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只小小鸟。

第三部分,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家庭环境分析、例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等。感谢您阅读《我是一只小小鸟》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大学的时候,我特别喜欢赵传的歌,虽然五音不全,但也总是嘶吼着去唱:我是一只小小小鸟,怎么样飞呀飞不高……。赵传的歌唱出了很多人的无奈,悲怆中充满了孤独。

这也是一些人的生涯写照:无资源、无背景、不出名的屌丝走入职场,面对周围一个个比自己能力强的,和不如自己能力强但是可以拼爹的,纷纷进入了快车道。一方面内心渴望着成就感,渴望着被认可,甚至背负了家族的期待,另一方面渴望自由,渴望展现才华,渴望和别人一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纠结、自卑、压抑,战战兢兢、无可奈何,又充满愤怒、无处可逃。于是,生涯在压抑的基调里唱出了悲伤。这样的“悲情小鸟”在我的咨询中并不少,胜男就是一位。

胜男是个女孩子,从她的名字里,我们就能看出家庭对于她的期待:希望是个男孩,但是女孩也要当男孩养,还要胜过男孩。28岁了,职业状态是离职,看了看,离开上一份工作的时间是半年之前了,曾经在媒体做编辑,后来又做过策划,希望通过咨询来进行能力探索。在胜男的求职意向里,她想做一名品酒师。

我们的咨询在咖啡馆。

我先请胜男对自己的职业经历进行描述,在简短的介绍之后,说到了最近一份工作的离职。胜男面带羞涩地说,赵老师,我必须要告诉你,我是被辞退的。“能说说原因吗?”我好奇地问她。原来,上份工作也只是在实习期,因为有个同学来北京找她,她就请假出去了,按照他们公司规定,实习期间不能请事假。在说这件事的时候,胜男充满了悔恨,我真不该请假,只是我不好意思和朋友说,这是我的职业化不够。准假了吗?准了。你知道这个规定吗?不知道。在这件事里,我看到的不是职业化不够,而是胜男需要主张自己的权利。

可能我就是总容易犯错误吧,我都不知道我能做些什么了。胜男不仅没有对自己原谅,反倒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归因。为了向我证明她的错误,还讲了在做编辑的时候,因为粗心犯错,被领导批评,从此成了“惊弓之鸟”,做事情小心谨慎。一个本欲自由飞翔的小鸟,就这样再不敢飞过枝梢。

在将要拿到一个别人都很羡慕的“编制”之前,胜男辞职了。她本不该属于一个处处被束缚,脚上栓了绳子的地方,虽然做得很好,但是眼瞅着那个金丝笼,也越发担心拿到编制之后,永远呆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地方。

飞出去的日子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顺利,做着策划,喜欢品酒师,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后来辞职参加了培训,然而培训结束却错过了几次本来不错的机会,再找工作,却没有合适的了。

我是不是就不该这么折腾?我是不是本就没有什么能力?我是不是就应该在一个稳定的工作里呆着?我真不该粗心,我真不该错失宝贵的机会,我真不该总照顾人情面子。我看到了一只小鸟在经历了风雨交加,经历了顽童的弹丸袭击,便吓得不敢飞出去了,草丛里,守在自己被摔落的窝边哭泣。

这时候,我没有急于帮她寻找职业可能性,也没有急于帮她梳理适合自己的工作。我知道,这都很简单,但是帮她医好那双被“惊吓”打折的的翅膀,才能让她重新飞翔。我冷静而缓慢地说:看上去,你总在验证别人对你的负面判断,说你“不稳定”、“不职业化”、“能力不足”、“做事粗心”。可是在我看来,你只是在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你希望你能获得别人的认可,可是猎人的目标和小鸟的目标总不会是一样的,于是你奔跑在讨好和自由之间,甚至是有些挣扎。别人的评价或许有道理,但那本就和你的期待不一样,当你不再支持自己的时候,你就彻底失败了。

胜男哭了,掩面而泣,肩膀抽动。我知道,这是因为她看到了那个委屈的自己。

慢慢平复,胜男和我说起了她上小学时,因为一次考试失误而被罢官的经历。因为是生涯规划,我知道不需要过多涉入往事,但其中的脉络已经被来询者自己找出来了。静静听完,我邀请胜男做了一个练习:我们一起把之前的几件职场中的事情改一改讲述的方式,以“我为了追求……”开头。于是,之前那几件事就变成了:我为了追求能力体现,我为了追求成就感,我为了追求生活中的艺术和美感。

太棒了!我告诉胜男,这就是你自己,这就是很多人说的“价值观”。我们现在可以看看你的品酒师目标是不是真的符合你了。我留了职业访谈的作业,这次咨询就结束了。

我知道胜男依然会摇摆,多次的惊吓,那只小鸟不会那么快就飞起来,于是,我又留了另外一个作业:每天用十分钟的时间和自己对对话,对自己鼓励和赞美,必须用积极正向的语言,不能有任何批评,甚至不要有建议。这时候的小鸟需要的是呵护。

“有一天我栖上了枝头,却成了猎人的目标……”这首歌里充满了悲情,还有宿命,小鸟就活该趴在草丛里,一旦飞的高了一点,就会被猎人看到,被人打击。其实,打击不是常在的吗?小鸟是这样,鹰隼也是这样,只不过,鹰隼飞的更高些罢了。但是打击的方式也有区别的,孩子打小鸟,弹弓就够了,猎人射鹰,却需强弓。其实,小鸟还是鹰隼不重要,飞多高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被打击吓怕了,飞都不飞了,那就只有等死了。可悲的是,不能飞翔是一次又一次自己恐吓自己的结果。

胜男的职业定位并不难,她本就参加过品酒师的培训,也有这个职业的人脉,她的担心才是最大的障碍。咨询过程中,我陪伴她做访谈,做梳理,最重要的是让她看到一个可以飞上的枝桠,看到目标并不遥远。我帮她做面试辅导,修改简历,其实是在帮她调整对自己的认识。咨询结束后,胜男给我写的邮件里说,5年后的我,会对现在的我说“别气馁,你一定猜不到,跨过这个小阻碍,有多么美好的生活等着你!”

三个月后,我接到了胜男的电话,电话那端自信而快乐的声音向我报告了她求职成功的喜讯,她说,是正确的思维方式帮助了我!这是我最想做的工作!

是鸟就该飞翔,鹰隼有搏击长空的自由,小鸟也有栖息枝头的自由。无论任何时候,是鸟,就不该把自由的权力交给别人,不该给自己的脚上栓了绳子交给别人看管。风吹雨打、自然天敌,是谁都不能避免的,但是悲情地游说自己变成一只鸡,还是开开心心地欢喜雀跃却掌握在自己手里。

每个人的能力或有高低,飞得高不高,本也不是我们该刻意关注的。飞不高也是飞,那是水里鱼所不明白的。

zc530.com推荐

一只仓鼠给我的职场启示


夜深人静,正是思维最为活跃的时间,我与仓鼠同时上岗。我打开了电脑,仓鼠爬上了它的跑步机。电脑还没启动,仓鼠跑步机已经轮转起来。这几乎是我俩每天的约定,不见不散。

我家仓鼠很活泼可爱,爱运动。我为它买了一个三层“别墅”(笼子)。高档住房里体育健身器材是少不了的,一个轮盘式的跑步机成了它的最爱。不好意思地说,我没把它放在屋里,而是放在了楼道里,并非是虐待动物,只因它昼伏夜出,跑步动静太大,着实地影响家人睡眠。我经常逗它玩儿,它也喜欢有人逗,这让它显得更加可爱。

我的工作台离大门很近,能够清晰地听到它运动的声音。正是在我家仓鼠时断时续的跑步声伴奏下,我的思维不停地在键盘上跳跃,前行。跳着跳着,跳到了战国末期的秦国。此时的秦国正在做着吞并六国的准备,宰相李斯正端坐蒲团,对着条案上的竹简奋笔疾书,做出整个活动的策划书,对我的到来浑然不觉。

我咳了两声,李斯停下了笔,十分警觉地握住了条案上一柄铜剑的剑柄,眼睛直视着我,眼光背后满是敌意。我深知秦国乃虎狼之地,人多见杀戮,心怀恐惧,多敌意,而李斯又是个中甚者。我不敢犹豫,否则,一定会被当作刺客斩首,赶忙拿出了精心准备的礼物,一只肥硕的仓鼠和它的“别墅”。

