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懂礼仪的职场人。

职业规划怎么写,相信很多朋友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部分,前言即总论;第二部分,自我分析,包括业余爱好、性格、价值观、专业技能等;

王鹏:非常荣幸我成为今天论坛的第一位演讲嘉宾。刚才主持人一系列的头衔把我也吓到了,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这个主题《坚持还是放弃,这是一个问题。》在我做这个题目之前,我在网上搜过很多类似的句子,这句话是莎士比亚经典对白,我发现居然在网上类似的有很多。

“买房还是租房”这是一个问题,生活在北京的人都会有这样的问题。“跳槽还是不跳槽”这是一个问题,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困扰。“考研还是工作”这是一个很 大的问题,我们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毕业生面临这样的问题。“服还是不服”这是这两年出现的问题。“捐款还是不捐款”这也是一个问题,这是今年最严重的问题。

我在网上搜了这么多题目,我突然间明白,我发现人好象永远都生活在十字路口,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大量的问题,我是一个普通人,跟各位一样过着普通的生活,普 通人意味着我运气极好或者运气极不好的情况都是小概率的事情。它的意思是说我不大可能会成为像比尔盖茨或者乔布斯那样的伟人,不大可能一夜之间有500万 的头彩,不大可能坐飞机的时候突然从飞机上掉下来,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但是普通人更多的是琐碎的烦恼、琐碎的问题、琐碎的选择。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就 是这样一个关于普通人的人生选择的问题,关于一个普通人的人生选择的故事。

这张照片是我07年毕业的时候照的,当时我是从一家叫做甘肃农业大学的英语专业毕业。我太太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她给的评价是,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傻的毕业 照。看起来我确实有点傻乎乎的。其实我从小到大都是一个蛮听话的孩子,父母为我安排好了很多事情,我稀里糊涂的选了一所大学,选了自己既不喜欢也不讨厌的 专业,结果可想而知,大学毕业之后我一毕业就失业了,我当时觉得北京的机会一定很多,所以我来到了北京,希望在这里能有自己的事业。结果当我到北京的时候 我才发现,现实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因为我当时没有钱,北京的房租高的超乎我的想象,我没有钱只能住在二里庄这样的公寓里。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学生公寓的时 候非常惊讶,我不知道这个地方是不是北京,这个地方即便不下雨白天也是污水横流,路边有很多的叫卖的小贩,道路坑坑洼洼。而且路边的大排挡非常多,5块钱 可以填饱肚子,我没办法生活在这个地方。然而最迫切的是我找不到工作,没有一个像北大、清华这样毕业的名校证明,没有一个“叫李刚的爸爸”,没有博士硕士 的头衔,好工作离我非常遥远。

我不知道在座每个人还有多少人记得自己刚开始面试的情景和窘迫?我至今仍然记得我当时找工作的一个场景,那是我最窘迫的一次去面试,我投递很多简历被退回 来。有一次有一家公司答应跟我面试,这家公司在上地的一个软件园里,是一家台资企业。公司装修的非常豪华,一层大厅有非常明亮的玻璃门,公司里每一个门都 有一个门禁,刷卡才能进去,里面的人穿着职业装忙忙碌碌,地上铺着非常柔软的地毯,我当时觉得这种感觉很棒,如果有一天能在这里工作是我求之不得的。结果 这家公司的人事问我第一个问题,他问我说,我们看了您的简历,我们觉得你的背景适合我们其中的一个岗位,这是一个实习生的岗位,一天30块钱,你能不能接 受。我很迅速的说没问题,可以的。这个HR问我第二个问题,他说我们这个实习生岗位非常忙,一天可能工作12个小时,你能不能接受。我想想说可以的。HR 问我第三个问题,他说我们这个实习生岗位非常忙,有可能周六周日自愿加班,你要明白自愿加班不会有薪酬,你能不能接受。我犹豫了一下,看了看会议室外来来 回回的人群,我突然间明白我自己真的很需要这份工作,我迅速说没问题,可以的。这个HR跟我说,好吧,我们今天就到这里,你可以回去等我的消息。我面试这 么多天里非常清楚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你没有机会了。在我的再三追问下,我问HR为什么觉得我不合适。这个HR跟我说,我觉得你不够真诚。为什么 呢?因为这是一个压力测试题,我们不太相信有一个人接受所有这么多苛刻条件,如果你能拒绝我一个或者两个说不定会进入下一轮面试。但是这个HR不知道的 是,我当时在北京身上所有现金只够我再坚持一个月。当我从那个公司出来的时候,我突然间明白一个道理,为什么公司的人事都被叫做HR?因为他是坏人的缩 写。后来我结婚的时候,我太太也是做HR的,我突然间发现原来HR也是好人的缩写,只不过那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

那次的面试我终身难忘。我找好几个月工作一直没有什么头绪,我想要的工作人家不要我,来找我的工作我不想去,我的家里非常着急,他们替我安排了一个建筑事 业单位的岗位,让我回去上班。这个岗位是一个建筑事业单位的物资部采购。各位,物资部采购,当时我所有的朋友、亲戚、同学当听到这个岗位的时候,他们第一 反映跟你们脑中想到的词一样,这是一个肥差,肥的流油。他们都劝我说不要放弃机会,回去吧。于是在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思考了很久,我开始想一个问题,坚 持还是放弃,这是个问题。我是想坚持自己想过的生活?还是放弃这一切去过一个已经为我安排好的安逸生活?

我妈告诉我说,其实人生就是这样的,老婆、孩子热炕头,安安稳稳过日子吧,不要再折腾了。在那一瞬间我差一点点就妥协了。我当时问自己要坚持吗?如果坚 持,在北京这样的城市里,我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如果有一天我找到了这份工作,这个薪水能不能养活得了我?如果坚持,五年、十年我还是这样子怎么办?我要 放弃吗?我不太甘心。很多年以后我在网上看到一段王朔中篇小说当中的一段话,非常印证我当时的心态,这段话是这样说的,他说“我知道我是有来历的,走在芸 芸众生当中这种感觉尤为强烈。”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觉得自己是有来历的,每个年轻人都有。所以当时我觉得自己这么有来历的人,一定能成就一番 事业,为什么不坚持,甚至还没有开始就要结束呢?所以我跟自己说,我一定要坚持再走一步。于是我留了下来,继续开始到处投递简历。

误打误撞之下有一家公司给我一个机会,销售培训师,是一家IT公司。那天下午我赶到这个公司的时候,这个大厦很壮观很漂亮,那个门口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 一个非常大的自动门,在我生活的西北的小县城里,对所有东西都是滞后几十年才会看到,我上高中的时候才知道有自动扶梯,第一次坐自动扶梯。上高中的时候县 城里才有自动门,所以我对所有自动东西非常感兴趣。我去这家公司面试的时候在大厅里见到自动门的时候,我说好高档,我走在跟前不用动它就能打开,我一定要 在这家公司工作。我表现很好,很努力,他们对我很满意,但是我没有任何销售经验,没有任何培训经验,甚至没有工作经验。结果这家公司给我更为苛刻的要求, 他说我们还是蛮看好你的,但是给你一个条件,如果你能在一个月之内完成中等销售完成的业绩,我们就让你做培训师,所以你要先从电话销售开始做起,我们给你 一到两个月时间,这个过程中你完成就做培训师,完不成你就离开,但是你的薪资只有最低的基本工资。当时还是蛮欣喜的,至少我觉得有了一份工作,于是我开始 了我的电话销售的生涯。ZC530.COM

这就是电话销售的工作场景,行话叫做大通铺,因为工位没有任何隔断,100多人就在大通铺里热火朝天打电话。我记得第一次打电话的时候非常紧张,因为我从 来没有做过销售,不知道说什么。慢慢尝试给客户打电话,我发现很多怪异的客户,很多时候我刚报上公司的名字,电话那边冷冷传来一个字“滚”,我猜想是被电 话骚扰的太多。还有在电话里威胁我的,那边会很愤怒的说你们公司要敢再给我打电话我就弄死你。但是我做的很认真很努力,一天最多的时候我会打300个电 话,7月是北京最热的天气,无论那个客户有多远我都会去拜访他。结果一个月之后我成了公司销售冠军。有一天老板找我说,你还是不用做电话销售,来做培训 吧,如果你能培训出几个销售冠军来,你的价值更大。于是我回到培训部成为了一名培训讲师。这张照片看起来蛮帅的,当时做培训老师的时候我很开心,因为不用 再打电话,不用再顶着烈日见客户,我觉得真的好幸福。这是我当时为数不多的留影之一。我上面穿着一套西装,看起来蛮帅的,但是我当时没有什么钱,拿着很少 的薪水,这是我当时为了做培训讲师买的唯一的一套西装,我非常喜欢这张照片,它留下我美好的记忆。我做这个培训讲师很认真、很努力,我很珍惜它。结果四个 月之后我成为了培训部的经理。

在IT培训公司有一个非常常用的营销手段叫做会议营销,就是把一群客户约到会场里,找一个专家讲经济形势,讲一个销售理念,然后卖产品。这种营销模式在保 险、IT、保健品这样的公司里用的非常多。我们公司每一个月都会做很多场这样的会议营销,在会议营销的时候会有一个人出现,这个人叫做导读,他不是主持也 不是讲师,他是导读。在会议开始之前他会介绍会议背景,上台组织一个互动,比如让现场企业做一个交换名片的活动,每次上场七八分钟。因为每次我们做会议营 销的时候都是在周末,你要做这个活动就要加班,有一次做导读的兄弟找借口没来,我们老板说你也是讲课的,你上来顶一下班,8分钟。为了这8分钟我准备的非 常认真、非常努力,上去完美的呈现了8分钟,结果下来之后我的老板跟我说,这样吧,你以后每周都来好了,做的很不错,这个导读你就继续做吧。于是我每个周 六为了这8分钟的导读都要来加班,我每个周六都做的很认真、很努力,我很珍惜这个机会,我甚至不知道有一天做导读会什么样。但是等我做一两个月之后,我成 为这个集团导读做的最好的人。很多老师来我们分公司讲课的时候点名说让那个小胖子做导读,感觉很好。所以我成为这个集团做导读最棒的。直到有一天我老板 说,你不如干脆讲课,导读状态也很好,你来做讲师。于是我从那天开始成为了会议讲师,周一到周五在公司做培训经理,周六或者周日加班做会议营销讲师,没有 任何额外的工资,但是我觉得蛮开心的,因为这又是一个进步。于是我在这家公司里,从一个几十人的小会场开始讲,在公司的会议室给我们的老客户讲,再到后来 的时候这个会议室规格开始不断的升级,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好,我讲的也越来越好,直到后来我成为集团会议营销做的最好的那个。于是从我们公司会议室变成 酒店里专业会议室,从在北京讲到外地巡讲,我做的会议营销越来越多,我成为这个行业里做的最好的那个。

