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人们更看重自己在优秀圈子中的能力和特色,谁还在职场同事圈子里较劲呢!当你发现这一点,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最近学校在进行三年一度的内部聘岗,小静密谋准备换岗。在经管系一直做辅导员的小静,工作非常认真努力,跟部门领导配合的很好,屡屡获奖,觉得领导就跟哥哥一样照顾自己,职称也和部门领导一样高了,同时跟其他部门的同事关系也都保持的不错。在几年前第一次聘岗时,部门领导对小静说:“小静啊,你一直做的都挺好,也30岁了,你可以试试去聘院办的办公室副主任吧。”小静顿时觉得领导的话极有道理,再加上貌似其他系的领导也在让自己手下的辅导员去聘,看来这是个向高层领导展示的好机会。虽然在聘岗答辩的准备过程中有过一丝犹豫,但身边的同事也都觉得她的能力和人品足以胜任这个岗位。小静就在领导和同事的双重鼓励下,准备自信地去答辩。>>>>

就在当天等待答辩时,小静发现其他系的辅导员并没有来答辩。小静觉得有些不对劲,问自己部门领导还要不要去聘,是不是貌似已经内定了?领导说,去说说呗,反正也是向上面展示自己的机会。小静去了,在答辩时,能明显看出学生工作系统的王领导脸色很难看,因为小静是从这个系统往外跳,跳到院办系统。院办的张领导提问时颇有挑衅的味道,让小静猜到自己这次八成是当了炮灰。小静觉得这也很正常,以为是有可能部门内定,所以故意刁难聘岗者走个形式。但让她万万没想到的,答辩完回到办公室跟同事和领导吐槽时,部门领导居然说:“领导王和领导张他俩有过节。”小静一听,感觉就像五雷轰顶,内心极其愤怒和委屈,很想骂:“你玛,整死我啊,你明知道还让我去聘,这不是让我去送死吗?这还能有好印象!” 但还是忍住了。自己最信任和为之卖命的领导坑了自己,小静领教了人心不古,太可怕了。

果然,之后的两三年无论小静再怎么努力,都是由于报到上面时被鸡蛋挑骨头,或者开大会小会时,领导也会含沙射影地说有些老师不专业,没定力,总之再没给过小静任何优秀。在小静低沉的那两年,有的同事会略带讽刺的口吻劝她:“你看咱俩最后都拿一样的钱,你那么努力有用吗?还不是领导想把荣誉给谁就给谁。” 小静不反驳,也没多说什么。小静说那几年自己尝到了什么是忍辱负重,但为了不让自己继续被负面情绪折磨,被边缘化,学了一些心理学来调节自己,后来幸运地碰到生涯规划,彻底明白了为什么会翻车,同时也通过对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等进行梳理,认识到其实自己并不适合走管理的路径,也让自己释怀了许多。学过生涯的小静已然知道自己的积累是可迁移的,等风来,总会再飞起来。痛定思痛再出发,小静结识了兴趣和个人成长的圈子,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找寻特色。让自己的生活过的丰富多彩,走出了彼时聘岗的阴影。>>>>

这次聘岗,小静提前收集信息,找想去的部门和领导聊,说明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但同时也做好了走不了的心理准备,并预备了Plan B。由于学校为了稳定,有些部门决定不再多设岗,也包括小静想去的部门。小静在第一时间获悉后,机警地发现了还有其他岗位是比现在的岗位更好的。刚好那边的领导新上任,正需要一名干将,在看了小静这些年积累的荣誉和能力证书后,果断把人要了过去。这次逆袭让周围人都羡慕不已,包括之前讽刺自己的同事也酸溜溜地嘀咕:“怎么没人抢我呢?”但只有小静知道自己这次成功绝不是别人眼中的运气好,自己背后承受和付出了太多。如果说幸运,那也是在人生的拐角处转弯成功,找到了适合的领域,坚定了自己的方向!

小静在职场的成长让我想到了杨绛先生的一段话:“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妒忌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小静不得不承认虽然自己从没得罪过谁,但在职场把领导当哥哥,实在是期待过高,所以在“被坑”之后痛苦不已。但小静做的好的地方就是没有继续沉沦,也没有到处去说领导坏话,那样只会对自己更不利。当我们不能被温柔对待时,需要学会的就是总结反思,领导重用你时,你就努力好好干,不待见你时,你就潜伏好好读书,积累能力,再等机会。

有个小故事挺有意思: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问师傅:“师傅,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师傅闭着眼睛,隔半天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回到公司,一个人就递上辞呈,上面写着:回家种田。另一个却什么动静也没有。10年后,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加上品种改良,居然成了农业专家。另一个留在公司里的,渐渐受到器重,已经成为经理。有一天两个人遇到了。“奇怪,师傅给我们同样‘不过一碗饭’这五个字,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日子有什么难过,何必赖在公司?所以辞职。” 农业专家问另一个人,“你当时为什么没听师傅的话呢?” “我听了啊。老板说什么是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师傅不是这个意思吗?” 两个人又去拜访师傅,师傅闭着眼睛,隔半天又说了五个字:“不过一念间。” 显然小静选择留在了单位,并没有想着怎么报仇雪恨,干掉领导,相反她混圈子、开眼界,过得更丰富。就像古典老师说的,职场的山已经平了,人们更看重自己在优秀圈子中的能力和特色,谁还在职场同事圈子里较劲呢!当你发现这一点,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精选阅读

没有了眼前的工作 还能做什么?


