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个人简历。

职场,繁重的工作可能让你剪不断理还乱,效率也久久不见提高。其实,这都是因为你没有用对方法!小编来告诉你。感谢阅读《存够20万才敢结婚!算算你的工资够了吗?》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20xx年白领婚恋成本调查》报告

乔治·克鲁尼结婚了,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结婚了,福山雅治结婚了,堀北真希结婚了。恐婚的最后还是踏入了婚姻殿堂、永远的偶像派也闪婚了,真是应验了“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现实生活是追不到男神女神找不到Darcy先生大多数人也是要嫁的,于是最现实的问题就来了,谈个恋爱结个婚究竟要花掉几块钱?真爱若无敌的话,到底又有多少人愿意“裸婚”?

结婚高峰期:工作3—5年

时间不等人,任何东西都有保质期,结婚高峰期出现在什么时候?根据“20xx年白领婚恋成本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本次调查的已婚男女中,逾5成的受访者都是在工作3—5年(含3年)内完成婚姻大事的;而在工作3年内结婚的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在工作3年内结婚的男性占26%,女性则为士占41%;先立业后成家的男性比例则要高出女性——工作8年以上结婚的总受访人数比例为14%,但其中男性人数是女性的三倍。

相亲基本花费:100—300元

如今的业余生活越来越丰富,可工作后的社交圈子未必就越来越大,相反的,受到专业领域、行业部门、工作强度和压力等的约束,可能还会越来越窄、越来越“宅”,于是相亲成了一条通向婚姻的标准化出路。

除去3成表示没有相过亲的受访者外,一次标准化相亲的平均花费为100—300元之间,而所谓的标准化相亲花费流程为:“喝杯咖啡或茶,两个人就需要50—60元;看场电影100元;吃顿饭人均花费50—100元。”而在一线城市的单身男女们由于生活开支的提高,相亲花费也在不断提高,逾2成受访者表示他们的相亲花费为300—500元,有网友强调,这些花费还不包括“为了相亲所花的穿衣打扮的钱,那些都算‘隐形花费’。”而根据调查,一次相亲愿意花500元以上的,男性受访者是女性的10倍。(见图1)

图1:去相亲你最多愿意花多少钱

数据来源:

然而如今的相亲花钱观念也在悄悄改变。按照相亲的“惯例”来说,一般都是男方买单,但论坛曾做过一个关于相亲是否愿意“AA”制的小调查,有不少女性网友均表示愿意,“好聚好散,AA谁也不欠着谁。”而更有意思的是,男性网友表示如果相亲时女孩子抢着买单则表示自己没希望了:“明摆着看不上男生,不想欠你的。”

谈到相亲时最讨厌被问到的问题,网友们众口一词的表示是——“收入”、“父母是做什么的”。相亲毕竟不是面试,这感情还没谈开就先掂量彼此身价,“买卖”的意味太浓让人极不舒服。

存够20万以上才敢结婚?

真爱无敌?不存钱“裸婚”真的也可以吗?很遗憾,根据我们的调查,只有1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裸婚”,1成受访者表示存够了5万元就可以结婚了,但26%的受访者存够20万才敢结婚(见图2)。细分到不同年龄群体来看,愿意“裸婚”的“80后”比例超过“90后”,而29%的“90后”受访者表示结婚一定要要存够20万元以上才考虑,总体而言,“90后”对结婚“储备金”的要求最高。

图2:存够多少钱才敢结婚?

数据来源:

根据“日本通”发表的《日本人结婚得花多少钱》一文,来自20xx年日本一调查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日本人婚礼平均花费为443万8000千日元,换算成人民币约为23万元多。而有74.6%的新人从父母或者亲人那里得到援助,平均为183万日元(约为人民币9万5千元多)。看吧,结婚大事没有钱怎么行,结婚需要父母的精神及经济资助也并不是件丢脸的事。

婚房:逾5成人赞成由男方承担 近7成父母出资支持

听到“婚房”两字,许多人都肩头一重膝头一软,的确,这是结婚所要直面的最幸福也是最沉重的现实,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不但会引起男女双方的隔阂,甚至还会引发亲家间的龃龉。问到婚房谁来承担这个问题,只有9%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租房而不是买房结婚,54%的受访者表示结婚由男方来承担婚房天经地义,36%的受访者愿意共同承担婚房的费用(见图3)。值得欣慰的是,61%的男性受访者愿意一肩挑起买婚房这件大事儿,而47%的女性通情达理地表示这担子太重应当一起承担。有商有量,把感情和钱都谈谈清楚,这才是成年人的解决之道。

图3:由谁承担购买婚房的费用?

数据来源: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好好学习的薪水和天天向上的房价和不成正比,58%的受访者表示父母会部分出资支持买婚房,25%的受访者不靠父母全靠自己,仅有不到1成的受访者表示婚房由父母全额支持。别妖魔化年轻人,他们并非天生“啃老族”,当美好的生活单靠勤劳的双手稚嫩的年纪无法扛起时,父母沉默而包容地站在他们的身后。

婚宴:2000元以下 “份子钱”上海最高

婚宴伴随着生活成本的上升水涨船高,谈及婚宴,普遍的观念都是要风光大办,然而根据“20xx年白领婚恋成本调查”的调查结果,66.5%的受访者支持婚宴平均一桌在2000元以下即可,25%的受访者选择了“2000元—5000元”的选项,仅有8.5%的人要求婚宴一桌在5000元以上。然而如果想在一线城市的酒店摆婚宴,2000元一桌的价位已是稀少,除非是回老家办流水席才能省点开支。而且如今不少年轻人对婚宴吃消极反抗态度,有网友直言不讳:“婚宴是用来满足父母长辈们的心情的,对于小夫妻来说不仅花了一大笔钱还累得半死,还不如把这钱花在蜜月旅行上,那才是自己能得到的享受。”

就算你不结婚或者已婚,也逃不出结婚这事儿。身边的同事年纪越来越小,总难免遇到随份子的“红色炸弹”,现在结婚礼金一般都给多少呢?根据“20xx年白领婚恋成本调查”结果显示,包个200—500元的红包是主流趋势,然而如果在上海参加婚宴,出手可不能太小气,上海是“份子钱”全国最高城市,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参加婚宴红包内至少都要塞500元以上,近四分之一的受访者给到的“份子钱”在800元以上!一线城市中广州和深圳的红包较“小”,一般在500元以下。

婚戒、蜜月:舍得花大钱,对自己好一点

来看看现在的年轻人愿意在蜜月和婚戒上花多少钱。28%的受访者愿意花5000—10000元买婚戒,而愿意花超过1万元在婚戒上的受访者占到了23%,愿意在婚戒上花费3000—5000元的受访者比例为27%,而明确表示不打算买婚戒的只占6%。虽没有“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高标准,但婚戒毕竟是爱情信物,有特别的纪念意义。根据相关报道,在二战前西方国家只有10%的人会买带钻石的订婚戒指,而广告效应将这个比重在世纪末提高到惊人的80%!关于婚戒,曾经听说过一个默认惯例,那就是以男方2—3个月的工资收入作为订婚戒指的预算标准。如果拿不准买T记还是C记的戒指,如果犹豫着买多大钻才算表真心,不妨拿出这条标准——按实力办事情才是正经过日子的样子。

和婚戒相比,蜜月“不可或缺”的程度稍低但花费的标准却更高。虽然有22%的受访者表示在蜜月上不打算花钱或者根本不打算度蜜月,但31%的受访者表示在蜜月上愿花5000—10000元,2成的受访者愿意花1—2万元在蜜月上,愿意花费2万元以上在蜜月上的受访者为10%。而根据Andrew M.Francis and Hugo Mialon所作的“关于结婚花费和婚姻持续时间关系('A diamond is Forever' and Other Fairy Tal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dding Expenses and Marriage Duration)”的调查显示,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订婚戒指和婚礼的花费越高婚姻持续度就越久,反之亦同样不成立。因此,结婚这事儿还得丰俭由人、量入为出。

找对象最受青睐职业:公务员、技术/研发、医生/护士

偶像总裁侦探、空姐模特“网红”……找对象就该找那样的?喂,醒醒,脚踏实地大口呼吸一下地面上的空气,看一眼身边的人,为人低调等着你去爱的好男好女一把把!

最受女性欢迎的对象职业:技术男

最受女性欢迎的对象职业三甲位置分别是:技术/研发、公务员、律师。黑框眼镜、格子衬衫、不善言辞,谈个恋爱表个白都像写说明文一样摆明逻辑一二三四五的技术男请抬起头来,你们可是位列女性找对象最受青睐职业排行榜的榜首哦!排名第二位的是在大家心目中工作、收入稳定的公务员,父母长辈们也特别青睐这个职业的单身男女。而律师摘得探花位置,也许是受了《何以笙箫默》的影响吧。

最受男性欢迎的对象职业:教师

最受男性欢迎的对象职业排名前三位的是:教师、医生/护士、公务员。教师有寒暑假,将来孩子的教育有保障,自然受男性同时也受父母长辈们的青睐,但教师天还没亮就要出门上班、晚上要备课批改作业、假期要家访、工作碎片时间多,也请多体贴他们。紧随教师之后的就是医生、护士,不过医生、护士工作强度大、来自社会等方面的精神压力也大,也请多关爱他们。

男女有别,找对象最青睐的职业top10还是颇有些差异的,具体可见下表。空姐跻身最受男性欢迎的对象职业第十位,而女性对空少的青睐程度就远远不如男性对空姐的钟爱程度,选择者甚少,榜上无名。男性对如法医、船员等比较特殊职业的女性敬而远之,但女性眼里,法医、船员比艺人、健身教练更受欢迎。(见下表)

表:最受男女欢迎的对象职业top10

数据来源:

调查样本说明:

于11月初发起本次调查,历时两周,收到有效在线样本数1507份,男性比例为60%,女性比例为40%;在调查的人群中,“70后”占4%,“80后”占61%,“90后”占35%;已婚和未婚比例各占5成;43%的受访者来自“北上广深”一线城市。

ZC530.com延伸阅读

存了半年工资去旅游,结果公司不批假!


