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四成人遭遇过被公司少发或扣除工资。

职场百态频道整理了各种职场技巧,各种职场故事。感谢阅读《逾四成人遭遇过被公司少发或扣除工资》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员工PK企业:关于钱这件事专题调查报告

自4月份以来,我国CPI一直呈上涨态势,7月更是飙升到上涨6.5%,达到37个月以来新高。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CPI小幅度回落至上涨6.2%。尽管CPI有所回落,但依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根据人力资源调研中心发布的《20xx企业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预计20xx年薪酬增速达到8.4%。对比CPI,这样的涨薪幅度并不让人兴奋。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压力依然让职场人忧心忡忡。不少职场人士都表示物价太高,工资正在缩水。除了来自社会通货膨胀造成职场人的工资收入的实际支付能力在缩水,企业对于员工的实际工资收入也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你每月实际到手工资是否达到最低工资标准?公司是否强行少发或者扣过你的工资?请假过多是否会影响你的年终奖和涨薪幅度?离职后,你是否能拿到奖金……哪些钱是企业必须支付给员工且是员工应该拿得到的?哪些钱是员工不一定拿得到,企业可从员工手中拿走的?

为此,近日()针对职场人展开了一项名为“谁动了你的工资”的在线调查,吸引到900多名网友参与。其中,40%为女性,60%为男性。从参与调查者的学历来看,拥有大专学历的网友占38%,拥有本科学历的网友占47%。从年龄段来看,出生年份在1976年—1989年的人群,即年龄在22岁-35岁的网友占了总人数的91%。此外,在参与调查的人群中,工作年限在1年以上五年以下的占53%,工作年限在五年以上的网友占41%;45%的受访者来自民企,20%的受访者来自外资企业和外企代表处,15%的受访者来自国企、事业单位,12%的受访者来自合资企业。

员工PK企业:个人应该拿到的这些钱

作为员工,哪些钱是应该能拿到的?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国家和政府制定了不少法律法规。其中关于工资和社保的规定,作为职场人不得不了解,因为这是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

1. 最低工资

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用人单位必须按法定最低标准支付的劳动报酬。在本次调查中显示,有2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月薪在扣除奖金后,没有达到其所在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按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并未剔除每月发放的奖金,所以奖金可包含在最低工资中。

在论坛上,有网友提出这样的质疑:“如果员工的奖金是与绩效挂钩的,奖金不是每月都能拿的,当他第一个月拿了奖金是达到了最低工资标准,但到了下个月他没拿到奖金,月薪就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了。以上海元最低工资标准1280元为例,比如该员工的奖金是400元,当他拿不到奖金时,月薪只有880元,那么他是否可以向企业要求拿最低工资1280元吗?”。对此,从事HR工作的热心网友解答道,不管工资奖金的比例如何规定,职工每月实际到手的钱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也就是说,当员工没有拿到奖金造成月薪不足最低工资标准时,企业需无条件补足员工工资与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

2.试用期工资

曾就员工在“试用期期间,最关注公司哪些条件?”进行过调查,调查显示,“薪酬福利”成为第二大受关注的选项,仅次于“职业发展前景”。依照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工资要按照三个“不低于”来约定,即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但在本次调查数据显示,有34%的受访者表示试用期工资占转正工资的80%以下。显然,还有不少职场人的试用期工资并没有达到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职场人可以提出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社保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保险,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法定义务。和工资不同,社保是一种社会保险和保障机制,但当员工遇到风险的时候,提供的将会是经济方面的一定保障。比如按规定缴纳社保的员工,当他退休后按规定可以领取一定的养老金,当他失业了按规定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这些钱对于员工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据本次调查显示,40%的受访者表示公司并不以员工实际月薪作为社保缴纳基数,而是按所在城市的社保缴纳基数的下限为员工缴纳,甚至有14%的受访者表示公司根本不缴纳社保、公积金。网友“叶儿丶熙兮”透露,女员工在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都是按照该员工的月缴纳基数来发放的,但是现在存在不少企业,每月社保缴纳的基数是低于实际收入的,这一问题的出现,就会导致很多女员工在申领生育津贴的时候面临补贴“缩水”的情况。

企业为何不按法律规定替员工缴纳社保、公积金?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企业为了减少用工成本。根据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的,按照该单位上月缴费额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确定应当缴纳数额;缴费单位补办申报手续后,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按照规定结算。此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对违反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举报、投诉。所以对于个人来说,如果公司没有按规定缴纳社保,可以要求公司补足,如果公司拒绝,个人可以进行举报、投诉。

员工PK企业:个人不一定拿得到的钱

国家法律法规上规定的员工应该拿到的钱,作为个人来说是必须去争取的,绝不能放弃。但对于企业可从员工手中拿走、员工不一定能拿得到的钱,具体还要看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规章制度。

1、罚钱

单位罚款出自于1982年实施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2008年1月15日《国务院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废止了《企业职工奖惩条例》。随着这一《条例》的废止,用人单位不再有任何可以对员工罚款依据。虽然说罚款是不合法的,但是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这是过错赔偿,与罚款性质不同。

据此次的调查数据显示,44%的受访者被公司罚过钱,其中主要因为迟到(20%)、工作上犯错(11%)被公司罚钱。论坛网友“痘痘娃娃”说她所在公司规定员工九点上班,九点十分以后上班就算迟到。迟到一次罚50元。另有网友“夏娓娓”讲述公司同事被罚钱的经历:由于手续不全就让员工代领工资,公司的现金出纳曾被罚过200元。此次调查数据还显示,有4%的受访者被公司罚钱的最大数额,占月薪的21%~50%。

