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职场礼仪的理解。

职场,繁重的工作可能让你剪不断理还乱,效率也久久不见提高。其实,这都是因为你没有用对方法!小编来告诉你。感谢阅读《职场低薪族:你的价值其实被低估了!》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近日,我们接待了这样一位职场人:A在一家公司某岗位工作了三四年,有专业技能积累,但薪水一直原地踏步,A十分苦恼,自信心也快没了,每天都在琢磨:难道自己就这么差劲么?跳槽也不敢跳,坐以待毙。然而,专家经过评估认为,A的价值被低估了,只要做好职业规划,通过跳槽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平台,薪资可立即提升50%,甚至一倍。

事实上,职场中普遍存在着价值被低估的职场人。老板们自然是希望少付薪水而多获收益,你却被一直蒙在鼓里,暗自神伤。你的价值是不是也被低估了?如何改变现状?专家为你支招。

案例:当了主管,薪水还是那么低

K本科毕业后一直在一家快消公司里工作,刚开始时在销售部,业绩不错,他经常能想出一些不错的点子来做推广和营销,从中提高自己的业绩。

这家公司成立的时间不长,人手比较有限,老板看他在策划方面的工作表现不错,就把他从销售部里提拨出来做市场营销策划,但因为这块业务不成熟,在工作量不饱和的时候,还得做些销售业绩来保证自己的薪水。

没过多久,公司在渠道拓展上有些力量不足,K又被公司调去做渠道拓展。各种工作、各种业务繁忙,加班也是家常便饭。

四五年下来,K做过销售、做过市场策划、做过渠道拓展,各部门的工作大都了如指掌。公司给他安了一个策划部经理的头衔,但薪水却只有5000元不到,平常加班也没有加班费。遇到旺季,业务量大得连周末也没有休息。

K越来越觉得自己的付出不值得,眼看结婚的日子将近,自己马上就要成家的人,就这点薪水怎么能行呢?而且做了这么多年,公司发展变化也不大,完全看不到前途在哪里。

K琢磨着跳槽的事,但自己现在的状况又不敢轻举妄动,万一失误,去到别的地方得从头开始,那怎么办?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经得起折腾了,如果处理不好,不小心在结婚前把工作丢了,不都完蛋了么?如何能顺利解决这个问题,把风险降到最低呢?

解决方案:全面评估个人竞争力和职业定位

在职场中,像K这样有能力但价值被低估的职场人不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对行业信息了解不足,对于同类岗位的市场“价位”缺乏了解。

2、自身评估不足,个人核心竞争力不足。

3、职业定位不清晰,有能力也没发挥出来。

结合以上分析,专家指出K的问题出现在上述第二、三上。如何帮助他解决?经过一对一的专家咨询,对K的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后,闫岭引导K梳理和分析了过往的职业经历,发现他的各项能力完全可以胜任运营经理的职位,但先前他心中无把握,加上个性犹豫,自信心不足,每每一想到跳槽的事,就踟蹰不前。

确定往运营总监的方向发展后,K修正了职业定位,能力也获得了一个靠谱的评价,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寻找合适的切入点,以保证新的发展方案能顺利实施。从当前的各种资源和现实状况来看,闫岭建议他留在现在的行业当中对他的发展比较有益。但他可以考虑转换到同行中的外企去,直接申请运营主管的位子,然后通过积累朝目标方向走下去。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反复讨论,K对新的职业发展方案十分认可,但对于薪水的问题要怎么解决还有疑问。闫岭告诉他,需要补充两方面的技能,第一是提高商务英语的运用技能,这对他进外企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就是要提高求职面试技能,把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简历和面试中,并争取在最后环节与HR谈判获得一个好待遇。在此次咨询的最后,闫岭配合他做了模拟面试训练,将求职面试的关键技巧传授给了他。

案例启示:准确的评估和科学定位,才能帮你摆脱低薪

K听从了专家的建议,半年后就顺利进到一家外企做运营主管,期间不仅没有出现职业空窗期,还获得了比原先高出50%的薪水。

因为信息了解不全面、对自己认知有限,再加上职业定位偏差,难免会让自己出现价值被低估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可能出现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中。专家提醒职场人,如果担心自己的“市值”被低估,请从以上分析的三大原因入手,收集行业资料、尽可能全面的评估个人竞争力,与行业内的薪资水准做一个比较。如果在目前的岗位上一直无太大起色,那么就一定要重新审视职业定位,调整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只有准确的评估和科学的规划,才能让自己少受“委屈”,多获回报。(完)

 

专家介绍:

洪向阳,实战派生涯管理专家。向阳生涯管理咨询集团首席职业规划师,中国职业规划师(CCDM)认证培训导师,专注于职业规划、职业定位、职业转型、求职就业辅导等咨询、培训领域,帮助求职者及职场人找准定位,高效求职,取得职场高速发展,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ZC530.com延伸阅读

