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什么(下)。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我们是如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你猜对了,是情绪。

他人的期望,限制性的信念会干扰你的判断,会让你分不清哪些是你真正想要的,而情绪是不会说谎的。情绪会告诉我们内心中真正的需求和渴望。

你可以回顾一下,你经常会在什么时候感觉沮丧、挫败、痛苦?你也可以感受一下,让你激动、充实、热情、投入的情绪往往会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这会帮助你把"我想要什么"与“我该要什么”、“不该要什么” 分开。

接下来,你可以做一下这个练习,它可以帮助你更清晰自己想要什么。尤其是对于价值观不清晰的人。

天堂、地狱和人间

在的生涯规划工具中,有一个好玩的练习叫做“天堂-地狱-人间”法。

它会把一张白纸分为三个部分,左边是天堂和地狱,右边是人间。天堂指的是最理想的状态,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地狱指的是最不能忍受的状态,是我们的底线;而人间是我们可以为之奋斗的空间,是现实与理想的平衡。

这个练习的好处在于,它可以通过调整和反思,让你清晰地看到你对生涯的期望,一个大概的轮廓开始被慢慢地勾画出来。

地狱

你可以先在地狱中先写下所有的抱怨——你最不能忍受的职业是什么样子的?把你对职业所有的怨念都也写字这张清单上,不必思考该不该抱怨,一切以你的真实感受为准——这是一个大倒苦水、大发牢骚的好机会。

这个清单可能会包括:

勾心斗角的人际关系枯燥琐碎的工作缺乏晋升空间冷漠的同事关系缺乏前景的行业狭窄的上升通道长时间的加班经常出差缺乏自主性……

当你写完,你可能会发现——当这些怨念落到纸上时,它们就不会象过去那样在你大脑中喋喋不休了。

接着,你可以给它们排序,从最不能忍受的先开始。为了帮助你感受每条对你的影响程度,你可以试着在大脑中浮现每句话代表的画面,感受你内心中的情绪——哪个最不爽,哪个是相对可以忍受的。

看到最后排序的结果,有些人会意识到目前的工作并不像他认为得那么糟。

天堂

接下来,你可以写下天堂的部分——你最理想职业是什么样子的?这个清单可能会包括:

高薪能够助人有成就感弹性的时间自主的发挥空间工作稳定管理有序融洽的团队智慧的领导……

接下来,你同样可以根据你爽的程度,做一个从最重要到最不重要的排序。它可以帮助你发现哪些是对你必不可少的,哪些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比如,有些人会发现,对他来说收入并不是最重要,发展前景才是关键。

人间

最后是人间的部分。

你 可以先看看天堂和地狱,在这两个清单中,有哪些条目是相反的,这意味着当你得到它们的时候会很开心,而失去它们的时候会很痛苦,这是你的职业中最需要密切关注的部分。另外,那些最不能忍受的部分,你需要在求职或转换工作时做更多的确认,确保它们满足的程度在你的底线之上。比如,对于加班这件事,或许每周加 班5小时尚可忍受,而超过5小时是不能忍受的。

通过以上的思考,你可以综合地狱和人间两个部分,写下你现实的考虑,这张清单可能是这样的——

1、月薪在3000-5000之间

2、每季度能参加1次专业培训

3、公司规模在30-50人

4、加班每周不超过5小时

5、上司值得信任

在这张清单中,你会看到比较现实的期望是什么,哪些是暂时可以放下的。我建议你先专注于近期最看重的价值,然后再一步步靠近自己的梦想。那些无法获得的部分,可以在职业外补充,比如对于"助人"这个价值来说,或许你可以参加公益机构的志愿者来实现。

生涯规划不是帮我们规划一份完美的工作,而是给我们一个比较安心的选择。

扩展阅读

你想要什么(上)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计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可能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感谢您阅读《你想要什么(上)》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在生涯中,很多人会遇到这样的迷茫——"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这句话背后有很多潜台词,比如,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的是安全稳定还是挑战和成就感,我不 知道这个到底是我想要的,还是被父母和朋友影响的等等。在这个时候,一个很好的问题是——"那么,你最不能忍受的是什么?"

从“不想要什么”开始

有位满腹牢骚的男士,在一家国企工作了5年,对这家企业,他有很多不满意。

等他把情绪发泄完之后,我问:“我看到你职业中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你想要什么?”

这位男士愣了一下说,我就是因为不清楚,才来做咨询的啊。

我微笑着说:“当你越清晰自己‘不想要什么’的时候,你‘想要什么’也就开始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我举例:“比如,你刚才说你不想从事低水平、重复的工作,那么或许创造性或挑战性的工作是你追求的。虽然这个还需要经过探索和检验,但好在你的‘不想要’给 了我们一个大概的方向。下面,我们可以看看它的反面是什么,在你的生涯中,有没有过一些开心的时候——哪怕时间很短。”

在接下来的咨询中,这位男士慢慢澄清了自己对于生涯的期望,一幅画面开始慢慢浮现出来——经常与人沟通、有一定的创造性、自主性比较强等。他通过进一步的职业访谈,发现独立的咨询师或者自由讲师是他可以去努力的目标,下一步需要的是补充能力和修改履历,进入培训圈。

所以,如果我们只是抱怨“不想要什么”,而不去主动探索“想要什么”,并不能帮助我们获得幸福和成就感。

为什么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在职业生涯咨询的经历中,我发现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1、视野不足

有些人性格比较内向,或者特别看重安全感,这让他更喜欢生活在自己的思考中,而跟现实的世界缺乏链接。视野的狭窄让他看不到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哪些生活方式,或者职业能够满足他。

小 敏一直是父母的乖乖女,大学学的是财务管理,毕业后听父母的建议去了一家国企做财务工作。刚进入这家公司,她就有点后悔了,她害怕会在这家企业干一辈子。这种一眼望到头的职业发展不是她想要的。她觉得工作太枯燥,跟同事的共同语言也很少。她一直纠结要不要跳槽,犹豫了一年,一直没有做出决定。因为她不知道 离开这家公司还能做什么。她对社会上有哪些职业也并不了解,这让她困在了原地。

在咨询中,我列出了一些企业的通用职能部门,包括研发、产品、市场、销售、客服、行政、人力、财务,并对每一个职能部门的特点、任职资格和晋升路径做了说明。听完这些,她眼睛开始慢慢变亮了。

我 引导她根据自己对职业不满意的部分做了筛选。首先,她不喜欢事务处理的工作,不愿意一个人闷在办公室,财务、研发和产品跟她的兴趣不相符,可以排除。留下的是市场、销售、客服、行政和人力这四个。其次,她不喜欢太过功利性的、容易产生冲突工作,所以销售可以排除掉。剩下了市场、行政、人力和客服。她觉得自 己性格比较外向,不够有耐心,所以排除了客服和行政的工作。最后,市场的挑战太大,最后她选择了人力资源作为新的职业方向。

针对这个方向,我给了她进一步的职业建议,如争取企业内部转岗的机会,通过参加培训提升能力,进入HR的圈子积累人脉等。

半年后,这个女孩争取到一个内部的机会,先转岗到人力资源部做薪酬福利专员,后来开始负责招聘和培训工作,她对未来的方向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自信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职业视野不足是阻碍进入理想职业的关键原因,在这个时候,你需要走出去,参加不同行业的沙龙,跟更多的人沟通,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职业信息,让你心中的理想蓝图越来越清晰。

2.缺乏体验

如果你做了一些了解,拥有了新的视野,恭喜你——你离自己“想要什么”的答案又靠近了一步。下一步的挑战是,虽然你有了一些选项,但或许也可能只是艺术照而已。

由于缺少体验,你很容易陷入“我感觉是这样”的想法中,对自己臆想的目标盲目乐观或者过于悲观,盲目乐观会导致鲁莽冲动,而过于悲观则会困在自己的安全区中。

就像一场恋爱,在第一次约会后,不足以马上得出对方是不是MR. Right 的答案,你需要有更多的接触。

小 倩在北京一家外企做人力资源,她身边有一个朋友是自由职业者,她非常羡慕他的生活方式,觉得随性、自由,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她觉得自己的文笔还不错,可以尝试去做一个自由撰稿人。她尝试向几家杂志社投稿,3个月后,居然有一篇被采纳了,收到了稿费。她兴奋之下辞去了工作,开始了自由职业者的生涯。