所谓职业规划,最直白的解释就是搞清楚我是谁,我要到哪里,我在哪里,我有什么。然后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坚持下去。人生职场不过30年,而这三十年的职业规划就像是三张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如果每个阶段的时间和内容对应得很合理,你的职业生涯就会事半功倍。

萧东楼 《猎头局中局》

周末一直在家看萧东楼的《猎头局中局》,表面上来看这是一本典型的商战小说,明争暗斗、战火纷飞、你进我退、左躲右闪,在这些职场小说换汤不换药的套路中,我似乎从东楼的文字下,俯视到了一个职场全景,同时发现了一个诡异的自己,钻在书页的旁边,试图看到这些纸张背后的一些门道。

与其说这是一本商战小说,不如说这本书从猎头这个第三方的角度,高屋建瓴的让我们穿越职场高层的硝烟战火中看到黎民百姓的小日子,并从男一号萧东楼评价选择候选人的条件和眼光中,从镜面看到了很多个好像自己的别的人。他们有的没学历有经历,有的谎报信息来应聘,有的职场十年成就业内霸主,有的宦官亲信打入人民群众。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是萧东楼笔下的一名候选人,在他的评价和指点下慢慢看清自己的问题,也看到了更多人的问题。

所谓职业规划,最直白的解释就是搞清楚我是谁,我要到哪里,我在哪里,我有什么。然后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坚持下去。人生职场不过30年,而这三十年的职业规划就像是三张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如果每个阶段的时间和内容对应得很合理,你的职业生涯就会事半功倍。

这是萧东楼和罗拉说过的一段话,却一下子让我想起了前百安居现阿里巴巴副总裁卫哲的职业生涯。在他第一个十年当中,他发现自己缺乏财务知识,便放弃了高薪和有司机接送的日子,到了普华永道做一个普通的咨询顾问,为的是在这里系统的学习全部的财务知识,学习真正的商战当中活的现金流问题,来弥补自己在财务方面的不足,从而为其日后的高管职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前十年中,大部分人每天在纠结自己工资少,工作累,经济危机一来,忙着出去趴活兼职,却发现自己除了本职工作没有什么特长可以糊口了。因为我们长时间以来将工作当成了唯一,不断的付出并索要回报,当我们逐渐被枯燥而反复的工作榨干的时候,回过头来却发现自己孱弱而萎靡的身躯,好似残花败柳,无力与世界抗争任何。

每个人都有毕业入职的那一刻,都有信心百倍阳光青春的年华,当我们步入社会伊始,总是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拼命学习来提高自己。但是第二年,第三年呢?我们开始看到职场的黑暗,开始学会明争暗斗,开始看到投机取巧能赚钱,于是慢慢走上了这条嗜血的饿狼之路。整个征程中,我们从未回头看看自己时候还有什么不足,是否皮毛不够漂亮,是否身姿不够挺拔,是否奔跑速度不够迅捷,是否技能掌握不够全面。于是,我们从一个健硕的青年,慢慢走向了一条死胡同里,越来越窄,越来越饥饿但却竞争越来越多。殊不知生命中有许多宽广的河流都可以流进最终的海洋。

在经济危机浪潮中,翻阅网络职场BBS板块,很多人都在讲如何在经济危机中省交通费,省饭钱,但是吃饭坐车这种事儿,能用多少钱,又能省下多少钱呢?很多人为每个月省下500块钱总额而沾沾自喜。而那时,我的一位师兄却以三倍薪水光荣跳槽,几十万的年薪让我们决定砸他一顿特大餐。他大学读计算机,研究生读计算机智能,在著名跨国公司实习了半年即将入职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有知识漏洞,便放弃了18W的起薪和即将到手的各种优厚福利,回到学校,申请延期一年毕业。这一年,他转战于商学院,金融系、并蹭课在哲学和中文这种与他工作毫不相干的学科。一年之后经济危机,他的底薪比去年要低很多,但是几个月后便在经济危机的浪潮中,三倍跳转,凌空一跃,让所有人措手不及。师兄手里有一张资产负债表,他看到了自己的负债,并下决心开始恶补,而坚决不看损益表。而我们是否能够做到呢?

其实我们可以想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如果没有了眼前的工作,我们还能做什么?兼职写专栏?你文字功夫和思想精髓如何呢?网络开淘宝店?你想卖点啥?有进货渠道吗?给小孩当家教?你还记得课本长什么样吗?在网上给网络公司灌水赚钱,这灌一个才几毛钱。遥想名博好友24岁的大鱼帅哥,每月各种汽车行业专栏撰稿费最少保底5000元儿,而且每天耗八小时的主要工作也不过5000大米,而他本身也是一个勤俭节约的好青年。因此当他觉得自己需要充电的时候,便大踏步的辞职游走他乡了。而我们的名人老徐的例子就不用讲了,导演、演员、作家、杂志出品人,她不断的尝试不同的领域,让自己完全跳脱了偶像新生代的小圈子,将生命带入了完全不同的境界。对于他们来讲,在工作的前十年,不断的尝试新的事物,发现自己的潜力、弥补自己的不足,尝试努力让自己干成一些不同的事儿,最终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才能为第二个十年打下稳固的根基,让自己在第二个十年毫不犹豫大踏步的往前走。

长江与黄河,它们路径不同,但却殊途同归大海。我们的生命也如同一条河流,不是要流向坟墓,而是要流向宽广深邃的海洋。在刚刚起步的那些年月,如果眼前的这条河流被阻挡,你是否能立刻转战其他支流,越流越宽广,最终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主航道?