看到了我的礼物,他先是惊地张开了嘴,接着开怀大笑。我猜对了,这就是他的最爱——一只肥硕的仓鼠。我赶忙表明了我的来意,我说我是个仰慕者,前来想听他的故事。其实,诸位,你们知道我是个职业规划师,想做的是个职业访谈。我没法子原原本本去讲,毕竟我们中间隔着2000年的代沟,还好,那只仓鼠勾起了他讲话的欲望。

我有今天,确实和仓鼠有关。

有一次,我看到厕所里吃大便的老鼠,遇人或狗到厕所来,它们都赶快逃走;但在米仓看到的仓鼠,一只只吃得又大又肥,悠哉游哉地在米堆中嬉戏交配,没有人或狗带来的威胁和惊恐。于是,我不禁感慨:“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我认为人无所谓能干不能干,聪明才智本来就差不多,富贵与贫贱,全看自己是否能抓住机会和选择环境。

我和韩非在荀子那学习帝王之术,学成之后,我想去秦国。临行之前,老师问我为什么要到秦国去,我说:“干事业都有一个时机问题,现在各国都在争雄,这正是立功成名的好机会。秦国雄心勃勃,想奋力一统天下,到那里可以大干一场。人生在世,卑贱是最大的耻辱,穷困是莫大的悲哀。一个人总处于卑贱穷困的地位,那是会令人讥笑的。不爱名利,无所作为,并不是读书人的想法。所以,我要到秦国去。”

后来,我帮助嬴政出谋划策,成为了天下第一丞相,这份荣光,论起来,是从仓鼠那来的。所以,这仓鼠我特别喜欢。

听完这个故事,我不禁疑问,我们的人生最后过成“厕鼠”还是“仓鼠”,是否和我们的选择有关呢?我正要提出问题的时候,突然,见面前青光一闪,是那把剑!李斯正拿着这把剑向我劈来。我不知为何风云突变!情急之下,赶忙抬起手臂去挡。

那一瞬间,我出了一身冷汗,从键盘上抬起头来,看到电脑屏幕上,已经布满了无序的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22222222 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

原来,我睡着了!

睡眼惺忪地醒来,坐在电脑前,我茫然若失,却不知失从何来?不过,不大一会儿功夫,我转而欣喜,门外又传来仓鼠跑步机的轮转声,哈哈,它还在我身边……

善待自己,你永远是只自由的小鸟


职业规划怎么写,相信很多朋友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部分,前言即总论;第二部分,自我分析,包括业余爱好、性格、价值观、专业技能等;

人要对自己好,然后才能对别人好。人得知道自己是谁,需要什么,满足了那个最真实的自己,就是对自己好了。

欣莲坐在我的咨询室已经半小时了,一直都是她在讲。一边讲,一边抽纸巾擦泪,还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是不是有点没出息?”

在她的叙述里,“做自己”是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欣莲是一个乖乖女,从小到大都听家里的安排,一直是好学生,上大学学了父亲安排的英语专业,毕业后进了父亲联系的稳定制造业国企,做行政人事工作。然后,母亲又开始安排相亲。一切都很顺利,顺利得连父母亲都不会相信有一天欣莲会郑重地宣布:我要做自己。

欣莲是看了一个视频才受的刺激,她就是觉得视频里演讲的那个人才真的是活了一回,自己简直就像一个活得舒服的木偶,自己的人生被别人导演着、操控着。往往,看似平静的火山下面,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一旦爆发,没人拦得住。父母不理解,怎么好好的工作就不做了,非要到北京去打工?

不理解归不理解,父母爱儿女,去就去吧。就没再说什么了。

欣莲到北京工作是下了决心的。租地下室,上招聘网,投简历,面试,终于进了一家自己心仪的教育培训公司。只是经验不足,能力不够,没能如愿做英语讲师,做了课程顾问,先干着吧,或许有机会呢。

就这样,一做就是一年,欣莲也从新人小白,成为了一个偶尔也能做做销冠的成熟销售。稳定了,问题就来了。

“做销售倒是还行,不过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啊。”欣莲满脸愁容,“这不是我当初来北京的想法。我和爸妈说,我一定要做一个知名的老师。”

“现在呢?距离这个目标有没有近一点呢?”我问到。

“可现在,做讲师遥遥无期,家里一直在催着结婚。”欣莲有些心烦意乱,“同时,还有猎头挖我去别的公司做销售。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有人挖你?”我示意欣莲继续说下去。

“是的,底薪比现在高,提成也更好,过去之后还有机会升值。”欣莲喃喃地说,“不过,这不是我想要的啊,我就是想做讲师,这也是我待在这家公司的原因。”

“看来你似乎很清楚自己的追求?”我试探地问。

“在以前,我的朋友、同学也给我推荐过收入更好的职位,我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但是,现在,我好像对自己没有了信心。”欣莲明显有些沮丧。

“没有信心?”我重复道。

“是啊,没信心做讲师了。原来还很坚定,现在越来越动摇了,一年了,除了销售的工作,我几乎什么都没有做。我总在想,我是不是太懒了?”欣莲很诚恳。

“为什么呢?是不是因为做讲师对你不那么重要了呢?”我好奇地问。

“不是不是,”欣莲着急申辩,“很重要很重要,我和爸妈说了的,我要做讲师。我自己也有想法,一定要混出个人样来。不然,口口声声说是做自己了,结果,什么都没有做成。我有时候真的恨自己,总是太贪玩了,好多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做。”

“应该?”我听到了一个有点生硬的词。

“是啊,不是有句话说,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我真的应该为梦想付出些什么,也不是没有时间,但总是都玩过去了。”

“看来,你的纠结是卡在现实的跳槽谋取高薪,和理想的做自己之间。”我在和欣莲确认。

“是的。”欣莲补充到,“我就像是走路忽然走失了,想要的,似乎又不是我想要的,不想要的,又那么有诱惑。”

听上去有点绕,我却明白了,说是做自己,却一直没有找到自己。这样的情况太常见了,表面上,是挣脱了父母的“关照”,实际上,却被“做出样子”念了咒语。甚至背负了更多对自己的指责:太懒了,太贪玩了。

“不想要的,有什么诱惑?”我追着问。

“收入呗。”欣莲说话有些发虚。

“这是你不想要的?”我继续追。

“也不是啦,不然怎么是诱惑呢?不过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其实,我也总在说服自己,有了钱,也算是混出个样子了。”欣莲纠结得很。

我已经确认了,找到自己,是一定要先做的事情。

“好了,不必纠结了,我们先不管眼前的这些选择和烦心事。假设,我们一起来到未来的一天,这个未来可能是十年后,二十年后,三十年后,我们遇到了一个美美的,满足的欣莲,那时的欣莲,已经过着自己理想的生活了。你觉得那会是多少年之后?”我期待地看着欣莲。

“四十年后吧,我那时会是一个老太太了。”欣莲脸上露出了笑容。

“嗯,四十年后,一个叫欣莲的老太太坐在了我们对面,面容和蔼,内心平静,幸福从脸上的皱纹里绽放出来,周身撒发出柔和的光。她和我们说,这辈子,她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做自己了。”我顿了顿,伸手示意欣莲,“面对这位老人,如果用几个关键词来形容她,你觉得那会是什么?”

欣莲笑了,“温柔的,坚定的,还有,包容的。”

“具体说说看?”我笑着扬了扬手,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温柔,就是对自己,对别人都很温柔,善良、知性,让人感觉很舒服。坚定的,就是自己有独到的看法,平淡,但不平庸。包容,就是对世界,对自己都很包容吧。”欣莲越说越开心。

我听上去,似乎还有智慧呢?”欣莲的话语里,知性、独到、不平庸,似乎都和智慧相关。“是的。”“愿意加进来吗?”“可以。”

“这才是你理想的样子呢!”我重复到,“温柔、坚定、包容、智慧。”我话锋一转,“如果,理想的你是一种植物,你觉得会是什么?”

“嗯……”欣莲在想。

看到她努力搜索的样子,我换了说法,“如果找不到对应的植物,那就换一种动物,理想的你会是什么动物呢?”

“小鸟!”欣莲脱口而出,“自由自在的小鸟。”

“太好了!”我也很欣喜,“你会用什么方式来喂养这只小鸟呢?”

“怎么喂养?”欣莲似乎没有听明白。

“你觉得,如果你是这只小鸟的话,需要用什么方式才能让这只小鸟自由自在?”我又解释了一遍。“或者说,如果四十年后,你成为了那个理想状态的老太太,那是因为你拥有什么?”