职场新人:你的价值决定了你的位置


你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一无是处。看了两篇文章还不错,一篇叫《最近招了一个实习生》,另一篇叫《财大七年,读研仍然一无是处》。前一篇大意是作者招了一个还不错的实习生,当觉得还不错可以培养一下的时候,实习生嫌打下手学不到东西就辞职了。后一篇的大意则是,在名校读了七年金融,学习刻苦,面试的时候却一无是处,然后挫折感很强。说的是学生的问题,但很多时候,学生只是因为不成熟所以放大了自己的缺点罢了,这些缺点大部分人身上都有,只是表现的程度和方式不同而已。

价值是一切有意义的事情的核心,而价格只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你小学听课稍微认真一点就知道,价格是围绕价值做波动的,有时候就高出价值,就赚,有时候就低于价值,这个时候就赔。然后我们再引入一个变量或者说一个词,叫对价。意思是指一方在获得某种利益时,必须给付对方相应的代价。然后我提出一个公式,价值=价格+对价。从总体看,这个等式是一直成立的。

什么意思呢?就是,假如你去买一袋子大米,花了300元。如果你买种子去种,可能只要30元。后者是如此的便宜,但有一个对价就是你要付出一年的时间。然后我们衡量一下,假如自己不是这个职业的,这么做显然要付出太高的时间成本,所以我们还是选择了购买高价格的大米成品。有时候,这个对价并不是这么的明显,这就是隐性的对价。比如说,经常赚别人的便宜,逐渐养成了习惯,看似好像赚的,其实心态已经坏了,然后突然遇到一个大便宜,去占的时候,栽了,之前赚的都赔掉不说,还有可能本钱也就进去了。记得电视中,很经典的台词吧,“早知道XXX会这样,我就不干了啊……”所以,你的收获和你的价值是成正比的,假如你觉得没有成正比,那么大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你其实没什么价值。另一种则是,你的对价其实在积累,总有一天会爆发。当然,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第一种。

比如求职者要薪水,有高有低,要到高的人并不必太高兴,因为你支付的对价是领导对你的高期望,一旦你达不到领导的预期,可能会提早走人。要到低的人,也不必太过难过,你同时会获得一个比较大的空间去发挥,一旦你做出了超值的事情,就会立刻闪亮起来。超出别人预期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能力霸道,第二种就是较低预期。

所以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价值判断还是比较重要的,只有你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才有可能让自己有一个准确的价格,而我的建议是,把价格降低到价值的80%给自己一点空间去升值和积累,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考虑到忠诚度和感情积累等情况,你可能最终会拿到自己价值的120%-150%甚至更多,这里你也不用太担心压力,对于这部分溢价你支付的对价是你的忠诚和经验。而假如你一上来就要到了自己价值的120%,那么可能你会陷入长期的瓶颈之中无法增长,甚至还会让自己的心情非常焦虑。

而对于其他问题,道理也是一样的。比如很多人劝我把约稿的价格提高,因为无论是从品质还是渠道考虑,我的要价可能都是市场价格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还要低。但从我看来,现在的市场价格是有泡沫的,也许会有人支付更多的溢价来约稿,但肯定不能持久。而假如你的价格是物有所值的,那么用户体验就会很好,然后就会介绍更多的资源给你。对我来说,更多的单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行业的诉求、规律也会积累更多的案例,得到更多的专业人士、企业高层的认可。这对我未来的五到十年的高度,都非常有帮助。这种高度增长,其实就是价值增值曲线,前面少赚一点,后面我相信会轻松很多。

无论如何,都不要透支自己的价值,因为那是透支自己的未来,一定要去做增加自己价值的事情,而且不要给自己太多价格的压力,这样才能稳步的上涨。再就是,千万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人家尊重你,你是老师,人家不尊重你,就什么也不是。

低薪族,理财有门道


又是一年毕业季,又一批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步入社会,成为职场新人,开始面对完全不同于在校园衣食无忧的日子。由于缺乏理财意识,不少职场新人不仅钱包空空如也,投资理财更是无从谈起。时下,不少应届毕业生刚领到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份薪水。近日,小编采访了三类职场人,总结出以下几条理财建议。


低薪族精打细算起家


我第一个月的薪水只有1500元,除去杂费,已经所剩无几,这样的状况没有理财的必要吧。王欣今年6月刚毕业,她的一席话说出了不少同龄人的想法。


无财可理、财少不用理是职场新人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刚出校门的职场新人,普遍特点是:大学以上学历、收入不高、暂时没有赡养父母、抚养子女等家庭开支。


收入不高,但只要善于精打细算,都会有所结余。时间长了,积累成较大数目就可以进行投资了。中国银行宜宾分行个人金融部副主任王亚男告诉记者,而门槛较低的基金定投,就比较适合初入职场的新人。


此外,在精打细算的同时,低薪族也要培养良好的学习意识,因为学习才是开源的最佳途径。不妨根据个人的特点和具体的情况作出相应的教育投资计划。如果对自己现在的工作不是十分满意,工作之余,可以培养和发掘自己多方面的特长,比如考些职业资格证等,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夯实基础。