作为职场人,喜欢假期的理由有千千万万种。不用上班、不用处理琐碎的文件和各项事宜;不用早起坐车可以多睡会懒觉;不用每天来回跑可以休息休息;有空约朋友逛逛街、看看电影;还能去旅游……

长时间的工作会使人身心疲惫,适当地出去玩一玩可以有效的放松身心,所以职场人喜欢趁着假期旅游。随着而来的也有很多问题:存够多少钱才会去旅游? 会不会请假去旅游?用什么假?如果公司不批假,怎么办?我们来看看网友们的看法。

不在乎钱多少,想去玩就去了

网友“AI杨小哥”:“其实并没有明确的去想过这些问题,因为我是比较随性的人,有时候就会有说走就走的冲动。所以我出去旅游更多的是看自己的心情,如果我现在赚了1万元,只要我想去旅游,我就直接用这个钱去旅游了。如果我现在赚了10万元,但是我在这个阶段不想去旅游,那我就不会去。

除了考虑心情,我还会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工作状态、以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旅游我可以用法定节假日、年假。但是如果某一段时间工作强度特别大,身体有些承受不了,那我忙完这段时间就会请假去旅游放松一下。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个女生,更要对自己好一些,要忠于自己的内心。正常的年假,公司一般都会批准。如果请假去旅游,我会选择公司不太忙碌的时候。”

遇到没有人性的公司,辞职!

网友“兔子不吃窝边草”:“最近计划着去成都玩,不打算买买买,大概五六千就够了,差不多是我一个月的工资吧。我没请过事假去旅游,会尽量利用年假,避开节假日高峰期去旅游。

如果我的公司不让我请假去旅游的话……我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因为请年假,单位是一定会同意的。万一公司不批假,应该是公司实在缺人手,那我就可能会放弃旅游的计划再做打算。如果是公司无理取闹不批假的话,这样没有人性的公司,我可能会辞职。”

存够三个月的工资才会去旅游

网友“就是这样啊”:“我基本上会存够三个月的工资去旅游,因为期间我还会有其他的日常开销,所以一般来说,差不多三个月工资才能去旅游。按照我们公司的情况,我一般会用年假和调休这两种。

公司不批假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只要时间上对自己的工作不要有太大的影响,请假的时间不是太久,我们公司一般都是给批假的。我近期也打算利用自己的年假加上调休出去旅游一次,放松一下。”

拿订好的机票给老板,让他批假

网友“不太蓝的天空”:“如果是国内旅游,我觉得8k-1w就可以了。我大概需要存1-2个月吧。如果要去国外旅游,假如去欧美国家平均要3-5万吧。如果是一周到10天的行程,我要存差不多半年的工资。

我肯定会请假去旅游的,因为平时假期不多,国庆和春节的假期都要回家。而且出去旅游要和朋友或者家人约到一起,就要请年假了。如果年假不够,我一般会调休,因为平时加班比较多。

如果公司不批假,那公司需要给我一个很强硬的理由告诉我为什么不批假?我平时上班已经那么辛苦了,为什么不让我休假呢?如果真的不批,那我肯定要向上司讨一个说法。如果实在不肯批,有一个方法就是把订好的机票甩给老板,你不批也得批了。有时候也需要用比较强硬的方式,这样才能为自己争取到假期。”

看完大家的想法,可以发现大家还是都挺喜欢旅游的。你有没有遇见过因为旅游,公司不批假的情况呢?可以留言分享给我们~

摆脱月光族,两年存10万的理财秘籍


在现今这个消费时代,消费享受是每个人都愿意去做的事情。因此,职场中也出现了许多潇洒的月光族们,不管一个月工资是多少,永远都没有积蓄。因此有白领在两年内存到10万员,是一个非常值得彰显的事情,想要知道如何摆脱月光族吗,其实很简单只要有一套自己的理财方法,就可以让你摆脱月光族,拥有自己的小金库。


这个女孩今年26岁,到北京三年,在我这里工作了两年,上个月请了一个礼拜假回西北老家,她是回去用攒下的10万块钱给家里盖房子,好让已年近三十的哥哥体面地娶媳妇。她家里很穷,哥哥没念书也没结婚,一直供她上学直到大学毕业,毕业之后她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用自己的努力给家里盖上新房子,报答父母和哥哥的恩情。两年多以前正是她讲述的经历打动了我,才决定让毫无工作经验的她留下来。


这个女孩叫小文,今天看上去已经是个端庄得体的白领,两年多以前却还是很有点生涩的学生娃。前几天请假的时候最让我诧异的是,她居然真的在两年多时间里攒下了十万块钱,我很为她高兴,也很有兴趣知道她是如何做到的。小文从家里回来,我特意找她聊天。原来这个小女孩之所以能把梦想变成现实,除了因为感恩而激发出来的动力,还有一套自己的很特别的理财方法。我更有兴趣,把她的方法记了下来,拿给年轻人们分享。


小文刚来的时候工资三千多块,现在的收入6000元左右,两年半的工资收入大约是十三四万,而她每个月的固定花费应该不少于3000元,包括房租水电和日常开销,如此算来两年多要攒下十万元几乎不可能,小文是如何做到的呢?


她总结出来的经验只有八个字:节俭、记账、理财、独立。这八个字非常简单,但对多数年轻人来说却很难做到或者做好。小文却做得非常好,而且并不难。


【节俭】


小文觉得现在的年轻人最难做到节俭,但要想在短时间里攒下一笔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要节俭。小文把攒钱有两种途径:开源和节流。她之所以攒下这么多钱,当然也跟开源有关,周末总会做点杂七杂八的零活挣钱,比如写写稿之类的,不用出门,但一个月下来能把自己的房租挣出来。但她认为上班族开源不太现实,精力和实践也不够,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节约开支。小文很少打车,坐公交上下班,尽量自己做饭吃,每天锻炼身体就能省下不少买化妆品的钱,不穿戴名牌,穿得干净得体就好。很多年轻人觉得不能对自己太苛刻,所以挣钱了就享乐,不挣钱也要潇洒快活,小文却说李嘉诚身体力行节俭二字,我们这种毫无根基的上班族如果不节约,又如何为将来打基础呢?


【记账】


小文坚持对自己的收入和开销记账。记账不是为了省钱,但让她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既能未雨绸缪,又可防患未然,还能改掉不好的消费习惯,这也从侧面成就了攒钱的心愿。小文说,很多年轻人会觉得记账老土,但是对他们这样的没有经济根基的年轻人来说,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收入和支出,才可能积累一定的基础,早点摆脱经济上的窘境和啃老的尴尬。小文说得很对,我留意过和她一起工作的几个年轻人,都是没吃过什么苦的孩子,大手大脚,遇事靠父母,不然就举债度日,却很少想过改变消费习惯,我觉得小文的记账习惯非常好。


【理财】


小文说,理财是个大概念,她说的理财是养成比较好的理财观念和习惯,避免让自己走进误区。富人穷人都不可能有不计其数的钱,如何挣钱如何用钱时理财的关键,所以要有良好的理财习惯和正确的理财方法,尤其是两手空空的年轻人更要如此。小文说凡事预则立,年轻人理财更是如此,要想让自己变成想成为的人,就要用好的方式投资自己,才有机会看见更高更远。小文说理财其实不是个高门槛的概念,钱少更不怕理财。小文的理财秘诀就是尽可能爱惜钱,该花的不省,不该花的一定要节约。她给我举了个例子,说是有人算过一笔账,如果每月存100元,从20岁存到60岁,就能攒下六十多万,这对普通人来说,既没有负担,又能得到一个巨大的成果。


小文特别说了一点,也是她跟同事们最不一样的地方她没有信用卡。小文说年轻人一定不能被债务牵绊,能不做就一定不要做房奴、车奴、卡奴。小文笑嘻嘻地说她觉得信用卡是财务鸦片,她想有,但不敢有,结果证明不去碰它是对的。我觉得小文的这一点做得非常好,年轻人一定要理性消费,控制消费欲望,量力而行,过度提前消费很不好。


【独立】


小文说这一点看着跟理财和省钱无关,但其实最重要。在医疗整形这个行业里,看起来最基础的美容咨询工作,能让她在这么短时间里攒下这么多钱,根本上都因为她很独立,或者说是想尽早独立。小文觉得女孩子一定要独立,一定要想着依靠自己生存,并且为生存打好基础,不能幻想有一天能嫁个有钱人,过上锦衣玉食、不用为生计发愁的日子。小文说,女孩子最难的是摆正心态,她赢就赢在心态,她相信将来会更好。女孩子不靠天不靠地,靠自己。这是小文的总结陈词。


我真的非常欣赏小文,很欣慰在我的团队里有这样一个小女孩,也庆幸自己两年多以前留下了如同一张白纸的她,我相信,她绝对是一个可以培养的人才。说两句题外话,今天的生活中已经充斥着消费这个词,随之而来的是人心浮动、物价飞涨、工资不够,对于年轻人来说,学会理财对创造和改变生活更显重要,它已经是年轻人必备的生存技能。所以,我今天把小文的理财心得拿出来,是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看到,不悲观,不抱怨,不浪费,不虚度,努力挣钱,更要学会理财,才能为更好的将来打下物质基础。

白领年薪10万买房要20年


前段时间,2012中国白领十项标准的出炉引发热议。其中,月薪两万以上,至少有两居室,有15万左右的代步车等条件让许多白领自嘲拖了白领的后腿。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究竟月收入达到多少才能觉得安全?不少白领晒出自己的收支情况,直言大城市生活不易。