特约劳动法专家阿克表示,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劳动者应该赔偿。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至于没有经济损失的迟到、早退等,也可以以扣工资的方式处分,至于扣款金额,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的规定,根据单位内合法的规章制度确定(单位合法的规章制度应该是事先全公司公示,而非事后告知,且必须符合法律法规)。扣除经济处分后,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同时经济处分的金额不能超过当月工资的20%。

2、扣钱

扣工资的性质则与前文提到的罚款不同。扣工资是在未发放的工资中扣除部分作为处分,是否可以扣工资属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放劳动报酬的问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工资发放规则的条款,用人单位也有权通过合法程序制订规章制度。劳动合同和规章制度中可以明确劳动者如果存在某些行为的,要扣除部分工资。

日前有新闻报道,湖南省长沙县一位教师向媒体反映称,从去年开始,“捐款”成了工资单上固定的一项,让他不解又不愿。这种直接按月从工资上扣去的捐款方式,会让人觉得是在“被捐款”。 捐也捐,不捐也得捐,不捐就从工资里扣。这种强扣强捐的行为不仅违背了慈善捐款的自愿自发的本义,也是违法行为,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据此次的调查数据显示,43%的受访者遭遇过公司强行少发或者扣过工资的情况。7%的受访者表示公司扣了工资用于捐款(社会捐款、公司捐款)。10%的受访者表示公司少发的这些工资用于发放奖金(绩效奖、年终奖)。特约劳动法专家阿克表示劳动合同中如果明确,双方约定的月工资中,有一部分的发放时间是年底,这是对工资发放时间的约定,并不违法。但是员工一旦离职,这些年底发放的工资,应当一次性发给员工,不得以离职为由,克扣员工工资。

3、少发或不发年终奖

据此次调查显示,63%的受访者表示请假过多会影响到年终奖。24%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对此,特约劳动法专家阿克表示,公司内部的年终绩效考核属于公司的规章制度,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的规定,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如果经过了前述程序,那可以将病假和事假的请假情形(其实就是考察出勤率)作为年度考核的指标。

据此次调查显示,75%的受访者表示离职后,拿不到奖金。19%的受访者表示离职后能拿到部分奖金,仅6%的能拿到全额奖金。离职后是否能拿到奖金要看双方劳动合同的约定、公司的规章制度。特约劳动法专家阿克表示,如果双方的劳动合同或公司的规章制度上明确有年终奖,而且明确了年终奖对应的年度,员工做满了这个年度,之后离职的,应当有年终奖。反之则没有。有些公司没有年终奖,但是会针对年度有其他奖励,比如根据绩效考核情况有一定的奖励,性质与年终奖有所差异,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年终奖,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编后语:员工与企业之间关于金钱的纠葛远远不止以上所写的这些。如果说谈钱怕伤感情的话,那么亲兄弟还明算账呢,所以个人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是无可厚非的。员工与企业更多是合作的关系,不应该是PK这种对立的关系。企业应尊重个人的劳动,给予必要的劳动报酬和保障,个人也应该体谅企业的合法管理行为和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双赢。(完)

ZC530.com延伸阅读

意料之中,7成人与加薪无缘


天气已经进入春天,但由于疫情尚未解除,经济和市场却仍未走出寒冬。企业不好过,职场人士自然也不好过,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有不少职场人表示已经遭遇降薪,还有的职场人表示工资延迟发放,疫情之下职场人的薪资、奖金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疫情,超4成受访者降薪/延迟拿薪

当公司熬过了倒闭,当你躲过了裁员,降薪成为了绝大多数公司的无奈之举。根据网络上的职场人薪资满意度调查显示,有57.1%的在职受访者因为疫情薪资受到了影响。有些公司选择延迟发放工资,还有些公司则发布了降薪、甚至是停薪这类公告。网友小A透露,他们公司虽然工资正常发放,但是2月工资只有基本工资的80%,岗位、绩效、奖金一律不发。如今复杂市场环境下,企业采取一些措施降低成本、防控风险无可非议,但也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类似于变相裁员、强制扣薪这些灰色行为,即践踏了规则又失了声誉。

受疫情影响,近1/4的人降低期望薪资

自2020年春节以来,由于疫情的关系,交通业、餐饮业、旅游业、娱乐业等均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让原本年后打算跳槽的人打消了念头,也给正在找工作的人带去了压力。在当下环境求职,对薪资的期望和原来相比,有67%的受访者表示仍坚持提高期望薪资,期望薪资不变的受访者占9%,24%的受访者表示会降低期望薪资。

意料之中,7成人与加薪无缘

“你今年的加薪幅度是多少?”,提出这道问题时就预测它会“刺痛”很多人的神经。果不其然,与去年同期相对比,职场人今年的涨薪幅度可能不止用一个“惨”字来概括。来自我们最新的调查数据分析显示,超过7成受访网友未能争取到加薪机会,这一数据比去年高出了接近一倍。其中的缘由众所周知,疫情期间,不降薪已属不易,能加薪岂不是锦鲤在世?据我们调查发现,这一季度加薪的“锦鲤”仅为27.9%,其中大多数人的加薪比例在10%以下。