【理财推荐】: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即定期定额投资基金,是指在固定的时间(如每月8日)以固定的金额(如200元)投资到指定的基金上,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方式。


记者走访宜宾多家银行获悉,基金定投有最低限额要求,有的是100元,有的是200元,甚至是300元,但是没有上限,客户可以自己定。办理基金定投之后,代销机构会在固定的日期自动扣缴相应的资金用于申购基金,投资者只需确保银行卡内有足够的资金即可。通过定期定额基金投资计划所进行的投资增值(亦有可能保值)可以聚沙成丘,在不知不觉中积攒一笔不小的财富。


月光族开源节流并举


郭莹莹从宜宾一所高校毕业后,进入一家广告公司做设计,月薪3000元,除去房租等生活开支2000元,每月都有1000元不知去向,属于名副其实的月光一族。


心情大好,要购物;心情极差,要购物;新货上市难抵诱惑,尾市折扣正好血拼。短短的几句话,已把众多诸如郭莹莹一样的职场新人的消费理念表现得淋漓尽致。经常盲目冲动消费、储蓄倾向低,可能让他们在需要花钱的时候,面临着没有钱花的风险。那么,月光族在享受着物质化生活的同时,如何使自己经济生活的安全系数最大化、稳定化?


曾经同为月光族的黄晓丹贡献出了自己的破解方法。我在网上下了一个记账表格,坚持了三个月,将自己每个月的收入和支出列了个明细帐,然后再按月或按季度制定消费计划,保留必需的支出,譬如房租、交通、通讯费等。而后,把消费弹性因素考虑进去的同时,缩减不必要的开支,只留出月收入的20%左右的资金作为意外支出,其余的钱可以购买保险或选择长期低利投资。


【理财推荐】:国债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但利率也较其他债券低,适合追求稳定收益的群体。

职场“被宅族”:何时再捧饭碗?


金融危机以来,职场上的新鲜名词层出不穷,如今“被宅族”开始流行。所谓“被宅族”,指的是不少求职者尽管能力、学历等并不差,却求职屡屡受挫、不得不长时间赋闲在家,成了焦虑情绪频发的“被宅族”。

求职受挫成了“被宅族”

上班族在离职或者被裁员后多快能重回职场,向来是对就业市场趋势预测的重要指标。某人才机构2008年4月对1200多位离职人员的调查显示,大多数人3至6个月内重新回到工作场所。而今年6月对823位自去年失去工作的人调查发现,有62%的人超过9个月未能找到工作,20%左右的人“被宅”在家已经超过一年。金融危机期间的求职难度明显增大,求职期限拉长,催生了这批“被宅族”。

经过采访发现,“被宅族”在求职时有一些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在现场面对HR能做到“宠辱不惊”。求职者王先生告诉笔者,一开始失业时,对自己重新上岗信心十足,积极参加每一场招聘会,网上投简历,通知好朋友帮忙推荐工作,对每一次面试充满期待,而面试过后的一周更是坐立不安,焦急地企盼复试回音。然而当一次次希望变成失望,大半年过去后,他对求职有一份麻木的感觉。接到面试电话也不那么激动与兴奋,每一次面试也不再彻夜准备,患得患失。他的家人,也不再像一开始那样焦急了,更不再日夜叮咛絮絮叨叨了。用他的话说,“我现在已经是职场老油条了,没工作,照样生活,地球照转。”

三类“被宅族”显现职场

沪上不少招聘机构也表示,最近赶场招聘会的此类“被宅族”比去年同期明显增加。而细分这波“被宅族”,发现了三类典型群体:第一类是“过期毕业生”。在近日2009届毕业生招聘会上,笔者遇到了2008届毕业生小王,由于去年毕业时一直没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到了今年遇上金融危机,让求职难上加难。加上自己“过期”的身份相比于2009届毕业生,更是一种负担。在家待业超过一年的他甚至都对“求职”一词有了心理障碍。

第二类是“啃老族”。朋友陈洁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啃老族,初中毕业上了一个职校,然后毕业后看不上学校推荐的服务生工作,就开始宅在家了。其中她也努力找过几分工作,健身房接待、电话营销、保健品销售,但没一个做得长久。金融危机一来,让她的“被宅”成了理所当然。如今已经超过7个月没工作的她,似乎求职变得越来越难了。

第三类是“被裁中年管理者”。猎头易先生告诉笔者,自金融危机以来,他已经遇到了多位失落的高管,他们大多原本在外企有一份光鲜的工作,40岁以上,担当部门经理级以上的要务。年初时突然接到裁员令,一下子慌了手脚。由于是三高人群——薪水高,年龄高,加上职位高,他们要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也一样难上加难。虽然现在很多中高管从失意中警醒,愿意降职降薪,但依旧婆家难觅。

降低期望值更容易上岗

在职场中,掌握某项“手艺技术”的人,比如设计、编程、电工、财务、数控能更快找到工作,因为这类岗位对于企业来说是“刚需”。而单纯的管理、服务类人才,企业可以精简,成为“被宅族”的可能性更高。