当自我被压扁以后


有这么一类人,在职业发展中总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他们漫无目的地活着,内心似乎被掏空了一样;他们也在努力地寻找着兴趣,但是总也提不起兴趣;他们甚至说不清自己的情绪状态,时而焦虑,时而忧伤。

我把这类人叫做:自我被压扁的人。

很多人都没有自我。有人被父母限制和束缚地没了自我,有人被教育禁锢地没了自我,有人被骄纵地没了自我。总之,当一个人错过了自我发展的最初时期,而且还没有发展出来独自寻找自我的能力时,痛苦,就开始了。可悲的是,很多人只有开始,终其一生。

我的咨询中,这样的案例并不少,甚至是最多的。有时候,生涯咨询师就做着帮人寻找自我的工作。刘欣就是这么一位,来做咨询的时候,他刚刚辞职。

26岁的年纪,毕业后就进入了国企,而且专业比较对口,学的是化工,在制造业做业务员,收入也还可以。本来有着令人十分羡慕的工作,但是偏偏刘欣就是不喜欢,他说年轻人受不了企业里那种压抑的环境,整天感受不到一点活力,工作没热情,除了不喜欢结果导向的业绩要求外,和上司关系也不好,同事之间关系也比较疏远。人多事少,工作清闲,但心力憔悴,迷茫痛苦。以至于忍受了两年后,居然有了“上班病”:一说上班,就心情沉重,抓耳挠腮。

确实受不了了,辞职了。找到我的时候,还和自己的女友分手了。“她是个好女孩,一直都很支持我,是我不好,最近特别焦虑,老发火,还是分了算了。”刘欣怅然若失。

听了这些描述,我基本就可以断定了,刘欣是个自我被压扁的人。特点有三:方向不明,做过抗争,最后的决绝。为什么?因为他从没有让自我充实过,于是才会方向不明;又因为自我不够强大,所以抗争无效又是必然;最后,自我虽被压扁,但并未完全消失,只是有时自我会变形,与环境产生激烈冲突。也可以预见,如果自我不被发现,这样的冲突还会继续,直到有一天自我意识被彻底淹没或者真正成长起来。

那么他的自我在哪里?在过去的兴趣和未来的愿景里。

我们一起分析了刘欣的兴趣,发现他竟然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会弹钢琴,英语很好,初中时就做过一个网站,还特别喜欢公众讲话。难怪了,这样的人在国企,人多事少,浑身的能量用不出来,不郁闷才怪呢!

有没有想做点什么?方向?目标?都没有。刘欣说:也不是一点没有想法,但是我的想法总也很难实现,我真的觉得太难了,我不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我只是觉得有些事情很好玩,比如做一个网站,比如做主持人,这真的能作为一个职业吗?和专业也不对口啊,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

我听出了纠结:一方面,希望满足社会的期待:专业一致、稳定、靠谱;另一方面,又希望真正做自己想做的事。于是,他就会在这两者之间奔跑,忽左忽右,闪烁不定。直到被挤压到一种临界状态的时候,忽然就十分强劲地反弹开了。但是反弹之后,又不知道该如何守住自己的领地,因为不清楚自己该要些什么。知道要做自己,却不知道自己的样子是什么。

就像是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是社会价值观影响和教化的自我,一个是真实的自我。一直以来,社会自我总是占据着舞台,真实自我总被打败,即便有一天,真实自我占了上风,把社会自我踢下了台,他也会站在台上不知所措。

自我是无力的,想要坚持自我,就要先让自我有力量。我帮刘欣做了这么几件事:

第一件,通过环境认可和内在挖掘产生自信。

具体做法就是朋友圈求赞,看看别人眼中的你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作业了,但是却让刘欣收获很大,他告诉我,在别人眼里,他竟然如此阳光和快乐,毫无阴郁。而且,让他意外的是,竟然平日不怎么联系的朋友也不吝辞令地给了他很大的鼓励。于是,我又帮助刘欣一起挖掘他的才干,发现那些让他有所成就的一贯模式。

这是第一步,微风拂面,让他那个摇摇欲坠的自我先站稳脚跟。

第二件,唤醒梦想的能力。

咨询中,总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咨询之后兴高采烈,下次咨询发现又蔫了。这是因为现实环境的力量很强大,简单地通过别人的有限评价来赋能,是达不到目的的。况且,赋能不是打鸡血,自信不是为了自信。当自我被压扁以后,只有唤醒梦想的能力,自我才会重新长大。

我就给刘欣留了另外一个作业,找一个本子做“梦想笔记本”,本子从前往后记录点滴的梦想,尽量详细和具体,从后往前记录为梦想所做的事情和准备。每周拿出来看一看,想想一下梦想实现的景象。慢慢地,梦想会让你更加热爱生活。当自我被压扁以后,要用梦想给它充充气,慢慢把自我养起来。

第三件,调整角色,活得不再拧巴。

我注意到刘欣对自己辞职之后的空档期特别不适应。这也难怪,在职场上,即便再闲,也是有工作环境的,而空下来会因为自己不被需要而让人更加失落。并不是没有事做,而是缺少动力和约束。我和刘欣一起列举,发现了很多他特别做的事,甚至多的让他做不过来。我们又做角色分析,刘欣忽然就发现了自己最重要的角色是新工作的开拓者,相应地,角色重心找到了,事情的轻重缓急也排列出来了,计划,就在眼下。

