造成重大损失,像这类辞职,最后结果往往会两败俱伤,公司会有一定的损失,但不是致命的,没有一个人的辞职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打击,但是采用这种方法辞职,公司如果采取反报复措施,可能这个行业的路都会被堵死。

烂摊子式辞职

一些人因为身在要职,辞职的流程会比较复杂,尤其是交接工作环节,甚至有可能要带满新人一段时间,才能顺利离开,但现在的年轻人,且不说很多辞职甚至报告都不打,如果还让其再呆一段时间再走,少部分人根本没耐心,这样的人他们自己没有一个有始有终的意识,也嫌麻烦,觉得自己辞职了其他事情好不好关与自己再无关。

其实在有辞职意向的时候,就应该立即跟公司打个招呼,因为公司也需要一段离职过渡期,所以辞职之前最好给公司提前打招呼,交接好自己手头的工作不要留尾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不要你辞职一走,除了留下一堆烂摊子和不负责的印象,再什么都没留下。

卖友求荣式辞职

职场竞争无处不在,企业与企业之间更是如此,我们在入职的时候,多数人都会签一份保密协议,这份协议里都会规定相关竞业准则,简单点说不能利用公司的资源去帮助竞品公司。但有些人却偏偏在职场走上了出卖公司,牟利式辞职的道路,在辞职的时候,夹带公司的销售资源、数据资源然后卖给竞争公司,或者带资源进直接竞争公司,这样的人不仅是在职业上的道德缺失,很有可能触及法律的红线,这样的人,把辞职也看成了是一场盘算,没有公司喜欢这样的人,即使自己能力出众,但最起码的职业道德都没有,公司也不会录用,一次两次可以投机取巧,随着时间的推移,路就被堵死了。

钻假期漏洞辞职

现在女性就业在职场上处于劣势地位,是因为其中有很多破坏规矩的人。一些女员工入职的时候隐瞒自己的怀孕的信息,但是签订入职合同后便告诉公司自己刚刚怀有身孕,于是拿着工资休产假,一旦产假结束便借口辞职。很多公司当时只能吃哑巴亏,之后却对其他的女性抱着防备心理。

人不可以太自私,因为自己一个人的行为,让其他的女性为自己买单,破坏女性就业环境。同时,一时为利消耗信用,毁掉的人品是这几个月的工资补不回来的。

职场中,离职时给别人添堵添麻烦,其实也是给自己挖坑,因此以上这4件事千万不要做。

职场上,如何做才能让领导看到你的“野心”?


我们都是从职场小白开始的,在历经多年的职场生涯里,除了做好工作获得足够的薪水以外,还希望获得晋升的机会,这是每一个职场人士身在职场寻求进步的正常想法。

但是仅仅靠努力工作获得晋升是不可能的,还要让领导感受到你想升职的愿望,俗称“野心”。如果领导感受到你的“野心”,觉得你还不错,会刻意留心你,一意栽培你,这样更容易获得机会。

那么我们要如何做才能让领导感受到我们的“野心”呢?下面随着小编来具体了解一下。

1、认真工作,创造业绩

如果我们没有任何背景和资源,是从零起步的员工,那么唯一获得晋升的前提就是认真工作,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工作是根本,所有被提拔的员工都是从努力工作、做出良好业绩开始的。领导提拔员工考虑的主要因素也是工作能否独挡一面,能否为部门和公司创造更好的业绩,以及能否帮领导分担压力。

2、看准时机,主动“争取”

看准时机,主动争取,不是争取个人利益,薪资福利等待遇,而是争取表现的机会。例如项目由自己领导,方案由自己来负责等等。只要争取到独挡大任的机会,就争取到了表现的机会,“入场券”到手,就看个人如何发挥了。

领导喜欢主动请缨、有进取心、拼命工作和努力争取机会的员工,也愿意培养这样的员工。因为这种员工通常意味着积极、进取、不甘于现状,乐于接受挑战,有担当。试想如果一个公司都是这种员工,还愁公司没有发展,没有战斗力吗?如果能做到积极进取,工作能力又突出,领导和同事印象不错,那么机会随之滚滚而来。

3、思维缜密,“争强好胜”,赢得信服

我们在汇报、总结、会议讨论、团队协作以及与各人员的日常交流等工作中一定要思维缜密,“争强好胜”。所谓的“争强好胜”不是去吵架,争口头的输赢,而是指在工作方面要据理力争,证明自己工作的正确性。比如研制产品,要保证自己产品无差错;做方案,保证方案的技术方向和内容正确;如果投标,商务的标书和价格正确;决策,要保证决策的正确性等等。