伴随着这一切,我的老板有一天来找我说,干脆你别在分公司呆了,你到总部来,销售管理部。于是从那天开始我成为销售管理部区域培训总监,我管理两个大区八 家分公司培训,我的会议营销每次都有几十万到帐,我拿一定比例的提成,从那天开始我的薪资终于开始大涨。伴随这一切,我的头衔也开始变化。我从互联网行业 资深专家变成国内某知名大学客座教授,500强公司中国区产品顾问,某某国家级信息中心首席培训师,还有某某协会常务理事,虽然这些头衔没有一个是真的, 但是公司把我包装的蛮成功,我也很享受。于是从这一切开始所有都在变,我从二里庄去到环境不错的小区,我有更多体面的衣服,出去经常打车,在餐馆里吃饭的 时候不用再紧张的做心算,一切变得越来越好。我的父母不知道我具体做什么,但是他们知道我在北京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是一个白领,收入也很好,收入高到可以 让他们在西北的小县城里向亲戚朋友炫耀。我甚至琢磨说如果我照着这个进度继续努力的话,未来几年之内我可以攒够房子的首付,带家人去旅游。可是在中国有很 多事情就是这样的,每一个职业都会有一个比喻,很多职业看起来像是看A片一样,看的人都觉得好爽,做的那个未必。

从事会议营销讲师也有职业尴尬。有一次我去重庆讲课,在电梯里我遇到一个客户,销售代表陪在他旁边。一进去之后,这个销售代表很激动,跟客户介绍说,张 总,给您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北京请来的专家,清华大学退休教授。那个客户当时愣了一下,我一边带着职业的微笑,一边想说,是客座教授你这个笨蛋。一边跟这 个客户握手,那个客户愣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个表情,江湖骗子。那天会议做的很好,等我回到宾馆的时候开始第一次想我到底是谁,我是二里庄的穷小子?还是光 鲜的白领,还是行业的伪专家?我第一次开始想我的这份职业未来在哪里。

还有一次更严重的事情深深改变了我,有一次我去成都做会议营销,有一对夫妻会议完成之后没有走,他们想跟我聊了一下,结果发现这对夫妻是想问一下他们的企 业适不适合买这个产品。结果我一聊发现这个男的只有半个手掌,他曾经有一次事故,半个手掌被切掉了,幸运的是他拿到赔偿金,他们开了像成都小吃这样的餐 馆,这次销售想给他推荐网络产品,他们想问我这个到底有没有用。曾经有很多客户问我这样的问题,我都会坚定的回答没问题,肯定有用的。因为这就是我的工 作,有用没用不是我关心的,我关心的是你能不能买这个产品,能不能让我拿到提成。但是在那一刻我突然犹豫了,在二线的城市里,像成都小吃这样的餐馆在网络 上做推广有什么用呢?于是我不知道怎么跟他回答。现场很乱,有音乐声音,我突然间很烦燥,找了一个借口离开了。当我回到北京的时候我又开始问自己这个问 题,我是要坚持还是要放弃,也是一个问题。我是要坚持吗?如果下一次客户还来问我这样的问题,我该怎么回答,我是要放弃吗?我在这家公司从一个电话销售到 培训讲师,到培训部经理,到区域培训总监,到会议营销讲师,让薪资翻了五六倍,我为什么要放弃?于是我想了想,想请假让自己休息一下,我去老板办公室找老 板,我跟老板说,我身体不好,要休息。我装作病态萎靡不振,我说要休息一段时间。我的老板很聪明,他只说了两句话,第一句,身体不好,好好休息。第二句, 无论是升职还是加薪都可以再谈。那一瞬间所有的萎靡不振都没有了。从老板办公室出来的时候开始想我到底怎么样,今天一定要做一个决定。我一边往公司楼下 走,一边开始想这个问题,等我走到楼下的时候遇到这扇自动门,我突然记起来我当时来这家公司面试的情景,那天是7月的下午,非常热,我坐了半小时的公交, 又走十分钟路,浑身是汗,走到这个门口的时候看到高档的自动门很欣慰,我从这扇门走进去的时候,门轻轻打开又轻轻关上,走到大厅里的时候空调很足,特凉 爽,我突然之间喜欢这扇门,这两年我无数次从这扇门穿过,我穿过的时候都觉得我离追求的东西又进了一步,而那天很怪异,当我走过的时候,门轻轻打开轻轻合 上,在合上的那一瞬间,心里有一个声音跟自己说,我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在那一瞬间我觉得很沮丧,我怎么会轻易做这个决定呢?于是上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我到底哪根筋出了问题。我看到公交车站牌上有一个广告,大体意思是说运用什 么产品会让你的人生更精彩,在开车的一瞬间我看到广告的时候,我脑中突然闪现一句话,人生可以不精彩,但是不能不光彩。我不想在70岁的时候回忆起这段时 间的人生还是很尴尬的。突然我明白我为什么要放弃,心理轻松了很多,我终于找到了我放弃的理由。

各位,当我今天站在这里跟各位分享的时候,我时常能想起每一个时期的我,从那家公司出来之后我去培训行业做了人力资源部的培训经理,我的薪资比原来少了很 多,但是我心里更踏实。在我每天工作的时候,我仍然会想起曾经的每一个阶段的我,当我站在这里跟各位分享我的人生故事的时候,我也能想起每一个人给我的支 持,有曾经懵懵懂懂的我,有曾经找不到工作失魂落魄的我,有曾经那个做销售的我,有曾经做培训讲师出差的我,有曾经做培训经理的我,每一个我都在最当下做 了最好的选择,做了最好的坚持,做了最好的放弃,我深深感激它们。当今天在这里跟各位分享的时候,有朋友问我说,你可不可以告诉我你到底想坚持什么,想放 弃什么。我们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你们想坚持和放弃的只有你们自己才知道。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无论你选择坚持还是放弃,请你努力把它做到最好。如果你选择 坚持,就把当下事情做到最好,下一秒就会出现机会。如果你现在放弃也没关系,不要后悔,听从你内心的声音,因为真实的你会和你过一辈子,他不能被你欺骗。

最后我想用伯拉图的名言结束我的演讲,这句名言是这样的: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的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的坚持了不该坚持的。这就是我今天想跟各位分享 的我的人生经历,我未来非常希望成为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师,我正在为这个方向努力着,我做的很努力、很认真,我希望机会一定会出现在下一秒。这就是我今天 的演讲。谢谢各位。

zc530.cOm编辑推荐

IT人转型之惑:放弃专业还是坚持[1]


三年之惑

主人公:罗先生,通信工程专业

罗先生毕业后,一直做通信工程,在近四年的工作时间里只换过一份工作,从最基层的队员,干到队长、主管,再到现在的项目经理助理,目前理工科出身的罗先生明显感觉职业生涯遇到了天花板.

困扰来自四个方面:一是虽然大学时期所读的专业是通信工程,但是因为自己的专业水平一般,而且通信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行业,自己很怕去学习那些枯燥的专业知识,感觉自己在通信高端领域做不了,但是在其他领域却没有什么希望,所以一直在疑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在通信行业发展。

二是公司属于通信服务商,公司的发展、利润等均受到运营商的影响和限制,工作不稳定、目标不明确、受制于人、很被动,他不喜欢在这种类型的公司工作,感觉在这种公司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实现不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不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公司。

三是自己学校名气小、通信专业教学质量比较差,在找工作时吃过很多亏,所以打算去读在职研究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但是还不清楚是选择项目管理专业还是通信、电气等专业。

四是他的目标是做职业经理人,做技术型的管理人员,但是不清楚选择哪个专业作为基础。

罗先生希望从事的职业,是适合他的性格特征,有丰厚的收入,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的一个工作。而他现在的工作比较枯燥无味、没有激情,收入较低,看不到希望。

点评:职业规划师表示,遇到了职业瓶颈,无论是走是留,首先要分析导致职业瓶颈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对症下药。无论你大学学的是什么专业,尤其当你的岗位有了一定的提升,如果在职场中缺乏持续的学习,可能就会因为知识结构的老化和综合素质的断层而面临被淘汰的尴尬境地。那么当务之急就是有意识地进行充电.

五年之痛

主人公:方先生,电气自动化专业

方先生毕业于自动化本科,近五年从事过两个行业。一是从事电气自动化工作两年,进行一些简单的二次开发、软件测试及设备维护和一些无关紧要的烦事。然后,方先生通过培训进入IT行业,主要从事的是一些项目软件开发。

方先生表示,自己喜欢做一些有规律的、已经成形的事情,比如仿照以前做过的系统,根据新需求做二次开发。喜欢做已经确定了的、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事。喜欢把能做的事做得很完美。

现在,方先生的困扰是不喜欢开会,不喜欢和上级、客户打交道。认为自己适合搞技术,并喜欢IT行业,但是进入IT的软件开发行业后,又发现不能深入地学习这些更新换代非常快且难的知识,导致现在工作进行得很累,压力又很大。

所以他给自己的分析结果是: 本人既不适合做管理,又不能深入地去做技术,所以觉得自己的前景一片迷茫,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理想和现实差距大,该坚持还是该放弃?


理想和现实差距大,该坚持还是该放弃?