起因

新白领标准引热议

前段时间,一条2012中国新白领十项标准的微博备受关注。该标准为:1。月薪2万元以上;2。坚持健身和运动;3。至少有两居室;4。有15万元左右的代步车;5。有固定的朋友圈子;6。工作不局限于在办公室完成,工作远程化是未来趋势;7。工作朝九晚五,有足够的闲暇时间;8。有独特的娱乐方式;9。重视低碳生活;10。有钟爱的时尚品牌。

这条微博被转载2万多次,评论3000多条,多数网友对照自身情况后在评论中自嘲不仅未达标,反而相去甚远。在网上发起的中国新白领十项,这些你做到了吗的投票中,只有5%的网友表示能够达到月薪2万元以上,6%的网友投给有15万元左右的代步车,得票数最多的为有固定的朋友圈子,占比为14%,而以上都符合的网友只占3%。有房、有车这两项白领标准获得的支持最少。

分析

对收入不满幸福感降低

首都经贸大学近日公布的2011北京社会经济生活指数显示,去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幸福指数为72.28,幸福感比2010年略有降低。报告分析认为,幸福指数降低的原因主要是对收入不满。

此外,据近期发布的中国城市女性生活质量调查报告显示,城市女性最焦虑的三件事分别是:物价上涨、买不起房和家庭收入低,选择这三项的人数比例分别为78.2%、39.9%和29.4%。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王天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经济学的技术角度来讲,幸福感是用货币来衡量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可支配收入越高,就应该越幸福。虽然现实中并不完全如此,但不可否认的是,收入水平是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

王天龙认为,从总量上看,要让人民越幸福,就应该想方设法增加GDP和可支配收入。在大力发展经济同时不断完善一些公共服务,如国防安全、医疗、教育等,给国民一个稳定、安全的外部环境,这样有助于国民提高创造财富的效率。

HR点评

不可盲目为收入妥协

某国企人力资源负责人谢先生表示,与五年前相比,现在的大学生在择业的时候更加务实,不再追求单位的名气和别人的看法,而是更加看重单位能为其提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为留住人才,谢先生所在单位每年都会按照前一年的绩效对工资略微上调,并为员工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和晋升渠道,尽管如此,仍然会有少数员工会因为不满收入待遇而跳槽。谢先生透露,2011年,本单位因不满待遇辞职的中层干部就有10余人。

对于网络盛传的新白领十大标准,谢先生认为这些既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也不是什么权威结论,只不过是网友的杜撰,大可不必太当真。同时,谢先生也坦言,从新白领标准的诞生到迅速传播开其实是反映出了当下都市职场人一种焦灼的生活状况和心态。

谢先生说,白领只是一个称谓而已。一直以来,白领一词是体面、富足、小资的代名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白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少职场人士确实很难达到这十项标准,若以此为依据,白领群体会缩水不少。无论称谓如何演变,自己个人的实际工作情况、生活状态才是最重要的。

谢先生认为,职场人士的安全感其实与标准无关。物质也好,精神也好,都必须要不断提升自己,这样才能找到安全感。如果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可盲目为了收入妥协,放弃自己的职业目标,眼光要更长远一些。按照我这些年的经验,工作两年的员工为了收入更高辞职的可能性比较大。怎么做都没有对错,但需要有所选择。也许现在辞职收入可以翻倍,但如果没有职业规划,没有积淀和提升,收入遇到瓶颈后就无法再往上走,只会走下坡路了。谢先生说。

专家建议

学会记账提升安全感

资深理财师王先生认为,白领要想在收入和存款上找寻安全感,除了要开源之外,还要注意节流,尤其要学会理财之道。除了基金、股票、储蓄等常规理财方式之外,王先生还建议,白领应学会记账。

不少人觉得记账记的都是鸡毛蒜皮,记不记无所谓,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王先生说,目前这种消费模式下,记账更有必要。

王先生介绍,现在进入刷卡社会,网购、团购、刷手机购物等消费方式琳琅满目,此外,基金定投、外汇股票、银行借贷等个人理财方式迅猛发展,个人财产可选择的资源配置方式也越来越多样了。坚持记录规划、合理配置这些理财数据5年、10年之后,对一户家庭的生活品质可能会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有对比调查显示,善于记录规划生活收入开支的家庭,年终节余会增加三分之一以上。

王先生建议,对于事业刚起步的普通白领来说,存款和消费三七开分配是比较好的理财方法。留30%做存款,其余70%拿来日常开销。开源和节流同样重要,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之道。

案例一

年薪10万买房要20年

小姜已经在北京打拼5年多,年均收入10万元。省吃俭用,加上踏实肯干,小姜现在有存款30多万元。据小姜介绍,自己已经算是周围朋友圈中存款最多的了。但是,想在北京买上一套房还遥遥无期。小姜给自己算了一笔账,按照现在的房价和自己的收入水平,得不吃不喝奋斗20年,才能买一套五环外的小户型。

小姜家在农村,在父母眼中,年逾30的儿子,当务之急不是挣钱,而是娶媳妇儿。可是,小姜很无奈,照理说我的收入不算低,但房子实在是买不起。

大学时,小姜曾经交过一个女朋友。但毕业后,女友以北京压力太大为由回到了家乡安徽,异地恋坚持一段时间后女友提出分手。分手3年间,小姜不再考虑恋爱的事儿,只想工作挣钱。直到这两年,家里逼得紧,小姜才不得不在朋友们的张罗下去相亲。由于在北京没有房子,小姜相亲屡屡失败,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女友。

小姜说,自己也理解女孩子的想法,毕竟在这个城市生活压力确实很大。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居所,安全感从何谈起?

案例二

三无白领苦苦支撑

2008年,从北京一所重点大学本科毕业后,王跃成功进入到了国内一家知名的4A广告公司做策划文案工作。

在同学看来,王跃俨然已经成了标准的白领。工作单位名气大、环境好、待遇不错、发展前景远大,但王跃却认为自己在苦苦支撑。

王跃说,前3个月的实习期每月收入不到2000元,除去与别人合租房子600元,伙食费500元,交通费400元,通讯费150元,加上网费、水电费,一个月下来王跃自己可支配的费用几乎没有,更别提存款了。

待遇虽然低,但牌子在那儿,广告圈儿的标准是真高。比如衣服、手表、包的品牌,互相之间会比较。穿动物园批发市场的衣服,别人一眼就看出来了,会看低你。不是为了虚荣心,真的是为了在工作中能被别人正常对待。工作没多久,王跃就不得不上调自己的置装费。

随着业务慢慢熟练,王跃的收入也逐渐提高,从原来的税后3000多元涨到了5000多元。但工资的涨幅比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王跃说,几年下来,自己依然是无房、无车、无存款的三无白领。

案例三

月入7500元没有安全感

小姚是北京市某高校2011年应届硕士毕业生,目前在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从事新材料的研发工作。和众多北漂族一样,他每天上班要挤地铁,下了班就宅在家里玩网游,因为外面的那些娱乐消费都太贵了。

小姚目前每个月的平均税前收入约7500元。扣除五险一金及个税后,实发工资约6500元。在有些

人看来,对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这一工资水平已经很不错了,但除去各种开销后,他的积蓄不到工资的一半。

他算了一笔账:与同学合租一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房,自己住其中一个十余平米的单间,租金1500元;每个月基本伙食费约1200元,但如果算上应酬(同学、同事近期结婚的特别多),还要多花约500元。加上交通费、手机费、上网费、水电费等开支600元,以及每个月寄回家的500元,小姚每个月的积蓄不足2500元。我现在没有女朋友,能省下不少钱,他略带自嘲地说,不然攒下的钱还不够买一个名牌包,更别说买房子了。

80后快速攒够300万养老金的五种方案


最近几天,网上一则关于80后的养老金计算结果让人瞠目结舌。假设退休后,每个月想要过上和现在3000元相同购买力的生活水平,以3%的通胀计算,现在30岁的人需要准备314万退休金。

此消息一出,80后们唏嘘不已。这日子要怎么过?看来这辈子是熬不出头了,光自己的养老金就得这么一大笔钱,这几十年里还要养家糊口供养老人,这日子还怎么过?为此,我们的专家为80后提出五套快速攒购300万养老金的方案。

最激情的方案:创业

“人生的第一桶金到底在何处?”这个问题苦苦折磨着80后们,寒窗苦读,努力打拼,就是希望能早一点“脱贫致富”。比起朝九晚五卖命打工,领着可怜巴巴的薪水,望着永远买不起的房子流口水,创业有着更多的潜力和希望,让80后们斗志昂扬,野心勃勃。马云、江南春等创业成功人物更是80后们集体膜拜的偶像。

专家点评:

创业不是标签,也不是乌托邦。创业是个需要你长期奋斗、持续积累的艰苦过程,既要有专业技能、资源资金、优秀人才等支撑,还要做好各种风险准备。最终能不能成功,不仅取决于个人努力,还有赖于各种复杂的机缘。遇到挫折时,心态上耐力不够也会导致创业流产。对于80后来说,在创业所需的各项基本要素未到位时,不如先从职场工作中起步,做好“创业型职业规划”,先在职场中积累实力和人脉,完善创业计划,找到合适的机会启动创业计划,稳步发展。

最靠谱的方案:做好职业规划

“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就是凡事要有所准备才能成功,无准备则一事无成。在职业发展问题上,“预”即职业规划,包括确立合适的职业定位,树立清晰的职业目标、制定可行性高的行动方案和有效的学习计划。做好职业规划,就能为发展提供“看得见”的方案和保障。时刻做好准备,才能抓住发展机会,一步步接近并实现你的职业目标,早早赚够300万。

专家点评:

每个人都要经历几数十年的职场生涯。职业发展不仅是个长期工程,期间也要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要想达成最终目标,得循序渐进,完成各阶段的任务,运用职业规划方案应对各种未知的风险。要尽早赚够300万的养老积蓄,你首先要让自己成为处于升值状态中的专业人才。“以‘1万小时定律’来说,在一个领域持续投入1万小时进行技能和知识的专研,你就能成为该领域中的专家。以每天工作8小时来计算,至少需要花五年。”洪向阳说,“1万小时定律”的基本前提是要求职场人通过职业规划,选好适合的专业领域,以此为准绳制定五至十年的发展规划,全身心投入其中。在内生涯成长的同时,外生涯也将逐步得到完善和提升,高薪高职指日可待。

最投机的方案:买彩票

能一夜暴富、风险小、投入少的方法可能就是买彩票了。有朝一日中了大奖,一夜跻身富豪行列,还能有什么方法比这个更快更好?