然而过了一段新鲜期之后,她才发现自由职业者的生活跟自己想象中的有很多不同。

首先,自由职业者的收入不稳定。小倩发现自己还没有积累足够的客户,所以她总是会为下个月的生计担忧,在这种情况下,她很难轻松地享受自由的时间。

其次,自由职业者更需要自律。小倩刚开始做自由职业者之时,觉得可以每天不用起那么早,于是晚上经常看电影、动漫或者泡吧到很晚,这让她的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虽然现在有很多锻炼的时间,但她还是宅在家里,懒得出去,体重也开始增加了。

第三,自由职业者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网络。因为没有同事可以聊天,她时不时会感到有些孤独。

小倩没有意识到,自由职业者意味着全心的生活架构,这并不象她想象中的那样悠闲自在,而是充满挑战的。

经历了半年自由职业者的生涯,她回到了以前的那家外企。她认为这半年的经历是一段珍贵的体验。同时,她也看到,对于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她还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下次职业转换时,她会设法先在职业外做更多的体验。

3.价值观不清晰

除了视野不足和缺乏体验外,另一些人的纠结在于貌似有好多选项,每个选项各有利弊,但不知道该选哪个,这往往来自于价值观不清晰。

苏灿工作8年,在一家外企做市场经理。这是一家大型的外企,派系斗争非常激烈,他在目前的企业中看不到发展空间。他有几个打算,跳槽、出国读博、或者创业。每一个选项都似乎很有吸引力,又都有风险和不确定性,这让他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在 咨询中,通过“价值观罗盘”、“价值观系统”等方法和工具,他逐渐澄清了自己的价值观。他发现,自己之所以有创业的想法是因为追求成就感,不想再给别人打工,但他还没有准备好应对创业风险和面对创业初期的琐碎事务。他也发现,出国读博的想法,来自于自己大学时没有进入国外名校的遗憾,是自己的情结,但对自 己的生涯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最后,他跳槽去了一家刚创立的公司,跟以前的公司相比,他更喜欢这家公司创新、信任的文化,在这家新的公司,他有足够的空间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获得自己想要的成就感。同时,他在这家公司会学习到创业的知识和经验,也有成为创业合伙人的机会。

职业规划:你想要什么


在生涯中,很多人会遇到这样的迷茫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这句话背后有很多潜台词,比如,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的是安全稳定还是挑战和成就感,我不知道这个到底是我想要的,还是被父母和朋友影响的等等。在这个时候,一个很好的问题是那么,你最不能忍受的是什么?

从不想要什么开始

有位满腹牢骚的男士,在一家国企工作了5年,对这家企业,他有很多不满意。

等他把情绪发泄完之后,我问:我看到你职业中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你想要什么?

这位男士愣了一下说,我就是因为不清楚,才来做咨询的啊。

我微笑着说:当你越清晰自己不想要什么的时候,你想要什么也就开始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我举例:比如,你刚才说你不想从事低水平、重复的工作,那么或许创造性或挑战性的工作是你追求的。虽然这个还需要经过探索和检验,但好在你的不想要给了我们一个大概的方向。下面,我们可以看看它的反面是什么,在你的生涯中,有没有过一些开心的时候哪怕时间很短。

在接下来的咨询中,这位男士慢慢澄清了自己对于生涯的期望,一幅画面开始慢慢浮现出来经常与人沟通、有一定的创造性、自主性比较强等。他通过进一步的职业访谈,发现独立的咨询师或者自由讲师是他可以去努力的目标,下一步需要的是补充能力和修改履历,进入培训圈。

所以,如果我们只是抱怨不想要什么,而不去主动探索想要什么,并不能帮助我们获得幸福和成就感。

为什么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在职业生涯咨询的经历中,我发现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1. 视野不足

有些人性格比较内向,或者特别看重安全感,这让他更喜欢生活在自己的思考中,而跟现实的世界缺乏链接。视野的狭窄让他看不到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哪些生活方式,或者职业能够满足他。

小敏一直是父母的乖乖女,大学学的是财务管理,毕业后听父母的建议去了一家国企做财务工作。刚进入这家公司,她就有点后悔了,她害怕会在这家企业干一辈子。这种一眼望到头的职业发展不是她想要的。她觉得工作太枯燥,跟同事的共同语言也很少。她一直纠结要不要跳槽,犹豫了一年,一直没有做出决定。因为她不知道离开这家公司还能做什么。她对社会上有哪些职业也并不了解,这让她困在了原地。

在咨询中,我列出了一些企业的通用职能部门,包括研发、产品、市场、销售、客服、行政、人力、财务,并对每一个职能部门的特点、任职资格和晋升路径做了说明。听完这些,她眼睛开始慢慢变亮了。

我引导她根据自己对职业不满意的部分做了筛选。首先,她不喜欢事务处理的工作,不愿意一个人闷在办公室,财务、研发和产品跟她的兴趣不相符,可以排除。留下的是市场、销售、客服、行政和人力这四个。其次,她不喜欢太过功利性的、容易产生冲突工作,所以销售可以排除掉。剩下了市场、行政、人力和客服。她觉得自己性格比较外向,不够有耐心,所以排除了客服和行政的工作。最后,市场的挑战太大,最后她选择了人力资源作为新的职业方向。

针对这个方向,我给了她进一步的职业建议,如争取企业内部转岗的机会,通过参加培训提升能力,进入HR的圈子积累人脉等。

半年后,这个女孩争取到一个内部的机会,先转岗到人力资源部做薪酬福利专员,后来开始负责招聘和培训工作,她对未来的方向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自信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职业视野不足是阻碍进入理想职业的关键原因,在这个时候,你需要走出去,参加不同行业的沙龙,跟更多的人沟通,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职业信息,让你心中的理想蓝图越来越清晰。

2. 缺乏体验

如果你做了一些了解,拥有了新的视野,恭喜你你离自己想要什么的答案又靠近了一步。下一步的挑战是,虽然你有了一些选项,但或许也可能只是艺术照而已。

由于缺少体验,你很容易陷入我感觉是这样的想法中,对自己臆想的目标盲目乐观或者过于悲观,盲目乐观会导致鲁莽冲动,而过于悲观则会困在自己的安全区中。

就像一场恋爱,在第一次约会后,不足以马上得出对方是不是MR. Right 的答案,你需要有更多的接触。

小倩在北京一家外企做人力资源,她身边有一个朋友是自由职业者,她非常羡慕他的生活方式,觉得随性、自由,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她觉得自己的文笔还不错,可以尝试去做一个自由撰稿人。她尝试向几家杂志社投稿,3个月后,居然有一篇被采纳了,收到了稿费。她兴奋之下辞去了工作,开始了自由职业者的生涯。

然而过了一段新鲜期之后,她才发现自由职业者的生活跟自己想象中的有很多不同。

首先,自由职业者的收入不稳定。小倩发现自己还没有积累足够的客户,所以她总是会为下个月的生计担忧,在这种情况下,她很难轻松地享受自由的时间。

其次,自由职业者更需要自律。小倩刚开始做自由职业者之时,觉得可以每天不用起那么早,于是晚上经常看电影、动漫或者泡吧到很晚,这让她的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虽然现在有很多锻炼的时间,但她还是宅在家里,懒得出去,体重也开始增加了。

第三,自由职业者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网络。因为没有同事可以聊天,她时不时会感到有些孤独。

小倩没有意识到,自由职业者意味着全心的生活架构,这并不象她想象中的那样悠闲自在,而是充满挑战的。

经历了半年自由职业者的生涯,她回到了以前的那家外企。她认为这半年的经历是一段珍贵的体验。同时,她也看到,对于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她还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下次职业转换时,她会设法先在职业外做更多的体验。

究竟,什么职业才是你想要的?