这次,欣莲听明白了。她想了想。

“我要有良好的关系,家庭的关系,工作中的关系。”

“我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可以支持自己持续学习,支持我出去玩,支持我还在上学的弟弟,还可以满足我的基本生活条件。”

“我要有不同的体验,出去旅游,与不同的人接触,去学习一些好玩的艺术。”

“我还要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可以独处。”

“如果是一个理想状态的话,我希望能够影响人,帮助人。”

说完了,欣莲很满足地向后靠了靠。我似乎看到了那只自由自在的小鸟。

我总结了一下,“这才是你自己的样子呢,或许不是功成名就,也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平平淡淡,温柔、坚定、包容、智慧。像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鸟。”

“哦,这样啊,”欣莲似乎有点恍然大悟,“原来我一直还不是在做自己啊。”

“这是你现在期待的样子,未来,或许还有变化,”我提醒她,“你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注意屏蔽别人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有可能来自你的内心;二是坚定地按照你自己的期待来活,时间久了,你就会越来越感受到那种自由自在了!”

接着,我就和欣莲一起梳理下一步的计划:

对于良好的关系,你所期待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对于关系你有怎样的描述?为了这样的关系,你能做些什么?

你对物质的期待,需要认真算一笔账,具体会是怎么样的?如果收入可以带给你安全感,那么安全感的界限在哪里?

对于不同的体验,不要限于期待,也不要只是偶尔突发,你要制定出来一个年度、季度、月度计划,让你的生活中充满好玩的体验和对于体验的期待。

对于独立空间也是如此,你期待以什么方式去独处?希望怎样的频率?把固定的时间安排出来。

而对于影响人和帮助人,你自己的方式会是什么?你会做怎样的积累?你的计划是什么?

“如此,你的做自己计划,就会变得丰满而具体了。”我放下笔,看着欣莲。

“是啊,”她脸上洋溢着喜悦,“这么看来,做不做培训师,跳不跳槽,似乎都不是问题了。我自己会选择了。”

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有一个自己期待的样子,那个样子活泼泼地召唤自己。有时,清晰鲜明,有时,若隐若现。只有不断叩问内心的人,才能让真实的自己陪伴左右;只有努力接近真实自己的人,才能让生命轻盈自由。

梦想就像公车,只要先踏上一只脚


人不是被事情困扰住,而是被对那件事情的看法困扰住。

------Epictetus

在职业生涯发展模型中,有两种生涯发展模式,一种是资源导向模式,一种是愿景导向模式,通俗地说,前者强调能干什么先干什么,后者强调想干什么就找到资源干什么。职业与生活向来都是融为一体的,也许你拥有同样资源条件,因为不同的思考方式,从而导致不同的职业发展方向。

用行动踏上理想的车

坐过公交车的人,应该有过这样的经验:当拥挤的公交车缓缓驶入的时候,不管有多挤,着急坐车的人总能把自己的一只脚先塞进去,然后伴着各种吆喝想办法让自己上车,看起来这虽然不是很舒适,但是只要愿望足够强烈就一定可以做到。同样的场景,下班的时候或者周末则完全不同,车子太挤时,我们宁愿晚点下班或者再等下一辆车。

职业生涯亦是如此,高人不过是想尽各种方法让自己先踏入一只脚,然后上车的人,而普通人会想再等等看吧,真的等来机会的时候,别人已经到达目的地。

职业生涯咨询中我发现很多人揣着梦想,却用着资源导向的思维方式,既想保持着当前已有舒服的生活方式,又期望达到那个理想的伟大目标。我们一旦在职业生涯中用愿景导向,就不能以现有的能力和思维限制自己,接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冲出既定的模式是第一要务。

资源就在你的身边,擅于利用的才是高手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着一定要去旅行的地方,有许多理由让你现在都没有实现,通常的理由无非是现在没钱、上班没假期、有假期时人太多、人少的时候季节不合适,猜想几个月前你还在微信里转着“一生必须要去的十个地方”和“旅行的钱和时间从哪里来”,而现在的自己仍停留在原地。

我知道,家附近的公园你不愿意去,离家远一点的地方你一直没有条件去。就好像我们的职业,当前的职位还没做出感觉,觉得自己不适合也不喜欢,想做的那个职位又一直找不到机会进入,而当真的有机会进入时,又发现自己根本不是别人的对手。

去年的十一,我和家人带着帐篷、吊床和披萨在家附近的公园野餐、打球,三人独享整块绿草地,安静而惬意,不必塞在路上或者数着景区的人头。如果说旅行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那么职业呢?是从自己呆腻的职位到别人呆腻的职位么?如何利用当前的资源获得你在职业中想要的价值,比想着转换一份职业看起来更为重要,转换一份职业仅仅是转换一个实现价值的平台。

关于愿景你有多坚定,你就会获得多少资源

回想一下三岁的孩子是如何获得资源的:它会想尽一切办法表达它的想法,一哭二闹三打滚逐层升级,随时观察行动产生的实际效果,“我想要……”这个词可以像复读机一样重复几十次,你看它们的坚定和执着,有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势。大多的时候,这些招数都会产生效果,有时是短期的,有时是长期的。

当我们长大后,让别人知道想要什么是件不容易的事,我们总是期望别人可以意会,但你又躲躲闪闪不想言传。在职场中,有多少次你错过了晋升、加薪、或一项新任务的机会。你想要的与别人以为你想要的往往会有偏差,除非你遇到一位非常懂你的老板。你想要职业高度方面的发展,别人以为你想要安定的生活,你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可,别人以为你想要更多的经济回报,阴差阳错的故事时刻在职场中上演着。

去年年底,我的一位好友非常想提升到一个新职位,并且为此准备了很久,平时主动承担各种工作。可是这次部门两位经理名下就只有一个机会,而她的经理正在被说服让出这个名额。当天晚上我接到了她打来的电话,我说如果你非常希望得到这个名额,你现在应该做是写好申请表和工作业绩报告,一大早就找老板谈谈你的想法,事实证明她确实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那次机会,并且获得了极大的信心。职业与生活一样,你需要很确定你的方向和目标,资源才会慢慢向你靠近,你越是坚定,吸纳的资源就会越多。

愿景导向无非是清晰自己想要做什么,然后一只脚踏上那辆车,再想办法把另外一只脚塞进去,坚定着自己的方向,沿途不断整合已有的资源,时刻做到极致,驶向自己理想的轨道。

梦想就像公车,总要先踏上一只脚


职业规划怎么写,相信很多朋友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部分,前言即总论;第二部分,自我分析,包括业余爱好、性格、价值观、专业技能等;

人不是被事情困扰住,而是被对那件事情的看法困扰住。——Epictetus

在职业生涯发展模型中,有两种生涯发展模式,一种是资源导向模式,一种是愿景导向模式,通俗地说,前者强调能干什么先干什么,后者强调想干什么就找到资源干什么。职业与生活向来都是融为一体的,也许你拥有同样资源条件,因为不同的思考方式,从而导致不同的职业发展方向。

用行动踏上理想的车

坐过公交车的人,应该有过这样的经验:当拥挤的公交车缓缓驶入的时候,不管有多挤,着急坐车的人总能把自己的一只脚先塞进去,然后伴着各种吆喝想办法让自己上车,看起来这虽然不是很舒适,但是只要愿望足够强烈就一定可以做到。同样的场景,下班的时候或者周末则完全不同,车子太挤时,我们宁愿晚点下班或者再等下一辆车。

职业生涯亦是如此,高人不过是想尽各种方法让自己先踏入一只脚,然后上车的人,而普通人会想再等等看吧,真的等来机会的时候,别人已经到达目的地。

职业生涯咨询中我发现很多人揣着梦想,却用着资源导向的思维方式,既想保持着当前已有舒服的生活方式,又期望达到那个理想的伟大目标。我们一旦在职业生涯中用愿景导向,就不能以现有的能力和思维限制自己,接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冲出既定的模式是第一要务。

资源就在你的身边,擅于利用的才是高手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着一定要去旅行的地方,有许多理由让你现在都没有实现,通常的理由无非是现在没钱、上班没假期、有假期时人太多、人少的时候季节不合适,猜想几个月前你还在微信里转着“一生必须要去的十个地方”和“旅行的钱和时间从哪里来”,而现在的自己仍停留在原地。

我知道,家附近的公园你不愿意去,离家远一点的地方你一直没有条件去。就好像我们的职业,当前的职位还没做出感觉,觉得自己不适合也不喜欢,想做的那个职位又一直找不到机会进入,而当真的有机会进入时,又发现自己根本不是别人的对手。

去年的十一,我和家人带着帐篷、吊床和披萨在家附近的公园野餐、打球,三人独享整块绿草地,安静而惬意,不必塞在路上或者数着景区的人头。如果说旅行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那么职业呢?是从自己呆腻的职位到别人呆腻的职位么?如何利用当前的资源获得你在职业中想要的价值,比想着转换一份职业看起来更为重要,转换一份职业仅仅是转换一个实现价值的平台。