工作是谋生的手段,也是安身立命之本。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只要有份稳定的工作就是解决了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对于现在职场上年轻人频繁的更换工作,甚至辞去他们认为的好工作,觉得无法理解。

  其实,经济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从原始社会过渡到文明社会也历经了几千年,每个时代都存在不同的认知。独之秀职业顾问认为:对于现在的白领来说,工作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还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生活质量的桥梁。所以,对于一份不满意、不喜欢、没有发展的工作,他们一开始也许可以忍受,但是时间肯定不会很久,等到忍无可忍便会果断的寻求下一个理想目标。但是,频频碰壁后,他们便容易产生疑惑:理想和现实是不是差距太大,自己是该放弃还是继续呢?

 为理想继续,还是为现实低头?

  王彬(化名)是一家电气公司的现场安装工程师,工作内容比较枯燥,工作性质却要全国各地的出差,这些都不是他所喜欢的,工作四年来一直让他头痛不已。在大学里,王彬虽然学的是工科,但是平时却喜欢看管理经营方面的书籍,他说自己的理想是做管理方面的工作,最终成为职业经理人。但是,现实却是做了技术工作,日复一日的做着重复性的工作。因为不喜欢,所以在工作上渐渐的也表现出了消极的态度,公司也有所察觉,要好的同事也提醒过他,但是好像就是提不起劲。过年回来后,终于提出了辞职。但是,交接期快结束,离正式离开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王彬却开始着急了。原来,在交接的这一个多月时间里,他也去找过一些管理方面的工作,但是简历却好像石沉大海,杳无音讯。难道,接下去只能仍然做之前的工作吗?自己该继续坚持,还是放弃呢?

 理想是否真正吻合自己?是否具有现实可行性?

  空喊为了梦想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口号其实是不负责任的。
不可否认,有理想有梦想是好事,但是有没有人真正去了解过自己的理想真的吻合自己,而且在现实中能实现的呢?如果确实吻合自己的,的确也有这个市场需求,通过努力也能实现的,那么坚持是必须的。反之,独之秀职业顾问认为可以放弃,但是这个放弃不是指继续原地踏步,而是放弃错误的方向寻求更合适的目标,以免在弯路上渐行渐远。

  通过我们对王彬的评估,发现他外向乐观、有说服力,喜欢与人打交道。支配欲强,对管理和领导工作感兴趣。善于辞令,总是力求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具有劝说、调配人的才能。也就是说王彬的理想和他自身还是比较吻合的,只是管理的范畴比较大,包括自己也没有从事过相关的工作,所以也只是一个模糊的想法,很难在现实中清晰的走出去。虽然吻合,也有市场的需求,但是只是一个大概的方向,没有实际吻合的工作机会也是空谈。真正要走出去,独之秀职业顾问建议:首先要整合自己的竞争力有准确的职业定位,包括匹配的岗位、行业具体的背景特征,才能提升信心,做好针对性的了解和准备;其次必须通过提升自我的求职技巧来应对激烈的竞争。经过我们的帮助,王彬在前段时间终于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工作,虽然王彬进入新单位后需要面对一个新的未来,但是他充满了信心,希望得到新生。

  王彬无疑是幸运的,理想不仅仅真正匹配自己,而且也能成为现实。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这么幸运。很多人跟风辞职、跳槽、求职、转行,他们的理想很多只是表面的,也许今天是这个想法,明天就变成另外的想法了。没有经过科学的分析和评估,没有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只是随波逐流,走得通就走走看,走不通再换路线,却不知,在他们盲目的行走中浪费了多少宝贵的时光。人生有限,光阴逝去就不复返,越早认知自我和现实找准方向对自己和家庭都是最好的负责。

  独之秀首席职业顾问张平提醒

  理想与现实产生冲突也许是很多职业人遭遇的难题,如果你也遭遇了一样的问题,徘徊在该为理想继续还是该为现实低头的困惑中。切忌盲目冲动或者原地踏步,先确定自己吻合的职业定位,看理想是否吻合现实,再做下一步的打算;另外一方面也需要看自己的经济情况,如果当生存都不能保证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先寻求温饱,然后积蓄能量重新出发,这里的时间不能太久,不宜超过一年,否则越到后面转换成本就越高。

一个令HR头痛的问题:离职率


HR最怕听到的是离职,离职需要涉及到很多东西:离职手续的前雇员,做离开结算,办理社保,公积金等问题。其次是招聘,面试,入职手续,培训,新的社会保险,公积金等。

一个令HR头痛的问题:离职率

招聘部门也忙得不可开交: 为即将离职的同事进行内部转变,在雇用他们之前找到新员工,需要找人分担离职员工的工作,面试新员工,培训新员工,对新员工进行试用期评估等等。

留下一个同事,和绩效考核也可以是总经理,副总裁,董事,经理,主管,人力资源经理,以及很多其他人员或挂钩的年度考核,真可谓是“一个离开的时候,很多人付出。 “

1.招聘环节

HR部门通常是第一个测试,在尽可能详细地了解公司文化和公司背景的第一测试环节,以及一些规则和公司的规定。如果面试的是基层员工,你可以用,如工资和福利在第一个测试环节问题进行沟通,以避免在通知,企业和应聘者期望薪资时进入介意留下产生较大的差距。如果高级职员,可以理解在第一测试阶段考生的期望,再次,用人部门的负责人与总经理沟通。如果考生期望值过高,你可以理解的诱惑最低工资要求,或干脆拒绝。

在第二轮面试中,部门会尽量向应征者详细介绍工作内容、程序和工作环境,以免应征者的理解与实际情况出现较大差距。

2.通知入职环节

人力资源部在通知员工入职前,必须先做一些特殊岗位的背景调查,然后根据背景调查的真实性告知面试结果..在入职通知中,要确定申请人准确的入职时间,切记申请人必须完成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最好提供离职证明,并与原单位办理社保等事宜,避免后期发生劳动纠纷..并通知用人部门做好新员工入职后的安排;强调公司工资福利,工作时间,地点等细节,避免造成申请人理解错误;通知申请人办理入职手续提交相关材料..

3.报道环节

新的工作人员报告后,按照公司处理其数据收集,填写表格和劳动合同,更如果一天招募新员工时,建议开展新员工培训新员工更快地了解公司的规则和法规。当然,许多聆听员工的培训后放弃,那么员工就会放弃更好的交易,而不是作为一个辞职,而不是进入的原因。

4.培训和安排

招聘部门需要对新员工进行工作技能、流程、标准等方面的培训。 帮助员工更快地融入公司。

如果你在开始工作后两周内离职,通常是因为你的期望值不应该是这样的,现在是时候检查你在面试中与应聘者的沟通有多好了,你对公司文化、制度、工作描述等有真正的理解吗。

如果3个月内离职有2个理由:

被动辞职,也就是说,试用期不能达到公司的标准,此时我们需要回顾一下自己在面试中是否有足够的经验去了解,涉及到技术职位,面试的实际情况,应聘者的性格,对爱好的判断是否准确。

主动离职,一般是因为新员工觉得自己的工作过于单一,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或者与管理层沟通出现严重问题..

在此期间,员工流失,主要是因为该公司的管理不当的沟通,但是这一次,我们需要给新员工一些压力的顶头上司。 HR也需要直线经理的平时训练中得到加强,让引起的教训,以及员工流失率与性能相关的管理员工流失的成本。

在工作两年后离职的员工通常会觉得公司没有发展,或者他们的个人价值没有得到更多的体现。 这次需要公司的管理层和人力资源部门共同努力,发展员工的职业生涯。

看懂一个故事、一个公式、一个法则,让你未来更有价值


最近朋友圈被一条信息刷屏了,一年前从宝洁空降京东的熊青云被调离了市场部,为什么说这个消息很震撼,先普及一些背景知识:

一句话说明熊青云很牛逼:

在20xx年加入京东前熊青云是宝洁全球职位最高的本土华人。>>>>

一句话说明为什么这个信息很火爆:

熊青云是“公认的市场营销与品牌管理专家,在业内具有极强的影响力”,是中国外资企业职业经理人中的标杆式人物。但是短短一年却发生了逆变,此次调整之后,熊青云在京东集团内部地位有所下降。

一件小事看出从传统行业到互联网行业的不同

熊青云在位一年最主要的是为京东换了Slogan——20xx年9月份,熊青云尝试将京东Slogan从此前的“多快好省”更改为“只为品质生活”。但现在大家打开网站,依旧是“多快好省”

对于更换的原因其实也挺好的,熊青云认为电商们应该从过去的这四个功能性特征上升为打造品牌类特征。但是现实条件不是特别好,比如刚结束的618大促,也没有对京东业绩提振起到应有的作用。

我感觉这位美女主管如果爱刷朋友圈的话,可能在来京东前一个月会看过李叫兽写的关于X文案和Y文案区别的文章,那么应该不会改口号了。

该图片来自于李叫兽文章截图

所谓的X文案就是自嗨型,辞藻不错,看着爽。而Y文案就是从对方需求角度出发,直指对方的利益,关注对方想要什么。

作为京东、天猫这种互联网购物平台,即使不是节日都要创造一个出来的机构,必然是从流量、从速度、从实惠这种现实主义出发,所以现在把口号改过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个公式:

从行业+企业+职位到圈子*能力*特色

过去人们的自我定位标准是行业+企业+职业,我们来看看熊青云的简历就知道了,

从这份华丽的简历可以明显感觉到熊青云的职场仕途如她的名字一样,平步青云。也符合我们过去对一个人自我定位的认知:都是采取的这种模式,选定某一个行业,认定某几个企业,从初级职位做起,一步一步慢慢达到个人巅峰。

但现在时代变了,由于互联网的搅局,一切来到了VUCA时代,充满了不确定,未知、多元化、不可长期预知的状态,而个人定位也转变为了圈子*能力*特色 。

圈子:

圈子有两层含义:一是因机构链接到的圈子,我称之为平台,再次回归到熊青云身上,她不是被京东挖走的第一个宝洁人,远在20xx年7月,原宝洁中国个人清洁用品事业部总监兼负责人程峻怡正式加盟京东商城,负责管理京东商城市场营销部门。之后调任POP开放平台部门。其实除了这一男一女,还有大量的中层宝洁高管曾被京东挖走。而除了京东,还有很多企业倾向于宝洁系的人。

为什么?这就是平台的力量。就叫“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好的平台有一套系统,他能把你的成就放大,同时为你的以后出走提供背书。

