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职业规划。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同时求职技巧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扬长避短掌握技巧是关键。感谢阅读《注意:靠谱公司一定没有这些,别跳到坑里了》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求职技巧知识,希望能够帮到您。

众所周知,现在在网上挂羊头卖狗肉的企业很多,全部都是以招行政人事的名义招业务员,电销等等。因为找行政人事工作的人太多,而业务员却无人问津,这种无良企业只能先把求职者骗过来,然后忽悠一个算一个,毕竟他们没有成本。

记得我没毕业的时候去招聘会,看到很多招储备干部的,不知道是啥意思,后来咨询多人,才知道原来是最基层打杂的,但是还是给你一丝希望,如同游戏里拿兔子当坐骑的玩家在前面挂一根胡萝卜引诱它不知疲倦的奔跑一样。诚然确实会有1-2个优秀者脱颖而出成为中高层管理者,但是大多数的储备干部最后都做了炮灰,分母。而挂羊头卖狗肉的说所谓轮岗,比这个还要凶残。那么砖哥今天就教你火眼金睛,如何分辨他们!免得自己付出经济成本和时间以后空欢喜一场!

1、看岗位名称或要求

在网上,搜索人事行政,你会发现有些公司不光写岗位,后面还有括号,说底薪XX元,缴纳五险一金双休等等。还有在岗位要求里,写的非常大众化,没有岗位内容,还提到奖金/绩效/提成多少多少。这种肯定是挂羊肉卖狗肉的企业。你想想,底薪底薪,就代表对应的是提成,否则就不叫底薪,除了业务,什么岗位还需要必须有提成?至于那些说底薪3500元以上的人力资源专员/文员(而且是私企),那就要小心了。

2、看企业名称

挂羊头卖狗肉的企业一般都是空手套白狼的企业,没有实体经济。比如保险公司,贵金属公司,中介,投资公司,咨询公司。所以看到这些企业你完全可以绕着走,不要饥不择食,因为就算他们真招行政人事,一般也是内聘,给那些销售们一些希望,何必直接从外面招?这也就是为啥他们跟你说要轮岗的原因。

3、看面试邀请电话的内容

首先我之前强调过,没有电话邀约只是短信邮件的千万不能去,肯定没好事。即使有电话了,你也可以通过交谈来试探下到底是不是挂羊头卖狗肉。有的HR还是多少有点良心的,会跟你说我们这有人事,行政,销售岗位,过来看看呗!你就知道,他其实只是在说销售,前面两个是陪衬。或者你可以追问下岗位要求或内容,如果对方含糊其词也可以判断出他们挂羊头卖狗肉,因为要么是HR不专业,要么是HR要点脸,不好意思再撒谎。

4、看你自己简历

好好看看你的简历,如果你没有人事行政经验,或者在小企业干的,或者经验不足,或者学历是本科以下,或者是应届毕业生,而正好一家保险/金融/投资/咨询/中介公司给你打电话让你应聘人事行政岗位,那90%就是招销售骗你过去啦!因为好多中国人越穷越嘚瑟,穷横,企业也是如此,越小的企业对学历,经验要求越高!你这样的简历都能面试人事行政,证明有很大的可能是想骗你过去干销售。(完)

zC530.Com延伸阅读

教你识别靠谱和不靠谱公司,实用干货!


每年的春季是招聘的旺季,各大企业正在进行春季校园招聘,大学生求职者在这段时间大量求职,而有经验的求职者也在这个时期寻找跳槽的机会。怎么才能选到靠谱的公司?如何分辨靠谱的公司呢?

今天,和大家做个分享,识别靠谱公司和不靠谱公司,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求职中能擦亮双眼,远离不靠谱的“奇葩”公司。

如何识别公司不靠谱?