当然了,如果你在第一季度没能争取到涨工资,也不必因此感到失落绝望。大多公司只是发布了延迟加薪计划并没有明确取消年度调薪。相信待疫情好转、经济复苏、企业压力减缓之后,会有更多“有担当”的公司实现欠下的涨薪承诺。除此之外,我们发现就算是在如此艰难的大环境下,薪资、能力、涨薪幅度还是成正比的。调查显示,月薪过万人群的涨薪比例高出月薪1万以下人群近10个百分点,降薪比例低了近3个百分点。

眼下,裁员,减薪,正在愈演愈烈,波及范围也越来越广,有的人已经收到了降薪通知,而相对那些丢掉饭碗的人来说,只是降薪也算是幸运的了,所以,不管你现在处境如何,把握好当下,坚持住,一切都会过去的。

七成人认为职场“灰色技能”很重要


职场百态频道整理了各种职场技巧,各种职场故事。感谢阅读《七成人认为职场“灰色技能”很重要》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为了在白纸黑字的应聘条件之外更显优秀,近年来,一些求职者开始有意识地培养“灰色技能”,也就是学习喝酒、打牌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还有少数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要求应聘者具备一定的“灰色技能”。

真的要“灰溜溜”,才能在职场上“顺溜溜”吗?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298人参与),70.7%的人认为在职场竞争中具备“灰色技能”很重要,其中20.0%的人表示“非常重要”。受访者中,64.6%的人表示自己具备“灰色技能”。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刘文曾不认同“灰色技能”,她一直认为,只要学业够优秀就一定能赢到最后。但在一场应聘面试中,她彻底傻了眼。“通过笔试的8个姑娘要竞争一个区委办公室文员职位。面试地点是一家小饭馆,饭桌上放着几箱白酒,考题是看谁能喝到最后,谁就胜出。”

当晚,刘文咬牙喝了不少白酒后,瘫软在酒桌上。当同学把她送去医院时,她已严重酒精过敏。当然,面试也失败了。

另一名大四学生罗前彬,则对这类“灰色技能”表示不反感。今年夏天,他买了本《厚黑学》,读到了不少前所未闻的“道理”。“比如我看‘锯箭法’,说的是在别人求你时,你要给对方解决问题,但不能彻底解决,以吊足对方胃口,这可以让关系更长久。”

在罗前彬的学校门口,小贩们常常将此类“成功学书籍”放在显眼位置,兜售给大学生。“这些说法尽管看似功利,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很实在。”

调查显示,超九成人(91.5%)坦言,身边存在刻意培养“灰色技能”的人,其中49.4%的人表示身边这样的人“很多”。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重视“灰色技能”?调查中,72.4%的人认为这是“人情社会”的必然结果;65.4%的人认为原因是当下“酒桌上谈生意”现象普遍;41.8%的人表示,这是职场竞争激烈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41.2%的人认为,不少人重视“灰色技能”源于应试教育无法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36.8%的人表示,应聘者所获证书缺乏含金量,使得企业看重“灰色技能”。

有网友指出,如果学习“灰色技能”是将人情世故推向一个极端,那么另一个极端情况也十分常见:由于完全忽略对青年人的“人情教育”,导致一些人无从学习如何与人、与企业乃至与社会很好地相处。

“一家通信公司曾做过调查,他们招聘的人中,只有13%的人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吉林大学通信学院党委副书记胡忠巍主管学生工作,她曾被学生们各种“不通世事”的举动弄得哑然失笑,“有个孩子粗心弄丢了钥匙,竟把学校宿管科当成宾馆前台,理直气壮地要求开门。有的孩子丝毫不通社会礼节,握手的礼仪一点都不会。”

据吉大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赵刚敏介绍,该校几年前意识到这一问题后,在2003年专门开设了“就业指导课”,还编写了教材,着力培养大学生的交际能力。

胡忠巍就是该科的教师之一。在她看来,大学生从一进校门起,就应做好职业规划,重视培养情商和为人处世之道,从而使自己将来走上职场时不会无所适从。

吉大的“就业指导课”内容涉及敬酒和握手等礼仪,以及着装规范等。“我们有必要让大学生懂得这些内容,而学生们的反应也很热烈。”但胡忠巍认为,对“情商”和礼仪的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技能,但并非“灰色技能”。

全球职业规划师认证首席培训师、心理学家钟谷兰表示,人的技能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知识技能,主要体现在学习上,也可以通过考试来验证;第二种是自我管理技能,主要体现在对事认真负责,对工作热情积极等方面;第三种是可迁移技能,比如情绪的管理和沟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我们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历来只看重第一种技能。”钟谷兰说,后两种技能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不仅较少,而且长期呈现“隐性”状态,很多青年人非但不清楚,更不知道如何向别人展现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年轻人如果不对后两种技能予以认识和培养,反而看重一些‘灰色技能’,希望它能给职场表现加分,是非常肤浅的。”

“很多人会错误估计了别人对自己的期待。”钟谷兰说,一味迎合并认为对方需要自己做出“灰色”表现的人,更应该意识到,只有正面提出自己的需要,在应当拒绝时毫不犹豫地拒绝,才能真正赢得职场尊重。

有人说,修炼“灰色技能”的情况并非主流,而一些人面对求职和职场竞争时产生的“灰色心理”,更值得社会重视。对这一说法,调查中,超七成人(73.9%)表示认同,18.3%的人表示“非常认同”。