职业规划怎么写,相信很多朋友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部分,前言即总论;第二部分,自我分析,包括业余爱好、性格、价值观、专业技能等;

知道什么工作自己不想干,但却不知道什么是自己想干的工作,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三个办法让你找到真正的职业目标。

前几天,一位25岁名为Justin Ward的网友向我倾诉,他说自己是一名高铁列车员,这份工作已经干了三年,觉得特别枯燥无聊,而且没有地位,觉得自己对社会没什么用,所以最近特别迷茫,希望我能帮忙指导指导。

我问他既然目前这个工作不想干,那有没有喜欢或者说想干的工作。关于这个问题,他回答了很多,我综合了一下大致有如下:

1、我喜欢学英语,想当老师和大夫,可是目前看不太现实;

2、列车员工作太忙,想有一个相对正常些的工作,所以想考公务员,为了以后结婚,可以方便照顾家里,节假日可以陪伴家人;

3、我很内向,想做一个和人接触不太多的工作,所以也考虑过学一门技术;

4、考虑过学电脑,通过亲戚介绍去新浪公司上班;

5、也想多挣点钱,利用业余时间做微商。

由于时间的关系,当时没有及时给这个网友明确的建议,但我答应抽空写篇文章,力争让他尽快走出迷茫。

看了上述Justin Ward的描述,是否感觉他的想法很多,但又不那么明确,是否感觉自己曾经也一样:知道目前的工作不是自己想要的,可不知道什么工作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用专业点的说法就是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

作为一个生涯规划师,我试着提供几种可行的办法,让他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工作,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

1、墓志铭法

所谓墓志铭,就是对逝者一生的评价。可以自己提前写,也可以是自己玩完后由他人写。请先忘记一切的生存压力,利用一个无人打扰的夜晚,关掉手机,安静地想一想,如果哪一天自己真的走了,希望自己的墓碑上会留下些什么,而你最想留下的东西或许就是你现在该去奋斗的东西。如果觉得这个有点狠,不妨换一个方式问问自己,假如现存世界的所有职业中,无论是世界500强CEO、清洁工还是教师、医生神马的,所有待遇都是3k/月,你会选择哪个工作呢?你所想到的那个工作或许就是你真正的目标。

2、霍兰德职业兴趣探索

在心理咨询和职业生涯咨询领域,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测评工具。按照霍兰德的理论,我们社会人一般可以分为实用型、社会型、艺术型、事物型、研究型、企业型人,每一类人都有不同的特点,每一类人都有相对应的职业,比如研究型人的特点就可以用独立客观、分析保守、智慧抽象等词语形容,其典型的职业代表就是科学家。如果不知道自己有哪些兴趣爱好,不妨借助于科学可行的测评,来探索发掘自己的兴趣,结合自己的职业能力,从而发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3、非正式评估法

不妨尝试回忆自己曾经干过的最喜欢的几件事,最喜欢或崇拜的几个人,最喜欢的几档电视节目等等,从这些事件、偶像或节目中找出一些共同的东西。比如我自己,喜欢写作,看到自己写的文章最后发表了感觉最有成就感,而我喜欢的人物中,主要有王志纲、吴晓波,电视我最爱看电影和综艺频道。从我喜欢干的事、喜欢的人及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中会发现有些共同点:有艺术、创造性。

行文至此,希望以上的方法能够对他有所帮助,帮他走出迷茫,但最后,我还是想送上一句话:好的职业规划从把不喜欢的工作做好开始!在没有寻找到理想的职业目标之前,不妨重新审视自己当前的工作,发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利用现有的工作,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为今后的职业转换做好准备。

你到底懂不懂优秀人才到底想要什么?


HR要比其他岗位的同事更清楚优秀人才之于公司的重要性。时下,竞争如此激烈,企业想要在竞争中突围,人才是核心。真正的优秀人才看重的从来都不是金钱,他们的才华足以支撑他们进入任何一家优秀企业。他们最看重的就是企业文化和所共事的团队。任何一家前景良好的公司都尊崇人才至上的价值观,对领导者们来说,融资非常关键,但是优秀的团队是无价之宝。

你到底懂不懂优秀人才到底想要什么?

你知道你的职业锚吗?发现它,应用它!

金钱买不来快乐,也买不来公司文化

有时候我们会出于对某事的热情或者为帮家人朋友的忙而免费做一些工作。在创业公司中,大家的收入相对于工作量来说是很低的,但人们也心甘情愿,因为他们想要解决一个难题,为世界带来改变。

金钱不能收买人心,也买不来快乐和企业文化。如果你能付得起高工资对于吸引人才肯定是有帮助的,但是说到底人们也不会为了更多的钱而在一家差劲的公司委曲求全。

核心员工离职所带来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公司高管离职会给你带来多大损失? 早期创业公司失去销售负责人会带来多大伤害? 开发或工程主管在产品发布前夕离开的费用是多少? 如果这些人只是和他们的竞争对手一起工作会发生什么? 无法量化!

办公室的核心工作人员将极大地伤害了员工的士气,影响了公司的业务,让投资者,董事会感到不安。除非领导及时稳住阵脚,否则员工将开始自己的未来担心,领导公司走向下坡路。

人才和团队是无价之宝,失去学习他们发展必将企业带来沉痛的打击。想象一下我们这种教学情况以及发生在你自己身上该怎么办?你觉得你的公司能承受多大的损失。

吸引顶尖人才的是好同事,而不是金钱

优秀的人才喜欢和同样优秀的人一道工作。招聘优秀人才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应聘者知道他将与优秀的人共事。人们真正想要的是与志同道合的人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一起去改变这个世界。工资高当然是好事,但是真正吸引顶尖人才的还是优秀的同事,而不是金钱。

融资企业对于网络招聘和业务能力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创业者应该把招到优秀的人才放到更加具有重要的位置上,没有影响他们,公司是不可能做大的。你永远无法进行衡量一个国家充满学习热情的、与你秉持同样理想社会的人会为你的公司可以创造多么巨大的价值。

一家公司可以通过增加收入来生存,也可以通过员工减薪或股权转让来运作。 但如果团队中的人有问题,那可能是不可持续的。 吸引不合适的人可能会减缓开发或销售,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损失。 所以一定要寻找能够带领团队,带动公司,帮助公司在艰难时刻走出泥潭的人..

有些人为了公司的发展会主动减薪,在收到诱人的offer时也依然会坚守。创业公司需要找到这样的人。所以,在招聘时应该看重应聘者的态度,寻找与公司文化更契合的人才,因为只有他们在公司遇到困难时才会坚定地站在你身边。

你想要的在别处


职业规划怎么写,相信很多朋友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部分,前言即总论;第二部分,自我分析,包括业余爱好、性格、价值观、专业技能等;

一个夏日的午后,咖啡馆,音响里传出来的乡村民谣飘荡在房间的角落,咖啡机里的香味弥散在空气里,波斯猫慵懒地趴在窗台上打着哈欠。客人并不多,三三两两地,窃窃私语,似乎也在维护着这份小资。

“赵老师,您好。”一个身穿中式旗袍的中年女士出现在我的卡座,我起身,微笑,“你是冯女士吧?”“我是冯莹。”

简单的对话,我感觉到了对面这个来询者的优雅和从容。落座之后,稍事寒暄,就切入了咨询的主题。冯女士,近五十岁的年纪,做了二十多年的人力资源工作,当然最早的时候不叫人力资源,叫人事工作。两年前申请退休了,一方面因为希望有更多时间照顾准备高考的儿子,一方面希望休息休息找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儿子很顺利地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学校,冯女士自己也彻底放松了一把,各种旅游,各种聚会,学习舞蹈,学习糕点,学习色彩形象设计,学习积极心理学。玩着玩着,忽然有点失落了,冯女士说,“好像忽然失重了一样,每天似乎都很快乐,每天又似乎没着没落。”这是她来咨询的原因:如何让生活变得充实?

五十岁左右,这是一个重要的生涯阶段,本职工作的发展几成定局,如果不是独当一面,很有可能要考虑把机会让给年轻人了。而这个时候,又是知天命的时候,人生阅历丰富,成熟而智慧,虽然不像年轻人那么精力充沛,但也总有大把的体力和时间可以做些事情。不会再纠结于职位提升,但是会把目光放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特别是对于女性,之前的生涯重心中除了工作还有家庭,有孩子,这个阶段,孩子们上学的上学,工作的工作,离开家庭,空巢期出现,失落感更强。

“你有什么考虑呢?”我想,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一定有安排,找咨询师的目的,就是解决自己的纠结。

“我有一些发展的可能性。”冯莹开始讲纠结了:之前做了二十多年的人力资源工作,计划把这种经验利用起来,看到职业规划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之前工作的时候也总给大学生做讲座,不知道这条路适不适合;这两年学了色彩形象设计,觉得做这方面的讲师也不错,而且自己也挺喜欢的;自己先生却不希望她再回职场,希望她多照顾家庭,如果真的是无聊,愿意帮她在一家事业单位安排一个职位;冯女士自己又喜欢交朋友,想开一个咖啡馆作为朋友聚会的场地,“这里的环境就蛮好的”,冯莹指着这家咖啡馆说。