专家点评:

工作压力大,几十年累死累活;创业风险大,一不小心可能就前功尽弃,在这个“急于求成”的社会环境中,职场人一边得稳稳地死守饭碗,不愿冒一点险,但同时又不断在做梦,希望一夜暴富。所以,天天到彩票站报到的并非只有叔叔阿姨们,其实也有很多白领。不过,中大奖的几率微乎其微,很多人买了一辈子彩票,结果还是穷老百姓一个;也有人中了大奖突然暴富,缺乏财富管理能力,忘乎所以,最后千金散尽,下场凄惨。所以,彩票可以买,但消极、被动等待绝非有效、靠谱的方法。

最大尺度的方案:自我炒作

财富可以脚踏实地地赚出来,也可以大肆包装炒作出来。炒作出了名声,自然会有各种商家利用你的名声进行盈利,只要名气足够响,赚够300万养老金自然不在话下。

专家点评:

近年来,通过炒作红透半边天的“名人”数不胜数。须知,炒作是把“双刃剑”,通过大尺度、没底线的自我炒作吸引大众眼球,为的就是让大众迅速知道你,在千万双眼睛都注视着你时,你的缺点和不足也会被放到放大镜下审视,言行举止稍有不当立刻会早来口诛笔伐。而且,低端、粗俗的自我炒作只能是短暂的热闹,热闹看完了,名头没了,被人们遗忘了,财富自然也不再青睐你。

最不靠谱的方案:傍大款

俗话说,成功的背后总是堆积着高高的寂寞。因为只有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到你的工作领域中,才能拼出一番成就。而不甘寂寞、不愿努力的人就用青春去换来所谓的“成功”。

专家点评:

也许这确实是最轻松的方案,但也许是风险最高的方案。靠青春换未来,是极度不靠谱的事,切莫因为眼前的轻松而忘了个人发展之重要。

本来就很焦虑的80后,面对着“高房价”、“难成家”、“难发展”三座大山早已气喘吁吁,而传说中的300万养老金虽然还没有专业数据支持,却也已经给大家造成了无形的压力,因为很有可能忙活了半辈子,还老无所依。专家认为,个人难以扭转时代大势,改变不了世界,那么只能提升自己,不断优化自身来适应环境,用职业规划优化职业发展,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重视一点一滴的积累,就能给自己的未来一个可靠的保障。(完)

专家介绍:

洪向阳,实战派生涯管理专家。向阳生涯管理咨询集团首席职业规划师,中国职业规划师(CCDM)认证培训导师,专注于职业规划、职业定位、职业转型、求职就业辅导等咨询、培训领域,帮助求职者及职场人找准定位,高效求职,取得职场高速发展,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20%的工资一年后发合法吗?


最近有个网友问小编一个问题‘公司20%的工资一年后发是合法的吗?’那么小编把他的案列理了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陈某入职加工厂两个月,当时入职前,和老板说好的工资是5000元一个月,但是发工资时却发现只发了4000元。陈某去找老板问个清楚,老板说每月工资是5000元,但是其中有20%是押金,工作满一年就一次性把押金发给员工,当时说好工资,但是并没有说一定都是每月发放。陈某觉得,老板之前从来没有说过这个事,是对自己的欺骗,可是苦于自己没有和老板签订劳动合同,不知道该怎么办。

专家答复: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应该要和单位签署劳动合同。这样做的好处是,签订劳动合同后,劳动者可以把双方的主要权利义务固定下来,未来有争议的时候可以有据可循。劳动者在面试时,都会和面试官谈到待遇问题。如果辛苦谈好的待遇,没有得到书面的确认,发生争议后,维护自己的权益就增加一道困挠。试想,陈某老板如果一口咬定当时说好的就是4000元,陈某哪有什么证据可以反驳老板呢?

有些应聘者在确定入职前,会要求用人单位给予一份书面Offer,上面记载好双方面试时谈妥的主要条件,再离职加入新的单位,这种做法比较靠谱。《劳动合同法》要求劳动合同是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签订,却没有要求入职前就签订。况且在全国的人力资源实践中,能事先签订劳动合同,再入职的,也是属于少数。如果尚在职的员工应聘新单位,最好还是要求得到一份Offer后,再办理离职,以保护自己的权益。

但是,有了Offer后是否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呢?答案是否定的。Offer是一份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出的签约要约,需要得到应聘者的承诺才具有效力。而这种承诺的最好书面体现,是最后双方签署劳动合同。大多数单位的劳动合同,要比Offer内容完善得多。特别是很多单位的Offer还约定了非常短的有效期,拿来当成劳动合同不妥当。

陈某所在工厂没有与陈某签署劳动合同,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所以陈某有权自第二个月起向老板索要二倍工资。双方说好的5000元工资,由于没有书面的确认,其支付方式不明确,恐怕要争取就有点难度。

留学生回国的工资80%不到1万


今天上午,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该报告通过对280万留学回国人员的数据分析,对归国留学生的留学目的地、留学时间、学科分布以及回国就业状况等进行了研究。

改革开放至2013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305.86万人,有72.38%的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发展。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我国留学回国人数达到35.35万人,是同期出国留学人数的85.41%,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就业。

蓝皮书数据显示,我国留学回国人员年龄分布在20至60岁,其中22岁至34岁人员占留学回国人员总数的95%,有接近七成的留学回国人员年龄分布在22至26岁区间。

获得学士学位留学回国人员的平均年龄为25.53岁,硕士为26.63岁,博士为34.73岁。63%的留学回国人员具有硕士学位,30%为学士学位,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仅占6%。

留学回国人员学科范围分布广泛,但热点也很集中。选择最多的10个学科为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与工程、教育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以商科和社会科学类学科为主。博士留学回国人员主要学科为生物学、化学、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物理学、应用经济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以理工科为主。

47.31%的留学人员为国内本科毕业后选择出国留学,而高中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占33.48%,硕士毕业后出国留学的仅占5.59%。选择的留学目的地国家分布在80个国家和地区,但最热门的留学目的地为: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法国、俄罗斯、加拿大、德国、乌克兰、新西兰和新加坡等。其中,想出国读高中,首选的留学地为澳大利亚和英国;出国读硕士的,主要选择英国,其次为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想读博士的,首选的留学目的地为美国,其次为英国、日本、澳大利亚。

纽卡斯尔大学(英)、悉尼大学、曼彻斯特大学、麦考瑞大学、格拉斯哥大学、伯明翰大学、谢菲尔德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莫纳什大学、利物浦大学为输送最多留学回国人员的院校。所有留学回国人员的平均留学时间为3.59年。

在参与调查的留学回国人员中,57.94%的留学回国就业人员期望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地区寻找职业发展机会。

最受追捧的行业是金融业,其次是教育、信息和软件服务等行业。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是最受青睐的就业机构类型,其次是民营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也有大约三分之一的留学回国人员对就业机构类型没有明显的偏好。职业发展空间是留学回国人员选择就业机构最优先考虑的要素,其次是就业地区和薪资福利。

在北京地区入职的留学回国人员中,62%的人员来自其他省、自治区或直辖市,以华北和东北地区为主。进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人数接近一半,其次是国家事业机构和金融机构。与2012年相比,进入外资企业的人员比例有所下降。

在留学回国人员的期望职位和薪酬调查中,可以看出,具有本科和硕士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的期望职位比较接近,超过四成的人员希望从初级职位开始,另有超过1/3的留学归国人员期望能申请中级职位,另一成人希望申请高级职位。具有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则有超过1/4的人希望申请高级职位。

在薪酬方面,大约半数留学回国人员希望月薪区间在5000至1万元,23.32%的人希望月薪在1万至2万元。而具有博士学位的人,三成希望月薪在1万至2万元。

那么,留学归国人员的实际薪酬水平如何?调查显示,多数人的月薪仍然在1万元以下。73.5%的博士生、86.6%的硕士生、88%的本科生和88.6%的专科生月薪都在1万元以下。有32.8%的博士生、40.86%的硕士生、47.74%的本科生、51.14%的专科生月薪在5000元以下。

另外,薪酬与性别存在一定的关系,随着月薪的提高,女性比例逐渐下降。

工资诚可贵,回家抵万金


关于选择的话题,我们并不陌生。在过去的2010年,职场人经历了诸多赤裸裸的选择;说其赤裸裸主要是因为当我们被各种选择包围的时候,现实总在剥夺我们的选择权,终究让我们别无选择。无论是2010年上半年的职场人“逃离一线”现象,还是下半年的“要结婚必有房”现象,在安全感逐渐丧失的都市里,职场人最终不得不做一个艰难的选择,那就是做一名“忍者”——在忍耐中坚持信念、执著前行。新年伊始,摆在我们面前的又是一次艰难的选择:物价飞涨、回乡过节成本增加,原本归心似箭的我们开始犹豫了,今年还要回家过年吗?而此时,额外的加班任务又突然来临,是加班拿三倍工资、稳保自己的工作,还是坚持回家团圆?这个选择的确有点难!

网友“无名火”求助:当回家梦想遭遇意外加班,我该怎么选择?