疫情后找工作更难,3成人简历没回应


制作一份让HR“一眼定情”的简历是求职之路的第一关。近期,对“2020年求职者简历投递行为习惯”进行了数据调查,用大数据帮你分析:最有用的简历投递渠道、简历投递高峰时间、科学的投递简历频率,以及合理的期望薪资该怎么写……

3成人,50份以上简历换一个面试机会

受疫情的影响,今年找工作跳槽的难度普遍增加了。一方面因为企业对经营成本的考量和对未来前景的不确定,在招聘上更加谨慎;另一方面,春节前的裸辞者和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又将应聘者候选池进一步扩大,竞争愈发激烈。

根据最新出炉的“2020年简历投递行为习惯调查”结果显示,3成受访者需要投递50份以上(不包含50份)的简历才能获得一次面试机会。而在2018年,仅有不到1成的受访者需要投递50份以上(不包含50份)的简历才能获得一次面试机会。2018年,接近5成的受访者只要投递10份以下(包含10份)的简历就能获得一次面试机会,今年这个比例下降到3成。

3成人,简历投出后石沉大海

虽然根据的调查数据统计,逾5成受访者在简历投递出去后一周内就能收到回复,但投出去后石沉大海杳无音讯的受访者比例在今年也急速上升至将近3成!而在2018年同期,仅有1%的受访者表示简历投出去后收不到回复。(见图1)

图1:你最近一份简历投递出去多久有回复?

数据来源:

有7.5%的受访者表示简历投递出去后1天内就能收到“秒回”,这都是些什么能人?细分数据显示,财务/审计/税务、金融/证券/期货/投资、生产/营运、建筑规划与设计的所属职能人员收到“秒回复”的比重较其他职能人员多。

4成人找工作 每天都投简历

你知道求职者有多勤奋吗?“2020年简历投递行为习惯调查”结果显示,4成受访者在求职期间每天都会投简历!3成受访者2—3天必投一次简历。而在2018年同期,仅有14%的受访者每天都会投简历。(见图2)

图2:求职期间,你投递简历的频率如何?

数据来源:

而当被问道“在什么情况下会大量投递简历”,遥遥领先排在第一位的是对“简历长时间没回音”的焦虑反应。排在第二位的是对自身职业定位迷惘——“缺乏明确的求职意向”。排在第三位的是“转行转岗”——不在这里敲敲门、那里擦擦窗,机会怎么会自动找上门呢?

找工作:这些渠道最有用

根据发布的“2020年简历投递行为习惯调查”结果显示,网上招聘平台是最受欢迎的渠道;企业平台排在第二位;猎头、社交圈和企业内推都占有一定的比率。(见图3)

图3:投递简历时,你最常用的渠道

数据来源:

网上招聘平台快速、便捷的优势使它成为了最为普遍的求职方式,但另一方面平台上也存在着鱼龙混杂的企业、手续合规但实际问题很多的公司,对此平台无法马上一一识别,所以通过招聘平台找工作的时候要学会自己甄别公司是否正规。

另外,投简历一定要多渠道并进,所谓“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样才能增加获得面试的机会。但这样的行为不能过于频繁重复,以免被公司当做恶意骚扰,从而被打入黑名单。

揭秘:简历投递高峰,顺大流还是避开?

根据发布的“2020年简历投递行为习惯调查”结果显示,上半周(周一、周二、周三)投简历的票数最高,得票率达74%左右;而下半周(周四、周五)投简历的得票率为15%;周末投简历的得票率为11%。(见图4)

另外,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在上午投简历的受访者占总人数的40%,也是占比最多的人群;紧随其后的是27%的受访者选择在下午投简历,比2018年上升了19%;选择在晚上投简历的受访者占24%,比2018年上升了17%;其余受访者表示会在中午、凌晨投简历。对比2018年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下午和晚上投递简历的人数有大幅提升,而选择在上午投简历的人数比率下降了。从总体上来看,今年大家投简历的时间点比较平均,没有出现特别的偏向性。

图4:你通常在周几投递简历

数据来源:

大数据反映的是大部分人投简历的习惯,作为个人是跟从还是避开,还要看HR接收简历的习惯,看每个行业的特性。当我们发现某个时间段投出的简历总是没有回音时,不妨变换一种思路,换一个时间尝试,这样才能找准最佳投递时机。

最近一份简历是如何写期望薪资的?

根据最新发布的“2020年简历投递行为习惯调查”结果显示,将近8成的受访者在简历中的期望薪资一栏选择了填写薪资范围,相比2018年同期的调查数据,高出了2成左右。(见图5)

图5:你最近一份简历如何写期望薪资

数据来源:

特殊时期,求职者们心知肚明工作难寻,而薪资又是个敏感问题,稍有不慎,HR就将你的简历“一键删除”,错失就业机会。在简历中写薪资范围,既不会交出自己的底线,又不怕自己估错了身价从而反悔,同时还为求职之路留下了一席可商量之地。

简历中最让人头疼的部分:工作经验!