冯女士的资源已经足够让屌丝们羡慕了,我知道,这是岁月的积淀。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追求:初入职场,追求物质或者追求理想,背后其实追求的是安全感和存在感;慢慢地,开始了所谓的“成熟”,把名利当回事了,背后就开始追求成就感了,把自我的社会价值体现当做了存在的意义;直到这一切都不再重要的时候,才会慢慢回到自己喜欢的领域,这时候,自己做成什么不重要,自己是谁才重要,有一个自己享受过程的领域才是件幸福的事。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性让我们对成长有了体验,但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短视。我们总会想当然地认为,该做什么了,当然,这也是社会教化的结果,但总是忽略想做什么。

一些选项,未加思索地就塞给了我们,环球旅行,面朝大海,后海的一方小院,还有,开一家咖啡馆。如此霸道而悄无声息地塞给我们的,只是别人的羡慕而不可得,恰又可以填充我们内心空虚的部分。

“这些选项似乎你感觉都不错,那么我们来看看你最想要的的那个吧。”洗尽铅华,去除云翳,这是咨询师要做的事情。

我们一起分析,发现做一个职业规划师,冯女士期待是把之前的能力和资源积累运用出来,不要脱离职场,不一味依赖先生,让自己的生活有更大的自主性。做色彩形象讲师也有这样期待,同时,对色彩形象的喜欢还会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多彩。而开一家咖啡馆却是满足了自己社交、自主、智慧交友的需要。至于那个事业单位的职位,只是她先生对于稳定性的需要。

冯莹很快明白了这些选项之间的关系:竟然没有一个是她真正想要的!到处是她先生的影子,不是为了摆脱对先生的依赖,就是为了满足先生的期待。只有咖啡馆还不错。

真的不错吗?你对理想的咖啡馆的期待是什么?

冯莹开始畅想:我可以拥有一家自己的咖啡馆,按照我自己的设计进行装修,有着恬静闲适的风格,我可以在这里读书、写写文字,可以组织聚会,可以和别人分享我的经验,也可以听到更多人的智慧。

这样的话,拥有一家咖啡馆,和消费一家咖啡馆的区别是什么?聪明的冯女士立刻就明白了:或许,我不需要开一家咖啡馆,找一家喜欢的咖啡馆作为据点就好了。是的,拥有往往是一种比较昂贵的方式,当我们费尽心力去填充一个内心空洞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填错了东西?欲望总也填不满,有价值的事情却会让人越做越开心。

那么,到底想要什么呢?冯莹似乎更加明白,也似乎更加困惑了。

有没有这样一种方式,能够满足你对于智慧、自主和社交关系的要求的?“还有美感,我希望我的生活中充满美好的事物。”冯女士补充到,“这么说来,做高端客户的色彩形象顾问或许是不错的选择了。”她若有所思。

还有什么可能呢?将色彩形象嵌入到职业发展中?或者结交更多的职场人士,帮助年轻人成长?或者……

我摊开一张白纸,在一边写下了:智慧、自主、社交关系、美感,在另一边写下了:人力资源、职业规划、色彩形象设计、人脉、培训,请冯女士连线,并且列出选项。

随着笔尖在白纸上的跳动,一行行隽秀的字体写出了一个个让人欣喜而期待的目标。过了一会儿,仿佛完成了一个宏伟的蓝图,冯女士舒了一口气,“我会从这里开始,梳理之前的人脉,组建一个职场公益团,链接高校资源,进学校进行公益讲座。我主要负责职场新人的形象设计和职场适应的讲座,我会定期组织公益团的人进行活动,举办沙龙和聚会,我相信在这个圈子里一定会有我想不到的机会。我可能会入股一家咖啡馆,有一块专属区域,作为我们的活动据点,但是不会涉入任何运营的事情。”在白纸的一角,我看到了这样一个画面:圆桌周围聚满了人,有一个分享者在台上讲着什么,大家一边听,一边讨论。我想,这就是她所期待的一个画面吧。

“这里面,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我问到。一个好的咨询,不仅是让人心潮澎湃,如获至宝,更重要的是落地,做完咨询还能继续行动。

是资源的互换,是平台的高端。没错,所以,你的专业度就很重要,这是除了人脉圈之外,你最重要的资源。所以,你要保持学习,不断梳理和总结,把自己变成一个重要的资源。

你如何征得先生的支持?我最后问了一个问题。“他不是问题,”冯莹有点调皮地笑了。我做得开心,他自然也会开心,雇个小时工,家务就解决了。我想,我一定会有更好的心情享受假日旅游的!

咨询结束了,我却陷入了对愿景和目标的思考。

因为资源、视野的限制,以及对自己的不自信,我们无法跳跃自己的阶段,树立一个根本不可能看到的愿景。但是回过头来看,我们往往又会有种种遗憾,似乎存在那么一条捷径,可以轻装上阵,即便是当时的资源也可以走出更符合自己的可能,让我们更快地实现自我。

但是这样的可能永远不会存在。每个人的内在资源是一种看不到的更为重要的资源,这种内在资源可以理解为才干,可以理解为意识,可以理解为品格。有人可以屌丝逆袭,这时候不要只看屌丝,还要看屌丝的内在力量。

我们又都是在修着这些内在资源,让自己更加勇敢,更加智慧,突破着自我的限制。限制,就是那些让我们痛苦、纠结的东西,包括不断获得与实现之后,更加贪婪的欲望,求之不得。于是,我们就成为一匹匹被限制了跑道的赛马,只知一路向前地跑向终点。

我们不必执着于愿景是不是终极,如果内在资源不断扩大,愿景必不终极。愿景里,承载的是一个个被不断构建的自我,你在变,愿景就在变。时光倥偬,我们在蜕变中修了很多重。

你想要的往往不在眼前,你想要的,在别处。

不知道选择学什么,是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人们的学习资源呈几何级数增长,人们现在苦恼的不是从哪里找到学习资源,而是到底学什么。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人们的学习资源呈几何级数增长,人们现在苦恼的不是从哪里找到学习资源,而是到底学什么。>>>

看看我们每个人的手机,每天都充斥着铺天盖地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社群供我们选择;看看我们每个人的书籍,汗牛充栋到这辈子也读不完。

这时候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是什么都学,什么都看,生怕遗漏,每天非常焦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正常的生活被学习侵占,可称之为热锅上的蚂蚁型。结果是贪多嚼不烂,什么都知道一点儿,什么都是半瓶子醋。>>>

另一种是一看这么多,头立马大了,心想反正多的是,想学以后有的是机会,干脆不选择,避免纠结,眼不见为净,可称之为缩成卷的刺猬型。结果是机会多了反倒不如少的时候学得多。

本人这两种情况都出现过,先是很焦虑,生怕落下好的学习资源,天天晚上学习,不管家庭,不近人情。后来感觉这样下去不行,又纠结选择学哪一个,直到想得脑仁儿疼,一气之下,干脆哪个也不学了,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后来我就反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移动互联网时代,面对爆炸的学习资源,我们该如何选择?

经过思考,我意识到,以有限的时间(生命有终点)面对无限的学习资源(越来越多),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做出选择,选择哪些对自己真正重要的资源。而所谓“重要”,取决于每个人独特的定义,说白了,就是你想要什么。你想要什么,什么对你来讲就是最重要的。

所以,在浩如烟海的学习资源中,选择的依据,取决于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按照自己看重的价值进行排序和取舍。

你想要什么?很多人一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常常是一脸的茫然,半天说不出话来,原因是他并不清楚。

为什么不清楚?原因是我们大多数人大多数时间,都把眼睛投向了外界,被外界的刺激所吸引,而缺乏对内思考,很少关注内在的声音。

选择越多,越迫使我们要对内思考,也就是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否则就会变成热锅上的蚂蚁或者缩成卷的刺猬。

对内思考“想要什么”的方法,我总结了以下几种,自己感觉还挺好用,这里分享给大家试用:

第一种,以终为始法。

我们今天努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最终成为想成为的人,过上想要的生活。那把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上什么样的生活,想清楚了,不就知道今天该学些什么了吗?就像盖一座房子,知道盖成什么样,用什么原材料,不就清楚了吗?原材料就相当于学习资源。这种方法叫“以终为始”法,知道了终点在哪里,选择最靠近终点的学习资源就行了。

那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呢?可以用生涯规划中的一些探索工具,比如“墓志铭”,“80岁庆生”,“生涯幻游”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你把终点想清楚,建议都做一遍。

第二种,人生榜样法。

你欣赏谁?羡慕谁?甚至嫉妒谁?你是谁的铁粉儿脑残粉儿?都可以让你觉察到自己的期待。你的人生榜样就是你的人生方向。你可以列出五到十人,并写下你欣赏他(她)的理由:

1、 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2、 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3、 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4、 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5、 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