对此,专家给了“被宅族”三条建议:

尽快上岗

“被宅”时间越长,上岗越难,无论从你履历中的“空当期”解释,还是从个人心理状态来说,都是负面的影响。因此虽然求职变得麻木了,但是要重新绷起神经,给自己一个期限,比如一个月内必须上岗,否则工作是不会主动现身的。

降低职位期望

大型外资企业工作的,可以考虑去中小型外企上班;中小型外企工作的,可以考虑去民营企业谋职;民营企业上班的,也可以关注中小私企的机会。而没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则可以普遍撒网,各种工作都可以成为尝试的可能。

降低薪酬期望

金融危机期间,企业普遍调低了用工成本,对此“被宅族”要有清晰的认识。在谈薪时,不能绝对以你以前那份工作的薪水做参考,而是要根据地域、企业类型、企业规模、岗位、职级、福利等因素综合考量,对比出你的付薪范围。其实,只要企业有发展潜力、收入落差在20%左右的工作,都是可以接受的。

六类人最易沦为“低薪族”


涨薪难,先设法保薪,待时机来临再实现"稳中求涨",才是上策。所以,眼下不让自己沦为低薪族才是上策!快来看看你是不是位列其中,如果是的话,赶快采取行动,跳出来!

1、温顺小绵羊,没主见的人C是典型的"温顺小绵羊",做网页美工两三年了,设计功底不错,但她处世有个特点,做事只会按部就班,凡事唯命是从,对任何事都没有异议。老板让她 做成A,她就做成A,让做成B,绝不会做成C;如问她修改或优化意见,她就说这样很好。其实老板对她这样的态度很有看法,虽然没什么过错,但时间久了,大 任务老板就不愿交给她了。

专家点拨:职场上有些员工敢说敢讲,虽然说话要有"度",但他们其实是比较有想法的一群。想要拿高薪、想要发展,就要敢于推陈出新。做事决不能像挤牙膏一样,老板吩咐一点做一点,这样你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难有突破。有创新、有想法、有激情都是对团队有利 的因素,这样的人在团队里必定受到,过于被动的人往往难以获得更多的机会。

2、遇事就躲,没担当的人D做行政做了好几年,一直没什么发展,薪水也不高。对此他常怀怨念,觉得老板就是黑心"剥削"他。所以,但凡公司有项目任务需要他后援支持时,他都 很滑头地"躲"掉了,暗地里还常常嘲笑那些忙得团团转的同事。D永远只做自己的分内事,到点就下班,多一点也不肯做。他想:"就这点工资,多做就是吃 亏。"

专家点拨:"想要拿两万块的工资,做事就要有两万块的范儿"。决定你薪资高低的是你的核心竞争力,要体现个人商业价值,要靠你自己发挥实力。主动承担任务,做出成绩,你的价值自然会尽显其中。只做"眼前事",绝不会得到老板赏识,也绝不会有机会拿高薪。

3、"东一榔头西一棒",没有职业规划的人X在IT行业混了几年,不是在A公司做程序员,就是在B公司做软件测试员,从来都是在IT行业底层"打酱油"。他自己也觉得自己就是传说中"IT民工",毫无发展可言。薪水在三四年前就再也没涨过,还经常加班,日子过得是相当苦逼。

专家点拨:八成都在抱怨薪水低,工作没发展。初步统计发现,其中9成人因职业定位模糊,无支撑长期发展的职业规划 方案,使得发展受阻,薪水长期在低位徘徊。在自己适合的职业领域中,做一个十年左右的发展方案,有清晰的发展通道 和阶段目标,在一"点"上长久积累,才能让自己的职业发展稳步上升,薪水也才会稳步增长。

4、"职场便利贴",做事效益低的人T是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新人,来到**公司做销售助理,名头虽然好听,其实就是打杂的。销售部门的前辈,不少是公司里的牛人,公司收入都靠他们撑 着,地位自然也"高人一等",T这样的新人只有被使唤做事的份,买咖啡、定外卖、打字复印、送资料……都让她来做。T从不敢说个"不"字,别人不愿做的工 作丢到她这里,她都照单全收,即使加班加点也只能认命。更惨的是,自己做了那么多,还不受大家待见,老板也看不到她的业绩,薪水也是公司里垫底的。

专家点拨:如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公司里的职能定位,分不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自然别人也会顺手贴"便利贴"寻方便。"便利贴"想要撕 掉标签,就要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围绕目标做事,并且做好时间管理,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学会独立自主,慢慢从"以他人评价为标准"转向"自我肯定 与否定"的激励模式上,逐渐摆脱这种被动、消极的状况。

5、爱说"不可能",能力不足的人W在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做网络技术方面的工作,时常要应急处理一些计划外的突发状况。也许W是觉得老板要求太多,也许是变相拒绝处理这些烦人的意外状 况,他经常用"不可能"来回应,每每说很多不能完成目标的状况和理由。久而久之,老板也对这几个字反感起来,对W的能力也产生了怀疑。