在写简历时哪部分最让你头疼?在本次调查数据中,位居第一的是工作经验,占比27.6%;自我评价紧随其后,占比18.5%。较比2018年的同期数据,原本排在第二的兴趣爱好不幸落榜,而原本位居第一的“自我评价”也被“工作经验”踢下王座。

工作经验确实让人头疼,但这却是简历中能抓住HR眼球的一大关键因素。在此,建议您:在写工作经验时以“与岗位的匹配度”为中心点,多多观察招聘信息上的主要职责部分,挑选自身与之相匹配的工作经验填上,让你的工作经验与求职工作“门当户对”。

投简历时要不要准备一份英文简历?

在“2020年简历投递行为习惯调查”中,添加了“你是否准备了英文简历”一题。有8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不会去准备英文简历,只有17%的网友表示会准备英文简历。

英文简历除了对求职外企以外是否就一无是处了呢?在工作能力多元化的当下,外语能力逐渐成为了隐性要求。在求职时,建议求职者们研读招聘信息,观察岗位职责是否对外语能力有需求,再去判定是否要准备一份英文简历。而在求职过程中,英语简历也许不是必备,但一份英语简历不但表明了你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也从侧面突出了你是一名细心的求职者。(完)

裸辞后休息几天?不,6成人立刻找下家!


很多人都在离职前说出豪言壮语:“离职后,我一定要先去XX城市玩一周,再去XX城市玩一周”“离职了当然要休息一段时间,才不着急找工作”“上班这么久都没空歇歇,先给身体放个假”话虽如此,有几个人能做到呢?毕竟,裸辞后最担心的就是找不到合适的下家。

日前,对“假设你裸辞了,离职后会马上找下家吗?”进行了投票调查,结果显示:60%的受访者表示离职后会马上找下家,20%的受访者表示离职后不会马上找下家,还有20%的受访者表示视存款而定。

选择马上找下家的态度:工作难找,早点行动

“当然会立马找下家,现实和你想的不一样,你以为想找工作就能很快找到合适的工作吗?太天真了,还是早点准备着吧。”

“生活大于一切,在没有实现财务自由之前,还是要以工作为主,找工作的阶段就当休息了。”

“会的。社保3个月之内断缴没问题,3个月之后呢?一家老小不等着吃饭吗?”

“找不到工作,精神压力更大,这样的休息可能会起反作用,得不偿失啊。离职越久越担心找不到下一份工作,还会担心面试官质疑空白期。”

选择不会马上找下家的心声:调整心态,再出发!

“都裸辞了,个人觉得肯定是不差钱,那就是对公司有意见,迫不及待想走。再有可能就是自己在工作中,心态受到严重影响。这样的情况下,我不会马上找下家,调整好心态,再找下家会更好。”

“我不会,工作这么久了没有一天是轻松的,好不容易离职了,会给自己留一段时间思考职业方向,下次找工作更有明确的目标,少走弯路。”

视存款而定的想法:经济基础决定选择

“马上不马上取决于经济基础,条件好休息几个月也无所谓;条件不好的,裸辞的那一刻就开始找工作了。”

“我这个人想法不多,赚钱就是为了享受,有钱就可以多开心几天,没钱了就要好好赚钱,就这么简单。”

震惊:七成人对薪资不满,多劳并非能多得


2018年已经落下了帷幕,在众多盘点中,薪资满意度盘点不可缺席。网络编辑部发起了“2018年职场人薪资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令人震惊,职场人薪资满意度严重下滑,近七成人表示对于2018年的薪资情况并不满意,不满意比率比2017年高出50%(见图1)。

此次调查显示仅有1%的受访者对目前的薪资表示“非常满意”,表示“比较满意”也只有8%的比例,远远低于2017年的满意度。此外,22%的受访者对于薪资感觉“马马虎虎”,对薪资“不太满意”的受访者达到了47%,更有22%的受访者表示“非常不满”,相比2017年4%的比率,令人大跌眼镜。2018这一年,职场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数据来源:

超四成人没加到薪,高学历未必有高薪

没有加到薪可能是职场人对于2018年薪资极度不满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加薪之难难于上青天。本次调查显示,有4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2018年没有加到薪。而在加到薪的人群中,也是以加薪5%以下的人群为多。(见图2)

数据来源:

此外对比2017年数据,2018年没有加薪的人群比率远超2017年。2017年有44%的受访者表示加薪幅度在5%~10%,而到2018年只有1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当年的加薪幅度在5%~10%,比2017年减少了28%。

近日人力资源调研中心发布的《2019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增加,企业调薪方面相对保守,调薪幅度为7%,与2017年持平。该报告还预测,在2019年企业将面对产业升级、业务转型、竞争态势变化、政策及经济大环境等多重影响,更多的企业未雨绸缪,对于核心人才会加大投入进行吸引和保留,而对于非核心的业务及员工,越来越多的企业则会考虑采取服务外包或谨慎调薪的应对策略,因此2019年整体调薪幅度预计为6.8%。企业预期下调,代表着个人2019年加薪之路将会更难走,当然对于优秀的人,从来不用担心加不到薪。

我们都知道,随着工作经验的丰富,学历对于薪资的影响会逐步减弱。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加薪上。从图3可见,能加薪20%以上的受访者,几乎没有受到学历太大的影响,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并没有很大的优势。在加薪10%~20%这一档中,本科生的概率反而要高于硕士生。总之,从数据上看,并没有出现学历越高加薪幅度就越高的现象。

数据来源:

到底哪些人月薪过万了?