第四件,打败小鬼。

从认可自己,到养大自我,到实现自我,这似乎是一个顺利流畅的过程,可是我也知道,一定没那么简单,当自我被压扁之后,是要经过几次摇摇晃晃才能站起来的。

刘欣说出了自己的顾虑:梦想的实现都是不可避免要涉及到其他人,也会有一些风险,担心自己的选择会带来后悔和遗憾。没有什么事是完美的了,越是投入不足的事情,遗憾就会越多。在自我不那么坚定的时候,各种怀疑就会像小鬼一样出现,稍有不慎,自我又会被压扁了,甚至是一蹶不振。这样的结果更可怕,从此,给了自己一个“努力过,但不成功”的借口,那就彻底废了。

我教给刘欣一种排除干扰的方法:一张白纸,一分为二,一边写下自己内心小鬼的声音,一边写下自我的应对。有两种结果:一种是自我战胜小鬼,那就大胆去做吧;另一种是自我不能打败小鬼,那也就做一个决定,不管最后怎么做,总算接纳了一个高风险的判断,自己也会为此负责了。

这几件事情做完,自我就真的站起来了。我告诉刘欣:真实自我并不是完全地为所欲为,对自己无限放大,而是要在社会的规则和框架下获得自己内心的最大价值。

我们经常会以心灵鸡汤的方式放大“梦想”、“勇气”、“信心”的作用,其实,所谓梦想,就是不断坚持自我,走在实现的路上罢了。当有人说到梦想的定位困难时,他们是把“自我”弄丢了。而只要有勇气,做成一次,哪怕一次,就有了坚持自我的能力,梦想就会慢慢给自我充气,让压扁的自我站起来。

作为职场新人,这些事情千万不能做


初涉职场,人人都想“加速”,期盼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尽快取得升迁机会。但是,一定要正确对待“加速”,不明智的“加速”会演变成“减速”,让人后悔莫及。在此,职场专家提醒,作为职场新人,以下这些事情千万不能做,下面和小编一起具体了解。

过度强调自己的能力,工作热情虎头蛇尾

很多职场新人初涉职场,对于自己的第一份工作都是充满了热情,这是好事。很多人员流动率低的公司也会每年固定招新人,这是为了在“死水”一般的职场中注入朝气蓬勃的“活水”。

因为是第一份工作,很多有志青年都特别希望大干一场,展现自己非凡的能力。会觉得职场中的同事和上司都在密切地关注自己的行为,会铆足了劲儿想做一件让周围的同事或是上司另眼相看的事情。职场新人对工作有热情,有远大志向是非常值得表扬的事情,但关键的问题是,超出标准值的热情是很难维持下去的。尤其是你带着巨大的期待立志在职场中一显身手,但是实际上你每天的工作都是基础性而且重复性较高的工作的时候,你这份超出标准值的热情是很难不被消磨殆尽的。

对于初入职场的新人,你的前辈或是上司对你的期待是不要犯太多错误,做事踏实,勤学好问(在不影响他人工作的前提下),能做到就可以了。

所以刚进入职场的时候不要过度的展示热情和能力,越到后面越松懈没干劲,这样会给人非常不好的印象。一个有能力的人知道如何保存自己的实力,也懂得怎样计划性的展示出自己的实力,展示能力应该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而不是不断消减的过程。

盲目热心,好为人师

刚刚进入职场的同学在某些专业技能上会比较强,比如说外语类专业的学生。当同事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可以适当地帮助他们完善,但是别人不需要的时候不要硬去指导。

你的专业能力在职场中有大把的机会可以展示出来,所以不要为了证明自己而去凸显别人的能力低,这是情商低的表现,没有什么好值得自我陶醉的。

追求个性,自以为是

职场不是你展示个性的舞台,职场是共生互助的平台。在职场中,不要任性地追求个性,不要按自己的喜好来做事。要知道,在职场中,一个人是不可能独立完成所有的工作的,需要整个团队一起运作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收起你的个性,学会顾忌别人的感受,你才有可能在职场中获得团队其他同事的信任、支持和理解。

比起个性,在职场中树立可靠的形象更为重要,让他人对你产生信任感是一项重要技能。而且信任并不是你所想象的那么主观的东西,关于信任有人总结过一个公式:

信任=专业技术能力×可靠×亲切感÷自我取向(考虑事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的思维模式)

学会将信任公式中的分母(自我取向)不断降低,将分子(专业技术能力,可靠,亲切感)不断提高,才能赢得周围同事的信任。

不会主动找事情做,习惯被动做事

很多职场新人进入职场会心安理得的做“新人”,觉得最初的阶段学习就是全部。根本不会找事情做,眼里也看不到哪里有什么事情可以做。

其实前辈们每天工作都很忙,就算是这样他们都不好意思开口找一个很闲的职场新人帮忙做事。你闲着也是闲着,不妨去问问前辈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只要你有心,就会发现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而你帮助了前辈,前辈也会在工作上教你一些实用的技能,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把姿态放低,眼力劲儿提高,你会发现你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职场新人。

为人处世不懂变通

进入职场之后,你慢慢的能够体会到工作之所以困难并不在于工作内容本身,而是因为工作背后的人千差万别,由此导致工作变得复杂、困难。

跟人打交道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情,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要学会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在职场跟人打交道你要学会灵活变通,学会分析每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也许你喜欢黑白分明的世界,但职场不是非黑即白世界。这些客观规律不会因为你个人的喜好而有所改变。不要用你的那套好恶标准来给周围的人贴标签,不要用死板的交际方式来跟人打交道。

职场中哪些事一定不能做?