各个岗位都有各个岗位正确性的要求。在别人质疑、非议你成果的时候要说出充分、无可辩驳的理由证明自己的正确性,才能赢得领导和同事的信服。这就需要对工作,对专业再三斟酌,多方思考达到相当的专业度和熟悉度,才能在关键时刻“巧如舌簧”地胜过他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不管你是普通员工,还是部门领导,都会有同等职位的人质疑你,谁在质疑中说服了他人谁就是胜者。无论能力多强,如果口头上表达不出来只能做普通工作人员,没法上升为管理者,领导也没法信任你,这也是很多能力强的人吃“哑巴亏”的原因之一。

这种说服能力集技术、表达、沟通、反驳以及逻辑的综合能力于一身。这就需要个人平常多训练、多积累、多思考,做充分的准备,才能在关键时候有理有据地反驳对方,让对方和其他同事心服口服。如果被别人说的哑口无言,说明自己准备不充分,选择不明智,领导就会信任别的胜利者而不会给予你机会。

4、以退为进,寻找同盟

工作有套路,不能啥都去争。一个公司的竞争对手很多,都很有实力,如果所有的机会都去争取的话未免锋芒太露,招大众讨厌,给自己树敌。如果竞争对手联合抵制自己,“双拳难敌四手,恶虎还怕群狼”,寡不敌众对自己发展很不利,所以有时候需要以退为进,避其锋芒,帮助其他同事获得机会,寻求与其他同事联手或合作的机会,“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有同盟者自己的力量就强大多了,对手也会忌惮三分,如果分寸得当,进退有宜,领导也会避忌。

5、多提建议表现参与度

在工作中要多提建议,无论是公司、部门还是本职工作。多提建议,出谋划策,可以展示自己的参与度,尤其在和领导闲聊或者私下相处的时候,可以谈自己对工作、部门发展的看法、见解,如果说得到位、中肯、合理领导会采纳,也会感激你的建言献策,因为把部门工作搞好了,是他的业绩,你在无形中对他进行了帮助他能不感谢吗?

6、对领导表现忠诚

一个公司的领导好几个,各个领导都有自己常用的得力干将,俗称“心腹”。这些心腹干将和领导合作多年,彼此熟悉,干活能让领导放心。自己身为基层员工,不能太明显的站队,但也不能完全没有立场,如果完全没有立场,会被各方领导弃用,担心你是“墙头草”朝三暮四,不忠诚甚至出卖了自己,这样领导得不偿失。

如果自己分配在哪个团队就好好工作,对领导表现出忠诚。因为即便你没有站队的心,只要能力突出在其他员工的心中也已然觉得你是这个团队的一份子。所以在和其他领导的团队合作的时候,要展示出自己的能力,不冒犯对方并尊重对方团队,大家融洽合作,不仅自己团队的领导赏识你,其他团队的领导也会留下好印象。

天赋成不了职场专家,练习却可以


有人说主要靠经验,有人说靠天赋,但是大量的研究发现:不论是经验还是天赋,都不是成为职场专家的关键因素。经验并不能让你成为专家。任何一个工作10年的人都很有经验,但是他们大部分并没有做到领域内专家。

NSEAD商学院有一项研究发现:比起只有少量经验的人,大体而言,更有经验的管理者并没有产生高效的效果。

天赋也不能让你成为专家。即使在国际象棋这样的『高脑力活动』中,研究发现,国际上一些排名靠前的大师,甚至在天生智力上低于普通人。那么什么决定了一个人可以成为顶尖的专家,并且做出领域内的卓越成就?为什么大部分人不能像杰克?韦尔奇一样管理企业,不能像大卫?奥格威一样设计广告,不能像梅西一样踢球,不能像二郎一样做寿司?

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完全不能做到的事情,一些大师级人物却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做到?不论是为市值千亿的大公司制定战略,还是做出影响大众、让人口口相传的广告文案,还是在欧冠赛场上轻易过掉强队的中后卫,还是85岁高龄做出让总统惊叹的寿司?或者看看周围的大多数人,他们工作勤奋,也经常看书学习,有的甚至有10年工作经验,但是为什么没有因此成为更优秀的人?更残酷的是,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内,几乎永远也无法达到或者接近伟大的水平。心理学家Ericsson的研究发现:决定伟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关键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经验,而是『刻意练习』的程度。刻意练习是指为了提高绩效而被刻意设计出来的练习,它要求一个人离开自己的熟练和舒适区域,不断地依据方法去练习和提高。比如足球爱好者只不过是享受踢球的过程,普通的足球运动员只不过是例行惯事地训练和参加比赛,而顶尖的足球运动员却不断地发现现有能力的不足,并且不断以自己不舒服的方式挑战并练习高难度的动作。而这种刻意练习的程度,而不是单纯的工作经验,真正决定了顶尖大师和一般职员的差距。有的人有10年工作经验,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在无意识地重复自己已经做过的事情,真正刻意练习的时间可能10小时都不到。有的人只有2年工作经验,但是每天花费大量额外的时间做刻意练习,不断挑战自己完成任务水准的极限,用于刻意练习的时间可能会有1000小时。所以,为什么有的人工作10年,仍然不是专家,而有的人2年时间,足够表现卓越?