曾经有条新闻说的是:相亲角有个老大爷认为月薪一万是讨饭,这句话伤了好多人的心。月薪一万眼下也的确不算高薪标准,在一线大城市只能算挣扎在生死线以上的合格线,可仍然是不少人为之奋斗的目标。

根据个人端的“职场人薪资满意度调查”显示:工作在一线城市的人有28.7%的几率能月薪过万,比工作在二三线城市的人高出十个百分点;而男性月薪过万的几率要高出女性约11%;学历越高月薪过万的可能性也越大。

此外按行业来看,汽车行业、房地产行业和IT行为被列为月薪最容易过万行业前三位,而零售行业、快消行业和服务行业被列为月薪最难过万的行业(见图4)。

数据来源:

小小总结一下,从数据看一线城市、硕士以上学历,从事汽车、房地产、IT行业的人更容易月薪过万,这些人也应该更能得到相亲角大爷大妈们的青睐吧,毕竟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嫁娶得好一点。月薪过万也不是啥高要求,不过万凭啥结婚养娃?

薪资真相揭秘:你所不知道的8090薪资现状

真相一:8090质疑,多劳为什么没有多得?要涨薪还得靠跳槽!

根据2018年的调查,对于薪资不满意的主因,32.9%的受访者表示是“付出大于所得”,26.7%的人认为“我的能力远远高于现在的薪资价值”。相比2017年,能力被贬值,不能从薪资上体现自己的价值成为2018年职场人的痛。

当聚焦各个年龄段对薪资不满意的原因时,我们发现不同年龄段烦恼各不相同。此次调查分析了80前、80后、90后对薪资不满的原因,结果如图5所示。

数据来源:

如上图所示,于80前的人群而言, “能力远高于薪资价值”是对薪资不满的主要原因。对于90后来说,如何用挣来的钱保障自己的生活,也是其评价薪资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如今高物价、高房价,以及自身高标准的生活要求让90后们感觉薪资难以维持生活。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80后与90后对于薪资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多劳却没有多得,因此他们把“付出大于所得”排在了第一位。细想之后,我们可以看到隐藏在背后的矛盾点:

@员工:我付出那么多,为什么没有回报?

@老板:你付出的不是我要的,并没有对公司产生巨大的收益。

据人力资源调研中心发布《2019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影响企业调薪首要原因是“企业效益”,其次是“行业整体薪酬或调薪水平”,“员工个人绩效情况”被排在了第三位。所以说在向老板提涨薪这件事上,还真不是干得多就拿得多。

既然在钱上员工与老板无法达成“妥协”,那么想涨薪还是得靠跳槽。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跳槽都与钱有关,这种现象在80、90后人群中更加明显。在80前人群中,因为钱而跳槽的受访者占总数的45%,到了90后,一跃上升到62%。(见图6)

数据来源:

真相二: 年过四十入不敷出者大有人在,所谓财务自由遥遥无期

要说对薪资满意,月薪过万可能是一个起跑线。从年龄段来看,80前月薪过万的比例最高,达到42%;80后稍有下滑,31.4%的人月薪过万了。而在90后中,这个数据降到了10.9%。可见年资与月薪增长幅度确实存在一定的联系。

2019年,1980年以前出生的人都已到了不惑之年。大家常规的想法是,年过四十至少能混个温饱,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21%的80前受访者表示自己的月薪不够花,另有21%的80前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工资是月光,并未有结余。作为8090后年龄上的老大哥——80前,能够做到生活质量不错,每月有富余的人群仅占4%。

再来看90后年龄段,有33%的90后受访者选择月薪不够支出,仅有37.3%的90后表示自己每月略有节余(80前是54%,80后是43.4%)。 另有28%的90后受访者表示自己工资每月都花光。(见图7)

数据来源:

显然90后活得不容易,但80前与80后们也没有活得多滋润,每个年龄段都有各自需要花钱的地方。生活如此艰难,我们不得不继续前行,因为只有不停下才能不被落下,才有希望勉强活得像个人样,至于财务自由,应该是少数人可以实现的梦想吧。

注:参与本次在线调查的人数为2139人,其中男性占55.5%,女性占45.5%;“80后”占40.9%,“90后”占39.3%;本科学历占57.1%,大专学历占30.2%;20.2%有1—3年工作经验,18.2%有3—5年工作经验,29.4%有5—10年工作经验,10年以上工作经验者占28%,应届毕业生的比例占3.9%。

刚入职被公司压工资怎么办?


职场百态频道整理了各种职场技巧,各种职场故事。感谢阅读《刚入职被公司压工资怎么办?》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部分劳动者在找工作的时候会遇到,公司扣着自己第一个月的工资不发,说要工作满两个月或者三个月后,再一起发放;或者是第一个月工资只发一部分,剩下一部分之后满多长时间再发。有些没有经验的员工会选择屈服,只能靠自己的存款或他人的接济勉强生活。面对这一情况,员工到底可不可以拒绝呢?