从上大学开始,我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尤其是在春节的时候。因为回家对于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来回奔波劳顿,节后那种精疲力尽的状态让我记不起和亲人团聚的温馨。就这样,暑假、寒假,一直到毕业参加工作,我都在不属于自己的城市里奔波着。

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可我已经有四年没有在家过春节了。虽然我知道父母喜欢热闹,他们也很渴望我能在春节回家,可在城市中漂泊着的人总是身不由己。每年春节我作出不回家的决定,他们都表示理解,可我总能听出他们语气中的无奈与凄凉。前不久爸爸给我打电话,他说妈妈希望我今年回家过春节。其实,我心里明白,爸爸同样也盼望我能回去。我内心充满愧疚,于是在电话中承诺爸爸:今年我一定回家过年。

正当我高高兴兴准备买票回家时,公司突然来了一批订单急需在春节期间赶制完成。我们部门必须要有一人留下加班,尽管有三倍工资,额外还有一些过节的特殊费用,可没有一个老员工愿意在春节加班。于是,老板就要求我留下来。毕竟我是新人,凡事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自己在公司里的发展;如果这次我强硬地拒绝加班,老板也可能会借故开除我。

和家人团聚很重要,可这份工作也很重要,我该如何选择?

这道关于选择的难题不仅摆在网友“无名火”的面前,也同样摆在众多异地工作者的面前,因为我们都必须在纠结中思考一番:这个春节我要回家吗?

7成以上职场人视三倍工资为浮云,春节“归心似箭”

近日,论坛针对网友“无名火”遭遇的“春节回家碰上意外加班”的情况发起调查,结果显示有76.6%的受访者表示“春节要回家,再多钱和补贴也不及和家人团聚重要”;仅有23.4%的受访者选择“不回家了,还是保住工作最重要,何况还有三倍薪水”(见图1)。

这个调查结果还算让人欣慰,即使有三倍工资、额外补贴的诱惑,我们仍能看到有将近8成的受访者在心理上愿意回家过春节。针对网友“无名火”的困惑,论坛上的众网友纷纷献计献策,大家一致认为“如果能回家尽量回家;如果确实走不开,向父母解释清楚,节后一定要回家看看”!

虽然大多人都赞同要回家过春节,可不回家过节的呼声依然存在。因为选择在春节回家,我们就必须要面对来自周围的各种压力。根据在2010年12月发起的“异地工作者春节返乡”调查显示,在众多“春节不回家”的原因中,“在外发展不佳,回家感觉压力大”成为首因,而“过年回家成本太高”、“回家交通不便”分别位居第二、第三大原因;同时,“请不到足够的假”、“春节要加班”等原因也都有出现。春节不能回家,是真的脱不开身,还是拿着各种借口做逃避的理由?这是所有在外漂泊的异地工作者需要反思的问题。因为在遥远的家乡始终会有人耐心地等待着,在我们无助、困难、失意的时候,他们总会敞开怀抱盼儿归。

请不要再为春节回家找理由

不回家的理由总是很多,而回家的决心却总是那么脆弱!春节不能回家,父母总能体谅我们,而在外漂泊的我们,怎能仗着父母的宽容得寸进尺呢?

1.我们还能陪父母过几个春节

曾有网友做过这样的计算:“假如父母再活30年,我们平均每年回家1次,那么我们和父母相聚的机会只剩下30多次。按照每次回家5天计算,刨去和朋友聚会、应酬、吃饭、睡觉等时间,我们在一年中真正能陪父母的时间大概只有24小时左右,30年总共不及720小时,差不多仅一个月的时间。”

计算的结果令人唏嘘,当然,面对这样的极端假设也许有人会不以为然!“怎么可能?30年里每年只回家一次?”有网友提出这样的质疑。不过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对于许多在异乡漂泊的职场人来说,有时连一年回一次家都不能保证。这其中的不少人往往在读书时就奔走他乡、开始漂泊,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工作,一晃就是几年不回家。回家总是找不到充分的理由,不回家的理由却到处都是。

2.春节不回家,我们无所谓但父母很在意

现如今年味的确淡了,传统佳节传递出的那种团圆祥和的气氛早已淡去,甚至春节期间的“礼尚往来”都会弥漫着商业的气息。身在异地的职场人有时宁愿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回家、不出门,期望能在春节长假中守得一份安静。

我们常告诉父母,“过年要加班”、“春节票难买”、“确实走不开”,所以我们不回家过年。父母总是宽容的,无论我们有着怎样的理由,父母们都更愿意站在儿女的角度去体谅,可是那种“梦里盼儿归”的心情却少有儿女能真正地照顾到。

我们也会这样告诉父母:“春节不回家了,避开春运高峰,节后找个时间回家看看!”这种托辞甚至会变成一种“欺骗”,因为你我都明白,这是一个遥遥无期的计划,直到明年的明年,我们都不确定是否真的能回去。回家的意志总是那样的薄弱——老板的一句话、客户的一个电话都会改变我们对父母的“允诺”。

网友“步步为营”在论坛上发帖说:“对于父母而言,春节回家和平时回家的意义大不相同,如果家里还有爷爷奶奶,那春节回家就更重要了。记得有一年的除夕夜,父母不在家里,我看到爷爷奶奶独守篝火、黯然落泪,这是怎样的一种凄凉与落寞!”

这个春节如果你能回家,请不要吝啬,回家和父母团聚一次吧!如果你实在走不开,也可以理解,但是请告诉父母,在今年的某个时候自己一定会回家看看。

小贴士:当你过年不能回家的时候

1、除夕、春节要给父母打电话送上新春问候;记得一定要打电话,不要只是简单地发送一条短信。另外,如果方便,请在年前给父母寄回一些新春礼物。

2、一个人在外地过春节,要记得犒劳一下自己;不要像往常一样,随便一包泡面就是一餐。一个人的春节也需要阳光,为了自己,也为父母,让他们感受到你的春节过得还算不错。比如除夕的晚上你买了什么,春节的早上你吃了什么等等,都可以在电话里跟父母聊聊。

3、一定要记得在年后抽时间回家看看;不要对父母开“空头支票”,如果你许诺他们要在节后回家,请尽量兑现这个许诺。

4、不要因为在外发展不佳就选择不回去,请相信我们的父母是宽容的,受委屈的时候可以回家哭泣。也不要想着“等我混好了以后,再和父母团聚”,这个等待也许会遥遥无期,因为我们始终无法预料“好”将何时降临,但是我们和父母团聚的日子确实在一天天减少。不要让父母等待,我们能等可他们不能等。对父母的关爱,请留在当下,从今天开始。

20万买一个银行工作,值不值?


就业,毫无疑问是为了赚钱。然而如今找工作,在赚钱之前先得花钱,这恐怕是“大学毕业生扩招”加“金融危机”催化下的新时代就业病。

直击:20万买银行工作

近日,一则新闻惹来众议纷纷。据《联合早报》的一则消息称,重庆某所大学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李峰明找工作毫不发愁,靠他的父亲花20万元“买”到当地一家银行“令人羡慕”的工作,拿到每个月2000多元的工资。报道说,他的父亲是重庆市一名官员,母亲是中学教师。在他毕业前一年多的时间里,家里人为了他的工作到处托人,最后花重金才让他进入银行工作。

其实,李同学花钱买工作并不是新闻。金融、医疗、事业单位、大学、研究机构等国企、垄断行业、事业单位,是成千上万大学毕业生拼命想进入的行业。近年来进入这些热门行业都有潜规则,那就是要用钱买工作。

此外,还有动辄四五万元的包就业IT培训,数万元的托人求职好处费,上万元的求职整容费,数千元的求职个人形象包装费,数百元的简历制作车马费……眨眼间我们发现,原本靠能力凭文凭找工作成了一项花大钱的工程。难怪有人惊呼:要赚钱,先得花钱,要赚大钱,先得花大血本!

分析:值与不值?

看到20万元买银行工作的故事后,很多精明人士冒出的第一句话就是:“20万元,这么贵,值吗?”的确,以追逐利益为目标的聪明人,已经无暇对社会道德、就业竞争压力、社会公平性方面发出质疑,他们直接关心一个现实的问题:20万元对于一名银行职员而言,这笔买卖赚了还是亏了?多长时间能“回本”?

支持派的网友说,20万元一次性投入,买今后二三十年的金饭碗,肯定值!就恨咱们没那有钱的老爸和银行的关系呀!

反对派的网友说,有20万元现金,自己什么事情不能做?就稀罕赚这2000多元的收入?到哪儿工作2000元总是有的。

专业理财师则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不同银行、不同地区、不同分行甚至不同部门情况都有所不同,但根据银行业收入的一般规律,如果在北京,这20万元差不多6年就可以回本。以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的一名应届毕业生的收入为例:本科毕业进入工行第一年,试用期工资被告知在每月2100元左右。从第二年起,每月工资就上涨至4000元,加上每年2000元的过节费和一些现金福利,年薪约为6.6万元。同时,假设该毕业生没有进入银行工作,而拿到了北京市应届毕业生第一年平均月工资1600元,并于第二年之后拿到北京市年平均工资44715元,那么,该笔工资的机会成本为:1600×12+44715×(N-1)元(N为工作年限)。再加上社会长期通货膨胀率为3%,那么该笔投资基本在6年之后就可以实现总收入和总成本相等。也就是说,6年后赚回了这20万元的一次性投资。

而且,计算中毕业生在银行只是一个普通柜台员工的收入水平,如果是客户经理,普通情况下三四年即可回本。据悉一个支行客户经理可以拿到每年税前15万元左右的薪水。

反思:大投入才有大产出

经过以上一番探究,我们不得不佩服李某做官的父亲成交的这笔买卖。那么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又该从中得到些什么感悟呢?