表面上看是10年和2年的差距,实际上是10小时和1000小时的差距——因为真正决定水平高低的,并不是工作时间,而是真正用于刻意练习的时间。这就导致了,一部分人只是在无意识地增长经验,在35岁之后就感叹力不从心;而另一部分人通过大量的刻意练习,逐渐用更快地速度达到顶尖水平。更可怕的是,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比如移动互联网经济),整个社会正在迅速拉开顶尖水平和二流水平的差距。在过去,如果你羡慕邻居公司有个一流的销售员,每个月能拿100W的订单;不用担心,你只需要雇佣10个二流销售员就完了——反正质量差距可以用数量差距来弥补。而现在,如果通过互联网文案来营销,1个一流文案所创造的价值,1000个二流文案都无法弥补。

再比如商业战略,一个顶尖战略专家1天创造出来的价值,可能是一个对战略似是而非的人一辈子都无法创造的。当数量越来越难以弥补质量的差距,『顶尖水平的专家』就会变成越来越稀缺的资源。所以,通过刻意练习来逐渐成为顶尖水平的专家,就变得越来越重要。那么如何刻意练习?假设你现在在从事任何一个领域,同时找到了一系列的教材、任务,如何开始呢?

1、避免自动完成

自检问题:你今天的工作,是有意识地刻意提升,还是在自动完成?

比如一开始学习驾驶的时候,你会去刻意地记忆如何换挡、如何刹车,当遇到情况需要刹车的时候,你就会回忆起刹车的要领(比如既要踩离合,又要踩刹车),并且在头脑中执行这个要领。

然后,随着练习的增加,你做这些事情会越来越熟练。

直到到了某个时刻,你遇到情况就会立刻刹车——这个动作是自动完成的,你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是如何刹车的。

一旦进入了这种『自动完成』的状态,我们对驾驶技术的改善将会不断降低并最终停止。

而真正想要达到专家水平的车手,从来不允许自己进入这种『自动完成』的状态——每过一个弯,他都会刻意去思考刚刚过弯用了什么技巧、表现得怎么样、应该如何提升。

对于每一项工作,大部分人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都会逐渐进入『自动完成』的状态。而真正想要成为高水平专家的人却在极力避免这种状态。

比如跟客户打电话沟通合作,大部分人的做法是:拿起电话,告诉客户我们的需求和报价。毕竟这件事已经做过了无数次,之前做的也都OK,早就进入了『自动完成』的状态。

而优秀的人却会刻意避免这种『自动完成』,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自己『无意识』地完成了这个工作。

在拿起电话之前,他们可能先问自己:

上次我做类似的事情,有什么做的不够好的地方?

哦,对了,我表达逻辑有问题,让客户半天都不知道我在讲什么。

还有,我记得上次沟通后我曾遗漏了细节,忘记跟客户讨论。

怎么办呢?逻辑问题的话,我首先练习『结论先行』这个原则吧(记得上次李叫兽来培训的时候讲过),这次先练习一下。

遗漏细节的问题,记得上次看过一个《清单革命》,我这次就开始练习每次沟通之前列一个任务清单,这样就不会遗漏了。

在打电话过程中,他可能变打电话变有意识地去训练自己的技巧(比如训练『结论先行』)。

结束电话,他可能会想一下:刚刚是不是有效训练了沟通技巧?还有哪些可以继续提升的?我还用了什么技巧?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日常工作的所有事情,不论是沟通客户、改个公关稿件还是写一段文案,我们总是缺乏动力去超越自身极限,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

随着经验的积累,我们只不过是越来越熟练自己已经可以做到60分的东西,越来越可以自动的维持过去的水平,但是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顶尖专家。

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人在某个岗位上5年之后,就陷入了能力增长的瓶颈——因为他已经做到了60-80分,已经做得比周围人好,已经可以满足职位的要求。

他们每天就是按照『自动模式』发邮件、沟通电话、管理文件,很少进一步去精进自己每天的工作。

但是有的人却不满足于这一点,他们在把领域内的事情做到95分的时候,还不允许自己进入『自动完成』状态,非要刻意学习各种新能力,把它做到96分、97分、98分……即使,这个职位对他的要求只有80分。

其实即使职场上最简单的『发邮件』『沟通电话』都有很多技巧、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

2、离开舒适区

自检问题: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是否离开了你的舒适区域,让你觉得需要付出额外的学习和努力才能做好?