专家点拨:"任何事情,都有至少有三种以上的解决方法,太轻易说‘不可能‘,时间长了只会给人留下能力不佳的印象,也在意识里局限了个人的思维。" 洪向阳提醒职场人,少说"不可能",多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一种锻炼能力、提升技能的好方法。在尽力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能激发创新意识、探索意 识,带动积极性。如果一句话就否定掉当下任务的可行性,那么任何发展都难有突破。个人职业发展会因消极的意识和态度而受阻碍,涨薪就真的"不可能"了。

6、"职场木疙瘩",不能为老板分忧的人X做市场营销, 勤恳踏实,业绩也做得不错,所以在公司做到了市场主管的位子。但X为人太过于耿直,什么话都直说,自己不愿做的事也绝对不做,没有半点妥协和委婉。一次老 板要他陪同参加饭局,应酬一个大客户拿下订单。但X从来就不喜欢陪酒,一口就拒绝了老板,让老板很没面子,也很无语。所以这两三年,X一直还是"老岗位, 老薪资"。

专家点拨:在职场上,不仅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拿得出手的成绩,还要学会为人处世。升职加薪以工作成绩为主,做人为辅。取得老板的信任,为老板分忧,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那么你必定是对公司、对老板有价值的人。何愁不受重要,何愁无高薪?

生活在这个让人挣扎的年代,发展不易,加薪也难,千万别让自己沦为"低薪一族",否则生活不就没指望了么?做好当下的工作,少抱怨,多创造业绩,为人处世多一点担当,其实就是拿高薪的终极秘籍。

你的价值决定你的位置


你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一无是处。

看了两篇文章还不错,一篇叫《最近招了一个实习生》,另一篇叫《财大七年,读研仍然一无是处》。前一篇大意是作者招了一个还不错的实习生,当觉得还不错可以培养一下的时候,实习生嫌打下手学不到东西就辞职了。后一篇的大意则是,在名校读了七年金融,学习刻苦,面试的时候却一无是处,然后挫折感很强。说的是学生的问题,但很多时候,学生只是因为不成熟所以放大了自己的缺点罢了,这些缺点大部分人身上都有,只是表现的程度和方式不同而已。

价值是一切有意义的事情的核心,而价格只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你小学听课稍微认真一点就知道,价格是围绕价值做波动的,有时候就高出价值,就赚,有时候就低于价值,这个时候就赔。然后我们再引入一个变量或者说一个词,叫对价。意思是指一方在获得某种利益时,必须给付对方相应的代价。然后我提出一个公式,价值=价格+对价。从总体看,这个等式是一直成立的。

什么意思呢?就是,假如你去买一袋子大米,花了300元。如果你买种子去种,可能只要30元。后者是如此的便宜,但有一个对价就是你要付出一年的时间。然后我们衡量一下,假如自己不是这个职业的,这么做显然要付出太高的时间成本,所以我们还是选择了购买高价格的大米成品。有时候,这个对价并不是这么的明显,这就是隐性的对价。比如说,经常赚别人的便宜,逐渐养成了习惯,看似好像赚的,其实心态已经坏了,然后突然遇到一个大便宜,去占的时候,栽了,之前赚的都赔掉不说,还有可能本钱也就进去了。记得电视中,很经典的台词吧,早知道XXX会这样,我就不干了啊

所以,你的收获和你的价值是成正比的,假如你觉得没有成正比,那么大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你其实没什么价值。另一种则是,你的对价其实在积累,总有一天会爆发。当然,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第一种。

比如求职者要薪水,有高有低,要到高的人并不必太高兴,因为你支付的对价是领导对你的高期望,一旦你达不到领导的预期,可能会提早走人。要到低的人,也不必太过难过,你同时会获得一个比较大的空间去发挥,一旦你做出了超值的事情,就会立刻闪亮起来。超出别人预期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能力霸道,第二种就是较低预期。

所以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价值判断还是比较重要的,只有你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才有可能让自己有一个准确的价格,而我的建议是,把价格降低到价值的80%给自己一点空间去升值和积累,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考虑到忠诚度和感情积累等情况,你可能最终会拿到自己价值的120%-150%甚至更多,这里你也不用太担心压力,对于这部分溢价你支付的对价是你的忠诚和经验。而假如你一上来就要到了自己价值的120%,那么可能你会陷入长期的瓶颈之中无法增长,甚至还会让自己的心情非常焦虑。

而对于其他问题,道理也是一样的。比如很多人劝我把约稿的价格提高,因为无论是从品质还是渠道考虑,我的要价可能都是市场价格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还要低。但从我看来,现在的市场价格是有泡沫的,也许会有人支付更多的溢价来约稿,但肯定不能持久。而假如你的价格是物有所值的,那么用户体验就会很好,然后就会介绍更多的资源给你。对我来说,更多的单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行业的诉求、规律也会积累更多的案例,得到更多的专业人士、企业高层的认可。这对我未来的五到十年的高度,都非常有帮助。这种高度增长,其实就是价值增值曲线,前面少赚一点,后面我相信会轻松很多。

无论如何,都不要透支自己的价值,因为那是透支自己的未来,一定要去做增加自己价值的事情,而且不要给自己太多价格的压力,这样才能稳步的上涨。再就是,千万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人家尊重你,你是老师,人家不尊重你,就什么也不是。

财会人员:你被数字奴役了么?