社交是在职场上毕业可少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职场社交法则,希望能够帮到您!

职场中哪些事一定不能做?

1、工作中如何化解同事之间的矛盾?

1)、距离产生美,就算是关系很好的同事,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同事们可以一起吃喝玩乐,但不谈任何实质性的问题,更不用说坦诚相见了。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矛盾。 但至少试着和同事相处融洽,找一个通常态度好的人出来喝杯茶吃点东西。 以工作的名义,询问他如何与人际关系打交道,听取他的建议。

2)、宽容忍让,学会道歉,更重要的是把挑衅的语气改一改。

同事之间的矛盾是正常的,你可以主动要耐心,别人的更体贴,用你的真诚可以轻松地化解矛盾。有时甚至前后矛盾和同事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每个人的心情不是很好。因此,适当地改变了语气,多了几分尊重和友谊。

2、不顺心时用哪种方式能摆脱困境?

1)、十句里要有九句真话,这样说一句假话才有人信。

你在撒谎说好,就必须保持低调。职场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环境中,竞争的环境,但是环境的利益交换。但在职场中,你有欺骗越来越少卧。这是它的悖论?不,它不是,它只是更加辉煌的唯一技能。真正的艺术不是艺术,就像在谈论无招胜有招了不少功夫的。

2)善意的谎言,告诉别人一切都会好起来,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安慰,对你来说是最安全的事情。

说真话并不意味着批评。有种情况我们必须撒谎。我们通常为自己找借口称之为善意的谎言。当人们自己无法确定时,总是喜欢问别人,而这种询问是毫无意义的,对人们来说,他们唯一想要的就是听到好话。

3,如何处理你的老板时,有分歧的意见?

1)、承认老板的智慧。决策者既然不是你,你就应该尊重别人的决策。

古语有云“在其位谋其政”,那么,不在其位自然也就不一定要“谋其政”了。决策者既然不是你,你就应该尊重别人的决策。推销自己有个过程,别人为什么不接受我们的意见,可能是我们自己之前的一些做法没能取得别人的信心和信任。何况,你不在其位,有一些信息未必是你看得到的。

2)成果的成功或失败,自己玩的老板,你可以撤退两个凳子,无需杞人忧天。

从实际的角度来看,你的工作是在老板的手中,公司的股票有多少你? 成功或失败,做老板自己的责任,在老板不听话的时候,你可以来回走动,不用担心未来。 一个企业有成功的机会,也有失败的机会,也许有时候,真的让你“无能为力”。

4、职场中哪些事一定不能做?

1)、认命和抱怨是失败的根基。身处一个复杂的环境不是你的错,但怨天尤人却是你的错。

失败者为自己寻找原因,通常有三个步骤,分别是“怨天”、“尤人”、“自怜”。将所有责任推卸给别人后,失败者就可以轻松的继续失败下去了。但怨天尤人能够让一个人脱离失败么?它只会让你在挫折里越陷越深。把责任都归咎在自己身上,反思总结出办法,这才是小人物职场求存的出路。

2)、职场里不要太过聪明,做事要藏拙,做人要露怯。

那些公认的聪明人,在职场中的命运往往不会很好,凡事都精明,遇事不吃亏,到头来却处处受人压制,成为人们打击嫉妒的中心。反倒是一些看起来笨笨的人,平时经常被人欺负,谁骗他都相信,可到了关键时候,这些人却永远是屹立不倒的。

同事关系不能被高估


昨天,下午有事,我和办公室同事某某联系了一下,就没去办公室。隔了一个多小时,又联系一次。两次都告知了我的行程。

同事关系不能被高估

职场十大行为标志暴露你的幼稚心理

但我四点过刚到单位,就有另一个同事找到我。说是到办公室没找到我,我办公室那个同事,他说他也不知道。

我听了,很是诧异。早上他因为喝多了,没来单位,我还帮他解释,说他在外面有点事情要处理。而他给人的感觉,就是我不告而外出,上班时间行踪不定。

我一直以为我们关系不错的,看来是单纯的我高估了。或许对于同事关系,本来就很少有值得起高估的。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有一位前辈告诉我,“同事关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因为你和同事一起的时间甚至可能会多过你的家人。”因为这样的熏陶,我一直很珍惜和身边同事的关系,觉得共事一场也是一种修来的缘分。

但事实上,除了珍惜外边缘,这句话是最小的两种理解的,他们只能责怪自己太肤浅了。

同事之间关系是最重要的的关系问题之一,那是说这种关系对自己可以影响到了很大。因为管理工作是人生最重要的是之一,既关系进行自己及家人的物质文化生活环境基础,也是关实现我们自己企业社会经济价值的精神追求。但也因为如此,多了更多国家利益纠葛在里面,所以它很重要,要如履薄冰一般小心应对。

与同事一起工作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但不一定与同一个人一起工作。 所以不要把同事看作像家庭这样难以接触的关系。 工作同事关系,更需要理性而不是感性。 毕竟,聚在一起的目的不是情感上的满足,而是追求物质上的丰富。