你越能明确你希望像谁一样,那他(她)学什么干什么,你就学什么干什么,因为人的成长过程就是先模仿再超越。荣格,阿德勒,埃里克森,都是弗洛伊德的学生,虽然最后都自成一家,但都是心理学大师,这一点是一样的,他们都是以弗洛伊德为他们的人生榜样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找到了榜样,也就找到了努力方向,也就知道了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而眼下选择学些什么也就清楚了。

第三种,潜意识挖掘法。

中国人小时候被压抑的较多,功利的社会价值观,导致家长和学校过多压抑了孩子们真正的兴趣。很多人成年以后,走向社会独自面向未来,却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但是,他(她)们的渴望并没有消失,而是被压抑到潜意识中。这就需要增加自我觉察(咨询师干的一个重要的活儿,就是帮助来访者增加自我觉察),把自己真正的需要挖出来。

而生活中那些无意识的、下意识的行为,往往反映了你潜意识中的真实需要。

想想你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什么上面了?你为什么喜欢这个人这个组织又为什么讨厌那个人那个组织?你为什么转发收藏这类文章?为什么购买这类书籍?为什么爱看这类片子?为什么加入这样的学习社群?为什么事儿而兴奋又为什么事儿而厌烦?什么事让你废寝忘食而什么事又让你心不在焉?爱干什么活儿不爱干什么活儿?常常参加什么活动不参加什么活动?

对自己曾经的这些无意识的、下意识的行为,多追问几个“为什么”,往往就能够觉察到自己的真实需要。

我曾经设计了一个“开心时间”的小游戏,就是把过去一周中那些开心的时间统计一下,看看都是在干什么事,这里面就有你的兴趣和需要。时间是不会骗人的,没有人逼你的情况下,你愿意花时间做的事情一定是你喜欢的,你需要的只是觉察到这一点。

当然,“自由联想书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就是天马行空地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不间断地写出任何浮现在脑海里的东西,写着写着,就写出了自己平时没有意识到的内心真实需要。

第四种,生命清单法。

就是列一个生命清单,把你这辈子不做就会遗憾、就会后悔的事情列上去,然后按照这个清单去计划、准备、争取机会、实施,完成一件划去一件。

这个方法可以借鉴《遗愿清单》这部电影,也可以借鉴我在“橙子学院”的一篇文章《你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还好意思说奋斗》,那里面有详细的攻略。简单地说,就是把生命清单上的目标一步步分解成一个个当下可以行动的小目标,小目标自然包含了学些什么,这样你就能选择了。这篇文章还举了一个现实榜样的例子,就是新蜂女子车队掌门人李鹤的生命清单。

第五种,价值排序法。

这是生涯规划中价值观探索经常用到的方法。

一种是“价值删减法”。

首先,列出工作价值:

1 成就感 提升社会地位,得到社会认同;希望工作能受到他人的认可,对工作的完成和挑战成功感到满足。

2 美感的追求 能有机会多方面地欣赏周围的人、事、物,或任何自己觉得重要且有意义的事物。

3 挑战 能有机会运用聪明才智来解决困难;舍弃传统的方法,而选择创新的方法处理事物。

4 健康 包括身体和心理健康:工作能够免于焦虑、紧张和恐惧;希望能够心平气和地处理事物。

5 收入与财富 工作能够明显、有效地改变自己的财务状况;希望能够得到金钱所能买到的东西。

6 独立性 在工作中能有弹性,可以充分掌握自己的时间和行动,自由度高。

7 爱、家庭、人际关系 关心他人,与别人分享,协助别人解决问题;体贴、关爱,对周围的人慷慨大方。

8 道德感 与组织的目标、价值观、宗教观和工作使命能够不相冲突,紧密结合。

9 欢乐 享受生命,结交新朋友,与别人共处,一同享受美好时光。

10 权利 能够影响或控制他人,使他人照着自己的意思去行动。

11 安全感 能够满足基本的需要,有安全感,远离突如其来的变动。

12 自我成长 能够追求知性上的刺激,寻求更圆融的人生,在指挥、知识与人生的体会上有所提升。

13 协助他人 认识到自己的付出对团体是有帮助的,别人因为你的行为而收获颇多。

然后,在这些价值中选择你认为重要的8个。

然后,依次删减,直到剩下最重要的一个。写出每次删掉的价值,并说出为什么。

我选择的8个价值是:_____________

第一次删掉___理由是__________

第二次删掉___理由是__________

第三次删掉___理由是__________

第四次删掉___理由是__________

第五次删掉___理由是__________

第六次删掉___理由是__________

第七次删掉___理由是__________

最后剩下的___理由是__________

一种是“价值拍卖法”。

假设你参加了一场拍卖会,你拥有100万,而每项价值的起价是10万,以10万为一个单位加价,出价最高者得到本项价值。你会怎么分配你的100万呢?你打算买哪几项,分别出多少钱?为什么这样分配?

项目 预算价格 拍得价格 价格排序

1、有一个美满的家庭

2、赚大钱

3、长寿无大病痛

4、继续进修学习

5、有一些知心朋友

6、找一个发挥专长的职业

7、有一栋舒适又漂亮的房子

8、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

9、有充足的金钱和休闲

10、谈一次完美的恋爱

11、和喜欢的人长久在一起

12、担任公司的主管

13、到处旅游、吸收新知

14、成立公益机构、帮助他人

15、享受结交朋友的乐趣

16、工作富于挑战而不单调

17、成为名人

18、随心所欲布置自己的环境

19、无拘无束的生活

20、担任社会地位高的职位

还有一种是“生涯决策平衡单”,用来检视你都看重些什么,有多看重。

这三种方法,可见于古典、李春雨老师主编的教育部特色教材《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浙江大学版)。“价值和需求”这一节正好是我编写的,有兴趣的小伙伴儿可以去查阅,那里面有更详细的操作说明。

有了价值排序,也就知道了自己最看重什么,选择学习资源的时候,也就有了依据。

综上所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可以用这五种方法:

第一种,以终为始法。

第二种,人生榜样法。

第三种,潜意识挖掘法。

第四种,生命清单法。

第五种,价值排序法。

相信这五种方法你都用一遍,就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学些什么就不会是问题了吧。

如果还是模糊,可以到新精英“选对”职业发展平台找我,我会帮助你进一步清晰你想要的。

最后,反向总结了几句话,重申一下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重要性:

不知道想要什么,学习就是给人当托;

不知道想要什么,聚会就是给人凑桌;

不知道想要什么,时间管理就是瞎扯;

不知道想要什么,人生注定是场漂泊。

你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还好意思说奋斗?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如果你问个人生涯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你到底想要什么?

有人追问:为什么这个最重要?

请看:

第一,如果你都不知道你想要什么,怎么可能去追求它、得到它。就像你坐上了出租车,你都不知道去哪儿,司机可咋开?这时候有人会说了,我什么都想要,别墅,香车,美女,权力……什么都想要一般实现不了,因为你没有那么多资源。

比如买房子,如果你有马云的收入,自然不会纠结是买学区的小房子还是郊区的大房子,可大多数人忙碌一生,能买套房子就不错了,资源有限,所以只能选最想要的。有句话叫:“要把钱花到刀刃儿上”,为啥这么说?第一是钱少,第二是花到刀刃儿上满意度高。这“刀刃儿”就是你最想要什么。

知道最想要什么,就引发出目标,有了目标,就引发出计划、行动、反馈、调整这些实现手段,有了这些手段,就能保证你一步步靠近目标(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成功就等于目标,其他一切都是这句话的注解”)。换句话说,知道了去哪儿,司机就能计划咋走了,就能行动上路了,一路上再根据路况反馈不断调整,最终送你到想去的地方。

第二,当你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就会为别人想要的打工。别人想赚钱,你就帮着数;别人想升职,你就当梯子;别人想逛街,你就是陪伴儿。你的价值就是帮助别人实现目标,至于你想要什么,你自己都说不清,别人更没法帮你实现。有句话叫:“上帝可以给你想要的东西,可首先你得说清是什么吧”。

生活中为什么你总是浪费时间不会说“不”?原因就是你不知道想要什么,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接受,什么时候该拒绝;工作中为什么你总是打工心态给多少钱干多少活?也是因为你不知道想要什么,如果知道了就不会再斤斤计较,就会利用工作中一切有利因素去成长,因为你知道你是在为自己打工。

第三,当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会随波逐流,流到一个你并不想去的地方。工作中很多人职也升了薪也加了,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原因就是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当你不知道想要什么,没有自己的标准时,别人的标准或者社会的标准就会成为你的标准。

你就会随大流,跟潮流,如同大河中的泥沙,被河水裹挟着顺流而下,大河流到哪里,你就去哪里,走到头才发现,那并不是你真正想去的地方。这时候,你会感到深深的失落,这种失落并不是因为你没有得到,而是得到的并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辛辛苦苦地爬上了梯子,却发现搭错了墙”。

所以,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真的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耶!