人在面临任务的时候,心理上有3个区域:

舒适区——做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学习区——稍微高出能力范围;恐慌区——远超现有能力范围。

而刻意练习,就是想办法更多地让自己停留在『学习区』,想办法寻找难度高出现有水平的工作,或者使用自己仍然不熟练的技巧。而长时间停留在舒适区,能力基本上很难成长。

就足球来说,这就是为什么一个非常有天赋的足球爱好者,在场上的水平永远比不上一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足球运动员(即使他天资平庸)——他们长时间停留在舒适区。足球爱好者纯粹为了乐趣而踢球,他们享受踢球的过程,他们渴望的是下班后去足球场拔脚怒射、排解郁闷。所以他们停留在舒适区,按照自己熟悉的方式,踢着让自己舒服的足球。而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可不是这样,他们经常在不舒服的位置踢不好踢的球,他们被教练要求增加训练量(比如昨天是10次50米加速冲刺射门,今天要30次50米加速冲刺射门),他们被要求今天专门训练左脚踢球……

这一切任务,都不会让我们舒服,因为很难轻易做到。但这的确是长期提高能力的必要条件——离开舒适区,进入学习区。你可能对自己的领域很感兴趣(比如你热爱文案或者热爱商业分析),但是相信我,在任何一个领域内的刻意练习本身,都毫无任何兴趣可言——因为那意味着你需要经常去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并且经常遇到失败、挫折。比如,对文案感兴趣,有空的时候看看文案书、看看创意文案合集、看看李叫兽写的文章,这很放松和有趣,但是这和专业的文案练习是两码事。在刻意的文案练习中,你找到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比如20字以内解释清楚产品是什么,同时解决消费者偏见问题、能够给读者记忆力、能够强化品牌、能够区分竞争对手……)

为了完成这个『离开舒适区』的任务,你需要用上几乎所有的文案技巧,比如『巧妙利用基模』、『指向读者利益』、『建立反差』、『附着在大众情绪上』、『策略上扬长避短』、『寻找极端且高频的使用情景』……然后经过大量的修改、反思,再比照优秀的文案……这绝对没有任何舒适的享受和轻松的乐趣。同样,对商业分析感兴趣,看几本商业分析的有趣书籍(比如我常推荐的《好战略坏战略》),这和我把『扬长避短』『行动协同』等基本原则练到吐,并逼迫自己一天诊断3个困难的商业案例是两码事。同样,业余歌手练习歌曲的时候非常有乐趣和放松,当做排解压力的方式,这和专业歌手非常紧张和困难地挑战一个高音是两码事。任何专业的刻意练习都意味着离开舒适区——学习大量的知识,寻找困难的任务,用着自己不习惯的方式大量训练。

1 2 下一页

你所不了解的“专业”真相


还记得你当年填报志愿时一家人焦头烂额的情景吗?报哪个专业能让你将来的出路比较好、将来好找工作?从哪个专业毕业后找到的工作起薪高、“职业寿命”长?一旦你入错专业,相当于“嫁错郎”!但就是那些被吹得“花好稻好”、前景一片光明的专业,当你一不小心跳进去了却发现“深似海”——谁说学计算机的就一定会修电脑?谁说学电子商务的就一定得去开网店?谁说学心理学的都懂得算命?谁说学生物的就一定知道为什么你家的草一直不发芽?“缺口N万”、“年薪N万”的字眼,总是会迷惑很多人。某某专业是大势所趋,可为何你就业就那么难?某某行业“遍地黄金”,可为何你就拿不到高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入行业焉知真相!让那些已经入行的人告诉你,这些“专业”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被“专家”的专业

动漫专业(包括数字动画、动画设计等)

网友“辰樱”:动漫本身是个烧钱的行业,但从事动漫的人却是缺钱的,而且工作压力极大。动漫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如果能做上影视编辑或是剪辑已经算是出路不错的,当然做影视编辑或剪辑也是常常需要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的。