年关,企业财会人员职业压力陡增。向阳职业规划咨询中心近日接待了多位从事财会工作的个人咨询客户。咨询重点各有不同,但共同点是,他们都因为工作枯燥、琐碎而丧失了工作激情,每天面对数字、报表、感觉好像自己被数字奴役了。到底是从业者本身的职业定位出了问题,还是职业倦怠惹的祸?

案例:超负荷工作,工作热情枯竭

出镜人:Tony,工作4年,某小型外企公司财务

4年前,Tony毕业于江西一所普通高校会计专业,本科学历。此外,他还选修了第二专业——英语。毕业后,Tony只身一人来上海谋求发展,之后顺利地拿到了上海某小型外企公司会计的工作。都说国内会计人才紧缺,Tony决心以最大的热情投身到这个行业中去。

日复一日,Tony发现这个工作与原先的想象有天壤之别。他发现,自己虽然喜欢会计这个职业,但目前所处的平台实在难以令人满意——公司无培训系统,上升通道任人唯亲。在岗4年,职位和工作内容几乎一成不变,培训机会很少,个人能力难以提高。此外,公司会计工作操作不规范,自己不能提出异议,还要违心地去执行。

在日常工作中,Tony不但要面对原始、枯燥的会计数据,还要跟公司内外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审验纷繁复杂的各类票据凭证,接受咨询,听取意见,做出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是同意报销的喜,不给报销的怒,看似平时朋友不少,但冤家更多,工作中也要经受内外层的巨大压力。

作为会计,公司里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则:嘴巴要紧,不能多话,和别的部门的人不能过于亲密。因为财务机密掌握在手中,老板不喜欢话多的人。时间久了,本来活泼开朗的性格慢慢地变得沉默寡言。

Tony说:“我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选择了这个专业。也许我讨厌的不是财务工作的本身,而是每天机械化的登录账务处理,核票据,成天与一堆数字打交道,一遍一遍地核,生怕出差错。年终决算的压力空前巨大,面对铺天盖地的工作量,我开始了超负荷的运转。我已经连续工作了3个昼夜了,好累!”

Tony也曾找其他工作机会,但他发现,基础会计在市场上已经饱和,很难找到理想职位。发出去的求职信少有回音。

专家建议:

做好规划,两条发展路径权衡利弊

我们发现,Tony的优势是好学、上进、开朗、耐心、注重细节、善于合作、主动学习能力较强,不足之处是缺乏意志力,比较情绪化。目前他的困惑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基础会计在市场上趋于饱和,择业竞争激烈,发展前途渺茫。

其次,个人职业技能较弱,无特长,核心竞争力不足。就职的公司会计操作不规范;工作内容仅涉及一些初级的会计核算,掌握的会计技能不够等。

再次,人际关系有压力。一方面是重复、机械的工作,另一方面是复杂的人际关系要应付。

基于深入的沟通和职业测评,我们认为Tony可以考虑以下两条条发展路径:

出路一:向高层次、专业性财务职位发展

Tony的职业资本,包括专业、经验、技能主要还是集中在会计职业,他自己其实内心并不排斥这个工作的,不然不会4年来始终坚持在这个职位上。目前的问题主要是所处的职业平台不太有利。虽然基础会计的确在市场上趋于饱和,但高层次的会计人才却非常紧缺,拥有CPA证书的高级人才依旧是会计事务所的宠儿,这表明会计这一职业并非没有发展前途。Tony可以立足本行,制定向高层次、专业性财务职位发展的行动计划。

行动方案:

第一步:离开当前这家公司,寻找更有利于积累职业资本的发展环境。可以将求职目标锁定在大中型企业,切入的职位是初级会计。刚开始工资可能没有现在高,只要企业文化氛围和职业环境对自身发展有利即可;

第二步:考取CPA证书,全方位掌握会计职业技能,为向会计高层职位发展储备能量。具体内容包括:

1、掌握会计工作流程中的所有工作技能。学会根据会计信息分析企业和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平时要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精学税法。

2、争取在2-3年内通过CPA考试。

3、持续学习英文,多阅读管理类的书籍,必要时可参加职业经理人的培训,既可增长知识,又能发展人脉。

出路二:自主创业成为小业主

职业规划师与其一对一的深入沟通发现,Tony有着强烈的创业愿望,希望自己能够经营一家书店。但是就目前来看,Tony的职业现状与该目标的距离相差甚远,但只要有足够的成就欲望和进取心、事业心,也不妨作为发展方向之一。在这个职业方向上,Tony的优势是熟悉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劣势是不了解图书销售行业,缺乏经营管理经验,个人资金的准备也很不足。