不靠谱公司A型:

打着好招职位的幌子来招难招的岗位。最常见的就是公司常年挂着各种职位,人事,财务,运营,技术,销售,结果大家一来面试,面试官就会各种忽悠,哎呀,我觉得你的性格很适合做咱们公司的销售;你这么有想法,做人事埋没你了,不如转做我们的销售,月入上万是分分钟钟的事。

不靠谱公司B型:

招人是假,收集信息是真。小编曾不幸遇到过一家,面试时人家很少问涉及我的工作能力和经验的事,相反,面试官特别热衷于了解公司的组织架构,人员构成,利润情况,公司人力资源的问题等等,当时面试完我一脸懵逼,感觉这像极了一场介绍公司的活动。后续一直关注这家公司,发现他的这个岗位常年雷打不动的挂在智联上,我才突然意识到,原来是借着招聘的名义,了解竞争公司的实际情况,从而为他们的下一步销售计划打好基础。

不靠谱公司C型:

求职者的所有要求都答应,结果人来报道了发现牛头不对马嘴。说好的一万的工资,原来是把公司交社保的钱也算进去了(按照最低基数,公司交的社保也至少有800块);说好的各类补助,什么车补话补饭补都包含在工资里;说好的五险一金,原来是入职满半年才买,而且所有的都是按最低基数购买。

不靠谱公司D型:

老板满嘴跑火车,“我们公司计划在两年上市新三板,我们打算一上市所有员工都能持股,公司赚的钱到时带大家一起分。”进去后发现,这一切都遥不可及,公司内部管理混乱,公司经营状况江河日下,老板只会画着大饼给员工吃。

不靠谱公司E型:

公司业务遍布各个领域,分公司好多个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看官网介绍高大上的不得了,当时接到offer时开心的不得了,感觉自己找到了一个大的平台,进来后发现公司就十几个人,每个人负责一个分公司,个个人都是副总,大家的工作都是花钱买各种荣誉,做百度推广,却没有人踏踏实实的服务好客户。

了解了这些不靠谱的公司类型,接下来和大家说说什么是靠谱的公司。靠谱的公司标准各不一样,因人而异,但都存在着一些共性和特性。

什么叫靠谱的公司

所谓靠谱,指公司说话做事实在,不浮夸不虚假,而且未来很可能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

1、有足以维持未来发展的产品和市场。这是立司之本,实体也好,互联网也罢,我们必须要有生存的资本。假如连这些都没有,工资都发不了,让员工长期有情饮水饱也是不可能的。

2、合法的身份是根基,并且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运营标准。公司有没有在工商局注册,是不是证件齐全,是否按照劳动法合理履行自己的业务,能否给到员工基本的保障。无论何时何地,遵守基本的法律,是一家公司的生存之道。倘若公司任意克扣员工工资,常触犯法律,常给员工画大饼却迟迟不兑现,那都是有问题的。

3、靠谱的老板和团队是中流砥柱。俗语说擒贼先擒王,这话套用在职场中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想要看公司靠不靠谱,那不妨看看公司的创始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会影响着公司的企业文化,会吸引什么样的员工,会组成什么样的团队,他们会决定着公司的发展路径。

靠谱的公司各式各样,我们该如何擦亮慧眼来识别它呢?以下教大家几种方法。

1、面试前了解清楚公司的信息。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可以查到企业的注册信息、股东信息;通过企业官网等平台可以了解企业企业文化、最近的动态等信息;通过网络搜寻公司创始人的基本信息,创始人是日常操持一个企业的关键人物,他的特点,往往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特点。

2、面试中向HR了解清楚公司的情况。现在公司的HR在面试时都会询问你:“对于公司,有没有什么想要了解的?”这个时候,你就大胆的问题吧。了解清楚公司的企业文化,人员规模,团队情况,薪酬福利,看看公司的特征是不是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是不是自己想要找的平台。

3、面试前后用心观察,从细节处留意公司情况。面试前等待时间千万别闲着,趁机会多观察了解办公环境感受下公司的工作氛围,是蓬勃向上还是死气沉沉,看看员工的工作状态,是精神抖擞还是萎靡不振,看看HR表现的专业度和亲和力,因为员工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公司,从他们身上能看到公司的缩影。

在细节上,可以这样来区分:

看公司高管回答问题是否直接,不同人对同一问题的说法是否一致;

看公司提供尽调材料的速度快不快;

看公司资料文件是否齐备有序,编排细致;

看生产场地的材料摆放是否整齐,设备是否维护良好;

跟公司高管聊聊市场和技术,看他们聊的话题偏好是大而广还是细而深。

最后,小编还想说一下,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千万不要抱着“到哪里都是给别打工”的想法去找工作。要知道,在一家优秀的公司工作,与优秀的同事朝夕相处,你所收获的可不仅仅是职场的工作经验,还能学会很多其他的技能哦~

跳槽很频繁,面试就一定没戏了?