专家们都说动漫专业前景发展广阔,人才缺口XX万,但事实呢?如果你能熬得住机械重复、日夜颠倒、时不时地拖欠工资,并且不怕视力模糊、未老先衰,或者说你热爱学龄前幼儿的话,咱不劝你;如果你是因为热爱日漫而想走动漫这条路的,咱就要奉劝你一句了:“苦海无涯,回头是岸。”我国的动漫产业还在起步摸索阶段,根本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

网友“高级玩笑”:我补充一点,动漫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时候也很辛苦,要花大量功夫去学习,什么都要学,不能拉下业内的新技术;学习的花费也相当厉害,制作的软件都要装上吧?学习动漫专业需要的软件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又高……算算都是一笔账啊!学得不精,毕业后如果不能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职位,想转行就比较困难了,因为除了电脑和美术知识,你什么都不懂。

环境工程

网友“骁然”:我一看到专家们把环保吹得“花好稻好”的就来气,不从事这行的人不知道我们的辛酸。环保市场是世界经济四大新市场之一,环保贸易进入世界十大贸易领域之内,这些都没错。可有媒体喊出中国需要环保从业人员1000万人,在我看来这就夸张了。他们知不知道企业对高薪招聘的环保工程师要求有多高?5年以下工作经验的免谈;至于环评专家更是需要有过在正规设计院或科研所工作的经验,要有高工职称证书。

环境工程专业的应届生在找工作时都是一声叹息啊!我们虽然顺应了国际环保的大潮流,乍一听好象是炙手可热的,但是事实上要找对口的工作很难。政府的环保部门大多呈饱和状态,即便招人,也认准了工作经验;而有些企业招人又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根本不是真心需要环保行业的人才。听起来很绿色的专业,一找工作全变成灰色的了!

食品科学与工程

网友“从前从前”:“民以食为天”这话没错,可针对的是餐饮业,跟我们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的没啥大关系,否则怎么会一边民众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一边黑心的企业越曝光越多?最新爆出来的中国乳企的标准,真是让人看着寒心啊!

如果你想象的食品安全工作就是坐在空调间里,滴滴试剂、做做化验——那么你就太天真了!一般毕业出来从事这一行业的都要进厂下车间,三班倒已经算是好的,通常需要两班倒,要上夜班,上通宵班。在此奉劝女生们都别学这一行。

社会工作

网友“shuishizhi”:说起社会工作这个专业,你在马路上拉个人问问,十个人里有九个人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每次别人问我是念什么专业的,我都要费心解释一番,以至于最后直接想横眉冷对了。

这个专业是从国外引进的,在国外至少要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人才能修这个专业,但在我们这里本科生就可以念了。因为国外的社区比较发达,所以才配备了社工;但看看我们这里的现状,社区工作还停留在“每天换换报纸栏的报纸”的程度上,了不起就组织个什么社区纳凉晚会、歌唱比赛了。如果不在大城市,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就更没什么用武之地了,除非能考上公务员,削尖脑袋找份事业单位的工作。所以,可想而知我们的就业率有多么得低,我们班的许多人都转行了!

“性价比”低的专业

法学

网友“sdt”:念法律专业的回报率极低!法律和金融专业都是高考生选择专业时“高烧”不退的专业,即便有关调查已经不止一次地对法律专业敲响了警钟。

不要被美剧、英剧里的法律菁英给蛊惑了,你很难获得如此艺术的人生!让我们来看看在这个光鲜亮丽的行业内的人们是过着怎样的“悲催人生”:前不久有外媒报道,如今高端的法律服务都可以外包,就连国外的法律专业高材生毕业出来之后都只能找一份临时工!为了这个专业,寒窗苦读多年有没有?投入不菲的学费有没有?考执照通过率极低有没有?要挤出已经可怜到几乎没有的睡眠时间不断学习有没有?每天加班到昏天黑地还要愁自己的billable hours有没有?一旦经济形势不好就要卷铺盖走人有没有?如果你有念法律专业的脑力、时间、金钱,还不如去念商科。在同等条件下、同样的工作年限下,你肯定早就能做到管理层了!

要知道做律师有多么辛苦,去看看最新热播的英剧《皇家律师》(SILK)吧!Martha赢下一场官司的胜利却只是千千万万个待打官司的开始——等她接到案子已经快到下班时间,加班到天亮是家常便饭,天一亮她又要拖着疲累的身子,涂上鲜艳的红唇膏,精神抖擞地准点出现在法庭上……面对这样周而复始的日子,请问,你有这样的才智和毅力,支撑起这样的菁英生活吗?