纵然有人因为共事而成为倾盖之交,一生知己。那也不是因为同事关系而发展起来的,同事关系只是媒介而已。

就像李宗盛唱的,“见多了合久的分,没见过分久的合了。”同事场上,来了自己又去,最正常不过了。就犹如那位谆谆告诫我的前辈,当年就是我们可以一起发展做过很多事,他也很关心我。但不需要一起进行工作时间之后,大家没有明显疏远了。近两年中国更是一个没了学生联系。

在单位工作时间久了,就很自然看清楚了很多人。彼此之间的交往,大到一个国家,寻找一个单独的个体,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即利益。 同事关系不能被高估,因为他们来自物质追求。

见多了因为一点利益就翻脸不认人的。也见过某某要被重用了,那些平时火热的人背后捅刀子的。也见过那些口口声声说着你好话,转身就向另一个人贬低你的。

有一句话,说是不能低估了对手,也不能高估了自己,因为这两样都会导致失败。同样,同事关系,更不能高估,一起喝酒的,不一定都是朋友,勾肩搭背的,不一定都会相互扶持。

最好的同事关系,就是平常心看到,做好自己的事,平等待人,既不热心过头,也不高傲清冷。

职场新人:一定不能做的12件事!


找工作不易,找一份自己心仪且薪水颇丰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大家都知道刚上班的人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尽可能的多做事。那么对于一个职场新人来说,被组织接纳最应该注意的关键点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整理总结的12件职场新人千万不能做的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工作时间不要与同事喋喋不休的闲聊

2、不管老板在与不在都表现一致

3、不要贪图公司的财物

4、时刻坚守对现在服务公司的忠诚度

5、每天都用一种积极的态度、良好的心情去面对你的工作

6、记住任何工作都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要知道,你所有的贡献与努力都是不会被永远忽略的。

7、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将不良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来

8、不要一到下班时间就马上消失,要对自己经手的每一件工作负责。并且让你的领导知道你在做什么。

9、对于给上司的任何建议或报告,都不要敷衍了事。严谨、负责、用心是每个上司都喜欢的工作作风。

10、不要看见功劳就想占为己有。

11、永远不要当一个没有思想的应声虫

12、千万不要妄想把公司布置得和自己的家一样。

荐书丨坚强工作 温柔生活


“如果不够坚强就无法工作 如果不够温柔就无法幸福”

——为此话感动 小雪荐书

这本书,是佐佐木常夫写给刚入职场侄儿的。以职业前辈的身份写的,教侄儿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想要拉开职业差距应该具备的思想、以及自己40年经验中,实战验证过的各种高效工作方式。本书曾荣获商务图书大奖的“最优秀作者奖”

佐佐木常夫是“工作·生活·平衡”的代表人物,在刚任领导职位时,妻子罹患肝病,他每日往返医院还要照顾自闭症的长子,生活的考验让他必须每天六点下班,以保证充足的时间照顾妻儿。

为此,他想尽一切办法极力改善工作方式,以最优异的成绩,晋升为东丽株式会社董事,两年后,再任经营研究所所长,这位平衡术的高手用独特的方法创造了事业,并迎来了妻子的康复。

所以,小雪推荐,来看看这位长者的工作智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你为什么工作?

你是否思考过这个问题?

对于刚刚步入职场的你来说,或许问这个问题还为时过早。但是为了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今后的漫漫人生,现在仔仔细细思考下这个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是30岁左右开始思考的,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不断持续思考,直到即将离开公司的今天,我才深有感触“人是为了更好的成长而工作。”

所谓的工作就是与人打交道,上司、部下、交易厂商、客户,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品格高尚的,有任性蛮横的,有强者,有弱者,又可以胜任工作的人,也有无法完成工作的人,有我们喜欢的人有我们讨厌的人,但是,我们几乎没有权利选择,共同做事的人。

所以,在这里郑重一句话:“即便如此,还是要……”

这是我在数年前阅读肯特·基思的《不管怎样,还是要……》那时他给我的感触非常大,我尝试着一边回首自己漫长的职业生涯,一边带着坚信不疑之情,稍稍体会了一下话语,请你先读读看:

1、人是不合理,不懂事,却又为所欲为的存在,即便如此,还是要爱人。

2、虽然做了一件好事,但很有可能因此招来他人的无端揣测,例如被质疑利己动机,即便如此,还是要做好事。

3、成功的同时会出现一些虚伪的朋友和真正的敌人,即便如此,还是要成功。

4、拥有正直老实性格的你不懂得如何提防他人,即便如此,还是要保持正直老实的性格。

5、人虽然会同情弱者,但只会跟随强者,即便如此,还是要为弱者而战。

6、一个人虽然真心需要他人的援助,但当你伸出援手时,很有可能被他攻击,即便如此,还是要帮助他人。

……

“即便如此,还是要……”我认为这是一句自我磨练的话,不要把它想的太过苦难。

当你走进公司精神抖擞的和同事说早的时候,是不是会遇到满脸紧绷着不给回复的人?对方的态度也会让你感到自讨无趣吧?可即便如此,第二天你还是要精神饱满的跟同事打招呼!