对于任何一个公司而言,员工的不稳定是最大的隐患,这不仅导致公司招聘成本的增加,也破坏了工作的延续性。所以在面试过程中,公司也会特别关注应聘者的跳槽频率。

但是,我对于频繁跳槽的人并没有太多的鄙夷。很多工作在应聘时是看不出好坏的。就像公司对新录用的员工有一个所谓的试用期,那么员工也可以在“试用期”后因为自己的不满而重新选择自己合适的职位。所以无论是寻求稳定,还是尽快离开不适应的环境,只要本身没有恶意,这些,都无可厚非。

但是,问题在于,这种频繁的跳槽引起了新的用人公司的担忧。在无法深入了解应聘者的情况下,一份频繁跳槽的简历难免给公司负面的印象。所以,怎样在面试中弥补这个问题,也就是这类求职者最需要解决和面对的了。

从专业角度来总结,一般的人事都期望应聘者向自己证明,该公司和职位就是他们最最适合的着陆点。尤其是某些企业,企业文化所致,公司也就特别喜欢能对公司产生归属感的人。

所以,在面对面试官提及你频繁跳槽的问题时,一般需要强调以下两点:

1.承认自己开始在确定职业目标上有些困难(态度上打动对方,表明自己是很容易沟通的,并不是想象中的喜欢一走了之的无情之徒),但现在已经十分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表明自己经过几次跳槽已经给自己定位了,今后不会发生频繁跳槽了)。

2.说明之所以离开之前的职位,仅仅是由于自己发现离开是为了加重责任,拓宽经验的方法(充分展现眼前的这个公司就是自己真正的归宿)。

当然,每个公司有自己的策略和想法,每个人事招聘者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思维,所以以上的理论只是参考,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将之前的跳槽归咎于之前公司或者上司同事的问题。频繁跳槽是会给人负面印象,但是频繁跳槽也不是没有机会为自己辩护,关键在于如何说明得合情合理,让对方为之动容。

这里,也愿之前频繁跳槽的各位能够吸取一些经验,尽快找到非常适合自己的工作,然后稳定地工作下去。(完)

年底了还叫我去面试,靠谱吗?


都说年底公司招人少,那么这个时候突然有面试电话,还要不要去面试呢?如何判别公司是诚意招人还是在打广告?这里教大家几招实用方法,当接到面试电话时,你该怎么做!

首先,你必须在电话里问清楚这些事情:1.确认对方是否是自己主动投递简历的公司;2.确认打电话的人的身份;3.确认面试时间、地点、面试官的身份;4.确认应聘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 (对于非主动投递的面试邀约尤其重要);5.确认上班时间;6.确认薪资大致是多少?(对于非主动投递的面试邀约尤其重要)

当问清情况,礼貌地结束通话后,还有以下事情需要确认清楚。

1.你已经清楚地了解这家公司

可以网上查询一下,没准你一输关键词,同样受骗的人就大把出现了或者公司的官网上就有提示谨防受骗的信息。

2.面试邀约电话是正规的

到这家公司的官网上去看看,查询该公司的人事电话与你所接到的电话号码是否相符。通过手机来联系你的更加要小心啦!把你接到的电话号码到网上搜索一下,没准大把人说是骗子电话了。

3. 拒绝一切“天上掉馅饼”的引诱

所有的骗局离不开“贪”字,很多传销公司利用求职者找工作心切,抛出相当诱人的薪酬待遇,等着个人上钩。平常心,不急不燥,不卑不亢,这才是找工作最好的心态。(完)

跳槽必看:判别公司靠不靠谱,看这9点!


作为一名跳槽者,哪些公司值得我们跳槽,又该如何去判断一家公司的好坏呢? 以下几条可以供你参考。

1.招聘工作人员

多数时候,招募工作人员应聘者了解公司的窗口,他们的工作是否专业是判断一家公司专业水平高低的重要参考因素,但很多公司对这项工作并不怎么重视,尤其是一些中小型公司。

故而判断一家公司的好坏,首先可以从公司HR的专业素养去判断,一家好的公司其HR的专业素养必定是非常高的,上述的低级错误在管理水平高的公司是绝对不对出现的。

2.市场

查看一家公司的定位和具体介绍,其次可以了解其市场大环境和公司目前所处产业链的位置。如果公司市场做的不错,一般还是有前景的,不足的地方只要弥补一下即可。如果市场做的不好,其他再好也无用,此时管理、规范统统于事无补。薪酬高也是暂时的,不能长久。