心理学

网友“小潘”:朋友看完美剧《别对我撒谎》(Lie to me),三更半夜打电话来问我:你们学心理学的真能看出谁在撒谎吗?于是我顿时“石化”。害人的美剧、害人的罪案剧,把“心理”这件事弄得如此玄乎。眼前的事实是,我混迹于一个私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室,每个月的工资在上海来说属于刚刚够温饱的级别;对于我曾经学的那些理论,现在也只剩下零星记忆了,因为工作内容不需要我运用那些东西,测试软件可以为我完成大部分工作。没有遇到激情、没有发现悬疑、没有门道致富、没有步入上流。跟我一起读研究生的同学里能继续从事本专业的少之又少,而那些我读本科时的同学大概早已忘记了自己曾经学过心理学了吧!说它性价比低,是相对期望以及学习过程而言的,在中国,心理学的普及率和接受度远远没有在西方国家来得那么高。当然,我不否认心理咨询是未来的趋势,但现在我们只能继续躲在角落,默默地等待着心理学春天的到来。

网友“蓦然”:别和我说你们法律专业要背多少名词解释,我们心理学的一个名词有十几个解释,那些学者都当自己是对的,他们解脱了去了极乐世界后,却把痛苦留给了我们这些学心理学的后人。除此之外,心理学还涉及到高数、物理、解剖、社会、统计……没有足够的承受力和脑容量,你就别想拿到毕业证书。当你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精力,结果呢?就业难却是摆在眼前的事实。有钱的就出国,没钱的就考研,继续接受“摧残”。于是,有人“疯”了,学心理学的却不能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在读书的几年里,有两个兄弟选择了自我了结,这太讽刺了吧!再次告诫所有想入行心理学的人,没有那个胆,就别轻易选择心理学。毕业后的高薪也不是你们所想象的那样,更多的人是拿着三四千的工资,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像电视里那样一小时入账几百块的情形会在何时实现?梦里?那就让我长眠不醒吧!

广告设计

网友“小强”:如果说“过劳死”排行榜上排第一的是IT人,那排第二的肯定是广告人。我们这些做设计的看着很“艺术”,其实论钟点工资还不如保姆,论计件工资还不如送快递的!这头老板盯着,那头客户催着,有上班时间却没下班时间,办公室里洗漱用品齐全,带着一张“隔夜面孔”,捧着一夜都没有停过、烫到能煮鸡蛋的笔记本电脑,匆匆忙忙地跑进会议室做汇报的戏码是经常上演。要是碰上一个“伪艺术”的客户那就更糟,你得赔着笑脸昧着专业良心做出连自己都不想再多看一眼的设计稿。如今,满大街都是学广告设计的,是个人都能成立个广告公司,这个月开张下个月关门的广告公司比比皆是。想想大学四年,学完素描学色彩,纸啊笔的没少买,接着就是把钱往装备上砸,什么单反相机、笔记本电脑都需要花钱,有的同学为了做出好作品还花钱去买素材。广告专业的潮人、牛人一摞摞,拼完“硬件”拼“软件”,打扮得土了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广告专业的。四年下来,我们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艺术气息却被残酷的事实刹那间击毁。

就业环境艰苦的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网友“姜姜”:我有一个很要好的女同学,她非常热爱化学和药剂专业,但她由于高考分数没能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的录取线,就接受了专业调剂,选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结果发现这个专业是搞焊接、模具、铸造的!大热天里,她还要带着手套和面具,蹲在地上焊啊焊的。勉强读到大二后,她退学回来重新参加高考了。第一次她失败了,第二次她终于考进了“211”大学的药剂专业。等我大四开学的时候,她大学刚入学,选错一个专业就这么晃掉了她3年的光阴啊!3年啊!

动物科学

网友“jenny_cool”:女生最不能选择的专业当属动物科学!别听这个名称好听,其实它之前的名称叫作“畜牧养殖”,我真是被那名称骗了!

毕业之后,去猪场养猪、去鸡场养鸡。你别以为养猪好赚钱,到猪场就得“从基层做起”——从铲猪屎尿做起!女生力气小,连个铲都挥不动。猪场地处偏僻不说,从里面找个女的都难,养猪的都是男人,将来想找个斯文些的老公都没戏!学这个专业的女生有99%毕业后转行,剩下的1%或许可以仰仗着一些私人关系捧上个坐办公室的“铁饭碗”。

水产养殖

网友“95650083”:我就是从这个专业毕业的,实习的时候天天在农村里跑啊跑,跟一群渔民打交道。先申明我绝对不是鄙视渔民,相反我很佩服他们,可是让我将来天天都在农村里跟他们混在一起,总觉得对不起父母供我读了4年大学。于是我毅然决然地来到大城市、下定决心转行。但是很悲剧的是,我每次面试时都会被问到“为什么不做本专业的工作”,这个问题实在让我无言以对啊!