压工资犯法

《劳动合同法》中有明确指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中也有明确规定: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曰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由此可见,每个员工的工资都应该按时、足额发放,不能附加任何不合理的条件。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克扣新入职员工第一个月的工资,或者故意压着工资晚发,是违法的。

被压工资后怎么办

如果员工遇到企业压着自己的工资不按时、足额发放,且和企业抗议或协商失败,那么可以选择:

1、向劳动保障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举报,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可以请求加付赔偿金。

2、以未及时足额发放工资为由,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请求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金。

法律条文中的压工资处理方法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中规定: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劳动合同法》则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只要不是公司破产或遭遇巨大经济损失,导致发不出工资。正常情况下公司压工资不发都属于违法行为,不管是新入职的员工还是老员工,都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要求公司按时、足额发放自己的工作。

超7成人感到找工作难,女性更愿用低薪换取工作


职场,繁重的工作可能让你剪不断理还乱,效率也久久不见提高。其实,这都是因为你没有用对方法!小编来告诉你。感谢阅读《超7成人感到找工作难,女性更愿用低薪换取工作》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中国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商最近发布《2020中国优秀大学毕业生需求和求职报告》。报告显示,在教育程度上,女性高校毕业生不输于男性毕业生,在薪酬预期上普遍低于男性。面对艰难的就业市场,女大学毕业生比男性毕业生更焦虑。

来自国内65所重点院校的8,544位应届毕业生完成,为五年来最大的反馈量。选取了此中理、工、文、商、法和医6科的毕业生问卷,同时为均衡各校受访数量,综合类高校每校采样量不超过120份,理工类高校每校采样量不高于80份,采样总量为5697份。这一报告的毕业生数据来自于2020应届毕业生求职状况调查的5,697份问卷。

受访的大学毕业生均来自中国最知名的大学院校,其中本科毕业生占78.1%,硕士毕业生20.9%。受访者中女性毕业生不仅在本科生略占多数,在硕士毕业生中甚至更多。工科毕业生在受访的毕业生中最多。

65所高校中985大学和理工类高校超过半数,男性毕业生的数量优势主要来自工科专业;在商科和文科中,女性毕业生占到了绝大多数,即使在以数学、物理、化学和计算机软件应用为主的理科专业,在中国最好的大学里,女性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并接近半数。

医科毕业生的求职感觉最好,觉得“求职难”的学生比例为68%,工科毕业生对于就业形势的感觉也相对较好,觉得找工作难的人为71%,文科和法科毕业生的求职体验最为悲观,觉得“今年求职很难”的比例达到79%和86%。

调查发现,不只是企业提供专业相适应的机会变少,而且很多文科和法科原打算出国留学转向求职,一部分打算在事业单位等找一份“安稳”工作的毕业生们也发现机会不多。

女性毕业生对于工作前途的压力一直高于男性,但是男女性之间近10个百分点之差还是令人吃惊:高学历就业人群中女性的比例越来越高,而且在职业之初女性的职业成熟度通常比男性高,企业中财务、行政、市场和HR部门中女性多于男性数量已经是常态,在销售、技术和研发部门,女性的比例也在快速上升。

从雇主端的用人需求来看,不少企业在人才选拔上都面临了性别平衡的问题。此外,面向毕业生的工作机会中支持和管理类岗位趋于减少,增加的岗位多数与数字化相关,普遍被认为男性更有优势,所以女大学生们说“找到一份理想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

领先雇主们提供的本科毕业生月薪主要集中在5,000~8,000元,硕士研究生月薪多在10,000~15,000元之间。由于这些雇主们选用的高校毕业生多数“师出名门”,企业内的薪酬差异主要来自于岗位职能,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的平均年薪差异在3~4万元。女性大学毕业生的对薪酬预期明显低于男性毕业生。

女性本科毕业生期望月薪8,000元以上的占比30%,男性则占44%,硕士毕业生中希望月薪不低于万元的女性大学生比男性少了24个百分点,分别为25%和49%。

看起来,在企业内的核心岗位和重要管理岗位上,女性的数量低于男性,男性在理工类大学生中占多数,在技术引领的企业中更容易找到机会。但是很多高科技企业近两年制定了女性管理者和女性工程师更高的比例指标。

比如在SAP中国研究院,女性比例是达到了39%,其中的30%女性处于在领导岗位。康明斯Cummins组织的“车联网、动力链、新能源”校园竞赛项目要求每支报名队伍工程专业女生比例要达到一半,以鼓励更多工程技术女大学生通过这一平台积累行业知识、锻炼创新思维,并参与团队合作。

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认为,越来越多领先的公司意识到企业内女性员工的力量不可或缺,不只是企业文化的要求,女性正在成为企业创新和多元化发展的主要资源。中国的女大学生们应该克服求职中的求稳求平心态,主动选择有竞争有挑战工作,争取更多的工作选择也有更长远的职业前途。

年终这五种人易被公司抛弃


职场,繁重的工作可能让你剪不断理还乱,效率也久久不见提高。其实,这都是因为你没有用对方法!小编来告诉你。感谢阅读《年终这五种人易被公司抛弃》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年关总是个让人期盼又让人焦虑的时节,有人热盼奖金或加薪,有人却因业绩不佳、能力平平或人际关系紧张等各种原因而惴惴不安。又到年底合同续签时,有的人正在考虑来年是否要继续留下来,而有的人却突然被公司“抛弃”。年终有五种员工最可能上公司“换血”的黑名单:

1)业绩差——“最差的就是你”

镜头回放:在高压业绩制度的压力下,A在某保险公司挨了两年。最后一个季度,他的业务状况不怎么好,连续3个月业绩不达标,在团队里面垫底。年终总结眼看就快到了,A心慌到失神,因为这意味着,年后他就得自觉请辞了。