首先,正视职场薪酬差距。与吃大锅饭的时代不同,伴随着外资的涌入,高利润行业的出现,,我们发现职场人的薪酬差距变得越来越大。同样一个应届毕业生,可以是月工资1000元,也可以是10万元年薪。我们看到底层工人可能工作一辈子依旧在贫困线上挣扎,而一家央企或垄断型企业的福利制度就可以高达数百项。那么你要成为怎样的一个职场人?你要获得怎样的成就?可以说,如今职场的薪酬标准,没有你想不到的,只有你看不懂的。

其次,重视投入。中国人是最注重教育的。但似乎更多人只重视起跑线的教育。比如从幼儿园到初中、高中、大学的投入,舍得大手笔。其实,我们更要重视职业后教育。举个MBA教育的例子,如今MBA一年的学费动辄十几万到二十几万元,脱产学习一年半,毕业后的平均薪水为18万元一年,一般来说比起深造前能有50%到200%的增长。这比起银行20万元的工作,似乎投资回报率更高。此外,职场后的人脉关系投入、客户维护投入、培训投入、形象包装投入等,也都是增值的。(完)

中了200万,我可以不工作了吗?


Q:哪些情况下可以选择不工作?假设我今年21岁,我中彩票中了200w,家里房子、车子都有,那么我能一辈子不用工作了吗?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不用工作?

A:先从你的假设来看:今年21岁,中了200w彩票,家里有房有车。首先200w彩票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也就是实际到手的金额为160w。如果没有其他积累,也不“啃老”,也没有多余可投资的房产等固定资产,只靠这160w的情况下,对生活品质要求不高、不打算结婚生娃、没有赡养老人的压力、有病也不打算医治到底,那也许可以不上班而活下去。

再来看什么条件下可以不工作这个问题,其实一般这个就意味着达到了财务自由的标准,而财务自由指的是:人无需为生活开销而努力为钱工作的状态。简单地说,一个人的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至少要等于或超过他的日常开支。被动收入是Passive Income,意思是不用主动付出劳动靠投资或者别人的时间和别人的钱获得的收入,通常的来源有:出租物业的租金;股息或基金分红;银行定期存款的利息、借钱给别人的利息和每月收入计划;图书或音乐创作的版税、专利费等收入;来自博客或网站的广告收入;前任配偶赔偿的每月生活费,子女抚养费或儿童信托基金;出租专业资格或学历;退休养老金等。

年存1.4万,李嘉诚告诉你40年后你有多少钱


据报道,华人首富李嘉诚常打一个比方:一个人从现在开始,每年存1.4万元,并且获得每年平均20%的投资回报率,40年后财富会增长为1亿零281万元。如果我们细算账会发现,按这种方式操作,第十年仅能攒36万元,在很多大城市还不够买一个卫生间。别着急吐槽,坚持下去,到了第20年,这笔资产就积累到了261万元,如果你能坚持40年,财富就会到达1亿零281万元的惊人厚度这就是神奇的复利投资。是不是有人要抱怨40年时间太长?没办法,基数有限,只能靠更多时间去弥补,想要更早实现财富目标,你需要先完成一定的财富基础。对普通上班族来说,人生积累财富过程中最重要的分水岭莫过于100万元。李嘉诚就说过,赚第二个1000万时要比赚第一个100万简单容易得多。李嘉诚在不到30岁的时候,就完成了这个跨越。回顾一些知名富豪经历,他们也大多在30岁左右就完成了这笔积累。越早完成靠勤劳存钱的阶段,你才能越早进入以钱赚钱的阶段。所以你积累第一个100万元所用的时间长短,基本能够决定你一生的财富厚度。我们该如何快速积累100万元呢?除了在本职工作上努力拼搏谋取升职加薪,还可以考虑创业开辟人生新道路,更重要的则是不论钱多钱少,从一开始就养成投资的习惯。每个理财致富的人,只不过是养成了一般人不喜欢、且无法做到的习惯而已,即投资理财的能力。如此,那些令人困扰的贫富问题就有了基本标准的答案:一个人一生能积累多少财富,不取决于赚了多少,也非一味开源节流,而是取决于如何理财。这便是致富的关键。当前最流行的P2P是个不错的理财选择,它和余额宝一样方便安全,同时收益更高。例如点融网(国内一家主流的P2P平台,是全球最大的P2P平台LendingClub的创始人在中国创办的,刚刚拿到渣打银行2.07亿的融资)的明星产品团团赚,预期收益7%-14%以上,100元就能达到极致的分散投资,非常稳健。目前已经有12万投资人加入,总投资规模超过21亿元!为什么团团赚这么受欢迎?咱们具体来看看:一、100块起就可以进行投资,年化预期收益最低7+%(7%+、8+%、9+%)在其他平台50元、100元只能投资一个贷款项目,而团团赚的100元则可以分散投资到几千个项目,降低风险,收益更有保障。二、双重保障,超安稳!团团赚不仅有技术进行极致分散,而且所有项目都享受本金保障。同时引进风险保证金制度,当借款人违约时,风险保证金用于偿还投资人的本金和利息。三、期限灵活,随时可取想用钱的时候,随时都可以取出。在一定期限之后取出还免手续费,基本相当于持有一个高息的银行活期~四、方便省心,利息自动复投手机上就能投资,每天都能看到收益进账,充值取现也都非常方便。近期点融网还在业内首家推出了利息复投功能,不让一分钱站岗。五、最重要的是平台靠谱这家点融网是由美国最大的P2P平台LendingClub的创始人苏海德与资深金融法律师郭宇航在中国共同创立,已经先后获得北极光创投、新鸿基和老虎基金等的两轮融资了(老虎基金曾经成功投资过阿里巴巴、京东和Facebook)。

一线城市年薪不到20万是不是很失败?


钱多事少离家近是很多人找工作的终极目标,但这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如愿以偿呢?更有一部分人干着别人以为的高大上工作,被高薪着,这又是何等无奈!

最近锦囊君的后台收到了这样一条留言:

锦囊君,我很委屈。在某个一线城市异地工作三年,小财务。家乡的父母一直以为我混得不错,月薪到手至少是过万,朋友们也一直说要我请客,工作三年了,怎么也要提携一下还在家乡的发小。他们的原话是:

“听说你们这边压力大,加班多,但好在工资高啊,月薪过万很容易的,我保证能吃苦。”

“你们这边工资好高啊,排在全国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给介绍一下吧!”

每到这个时候,我这种又要加班且月薪还没过万的可怜人真是有苦说不出,说了他们也不信。他们的反应都是“怎么可能?你骗人!”

时间长了我也很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的真得很失败?现在一线城市年薪20万30万的工作到底有哪些?

单说薪资数据,锦囊君也很好奇,为什么每次媒体发布的薪酬都显示自己所在城市的薪资水平脱离了吃土,解决了温饱,甚至已经是奔向小康了呢?而拖后腿、做分母的总是自己,到底哪些工作那么有钱赚,拉高了我的薪资呢?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的薪资情况:是做了分母?还是领先了同行?还请写上自己的职业、所在行业、工作年限,及工作强度才具参考意义。欢迎打脸从事新媒体工作的穷小编!

工作1年才存5000 职场新人如何凑齐25.5万首付


央行加息了,但由于现阶段CPI居高不下,整体仍处于负利率时代。刚刚踏入职场的新人、节余不多的月光族、负债经营的小业主,如何通过理财跑赢CPI,达到财富增值的目标?理财师给出了各自的方案。

本期出场嘉宾:

中国银行财富管理中心邓承毓

职场新人首先要开源

基本情况

赵先生,23岁,大学毕业后工作了一年,目前供职于南宁一家家电销售企业,任销售主管。每月收入在2000元~3000元之间。

他有用理财软件记录自己每月详细开销的习惯,目前每月能存款400~500元。工作一年攒了5000元存款。买有三险一金及人身保险。

目前没有女朋友,买房的事打算过几年再考虑。

理财目标

日益上涨的物价让赵先生感到压力很大,想通过理财跑赢CPI。由于资金不多,他对基金定投比较有兴趣,但不知道从何着手。

对于参加工作不久的职场新人来说,赵先生的例子比较有代表性。收入不高、节余不多但又有理财需求的职场新人,如何才能走好理财的第一步?理财师对此有什么好的建议?

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在我们人生当中,有几件大事需要大笔的支出:一是购买房子;二是子女教育;三是养老计划。为了使我们有足够的资金应付这几桩大额的支出,就需要我们未雨绸缪,尽早学会理财。

从赵先生的情况看,有储蓄意识,保持记账习惯这是难能可贵的。记账的好处是能够了解自己的消费结构,是必要支出还是不必要支出心里面会有数,往后就不会再乱花钱,很多钱就能积攒下来。

未来几年,赵先生的头等大事就是成家立业,结婚买房将是理财的首要任务。目前南宁市商品房的均价为8500元/平方米,100平方米的房子需要85万元。首付30%就是25.5万元,对于这个目标,以赵先生目前的收入水平很难实现。

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对于职场新人来说,目前最大的尴尬就是无财可理。因此增加收入就是现阶段的工作重点。年轻人有冲劲,但是缺乏工作经验,这就需要与团队搞好关系,虚心请教,不耻下问。平时工作多留心,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增强客户的忠诚度。业务精、有客户资源,个人的销售业绩就会提升,个人的收入才会大幅提高,这才谈得上理财。

在工作的初始阶段,理财仅仅起到辅助作用,但是不可轻视。理财的培养也需要经验的积累。年轻人输得起,要勇于尝试有一定风险的投资品种如股票、基金等。因为投资基金股票,你就会去关注市场。我们知道经济是有周期性的,股市也有周期性。开始你不熟悉市场可能做亏了,但这次失败经历它会深深地烙在你的心里,难以磨灭。因为资金量少,你的损失也不会太大。将来当你掌控大资金投资遇到同样的问题你就会规避这样的风险。

基金定投对年轻人来说是可取的,好处是:一是强制储蓄,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二是培养良好的理财观念,要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眼光放长远;三是提高自己对金融市场的关注度和参与性,潜移默化提高个人金融知识。目前通货膨胀比较严重,黄金将成为比较重要的避险工具,赵先生可以考虑投资黄金类开放式基金如嘉实黄金基金、易方达黄金基金等。

总而言之,对职场新人来说,开源比节流重要,现阶段要做的就是虚心地学习学习再学习。

1、2月份的工资都到账了吗?薪资有变化吗?