像这样,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积累“即便如此,还是要……”的经验,我们总会有所成长。我多么希望自己更年轻时就能意识到这句话的意思,所以带着一份诚挚的热情,我将这句话赠予你。

二、好习惯可以超越才能

你通常几点起床?几点进公司?上班途中,该不会有担心迟到而加速狂奔的现象吧?

如果有此类现象的话,是无法做好工作的。想做好工作的话,什么事都要提前一步行动才行!

首先要早起!起初,可能会感觉特别痛苦,但习惯之后就会好很多。我清晨5点半就会起床,醒来第一件事儿是做体操,走出阳台,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活动身体,身心都会变得更加健康愉悦。

7点半之前我会出门,因为这个时间段电车很空,我可以坐下来看报纸或处理公事,然后我一定会翻开笔记本确认这个月、这周和当天的行程,并写下当天需要做的事情,到公司后我会立即做好准备,以便随时接受工作的挑战。

如果有必须电话联系的业务,我会尽量在9点到9点半这时间段完成,虽然根据对方职业种类及地位的不同会存在些许差异,但这一时段最容易找到对方,过了这个时间,想联系的人很有可能因为会议或业务离开座位。

就这样,在同事进入公司之前,我已经顺利的完成了一两份工作,而且充满了干劲儿。如此一来,就能保证领先对手了。

会议记录不能在会议结束之后再整理,一定要在会议进行时就写好,当然,会议记录可能无法立即完成,但如果先写好大致内容,等回到座位后稍作补充的话,就已经能够达到向上级或部下报告的水准了。

像这样“提前一步行动”的话,不仅可以避免各种风险,而且还能获得更多益处。重点是,要将这件事变成你的习惯,比如说提前上班,就能比对手多出一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请试着把这习惯保持个十年八载,不断积累的话,你会比他人多出2000到3000小时的工作时间,而且还是不被旁人打搅的黄金时段,这恐怕可以为你带来远远超过3000小时的成效。

即便能力不如对手,但只要你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同样可以胜出,因为好习惯可以超越才能。

三、工作需要走捷径

最近貌似你都工作到深夜,趁年轻不顾一切努力是值得称赞的。但是,一味的工作不仅让人倍感厌倦,还会阻碍人的正常成长,这句话赠予你,请铭记——工作需要走捷径!

这句话的重点在于不能头脑发热,进一步说,就是在行动之前要先思考。比如说,当我们想起要联系客户时,常常会立即拿起电话,然而有时在电话挂断的瞬间想起,还有一件事告诉对方,于是我们只能再次拨通……假如,我们能够在打电话之前冷静想清楚,要告诉对方什么事,而是否还有其他的事儿等等问题的话,就会更周全。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例子,却适用于任何工作,想走捷径获得目标的话,在开始着手工作之前,一定要先考量清楚我要怎么做,我观察过许多部下的工作方式,那些太过冲动的行为,确实给他们带来了更多无谓的麻烦。

所以,在接到任务后,首先应该考虑,完成这份工作的话必须做哪件事。其次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工作都必须亲力亲为,你需要在脑海中做以下假设,不必亲手去做,但能够完成任务的方法有哪些。

另外,思考能够跟谁讨教工作方式,也是非常有效的办法。因为或许有些前辈曾做过类似的报告,那我们就可以把之前的报告借来参考,有时候,我们也可以直接套用前辈的报告格式,然后输入本次的数据就可以提交,这都比自己从零开始思考,会让工作尽早完。

总的来说,制定工作计划时,你要尝试探索一切可能来提高工作效率,我将这一过程称为工作从思考开始,计划一旦确定,你就要以截止时间为目标,一个劲往前冲,比起顺其自然的工作方式,这工作方式,不仅让工作尽早完成,还能有效提高工作的质量。

“时间不够,那就加班”或“勉强赶上期限即可”倘若抱有这种想法的话,工作绝对做不好,自身也得不到历练,最终你只能陷入长时间工作的陷阱无法自救。

所以,千万别忘记,工作需要走捷径!

四、和领导确认工作的原则

你接到上级的工作指示,按照自己的理解完成了工作,却发现上司要的不是这个。这样的事情,职场上经常发生。

为了避免类似悲剧,工作前一定要确认上司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原则上——开始工作前确认一次,工作到一半时再确认一次。如果能够按照这一顺序持续推进的话,并可以减少工作时间的浪费,

五、时间管理的本质

时间管理的本质是——准确拿捏事情的轻重,从工作时间管理这一立场出发,不管什么时候全力以赴的做法并不正确。

公司的工作就是杂务的总和。我曾经以5个阶段来判断部门所有工作的重要性,最重要是5。你会发现,重要性为5的工作几乎不存在,多半都是一些重要性为2或3的杂务。可是将最宝贵时间和精力耗费不重要事情上的人却大有人在。

所以,在面对重要度低的工作时,一定要努力思考快速,或压根不动手就能完成的方法。反之对重要度高的工作,就要竭尽全力投入最大心力的劳力,如此这般必然有强大的杠杆效果。

这里有一个故事,我曾经做过投资信托的业务,和两名业务员打过交道,其中一名每个月都约见我一小时,说许多许多话后就会回去。另外一个不常来拜访,但有什么重要信息总是通过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给我。前面的那位常常说“上司总让我做事要有效率,可面对这么多客人实在无法提高效率。”