愿景你有多坚定,你就会获得多少资源

回想一下三岁的孩子是如何获得资源的:它会想尽一切办法表达它的想法,一哭二闹三打滚逐层升级,随时观察行动产生的实际效果,“我想要……”这个词可以像复读机一样重复几十次,你看它们的坚定和执着,有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势。大多的时候,这些招数都会产生效果,有时是短期的,有时是长期的。

当我们长大后,让别人知道想要什么是件不容易的事,我们总是期望别人可以意会,但你又躲躲闪闪不想言传。在职场中,有多少次你错过了晋升、加薪、或一项新任务的机会。你想要的与别人以为你想要的往往会有偏差,除非你遇到一位非常懂你的老板。你想要职业高度方面的发展,别人以为你想要安定的生活,你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可,别人以为你想要更多的经济回报,阴差阳错的故事时刻在职场中上演着。

去年年底,我的一位好友非常想提升到一个新职位,并且为此准备了很久,平时主动承担各种工作。可是这次部门两位经理名下就只有一个机会,而她的经理正在被说服让出这个名额。当天晚上我接到了她打来的电话,我说如果你非常希望得到这个名额,你现在应该做是写好申请表和工作业绩报告,一大早就找老板谈谈你的想法,事实证明她确实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那次机会,并且获得了极大的信心。职业与生活一样,你需要很确定你的方向和目标,资源才会慢慢向你靠近,你越是坚定,吸纳的资源就会越多。

愿景导向无非是清晰自己想要做什么,然后一只脚踏上那辆车,再想办法把另外一只脚塞进去,坚定着自己的方向,沿途不断整合已有的资源,时刻做到极致,驶向自己理想的轨道。

拿“剽悍一只猫”做一顿职业发展的大餐


职业规划怎么写,相信很多朋友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部分,前言即总论;第二部分,自我分析,包括业余爱好、性格、价值观、专业技能等;

剽悍一只猫是个有意思的人,拿他做案例,分析职业发展的现实策略。

早就想写这个故事,终于在今天晨曦微露的时候做了这个决定。

2月,编辑泽阳和我说,有这么一个热血青年想采访你,他叫剽悍一只猫。也确实够剽悍的,去年年底开始做微信公众号,到3月初采访我的时候,三个月增长粉丝三万(我才三千,囧),每篇阅读量过万。我自己也在写微信公众号,这样的增长我从没想过。

为什么要采访我?他有一个年度计划,采访100个牛人。

嗯?我是牛人?嗯嗯,他采访过萧秋水、雾满拦江、达达令、李尚龙、特立独行的猫……

被归为牛人,我还是窃喜的。然而,为什么?

这是我和猫先生电话时候的第一个问题:“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牛人?”

--能做到一般人做不到的事,而且有意义。

“为什么采访我?”

--我在新精英学习过,从别的老师那里知道您,早就仰慕。我还在自控力的社群里,泽阳老师也和我推荐过您。我这几天专门读过您的书《在人生拐角处》,我采访您,也希望能帮您推推书,我觉得您的书写得很好,我希望能够“冒死一荐”。更多的话,也没什么了,如果有可能,我希望在采访中能够自己有所获益,和您建立链接。当然,学习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了。

“我知道你在两个月的时间里采访过很多牛人,我很好奇,你是怎么做到的?都是别人推荐的吗?”--赵老师,您开始采访我了,没关系,我们就这么聊吧。

他很快就觉察到了这次采访的特殊。实际上,我们的采访分为两段,一共两个多小时,前一个多小时,都是我在采访他,这也让猫先生很意外:他说,他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逆转。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不大读书,因为读书速度太慢,而且我对一般的书没兴趣。但是我喜欢读人,比如剽悍一只猫,我就是很好奇,一个没有什么背景,之前也似乎没有这方面积累的人,怎么就能在短短几个月做出这样的事情?如果几个月前,他找到我做咨询,我肯定会给他一些建议,但他就是活生生的案例,是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的人,这中间,他做了些什么?这个过程中,猫先生也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或者什么困难也没有,就是没有效果,达不到目标,这时候,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所有这些问题在采访之后都有了答案,确实很有价值,特别对于处于迷茫中的你,会有借鉴意义。那么,我就庖丁解牛,重新建构,从职业发展角度呈现一份美味大餐给大家。

一、有想法,没机会

这几乎是所有的职场小白和创业者都会遇到的问题,很多人往往在有了目标之后,苦于没有机会,而哀天怨人。猫先生的采访机会从哪里来?他有三招:

1.进入一些圈子和社群,或者成为学员。这是互联网背景下很好用的一招,前两天我还看到罗辑思维的会员高价转让会员资格,可见这个资格很有价值。就连猫先生自己,采访我的时候,也是先说和新精英的渊源,建立链接。

2.付费咨询。猫先生约萧秋水的时候就是在行上的付费咨询。这也是这个时代的福利,在以往很难见到的人,现在自己都开辟了很多通路可以开放建立链接,比如在行、跟谁学、选对这些APP极大地满足人们对于机会的需求。我上周还在在行上约了一个评书演员和一个书法家,如果靠老手段恐怕很难见到这些人,有时候是因为名人难见,有时候就是因为根本没有机会建立链接。还是那句老话:能花钱搞定的事,都不是事。

3.发挥“脸皮厚”的精神。这是猫先生自己说的,他约雾满拦江的时候,就是每天在他的微信公众号上留言,表达自己希望采访的愿望,终于有一天老雾答应了。坚持不懈地死磨硬泡,这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方法了,但是又因为具备成功学意味,所以很多人不屑于做这样的事。其实,这是虚假的自尊在作祟,如果目标明确,价值清晰,剩下的就是行动力决定成功概率了。

我好奇,如果总被人拒绝怎么办?难道要一棵树上吊死吗?这可不是好策略,成功学就是这么做的。猫先生说,不是的,他视拒绝为正常情况,没人有义务接受你的采访。同时他说了一个让我吃惊的比例:最开始的时候,接受采访的人只有五分之一,一个月后,就是五分之二,现在,能联系上的人中有百分之八十都会接受采访。

看,成功是有比例的,这个比例随着资源增加而增加,而资源又随着一次次成功而积累。难的是奠基时的第一锹土,那是职业发展的黑暗时期,经验表明,时间并不长,忍忍就过去了。

没有机会,创造机会;没有机会,买机会;没有机会,积累机会。没有机会,也不要抱怨。

二、当理想遇到现实的生存怎么办?

我问的很直接:你做采访要花很多时间,似乎没有一份有收入的职业,你靠什么活下来的?这只猫说,之前做过英语培训,也有过创业经历,有点积蓄,就先凑合活着。

猫先生说,如果储蓄真是不够了,就出去讲讲课,反正采访写作是他今年能想到的一个牛逼的理想,他想有段时间专心做事,用心积累。所以不管怎样,也是会尽力坚持。事实上,已经有人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希望高薪聘请。猫先生说,这是一个自由职业者的好时代。

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职业的前十年,在做无意识的自我探索的时候,我就是赚钱,探索,再赚钱,再探索,这在很多人看上去就是“折腾”,也应了那句话:滚石不聚苔,转业不生财。当时我还什么都不懂,只是认为这就是必须的成本。

其实,生存永远不是问题,把生存当问题的人要么给自己的懒惰找辙,要么给自己的逃避找出口。这样的好时代,只要劳动,没有人活不下去,别人的眼光和社会的评价,也一定是追求理想的人要扛得住的压力。

理想主义者能追求理想,就一定能接受现实。目光炯炯,因为心有定见,脚踏实地,因为眼有目标。

实际上,猫先生的成本不仅仅只是生存,这几年为了学习,他自己花钱买了几万块钱的书,在各类培训上也花了几万大洋,还有各种约人聊天学习。现在看来,这些都是必要的积累。

有些人把钱花在吃、穿上,有人把钱花在买房上,有人把钱花在娱乐上。钱是一种资源,把资源用在哪里,就会在哪里看到价值。读书、成长、学习,这些方面的投入,所带来的直接价值就是人的增值:眼界拓展了,能力提升了,胸襟开放了,当然,还有挣钱能力的提升。我进入生涯领域的时候,每月收入是十年前的三分之一,五年过去了,我的年收入是当时的十几倍,而且几乎以翻番的速度递增。

李笑来说,这叫复利。复利不仅存在在银行存款中,一个人的价值一样有复利,关键是,你得持续存进去,而不是每年存一个,两年取一次。对复利有信心,就会有耐心,因为这是对自己的增值有信心。

人生来就不平等,这是累世的复利,但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是继续耗竭,还是持续投入呢?是在看到官二代、富二代,心生怨气呢,还是努力生活,心态平和呢?