疫情隔离期让全国大部分企业都被迫一起放假休息,那么你的工资也在“休假”吗?有按时发放吗?数额上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呢?最近,小编在网上看到相关话题的讨论,没想到看到了如此两极分化的场景……

惨得如此相似:迟迟拿不到钱、薪资缩水

网友“美洁子”:我们公司去年12月份的工资还没发呢!

网友“小精灵”:我们去年12月的工资、提成、年终奖都没发……

网友“起舞的卡西莫多”:工资3月15号之前发一半。

网友“老王”:今年我的保底工资和去年相比减少了8000,家里有孩子不敢说话。

网友“无人之岛”:财务湖北人,预计要到4月才能发1月份工资。

网友“殇小瑾”:虽然工资正常发放,但是2月工资只有基本工资2200,岗位、绩效、奖金一律切!

网友“沧海苍苍”:什么工资不工资的,公司都没了……

网友“潘彼得”:我们去年11月的工资都还没发,还不让人问,问就是不跟公司一条心,只想着自己...

网友“云淡风轻”:1月份工资惨不忍睹,更可气的是我们年终奖年前没发,说年后再发,结果遇上疫情,年终奖缩水直接一大半!和1月份工资加起来还没去年12月份工资高!

“疫情见好”型公司,解锁的福利你根本无法想象

小编觉得疫情当前,以下7点能做到3个的基本是靠谱的公司:1.没裁员;2.工资照发;3.不降薪;4.开工发口罩;5.不加班;6.弹性上班;7.最好有涨薪。而以下这些公司不但符合基本要求,还超额发放了各种福利:

网友“天空是海洋的倒影”:在家休息了45天,也没有在家办公,今天居然把2月份工资发了,好开森!

网友“骄傲的天鹅”:对比了一下评论区,我突然觉得很开心!一月二月工资奖励照常发,重点是我们年后到现在一直是轮班,一个星期上三天班!不扣全勤,不扣年假!!初八还发了800元开门红,刚领了500元3.8节金!感恩公司!!!

网友“落笔印流连”:我们1-2月都是全额发,而且还是提前发的,其他福利一样不差全发,昨天刚领了3.8节福利300元现金,感谢公司!

网友“橼语”:我司不仅工资正常,而且2月份在家办公还是到公司上班的,全部按照全勤算。另外,2月份符合上班条件到公司上班的,另外加60/天补贴。开车带同事一起上班的,再有另外补贴。

网友“Producer”:工资照常发,绩效一分没少,隔离期间算是给我们放假休息,工资一点都没扣,上班先发了30个口罩,简直觉得老板是天使派来发礼物的。

网友“倾城_Abby”:1月的工资2月底发,全薪、餐补都照常发那种,但是我们都没有怨言,因为公司一直没亏待过我们,我们八月份还有半个月的高温假,不管什么假,公司一直都是发全薪,春节假期也比别的公司长,其它法定节假日也是跟着放,我爱我们公司!

网友“念慈”:工资照常发了呀,加班费也发了。通勤鼓励打车,打车费也报销了。

网友“兔子爱吃胡萝卜”:突然可以发现自己公司发展还是挺好的,按时进行发放,现在我们还没正式上班,湖北籍员工之间还有2000补贴。

看了这么多,相比之下,觉得自己的公司算靠谱吗?

1、2月份的工资都到账了吗?薪资有变化吗?再或者失业中的你开始找工作了吗?

职场新人基金定投 3年搞定20万首付款


理财案例:

何先生,25岁,未婚,在某报社工作,月薪3000元,每月消费基本在1000-2000元之内。有定期存款约2万元。无房产,无贷款无负债。公司办理了五险一金。除此之外,公司还办理了商业保险。

何先生已在日照工作一年半,预计3年后买房结婚,总房款控制在60万以内。家里供自己读大学花费较多,估计买房要全部靠自己了。

理财建议

何先生的资料比较简单,但是未来面对的问题却很严重,购房和结婚都是大问题。从收支结余看,每月税后结余在1000元。从理财目标看,以购房为主要目标。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但日照作为沿海旅游城市,三年后的房价仍很难预测。我们以首付款为目标,即20万首付款作为主要理财目标,简单建议如下:

定期存款2万,建议以股票基金的形式存在,何先生年轻身体健康,短期应急资金可暂缓储备。按照目前的速度,及时以最大的风险承受,选择合适的投资工具,在未来三年实现积累20万的首付,仍然有难度。

建议将每个月的结余资金投资于基金定投,每月扣款1000元(景顺长城核心竞争力基金)。三年定投本金在3.6万,投资收益估计在50%左右,预计积累5.4万左右,距离首付仍然有差距。

为此,建议开源节流,扩大收入的来源渠道,如通过勤动笔多投稿增加收入等,同时养成合理的消费习惯,控制不必要的开支。加大定投的比例。另外,购买10万以上的意外险,转移不可预测的风险,以最低的成本应付不可预测的事件的发生。

对于没有大额资金积蓄的社会新人来说,基金定投是较好的投资理财方式。房价不确定性很大,不一定非得等到未来三年后,目前日照的城中村改造会提供大量房源,另外何先生作为报社人信息灵通,要注意捕捉合适的二手房源信息,要适时把握购房机会。

退休后25年要花200万70后夹心层如何养老

理财案例:

40岁的庄先生夫妇经济负担虽重,但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月收入9000元,每月孩子开销2000元左右,给双方父母孝敬1000元左右,还经常外出旅游、购物,加上日常生活开支,二人经常成为月光族。

庄先生算了笔账,他按8%比例缴社保,假如60岁退休,以每年通胀6%计算,20年后每月能拿1600多元,只相当于现在的600多,600多一个月怎么活?庄先生计划现在开始准备养老金。

理财建议

70后夫妇上有4位老人要赡养,下有1个孩子要抚养。他们很难去啃老,又常在子女教育上忘我花钱,日后很可能被子女啃老。同时,相对于上一代人,他们对寿命有更长的预期,对退休后的生活品质有更高的期待,在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下,养老成为70后重要且紧迫的任务。要保证退休后生活质量不降低,庄先生退休后家庭每月支出至少需要7000多元(不考虑通胀因素),假设从60岁退休生存至85岁,所需养老金约200万元。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有三个层次:社保、企业年金和个人自主的储蓄、投资、商业保险等。社保远不够,企业年金目前很多企业都没实力建立,个人要储备充足养老金,还必须依靠个人自主的方式。

商业养老险不可或缺,它是唯一可提供确定收益的方式,退休后每月领多少,领多少年都可确定。它还可提供身故补偿、保费豁免等保障,这是其他养老方式没有的。养老规划最忌不能持之以恒,商业养老险的强制性便显得重要。建议选择年金类产品,定期且领取金额确定,在投保时即可知退休的基本领取利益。国寿福禄满堂养老年金保险(分红型),所提供的DB(收益确定型)方式,收益稳定,给付明确。为了消除一次性缴费造成的压力,该产品分一次性交付和分期交付两种,分期交付保险费的缴费期间分为五年、十年和二十年3种,满足个性化缴费需要。商业养老险越早投成本越低,应及早规划。

有钱有闲的退休老人如何理财才能有更多收获

理财案例:

丁先生,今年62岁,和老伴退休在家,子女们都已独立。自己和老伴每月都有稳定的退休金,又有医保,加上子女们每月也都孝敬一些,生活得很安逸。手头现有存款70万元,一直存在银行。丁先生爱好不多,退休后有些不习惯,因此想培养理财的爱好,把理财当乐趣,既能赚到钱,又能打发退休生活。丁先生还打算拿出其中的10万元,做一些比较激进的投资,他相信自己有这个风险承受能力。

理财建议

老年人理财应遵循简单和稳健的原则,首先要防范风险,然后再去追求收益。建议老年人按照90%安全投资+10%激进投资的组合方式进行投资,构建合理的资产配置,让理财变得更轻松、更简单。

10万元应急资金:

货币基金+通知存款

现在银行的理财产品非常丰富,老年人应首选一些容易投资、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除定期储蓄外,还可选择货币型基金、国债、银行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等低风险产品,这类产品均有较好的安全性,且收益率比定期存款更高。

建议丁先生将应急资金5万元投入到货币基金,一旦急需资金则办理赎回手续,3个工作日即可到账。5万元可存放农行的7天双利丰通知存款,享受2.98倍的活期存款利息收益,并可以随时变现。

50万元稳健投资:

国债+银行中长期理财产品

国债的风险低、收益不需要纳税。近期国债的收益率为:3年期票面年利率5.58%;5年票面年利率6.15%,利率分别高于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0.5个百分点以上,受到众多老年客户群体的青睐。

银行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也是不错的选择,不仅收益率高于定期,且期限丰富,产品组合灵活多样。老年群体可以考虑进行中长期投资,例如农行发行的1年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一般可达5%左右。此外银行的理财产品还有部分属于保本类型的,收益也高于同档期定期存款利率。建议丁先生拿出20万元购买国债3年期产品,另外30万元购买1年期银行理财产品。每年预计可以获得大概2.5万元的理财收益。

10万元激进投资:

实物黄金+基金

老年人风险承受能力普遍较低,不宜过多地进行风险高、收益波动大的投资。丁先生希望拿出10万元做风险投资,那么可适当考虑投资实物黄金和基金。

对老年人来说,投资实物黄金是不错的选择。黄金不仅能投资保值,其规避风险的功能是其他投资品种无法取代的。近期美元反弹以及美股企稳,黄金行情回落,为黄金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建仓机会,建议丁先生可拿5万元投资实物黄金,在1538-1620美元/盎司附近考虑分批建仓。

另外5万元可在适当的点位投资股票基金或者混合基金,丁先生可以在2300点附近建仓30%,下跌到2200点再买入30%,再下跌再申购,分批购买,平衡风险。同时设定止损位,例如到达10%以上的亏损时严格卖出。

从生命周期来看,老年人的收入下降而支出逐步增加,因此学会通过理财获得一定的理财收益,可以让生活更轻松。老年人理财的时候,子女们应该要多留意、多关心,为父母出谋划策。同时,老年人也可多参加银行和相关金融机构开设的投资讲座,这样不仅可以获得更加专业化的帮助和指导,也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职场新人一穷二白 年入6万如何理财攒够首付款?