来吧,给个名单,看看那些曾经在宝洁呆过的大佬们,中外都有哦。

但是这种平台过去一般是固定的,就是说某个行业总有那么几个大鳄,众所周知,作为个人是拼了命的往里进,而且一二十年的大概发展路径是清晰的,是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上升阶梯供你参考。但现在时代变了,一切充满了不确定,未知、多元化、不可长期预知的状态,曾经的核心部门等你努力奋斗进入时结果已经没有了,例如曾经的微博,曾经的行业也有朝阳变到了夕阳,甚至马上有可能就要退出历史舞台。

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提到圈子的第二层含义,也就是因人链接到的圈子,我称之为人脉。过去的人脉圈,往往是同一行业缔造出来的,例如教师圈、hr圈、金融圈等,但现在你会发现现在的圈子每一个人并不仅仅只有单一身份,他们可能主业是教师、副业是咨询师,平时还投资有自己的公司,业余时间还写写书、玩玩旅游,曾经的玩笑话:不想当吉他手的操盘手不是一名好的咨询师,现在变成了事实。所以现在的个人就注定你要多去接受不同的圈子,现代的社会发展就是以这个人脉圈为基点的,比如朋友圈、比如社群运营、比如互联网发展都是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这个就如同阿凡达里提到的那个生命之树,表面上是一个个的个体,但是根系下确是错综盘杂,你不选择进入这个网络,那么迟早有一天你会枯竭而亡。

能力:

圈子有大小,那么如何才能进入一个好圈子,而不仅仅是一些自嗨圈,靠的就是能力了,不要以为你和某几个大佬聊过天,或者说她为你点过赞你俩就是好友了,你俩就是互为人脉了。真正的人脉都是符合能力兑换价值的。比如熊青云们之所以能从传统行业跳入互联网,也是基于高层能力的迁移作用。由于能力是如此重要,可以说我们现在的所有事情都是基于能力,例如追求成功感和幸福感,其实说白了都是一种能力。后文会专门用一个法则来论述关于能力提升的秘密。

特色:

这个是与圈子互为对称的。圈子是系统的概念,是凸显你能往外延伸多大。而特色是个体的概念,是来突显你自己有多高。因为在各个圈子里,有着很多不同的人,而每一个不同的人又有着不同的身份或能力,而这些其实都是高度同质化以及重叠化,那么如何突显你自己,就是要打造属于个人特色的一些东西,俗成贴标签,而这些都是在前两层做的不错了才能考虑的东西。

而特色也是有着不同阶段不同层级的。例如初级阶段可能多重身份、不同的斜杠就是一个标签。随着能力的增长的,可能有代表作品或者说代表项目就是你的特色。水平再高一点可能就是某一个行业的标杆人物,这就是特色的东西了。总之这和能力大小和个人积累有关。

一个法则

这个法则大家耳熟能详,叫做10000小时天才理论,说的是一个人只要能在某一个行业深耕细作10000小时,那么就能成为某一行的专家。其实换句话说这就是一个提升能力的方案,但是也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我们要从三个方面来剖析。

1、这10000小时是分阶段的

入门只需要100小时

熟练只需要1000小时

精通只需要3000小时

专业大概需要10000小时

大部分人停滞在入门到精通的阶段

这个是秋叶大叔在一次讲座中提到的,我感觉很好,就把结论拿来直接用一下,其实具体的时间因人而异,但是至少有这么一个直观的概念。

从这个时间分类中我做了一个小小的诠释,加入了自己的理解:

a、入门的100小时可以用来检验你的兴趣。

我们有时候总是看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总是认为别人做的才是我喜欢的,不要紧,先利用业余时间也就是100小时去做做看,因为通过这100小时你可以有一个简单的入门,至少能剥开艺术照,让你看到素颜照,以此检验你是不是真正喜欢这件事。

b、想生存下来其实只需要你持续投入1000小时,很多人都会在面对一件陌生事情时,或者从大学毕业开始做第一份工作时,遇到各种困难,有的人会因此退缩,所以会造成一年之内换很多岗位或者说一个人会有很多兴趣,但每一个都不专的情况,这个就是阀门。因为困难是暂时的,你只要想办法解决,持续投入,高度专注,那么经历过这段时间后,你就会熟练地掌握这个技能,比如半年到一年成为PPT高手,成为思维导图高手,成为读书达人、演讲达人、写作达人等,其实都是跨过了这个时间节点。

c、如果你能够持续深耕细作,那么就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小有成就。3000小时一般是3~5年。

d、专家需要更长时间,不解释,受到环境、趋势、天灾人祸各种不可控因素影响太大,可遇而不可求。

2、每一阶段是重复练习和阶段性目标调整反复进行的

每一阶段都是这两个过程不断重复,一个是通过重复练习强化,一个是阶段性目标的调整。还是拿熊青云做个例子。可以清晰地看出每一个职位她都会呆三年左右,也就是通过不断的重复,不断的强化完全get到这个职位的能力,然后每隔三年做一次大的职位晋升,也就是目标调整,去迎接新的挑战,然后再在这个岗位持续、专注投入三年左右,然后获得下一次通关,如此往复。

3、做到一段程度,能力是可以进行互相迁移的

当你在一个行业或一个职位做的超过3000小时候,你的能力绝不仅仅是专业能力,而是还有着诸如思考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可迁移能力,这种能力会有助于你快速接触另一个行业,或者打开全新的一个局面,在你去尝试另一个技能时,可能只需要1000小时就能达到本行业3000小时的水平了。那些所谓的斜杠青年、多面手,你会发现很多方面都很牛逼,其实就是因为高阶能力的迁移性导致的,因为人达到一定level,会发现很多事情是相通的,而这也是熊青云能从传统行业跳槽到互联网行业的真正原因。就是高阶能力的可迁移性。

总结一下:

一个故事:宝洁高管跳槽折戟来引发时代变迁对个人定位的思考

一个公式:从过去的行业-企业-职位变到现在的圈子*能力*特色

一个法则:认清10000小时的核心点,从而快速提高自己的能力

王鹏:职业生涯技术在不同企业中的应用


演讲/王鹏

规划师、培训师

我的职业就是一个全职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师,那我面对被邀请到不同的企业里面去做培训,面对个人讲过很多场课,所以我也想从我的这个专业的角度来聊聊看,职业生涯的技术在不同企业当中应用的侧重点有哪些。

我觉得可能讲到职业生涯规划这个话题的时候,对于个人是蛮感兴趣的,但是对于企业来讲呢,还是有点尴尬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一提到职业规划这个词,企业家一般想到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是这样吗?就是万一规划完了人跑了怎么办?所以包括我的父母理解我的职业呢其实也是很狭隘的。

我过年回到家里去跟我父亲聊天,他们都会问我说你在北京到底是做什么的?我说我是个职业规划师,他可能也理解不了一个职业规划师到底干吗,所以我就会很简洁的讲说,我其实就是帮别人跳槽的,所以我爸听到这个地方一般都会很惊讶的讲说,你怎么干这么缺德的工作?

帮助跳槽,因为他那个年代,认为一个人进入一个企业,应该是服务一生的,所以当我们讲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呢,的确在企业里讲是蛮尴尬的,所以很多企业都有这样的疑问,有的人来找我们聊这个话题的时候,说希望请我们去做这样的培训,都是HR来听我们的课,都是蛮好的,去给他们的管理者推荐,那管理者都有这样的疑问说,你们讲完了,员工会不会走,会不会他听完了之后说,原来我不适合这个岗位,原来我应该跳槽,我不应该在这儿熬着,所以每当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都会跟他讲说,如果真的是那么神奇的话,我应该是棵摇钱树,那么你想想看我应该多值钱,加多宝把我请去送到王老吉讲一堂课,王老吉就垮了,蒙牛把我请过去送到伊利讲一堂课,伊利员工都跑了,那我真的是很值钱。

但其实职业生涯规划呢远达不到那么神奇的效果,我不是不想,是我想达不到那个效果,所以那么在这么多企业里面讲过课之后呢,我们就有个发现,说其实企业请我们这样的人去,都不是为了讲课的,真实是为了解决企业的问题,那企业解决什么问题呢?其实无非就是两个,第一个让那些,我们看中的人留下来别走,对吧?留住核心员工,大家就服务的时间更长嘛。所以我后面会讲为什么是这样。

那第二个其实是让已有的人员效率更高一点,对不对?你工作开心一点效率更高一点,让企业盈利更多,当然我们接到这样的任务的时候呢,那我们就说,那这样的东西原来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呢?原来是怎么把核心员工留住的,原来是怎么让别人效率更高的?老板说原来是靠发奖金、靠各种奖励,说现在呢不太好使了,说为什么呢?以前的时候我们都给员工讲激励什么要成功,同志们想不想赚到月薪两万,然后挂出一辆车的模型来,说今年年底,谁要完成业绩,完成多少,我们就做这个奖励,说现在好不好使呢,说不太好使,为什么呢?员工经常会喜欢什么呢?说我们苦口婆心讲了半天,给员工洗脑半天,员工回去刷了个微信,刷了个微博说,人生一定要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转身就会来给你讲,我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那这个企业也会讲说,那你能不能先交接一下呢?说不行,必须马上走,为什么呢?如果一旦交接就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了。

所以其实企业遇到的第二个尴尬,各位你们也有感觉,就是信息的共享更严重了,以前的时候我们在企业里面,给员工讲什么,他们听什么,以前的时候我们获得什么信息渠道,打开新闻联播就那一个套路,然后大家觉得渠道都在那里,但是今天我们的员工去,好不容易给他讲了半天,赶不上他打开朋友圈,谁转了他一个演讲。