看似百搭实则不搭的专业

应用英语

网友“失落的玛雅”:语言只是个工具,如今在街上随便拉个人都能讲英文。君不见,奢侈品专卖店的那些柜员的英文比考出专八的都要顺溜!别人要是问起我,除了说英文你还懂啥?我还真是啥都不懂。让我英译中,不好意思,我的中文文采不行;让我中译英,不好意思,我的英文也学得不地道;让我做语言研究,就我这水平,不知道是我研究语言还是语言研究我了。

所以我说,同学们,还是选个实际点的专业吧,好歹能学一门技术!至于小语种类?除非你真能学到了当翻译的水平,不然还是学门技术的同时再掌握一门外语,这样你才能走天下!

信息与计算科学

网友“wo爱ni”:我填志愿的时候完全被这个专业的名字给骗了,本以为是计算机专业,哪里晓得入学之后,在做专业介绍的时候,我才明白过来这专业竟然是数学专业!老师在台上说“这个专业能让人在计算机方面比纯正学数学专业的强,比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更好的数学功底”,我当时听听也觉得蛮有道理的。但开始上课之后我就彻底崩溃了,一个学期里我要学3到4门数学课程,什么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离散数学、常微分方程等等,一系列让你看着就头晕的数学课程。而在计算机方面,我只是学习一点很皮毛的东西,也就是对C++,VB,JV,SQL等做一个初步的了解。毕业了后,我发现比起读数学专业的同学来,我们的数学没有他们学得透,比起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来,我们的计算机没有他们学得通。我的同学里有一部分去做销售了,另一部分去当老师了,还有的经过计算机方面培训之后去从事软件设计工作了。

管理科学

网友“Widesee”:管理科学专业是这么定义它自己的:“主要是培养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精通数据分析,专业主要课程有:运筹学、管理学、项目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管理信息系统、ERP、西方经济学、财务管理、系统工程、统计学、会计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软件设计基础、C语言与程序设计等。”——结果从这个专业毕业出来的人基本上数据分析不专业,人力资源也不专业,物流与供应链也不专业,懂管理更是扯淡!

电子商务

根据()7月数据库显示,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职位需求量达130 982个,超过了计算机软件和房地产开发行业,在所有行业需求中位列第一。但是就业状况到底如何?只有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才最清楚了。

网友“Jolene_Ma”:我当初报考这个专业的时候被招生办的老师说的一大堆天花乱坠的就业前景给迷惑住了,于是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报考了电子商务这个专业。在学校里学了一大堆供应链管理、计算机、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之类的课程后,到了毕业的那一天我才知道,原来电子商务的就业面那么窄,我们班40多个同学里最后真正从事电子商务的为零!

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工商管理

网友“只招不聘”:学校在招生的时候说该专业学得知识面广,出来后能“通吃”。孰不知,学得多、学得杂的另一面就是——其实什么都学不到!早就有专业人士呼吁高校应该取消工商管理专业,因为它涉及面太广、尺度太深,没有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学这个专业绝对属于纸上谈兵,只有参加工作后才能体会其中原理。

网友“329327338”:太有感触了!在我那个学校里,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的差别了。

总结陈词:

网友“错过的季节”:经历过的人才知道结果。当初我选报志愿时担心就业前景,选择了经济管理之类的专业,结果发现自己压根就没兴趣学这个,以至于啥都没学到。毕业前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了摄影和写作,反倒是最后选择了和爱好相关的摄影类工作。

有时候如果真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或者将来能干什么,那就好好考虑一下,你的潜意识里喜欢做什么?只有喜欢的事情才能做好,哪怕和爱好有点关联的工作,起码能让人有兴趣做、愿意去做。

理由人人都会说,借口人人都会找。每个专业都会有人不喜欢,职场专家建议:选自己所感兴趣的!此外,一个人进入大学后就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个长期的规划,充分考虑清楚,这样就不会有太过遗憾的事情出现了。(完)

男生为了面试化妆?噢,不了吧!