专家点评:在年底大清算中,几乎所有公司最先盘点就是各部门、个人的业绩成果。如果你的业绩不太理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年终总结时,你需要好好梳理一下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诚恳进行自我反省,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方案,让上司或老板看到你真心在“亡羊补牢”,或许还能减轻一点风险。如果你是短时间里出现业绩波动,相信公司也不会立马翻脸不认人;但你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状态不佳,你要挂心的就不只是眼前这份工作,更应该思考、审视自己的职业定位是否合适,如果发现不合适要及时调整,避免后期职业发展受到长久影响。

2)忠诚度低——想走?公司也绝不留你

镜头回放:T是某电子商务公司的美工,工作了一年。T的美工技术不错,因此他在工资上很敢开口“要价”。眼看年底到了,T觉得又到了和老板谈涨薪的时候,只要老板不给涨,他就开始物色跳槽机会,一有高薪岗位,他就准备闪人。其实他这点心思,老板早就看出来了。

专家点评:个人职业发展的长久性、稳定性,不仅需要有清晰的职业定位,更需要你对组织有一定的忠诚度,两者相辅相成。在一个组织中,有稳定、持续的积累很必要,这是在组织内部建立信任,获得晋升的必要条件。在职业发展积累阶段,因为薪资、环境等外生涯条件而频繁跳槽,不利于个人实现真正的成长。像T一样的职场人很多,表面上看是很“聪明”,实际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从公司的角度来说,对于这类不忠诚的员工,绝不会委以重任,一旦察觉你心思不定,自然也不会让你久留。

3)人际关系差——受团队排挤,谁也帮不了你

镜头回放:S毕业后就直奔上海来工作,应聘的是行政助理。很快S就进到一家民营企业工作,工作内容繁杂,她不仅要做办公室的一些杂事,还要配合销售做一些支持工作,老板时不时会分配一些“额外任务”,这让S非常不爽,她在办公室始终拉着长白山似的脸,做什么事都很不耐烦,加之做事自作主张,配合度低,公司从上到下大家都不喜欢她。

专家点评:职场中,团队里,除了工作能力外,人际关系也是必须经营和维护好的。工作中很多任务都需要团队的合作、同伴的支持,如果因为某个人而造成工作难以开展或停滞不前,甚至牵连整个团队的气氛和士气,考虑到整个团队的绩效以及新一年工作的顺利推进,老板很可能会考虑换掉此人。方文怡建议职场人,尤其是职场新人,在刚进入团队时,一定要学会收敛锋芒,理解并接纳团队已有的文化、习惯、行事作风,这比凸显个性会让你少碰钉子。对于“职场老人”,就要学会管理情绪,不要把私人恩怨卷入工作中,不要让不必要的小事影响了大局。

4)可替代性强——有你没你,公司照样运转

镜头回放:F从学校刚毕业出来,还是一个毫无工作经验的“二愣子”,因为之前在学校参与做过校刊,被一家公司录用误打误撞成了网络编辑。在这半年的工作中,F每天都在网络上找文章,进行“伪原创+关键词”再发布,日复一日,没有任何新意,薪水和前途看不到未来。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份工作换谁都可以做,F感觉随时都可能被替代。

专家点评:即便不是年底,可替代性强的人也随时都有失业危机。核心竞争力是你在职场立足之本,在明确职业定位后,就应该以此为中心不断积累相关经验、知识和技能,才能一步步完成职业生涯下一阶段的任务,接受更大的挑战。据向阳生涯初步统计,有八成职场人从一开始进入职场时,就没有明确职业定位和职业目标,蹉跎三五年后,仍在初级岗位打转,到那时被人替代的风险更大,沉没成本也越高。这样的状况下,年底很可能被组织和团队淘汰,不得不另寻出路。对此,各位务必提高警惕!

5)负能量携带者——“害群之马”不敢留

镜头回放:V是办公室主管,在G公司带了三四年,工作能力不错,一直受上司器重,下属尊敬。去年,他的顶头上司换了人,此人的行事作风、工作习惯和V完全不一样,在工作中多生摩擦,V心中各种忿忿不平,对新上司诸多看法,各种看不惯,各种抱怨。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些都传到了新上司那里,新上司表面上不发作,只是暗中观察V,一旦V的负能量对团队有大影响,马上就会采取措施对付他。

专家点评:办公室里的“负能量”最为老板和上司忌讳,因为它不仅传染力极高,杀伤力和影响力也极大。年底公司在清算业绩的同时,也留意着团队中各人员的工作状态和言行举止,对团队有负面影响的人,往往都容易被“清理”掉。如果你工作状态不好,需要及时进行自我调整和修复状态,而不能唾沫横飞地在办公室里大倒苦水。如果你让个人问题升级成集体问题,老板肯定不会轻饶你!

年底绝对是个敏感时期,你不仅需要注意工作成绩,也要注意工作中的各种细节。与其每到年底就忐忑,不如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找准方向和目标,完成每一步该完成的任务,脚踏实地修炼职业资本。记住,临时抱佛脚从来都不管用!(完)

专家介绍:

洪向阳,实战派生涯管理专家。向阳生涯管理咨询集团首席职业规划师,中国职业规划师(CCDM)认证培训导师,专注于职业规划、职业定位、职业转型、求职就业辅导等咨询、培训领域,帮助求职者及职场人找准定位,高效求职,取得职场高速发展,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逾四成人遭遇过被公司少发或扣除工资》由职场百态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职场百态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公司求职信”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