3.福利与社保

我们在判断一家公司好坏的时候经常会犯的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依据其工资高低来判断,工资高的必然是好公司,工资低的必然是不好的公司。但现在国内市场的主体是民营企业,而非国营企业和外企。

因此,判断一家公司的好坏应从本质来看这家公司的骨干拿的多不多,公司效益好的时候是否普遍拿的多,是否工作努力负责的人拿得多,是否能力上升了拿的多,是否有明确的奖惩制度并且切实执行,是否核心骨干对于收入牢骚较少,是否有连续晋升的普通员工,年终的重奖是否有、给了公认工作出色的人了吗?

4.固定工资

工资是否合同中就规定清楚(或试用合同中就规定)?工资是否从来都按时发放?工资是否按规定明明白白发放而不这样那样的莫名扣款(当然违规扣款除外)?如果这样,这个公司基本是可信的。

5.加班

大家都不喜欢加班,但不得不加班。加班主要看是否个人没有完成任务而要加班,是否公司要求加班但加班是否计入业绩考核?工作比较出色的人加班是否多(一般出色的人加班少)?寄希望于加班了马上要拿加班工资,这不现实。加班短期有收入不现实,长期一般都有回报。其实加班对公司、个人都是个态度问题,如果在公司加班能够与个人的成长和晋升是挂钩的,则是基本可取的。

6.公司的发展

看看公司是否在成长?业务、市场在扩展吗?产品在扩展吗?员工人数在增长吗?客户的基础在加厚吗?客户在丢失吗?如果大致是肯定的,则这个公司具备成长性,在此工作辛苦是必然的,但回报是可以期待的。

7.看会议是否简洁高效

开会最能看出一个企业的管理作风和办事效率,那种整天会议不断,却流于清谈,只能说明公司没有时间观念和紧迫感,在无所事事中会被竞争对手的战车碾得粉碎。

8.看工作氛围是否融洽

员工之间相互协作,团结一心,积极向上,这样的公司是一个蓬勃上进的公司,要力争使自己融入进去。相反办公室里派系林立,勾心斗角,互相拆台,或员工人人自危,暮气沉沉,这样的公司呆不得,也呆不久,走为上策。

9.看企业文化是否理性

经常看到一些公司的口号是“为平凡的你筑造一个平凡的舞台”之类的假大空、爆炸性口号、革命式口号这些企业,大多满足于表面风光,由于根底浅,不低头干事,一遇风浪就会败下阵来。(完)

如何通过面试来判断公司靠不靠谱?


曾发起过一个主题为“如何在入职前鉴别出不靠谱不值得去的公司?”的分享活动,网友们表示最常用的方法有以下这些。

排雷①招:回忆简历是否为自主投递

确定这家公司你是否曾经投递过简历。如果不是自己投递的公司,应当留个心眼,及时了解公司情况。当然,如果你能力真的非常棒,成为了猎头青睐的对象,那就另当别论。

排雷②招:面试邀约电话和邮箱是否正规

假设收到了面试邀约通知,如果是以邮件的形式发送的,谨慎起见,可以把邮箱地址与该公司网站上提供的信息核对一下,看看是否符合。不靠谱的公司都喜欢以假乱真,要破解它只能抓住细节!另外邮箱的地址后缀也能看出一些端倪,一般有规模的大公司都会使用公司专有的邮箱地址。如果是直接电话邀约的,也可以到该公司的官网上查询该公司的人事电话与你所接到的电话号码是否相符。通过手机来联系的更加要小心!记得把接到的电话号码到网上搜索一下,查看是否有不良记录和信息。

排雷③招:邀约电话时间是否合理

网友“小木酱”说道:“工作时间以外打电话来的都不想接,想想都知道这家公司肯定有加班的传统。”一个作息合理的公司,人事一般也不会在非工作时间来通知求职者面试,假如遇到了在节假日及晚上来电的公司就要留心了。

当然这类情况也不能一概而论——不排除行业特殊性,有的行业休假时间不同于其他行业,这类情况也是存在的。另外,假如你个人不是特别介意公司的作息时间,而公司本身也有一定实力的话,也不妨一试。

排雷④招:利用网络工具了解公司信息及评价

如今网络信息传播快,信息量大,不妨借助网络的力量来鉴别公司的综合素质。

利用搜索工具查看公司相关关键字,了解该企业的大致风评。

如果企业有官网,登录其官方网站查看是否内容齐全、可信,业务是否正当、正规。

登录工商管理局为数据支持的“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查看公司注册信息是否齐全、合法,有无违规记录等,从注册资本方面也可以看出其经济实力与规模。

排雷⑤招:公司是否过于殷勤

除非你是应聘很重要的职位或者是急需用人的岗位,不然请牢记“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句话。如果你没有那么重要,企业还“三催四请、包接包送”,那么不用怀疑,一定有问题!