行动计划:

可以考虑应聘于一家较大规模的图书销售公司,担任财务会计。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前提下,注意积累行业相关信息,掌握公司运作的细节,为日后经营书店打好基础。同时注意在这一行积累人脉,对资金的准备也要列出计划。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先尝试开网上书店,前期减少创业风险,日后再转为实体店。

案例启示:读懂职业特性,寻找自身位置

Tony作为一名基础会计,其职业困惑在同行业的从业人群中有一定代表性。Tony的案例可以启发职场人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 市场大势≠个人发展形势。Tony之所以对会计工作信心不足,理由之一是市场上基础会计趋于饱和,加上求职效果不佳,感到前景暗淡。需要提醒的是,外部市场环境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市场大势并不等同于个人发展形势。对于Tony来说,只要有机会得到进一步的技能提升、职位晋升,完全有可能朝高端会计职位发展,成为市场上受青睐的人才。

◆ 兴趣并不代表能力。很多人都像Tony一样,有过一段工作经历,善于思考,兴趣广泛,且年轻,易受外部环境的干扰。需要提醒的是,兴趣不代表能力,对某一特定职业有兴趣并不意味着能干好这个职业。只有同时具备兴趣和该职业所要求的能力时,才能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在任何情况下,制定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行动方案才是走出困境的有效方法。

◆ 读懂职业调整心态。财务工作的一些特点是众所周知的,比如工作按部就搬、重复机械化、要严谨细心、要为人沉稳、要谨言慎行,年头年尾存在周期间忙碌,在入职前有必要了解清楚,在读懂了这个行当后再投身其中,有助于心态的调整。

春节长假即将到来,财会工作人员不妨借长假之机,好好梳理自己的情绪,放松心情,释放压力,调整心态,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Tips:专家介绍:洪向阳 资深职业规划师、实战派生涯管理专家。

向阳生涯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首席职业规划师,中国职业规划师(CCDM)认证培训导师,JCP超级规划家主讲导师,向阳生涯规划与职业定位理论创始人,2009中国就业与职业规划高峰论坛组委会副主席,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首任会长。美国APT(Association of Psychological Type)心理类型协会和APP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出版社MBTI认证施测师。

职场新人:你是“草莓族”吗?


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朝气蓬勃、踌躇满志,但面对工作压力或遇到挫折,不少人便如草莓般经不起磕碰,一碰就烂,一压就扁。