不过——

我到底想要什么?我到底到底想要什么?常常令人迷惑,拿我来讲,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也经常得不到答案,一会儿觉得想要的是这个,时间地点环境心境一变,又觉得好像是那个了。

最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突然感觉一下清楚了,这里分享给大家。

就是问自己——

假如现在死去,我后悔还没做的事情有哪些?

重要的问题问三遍——

假如现在死去,我后悔还没做的事情有哪些?

假如现在死去,我后悔还没做的事情有哪些?

问这个问题好处在于:

第一,它是指向未来的。众所周知,指向过去已经没意义了,比如,假如现在死去,我后悔做过的事情有哪些?就是现在不死,做过的也已经做过了,无法改变了,只有朝向未来才有意义,因为未来还可以改变,还可以创造。

第二,它是具体的目标。不是虚头巴脑的价值观之类的东西,虽然这些目标里面肯定有你想要的价值,但我们不用费劲巴拉地想清楚了终极价值才去做,因为就算你想清楚了,还不是要具体到一件事情上来实现?何况如前所述,对于价值观我们经常想不清楚,常常处于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中。

想不清楚终极价值没关系,想清楚后悔还没做的事情去做就行啦!就像我们不需要想清楚到底什么是爱情,也一样可以去恋爱结婚,只要在一起开心就说明这里面肯定有爱情,至于到底什么是爱情就让专家们去吵吧!

第三,带来时间紧迫感。很多人拖延都是因为缺乏时间紧迫感,觉得自己日子还长着呢!最常见的思维模式是:“等老子以后有了钱,一定要……”,这个思维模式害人不浅,第一,你以后未必有钱,没准儿还不如现在;第二,就算你以后有了钱,但体力也在下降,这世界上最痛苦的不是没钱,而是有钱却没体力花了;第三,你未必有以后啊,这样说有些乌鸦嘴,但却是大实话(现在说实话的都是好人)。

因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保不齐哪天地震海啸车祸大病来了,想的再好也没球用了。当然这种概率很小,但毕竟是有,不定让谁赶上,要有心理准备。马云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我想说:“事情还是要抓紧办的,万一死了呢?”总之,趁活着要赶紧行动才是。

当然,问这个问题最大的好处还是在于:立刻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举例:假如现在死去,你后悔“世界这么大,还没去看看”,那么立刻你就会知道,“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就是你想要的,活着没去看死时就后悔。人都怕死,但都知道怕死也没用,最后也就都想明白了,既然都是要死的,那最好死而无憾。

再比如:假如现在死去,我后悔没有“写本书”,我就立刻知道“写本书”是我最想要的,那就趁活着赶紧写一本。为什么一定要写本书才不后悔?仔细想了想,一是感觉自己还有点儿语言小天赋(和自己比),此生不发挥出来,觉得怪可惜的,就像一块煤,看到它不能充分燃烧,就替它惋惜;二是觉得如能留下点儿活过的痕迹,对别人还有点儿小价值,也算没白活一回。

还有一件现在死去会后悔没做的事,就是演个有台词的角色,过去演过绑匪,就一句台词:“他妈的!”这个不算数。一定是要有台词有表演的那种,让俺也充分展示一下表演天赋,有机会大家给推荐哈!像侯跃华唱戏那样倒贴钱也干。

知道了问这个问题的好处,下面就是列一个清单,把后悔还没有做的事情都列上去,越具体越好。

假如现在死去,我后悔还没做的事情有: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

……

尽可能把你能想到的都列上去,因为机会有时候是会突然出现的,比如你一直想潜水,过去觉得这件事离自己很远,可没想到机会突然就出现了,如果你不列上去,机会来了你也可能一时没想起来而失之交臂。

这时候有人会说了,那列上去的都能实现吗?都能实现的是少数,大多数人能实现一部分就不错了,人生注定有遗憾,小平同志不是也没看到香港回归嘛,伟人都有,你能没有?因为时间有限,资源有限,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把那些不做会有大遗憾的事情勾出来先做,追求人生没有大遗憾,至于一些小遗憾,有就有吧,这也是人生的一部分,“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列出来以后,仔细看看,这就是你真正想要的,也就是你未来的人生目标和努力方向。

接下来,就是应用目标树的方法,把总目标逐级分解为子目标,最终分解到最小可执行的子目标上,然后每天坚持去做就行了。如果坚持不了,请参看我上一篇文章《总是三分钟热度坚持不了,怎么办》。

还用“世界这么大,我要去看看”举例,请看目标树:

我为什么不喜欢游泳还天天坚持,就是为了“世界这么大,我要去看看”时,能有足够的体力。

说到这里,你就会发现,问这个问题不但让你立刻知道你想要什么,还能让你通过目标树的方法,知道你现在应该干什么。

总结上述,一共五步:

1、问自己——假如现在死去,我后悔还没做的事情有哪些?未知死焉知生,此生未完成;

2、列出后悔事情清单。看得见,摸得着;

3、用目标树对事情进行分解,直到可执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细分;

4、执行并坚持。行动改变人生,坚持就是胜利;

5、一手坚持干不做会有大遗憾的事,一手随时抓取不做会有小遗憾的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如能按上述步骤去做,假以时日,你的人生遗憾就会越来越少。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得了大病才幡然醒悟,因为那样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了(李鹤是大难不死),那最好的方法就是想象自己得了大病即将死去,而迫使自己早一点醒悟,早一点知道到底想要什么,早一点开始行动去追求去实现,不再迷茫和拖延,最终让自己的人生少一些遗憾,多一些满意。

各位,总有一天,你的人生会像一部电影,在你的眼前一闪而过,请确定它值得一看(古典语)。你希望自己这部电影从今往后有什么样的情节呢?如果你想清楚了,就赶紧去导演吧!

如何才能找到你想要的婚姻和工作


现在的人都在做什么?

前几天上古典老师的课,他说了一句话,印象很深刻,他说:俞敏洪曾经说,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可是现在的年轻人不绝望,他们迷茫。

溺水时,你会拼命求氧,那么迷茫时呢?你会拼命寻找答案寻找结果,于是,你的生活就变成了验证。

前 几年女性的最佳择偶标准是有车有房父母双亡,无论你说她们拜金也好虚荣也罢,但是人家至少目标明确,衡量标准简单,无论怎样落了一头,可是随着新婚姻法的出台,小三的猖獗,这套慢慢行不通,连章子怡都找萨贝宁了,我们这些普通女青年还能堂而皇之的做公主梦吗?于是,新的择偶标准应运而生,嫁人就嫁潜力股, 虽然现在财力有限,但是涨势喜人,假以时日,必将大展宏图。

你跑着到那,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

于 是,一大群女青年便奔跑在挑选潜力股的大路上,都希望在另一半的身上看见辉煌,我也不例外,或稳重,或踏实,或阳光,或灵活,或周到,我总在想象这些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模样,一旦发现,这种子发育没想象的好时就会异常失落,再也感受不到你们并肩时的美好。很喜欢前段时间流行的一句话,百年一遇小贝,千年一 遇刘易阳。然而我想即使把他们放在你面前,你也不会珍惜,因为你总在想,他到底是不是你的小贝,你的易阳。

你们的生活就像打分试卷,他每天都在写卷子,你是批改老师,做的好了沾沾自喜,自觉眼光独特,做得差了就暗自神伤,到底这坚持是对是错,该不该结束,你总想一下看到结局,对待什么都没有耐心,所以什么都没有感受,你快速奔跑过去想看到的结局其实就是你制造的。

好男人都是培养的

来 到新精英以后,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好男人都已经结婚了,于是我们这群未婚女青年弘扬了一个伟大定理,三人行必有我师,不停地问他们,好男人的标准是什么,怎么样判断一个男人是不是潜力股,我们找什么样的男人最幸福,因为王鹏老师和我们吃饭的次数最多,他的理论也相对较完善,他说,其实你们一直在找好 男人,而且觉得别人家的男人好,那是因为,这些男人都是被培养出来的,你看到他的体贴,温柔,顾家都是有另一个女人用爱打磨出来的。所以不要期望找一个百分百好男人,找一个你喜欢的,最看重的,和他好好相处,和他一起成长就好。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们最后是什么样都不重要,因为你们陪伴了彼此,成就了彼 此。

好工作在哪里?