前两天朋友圈里,又有一个很火的演讲叫方励,我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看过,这个哥们儿那个标题就很狗血,叫做“99%的人看过之后都辞职了,你敢看吗?”对吧,我点开看了一下,看完之后我也想辞职,说实在的,因为他那个讲法就是,他那个讲法非常的鸡血,他讲了什么呢?他说,各位你们想想看,一天有2个小时,你有 8个小时睡觉,剩下16个小时时间,剩下的16小时里面又有8个小时花在工作当中,你一生当中有1/3的时间都投入在一份职业里,如果你不开心是不是很赔钱呀?所以你们应该找一个你开心的工作,工作不开心,赚钱多少不重要,应该开心,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老板听到这个话题的时候,腿都打颤了吧,我现在不单单给钱都不行,我还得让他开心,怎么搞?所以我们才会被请到企业里面去,从第三方中立的角度来讲说,应该怎么做自己的规划,让自己在这个职场里面留得时间更长一点,服务的更好。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讲点正题了,我接受的这么多的邀请里边,发现有这样的几类企业蛮明显的,第一类其实大家都特别,中国最多的就是民营企业了,尤其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我们发现被请到中小型的民营企业里面去讲,是要让这个员工留下来效率更高,但核心的问题其实不是这个员工没规划,各位你们猜猜看是什么问题呢?企业没规划?其实是这个,我们发现是因为员工有规划,企业呢?给不到那个平台,为什么?因为企业的变化太快了,中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有一个特点是什么呢?就是纯跟着市场走,所以我遇到过两个特别有趣的案例,跟你们分享一下。

第一个案例是什么呢?是被邀请到培训公司做培训,我也很郁闷,我说你们不是搞培训的吗,一聊说不是,我们是给建筑里面考证的培训,我们负责比如建筑师几级证,我们做这个的,那你请我去干什么呢?他说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做这个项目盈利不太好,我们现在要转项目,不再做什么二三级的建筑师考证了,我要转什么呢?叫bi n g ,我不知道大家有听过吗,就是有点像那个三,建筑行业的3D打印一样,用那个做设计,我们现在转向这个项目,但是员工不愿意干,为什么呢?因为新的项目需要新的投入新的开发,挣不到原来的那么多钱了,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职业规划师出来,给员工讲什么?

为什么要转这个方向,他跟你的职业生涯有什么规划,我说这个东西你们不能讲吗?他说我们讲了员工不信,对吧,我们讲了,员工觉得你在忽悠我们,所以你们得来讲,我们花笔钱,请你们来讲,那我们沟通完之后,我们去讲什么呢,我们其实跟民营企业的中小企业的员工,我有一个觉察是,我们发现说,其实这些员工更需要的是两个字,叫做适应,适应变化,有可能新的项目出现,有可能新的项目才撤,原来的新的项目才撤,有可能还要干什么呢?新的工作内容的变化,你今天干这个,明天可能老板说来一个新的,赶紧先上搞这个,所以我们发现在民营企业的员工,更多的需要的是适应这两个字,而要抛弃掉原来那种想法是什么呢?我进公司就有一个三年的规划,五年的计划,要一步一步跟上走,公司给不了这个机会,没有这个稳定的状态,那这是一类公司。

那第二个在这类公司里面,我们也遇到一个,当然这个其实是我的滑铁卢了,因为我一讲起来就很心痛,因为是那次在那个里面是次比较失败的尝试,我们去是什么呢?是受到一个企业老板的邀请,说他不知道在哪里听了一堂课,痛哭流涕,他觉得那个效果很好,他希望我们也去跟他的员工讲完以后,员工也能痛哭流涕,感恩,我说这跟我们的风格不太搭,我其实讲不到痛哭流涕的,但是说还是希望你能来讲。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整个公司,就是因为发展太快了,一年之内,可能上百上千的员工进来,各个公司价值观都不同,所以这些人就希望通过这样的培训,拉起员工统一的价值观,在这个里面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和目标,所以我那次去给那些90后的,大部分都是90后的员工,在一个大剧场里面,说实在那一次我也是想要拥有一个创新的形式,因为是游戏公司嘛,我们就想玩得开心一点,所以在讲人生愿景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就用了一个新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这个找人生愿景,各位可能了解的都知道,是要列出你的八项生涯价值观,然后一项一项划掉,找到最重要的那个,所以那天有用了一个创新的方法,我让他们先在脑中做了一个宦游想象,配上音乐,想象驾着一个生命之船出海,特别的投入煽情,大家都进去了,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让他们想象说,说你的船上有八样你生命当中最看中的东西,那接下来风起了,浪来了,你必须扔下两样,抛掉两样,所以一群人在脑子里想,什么把爹妈扔下去,把朋友扔下去,就各种的煽情都来了。

结果那天其实是我口误了,本来做的蛮好的,结果讲到一半的时候,我口误了,我说好,各位,现在你的船上还剩下四样,结果我说错了,我说各位,回看你的床上还剩下些什么,是吧,我把船说成了床,于是整个没做好,但是那天结束了之后呢,我们有个讨论,我们发现说其实像这样的企业,无论用哪种形式去给员工讲,它的核心都是为了让员工跟得上企业上下波动的节奏,你要跟企业一块玩,你千万不要自己玩,那这你就会发现,这就是民营企业的特点。

那讲得其他的企业远一点呢,我们还被请去哪里呢?还被请去过外企,大的世界500强的外企,像这个浦项,韩国的浦项,这个日企的丰田,法国的泰雷兹,法国的泰雷兹呢他是一个全球最大的军火企业,所以第一次接到这个培训的时候呢,我也很激动,一家军火商,请我去给他们的员工讲职业生涯规划,我也很激动,结果发现说他们在国内只做轨道交通这个业务,那在这样的企业里面,我们去跟员工一聊,我们发现这个企业里面要的其实还不是适应两个字,是什么?是等待,为什么呢?我们发现这样的企业其实主要的核心不是企业变化太大,而是企业变化什么呢?没啥变化,他所有的通道全部都列好,资源都是固定的,所以像有一家企业也比较这个夸张,我们去一聊,说他们每四年有个晋升通道,就每四年有个窗口期,你在企业服务够四年这个窗口打开进行考评,你合格了之后呢,才能上一个基层管理,再过四年,才有这个考评机制,第二次来然后才能上再高一点的管理。

他们大约一共有四层中方的管理者,那就意味着,你在这个企业里面做多久呢?16年,而且前提是,每四年的这个考评期打开的时候,你都通过,如果一年通不过抱歉再等四年,对,所以要16年才能到那个最高职位,所以我去跟他们的16年那些人一聊,说我们都是创立的时候都在这里了,慢慢熬上来的,所以在那个企业里面,员工就很郁闷说,我其实是有想法的,有发展的有规划的,你也给不了我,因为你的变化太慢了,因为他是规则导向,所以你看看这两个,他们讲的其实是什么呢?

其实是等待,说你要慢慢的灭掉你的那些新的想法,等我的节奏,因为我的业务量扩展没那么快,那么再往后面走,我们又被请到哪里去呢?请到那种国企里面去讲,各位,其实最夸张的是事业单位,我们有一个老师被请到国家审计署,去给他们讲职业生涯规划,然后我们就很纳闷说,你们都是国家审计署了,你规划什么呢?

我规划当个署长能当上吗,而且他们的要求很奇怪,说希望你来讲,我们的要求是不准互动,这个老师在这里不能问学生问题,也不能说大家看这个,你就站在这里讲就好了,开始之前是有一个书记,党委书记先上来一堆讲,然后不准互动,那个老师就很痛苦,为什么呢?他在一个电影院里面,下面黑咚咚的,就只能看到前面一排人,后面都是黑的,打着灯光,我们马老师讲了一天都崩溃了,他说这个最难讲,那跟这些人聊的时候,发现什么呢?如果像这样的国企和事业单位,我们发现有两个字也能总结他,叫做什么?跟风嘛,我们发现,其实在国企里面既没有那个环境,他自身变化也慢,环境也慢,但是他看到别人都在做,觉得自己呢?不做不行,我要跟一下,所以像我们这样的大国企事业单位说,你们做职业规划的是吧,来给我们讲一下,他们也讲。

所以当我把这个话题梳理一下的时候呢,我旁边的那几位其他的老师就跟我说,你这样讲是有问题的,那是不是所有的名企都是这样呢?名企有大名企,像联想这样的企业,华为这样的企业,他是这样吗?他不是这样的。那外企也有小外企,也有变化快的,那国企也有跟体制变化更快的,那是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是这样的呢?所以我没办法,就是讲这个话题有一点点郁闷,是什么呢?就是我一旦给大家扣帽子,大家就说其实我不是这样的,你必须把这个帽子摘掉,所以我又做了另一个整合,我发现说在今天的企业里面,其实分为叫做行业变化极快的企业,可能有名企、可能有外企、可能有国企,那这类企业的特点,其实都是希望员工能跟得上企业的节奏,那也有一些,其实有点像成熟企业,什么类型企业的都有,他的变化可能稳定,他希望的是,你能跟得上我的什么呢?稳定等待,那当然还有一些垄断型的企业,他其实不受冲击,但是看到大家都在做,员工也在提,他也愿意掏钱玩一下。

所以当把这些分类清楚的时候,各位,我觉得无论你是企业主,还是HR,还是一个对个人感兴趣,生涯规划感兴趣的人,就能看到这些技术清晰的不同应用,那如果你是这种在快行业变化,快公司发展的人,其实对于你来讲是应该提前看到那个企业波动的,比如说企业里面,如果这个阶段企业又上了什么新的项目,又上了什么新的投出,他的资金流向人员流向去哪里?可能下一个部门下一个领域就是火的,那对于你来讲,如果想搭上这班车要提前准备,那如果你看得到企业这方面,可能在撤,往后退,那对于你来讲,你要明白,在这个游戏里面他总在变,那你的策略是什么?你是跟着他变,是跟着他一起练,还是说我不变应万变?那你需要自己选,那如果说你是在那种大的稳定的机构里面,他长久规则通道都是修好的,如果你没有办法去改变,那你要想想看,在这个不变里面你找点什么,能让自己开心一点,所以在外企里面我们经常去讲什么呢?