当理想遇到现实,就在现实的土壤上种出理想的花朵。

三、把励志鸡汤变成现实行动,拢共分几步?

我问猫先生:“我们都知道微信红利期已经过去,现在做一个微信号很难。你的微信号能在几个月增长到几万,这是怎么做到的?如果不空谈努力的话,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吗?”我知道,很多人不愿听鸡汤,只想听方法,虽然方法最容易获得。

剽悍一只猫非常真诚,他和盘托出了自己的几个剽悍做法:

1.要写好内容。40天写了40多篇文章,篇篇用心,遇到好文章的时候,粉丝自然会暴增。坚持下去,累积效应自然就会出现。

2.勾搭编辑。他会给所有认识的编辑加上标注,写出新文章的时候,就会专门给每位编辑推送和投稿。现在不缺平台,缺内容,好内容自然会有人帮忙推广。

3.认真对待读者。他几乎会回复所有的读者留言,哪怕说一句谢谢。

4.对一些具体的写作技能进行刻意练习。比如每天都会读一些微信大号的文章标题,仔细研究,提升自己的标题创意能力。

5.突出特色。他对自己文章的要求是短小精悍,每篇文章也就一千多字,声称是为了节约读者的时间,这么一个特点被他反复打磨,自然就成了他的品牌。

当我问出这些具体方法的时候,我还是蛮震撼的,因为我知道,每一步都不容易。我总结出来一句话,就是:用心-下功夫-做出特色。

用心,才能找到缝隙。这个缝隙是别人不会做,不愿做的,比如给每位读者回复,比如标记每一位编辑。我就不会给编辑发微信推送,连发到各个群里都懒得做,我就想,反正我是用心写的干货,看到了是你幸运,没看是你的损失,自然就不会有很好的阅读量。

下功夫是必须的,每天一篇文章不容易,就是养成了习惯,保持习惯也不容易。一旦懒起来,三天回到老样子。突出特色就更难了,这个得慢慢摸索,有技术含量,其实,更重要的是积累完成量,没做出一些事情之前,找什么特色呢?

道理都懂,但是为什么多数人做不到呢?这是我问自己的。这恐怕不能用一“懒”字简单解释得通的吧?明理,而不行动,其实不是真的明白道理,只是看似明白而已。至少有一个道理不明白:信心。

信心这种东西就像是人的视力,有人能看很远,就笃信能走到自己的愿景,十里二十里都不是问题;有人只能看到眼前,五十米都看不到,就只能照顾眼前。为了一个不确定的目标,那么辛苦,为什么呢?为了一个不靠谱的想法,那么拼,为什么呢?赚不赚钱?有没有回报?殊不知,这种不确定、不靠谱、不赚钱,在另外一些人眼里根本不是问题。因为他们看到所谓的赚钱、靠谱,只是眼前的小利而已,甚至是陷阱,缠住了精力,没有拔出腿来走路,奔向更远的目标。

是的,如果能把这个看懂,方法都不是问题了。

四、一个好汉三个帮:主动成为别人的资源

在采访过程中,猫先生一直在问我,能为我做些什么?我说,我重视每一个过程,所有期待的,在采访中已经获得了。他就说,那我帮你推推书吧。

这样的人在职场上不会吃亏。因为他们总想着别人,这样开放和利他的心态,一定会为自己赢来更多的支持,因为别人喜欢他,愿意和他合作。有人总担心别人占自己便宜,害怕吃亏,所以做事畏首畏尾,失去很多机会。在他们的世界里,环境是不安全的,周围人都是有害的。这还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想法背后有这么一个假设:大家都很笨,包括自己,不懂得基本的公平价值交换。于是,只要拿出去的,就交换不回来了。

是的,世界之大,什么人都有,甚至,笨人比聪明人还多。但是,你用笨人思维为人处事,结交的人一定会是笨人越来越多,因为聪明人都被屏蔽掉了。想想看,如果一个人利用各种关系或者死乞白赖地找我咨询,就希望解决一个自己的生涯困惑,和一个人上来先问能给我提供什么价值,两种人我会和谁保持链接?

为对方提供价值,成为别人的资源,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将散落的资源逐渐汇聚的过程。

采访的过程,我挖出了很多料,很好地诠释了我对于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解,剽悍一只猫也是很爽快地答应:随便写!那我就顺便把整合资源的几点要素都讲出来吧:

1.让自己有价值。已经讲过了。

2.找到突破点,兑换价值,形成背书。剽悍一只猫先是作为十点读书会重庆站的班长,后来又在简书持续写作。在简书上还没有名气的时候,找简书谈下了“首席采访员”头衔,这样,就可以出去“唬人”了,不再是人微言轻,这些背书就可以有机会呈现自己的价值。刚出道的人不要找大品牌,别人不会理你,因为和你一起竞争的人比你有名的多,你的价值不会被看到。得学会弯道超车,借壳加速。

3.链接资源,开放结网。能链接上资源,只是有了可能性,开放和互助,才会让资源持续滋养。虽然我和猫先生第一次认识,但是我们在此之前已经有了新精英学员的链接,图书编辑的链接,读者的链接,我们还有很多共同认识的人。一旦连接上,并以开放的心态互相支持,一张更大的资源网就展开了。想想看,我们不都是这么做的吗?

一个好汉三个帮,当主动地成为别人资源的时候,别人也就自动地成为了你的资源。这也是资源的累积效应。

写到这里,我松了口气,从早上写到快中午,终于要结束了。3月初做的采访,快两个月了才有时间来写,还能记得住,我也怪不容易的。四五千字,通过一个典型案例分析职业发展的各种策略,我也是蛮拼的。就像我做所有的事情一样,过程已经值回付出,只是希望各位读者能从其中有所启发。

我自豪 我是自考生


1997年的高考,由于我的过分偏科,注定了落榜。但我却无法面对大学梦的就此破灭,无奈之余,我来到了向往中的中南大学读自考。望着那些意气风发的统招生,我的内心深处是羡慕,是自卑,是百般地难耐

初次参加自考是1998年上半年,我满怀希望地报考了英语专业,然而,看似轻易,理解却难,尤其是《英美概况》,厚厚的书全是英文,我傻了眼。抱着即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我把自己包裹在一座孤立而无人过问的荒岛上。图书馆、教室,成了我唯一的寄托。那时天天至少查100个单词,反反复复的看,教材被我翻了一遍又一遍,然而我又一次地偏科了,那次考试只通过了哲学和英美概况两门课。初涉自考,虽然结果是忧喜参半,但给我的触动却很深,我开始对自考有了更理性的熟悉。初试的失败并没有让我却步,反而激起了我征服的欲望。那时我总是告诉自己,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刚通过的哲学课就这样现学现用了。以后的考试似乎越来越顺利,我知道我碰的不是运气,而是实力。那每日每夜的苦读,早已胜过为高考付出的十二年寒窗,真的,这一点或许只有真正努力投身过自考、情倾自考的人,才能真正品尝到。因为这种宽进严出的体制,注定了自考生较之象牙塔内学子的艰难。更注定了我要接受的是更大的挑战。

是的,对于每个自考生而言,选择了自考,就意味着选择了艰辛、选择了寂寞。到2002年初,因为还有最后一科和论文没有考完,我悄然辞了职,带着平时工作攒下来的不多的积蓄,回了学校。此时的感觉已不再如从前,因为我还担负着一个家的重担,我没有告诉家人我在继续考试,按照惯例地给弟弟邮去当月的生活费后,我回到学校便开始夜以继日的图书馆病。这无异于雪上加霜,自考在即,论文的成绩会直接影响能否拿到学位证,我犹豫了,我的心在落泪啊,我暗暗地为母亲祈祷,直到论文答辩之后,匆匆赶回家里。母亲没有只字怨言,看到我的归来,她笑了。我知道这就是无私的母爱。

有付出就有回报,这一年我顺利拿到毕业证书,并因为成绩优异申请了学位考试。双手捧着那本红彤彤的自考毕业证书,我庆幸我终于取得了,然而我的路,将走向何方?我茫然了。我不能再让自己猥琐的活着,我也不能像过去一样什么都不想的看书考试,不能简单地要求一个安定舒适的工作。我必须走出去,让自己活得更好,去接受更大的考验,就像当初不服气没有考上大学一样。

怀揣着那烫红的毕业证,我来到了深圳。假如说,机遇只钟情于有预备的头脑,那么我肯定地说,通过自考,我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怎样对待学习、对待工作、对待别人、对待自己和怎样消除浮躁解决问题的心态,我告诉每个面试我的用人单位,我是有备而来的。机遇果然善待了我,到深圳的第三天,我进入物流行业开始了新的工作。而和我同去面试的统招生却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了。由于扎实的基本功,我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业绩节节攀升。之后,面试我的部门经理也逢人就夸,谁说自考生差了!工作中,我不断地学会用新的思想来武装自己,学以致用,在这时也被我发挥地淋漓尽致。岗位变动了,环境不同了,我在我的领域不断进取着,我坚信我是自考生,我有着更大的优势!