我突然发现工作也如此,即便刚出校门,也希望找一个自己 喜欢的,做的好的,有发展的,高回报的,总是不停的问同学,你们的工作是什么样,自己处于什么水平。一旦不如意,便开始慌乱,看看有什么行业可以挣大钱,什么行业可以很轻松,什么行业有面子,然而总是有不如意的地方,于是愈发想寻找更好的,却不曾想,如何才能踏踏实实在一份工作里努力耕耘至收获。

探索是开始的第一步

有人会问,你怎么能确定,你耕耘的路就是对的呢?

是 啊,怎么确定呢? 我十分信奉一句话,实践出真知,多去做,多总结,把你以往工作里认为最喜欢的部分有哪些,完成的最好的部分有哪些,列出清单。把你试图想想尝试或者坚守的行业做调查,你心仪的岗位大概有哪些,和你列的清单有哪些地方是重合的,不重合的部分你是愿意接受还是继续寻找。这个环节的重点就是不断的收集行职业信息 和对自我的探索,这两部分完成了,找到一个喜欢的,愿意往下投入干的工作不难,恋爱也如此,知道自己才能迎来最适合的!

功不唐捐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古典老师的另一个词,功不唐捐,你所有的付出,努力,最后都会回归,在某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你发现这些东西都成了生命里最珍重的部分

相信我,一切是最好的安排!

现在的工作,或许不是你想要的,却是你应得的。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在昂sir的一次分享中,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

**现在的工作,或许不是你想要的,却是你应得的。**

在昂sir的一次分享中,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

**现在的工作,或许不是你想要的,却是你应得的。**

下面一幅图脑补中。

看看我们犯了哪些“罪”,让自己得到了这个“下场”。

###罪一:工作配不上的那个我们,真的是“我们”自己吗?

没有工作时,我们首先想的是怎么能找到工作。就像人肚子饿了,最先想到的找吃的,而不是吃鲍鱼呀还是吃小黄鱼呀,等你有了鲍鱼和小黄鱼再考虑怎么选吧,不然你的肚子都支撑不到你选择哪种鱼那个阶段,你就已经饿得两眼发晕了。我们在人才市场上到处投简历,在笔试面试中与人PK。

- 有一些人,因为贪心不足,拿着好几个offer,最后选择了一个“事后”来看当时并不完美的选择,而“事后”永远都无法补救。于是这部分人,觉得工作配不上自己,可是,自己作的,怨谁啊。客观上来说,是我们没有充分评估各个工作的机会成本造成的,我们的选择能力不足造成的。相反,那些只有几个机会,而能选出“事后”最好的人,其选择能力(或许是蒙的能力)是相对较高的。能力不足,而归咎于工作,我们选择的是提升自己还是抱怨工作,你的拐角智慧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 有一些人,因为面试能力、个人简历、偶然因素而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最后,天可怜见,终于找到了一个“落脚”之处,最后的一根稻草,解决“生存”问题。这时的我们可能更多的是感恩,也可能是抱怨,两条路踏上了自我幸福与自我迷茫的境地,希望我们有智慧去做出更好的选择。

###罪二:站在现在的时间点看过去的工作,我们忘记了初心,找错了对象。

现在的工作不是我们想要的,说这句话时,想像我们已经工作了几年了?

-

- 大于1年, 如果是我们的能力提高了,那说这句话,说明我们有了更高的追求,但我们更需要的是行动,寻找新的能体现我们现有价值的工作。如果没有找到,只是抱怨,那我们就是忘了初心,找错了对象。初心是避难,是生存,那这份工作是合适的,也是你应得的。而现在的工作,如果你没有能力离开,还将继续是你应得的。

###罪三:我们想要的不是工作,而是梦想。

当我们在谈工作时,我们在谈什么?job,career,calling。

- job,一口饭,生存的基础。

- career,一份工,温饱的状态。

- calling,一份事业,生命的召唤。

如果我们在干着我们不想要的工作,那我们究竟想要什么样的工作呢?

- 答案是不知道的话。那这份工作毫无疑问是你应得的,不管是我们不愿意,还是我们的家人不愿意,我们都没有选择的能力,我们逃不出现实的牢笼。

- 答案是知道的话,我们是否为了梦想去行动,去尝试,去探索?“不想要”变成“想要”,“应得“的就好从”工作“变成”梦想“。

###启示:

工作只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当我们被工作控制着团团转时,我们应该想想究竟我为工作而工作,还是工作为我而服务。当我们谈起工作时,我们想到的应该是梦想,应该是我们与世界碰撞、交流、反馈后的需要成长的自我。相信过去的工作和现在的工作,会联系在一起,我们想与不想,都应确信它是我们成长的基石,我们“应得”的是经验、知识、智慧、内心的坚持、笃定的信仰。

###相信是一种力量,相信自己和自己的过去是一种智慧。

> 你憧憬未来的时候,不会去想着把所有的事联系起来;只有在回忆过去的时候,才会将这点点滴滴联系在一起。一定要相信,这些生活的点滴会在你未来的某一天产生联系。一定要相信:勇气、目标、生命、缘起……一切都不会令你失望,只会增加你的与众不同。---乔布斯

职业发展>>>>

别听父母的话,过你想要的生活


那天以嘉宾的身份,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市之声”做节目。

和主持人聊得兴致盎然时,有一位妈妈留言提问:您是生涯规划师,我想咨询一个问题。我儿子刚刚毕业,有幸考上公务员,能进国家机关。可他偏偏想进企业,我该怎么说服他?

节目现场,我回复说:哎呦,您知道我是生涯规划师,故意出题考我哈。我不会给您如何说服他的建议,可以有两个反馈,供您参考。

第一,和儿子分析一下,做公务员,能实现什么,带来什么。进企业,能实现什么,带来什么。决定职业选择的,是价值观。看看公务员和进企业,哪个更能实现您儿子追求的价值。

第二,分析之后,让儿子做决定。无论他选什么,都无条件支持他。而且,带着爱。

是的,无论孩子最后选什么,家长都该无条件支持,而且,带着爱。

愚公移山的故事,妇孺皆知。

愚公年且九十,嫌太行、王屋二山碍事,非得将其铲除。智叟讥笑他,你这快进棺材的人了,岂能移山啊。

愚公以那段著名的话回答: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这段寓言很好,说明只要有毅力,移山填海都不是问题。

问题是,从职业生涯角度讲,我们考虑过愚公子孙的感受吗?他们生下来就得遵从老祖宗的遗命,世世代代去挖山。

如果正巧,他们也喜欢挖山,心甘情愿完成祖上未竟事业还好。倘若他们喜欢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的生活,那非得追随祖上,一锹一镐去挖山,这是不是很悲催?

况且,由于价值追求的差异、时代视野的局限,人生体验的不可替代性,父母的建议,仅能做参考。

1. 父母和九零后的职场新人,价值追求差异巨大。

如今的九零职场小白,父母大都是六零年代生人。那个时代的人,工作上最为看重的价值是安全、稳定、保障。妈妈主张孩子去考公务员,进国家机关,就是其职业价值观的体现。

而恰恰是这群六零和七零年代初的人,经过改革开放大势所趋,加上自身的勤奋,成为了中产阶级。他们的子女进入社会,有相对殷实的家境做铺垫,什么安全啊,稳定啊,再也不是他们的追求。

我老婆在招商银行弄了点儿理财,回来跟我说起给她服务的客户经理的事儿。这小伙子在银行工作两年多,白天上班,晚上去自己的公司,和几个人合伙做在线产品。而脑子里正在酝酿一个项目,琢磨着要找马云,说如果有机会见到马云,一定能说服他给自己投资。

正如马斯洛需求层次所描述的,逐级而上,由安全需求,到社交与爱的需求,再到自我实现。大部分九零的孩子,经由父母满足了安全、社交与爱的需要后,直奔成功、自我实现而去。

有次我在北京一所高校给毕业生演讲,提到工作进入职场,我建议可以培养一个和老板共同的兴趣爱好。比如老板痴迷钓鱼,你不妨研究垂钓。老板喜欢跑步,你不妨穿上跑鞋。老板热衷摄影,你不妨扛起相机。我们依仗老板升职加薪,有共同的业余爱好,可以在八小时之外增进和老板的关系。

在演讲后的问答环节,一位女生站起来质疑我:老师,我不同意您的观点。八小时之内我已经给老板卖命了,为什么下班后还得把时间给老板?