我们不讲他说你要适应,我们要讲什么呢?我们讲平衡,我们讲生活和工作平衡,我们幸福,我们让他把注意力从职业上面转到哪里去呢?生活生涯里,能把别的人生修的也蛮好,给他一个新的可能性。所以像一般国企里面,我们一般都讲什么呢?就讲你们现在都挺好,不用折腾,你们都很棒,讲讲大家也挺开心,所以你看看其实同样一个技术,在不同的企业类型,不同行业的企业里面,不同阶段的企业里面,应用和技巧都是不一样的。

那么最后一个我想在这个领域里面给一个收尾是什么呢?各位坦白说今天跟几位老师相比,我真的是诚惶诚恐,因为之前其实没有安排我的,我原来本来安排是主持的,结果种种原因,加上我自己也有很强的意愿,天天回家祈祷,没想到,还有一个你来吧,上来我来讲,坦白说,其实从年龄上来讲,可能是几位老师当中我最年轻的,我之前也在企业里面做HR,抱歉,就是您其实看起来也很年轻郭老师,可能在这个领域里面,算是蛮年轻的一批人,那很多老师都会讲说,你是这个行业的专家,我会讲说,其实不是,只是因为我入行早。

在中国,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个观点,有两个大的浪潮,是造出大批行业专家的浪潮,有两个阶段,一个是民国时期,叫大师辈出的年代,一个是80年代,改革开放,这两个年代是造就了一批大师,各个行业领域里面都有,经济政治文化商业,全部都有,音乐、美术都有,那有人就分析过说,为什么这两个年代大潮来的时候,这两个年代的大师是最多的呢?今天的大师不在,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在这两个年代里面,国家都赶上了一个重大的利好,是什么呢?就是国门大开,所有的领域同时开放,所以你看像在民国的年代,为什么会有胡适这样的大师,徐悲鸿大师,你看看那帮北大的教授,28岁就是教授,你今天想起来觉得不好意思,就是因为在那个年代出现的时候,中国所有的问题都没有人研究过,这帮人出来的时候,在这个领域里研究什么呢?我们把它叫做远问题。所以你看胡适一写叫做“中国哲学史大纲”。

今天还有人这样讲吗?写不出这样的巨著。但是你看旁边是那个高校的论坛,你去那里面找高校老师,随便找一个人聊聊看,他都给你倒苦水说,说高校的大学老师好不好做呢?不好做,要研究论文、发课题,最后拿到那个职称,但是为什么研究不出来呢?各位,就是因为大量的领域和行业的问题都被研究完了,所以那帮老师去研究的时候,都是那么大下面的一个问题里面,那个细枝末节的小问题,研究出来,没什么技术含量、学术含量,好不容易写了几篇文章,凭了个职称。

那么第二个就是80年代,也是国门洞开的时候,大量的行业领域没有人研究过,于是大师辈出,那我觉得我蛮幸运的,就是在今天这个年代里面,其实我赶上了一个新的行业就是职业规划,可能在这个领域里面,各位老师真的是你们要比我经验丰富得多,但是呢,我是可能那个第一个跳出来,最早一批跳出来说,我是一个职业规划师,我全职做职业规划,于是人们认为说,原来你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因为之前没有人研究过,可能大家隐隐约约都知道,但却没有一个人系统的提出来说,我们就应该做这样的研究,理论是什么样的怎么去应用。

所以这也是我想在我今天这个分享里面最后讲的一个点,就是各位很幸运的是,你们来参加这个大会,这个论坛,你们都是这一个大潮来的前分,先进入的人物,因为这个领域里面研究的东西太少了,所以至于放眼这个全国来看,我不相信还有第二个更专业的这个机构或者更专业的这个团体来讲说,找一批更专业的人来讲,说职业规划是什么,在企业当中怎么用,所以在今天,在企业当中的应用,坦白说,就我自己来讲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当然我不会像有些人一样,只摸石头不过河,我们经常是一边摸着一边往前走,所以在这个领域结束的时候,我也真诚的邀请各位在企业当中工作的HR们,在企业的管理者们,希望你们能进入这个领域里面,来想想看,生涯是怎么帮助这些人适应的,是怎么帮助他们平衡生活等待的,是怎么帮助他们实现幸福的?因为只要你稍稍能有一些研究和结果出来,你一定就是这个领域里的专家!

职场迷茫,是坚持还是跳槽?


迷茫,它可能是在工作场所的通病。我的一个朋友,现在毕业了四年,三个工作,目前失业五个月了,很迷茫,找不到工作。每次跳槽都希望能找到关于找越差轻松和体面,以及高收入的工作,但谈判。然后,他去了一家公司面试,应届生与应届毕业生竞争,面试官告诉她,她除了工作时间长,比一点经验,并与其他人,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但由于其年龄只是到了适婚年龄,甚至没有毕业的学生都没有PK。究其根本原因,一个我认为是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其次,不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职场迷茫,是坚持还是跳槽?

那么,如果我们在工作中感到困惑,我们该怎么办?

有些人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或者如果他们拒绝这份工作,他们就会直接换工作。据调查,进入职场后95次频繁跳槽的原因,大多发现会把“利息”放在“钱”的后面。这种兴趣包括很多方面: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同事关系、企业文化、领导风格等等,这些在老年人眼里可能都要摆出来学习,但在他们眼里,这些都应该放在“我快乐”的后面,也就是说,这些“兴趣”不能让我快乐,这就意味着换工作。

一般情况下,后要求从熟悉到熟练的至少六个月,如果一个大公司,了解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熟练使用它,它会需要更长的时间。

所以,大多数频繁的跳槽行为都只是一瞥而已。他们改变了一群同事,新的环境,新的工作内容。看来他们都变了。但问题的实质是如何跳出“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欢这份工作”的框框,而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所以,跳来跳去,在新来的人中到处跑来跑去,没有任何技能,没有他喜欢的职业方向,他只是很忙。

所以,即使你想戒烟,你必须先确定方向准备自己的发展,以及跳槽做好充足的准备。

首先,找到你自己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你就有了动力。那么,如何判断这种兴趣是否适合你的工作呢?想想这三个问题:你每天花在什么上的时间最多,而且不感到无聊?你有动力做你喜欢的事情并且每天重复吗?喜欢玩游戏吗?如果你喜欢的事情变成了一份工作,而你不喜欢的事情在途中发生,你会接受这个任务还是中途放弃?

其次找出你对什么感兴趣,并在就业市场上寻找相关的工作。

例如,如果你特别喜欢玩游戏,各种游戏的熟悉,那么如何在行业和游戏相关的呢?

这需要你了解产品是如何生产的。从开发、生产到推广和营销,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能发现你适合哪一部分工作。如果你对游戏的制作非常感兴趣,可以了解游戏开发公司和团队,关注他们的官方网站、微博和微信,想各种方式相互勾结。你会逐渐积累知识,同时认识一些业内人士。

最后,10000小时定律,即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10000小时。

之后,你可能知道自己的兴趣和胜任工作的,花了万小时做功课,成为一名专业的同时提高自己的面试成功率,初期将肯定会面对一再拒绝和否认,这一次,除了坚持并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职业困惑往往出现在那些没有明确职业规划的人身上。虽然我们常说开始做某事为时不晚,但从20岁开始总比从30岁开始好。

面试是一个双向选择:如何判断一个公司


面试过了,固然表示在某些方面市场对个人素质的肯定,但也不必抱着“感恩戴德”的心理,用人单位满意是前提,公司适合个人才算圆满。所以短短一刻钟的面试,不仅考研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识人水平,同时也需要求职者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判断面试单位是否“合格”。

1、市场

看一家公司的好坏,首先要了解其市场大环境和公司目前所处产业链的位置。如果公司市场做的不错,一般还是有前景的,不足的地方只要弥补一下即可。如果市场做的不好,其他再好也无用,此时管理、规范统统于事无补。薪酬高也是暂时的,不能长久。

2、福利

从工资去评论一个公司是最大的误区,毕竟现在大多数是民营企业,而非国营企业。看本质:这家公司的骨干拿的多不多,公司效益好的时候是否普遍拿 的多,是否工作努力负责的人拿得多,是否能力上升了拿的多,是否有明确的奖惩制度并且切实执行,是否核心骨干对于收入牢骚较少,是否有连续晋升的普通员工,年终的重奖是否有、给了公认工作出色的人了吗?如果这些答案大致是肯定,说明这个公司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在办事。

(面试是一个双向选择:如何判断一个公司)

3、固定工资

工资是否合同中就规定清楚(或试用合同中就规定)?工资是否从来都按时发放?工资是否按规定明明白白发放而不这样那样的莫名扣款(当然违规扣款除外)?如果这样,这个公司基本是可信的。

4、社保

是否明明白白有说法(尤其在试用期)?在公司正式就职的员工,是否都有社保?社保刚开始可能少,工作1年以上是否社保基数是否会上升?如果这样,基本上这个公司大的原则上是规范的。

5、加班

大家都不喜欢加班,但不得不加班。加班主要看是否个人没有完成任务而要加班,是否公司要求加班但加班是否计入业绩考核?工作比较出色的人加班是 否多(一般出色的人加班少)?寄希望于加班了马上要拿加班工资,这不现实。加班短期有收入不现实,长期一般都有回报。其实加班对公司、个人都是个态度问 题,如果在公司加班能够与个人的成长和晋升是挂钩的,则是基本可取的。

6、公司的发展

看看公司是否在成长?业务、市场在扩展吗?产品在扩展吗?员工人数在增长吗?客户的基础在加厚吗?客户在丢失吗?如果大致是肯定的,则这个公司具备成长性,在此工作辛苦是必然的,但回报是可以期待的。

7、看看公司的员工

老员工多吗?呆上2、3年以上的员工多吗?老员工是骨干核心吗?他们的水平大多数高吗?骨干核心老员工的收入高吗?他们工作状态积极吗?是否有 迅速上升的新员工(1年内的)?如果基本是肯定,则这个公司的价值观是基本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是基本长期坚持这个合理的价值取向原则的。这点是很能从侧面 反映一个公司的整体基本情况的,什么都可以假,这点假不了,什么都可以包装,这点包装不了,是在其他情况无法判定的时候,可以作为重要的评价公司的一个依 据。新到一个公司,可以从这点先着手分析评估。

8、看会议是否简洁高效

开会最能看出一个企业的管理作风和办事效率,那种整天会议不断,却流于清谈,只能说明公司没有时间观念和紧迫感,在无所事事中会被竞争对手的战车碾得粉碎。

9、看工作氛围是否融洽

员工之间相互协作,团结一心,积极向上,这样的公司是一个蓬勃上进的公司,要力争使自己融入进去。相反办公室里派系林立,勾心斗角,互相拆台,或员工人人自危,暮气沉沉,这样的公司呆不得,也呆不久,走为上策。

10、看组织纪律是否有序

是否纪律大于总裁,法治大于人治,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纪律松弛,违纪不纠,特权人物大量存在,这样的公司就不会播撒公平的阳光。

当你拼命坚持的时候,往往意味即将放弃


当你拼命坚持的时候,往往意味即将放弃

总有人和我说这样的话:

我这个人啊,一直想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也想像你一样做到每天读一本书,可是我就是读不进去,怎么能坚持下去呢?