从拿到毕业证到现在,不过一年多的时间,我已是一家有名的货运公司的操作部经理,我想说自考不仅圆了我梦寐以求的大学梦,而且在工作上让我旗开得胜我自豪,我拥有!

我是怎样一边带娃一边成长,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的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计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可能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感谢您阅读《我是怎样一边带娃一边成长,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的》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写完这篇文的时候,正好是20xx年的8月2日,忽然想到不知在哪里看到的一句话------每一天,一生都只有一次。你花时间做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将你的力量,用在正确的方向。这一生,我们拥有的这三万多天,每一天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还记得你在去年年底写下的20xx年计划吗?

当时,我用生命之花给自己定制了理想中的20xx:

总结一下,主要是以下的几个重要目标和关键词:温度(关系),深度(技能),成长(情绪)。

关于温度(关系)

20xx是极其重要的一年,也是人生的一次巨大转折:就在这一年初,我成为了一位母亲。其实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宝宝的降生除了带来巨大的幸福感之外,也打破了一个家庭原有的平衡,绝不仅仅是家里多了一口人那样简单的事情,新妈妈和婆家由此多了很多交集,而在一个中国式的大家庭里,很难做到独善其身,你永远生活在各种关系中,被关系所影响,也被关系所限制。或许会因为人们对你的情感感到温暖和幸福,也或许因为对你的不理解甚至是漠视、争执而感到痛苦,“关系”绝对是个双刃剑。因此,温度(关系)是这一年最需要花时间精力去经营和自我调整的方向。

关于深度(技能)

产假这128天是可以进行自我成长和自我规划的非常珍贵的一段时光,也是很多人自上班以来第一次这样长的时间的休假在家。无论是自身的体型容貌,还是内在的知识储备,都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虽然带孩子是一件非常耗费体力精力的事情,但是不乏一些利用带娃的时间发展的风生水起的辣妈,她们可都是没人帮忙的全职妈妈,比如三月巢北,全职带娃的同时把社群管理的风生水起,还出了书,令人刮目相看。想要高质量的陪好孩子,每个妈妈都需要付出很多;但不想与社会断层,则更加需要格外努力。而且,无论男女,不管是否休假在家,就算不是因为孩子,不学习不成长,双耳不闻窗外事,也一样会被淘汰,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职场。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孩子,而是自己。孩子或许只是惰怠和退步的借口,真正的倒退原因是自己的懒惰和拖延,跟孩子没有关系。因此,我决定在深度(技能)方面,利用产假好好学习充电自我升级。

关于成长(情绪)

初为人母,眼前是似乎一眼看不到头的漫长岁月,我曾经一度陷入焦虑,一方面是两小时喂一次奶的辛苦和严重睡眠不足加上让我沉浸在负面的念头和情绪里难以抽离,一方面看着同事朋友们在朋友圈每天开会上课加班旅行度假聚餐享受生活成长进步,自己每天就在这么大的一点空间里面对宝宝的吃喝拉,心里难免焦急失落,觉得自己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以百米十二秒五的速度一落千丈。

我决定花点时间,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不管是外形还是情绪还是心态还是专业技能,都能有所提升。于是,我开始作出了一些改变,比如每天利用孩子睡觉的时间阅读和写作,记录时间开销,每日进行冥想运动成长助人的打卡行动;比如强迫自己放下手机早睡,尽量和孩子的作息保持一致,早起开始记晨间日记;比如跑步,瑜伽,冥想,自由搏击……改变自己之后,我发现几乎所有的事情几乎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把时间利用起来充实自己,既能储备能力,又能让空虚的心灵充实起来,摆脱产后抑郁的笼罩,因此,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我们在情绪方面也需要成长,需要花时间找方法让自己变得更快乐。

以下是产假里输出的可量化指标:

#写作#原创文章20篇;理论文章2篇,总字数超过10万字

#演讲#宣讲大课4次,线上分享3次

#技能#开始经营个人公众号,学习新媒体运营方式,听微课超过20节

#硬件#通过了职称水平能力测试考试,通过了计算机考试,发表省级期刊论文一篇,核心期刊论文一篇

#冥想#平均一周两次,每次20分钟

#社交#成立了100天早起打卡团,践行“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得远”理念

沉淀,思考,再出发

有人说:“不要以带孩子为名,而放弃自己的梦想!若干年后,孩子希望拥有的,是一个有梦想可以紧跟时代的时尚魅力麻麻,而不是一个只会扫地做饭的妈妈。一个没有梦想的妈妈是带不出来优质的孩子,妈妈不是保姆,更多的是榜样!”

这话对我产生了很正面的影响。的确,为人母之后,心境和心态包括看待世界的眼光都变得更柔软有爱,但还有很多方面存在不足,我也需要和宝宝一起成长。在这几个月当中,我主要有以下的几点思考和大家分享:

1.享受“悦己”的时光

整天刷手机买买买不会让你快乐起来,反而会让你陷入加倍的空虚感。每周给自己安排一段安静的时光,全心投入做一些“悦己”的事情,抛开所有的担忧和负罪感,请妈妈或阿姨甚至老公帮你照看孩子,哪怕只有一个下午或一个小时,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可以读书写字画画插花,或者和友人逛街畅谈交流想法,或者什么都不想打坐冥想,做任何让你感到开心的事情。每日24小时,如果长期和孩子的一切捆绑在一起,很容易让自己陷入琐碎和焦虑,反而更加不利于对孩子的陪伴。只有让自己快乐起来,学会爱自己,才会有更多爱别人的能力。

2.尽量和孩子保持同样作息

我曾经为了拥有不被打扰能够安静学习的自己的时间,每晚在孩子睡觉后熬夜写文到凌晨,那段时间虽然产出很高,但确是以压榨睡眠时间为代价:凌晨2点我刚刚有些睡意,孩子就醒来要夜奶,之后4点一次夜奶,而清晨5,6点孩子就睡饱了醒来要抱抱,每天睡不足4,5小时的我顶着两个硕大的熊猫眼精神萎靡情绪不佳,那时候,我也开始思考自己真的有善待自己的身体吗?毕竟丧失了最前面那个“1”,后面的“0”都变得毫无意义。

于是,我开始做了一些调整,比如9点哄睡孩子之后绝不碰手机,清晨5,6点和孩子一起起床。刚开始非常非常困难,好在坚持了段时间之后就逐渐习惯了。利用好白天的碎片化时间专注当下提高效率读书写文,白天的时间不如夜晚宁静,但却对健康很有利。而且,良好的睡眠状况才能够保证积极的情绪和精力。

3.正念——当下是一支花

“活在当下”这句话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其实真的没那么简单。我曾经在抱着宝宝的时候十分着急想要学习,结果是没有陪好宝宝,又没有进入状态学习。有研究显示,有一种幸福来自于心无旁骛的“心流”状态,宁做一件认真的事,也不做十件粗糙的事,如同一行禅师所说:“安静下来吃一个橘子,感受它的味道和触感,心无杂念,”这就是禅。因此,陪孩子的时候就投入其中专注地逗她笑让她开心,学习的时候就屏蔽一切干扰专注地读书写作,保持正念,这就是修行。

4.将此刻正在做的事细化

可以充分利用好孩子睡觉的时间做点事情,但是如果孩子的睡眠不完整的话就很容易被醒来的宝宝打断计划而着急上火。针对这么问题,我的方法是:将任务细化,不求一蹴而就,但求做一点就好。比如我会用喂奶的时间朗读人民日报的社论,并且降低标准,每天做一点和目标有关的事情即可。李松蔚老师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他的一位师兄很厉害,往往几个月就可以发了一篇核刊文章,而且是sci论文。可是平常看他也经常打篮球,打游戏,陪女朋友。他是怎么做到的?其实很简单,早上一个小时和晚上一个小时固定会做和论文有关的事情,就这样日积月累,一篇论文就产生了。因此,积少成多,量变就会发生质变。把正在做的小事变成了不起的成就。