看看,九零后追求的是成功,自我实现,和自由。六零后父母那套职业价值观,甚至我们七零后道貌岸然师长的经验,和他们的想法,相去甚远。

从这个角度讲,九零后的孩子,更接近欧美青年。不需考虑温饱,开始追求梦想。

2. 父母的视野,严重受时代局限。

我走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每当和子女意见分歧,父母都会这般苦口婆心。

这明显是小农经济,逐不出户时代的表达方式。父母确实无数次走过村口的小桥,可飞机和时速达300公里的高铁,早已带孩子走遍天下;父母只吃过碘盐,而孩子已尝遍四方美食。过去的经验,完全不管用了。

逢年过节发米发面的国家机关,在反腐倡廉的大势下,慢慢将变成清水衙门。除非朝中有人,或者贪污腐败,否则一般的公务员,日子会日渐清苦;

科技影响职场。车间流水线、银行柜台、超市收银台等工作岗位,机器人将取代人工;

互联网改变世界。拜马云、马化腾等人所赐,实体店铺、商场,正在萎靡,并将纷纷倒闭。能通过互联网解决的,谁还通过线下;

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越来越松动,上班时间不规律的自由工作者,会越来越多。未来的世界,人们要么工作宅在家,要么旅行走天涯。

叔本华说:每个人都把自己眼界的极限,当作世界的极限。

庄子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夏虫不可以语冰。

一日千里,日新月异,父母的视野,怎么能看到这些变化?

3. 父母不能替代孩子的人生体验

每次女儿疯跑而摔倒,看着她磕得冒油的腿,她妈妈都心疼着一边安慰一边埋怨:哎呀,你下次能不能小心点儿啊!

我也心疼女儿,但通常会和老婆说:她摔了,你安慰她就好。下次小心点儿这种话,其实没必要说的。孩子喜欢玩,玩就可能摔倒。她不会因为你说过要小心,就减少摔倒的次数。没事儿,摔着摔着,就不摔了;摔着摔着,就成长了。

人生选择也是一样。父母不能一直陪着孩子,应该尽早放手,让孩子来做决定。否则,未来面临重大抉择,他们会无从下手。

即使失败,也是人生体验,父母不能剥夺孩子失败的权利。如果什么都安排好,孩子就成了小肥羊的羊,肯德基的鸡,一眼就望到头,生来就为了死。没有美丽的意外,没有新奇的冒险,没有跌宕的起伏,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年轻时候,不必追求最好的选择,因为也没有所谓的最好选择。爱做什么工作,就去努力;喜欢谁,就去追求;想过什么日子,就去尝试。失败过,哭过,痛过,三十岁以后,方能从容选择适合的生活。

尼采说:你不是父母的续集,也不是子女的前传,更不是朋友的外篇。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和冒险一些,因为好歹你要失去它。

面临人生抉择,如果和父母意见一致,那最好不过。

如果有分歧,别听他们的话,坚持走自己的路,你绝不是为他们而活。他们给了你生命,但早晚,你要飞出巢穴,脱离庇佑,开创自己的人生。

委婉而坚定地说:谢谢,这很好。而我,有自己想过的生活。

你想要知道自己的职业性格吗?


小编认为每个人在踏上职业道路时都可以听取他们的意见,或者他们可以寻求建议,但在完成专业或职业后,他们必须努力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或职业兴趣。只要您不断培养您的专业兴趣,您就可以在参与此职业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

你想要知道自己的职业性格吗?

每个人在走自己的职业道路时,都可以听取别人的意见或征求别人的意见,但在最终确定自己的专业或职业后,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或职业兴趣。只要我们不断地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我们就能在从事这一职业的过程中更加快乐。

选择适合你的职业是非常重要的,是你最喜欢的事业。然而,对于一个人来说,选择一个真正适合他的职业并不是一件简单而简单的事情。它不仅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而且需要客观、全面地理解和理解他的利益、能力、个性、身体状况,以及他对某些职业的思想和态度。对某些职业有什么兴趣是他们在选择职业时应该考虑的第一件事。因为,如果你对工作感兴趣,就有可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热情,努力做好工作,并能从工作中获得快乐和满意。个人满意、同事的认可、职业成就等将进一步激发人们的工作,使人们对工作更加热情,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在培养职业兴趣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广泛兴趣。

兴趣广泛的人不仅对自己专业领域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其他领域的事物也有一定的兴趣。这种人视野开阔,解决问题时可以从多个方面得到启发,有更大的职业选择和改变的余地。它限制较少,在职业发生变化时能迅速适应新的职业。例如。”齐白石“早年是个木匠。后来,他结识学者,学习绘画、诗歌、篆刻和书法。他最终将成为书画大师。

2.保持稳定的专业兴趣。

一个人应该在一个方面拥有持久和稳定的专业兴趣,但不要只是一记耳光。培养和形成稳定的专业兴趣,使人们能够以高度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专业的工作中,使人们能够集中精力发挥自己的职责,深入挖掘,发挥自己的潜能,使自己发展并取得成功。

既然性格对职业的选择以及职业的成功有着重大的影响,那么该如何判断自己的职业性格?心理学上有一些比较经典的性格测验,不管哪种分类方法,你都可以参考测评结果,找到合适的职业。

一个懂员工的老板才能真正留住人,你真知道员工想要什么吗?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计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可能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感谢您阅读《一个懂员工的老板才能真正留住人,你真知道员工想要什么吗?》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小编认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一直在谈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未来职场对人才的需求,最受欢迎的人才等等,但很少谈及需求。人才自己。 “更高的薪酬和更好的待遇”是员工在工作中追求的目标,也是公司激励员工的手段。但对于双方来说,这绝对不是唯一的。老板需要知道员工需要什么,员工需要知道他还需要什么。

一个懂员工的老板才能真正留住人,你真知道员工想要什么吗?

为了留住人才,许多管理者必须认识到,除了金钱之外,还有许多东西是员工所看重的。如果企业能够满足他们,员工会感到高兴,并利用更高的效率回报企业,从而大大降低跳槽率。根据相关调查,职业发展和追求工作生活平衡是跳槽的两个主要原因。通过比较,我们发现销售人员和技术人员在以下三个方面有着完全不同的观点:第一,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销售人员认为,合作的能力是销售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工程师不太重视同事关系,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大部分工作都是自己完成的。第二,挑战性工作,这是销售人员和工程师之间最大的区别。工程师们想要有趣的项目。相反,销售人员对困难的工作并不感冒。他们认为销售工作本身就很困难,不想增加难度。第三,他们希望有一个长期的。具有战略和愿景的企业。工程师们对长期战略和远景不感兴趣,因为他们知道技术将在五年内发生巨大变化,销售人员希望为有明确方向的公司工作。

大图小编认为此外,雇员还需要灌溉以下几点:

1.有待确认。当员工完成一项工作时,他最需要的是老板对他工作的肯定。老板的认可是对他工作表现的最大肯定。但对及时性的认识是最关键的,如果使用过多,价值就会降低,如果只在某些特殊场合和罕见的成就上使用,价值就会增加。此外,如果批准来自上级主管或经理,则对员工的激励效应将上升几个层次。向员工发电子邮件、打私人电话祝贺员工的成就、公开与员工握手、对员工表示感谢等方法,如向员工发电子邮件、打私人电话祝贺员工的成就、公开与员工握手等。

2.关心。在工作场所,管理者的“指导”意味着员工的成长,管理者只花时间。但是将信息传递给员工所花费的时间是你非常关心他们。而且,对于工作人员而言,它并不关心上级可以教他多少工作技能,而是关心你多少关注他。

3。受到表扬。这是对员工的认可。有些管理者吝啬地称赞他们的员工,而另一些人则指责他们缺乏必要的技能。事实上,表扬员工并不复杂。根本不需要考虑时间和地点。你可以随时表扬任何地方的员工。例如,在公司举办的会议或社交聚会上,午餐时间等,可以给予表扬,这是对员工的鼓励。

4.荣誉。员工认为,他们是否在公司受到重视是影响工作态度和员工士气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公司使用不同的职称时,他们应该具有创造性,考虑要求员工建议他们接受这些职称并将其纳入其中。在最基本的方面,这是一种荣誉感的成就,它产生一种积极的态度,而积极的态度是成功的关键。

以上《你想要什么(下)》一文,由编辑精心撰写而成,希望对您的职业规划有所帮助,更多精彩请访问“求职面试需要什么技巧”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