通常我会给他讲这样一个段子:

记者采访某长寿老师有什么长寿秘诀?

老人总结:每天早起锻炼,吃健康食品,按时睡觉……

记者反驳:不对啊,我叔叔也是这么做的,为何他才活了50岁?

老人回答:因为他坚持的不够久……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在羡慕别人有一个持续的可以让自己不断成长的好习惯时,我们都以为这是由于他意志力强,坚持的时间长才获得这样的好习惯。当我们自己处于羡慕和效仿,也要养成减肥、读书、写作、早起之类的“好习惯”时,我们往往会失败,然后自怨自艾为自己“坚持不下来”,从而放弃了治疗……

后浪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叫《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的好书,是日本习惯培养顾问公司董事长古川武士的作品,很好的阐述了养成好习惯你需要必备哪些因素。

从未养成好习惯?是否“坚持”刷过牙?

很多人找我说:

我这个人吧,特别懈怠,很多事情从来都是虎头蛇尾,坚持不下来巴拉巴拉……

面对这样的朋友,我经常问他的一个问题就是:

你每天刷牙吗?

很多人为了养成“好习惯”,经常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比如制定恐怖的“每天必须完成XXX页书”,“每天坚持10公里跑步”这样的“周密计划”,但他们制定出来这些计划以后,似乎唯一的作用就是为了违反这些计划的,最后他们再以“我坚持不下来”而放弃……周而复始,反反复复,直到自己承认“朽木不可雕也”然后自我放弃。

那么,这本书的一开始就告诉大家:

习惯,就像刷牙一般轻松。

人们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往往就是刷牙,睡前最后一件事情往往也是刷牙,那么你在刷牙的时候是否也需要“坚持”吗?习惯养成,其实本质上就是把自己想要持续的事情引导到如每天刷牙般轻松自如。这里面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的:

·第一,只有做到如刷牙一般轻松才能算得上“习惯”。

·第二,好习惯应该如刷牙必不可少,根本不要坚持。

其实,如果你想要“坚持”做某事,意味着你并不喜欢,也意味着还没有养成习惯。

“习惯引力”很可怕,大脑反对“有变化”

之前在微信朋友圈中流传的一个结论就是:

坚持21天,能够养成好习惯

后来有人反驳道:

不对,21天能坚持养成什么好习惯?至少一个月!

再后来,有人推迟到3个月,6个月,一年,甚至是--一生!如果一个习惯你需要用尽一生才能养成,那么,这个习惯对你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呢?这里面我们需要引入两个概念,那就是“习惯”和“习惯化”,不仅仅这本书,在幸福进化俱乐部“海比特(Habit)训练营”中,个人成长导师易仁永澄就反复提及有关习惯和习惯化的区别。

·所谓习惯,是你自觉或不自觉之间,在大脑中设定的自动完成程序。

·所谓习惯化,是你在一定时期坚持反复做某事的状态。

你可能为了想要养成一个坚持阅读的习惯而真的每天早上拿出1个小时来阅读,一个月的时间每天都是如此,你以后你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其实,这只是你的一种习惯化。突然有一天因为期末复习,或因为公司加班不得不暂时中断了这个行动,这让你很沮丧,很有受挫感,然后,即便你之后有可以继续“坚持”下去了,往往依然会放弃,因为这个习惯化的行动尚未内化成你的“习惯”,你因为没能坚持而放弃。

这本书的作者提到一个很有趣的观点,他认为人的大脑是“天然的保守主义者”,它天然的不喜欢“有变化”,所以,养成习惯才会变得很难,为此他引入一个“习惯引力”的概念,因为大脑因为反对变化,而会产生一种反向的习惯引力,这种引力主要起两个作用:

·抵抗新变化。比如你想要早起,健康锻炼,阅读写作等等,就会受到这个引力的反对而失败。

·维系旧状态。比如你想要改掉赖床、夜间吃零食,抽烟等坏毛病的时候,就会收到这个引力的“勾引”而复发。

大脑如同顽固派反对改革,你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习惯养成三阶段,让你成长如火箭

如果说关于习惯养成,一味强调“坚持”是件很没效率的事情,那么,我们养成良好习惯的正确姿势应该是怎样的呢?作者给出了一土一洋两种高效能的做法。

像农民一样播洒习惯的种子

在农业中,只有经过耕土、播种、浇水,用心培育之后,才能有收获。人生其实也跟“种田”一样,必须长期培育“习惯的种子”。

花开花谢终有时,不同的作物生长周期各不相同,我们在播种的时候需要考虑不同作物的生长周期,不能一味的只求“短平快”。

习惯其实也是如此,有的可以立竿见影,比如在写作的时候“养成使用markdown的方式排版”,可能如同海洛因一样可以“一次上瘾”,然后从此乐此不疲。但也有的习惯需要播种以后深耕,然后多年以后才会开花结果,有所收获。

比如乔布斯自传中提到一个自己学生时代养成使用艺术字体的习惯,当时看起来没有什么用,直到多年以后开发Mac电脑的时候,他对字体美化的苛刻追求成为这款电脑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

像发射火箭一样培养习惯

这个月,神州11号已经运送至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整装待发,专家们对于火箭发射有个很有趣的表述:

火箭升空的最初几分钟,几公里内,耗费的能量远多于后来几天、几十万公里旅程中所耗费的能量。

虽然我们强调“坚持”不是习惯培养的关键指标,但是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确实存在如同火箭发射一样的习惯养成阶段:

·反抗期阶段。刚刚想要养成某一习惯的开始几天,一般不超过7天,总是充满了各种想要放弃。这时候需要付出养成习惯的大部分资源,包括锁定单一习惯养成目标,坚持最小行动,不在意结果。这个最初阶段,可以适当使用一些坚持的方法技巧。

·不稳定期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容易被外因所影响造成功亏一篑。明明说要坚持每天早起读书,可昨晚加班到深夜,今天实在起不来……这个阶段的对策也比较容易:一是行为模块化,让你想养成的习惯设置成明确的时间、行动列表和场景,形成条件反射。二是提前考虑风险,设置特殊情况的例外规则,让你的习惯养成更加有弹性。三是设置一些持续开关,用给自己的小奖励推动自己的行动,或者用讨厌的事情处罚自己,起到督促作用。

·倦怠期阶段。倦怠期是你的习惯引力对“习惯养成火箭”最后的反抗。当你感觉自己坚持一段时间以后,感觉已经能做到了,但感觉没有意义,总有一种好无聊的感觉,那么需要提醒自己,你的倦怠期到了。这个阶段需要的是给你的习惯养成增添些变化,以便用新奇的态度再出发。同时计划另一个习惯,让你“习惯养成火箭”的目标永远是星辰大海。

总之,习惯养成,绝对不是一件仅仅“坚持”就能实现的事,讲究方法,因上努力,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个优秀的猎物背后必定有一个优秀的猎头


猎头工作是挖别人墙角的人,这听起来好像做猎头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从事猎头至今已有八年,徐先生认为自己所做的工作绝对是一件“补墙角”的事,毕竟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能将更合适的素材,用在更适合的空间里,将这个世界的美体现得淋漓尽致,猎头亦是如此,一个优秀的猎头可以把自己的候选人变成更好的猎物。

一个优秀的猎物背后必定有一个优秀的猎头

你是谁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们无论醒着或睡前经常问自己,我是谁?在多年,甚至高级管理人员采访过程中发现,猎头,所以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们自己在职场,就在工作场所,“对自己的替补”,而不是“真实的自己。”所以,当“自己在板凳上”与“他人”的时候,他感到困惑,急于寻找另一个“板凳”,因为没有“板凳”没有“自我”。只有深深的知道“我是谁”,他们之前人们可以自由选择他们想要坐在工作场所任意“板凳”。

你想成为谁?

在职场中,大部分人进入一个行业,坐上一个位置,都是偶然的。从开始第一份工作,那个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的是家族原因,有的是专业使然,有的是正好出现了这样一份工作。有的人就这样一天天过完了一生。生活本身不需要太多刺激,只要平康安福极好。只是在这一生里,你是自己活了一生,还是为了别的人活了一生。这个时候就要问问自己“我想成为谁”。

成为你想成为的人的条件是什么?

当这两个问题完成后问,我们必须开始想象的那样,你想成为的那个人,站在聚光灯下,很多人对他们的支持,自我的,他很亮的成功。然后,你需要问自己,希望这是我自己,“什么条件仍然缺乏。”这个问题有两种后才问题得到充分的思想,那可能是准确的答案出现。

需要做什么来完善缺少的东西?

在职场中,很多人想要前三分的时候就开始停滞不前,因为是时候到了这一点了,当他们非常自觉,充分意识到现实和梦想之间的差距时,这种划分的痛苦就属于勇敢者。此时,有些人选择在聚光灯下继续幻想,现实的梦想,有些人开始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奔跑,蜕变是在坚持之后。

上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梦想,累了怎么办?

这四点是通过职业咨询和自我斗争来实现的,很多人在跑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失去了最初的激情而失败。 是时候给自己一个放慢脚步,安定下来的理由了,让你的灵魂专注于它想要的地方,当你精力充沛的时候,重新开始,从问自己”我是谁”开始下一章 .