排雷⑥招:招聘程序是否草率

“只投了简历就被录用”、“没有电话沟通,只有短信通知面试”……诸如此类略显草率的招聘流程,一般的正规公司都是不会发生的。当然也有特例,“投了简历就被录用”也许会发生的情况就是内部推荐和担保,而“仅有短信通知面试”的现象在校招的网申过程中以及需求量大的基层岗位中可能也会存在。

排雷⑦招:公司是否有先交费的要求

工作就是为了获得报酬,还没有工作就被要求交费,这样的公司问题很大,千万不要入套。(完)

靠谱和辛勤换来的不一定是加薪与提拨!


【导读】:职场中有一些人,他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公司做事,从来都是做好的事情,甚至下班之后,回家也会为工作的事情操心。但就是这样的人却很少得到晋升的机会。

职场中有一些人,他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公司做事,从来都是做好的事情,甚至下班之后,回家也会为工作的事情操心。但就是这样的人却很少得到晋升的机会。相比这样的人,还有一种,他们大胆,敢于冒险,虽然没有第一种人规矩,但却做事让老板看到。所以很多时候,总是第二种晋升的快,总让第一种人眼红和不解!这是为什么呢?靠谱的不能升职,反而不靠谱的晋升的快!想必第一种人都该愤愤不平了吧。

辛勤工作换来的不一定是成功

我们正常人都有一个观念:辛勤工作是成功之母。而这个观点已经根深蒂固,任何人不会因为相信它而被视为傻瓜。但不幸的是,组织很少遵循这种理想模式,这就是他们经常要求一种行为、但实际上却奖励另一种行为的原因所在。这种做法当然令人困惑。
布伦丹里德目前在一家他不愿透露名称的科技公司担任高管。这种现象在他长达20年的职业生涯中屡见不鲜,促使他撰写了一部以此为主题的著作:《如何窃取主管宝座:商学院永远不会教你的职场获胜之道》这本书一开篇就破除了里德所称的用人唯才神话。
这本书其实没有它听起来那么偏激。在职业生涯早期,里德说,自己在这样那样的中层管理岗位上熬了很长时间。随后,他开始分析那些不太敬业、能力不足的同事为什么能够从众多中层管理者中脱颖而出,平步青云。他们究竟做了什么事情?正如你已经注意到的那样,他在书里也写道,智力超群的人不见得能够受到重用。大多数公司充满了头脑聪明,但职位纹丝不动的员工。
原因在于,最勤奋的员工很少主动接受那些足以让他或她受到关注的巨大挑战。稳健可靠的形象是通过一系列小成就确定下来的。小成就赢得小印象分,他说。所以,追逐大项目可以获得大成就。这样一来,你的声誉甚至能够掩盖难免出现的错误。上级领导往往能够记住做过大事的人。干活靠得住固然很好,但仅凭这一点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激情是最滥用的商业术语

里德认为,目前在美国企业中最流行的大多数口号都带有误导性,甚至毫无价值。比如那种认为取得进步需要激情的观点。激情是最被滥用的商业术语,他说。我曾经充满激情地传播我的想法,直到有一天我意识到,我一直被大家视为大傻瓜。
只有等到大家都知道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冷静地提出好几种方案(而不是充满激情地坚称我的方式是正确的),他才开始拾阶而上,步步高升。人们之所以获得提拔,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他人,特别是(但不仅仅是)老板喜欢跟他们一起工作,而激情往往会引起同事的反感。不管怎样,你最好的想法或许都会被采纳,根本没必要敲桌子,他指出。忘却激情,给人以冷静和公正的印象,往往更有助于你获得晋升机会。