职场新人 压力面前当逃兵 “同学们都羡慕我一毕业就找到了工作,收入稳定。可这几个月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鸭梨山大"啊! ”一说起工作,就职于合肥一家国企的周韵难掩焦虑。周韵今年研究生刚毕业,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于入职3个多月的她来说,这份旁人艳羡的工作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得心应手,“我大学念的是英语专业,和现在的工作根本联系不到一起,做工资报表、安排培训什么的,全部都要从头学,每天都小心翼翼,生怕犯错。 ” 与周韵的“小心翼翼”相比,已有2年工作经验的张娟燕更愿意用“步步惊心”来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 2011年从芜湖某高职院校毕业后,张娟燕留在了当地一家婚庆公司做婚礼策划。 “起初是因为感兴趣,跟着一位熟人入了行,再加上就业压力大,当时想着能有份工作就挺不错了。 ”张娟燕告诉记者,现在的年轻人对婚礼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给客户策划一场满意的婚礼,熬夜加班是常有的事,甚至有时候睡得好好的,想到了一段好的配乐便立刻爬起来。 “最难的是在公司与客户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让公司获利,又要让客户满意。 ”张娟燕说自己有时候会哭,想着实在熬不住了就辞职。 “压力大,吃不消,还很难养活自己。 ”面对工作压力,在省城做了四五个月保险(放心保)销售的俞辰选择了辞职。俞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业务跑得不算好,每个月拿到手的钱2000元不到,除去房租、交通费、伙食费后所剩无几。从小没吃过什么苦的他撑了几个月后,还是选择辞职回了铜陵老家。由于家境不错,心疼孩子的父母也默许了他在家待业。信心满满、光鲜亮丽地进入职场,却因难以承受压力和挫折当起了“逃兵”,选择频繁更换工作甚至待业在家,“草莓族 ”成为抗打击能力较弱的职场新人的“标签”。 缺乏定力 这山望着那山高 “换了几份工作,却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越来越迷茫。 ”说起这几年的工作变换,25岁的淮南青年小谈十分苦恼。小谈大学毕业3年换了4份工作。 “毕业那年在招聘会上签了一家国企做内宣,半年后跳到另一家国企,随后又换了2家企业,目前在这家地产公司做策划,感觉一直没有安定下来。 ”小谈表示,自己频繁更换工作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离家远、工资低、加班多、压力大等等。 毕业于北京某高校的杨鲲,在职场经常“见异思迁”。 2011年,结束了“北漂”生活的杨鲲回到安徽老家,先后做过培训机构老师、网站美编、地产顾问、行政助理等,但每份工作的时间都没超过2个月。“每次辞职都是他主动提出来的。 ”杨鲲的母亲给记者列举了儿子辞职的原因:在培训机构当老师的时候,觉得老板没品位,跟着他后面肯定没前途,辞职了;在网站当美编设计网页,要经常加班,觉得公司摧残人,辞职了;当行政助理没2周,因为老板让他打开水、整理办公室,觉得大材小用,又不干了…… 合肥一家银行的人力资源部赵经理表示,像杨鲲这样“眼高手低”的职场新人,他们也遇到过。一些职场新人总觉得自己没有被重用,但当你真有重要任务给他的时候,又不一定能扛得起。事情没有办好被领导说两句,有些新人就会生气,有些干脆辞职走人。“工作上缺乏定性,容易"见异思迁",是"草莓族"的一种典型表现。”咨询师分析,“草莓族”的家庭物质条件通常较好,许多人是独生子女,从小受父母呵护,因此很少有真正不顺心的事。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又多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以致他们应试能力强、社会适应能力弱,业务水平出色、心理素质较差,碰到压力甚至是很小的挫折就会像草莓一样“一压就扁”。 调整心态 扬长避短做达人 职场“草莓族”,原本是流行于台湾的一种称谓,用来形容年轻人像草莓一样,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但承受不了挫折,一碰即烂。 “草莓族”明显特征包括:很难融入新环境,较难适应集体生活,不善于团队合作;面对工作竞争压力,心理承受力差;工作主动性及积极性均较差,面对挫折,缺乏化困难为动力的能力。年轻人如何去掉“草莓族”的标签,尽快融入职场生活?咨询师建议,年轻人特别是职场新人要学会抗打压,增加自信。同时,要学会适当宣泄,及时调整心态,遇到挫折找个合理的方式,让自己发泄一下情绪,梳理好心情之后再投入工作。她表示,职场新人面对工作压力,只能咬牙挺住,逃避和退缩都不是明智之举,千万不要为了逞一时之快轻言放弃。职场不是家庭和学校,不是任何错误都能得到谅解和安慰,年轻人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学会正视自己,调整心理预期,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不断磨炼、积累、提升自己。 “拒绝当"草莓族",要学会扬长避短。 ”刚从大学毕业走向职场的新人,虽然抗压性低、稳定度低、实际操作能力差,但他们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拼劲、闯劲。职场新人要“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学会与管理者沟通,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单位的发展,激发自身潜能。 ”“走上工作岗位后,人际交往能力的发挥是融入社会环境的关键。 ”初入职场,要学会多跟别人分享看法,多向工作经验丰富的人请教,多听取和接受老员工的意见。此外,由于就业压力增大,年轻人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有很大的偶然性,可能这时候还没有明晰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规划,因此适时作出合理明确的职业规划,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显得更为重要。

你觉得是什么阻碍了你的职场晋升?


身处职场的人会有很多困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但在职场发展还是屡次受到阻碍。那到底是什么阻碍了发展的脚步呢?是没有足够稳固的人脉?还是自己的付出无法得到肯定?又或者是自己的发展漫无目标,处处被人算计。职场如战场,即使自己已经进入社会,也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自己的经验。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是什么阻碍了你的职场晋升吧?

与权力派斗争

虽然公司拉帮结派是不好的现象,但是在一些大型公司,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巨大竞争关系,难免形成利益集团,为各自的利益明争暗斗,职场新人切忌卷入“内斗”旋涡,即使身不由己被卷入战阵,为了自身的利益考虑,也千万不要加入对抗权力派的行列,安心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好,千万不要急着站队,把对公司不利的传言置之不理,以免被煽动派利用。

泄露公司未开展的工作

每一位员工都不要把公司内部的机密传到外面去,尤其是当公司政权倾全力推展一项秘密的作战计划,这项计划尚未引起同业间的注意时。公司原本打算秘密地进行,以便取得先机。这样的秘密计划一旦走漏风声就前功尽弃了。公司上上下下都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每一位员工无不提高警觉以免消息走漏出去。如果你不小心泄露了机密,非但晋升无望,还可能直接被降职或辞退。

爱面子,不喜欢出头

国人做事情讲究低调,但在职场中,太多低调倒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心里有想法不去表达,老板就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为这个项目思考了多少贡献了多少他们也就无从得知,久而久之,你就变成了一个只知道埋头苦干的老黄牛,你自己累得不行,功劳却全是别人的。这个时候,低调就会导致没有人会认识到你的价值。再者,团队合作太过低调,老板也会认为你不具备领导潜力,自然不会给你升职。

很多人在职场工作,从来没有加薪,也很少有晋升,但是如果自己都不去主动规划和争取,别人又怎么会帮你?所以,阻碍你职场晋升的原因可能包含以上这三点,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分析自己的不足,才能寻求改变和突破。

《职场低薪族:你的价值其实被低估了!》由职场百态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职场百态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你对职场礼仪的理解”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