职场百态频道整理了各种职场技巧,各种职场故事。感谢阅读《男生为了面试化妆?噢,不了吧!》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虽然,几乎没有任何一家企业会在招聘启事上说明“此职位要求相貌端庄”,但是,几乎100%的企业都会把“相貌端庄”作为重要的招聘条件。招聘单位把应聘者的外表作为审核标准,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你是公司的一份子,你代表企业形象; 

2、女人会化妆,男人会穿衣,往往暗示TA的两大优点:审美不错、不是手残; 

3、敢于“隆重”装扮自己的人往往有自信; 

4、打扮隆重,代表着该应聘者对职位的热忱度。 

所以,打扮是否有品位,是每个求职者必须揽镜自照、“扪脸自问”的问题。其实有不少人的第一次化妆都献给了面试,适当的化妆可以向面试官表明“我是非常重视这次面试的”。

面试的时候绝大部分女生都会选择化妆,不仅是因为化妆显得自己有精神有气质,也足以说明自己重视这场面试。大多数女生不只是在重要场合才会化妆,日常生活中也会化妆,毕竟女生都希望自己时刻都是美美的。

女生化妆我们都习以为常,那你见过男生化妆吗?你怎么看待男生化妆这件事?网友“滑稽那么大”表示,“不管男生女生,基本护肤一个都不能少”:

“虽然我是男生。但是基本的护肤还是不能少。每天上班赶公车,风里来雨里去的。特别是夏天,在大太阳底下晒着,太伤皮肤了。我可不想30岁就衰老得像快60的老头一样。

每天出门前涂个面霜,再上一层防晒,妥妥的不会晒黑了。早晚洗脸的时候再用一次洗面奶,可以说是精致的猪猪男孩了。除此之外,偶尔还会被女朋友抓着做个面膜做个护理什么的。毕竟,就算自己觉得邋遢点没什么,稍微收拾下让身边的人视觉上看着舒服点,也是应该的嘛!

在这个看脸的世界,男生会更喜欢和颜值高身材好的女生玩在一起,其实反过来也一样啊,男孩子把自己收拾得精致一点,肯定会比邋邋遢遢的‘抠脚大汉’更受异性欢迎吧?”

网友“我漂亮我不能死”说:“我觉得男生也应该护肤还有防晒。特别是防晒,防晒太重要了,不仅是防止被晒黑,更重要的是还能降低得皮肤癌的几率,我能说我对腮红唇釉散粉、香水之类的知识都是一个男性朋友教给我的嘛?”

但当然也有网友不能接受男生化妆。

网友“碧落”表示:“除非是职业要求或者采访需要,我能接受舞台上的男性化妆。否则男性化妆会让我觉得很娘,一靠近这样的男人,浑身鸡皮疙瘩。

但男生护肤还是需要的,防晒也不能少,如果一脸痘痘,或是晒脱皮就不好了。当然这里有个度的问题,如果一位男生对于美妆比我还了解,还能说出很多门道,除非他是干美妆这行的,否则我还是接受无能。如果未来男生一定要化妆出门的话,那么最好别用眼影和腮红,虽然这对于女生来说很正常,对于男生我觉得还是非常态的。”

也有一些网友之前不能接受男生化妆,但是后来可以接受了。

网友“君吟”说:“刚上大学的时候,我是个粗糙的猪猪女孩,洗面奶也不用,只有冬天脸干得起皮才会涂宝宝霜,就是小时候大家都用的那种‘香香’。那个时候听说有些男孩子只要出门就要用BB霜,我是真心接受不了,觉得这种男生未免也太娘了吧!

读研后,我慢慢变成了精致的猪猪女孩,也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觉得年轻的时候就要对自己好一点,尤其是保养脸蛋。一个人就年轻这么几年,精致点总比邋遢好,于是也能接受男生化妆了。女生天生爱美,男生也可以爱美,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还是应该有个度的,男生日常化化淡妆就可以了,太妩媚或妖艳,估计女生男生都接受不了吧……”

大部分网友认为化妆和性别没有直接关系,认为男生不能化妆也是性别偏见

网友“吃瓜群众”表示:“我觉得化妆这件事和性别并没有直接关系。比起那些不修边幅的男生,我宁愿多看几眼化了妆的男生。你们不觉得化妆的男生平时都生活得比较精致吗?大部分人都觉得男生化妆就是娘,这其实也是一种性别偏见啊,不管男生还是女生,化妆都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看,这没什么不对的。

当然,毕竟大家都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男生要是像那些舞台上的男偶像一样,眼线眼影口红都齐备了,那看起来就有点奇怪了。如果只是简单地抹个隔离粉底,修饰一下眉毛,我觉得男生这样是没什么问题的,毕竟人都是视觉动物,注意下自己的形象没什么不好,不要太过就可以了。

化不化妆都是个人的选择,我们没有必要去抵制或是支持,只是个人对美的理解和选择各不相同而已。可能有的男生就是把化妆当成一个爱好,和其他爱好是一样的。在没有影响他人的情况下,没有必要自带歧视或是偏见。”(完)

《受不了领导做这种事!》由职场百态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职场百态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领导述职报告”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