李先生来自河南商丘,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管理学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他在广州一家外企任大区销售助理,月薪5000元,年底可以领到双薪和大约3000元的年终奖。随着物价和房租的攀升,作为职场新人的他,最近感到越来越迷茫,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继续待在一线城市的意义。

李先生与同学合租住房,每月房租1500元。广州的消费不算低,李先生一个月要花掉大约2000元左右的生活费。虽然自己也很想节省一点,但作为新人的他,实在不好意思拒绝来自同事的各种活动相约。于是,一个月算下来,能攒下1000元就不错,但在一线城市,这区区1000元实在显得微不足道。如果想在广州找女友,就面临要在广州置业的刚需,面对每平米均价已经接近两万元的房价,李先生只能望而兴叹。

李先生的父母均为国家公务员,退休后收入比较稳定,在老家属于收入中等偏上人群。李先生甚至有了回家的念头,但父亲强烈反对,认为儿子辛苦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人生,而一线城市的机会要比他们那些小地方多很多。李先生被父亲说服,并理智的分析了自己的职业前景:每年10%的薪水上涨空间;良好的公司环境能为自己职场的快速进步奠定基础;只要够努力,积累经验,学习销售知识,转到销售一线的话,会更有前途。

李先生为经济专业学生,且英文很好,可以阅读英文经济刊物,对国内和世界的经济动向都能有所知晓。李先生的父亲决定拿出积蓄20万元来支援儿子做投资,可李先生拿着这沉甸甸的20万元,心里发了慌,不知道该如何投资,才能获取最大的收益。于是,他找到了《投资与理财》,希望我们的特约规划师能帮助他制定一个合理的投资规划,风险、保守投资各占一半。李先生希望3年后,自己能付得起一套150万元左右房子的首付,在这个城市站稳脚跟。他还想做一些意外保险的投资,未雨绸缪,为自己和家人都添一份保障。

资产分析

资产负债情况

李先生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家庭资产几乎为零,唯一的存款还是父亲资助他准备投资的。家庭无负债,李先生暂时无财务透支风险。

收支情况

李先生月薪5000元,年底双薪还有3000元的年终奖。支出方面,每月除了房租、生活费之外,还有不少人情交际费用。从结余角度看,家庭储蓄率只有18%,储蓄意识不强,储蓄率偏低,合理水平应该处于30至50%之间。

保障情况

李先生单身,大学刚毕业,其单位应该为他购买了基本的社会保险。

其它情况

房产情况:尚未购买,希望3年后,在广州首付一套150万元的房产。

婚姻情况:未婚,想在广州找女友,但前提是要在广州置业。

理财目标

将手中的现金资产进行合理分配和投资

希望3年后首付一套150万元的房产。

做保险投资,为自己和家庭增添保障。

理财建议

家庭储备金尤为重要

李先生收入不多,开销很大,储蓄很少。规划股票基金保险银行理财对于这个阶段的年轻人而言,理财的重点还是四个字:“开源节流”。在近期没有重大资本支出计划的情况下,流动资产比率不宜过大。李先生单身一人,远离家乡,应急准备金尤为重要,不管是生病住院或者工作变动时,都能派上用场。建议留下3万元,以货币基金、活期存款形式存留,以备不时之需。

强制储蓄实现财富积累

目前李先生最大的问题在于花钱没有计划性,储蓄意识淡薄。李先生目前每月房租1500元。如果可能,建议寻找路途稍远、靠近地铁等交通便捷区域的价格更便宜的合租房。如果房租控制在1000元/月,这样一年可以节省6000元。作为新人的他,不好意思拒绝来自同事的各种活动相约,所以花销较大。建议聚会形式多样化,太频繁的聚会完全可以拒绝,年总花费在6000元为宜,这样一年下来还可以节省8000元。

主动投资与定期投资基金相结合,提高投资性资产比例

按上述合理规划,每个月的支出可降到3500元,结余1100余元。李先生事业上发展空间还很大,风险承受能力也较大,因此其投资风格可以激进一些。建议选择一些风险较高但同时能带来的收益也较大的主动管理型的基金,例如景顺内需增长、易基医疗行业等。按照8%的年化收益率来计算,如果将每月结余的1100元全部投资基金,则3年后李先生一共可得约4.45万元;如果将全部结余2100元均投入该定投,则3年后李先生一共可得约8.51万元。

父亲给李先生的20万元,建议可以按照1:1:2的比例,分别投入股市、债市、银行理财中,提高投资性资产比例。股市历经5年多调整,未来上涨空间值得期待,建议选择跌幅较大、业绩预期好、行业受扶持的大盘蓝筹股;债市可以选购一些较为稳健的偏债型基金,比如鹏华债基等;理财产品可以选择银行资金池类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大约5.5%左右。如果按照股市平均年收益12%、债市收益7%计算,预计3年后李先生可以获得约24.59万元。

多渠道筹措首付款,轻松实现“有房梦”

经过合理的规划和投资,3年后李先生一共可以获得约33.1万元,5年后一共可获得约40多万元。按照首付为房屋价格的三成计算,李先生购房的最佳时间应该是第4年或第5年。届时投资收益加上这几年积累的公积金等,用于支付购买新房的首付已经绰绰有余。这只是在李先生的现有工资基础上所作的计算,考虑到李先生的工作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工资收入会不断上涨,3年后的买房计划将会更加轻松。

补充购买商业保险,提高家庭保障水平

李先生越早投保,在保费上就越会有优势。按常规,以保费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1/10来安排,保额基本上覆盖被保险人因意外导致负债偿还及其他费用的支出为宜。建议选择信誉口碑好、实力雄厚的大型保险公司。可以先按照“重大疾病+意外伤害+意外伤害医疗”顺序依次购买,资金富裕时再补充“分红两全保险”,交费方式可设为月缴,保险期限至少设定10年,身故受益人约定为自己的父母。

由于李先生收入来源相对稳定且单一,建议采取合理的资产配置和定期定额投资基金的方式,来积累购房首付款。

家庭财务分析

消费健康诊断李先生每个月的消费在收入中的占比达到了61.76%,高于中国家庭平均正常区间的范围。

保障能力指标诊断

目前李先生家庭保障指标低于合理区间,说明家庭保障处于危险状态。假设发生由于突发事件而丧失工作能力等情况,容易发生家庭失去收入来源,无法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准等问题。

财务自由度指标诊断

李先生的财务自由度指标远低于标准值10 0%,这意味着李先生完全依赖工作收入,运用生息资产获得理财收入的能力不足。

理财建议

教育规划

作为一名职场新人,如何用较少的钱满足自身较高的未来理财需求,成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于像李先生这样的人来说,每个月的净节余比率应该在40%以上,也就是说攒下的钱能达到收入的4 0%。如果达不到标准,就要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入手,提高自己每个月的现金流入,比如说更好地“投资”自己,提高未来的收入;认真地研究自己的花销流水账,养成记账的好习惯。

解决好财务问题后,接下来要做的是要留存足够的紧急准备金,即以3个月生活必要开支为限,以备不时之需。建议李先生拿出1万元作为紧急准备金。可将1万元中的70 0 0元配置为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不仅流动性好,安全性高,而且对于抵御通货膨胀有着一定的优势,收益率略高于定期存款。另外的3000元资金可以选择活期存款的方式留存。

李先生留存紧急准备金后,目前可用于投资的资产还有19万元。由于李先生希望3年内实现购房目标,且变动余地不大,因此不太适合在投资组合中加入一些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产品,比如股票、基金等。建议选择一些稳妥的投资产品,不要将收益率看得太重,毕竟收益和风险的关系是正相关的,片面地追求高收益,将会给自己买房留下不小的风险隐患。构建一个稳健的投资组合,将其中10万元选择信托产品。建议选择大型商业银行代理的、历史信誉较好的信托公司推出的信托产品,预期年收益8%左右;将剩余9万元资金投资银行理财产品、国债、定期存款等产品,稳健、可靠,还能随时变现。构建后的稳健组合,3年后连本带利共22 .7万元左右。

保险规划

理财规划不能仅仅片面地强调财富的积累,还要注意财富的保障。任何家庭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风险和意外,这些风险无法预测,也不能因为一时的平安而心存侥幸。在理财规划中引入保险,将未来不确定的大额支出变成现在确定的小额支出,给自己和家人一份保障。李先生除了养老保险等五险外,没有购买任何商业保险。建议李先生购买15万元的定期寿险和20万元的意外险,定期寿险15万元年缴保费195元,意外险20万元年缴保费260元。

购房规划

由于李先生要购买的是个人首套住房,如果面积在9 0平米以下,首付款最低为全款20%,即26万元左右,余款104万元可采用5 0万元公积金贷款和5 4万元商业贷款的组合贷款方式。以采用等额本息的偿还方式为例计算,其中公积金贷款利率为4.5%,贷款年限30年,月供2533.43元;商业贷款利率为6 . 5 5%,年限3 0年,月供3430.94元。总体算下来,3年后每月需要还款5964元左右。

李先生实现自己的购房目标,距离购房首付款26万元还有3.3万元左右的差额。由于李先生收入来源相对稳定且单一,建议采取合理的资产配置和定期定额投资基金的方式,来积累购房首付款。以投资3年,年平均投资收益为4%的混合型定期定额投资基金为例计算,积累3.3万元,每月还需要投入865元左右。

《存够20万才敢结婚!算算你的工资够了吗?》由职场百态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职场百态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万能个人简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