组织都是以结果为导向的

再来探讨一下另一个熟悉的商业术语:以结果为导向。里德曾经目睹过这种导向是如何倾覆了中层管理者的职业生涯。这是一个程度的问题,他说。显然,你必须干出成绩。但如果你过分痴迷于短期内将会发生的事情,往往就会忽略更长期的竞赛,错过扩展自身技能的良机。
对于那些倾向于深钻某个狭窄专业领域的人来说,这种导向尤其危险。里德指出:领导层最终会依据你掌握了多少种不同技能,你是否能够顾全大局,来对你进行评估,决定是否提拔你。如果你过分专注于某一件事情,上级就不会认为你具有领导才能。

问责制让辛勤者无缘晋升

里德说,还有一个概念经常对勤勉一族的晋升之路造成致命影响:问责制。他指出,在许多公司,这个词汇现已成为管理者严苛要求同事的一个借口,遭受苛责的人群甚至还包括并非这些管理者属下的同僚,这些人现在也不想跟他们合作了。
里德指出,更有可能赢得晋升机会的工作方式是,帮助别人获得成功。如果你经常耐心指导下属的工作,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承担起责任,你就会被看成一位领导者,而不是一位工头。这是里德经过一番惨痛经历才获得的经验教训。
我在职业生涯早期犯了许多年轻管理者经常犯的错误。我当时觉得,为了树立起权威,我必须摆出一副强硬且咄咄逼人的姿态,他回忆说。但这样做并不管用。事实上,这样做恰恰塑造了一个错误的形象。
当然,每一家公司和每一位管理者都不一样。因此,里德破除的这些观念可能根本解释不了你为什么总是错过晋升机会。然而,鉴于你对这种境遇愤愤不平,为什么不尝试一下里德的做法,更认真地观察一下那些受到重用的同事呢?他们或许正在做一些(或者没有做)同样有助于你获得晋升的事情。

涨薪靠跳槽?不总是靠谱!


春节过后,我们的HR们,尤其是负责招聘的HR们又忙起来了。鉴于生活成本不断上涨的压力,今年我从收到的简历中发现求职者对于工资要求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那么在眼下这个跳槽好时节,职场人究竟能不能实现跳槽涨薪的梦想呢?作为部门负责人,这段时间我面试了很多人,在此想与各位分享一些我的感想。

应聘者A君,他的笔试的成绩几乎满分,而且是提前交卷。在面试的时候我发现,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算是个高手,但是这个领域非常狭窄,A君的实际能力上不能满足我们所招聘的岗位的全部要求,而且他要求的薪水比我这个主管的薪水还要高。最终我决定不录用他。因为我觉得他的知识和技能结构不适合我们的岗位。

当然这个不适合并不是他的问题,他其实非常适合在一个大型企业负责一个非常专业的业务。也就是说,他应该选择在与他现在的公司相类似的企业之间跳槽,这样他的跳槽成功率会比较大。但如果他想凭借跳槽来获得加薪,这样他的成功机率就不好说了。因为A君所掌握的技能比较纯粹而且单一化,在比较专业的大型外企说不定能觅到适合他的职位及比现在高的薪水。所以他要求高工资不是高估了自己的技能水平,而是高估了自己的技术覆盖能力。

很多人期望能够通过跳槽来增加自己的薪水。他们总认为在同样一个岗位,一定至少有一家公司会比现在的公司给的薪水多。这是一种量变指标。我见过一个应聘者,他在5年内换了7个工作,每跳一次槽他的薪水就上涨一些,月薪从1000元一直涨到3000元。不过,他的职级和岗位在跳槽中几乎没有变化。但3000元也是他这个职位的薪水极限了,因为他的职位在那个行业里最高也就只能拿到这个数字。

有网友说:“跳槽是有风险的,所以换岗不换行,或者换行不换岗的风险会小一些。”我见过很多大型公司里专业岗位的人才,他们的职业发展被限制得非常厉害。在技术和知识更新如此之快的年代,这种限制对职场人的发展有着很大伤害。而且这种限制在薪资上的体现也非常得明显,即使是起薪基数有所区别的公司,也会按照行业的规范给薪水设定一个上限。所以,求职者在跳槽时应该考虑行业的标准。总结以上分析,如果岗位和职级的变化不大,对于这样的跳槽求职者不要期望会有太大的薪水变化。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被猎头介绍到某某公司后薪水翻倍的事情。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得到一个薪水翻倍的工作机会的概率本来就较低。我有位朋友,跳槽到一家知名外企,薪水翻倍,但他只做了一年就主动离开了。并不是他不能胜任这份工作,他的业绩还不错,只是,他觉得自己实际上付出的比得到的更多。所以他的总结是:“很多人只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揍。”