5.持续学习,保持好奇

工作之后我每年都会留出一笔钱用来投资自己,而且从来不吝啬于学习上的投资,很多朋友都不理解,觉得这样一笔钱完全可以用来买一个名牌包或者漂亮衣服了。其实买个包买件衣服不会让你幸福一年,可能开心一会儿就过去了,但是学习带来的充实和成长则是终身、多方受益的,学习是唯一只涨不跌的投资,而且投资自己就是最大的投资。

毕业后我回到老家所在的三线城市工作,小城市里资源匮乏,但好在互联网时代,世界是平的,你想要的一切学习资源都可以从网上获取到,而且就算环境不动,人可以自己走。生娃之前,我经常自费去北上广学习充电。生娃之后,没有资源,就自己创造资源;坚持读书,持续做笔记,并向彭小六老师学习,用思维导图和手绘图来记录读书笔记,把书中的内容与自己的实际工作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6.尽量让自己好看

很多新妈妈容易忽视这一点,认为生完宝宝之后身材走形,穿什么都不好看,干脆就不去花任何时间去打扮自己了。其实不管体型和长相如何,只要花点时间把自己收拾利落,化点淡妆,穿上适合自己的衣服,每个妈妈都可以很美。除此之外,花点时间运动健身,不是一定要去健身房,下载一个keep在家利用碎片化时间运动健身,做做瑜伽,不仅可以让身心更舒畅,而且可以帮助恢复形体,节食减下来的是肌肉,人会很没精神,而运动瘦身减下来的是脂肪,会让你脱胎换骨容光焕发。三公子曾经说过:健身是最好的整容术。尽量在外形上让自己变得更好看,也能帮我们恢复自信,提升幸福感。

7.你能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稳定的情绪

有个心理学家曾经说:“家里有了孩子以后,能够给他的最好的爱是什么?就是照顾她的人有良好的情绪状态,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让她在和谐的环境成长,会让她感到更安全,就像小鸟儿有一个稳定的巢。”确实,宝宝虽然很幼小,但是很多时候大人的情绪她都是能感知到的,他们或许不会表达,但是心里都明白。负面的情绪非常的消耗能量和精力,你开心的时候她也会很开心,你郁闷的时候她也会很不开心的样子,你所有的情绪都会对她产生影响。尤其是绝对不能在孩子面前大声叫喊吵架,这会对她的心灵带来难以愈合的创伤。你能想象一个不快乐的妈妈能教育出幸福的宝宝吗?因此,你能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让自己开心起来。

带着暖意看世界,与正能量的人为伍,如果你每天都与充满消极的怨妇在一起讨论自己的生活有多讨厌,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因为你会把自己变成一个自己都烦自己的郁闷的怨妇,同时你的婆媳关系和亲密关系将一塌糊涂。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爱自己,却希望别人爱自己。而你专注什么,就会遇见什么,你专注美好,美好就会向你显现,专注拥有的,就会愈发富足,专注感恩,人际关系就会越来越好,相反的,你专注于抱怨,就会遇见越来越多讨厌的人和事,你总是盯着自己注定没有或得不到的东西,就会忘记自己所拥有的。你关注什么,什么就会增长和放大。人生最终是一场自己选择和创建的旅程。

8.珍惜与宝宝在一起的时光

很多人即便当了父母,心里却依然还是个孩子。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未做好准备成为一个真正独当一面的大人。我就是这样的人。小天使的降临,除了带来全家人巨大的幸福之外,这意味着你要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睡眠花在照料宝宝上,日复一日大大小小的琐事永远做不完。

说来真的很惭愧,我极少将心思百分百放在孩子身上,常常是一边哺乳一边用手机听微课,一边哄睡一边看电脑上文章,抱着宝宝看着手机屏幕。即使是偶尔逗宝宝笑一会儿,也是心不在焉地不时看看手机。有时候,我一边抱着孩子,一边用讯飞语记语音输入的方式来写文,还常常被宝宝的莫名哭闹打断思路,内心充满焦虑,很多时候,会愧疚的想:我真不是个好妈妈。

我还有文没有写,还有课没有备,还有梦想没有实现,还有大把的事想要去做,很久没有拿起画笔,没有做过烘培,没有侍弄花草,小院儿里的多肉渐渐枯萎,古筝上面落满灰尘……即使是在客厅做做瑜伽,也得竖起耳朵听着卧室传来的声音害怕宝宝忽然醒来。

“假如眼前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样子,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有一天,我收到爸爸发来的一条微信:“女儿,不管你多大,永远是我和你妈妈的宝贝,如今你已为人母,即便要经历一段艰苦的时光,但这是每个女孩都必须经历的成长,要记住:没有哪一种成功可以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你需要和小宝一起长大,爸爸相信你一定可以平衡好各方关系。努力,加油!”

看完爸爸的消息,我不由地感慨万千:

是啊,成长只有一次,孩子以风一样的惊人速度快速长大,现在不舍得在孩子身上花时间,等到有一天,你真正想爱她时,发现她已经长大到可以独当一面,再也不需要你的爱……

给孩子有效和高质量的陪伴,成长的时光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对每个很渴望成长的平衡好孩子和工作,也是个需要下大力气学习的功课啊。

写完这篇文的时候,正好是20xx年的8月2日,忽然想到不知在哪里看到的一句话------每一天,一生都只有一次。你花时间做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将你的力量,用在正确的方向。这一生,我们拥有的这三万多天,每一天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话,送给初为人母的我自己,也送给你。

我是新精英的路人甲


第三部分,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家庭环境分析、例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等。感谢您阅读《我是新精英的路人甲》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32岁之前的我一路顺风顺水,生活在安徽省的一个三线城市,硕士毕业留校任教并且结婚生子,我一直以为以后的日子都会这样岁月静好地走下去,安逸而满足。20xx年老公调动到北京工作,我则面临着是跟随他一起去北京还是继续留在安徽的生涯抉择,这完全搅乱了我平静的生活。我舍不得离开学习工作生活了16年的学校,舒适圈被突然打破,而我完全没有做任何准备,因而仓惶失措。现在回忆起来正是应了古典老师那句话“如果你不规划生活,就会被生活规划”。

20xx年9月经朋友推荐报名了新精英两天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当时的主讲老师是李春雨老师。现在还记得李春雨老师根据我们课前填写的生涯困惑信息表,在上课中送给我们每个人一句诗,写给我的那句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李老师在讲到职业转换的时候说到“职业转换后,你会从原来行业的老黄牛变成小黄牛,但是你要相信你会比一般的小黄牛能够更快的成长,原有行业的能力迁移可以很大的帮助你”。李春雨老师这些话击中了我的痛点也极大地激励了我。让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新的思考,我试着告诉自己是不是可以放下过去,尝试从头开始做一个“小黄牛”。

20xx年底我又参加了第六期生涯规划师认证班的课程,古典老师在课程中关于工具价值观和生涯价值观的梳理,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在我的终极价值观中“家庭安全”始终占有首要位置,我才觉察到一直以来自己是非常注重生涯宽度和温度的人,我给自己的价值观定义为“在助人中实现自我,在家庭里滋养人生。”还记得古典老师说的那句:“好的生命不是完美而是值得。”我觉得为了家庭辞去原有的工作,这个决定值得。

20xx年我辞职带着孩子来到了北京。很感谢到了北京的那段日子新精英的校友群里的同学给的鼓励和情感支持。很感谢那时候的新精英“som”学校经常组织的沙龙带给我的群体感和相关资讯。我先后参加了新精英的“培训师训练营”和“咨询师训练营”。还记得在咨询师训练营中赵昂老师选我做来访者做现场咨询演示,当时在聊到我选择事业单位的原因时,我给出的答案是相关保险好对接。可在赵老师的后来的追问下,我心里有了新的答案,其实我的职业锚是非常偏向稳定型,内心深处更偏向那种稳定有保障的职业。到北京这两年我先是在一些民办高校做过兼职任课教师,后来在一家人力资源机构做培训主管,现在在一个事业单位做一名心理培训师并利用业余时间给留守儿童做团队辅导。

更让我欣慰的是连我9岁的儿子也和新精英结缘。我在家里听古典老师的网课时,他经常会凑在旁边偷听。他给出的最多的评价就是“妈妈,你那个叫古典的老师讲的东西还是挺有意思很好玩的。”我给他众筹了带有他名字的《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这本书,他在家里大声朗读了古典老师的那封信,并且郑重的告诉我“古典老师说了如果你想过读好的小学、然后好的中学、好的大学,娶妻生子,然后再培养他读好的小学……,就不用读这本书。