但作为客户的我却并不感激他的拜访,因为我想要的是重要信息而不是与营业员见面聊天。所以他虽然非常努力的工作,但实际上混淆了事情的轻重,而他的竞争对手却在他,耗费巨大时间和精力拜访客户的时候,四处搜集最新的信息并及时让顾客知晓,如此一来,双方胜负瞬间揭晓。

常常有人问我,怎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大部分人期待的工作方法,都是一些类似日程管理法、期限工作法之类的小聪明。可是,即便掌握再多的小聪明也不见得提高工作效率,难道不是吗?因为在不重要的工作上发挥最大效率没有任何意义,准确拿捏事情的轻重,这才是时间管理的本质。

六、陪伴20年的工作搭档

我常常跟下属说:“写下来才会记得住,记得住才能被利用,利用后方可攒经验。”其实,我想告诉他们的是——如果不去掌握知识的话,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记事薄一本就够了,我会在一本笔记本中按照时间顺序不断记录,会议记录的后面,写上客户的销售额数据,空挡处加书本阅读体验,这样的做法不存在问题。

重温并确认笔记非常重要!通过反复阅读引发2次思考,那些被隐藏起来的意思或矛盾就会在此时被发现,例如,在清晨的上班电车中重读前一天的记录,目的是为了消化会议记录及参会人员的发言,然后会一边回忆一边思考,如此一来,昨天会议总结貌似有点不合理的疑问,便会闪现出来,等到公司后我就会与相关部门再次确认,有好几次对方也认为结论不太妥当,我们聚在一起重新探讨,将结论引向正轨。

重温笔记本最大的优点,还可以通过回顾之前的日程追踪自己的工作状态,一边重温一边反省。我常常会对自己的工作作出评价,例如“如果我在这个阶段,就把信息上报的话工作肯定更顺畅”“这点工作完全没有必要,我怎么会把时间和精力白白浪费在这上面。”

虽然是令人不愉快的过程,但这习惯却对我的成长帮助不少,所谓完美工作是不存在的,不管什么事情,只要仔细回顾,并能找到需要反省的地方,所以,我们必须一一确认这些地方,并将其应用到下次的工作上,通过反复回顾与反省人就会像攀爬螺旋梯一样逐步成长,现在我手上有20年的笔记,或许笔记本是我与自己持续对话的工具吧,在此衷心希望你也能够拥有这样的工作搭档。

浅析在职场上为什么不能做只会服从的“好”员工


职场上,很多人都会觉得领导就是团队的核心,只要自己服从领导的安排和命令就可以了,其他的都不需要做什么,这样一定会得到领导的赏识和提拔的。可是很多人在倾尽所有精力的工作后,却发现自己仍在原地踏步,无论是薪酬还是岗位,可谓是纹丝未动。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有些员工就算载听领导的话,能力再强,也容易被领导冷落、甚至无视。

因此,职场过于服从就无法顺利成长,也无法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所以我们就要动脑筋分析,即使是领导安排和要求的工作,我们也要思考,不要是只会服从的“好”员工。

为什么呢?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分析为什么我们不能太顺从。

1、服从的“好”员工没有原则性

一昧服从上级安排的“好”员工没有原则性,不会拒绝,盲目答应别人的要求。领导和同事会因为服从得太顺利而不珍惜这份听话和“好”。

有时候一昧地“服从”会让领导和同事产生错觉,认为你既然欣然接受了工作安排,就说明没有不对的地方,他们感受不到不合理,就会继续心安理得的进行不合理的工作安排。

所以当领导给我们安排过多的工作时,我们可以说:XX领导,我手中有两个方案要马上做出来,等我做完这两个再做那个,行吗?这样既不直接拒绝领导,给领导留了面子,又有了回旋的余地,顺便也让领导了解了自己的工作量,一举三得。

2、服从的“好”员工不计较他人的态度和方式

老“好”人一个很大的特质就是无论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和态度如何,你都一如既往的对他人“好”,无怨无悔,所以其他人也不会尊重你的“好”。人的本性是这样,只要容易获得的东西都不会珍惜,所以大家可以轻慢你,领导也可以随意调遣你,因为无论用哪种方式和态度对待你,你都不会计较。

所以要学会“计较”。“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如果你不待见我,我也用相同的方式对待你,以此赢得尊重。

3、“服从”让大家习惯成为自然

“服从”的员工已经让领导和同事形成了习惯,一旦形成了习惯,就容易成为自然,觉得这份“服从”是应当的,如同空气、水一样必须存在,所以你的“顺从”和“好”会被认为原本就该如此。更有甚者会变本加厉干涉、安排你的工作。

所以适当的说“不”,学会拒绝会让同事不敢轻慢你。尤其同事在提要求的时候,如果不是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可以说:不行,这不是我职权范围内的事情。简单,直接,不用拖泥带水。

4、“服从”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服从”、听话的人都是好好先生,什么事情都可以答应,但从不走心思考,也不用负责结果。如同机器一般唯唯诺诺、按部就班照着领导或者同事的要求去做,错了也不用自己负责,不用动脑筋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不负责任的听话的员工怎么可能有担当重任的机会呢,就算普通的跑腿、打杂的事务性工作领导可能都不放心,所以不要盲目服从。

所以说不要总是误以为只要服从领导的安排,就有晋级加薪的机会。职场其实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汹涌,小心驶得万年船啦!

以上《当被温柔对待不能实现时,你还能做点啥?》一文,由编辑精心撰写而成,希望对您的职业规划有所帮助,更多精彩请访问“实现职业规划”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