猎头是一个非常有成就感的职业,特别是当一个候选人发信息说:“你是高级猎头的斗士。我回答他说:“其实我只是一个隐身机器,别人的成就是我最好的。”其实,作为一名专业猎头顾问,不仅要懂得如何锁定猎物,如何顺利“出售”猎物,还要懂得如何“咨询”你的猎物,如何“捕食”可持续发展。

好程序员的习惯之一 积极解决每一个问题


对于好程序员,有很多好的习惯,为什么要把这个习惯放在第一个呢?有很多人如果阅读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其中第一个习惯就是积极主动。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把解决解决每一个问题放在首位从理论上是完全没问题的。但我要说说我们程序员独特的地方。

所有人都知道,程序员永远是拿着键盘在战斗的勇士。他们不能只是纸上谈兵。他们得有非常多的实战经验,人家才慢慢地说你是一个高手。可以说,高手绝对不是吹出来的,而是真枪实战干出来的。

在这里,我们不需要考试,不需要比赛。我们就看同样是一年年过去,到底谁做出来的东西最好,最多!因此,解决问题是我们提升自己能力,并且证明自己能力的非常重要的路线。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大家认可他,就是因为往往全公司最难的问题,都是他解决的。还有一个朋友,就是因为他解决了全公司最大的技术问题,而得到了公司的十万元的奖金。

事实上,对我们来讲,任何一个问题,都可能是给我们打开了另外一个知识领域的大门,让我们了解到很多未曾关注的事物。这里面我有很多经验。

有一次我在研究代码注入的时候,发现Delphi的VCL对接口的实现方式。而且这个发现,让我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在Delphi中做接口类型的强制转换的时候会发生错误。

还有一次,因为我做了一次技术分享,当时会上我的同事就提及了Ruby的不同设计思路,我当然也开始关注起来。这次事件,让我发现很多不同面向对象设计语言背后的实现思想,非常受用。像C++/C#/Java语言的继承,讲究的是类型的定义。而Ruby却可以动态修改任何一个已经定义的类。

当然了,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我们还不如反过来说说,如果我们遇到问题都绕过,或者不闻不问,或者得过且过,全然不当存在过一样。你会发现这样的人,事情分配给他的时候,他才会去做。偶尔也能看到他的聪明,但是就是看不到成绩。

是的,积极主动地解决每一个问题,让我们能够做程序员做得每天都不一样,每天都很精彩。而且,必须认识到的是,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很难,唯有自己对事情的看法,才是我们可以,也是最容易去改变的。当我们心中真正开始热爱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走上了优秀程序员的长征之路。

是的,万里长征,这还只是开始!但是只要这一步走对了,下面就不会偏太多。

如果不坚持连放弃的机会都没有


有一种成功,叫做永不放弃。有一种成功,那就是继续努力。人们说:过去的习惯决定了你今天是谁,所以过去的懒惰决定了你今天的失败。所以,你可以失败,或者也可以从失败中站起来。

如果不坚持 连放弃的机会都没有

但是,你一定要记住,决不能习惯失败,因为你要知道,身体的疲惫,不是真正的疲惫。精神上的疲惫,才是真的劳累。真正的绝望,是内心的迷茫。

我们必须记住:这条路是自己选择的,后悔的话,也是对自己肚子的吞咽。我们为自己选择的道路,即使是跪下,也会完成;因为一旦我们开始,我们就不能终止。这就叫真正的坚持..

如果我们想做的一两件事,那就是要有志气和意志。野心做的事情,那就是,你必须设定自己的目标,不管是生活的阶段,无论是一个关键的关系不太重要的事情,我们要开发最合适的目标,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合理安排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事情。提高工作效率,摆脱平庸的条件。

做事的意志,这是执行力,坚持自己的愿望,执行其目标的能力。有些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目标,甚至是不正常的宏伟目标。但还是平庸的生活,什么都不做。首先是不合理的既定目标,还有一个更关键的是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实践自己的目标。另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没有实现。空中楼阁存在于童话故事。仍然需要做的事情我们自己的坚实的基础,我们需要的野心,目标为指引,坚持意志和共同努力。一步一步,量变到质变需要我们更接近梦想。雄心和意志是如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回顾你经历过的道路,你经历过的事情,你看到的事情,你思考的事情,你听到的事情,你想要的事情。我明白一些事情。

进步和成长过程中总是有很多的困难和挫折。有时候,我们是由于野心是未知的,没有明确的目的和平庸。但还有另一种情况下,由于我们自己的退路,与他们亲密的妥协到底会不会持续,这使得去的机会,颗粒无收。

现在我遇到严重的困难,有些畏惧,甚至想要放弃的时候,我就会问自己:在此之前,有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你尽量努力了,全力争取了,最后却没有做成的?答案是没有。看来,只要你努力奋斗,从来没有失败的例子。那些让人懊悔的经历,反倒是那些畏缩、软弱、偷懒、不尽力争取的情况。所以,尽你最大的努力去做,不要妥协。做你必须做的事,做好必须做的事。

如果你不坚持,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放弃。如果现在不坚持,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总会有一步落后,但后退一步不会是广阔的海洋和天空,只是躲在自己的世界里,那个世界只会越来越小。如果你现在不坚持,到处都是放弃,这句话应该牢记在心,时刻警惕自己。

如何成为一个技术“牛人”


今天给大学过来的几个还没有毕业的研究生做面试,这些研究生是想来公司实习的。在面试的过程中,一个学生问我我们有C/C++、JAVA等等多种语言,我如何才能成为某一方面的一个技术牛人呢?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对于这个问题我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

1)自信第一。自信这东西很是奇怪,人有可能一开始会莫明其妙的自信,但一切都从这开始的。你觉得自己行你就一定会变得行,反之,如果觉得自已不行,那一定会不行。信心是我们转动飞轮的第一步,有了这一步我们的能力飞轮才会转得越来越快。

2)不要浮燥。牛人的背后一定有很多的踏实,这些人为了提高往往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和思考。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浮燥的社会,要成为牛人一定要经得起诱惑。一些听别人说起的容易往往说明所指的东西是很容易贬值的,而牛人所具备的能力通常都不易贬值,因为那是用长时间的寂寞换来的,而很多人经不起这种寂寞的煎熬。

3)编程语言只是编程语言,但是一定要精通它,不然你就不能在你的简历上写精通两个字(他的简历上写了精通C/C++,但其实他并不精通,我问他时,他说他写这两个字的确很心虚).精通所使用的编程语言如同一个作画的人学会如何用笔一样,是成为牛人要练的一个基本功。真正体现牛的是我们的设计思想,是追求设计美的一种执着精神。而设计思想是通过长时间的思考和积累得来的,除了多读书外,多看一看Open Source的源代码,都能很好的提升自己的内力。还有,人年龄的增长有助于形成自己的设计思想,而这同样需要时间。

4)要有一种迎难而上的执着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打造我们自信的有效方法。牛人往往都经受住了疑难杂症的考验才成为了牛人,是因为别人搞不定而它能搞定才成为了牛人.

5)思想意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取着决定性的作用。知识学得再多必须将其转换成自己的思想,否则就会出现富读五车,却未必才高八斗的现象。没有思想意识,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应当去做或是去学的,也不知道下一步应当走向哪,更不会知道自己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意识决定一切!

总的来说,我觉得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还是蛮有想法的,所以我也同意录用他。至于他的经验我看得并不重,一个将要读研二的学生,不能指望他有多强的技术能力。还有就是我持一种观点:技术是容易学会的。

13招成为一个好上司


做为上司的你是否从来不听下属的抱怨和问题,从而导致与下属不和?如何提高自身,做到更好的管理?

1.时常肯定下属的工作。每个人都喜欢自己的工作被上司和同事肯定。让你的下属每天都觉得他(她)非常重要,这样他们才能对工作更加有热情。

2.鼓励下属冒险。给予下属足够的空间,甚至是冒险的空间。你会发现,每个阶层的下属都会想出很多好点子。

3.保持诚恳的态度。让下属们知道你非常信任他们,同时让他们也诚恳的对待你。要注意,如果下属们感到他们被骗了,那你的信誉就扫地了。

4.给予下属挑战的机会。每天千篇一律而且枯燥的工作会消磨下属的效率和热情。要给予下属最佳的动力,那就是给他们富有挑战力的任务。

5.记住金钱并不是所有。金钱奖励并不是鼓励下属的唯一动力。事实上,下属们更加重视自己的工作被上司赞扬,个人事业的发展,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等。因此,你要想留住下属,拍拍下属的肩膀以示鼓励可能比涨薪水更有效。

6.坦白正直的面对下属。不要为你的下属设定一些含糊不清的目标。下属们很希望知道你的真正期望是什么。用最简单的语言将你设定的目标表达出来,确切的告诉他们为什么你认为这些目标最有助于做好工作。

7.正确把握批评的地点和时间。不管下属的工作做的让人满意还是让人不满意,都要及时告诉他们。不要将批评的话攒到一起说。不要在其他人面前批评下属,否则会让所有在场的人觉得尴尬,而且马上会将同事变成敌人。

8.保持资讯畅通。下属们喜欢与上司进行坦诚而且持续的交流,希望上司能善解人意。不要在遇到问题和麻烦的时候才想起与下属谈话。在重大事情发生之前,而不是之后提供给下属资讯。

9.让下属觉得自己重要。让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办公室绝对不能缺少的一员。如果你的下属觉得你没有让他们觉得自己很重要,而这些人中有很大的可能去考虑找其他的工作。要允许下属为公司做贡献,时常询问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10.保持前后一致。某件事情发生后,下属们都希望能猜到上司会采取何种措施。如果下属们总是在猜测会发生什么,那么他们很可能就去找其他工作了。如果前后不一致,那么下属们会生气,失望而且感到沮丧。

11.一视同仁。不要选出哪个下属最好。歧视会打击下属,减少工作效率。客气的对待每一位下属。

12.关注下属的事业。向下属提供资讯,如何才能在公司能获得升迁。要真正的关心下属,细致周到、态度友好,随时准备提供支持和帮助,既为公司谋利。也为员工谋利。

13.懂得如何说不。很多时候,你都不可能当和事佬,有时你需要说不。那怎么说呢? 告诉下属你拒绝的原因,这样他们就不会认为你的拒绝是没有理由的。

以上《王鹏:坚持还是放弃,这是一个问题》一文,由编辑精心撰写而成,希望对您的职业规划有所帮助,更多精彩请访问“如何做一个懂礼仪的职场人”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