涨薪代表了两个意义:一方面是公司承认你的能力和过去的成绩,但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公司向你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从人力资本角度说,任何一个人能得到的总要比自己付出的少,否则企业早就关门大吉了。当然这里不包含垄断企业的特例。

所以说,人力是一种资本元素。而人的职业生涯实际上就是不断职业化的过程。职业化程度越高,产出比就越高。最普遍的经济规律是价值决定价格,当两者产生任何偏离后最终一定仍会回归。是职业化程度决定了人的价值几许,而不是跳槽行为决定的。即使通过跳槽得到了更高的薪水,但如果不能胜任工作,还是要面临离开或者调整岗位的境地。通过跳槽来获得更高的薪水实际上是一种浮躁的心态,是一种投机的心理。作为资本元素,这样做的风险很容易计算。

因此,跳槽涨薪不过是一种现象,本质是价值的回归。你的价值越高,当企业不能满足你要求的回报时,你只好选择离开。甚或是猎头能够发现和评估你的价值,让你真正地发挥。当你的价值很低但运气很好时,也能加入了涨薪的行列,但这能维持多久,也许只有你自己能体会了。

我的建议是:使自己增值,不要给自己抬价;找机会发挥自己的价值,眼睛不要只盯在价格上;多去评估一下自己的价值,这种价值早晚是会发挥作用的。(完)

涨薪靠跳槽未必靠谱!


当薪水太少、职业发展空间太小、工作环境不舒心时,跳槽就成为Sandy解决这些问题的不二法门。Sandy一直信奉“人挪活,树挪死”,没想到20xx年的一跳,却让她掉进“薪往低处走”的泥淖。

Sandy在一家公司的市场部工作,20xx年她被告知市场部与销售部合并,合并后全体人员都要去跑业务,这让Sandy动了离职的心思。于是,在没找好下家的情况下,Sandy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公司,加入失业大军的行列。房租要交,饭要吃,眼看兜里的钱越来越少,于是Sandy开始刷新简历,又重新投身求职大军的洪流中。在简历投递过程中,Sandy由“面霸”晋级为“拒无霸”,心态也变得急躁起来,对薪资的期望标准也降为“工资能养活自己”,于是碰到合适的东家就把自己给“贱卖”了。“贱卖”也就罢了,更可气的是新公司原本答应的综合保险、车贴、饭贴也都被延期和推脱。这样的待遇让Sandy的心实难安定,跳槽的念头再次浮现,这次是跳还是不跳?这一跳会不会成为恶性循环呢?

跳槽最大的“杯具”莫过于“薪往低处走”。比“薪往低处走”更大的“杯具”是陷入跳槽“杯具”的恶性循环。在经历如此惨痛的教训后,Sandy不得不感叹“跳槽不是万能的”!她的跳槽并没有解决薪水太少、个人职业发展空间太小的问题。

专家提醒:古语有云“手中有粮,心里不慌”,“骑驴找马”才是跳槽的王道。在后危机时代的背景下,这是最牢靠的保证。(完)

不靠谱的公司?面试靠这条就能淘汰它!


无论是线上面试,还是线下面试,判断一个公司“靠不靠谱”,第一要义就是,公司在招聘时有没有给你一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JD?

JD是job description的缩写,中文意思为“职位描述”,包括岗位名称、工作职责、任职条件、岗位所要求的软硬性技能等等。一家正规的公司,一般都会在招聘广告中把“职位描述”尽可能地描述得详细而工整。因为职位描述不单单用于招聘,还将贯穿于员工的整个工作过程中,包括薪酬制定、绩效考核、培训以及晋升发展等等。记住,岗位名称应当明确于offer上,而劳动合同中的必备条款之一就包括了“工作内容”。

如果一家公司在招聘时一直对招聘岗位含糊不清,而当你问起工作内容时对方也语焉不详,那这种公司,亲,这边建议您坚决不要去。有什么岗位是需要遮遮掩掩的呢?除非公司把人招进去以后,给的岗位“文不对题”,随意就给你“移花接木”换到了其他岗位上。(完)

《注意:靠谱公司一定没有这些,别跳到坑里了》由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求职技巧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没有职业规划”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