我就是想过这样的人生,所以妈妈我可以不用看这本书。”这让我很惊讶,我开始反思自己和自己的朋友圈里都是像我这样爱走寻常路寻求安全和稳定的人,孩子也潜移默化以为这种循规蹈矩的生活就是他未来的路。所以我决心多带他出去看看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人和事。今年我准备带他去“做自己论坛”现场,让他看到有很多种活法有很多不一样的精彩人生,让他看到更多的可能。

看到很多学员都是踌躇满志,勇敢的主张自己“做自己,与众不同”,努力成为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很多人上演了职场的华丽逆袭。因此经常觉得自己很像新精英学员中的异类和番外,胸无大志地只想平平淡淡温暖的过生活,给自己的生命多添加一些小可能和小确幸。

我总是向周围的朋友戏称自己是“新精英的路人甲”,一路见证和陪伴着新精英,看着这样一群人在为了梦想不断的“折腾”活的元气十足,自己对于他们的状态“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这个路人甲虽然没有能够按着他们的速度奔跑,可有着他们的激励,我也会不由自主的在其的生活轨道里小步快跑起来,跟着他们更加对自己明心见性,跟着他们每天写自己的一天三件事,跟着他们养自己的生命之花,跟着他们在原有的生活中慢慢多增加一些幸福感、成就感和满足感。我愿意一直做这样的一个路人甲,陪着新精英走下去……

不耻下问是我赢职场的捷径


职业规划怎么写,相信很多朋友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部分,前言即总论;第二部分,自我分析,包括业余爱好、性格、价值观、专业技能等;

那一年,谭叶青还是印刷业的新人,新到没有任何的工作经验,更不要说和印刷有关的技术。等谭叶青进了那间规模不小的印刷公司,他是公司惟一的高中学历的职员,其他大多是专科甚至本科学历拥有者。

不耻下问是我赢职场的捷径

老板要求谭叶青尽快熟悉印刷流程,如果三个月后还不能上机操作,那么就只能领试用期薪水走人。可是,老板并没为新人组织培训,而是让新人们不懂就问。不耻下问,当然是学习、解惑的好办法,谭叶青跟朋友说,可是,那些优秀的同事会教我吗?同事不就是竞争对手,竞争对手会帮助我成长吗。

最初,谭叶青都不好意思开口请教,总是杵在一边傻傻地看。可是,同事们干得游刃有余,谭叶青愣是没看出一点道道,面对印刷机器总是束手无策。后来,想到自己的试用期越来越少了,如果再不抓紧学习就没饭碗了。于是,谭叶青很谦虚地向同事们请教,还请同事们去夜宵摊吃东西。

原来,那些同事不像谭叶青所想的那么难相处,他们很热情很耐心地教谭叶青操作机,想把所有的生活学习分享给大家。一位同事开玩笑说:“我们希望新人学习,新人学习,我们的工作负担更轻。此外,我们的工作是教新人。你不能在试用期学习技术,你的老板会生我们的气。

有人指导,谭叶青确实学得很快,试用期只有两个月就能独立上船,试用期后拿到长期合同,还受老板委托。后来,谭叶青不耻于问自己的职场信条,提到当面对职场突发问题时,当自己的智慧难以解决时,他会非常谦虚诚恳地向同事请教。

有一次,谭叶青在工作中遇到了个难题,而这刚好是新人小智最得心应手的。小智是该公司新的,个人能力突出,进步非常快,但有点傲慢。没想到,谭叶青想都没想,就异常谦逊地跟小智讨教,共事们都说谭叶青找错了人,没准碰一鼻子灰返来。可是,究竟并不是云云,傲气的小智没也想到“元老”谭叶青会不耻下问,异常友善地解答了谭叶青的疑惑。

多年后,谭叶青已经成为这个印刷公司,这是他的一个短的时间内从业人员最起码的资格是一个奇迹的副总裁。不少公司的新人问谭叶青说,“谭总,您取得今时本日问题最大的秘诀是什么?谭叶青回答:“不要不好意思问,问一个比自己高或低的同事,咨询是解决疑问的最好方法。”如果盲目埋头摸索,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也许还会因为拖延影响集体,让老板和同事不开心..”

英国“骑士派”诗人罗·赫里克说过,“我们要想办成事,就得丢开心底的胆怯,谁若是畏于启口请教,谁就得不到有效的指教。”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也说过,“能虚心去请教他人,才能集思广益,最终达成宏伟的目标。”

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在职场也不是全能战士,适当地向同事们请求帮助,这也是必要的成长和提高,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行业交流。

职业规划从知道我是谁开始


职业规划怎么写,相信很多朋友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部分,前言即总论;第二部分,自我分析,包括业余爱好、性格、价值观、专业技能等;

职业规划从知道我是谁开始

前些天遇到一个人,见面没说几句就开始抱怨自己的工作:每天早8点到晚8点,全年无休,赶上工作紧张的时候,还要通宵达旦;每天下了班直接往床上倒,第二天早上一睁眼就赶紧奔赴单位,可怜的休息时间只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挣钱少,酒吧KTV之类的娱乐场所绝少涉足,一年一次的旅游更是想都不敢想

你说我这是为了什么啊?!他滔滔不绝,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表述当中,为人民服务呗!

我打断他:想过没有,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个工作?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

他愣了一下,好像没有料到我会突然这么说。我现在根本谈不上什么生活,也不知道想要什么。我做这个工作7年了,基本上与社会脱节,除了它,我也做不了其他的,又不可能从零开始,放下身段去和刚毕业的大学生竞争,只好如此。

就这样,他一直陷在漩涡里,挣扎,却又不知道怎么爬出来。

其实,关于职业生涯和发展,处在不同阶段的人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困惑。例子比比皆是:高考志愿该报金融、生物、外语还是新闻?即将毕业,该考研还是该 找工作 ?在职场混战几年之后发现并不称心,是不是该换个行业试试身手?

在不久前进行的一次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坊上,北森公司咨询总监朱伦说, 职业规划 的意义就在于突破障碍,开发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所谓障碍,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有,比如,不知道什么工作是好工作;想跳槽,但又留恋现有环境,舍不得抛弃;不够了解自己,又尚未开始这方面的探索等等。至于自我实现,通常与价值观相关,就是那些让我们觉得有意义、幸福、有成就感的事情。

可以说,选择了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而这一切,都要从自我认知开始我是谁?我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是什么?我的资源有哪些?我对自己的期待以及家人对我的期待是什么?

很难想象,让一个刻板严谨的人去做艺术设计,把一个率性自在的人关在实验室里搞科研,或者派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人去完成一件按部就班的程式化工作。

了解自己,这问题说起来简单,可几乎所有人穷极一生也找不到完整的答案。活动中,朱伦介绍了一个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方法:个人成就事件

回忆一下,从小到大,哪些事情是让你觉得很有成就感的?花一点时间,找出10个,把它们写下来。寻求朋友的帮助,向他/她简要描述这些事件:它是什么,为什么会让你觉得有成就感,在事件中你的感受如何,它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之后你们可以一起来分析一下,从你的描述中是否可以归纳出某种共性。举个例子,你总是喜欢处理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这会让你觉得很满足;或者你很在意周围人的评价,得到别人的赞赏会令你信心百倍;还有,你是不是习惯于从助人中得到乐趣;再或者,承受重压、完成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之后的你总是神采飞扬

这些特质,很可能就是你的兴趣、性格、能力所在,体现了你的价值观,甚至成为你人生的主题。

之后要做的是对职业有所了解。朱伦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生涯人物访谈。寻找几位在某一领域内工作了两三年的人,对他们进行采访:这个职业具体是做什么的,它对从业者有什么能力要求,时间安排,晋升途径,收入状况等等。需要强调的是,有两个问题是在访谈中必须涉及的:第一,这个职业你喜欢它什么,不喜欢什么;第二,以我目前的状况如果从事这个职业,你有什么建议。

现在,当你对自己的特质足够清晰,又对一些行业有了客观详细的认识之后,就可以试着进行决策了把自己的特质、对工作的期待和职业要求进行匹配,并根据现实情况,确认哪些标准是可以降低的,哪些是必须坚持的。

当然,没有任何一个决策能做到万无一失,但经过上述有意识的规划过程,至少可以保证我们把犯错误的几率降到最低。

以上《我是一只小小鸟》一文,由编辑精心撰写而成,希望对您的职业规划有所帮助,更多精彩请访问“我的职业规划”专题!